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主义
更新时间:2024-06-19 09: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从《双城记》析狄更斯的人道主义
摘 要:英国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1859年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双城记》。小说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揭露封建贵族欺压劳苦百姓的丑恶罪行和法国人民在贵族资产阶级的剥削压迫下的悲惨生活和反抗压迫的斗争。当时的英国正值阶级矛盾尖锐危机四伏的时期,作者通过对法国发革命的描写以此来达到警戒世人目的,希望不要发生像法国大革命如此之类的事件。文章通过对主人公马奈特医生和卡顿等人爱的描写与得发日太太残忍、暴力的丑陋形象的描写形成鲜明对比,以此突出革命的非正义性,表达出了狄更斯的人道主义观念。爱是文章的核心,通过对爱的描写,来宣扬一种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文中为我们创作了几个典型人物,从这几个人物的思想侧面体现出了狄更斯的人道主义。
关键词:人道主义, 狄更斯, 革命, 仁爱
Abstract: British reality writers Charles Dickens in 1859 created the famous novel \Tale of Two Cities.\aristocracy oppress the working people of hideous crimes and the French people in the nobility of assets under the oppression of exploitation of the tragic life and the just struggle against oppression. At that time, the United Kingdom when the class contradictions acute crisis period, the writer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to alert the world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 that should not happen like the French Revolution that such incidents. Through the main character Dr. Manette and Mr.carton, who described the love and the Madame Defarge, ugly image of the violence described in sharp contrast to highlight the injustice of the revolution, the expression of a Dickens Humanitarian concepts. Love is the core of the article,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love, to promote a kind of freedom, equality, fraternity spirit. In a few of our creative Typical Characters, several figures from the ideological aspect of a humanitarian Dickens.
Key words: humanitarian, Charles Dickens, revolution, caring
西方的人道思想萌生于人类进入文明的时期,但是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时代的思潮和理论,从文艺复兴时期后,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就把人道主义思想逐渐作为其思想体系的最重要的部分,人道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先在文学艺术领域方面出现,并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渗透到其他的领域。
西方的人道主义思想渊源流长,在不同的时期其思想有着不同的内涵,也有着不同的解释,从词源学上说,拉丁文humanistas(人道精神) 正是人道主义的前身,古罗马时期被认为是一种教育制度,一种具有人道的精神,并能促使人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才能。在15世纪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恢复古代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旗号,在思想界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反教会的运动,主张充分发挥人的才能。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人道主义反对封建教会专制,要求充分发展人的个性。直到19世纪,人道主义作为资产阶级利用的工具去维护他们的资本主义制度。随着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逐渐展开,资本主义制度处在风雨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人道主义也逐
1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渐变得不合时宜。
《美国哲学百科》就认为人道主义是在 14世纪后半期发源于意大利,随后逐渐扩展到欧洲其他的国家,成为欧洲近代文化的组成要素。其中任何以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以人作为万物的尺度,或把人性,人的利益作为主题的所有哲学称做人道主义。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人道主义本质是一种尊重人,强掉人的地位、肯定人的创造性、主体性,倡导保护个人的权利,重视人的价值,从而去实现个人的平等与自由。简单的说,人道主义就是关于一个人的本质,包含了个人的人生价值观和使命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重视人,关心人的前途和命运,关注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一切为了人的解放和人的幸福,构成了马克思哲学价值目标的根本内容。”所以可以看出人道主义这四个字中,主要突出的是人这个字,在阶级社会很多下层人被当成动物来看,比方说黑人奴隶,他们被当成动物来看,被买卖和任用。这样人表现出来的不是人性,对下层人民残酷的剥削,压迫,还是对黑人奴隶的虐待,无不体现了一种动物的残酷的没有感情的行为,相对人道来说这是一种兽性,这和人道中的人字是相违背的。从另一方面来说,阶级社会中下层人民对上层人民的卑躬屈膝,要把上层人当神一样敬仰,命运被他们所摆弄,他们主宰了这些“子民”的生死,这体现出了一种以神为中心的生活方式,这是与人道中的人也是不相称的,无法体现人道的尊重,自由与平等。
一、苦难——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来源
早年的狄更斯曾为英国的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繁荣与发展而欢心雀跃,但随着看问题的深入和洞察力的加深他逐渐发现了隐藏在繁荣被后的是不断紧张的矛盾,随着“宪章运动”的失败,狄更斯看到50年代的英国与18世纪的法国极为相似,下层的不满和革命热情的高胀,狄更斯充满人道的灵魂驱使他去用笔杆来揭示和披露社会的丑陋之处,不人道的行为,好来维护中产阶级的利益和社会的正义。
当时英国正处在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英国工业革命后变成了一个工业大国,其工业资产阶级逐渐在政治上,经济上取得了绝对的优势,30年代起,资本主义加紧对人民的剥削,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变的极端的困苦,一时间劳资矛盾变成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的矛盾。资产阶级加速了对无产阶级的剥削,无产阶级生活因此变的更加的窘迫。三四十年代的时候,工人阶级运动逐渐兴起,“宪章运动”在全国蓬勃展开,被列宁称为“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1)。同时,狄更斯法国大革命有着深刻的了解,他深切的感受到了英国社会穷人和富人之间存在的巨大的差距,在当时的年代富人对穷人进行了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而他们却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而人民的情绪日渐高涨。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广大人名群众就会进行武装暴动,推翻贵族阶级的残酷的阶级统治。
狄更斯适时创作出《双城记》其目的是为了借古喻今, 他以70年前法国封建专制政权覆灭的历史从中来暗示英国现在的尖锐的现实的矛盾和潜藏的危机,以此来达到警戒
2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世人目的。希望不要发生象大革命如此之类的事件。狄更斯在1854年酝酿写这部小说之时就说过:“我相信, 不满情绪像这样冒烟比火烧起来还要坏得多, 这特别像法国第一次革命前的公众心理,这就有危险。由于千百种原因——如收成不好、贵族阶级的专横与无能把已经紧张的局面最后一次加紧, 海外战争失利, 国内偶发事件等等——变为那次从未见过的一场可怕的大火。”(2)
我们可以从《双城记》发现苦难是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的来源。
(一)狄更斯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
在《双城记》中狄更斯毫不留情揭露了王公贵族的奢侈,骄横,残暴。在乡下贵族对百姓的横征暴敛,人民肌无填腹,各个枯槁如柴,还要向贵族们交税,交粮食,人民的血汗几乎被榨干了。作者通过农民的悲惨生活和贵族的穷奢极欲的生活描写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也是后来战争爆发的根源所在。在城里,如文中所描述的,“宫廷里一位有
(3)权势的大人,每两个星期在他豪华的府邸里举行一次接待宾客达的盛会。”,后面还写
到了“要把那不胜荣幸的巧克力送入大人口中,得用四个壮汉”, (4)对大人喝巧克力的时候需要四个人来服侍而且一个都不能少,达到了奢侈成性的地步。文中还写出了埃弗瑞蒙德侯爵为了抢到德发日太太的姐姐不惜将她的丈夫折磨致死,而且刺伤了他的弟弟,在他弟弟死前还很蔑视的说他不应该死在他的剑下,反而这是他的荣耀,只有贵族才陪有使他用剑的权利,而她也在不勘凌辱下而死了,肚中还有一未出生的孩子。
这时的马奈特医生因为被请去为德发日太太的姐姐治病而知道了她们一家被埃弗瑞蒙德侯爵两兄弟弄的家破人完,愤怒使他写信向朝廷控诉,结果被埃弗瑞蒙德侯爵家族发现,因此被关进了巴士底狱整整有十八年,在这十八年间马奈特医生痛不欲生,整天靠做鞋来维持自己一点生存的寄托,逐渐的他失去了感情变成了一个做鞋的机器,头发白了,目光也失去了人的应有的灵气,由于长期的禁闭使他接近了散失语言的功能,眼睛也已经凹陷干瘪。
作品中大量对贫苦劳动人民和贵族们的残暴的描写,主要是为了突出体现当时封建社会对人民百姓的压迫。贵族们可以胡作非为,而劳苦人民只有任人摆布。揭示封建社会对人的残害,进一步引出为了“自由,平等,博爱,要不毋宁死”(双城记)的标语。通过对德发日太太家庭和马奈特这两个线索的描写是为了控诉封建社会的罪行,从中我们更能体会到狄更斯对当时社会不平等的痛恨和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因同情而生恨。
(二)狄更斯的人道主义对苦难的解决方式是反对暴力,提倡改良。 社会矛盾的急剧恶化,人民的生活没有指望的情况下,只有通过革命来推翻封建社会的压迫,建立新的平等,自由的国家。狄更斯做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他希望社会的社会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自由平等的一个理想的国度。但是他反对暴力革命,而是希望用和平的方式进行改革。他对法国大革命中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的描写宏伟、壮观,人山人海,波涛起伏。德发日夫妇的勇猛和情绪激昂的群众,直到攻克了巴士底狱一切
3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都是那么的另人振奋出现了另人敬佩的可歌可泣的人物。热情歌颂了摧毁象征了封建的巴士底狱伟大的人民。
新纪元开始了,1793年1月21日国王路易十六被斩首,而他的妻子玛丽·安拖瓦内特王后也在同年10月16日被送上了断头台。法国各地应召奋起,起而反抗地球上的各国暴君,势头之猛,在这种疯狂的革命形式下,狄更斯对革命的态度改变了,但是随着革命的深入,一切都变的那么的恐怖和另人窒息。他紧接着描写了一大群疯狂如野兽的革命群众,他们变成了吸血的恶魔,他们玩着大刀,砍着无数的头颅,身上沾满了猩红的血液。杀人如麻的吉梦亭,还有比狰狞的野蛮人还要残忍可怕的磨砂轮的男人,“ 他们贴着假眉毛和假胡子,狰狞的脸上满是血污和汗水。因为使劲的叫,脸扭曲着,由于兽性大发,又缺少睡眠,双目圆睁,两眼怒视。”(5)阴森与恐怖充斥着巴黎城,原本伟大的革命人物的形象被歪曲和丑化,变成了另人毛骨悚然的杀人狂魔,而在监狱审判亭下的群众也被描写成一种愚昧无知的角色,他们一会说是共和国的敌人砍掉别人脑袋,一会又不要这么做,一会欢庆,一会而嘘声一片。在对查尔斯·达内的审判中,法官对马奈
特说“至于说到比你更宝贵的东西,对于一个好公民来说,最宝贵的莫过于共和国了”,(6)
这种一味的,不顾一切的共和主义使人民散失了理智。马奈特家人在种环境下被拆散,
战火连天家庭得不到幸福,国家仍然处在破败不堪局面。从中可以看出狄更斯革命态度的转变,他开始反对另人胆战心惊的革命,这种极力的宣扬也是对英国资产阶级的一种警示,并不希望英国用革命来解决社会的问题。
狄更斯痛恨凌驾于人民之上的官僚们,深刻同情正处在水深火热中的英国人民,他想通过自己的人道思想来对人民的思想进行改造,狄更斯主观上对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不仅不能理解,而且是反对的。他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困苦生活,却不主张他们进行革命。他幻想通过用道德和教育来感化或者是改变那些残酷的贵族剥削者,幻想可以通过善良的人来拯救和消除世界上的剥削和压迫。他揭发了资本主义的罪恶,但是却不想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也许正是由于他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者,使他并不像一个革命者,而更像是一个改良主义者。
二、爱——狄更斯《双城记》人道主义的核心
《双城记》一再引用圣经中的“复活在我, 生命也在我; 信我的人, 虽然死了, 也必复活; 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7)在狄更斯的人道主义中参杂着宗教爱的思想,这可以说也是我们理解狄更斯人道主义的一盏明灯。小说中的人物充满了上帝之爱,亲情之爱,友情之爱,更重要的是对仁爱与博爱的体现。法国文艺批评家丹纳认为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可以概括为“行善和爱”我们从以下几种人物的人道主义情怀就可以分析出狄更斯人道主义的爱的特点。
1.上帝之爱——马奈特医生
4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马奈特医生被迫去帮埃弗瑞蒙德侯爵家的人看病,因此他知道了那位躺在床上神志不清,奄奄一息的怀着身孕年轻女子是被两兄弟所侵犯,她的弟弟被两兄弟刺伤倒在草堆里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她的丈夫也被折磨致死。良心驱使马奈特写信告发埃弗瑞蒙德侯爵两兄弟,尽管两兄弟用金钱来贿赂他,善良,勇敢的马奈特医生并没有被金钱所迷惑,他也不惧怕侯爵家族强权和势力,毅然告发他们。在侯爵家中的恐吓的话语中暗藏着他悲惨的命运,在算计中他被请上马车,下车后就被迷晕了,随后伴随他的是在巴士底狱昏暗的,恐惧的,绝望的十八年。在监狱中他揭露了贵族们的恶行,把信藏在了石缝里,然而命运总是会捉弄人。侯爵的儿子——达内,爱上了医生的女儿路茜,当查尔斯·达内像医生表达他对路茜的爱慕,马奈特医生的内心极度痛苦,一再哀求达内不要在说了,但是对女儿的爱让他们没有结束他们之间的谈话,他无法面对仇人想自己女儿表达爱意的现实,所以不让达内说出他原来的姓和来英国的原因,内心的痛苦使他想起了十八年监狱的痛苦,但是面对把自己关了十八年仇家的后裔,马奈特医生在承受十八年之痛的折磨中还是选择了沉默,选择了宽容,他和达内相约守住这个不为路茜知道的秘密,这一切都为了路茜的幸福。马奈特医生的爱包容了所有的一切。达内走后医生又重新操起了鞋活,陷入了迷茫状态。他的精神承受已经到了极限。
对达内的仁慈,使他没有拒绝达内,对女儿的爱,使他独自忍受内心的煎熬。 在革命爆发后达内为了救侯爵家族忠实的老仆,不顾一切的去法国。这时他被捕了,被关进了拉福斯监狱,医生开始了解救他的行动。一切都是按部就班的秘密进行,他沉着,坚定。为了能救一个人的性命,也为了女儿的幸福。直到达内被判死刑的前一时刻,医生都没有放弃。
马奈特医生身上闪着人道主义的光芒,宽容,真挚的爱,对敌人的爱使他冲破了仇恨的枷锁。为女儿幸福,为曾迫害自己的人祈祷,他没有犹豫。女儿的爱使他复活,女儿就是他生命的全部意义, 他把自己对女儿的爱延伸到了女儿所爱的所有人的身上。
在作品中马奈特是宽容与爱的化身,而德发日太太则是残忍与暴力的化身。自从德发日一家人被埃弗瑞蒙德侯爵兄弟残害之后,她幼小的心灵自此充满了报复的仇恨,这成为了她革命的精神支柱。做为一个受封建贵族压迫的人物,在作品中应该是以正面人物出现,但是她却被描写成了一个没有感情,残忍,暴力,凶狠令人畏惧的可怕的女人。
在大革命爆发之前,她是个大家信念的寄托。她不断的进行秘密的筹划活动,组织大批的妇女为革命做准备,她遇事沉着,冷静,从容应对,她的手指不停的在动,眼珠也不停的在动,脑子更没有停止过转动。“凡是和她交谈过的那一群女人,在她离开后,它们的手指、眼珠、脑子就动的更快更厉害了”,从中可以看出德发日太太是个坚强、伟大了领导者,并始终不断的把罪犯的名字编制到毛衣上,在攻占巴士底狱的时候她骁勇善战,右手已不再是织物,而是拿者一把大斧头,腰间还跨着一把手枪和一个大刀,带领妇女们冲锋陷阵,她对革命的信念,坚强和勇敢几乎超过了德发日。
5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随着革命的深入,她的残忍和暴力逐渐暴露,并逐渐让人产生了憎恨之情。她为了报仇失去了理智,完全成了没有人性的报仇机器,她的身上沾满了血腥。她并不在乎达内是否压迫过人民,是否救济过劳困大众,是否已经脱离了贵族身份,她发誓要消灭他们直到斩尽杀绝,只为了能铲除埃弗瑞蒙德侯爵而高兴,她甚至还要将她的妻子路茜,女儿和马奈特都杀掉。这时的她已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
德发日太太与马奈特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成了两个极端,我们可以体会的出 医生的仁爱和宽容具有上帝之爱的意味。
2.亲情之爱——路茜
自从路茜的父亲从监狱出来之后,她发誓用最真诚的心孝敬他,永远也不会变,即使路茜嫁给达内,他们也一起帮助他摆脱十八年内的恐惧与痛苦,努力使医生过着幸福的生活。路茜的爱是无私的,是没有尽头的。
路茜对丈夫的爱也是绝对忠诚的。卡顿对她真切的爱,她并没有为之所动。在她丈夫被抓后,她痛不欲生,时常晕倒,但是她很坚强,为了能使她的丈夫在监狱里看见自己几乎每天坚持站在同一个地点,或带上女儿一起在那等,即使毫无用的在那站了一个星期,她也无怨无悔。爱情驱除了她的疲劳,使她坚强,使她战胜了一切的困难。
3.平等之爱—查尔斯·达内
达内对仆人,劳苦人民的爱是平等之爱的表现。作为侯爵的后裔,他放弃了爵位和财产。达内反对世袭的侯爵,他放弃了继承他们家族的产业,把全部的财产都送给了劳苦的人民,他和他的叔叔说过“我会放弃这份产业,到别处去,以别的方式生活。其实也没什么刻放弃的,除了无边的苦难和废墟外,还有什么呢?”(8)
他同情那些被压迫的人民,他深深的认识到,他们家族的所作所为,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在人们脸上呈现的不是深深的敬意,而是阴沉沉的恐惧和愤怒。在他离开法国之前,他告诫他的仆人免除农民拖欠的税款,不向他们收租,也不去控告他们。
达内深深的爱着路茜。他为了路茜不惜放弃自己的财产,不远万里的来到英国,做了一个法文教师,他靠自己的勤奋与努力,去工作,去真诚的爱着他的妻子和医生。在得知仆人被抓之后,为了救身陷囹圄的仆人,他冒险回到法国,不顾一切的去救他,因为他知道那位忠实的仆人只不过是奉命行事而已,而且他已经从善了,并没有在压迫百姓了。到了法国之后,他却深陷囹圄,饱受牢狱之苦。
对达内致命一击的是在马奈特被抓的监狱墙缝里,揭发侯爵家族的信被德发日找到了,这变成了达内死亡之信,医生的求情无济于事了。作为侯爵家族的后代,达内必须要处死,这样才能解德发日太太心头之恨,达内对这封信毫无怨言,他知道这是他们家族种下的恶果,他无私的宽容了所有人。
4.利他之爱—西德尼·卡顿
6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小说中另一个人道主义的化身卡顿,最终走向的人道光辉的殿堂。可以说他是为别人而活,是利他的爱。
小说中的卡顿,“这位博学同行的外表除了有些懒散、不修边幅外—姑且不说他放荡不羁—他们长的一模一样,不仅使证人,也使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大吃一惊。”(9),一出场就道出了卡顿的平凡与庸俗。卡顿他吊儿郎当,饮酒无度,前途无望,一直生活在斯特里弗的光环之下。年少的时候,他为别人写作业,而自己却不写,他不知道为自己的幸福和前途而争取,正如斯特里弗所说的“他的处世之道,永远都是一条蹩脚的道路,他既鼓不起干劲,有没有生活目标”。 (10)
然而在平凡与庸俗的背后,怀揣者一颗爱的发烫的心。
卡顿一直深爱着路茜,但是他自甘堕落,认为自己只是一堆死灰,不配也不会拥有这个爱情。他对路茜的爱是发自灵魂深处的,他说过他可以为了保全路茜所爱的人而牺牲自己的生命。一句我愿意抓住一切机会为你和你所爱的人做出任何牺牲,使卡顿对路茜的爱上升到了爱情的最高境界。当达内第二次被抓后,他知道达内是在劫难逃了,他敏锐的观察力,使他破坏了德发日太太的企图,他的深思熟滤,巧妙的安排使马奈特一家成功逃脱。为了就陷入牢狱之灾的达内,他精心设计的调包计,使达内成功脱逃。他机智地抓住了巴塞德的把柄,利用他在达内即将要去法场的前一小时,和达内换了服装,把达内迷晕后,抬到了马车上和他的家人一同踏上了回英国的路,正像他当初对路茜所说的,我愿意为了你的一切做出牺牲,他实现了当初对路茜的承诺,自己却走上了断头台,这一切都是真爱的体现。隐藏在卡顿内心爱,像火山爆发一样,一发不可收拾。
在要结束自己生命之前,卡顿临刑前默念耶稣的: “复活在我, 生命也在我; 信我的人, 虽然死了, 也必复活; 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 。”(11)卡顿无怨无悔的死去,奏响的人道主义最美的篇章。
三、写实——狄更斯人道主义特色
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他的人道主义色彩也是相当浓郁的,雨果的人道主义带着浪漫主义色彩,并与之融合在一起。雨果,作为19世纪人道主义的另一重要代表,《悲惨世界》,是雨果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是表现其人道主义思想精华之作。雨果在在作品中给我们提出了当时社会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柔弱”。 (12)他关注“悲惨世界”中的人和人的命运,揭露出现实社会中的不人道。主人公冉阿让出身贫苦,为了他姐姐家那个饥寒的孩子而去偷了一块面包,而被判刑19年,丑恶的社会现实使他要报复,但他最终却被人道主义者——米里哀主教感化后又变成广施济贫的好市长,这是人道主义明显的转变,冉阿让一生的历程是人道主义复醒的标志,他的死是神圣的,是纯洁的人道的升华,他是雨果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化身,寄托着雨果所有的人道主义之情,和狄更斯笔下的卡顿一样爱别人胜过爱自己,冉阿让的仿如天使回归天堂。再看沙威这个人物,他在作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沙
7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威的死是他道德意识的觉醒,他无法摆脱社会的习俗和职责的桎梏,他的觉醒却呈现了道德与职责的极端的矛盾。在雨果通过人道主义和社会的法律,个人与社会现实的冲突,反映人民受到社会压抑的痛苦不幸的命运,表达了作者的同情,同时也控诉了社会的不公正,反映出善恶感化的人道主义理想,表现了人道精神对于丑恶社会的道义上的胜利。
狄更斯是现实主义文学派代表之一,他的人道主义更着重写实,反映现实,赋予道德意义上的改造;他的人道主义是一种调和剂,想通过理想的方式来调和社会现实的矛盾,但这往往是不能办到的,这是他的局限性;狄更斯的人道主义表现自己的道德理想,而这种理想是不现实的,在当时的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
狄更斯的时代正是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时期。他的作品涉及的社会的方方面面,不同阶层的代表人物都活跃于作品中,不仅如此,锋利的笔触对丑恶的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及其反抗斗争给予同情和支持。人道主义思想也是刻画在了他的作品中,他力求通过道德准则去挽救堕落腐败罪恶的社会,作品中对社会的批判是狄更斯所要表达的人道主义的体现。
《双城记》揭露了封建贵族阶级的丑恶的罪行,作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狄更斯看到社会矛盾,但他反对暴力革命,提倡改良,同时,他又知道革命斗争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他思想的矛盾的所在,他的人道主义,不在简单的停留在道德层面,而是他用来批判黑暗社会的尖利的武器。
从雨果到狄更斯他们都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无声的批判了丑恶的资本主义社会,宣扬了以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使人性的光芒闪耀着欧洲大地。
注释:
(1) 列宁. 第三国际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A] . 列宁全集:第29 卷[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出版,第276页 (2)《双城记》,北京燕山出版社,作者:(英)狄更新 著,宋兆霖 译,2003.7第二版,第3页
(3) (4)《双城记》,北京燕山出版社,作者:(英)狄更新 著,宋兆霖 译,2003.7第二版,第83页 (5)《双城记》,北京燕山出版社,作者:(英)狄更新 著,宋兆霖 译,2003.7第二版,第211页
(6)《双城记》,北京燕山出版社, 作者:(英)狄更新 著,宋兆霖 译,2003.7第二版,第257页
(7) (11) 《双城记》,北京燕山出版社,作者:(英)狄更新 著,宋兆霖 译,2003.7第二版,第305页 (8) 《双城记》,北京燕山出版社,作者:(英)狄更新 著,宋兆霖 译, 2003.7第二版,第99页
(9) 《双城记》,北京燕山出版社,作者:(英)狄更新 著,宋兆霖 译, 2003.7第二版,第58页
(10) 《双城记》,北京燕山出版社,作者:(英)狄更新 著,宋兆霖 译, 2003.7第二版,第71页
8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12)《悲惨世界》,(法)雨果,潘丽珍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1.1. 1第一版,第7页
参考文献:
(1)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第二版,
(2) 吴倬,赵丽.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价值目标[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3) 罗经国(选编).狄更斯评论集[M].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出版.
9
正在阅读:
人道主义06-19
陕西人口2017总人数02-15
影子人作文600字07-08
汉语阅读教程第一册 第30课05-23
小学毕业了作文1000字07-02
假如没有大人作文500字07-14
2019年CPA《财务成本管理》必考重要知识点总结(完美版)04-25
风中观荷作文300字06-27
神奇的鞋子作文600字07-11
爸爸的微信朋友圈作文600字06-17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第十三章 轴对称导学案全章
-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2013年毕业论文撰写手册(终版) (1)
- 开化县老年大学唱歌班教学计划2011第一学期 - 图文
- SOP-BL-01-02 常规石蜡包埋组织制片(常规切片)的制备
- 经典的战略管理讲义
- 物理化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 高速公路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
- 江苏道明化学有限公司年年产24000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副产80
- 浅析《骆驼祥子》中虎妞的形象
- 按键精灵开发者一到六级认证最全总结答案
- 兰台妙选
- 雅各书彼得前后书(每日)
- 10孤独之旅学案
- 2010小升初语文综合模拟试卷(五) - 图文
- 小学奥数公式
- 【冲刺实验班】河北石家庄二中2019中考提前自主招生数学模拟试卷
- 液压复习要求及练习题2 及答案
- 1~3年级小学篮球C操的编排方法
- 浙江省五校201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