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学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0-14 21:3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常州大学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2.8

常州大学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图 则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2.8.20

1

常州大学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2.8

项目标准单位与参编人员:

项目名称:常州大学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项目委托单位: 常州大学城建设指挥部 规划编制单位: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甲级证书编号:0210045) 院长:周俭 教授 项目主要参编人员:

韩建新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副院长 郑 正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一级注册规划师,教 授 张睿光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师 陆荣荣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师 张颖琨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师 蒋建科 同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硕士建筑师 李 强 同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硕士建筑师

2

常州大学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2.8

常州大学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文本目录

1、 总则 2.3.3.2. 设计原则 1.2 位置与现状 1.3 规划依据 1.4设计背景 1.5项目概况 2、规划设计

2.1 规划原则 2.2 功能定位 2.3 土地利用规划 2.4 绿地景观规划 2.5 道路交通工程规划 2.6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2.7 竖向工程规划

3、规划控制 3.1 规划控制目的 3.2 地块控制指标 ? 用地平衡表;

? 中心公共景观区控制性指标

?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控制性指标 ?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控制性指标 ?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控制性指标 ?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控制性指标

? 江苏石油化工学院控制性指标\\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控制性指标

4、规划控制实施 4.1 分期建设 4.2 规划实施建议

3

常州大学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总说明 1、总则

1.1. 设计原则

为指导常州大学城(以下简称“大学城”)的开发建设和统筹安排土地使用、道路交通、市政规划等提供技术依据和措施,特制定本规划。 1.2. 位置与现状

规划中的大学城地处常州市武进区的中心地段,位于市政府的南面,北临40米宽的塥湖路、南面是40米宽的鸣新路、西靠武宜路、东边的过境交通主干道新常漕路穿城而过。规划总用地4700亩。 1.3. 规划依据

常州大学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依据为: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建规[1995]333号文发布); ?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常州大学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2.8

? 《常州大学城总体规划招标文件》;

?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常州大学城总体规划设计中标方案]》; ? 根据多轮评审以后大学城建设指挥部及六个学院领导的意见;

? 在本规划区范围内使用土地和进行各项建设,均应服从本规划的规定和要求。 1.4.

设计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使得国际和国内各地区之间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激烈的竞争。实际上,这种综合实力的竞争关键在于人材,而人材培养的基础在于教育。江苏省“十五”规划提出了富民强省、初步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目标,并明确要求苏南这块基础比较好的地区要加快步伐,提早实现基本现代化的目标。其中常州是苏南地区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的城市之一,要把常州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制造业的基地,成为世界跨国公司的加工厂和上海工业的后方基地,实现常州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就必须从指导思想、工作重点上更加倚重于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倚重于高素质实用型人材的培养。

根据全省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常州既要提升现有高校的办学水平,更要结合“十五”期间国家和省重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充分发挥常州职业教育的传统特色和整体优势,积极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建设以高等职业教育为显著特色并在全省乃至全国形成品牌的高职基地。

这次常州大学城的建设实际上是采取了当前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模式来运行的。通过老校区基地的土地置换获得建设资金集中到经济实力较强、交通便利、人文荟萃、环境优美的武进市建设一个大学城,可以实行资源共享、管理优化,是迅速提升当地城市品质的一种最有效的城市建设方式,这将大大促进教育事业的整体改革和发展;有利于形成江苏高职教育的特色,在全国形成品牌,使这块土地成为江苏发展现代制造业人材的培养基地,有利于把常州尽早建成长江三角洲当前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中心城市,为富民强省、富民强市,率先实现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4

1.5 . 项目概况

该项目是由常州市教委成立的常州大学城建设指挥部根据当前教育形势的需要在江苏省教育厅和常州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通过计划立项,确定在常州市武进区市政府南面的中心地段征用5550亩土地建设一座新型的大学城,大学城由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学院)、江苏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轻工学院)、江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学院)、江苏石油化工学院(石油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和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学院)六所大学组成。将来有可能发展到1万亩的规模,学生人数达到70000人。目前,首期规划面积是土地征用已经落实的约4700亩,学生人数达到54000人。

各校用地平衡表

学校名称 规模 用地 用地分区(亩) (人数) (亩) 教学区 实训区 后勤生活区 后勤商业区 道路分摊 江苏石油化工学院 10000 1005.9 866 0 112 27.9 常州信息技术学院 10000 859.1 703 0 120 36.1 常州纺织技术学院 8000 600.6 505 0 49.4 46.2 常州工业技术学院 10000 809.3 599 0 160 50.3 常州轻工技术学院 8000 607 501 0 84.8 21.2 常州机电技术学院 8000 553.4 487 0 96.1 10.3 合计 54000 4475.3 3661 0 622.3 192 199.2 总计 54000 4674.5

2、规划设计

2.1. 规划指导思想:

2.1.1. 以人为本原则: 用地功能充分考虑到学生和教师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特

常州大学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2.8

点,合理安排办公教学区、体育运动区、后勤生活区和公共景观区。尽量给大学城里的所有成员带来诸方面的便利。在设计中的考虑始终以人为中心,通过绿地、水系、广场和步行道串接,争取在大学城营造出一种最适合人生活的人工和自然相协调的生态环境。

2.1.2. 资源共享原则 由于常州大学城由六所大学组成,这这些学校的功能来分析,它们既有各自独立的教学要求、也有相同重叠的功能,这就给我们设计大学城带来一个全新的理念:资源的共享,这包括景观环境的共享、信息资源的共享、体育设施的共享、后勤服务的共享。

2.1.3. 尊重自然和生态原则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对于校园建设的观念也由单纯重视建筑布局转变到对于自然环境的尊重与协调上,我们始终将如何建设21世纪新型“生态校园”作为本次设计的关键。

2.1.4 可持续发展原则 预期未来,各所大学将来还是会有进一步的发展,我们在规划中首先要考虑要的整个学校的学校的功能布局,还要考虑分期建设的需求,并且预留出足够的好地块,以满足学校的后续发展,让规划具备弹性与一定的可变性,可根据建设实际情况调整,注重规划可操作性和实施可行性。

2.2. 功能定位:

常州大学城是常州市武进区确定的一个重要的人材培养基地,在这个区域集中有六所大学,根据全省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常州既要提升现有高校的办学水平,更要结合“十五”期间国家和省重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充分发挥常州职业教育的

传统特色和整体优势,积极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建设以高等职业教育为显著特色并在全省乃至全国形成品牌的高职基地。

常州大学城建成以后,给常州市武进区不仅提供了一个知识密集型的高科技区域,大大提升了地区的竞争力;同时大量风格迥异的校园建筑群和优美的校园景色必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tj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