采油地质工中级工 题目中带答案

更新时间:2024-04-13 05:3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采 油 中 级 工 带 答 案

1. 一般变质作用往往不会改变原岩的(A)。

(A)主要化学成分 (B)主要矿物成分 (C)结构 (D)构造 2. 按矿物成分划分,碳酸盐岩可分为(C)两种基本类型。

(A)石灰岩和灰云岩 (B)灰云岩和白云岩 (C)石灰岩和白云岩 (D)泥云岩和泥灰岩

3. 根据断层两盘沿断层面相对位移的方向分类,断层分为(A)三大类。

(A)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 (B)正断层、逆断层、直立断层 (C)正断层、直立断层、平移断层 (D)逆断层、直立断层、平移断层

4. 根据水与油、气分布的相对位置将油层水分为(A)两种类型。

(A)底水和边水 (B)上层水和下层水 (C)吸附水和自由水 (D)边水和夹层水 5. 在油田范围内的非油层水,根据它们与油层的相对位置,分为(B)。

(A)底水和边水 (B)上层水、夹层水和下层水 (C)吸附水、毛细管水和自由水 (D)底水、边水和自由水

6. 油气外边界范围内,从底下托着油气的油层水称为(C)。 (A)边水 (B)上层水 (C)底水 (D)下层水 7. 下列不能作为盖层的是(C)。

(A)泥岩 (B)致密灰岩 (C)疏松砂岩 (D)白云岩 8. 圈闭的大小主要由其(A)确定。

(A)有效容积 (B)储层的有效厚度 (C)储层的有效孔隙度 (D)闭合高度 9. 上倾尖灭岩性油气藏属于(B)油气藏。 (A)不整合 (B)地层 (C)礁型 (D)背斜 10.潜山型油气藏属于(A)油气藏。

(A)不整合 (B)岩性 (C)礁型 (D)刺穿 11.油气在圈闭中聚集形成油气藏的过程,称为(A)。

(A)油气聚集 (B)油气运移 (C)初次运移 (D)二次运移

12.油气差异聚集的结果造成天然气分布在靠近油源区一侧的圈闭中,向上倾方向依次为(D)

(A)油藏、空圈闭、油气藏 (B)油藏、油气藏、空圈闭 (C)空圈闭、油藏、油气藏 (D)油气藏、油藏、空圈闭

13.一个油气层内埋藏在地下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数量称为油气田的(A)。 (A)储量 (B)地质储量 (C)可采储量 (D)剩余可采储量

14.在地层原始条件下,具有产油能力的储层中石油的总量称为(B) (A)储量 (B)地质储量 (C)可采储量 (D)剩余可采储量 15.剩余可采储量是指(C)与累计采出量之差。

(A)储量 (B)地质储量 (C)可采储量 (D)剩余储量

16.在现代工艺技术和条件下,从储集层所能采出的那一部分油量,称为(C)。 (A)储量 (B)地质储量 (C)可采储量 (D)剩余可采储量 17.一级储量又称为(C)。

(A)远景后备储量 (B)基本探明储量 (C)已探明储量 (D)地质储量 18.一级储量(A)。

(A)可直接提供开发使用,也称工业储量。

(B)编制开发方案时,仍需补充适当的详探井、资料井。 (C)不能作为编制油气田开发方案的依据 (D)是从储油层中能采出的那一部分油量 19.二级储量又称为(B)。

(A)远景后备储量 (B)基本探明储量 (C)已探明储量 (D)地质储量 20.二级储量(B)。

(A)可直接提供开发使用,也称工业储量。

(B)编制开发方案时,仍需补充适当的详探井、资料井。 (C)不能作为编制油气田开发方案的依据 (D)是从储油层中能采出的那一部分油量 21.三级储量又称为(A)。

(A)远景后备储量 (B)基本探明储量 (C)已探明储量 (D)地质储量 22.三级储量(C)。

(A)可直接提供开发使用

(B)补充适当的详探井、资料井后,可提供开发使用 (C)不能作为编制油气田开发方案的依据 (D)是从储油层中能采出的那一部分油量

23.石油地质储量容积法N=100Ah¢(1-SWi)ρ0/Boi中,¢代表(B)。

(A)平均有效厚度 (B)平均有效孔隙度 (C)平均束缚水饱和度 (D)含油面积 24.石油地质储量容积法N=100Ah¢(1-SWi)ρ0/Boi中,A代表(D)。

(A)原油地质储量 (B)平均有效厚度 (C)平均有效孔隙度 (D)含油面积 25.石油地质储量容积法N=100Ah¢(1-SWi)ρ0/Boi中,Boi代表(D)。

(A)平均有限厚度 (B)平均有效孔隙度 (C)平均束缚水饱和度 (D)平均地层原油体积系数 26.(B)是指岩层在空间水平的延伸方向。

(A)倾向 (B)走向 (C)走向线 (D)倾斜线 27.(D)是指岩层在地壳中的空间位置和产出形态。

(A)岩层的走向 (B)岩层的倾向 (C)岩层的倾角 (D)岩层的产状 28.(C)是指岩层层面倾斜的方向。

(A)倾角 (B)走向 (C)倾向 (D)倾斜线

29.对于岩层的产状,地质学上用(C)三个要素来表示。

(A)水平线、倾斜线、夹角 (B)走向线、倾斜线、夹角 (C)走向、倾向、倾角 (D)走向线、倾斜线、倾角

30.在地壳运动的影响下,地壳中的沉积岩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波状弯曲形状,并保持岩层的 连续性的构造称为(B)。 (A)褶曲 (B)褶皱 (C)向斜 (D)背斜 31.向斜与背斜的区别:(C)。

(A)岩层向上拱起,两翼岩层相向倾斜 (B)岩层向下凹,两翼岩层相向倾斜 (C)岩层向上拱起,两翼岩层相背倾斜 (D)岩层向下凹,两翼岩层相背倾斜 32.背斜构造是岩层变形后形成的一个(D)的弯曲。

(A)向上断裂 (B)向下断裂 (C)向下凹下 (D)向上拱起 33.背斜岩层( )弯曲,( )部分由较老地层组成,(A)由较新地层组成,并成对出 现。

(A)向上,中心,两侧 (B)向上,两侧,中心 (C)向下,中心,两侧 (D)向下,两侧,中心

34.向斜构造的岩层形态为(C)。

(A)倾斜 (B)水平 (C)向下凹下 (D)向上拱起

35.岩石受力后遭破坏,发生(D)变形使岩石丧失了其连续性、完整性,即形成了断裂构

造。

(A)弹性 (B)塑 性 (C)刚性 (D)脆性 36.断裂构造可分为( )和(C)两大类。

(A)张裂缝、剪裂缝 (B)裂缝、节理 (C)裂缝、断层 (D)正断层、逆断层 37.裂缝是指断裂面两侧的岩石沿断裂面(A)发生明显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 (A)没有 (B)有 (C)不清 (D)一定有 38.正断层的上盘相对( ),下盘相对(A)。

(A)下降,上升 (B)稳定,下降 (C)上升,下降 (D)上升,稳定 39.圈闭的三要素是(C)。

(A)生油层、储集层、盖层 (B)生油层、运移通道、储集层 (C)储集层、盖层、遮挡物 (D)运移通道、储集层、遮挡物

40.石油和天然气90%以上都储集在(C)中。

(A)火山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花岗岩 41.下列哪种岩层可以作为盖层(D)。

(A)砂岩 (B)碳酸盐岩 (C)砾岩 (D)石膏层 42.下列哪种岩层不能作为储集层(C)。

(A)砂岩 (B)砾岩 (C)泥岩 (D)碳酸盐岩 43.根据圈闭成因分类,哪种圈闭属于构造圈闭(B)。

(A)古潜山 (B)断层圈闭 (C)透镜体圈闭 (D)地层超覆 44.根据圈闭成因分类,哪种圈闭属于地层圈闭(A)。 (A)古潜山 (B)断层圈闭 (C)透镜体圈闭 (D)背斜 45.根据圈闭成因分类,哪种圈闭属于岩性圈闭(D)。 (A)古潜山 (B)背斜 (C)断层 (D)透镜体

46.根据圈闭成因分类,哪种圈闭不属于地层圈闭(D)。

(A)地层不整合 (B)地层超覆不整合 (C)古潜山圈闭 (D)岩性透镜体圈闭 47.油气是指在( )圈闭中,具有( )压力系统,(D)油水界面的油气藏。

(A)不同,同一,同一 (B)同一,不同,同一 (C)同一,同一,不同 (D)同一,同一,同一

48.同一背斜中有三个储集层,而且相互分隔,不具有统一压力系统,组成三个圈闭,构成 (B)油藏。 (A)一个 (B)三个 (C)二个 (D)四个

49.如果一个油气藏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开采油气的投资(C)采出油气的经济价值,它就 称为工业性油气藏。 (A)高于 (B)等于 (C)低于 (D)不一定

50.所谓油气藏是指在(A)圈闭中,具有统一压力系统、同一油水界面的油气聚集。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多个

51.含油边缘是指油和水的外部分界线,也就是油、水界面与储油层( )的交线,在此 界线之外没有(C)。 (A)顶面,水 (B)底面,水 (C)顶面,油 (D)底面,油 52.油气藏(D)所圈闭的面积称为含油气面积。

(A)含水边缘 (B)油水界面 (C)气顶边缘 (D)含油边缘 53.油气藏的高度是从(B)的垂直距离。

(A)顶点到油、气界面 (B)顶点到油、水界面 (C)油、气界面到油、水界面 (D)顶点到含油边缘

54.有效孔隙是指岩石中(B)孔隙半径大于10-4 mm的孔隙。

(A)全部 (B)互相连通 (C)不连通 (D)裂缝 55.绝对孔隙度是岩石的(A)体

积与岩石的总体积之比。

55.绝对孔隙度是岩石的(A)体积与岩石的总体积之比。 (A)总孔隙 (B)有效孔隙 (C)无效孔隙 (D)孔隙 56.褶曲有两种基本类型,即(D)。

(A)直立褶曲和斜歪褶曲 (B)长轴褶曲和短轴褶曲 (C)直立褶曲和平卧褶曲 (D)背斜褶曲和向斜褶曲

57.石油在地下岩石孔隙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 (A)液态 (B)气态 (C)固态 (D)气-液混合态

58.由一系列倾向相同的逆断层相邻产出,且每个断层的上盘为相邻的另一断层的下盘,这 种断层组合类型为(D)。 (A)阶梯状断层 (B)地堑 (C)地垒 (D)叠瓦构造 59.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为(B)。

(A)正断层 (B)逆断层 (C)平移断层 (D)直立断层 60.在成分上和相态上,石油是复杂的(D)。 (A)元素 (B)氧化物 (C)烃类 (D)混合物 61.石油的成分以(C)为主。

(A)含氮化合物 (B)硫氧化合物 (C)烃类 (D)有机金属化合物 62.与石油共存于油气藏中呈游离气顶产出的天然气称为(A)。 (A)气顶气 (B)气藏气 (C)凝析气 (D)游离气 63.石油的馏分包括(B)。

(A)烃类、非烃类、微量元素等 (B)石油气、汽油、煤油 (C)正构烷烃、芳烃、含氮化合物等 (D)异构烷烃、环烷烃、硫氧化合物等 64.通常把密度为(D)g/cm3 的石油称为重质油。 (A)〈0.2 (B)0.2-0.3 (C)0.5-0.85 (D)>0.9 65.在常温常压下,不能以气态存在的烃类是(C)。 (A)甲烷 (B)丁烷 (C)辛烷 (D)异丁烷 66.衡量岩层储集性能的主要参数是(B)。

(A)孔隙性、溶解性 (B)孔隙度、渗透率 (C)溶解性、渗透性 (D)有效孔隙、总孔隙

67.在多孔介质中,存在有多相流体通过时,其中某一相流体的渗透率为(C)。 (A)绝对渗透率 (B)相对渗透率 (C)有效渗透率 (D)储层渗透性 68.石油地质常按岩石类型把储集层分为(C)和其它岩类储集层三类。

(A)碎屑岩储集层、岩浆岩储集层 (B)碎屑岩储集层、变质岩储集层 (C)碎屑岩储集层、碳酸岩盐储集层 (D)粘土岩储集层、碳酸岩盐储集层

69.根据储层有效孔隙度的大小,将储集层物性划分为五类,有效孔隙度为(B)的储集层 可划分为中等物性储集层。 (A)5%-10% (B)10%-15% (C)15%-20% (D)20%-25% 70.构造型油气田分背斜型和(C)油气田。

(A)礁型 (B)不整合和岩性尖灭 (C)断层型 (D)复合型 71.石油的二次运移主要发生在(C)中。

(A)盖层 (B)生油层 (C)储集层 (D)盐层 72.圈闭是(B)中能聚集并保存油气的场所。 (A)生油层 (B)储集层 (C)盖层 (D)岩层 73.不整合圈闭属于(B)的一种。

(A)构造圈闭 (B)地层圈闭 (C)水动力圈闭 (D)复合圈闭 74.根据圈闭形成的地质因素,将圈闭分为三大基本类型,即(A)。

(A)构造圈闭、地层圈闭、水动力圈闭 (B)构造圈闭、地层圈闭、复合圈闭 (C)构造圈闭、岩性圈闭、断层圈闭 (D)断层圈闭、岩性圈闭、复合圈闭 75.圈闭的基本要素是(C)。

(A)生油层、封闭条件 (B)盖层、封闭条件 (C)储集层、封闭条件 (D)生油层、盖层 76.油气藏可分为(C)四大类。

(A)背斜油气藏、断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水动力油气藏 (B)背斜油气藏、不整合油气藏、水动力油气藏、复合油气藏 (C)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水动力油气藏、复合油气藏 (D)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刺穿油气藏、复合油气藏 77.油气藏的大小通常用(B)来表示。

(A)油气柱高度 (B)储量 (C)含油边界 (D)含油面积 78.构造油气藏可分为四个亚类,即(D)。

(A)背斜油气藏.断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刺穿油气藏 (B)背斜油气藏、断层油气藏、刺穿油气藏、不整合油气藏

(C)背斜油气藏、岩性油气藏、裂缝性背斜油气藏、不整合油气藏 (D)背斜油气藏、断层油气藏、裂缝性背斜油气藏、刺穿油气藏 79.下列属于构造油气藏的是(B)。

(A)不整合油气藏 (B)刺穿油气藏 (C)礁型油气藏 (D)潜山型油气藏 80.下列不属于构造油气藏的是(A)。

(A)不整合油气藏 (B)裂缝性背斜油气藏 (C)背斜油气藏 (D)断层油气藏 81.岩石总的孔隙体积和岩石总体积的比值,称为( )。C

(A)孔隙度 (B)有效孔隙度 (C)绝对孔隙度 (D)有效孔隙体积 82.沉积条件不同,不同油层或同一油层不同部位孔隙度( )。B (A)相同 (B)不同 (C)平均 (D)无差异 83.砂岩的孔隙度大致在( )之间。D

(A)0.15~0.2 (B)0.15~0.25 (C)0.15~0.3 (D)0.15~0.35 84.计算油、气储量和评价油层特性通常用( )。C

(A)绝对孔隙度 (B)孔隙体积 (C)有效孔隙度 (D)岩石总孔隙体积 85.油层砂岩是由很多( )的孔隙组成的。A

(A)相互连通 (B)互不连通 (C)错综复杂 (D)分布不均 86.油层岩石孔隙度大,就表明它( )可能比较多。D (A)厚度 (B)岩石裂缝 (C)砂岩 (D)储藏油

87.由于( )条件不同,不同油层或同一油层不同部位其孔隙度是不一样的。A (A)沉积 (B)生成 (C)储油 (D)聚集 88.岩石允许流体通过的性质称为岩石的( )。B

(A)渗透率 (B)渗透性 (C)孔隙度 (D)流通性 89.( )是评价一个油层好坏的重要指标。A

(A)渗透率 (B)渗透 (C)孔隙度 (D)孔隙体积 90.在油、气、水三相共存时则( )=1。D

(A)So (B)Sw (C)Sg (D)So+Sw+Sg 91.纯油层中所含有的水,称为( )。B

(A)地面水 (B)束缚水 (C)采出水 (D)注入水

92.如果油层孔隙中只存在油、水两相时,则So+Sw=( )。A (A)1 (B)2 (C)3 (D)4

93.不同的油层,由于岩石和流体性质不同,油、气运移条件不同,因而束缚水的饱和度也 相差很大,一般在( )之间。B

(A)10%~30% (B)20%~50% (C)25%~55% (D)35%~45%

93.不同的油层,由于岩石和流体性质不同,油、气运移条件不同,因而束缚水的饱和度也 相93.不同的油层,由于岩石和流体性质不同,油、气运移条件不同,因而束缚水的饱和度也

相差很大,一般在( )之间。B

(A)10%~30% (B)20%~50% (C)25%~55% (D)35%~45%

93.不同的油层,由于岩石和流体性质不同,油、气运移条件不同,因而束缚水的饱和度也 相差很大,一般在( )之间。B

(A)10%~30% (B)20%~50% (C)25%~55% (D)35%~45%

93.不同的油层,由于岩石和流体性质不同,油、气运移条件不同,因而束缚水的饱和度也 相差很大,一般在( )之间。B

(A)10%~30% (B)20%~50% (C)25%~55% (D)35%~45%

93.不同的油层,由于岩石和流体性质不同,油、气运移条件不同,因而束缚水的饱和度也 相差很大,一般在( )之间。B

(A)10%~30% (B)20%~50% (C)25%~55% (D)35%~45%

93.不同的油层,由于岩石和流体性质不同,油、气运移条件不同,因而束缚水的饱和度也 相差很大,一般在( )之间。B

(A)10%~30% (B)20%~50% (C)25%~55% (D)35%~45%

93.不同的油层,由于岩石和流体性质不同,油、气运移条件不同,因而束缚水的饱和度也 相差很大,一般在( )之间。B

(A)10%~30% (B)20%~50% (C)25%~55% (D)35%~45%

93.不同的油层,由于岩石和流体性质不同,油、气运移条件不同,因而束缚水的饱和度也 相差很大,一般在( )之间。B

(A)10%~30% (B)20%~50% (C)25%~55% (D)35%~45%

差很大,一般在( )之间。B

(A)10%~30% (B)20%~50% (C)25%~55% (D)35%~4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u0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