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围城》中知识分子价值观的沦丧

更新时间:2024-03-18 21:4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围城》中知识分子价值观的沦丧

摘 要

钱钟书先生的长篇小说《围城》的主要角色是一群知识分子。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又决定了他所处时代的社会的价值观。小说中以主人公方鸿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们游走在人生中的一个个“围城”之间,似乎有所省悟,但也难于掩饰他们在价值观上的缺失。本文分别从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对权力﹑政治趋之若鹜;对学业﹑工作无所作为;对爱情﹑婚姻玩世不恭;对现在、未来充满困惑;对道德﹑责任弃之不顾等五个方面来分析他们价值观的扭曲与沦丧。

关键词:《围城》;知识分子;价值观;人性弱点;沦丧

引言

对《围城》的研究课题很多,但大多只着眼于所谓“围城”现象﹑人物形象﹑社会因素﹑表现艺术等方面,而对小说中知识分子价值观沦丧这类课题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散见于各种文献中。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党秀臣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只对人物形象以及性格特征作简明扼要地分析,分析得较为全面但略显不够深入。另外还有收录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上册中,郭志刚写的《“围城”里的人生——试析〈围城〉》。该文先简要讲述各章节的大概内容,再从人物形象﹑讽刺艺术﹑作者的修养以及“人物遭遇的一个个‘围城’境遇” [1]方面来分析,同样是对知识分子这一特殊群体价值观方面剖析欠全面。至于当今研究者也大都从人物﹑性格﹑表现手法﹑“围城”定律上来研究。优秀的有周锦的《〈围城〉面面观》(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分别从主题﹑概说﹑人物﹑讽刺幽默﹑描写技巧﹑方言俗语﹑成败缺失多方面来研究,但似乎又难于冲出旧有的藩篱。互联网上也有很多类似的研究。如余岱宗抓住爱情婚姻这一

方面来谈人物的性格,乃至小说结构场景。独庸生则从小说折射灵魂﹑洞察世态方面入手,指出“《围城》比《官场现形记》﹑《儒林外史》等著作更富寓意,前者从超越社会角度来表现人物共性,而后者则是固定于一定的社会背景。” [2]

最后就是对《围城》中的知识分子这一特殊群体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识分子的劣根性、小说的批判,以及小说中女知识分子在女性解放中的尴尬处境等,都各自有其见解,略显不够系统。

因此,写《围城》中知识分子价值观沦丧方面的文章相对较少,本文将从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对权力﹑政治趋之若鹜;对学业﹑工作无所作为;对爱情﹑婚姻玩世不恭;对现在﹑未来充满困惑;对道德﹑责任弃之不顾这五个方面来分析他们价值观上的沦丧。

《围城》是现代文坛巨擘钱钟书先生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该书写于抗战后期,据《序》里称“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可见作者写作时并没有读者阅读时那样富有幽默感和轻松感。小说通过写人生道路上的一个个“围城”现象,展示了一群留洋回国的知识分子﹑大学教授们的“八骏图”,他们或勾心斗角,或玩世不恭,或充满困惑。正如《序》中所言“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并没有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从这类人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精英的腐朽与没落。纵观历史,留学生和大学教授本该是社会精英﹑良心的启迪者,但通过《围城》展示在眼前的却是其中知识分子价值观的沦丧。他们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却处处争权夺利,相互倾轧,同样对工作、感情﹑理想、道德等方面也是昏昏噩噩,毫无学人风范,本应有的价值观濒临崩溃。我们可以说是那个时代造就了这群人,但他们作为社会精英,以及他们该负的社会责任,也可以说是“精英”们造就了那样的时代——一个啼笑皆非的时代。

一﹑可叹!对权力﹑政治趋之若鹜

《围城》第六章中赵辛楣有句教义式的话:“有群众生活的地方全有政治。”此语温软道来却似乎掷地有声。中国历来是一个奉官为尊的国家,官本位至上。有群众生活的地方当然就应有官,有官就离不开政治,所以教授们当然就会有政治斗争。一部《围城》充斥着太多的权力与政治。凭“外国科学进步,中国科学

家进爵”而荣任三闾大学校长的高松年“满口仁义道德,实则虚伪至极。纵然治校无方,自家安乐窝却经营得舒适宜人。” [3]对为人正直教书认真的方鸿渐和赵辛楣采取种种手段压制和打击,甚至排挤出校门,而对不学无术的汪处厚却安排为国文系主任,其原因是汪处厚乃是部里汪次长的伯父。把说慌不脸红的韩学愈安排为历史系主任。这样的学校不可避免地导致派系林立,拉帮结伙,从而尔虞我诈,教学其次,立场第一。例如女助教孙柔嘉上英语课被学生用英文侮辱,这关乎教师形象又关乎学生道德的大事,在寻求校方解决时,校方却听之任之。因为这与领导们的官位似乎无关紧要,不过也有关,原因是要员韩学愈的白俄罗斯太太想作“替补”,自然要让事态恶化下去才能明正言顺地该换就换。

为了政治的需要要团结一批人。这一点国文系主任汪处厚深谙此道,操作方式倒也生活化——那就是做媒。汪夫妇俩一唱一和给赵辛楣和方鸿渐做媒,一面说“浪漫”一面替对方说出于公于私的利害关系,为将来出任文学院长而拉拢赵方二人。婚姻乃人生大事,有领导如此体恤,实如再生父母一般,但终究是赵方二人不识相,没有悟出个中道理,让事黄了,结局也没达到政治学上所说的双赢局面。中国古代的和亲难免有悲凉气息,但汪氏夫妇这招却少了悲凉气息,多了关怀之温暖,只可惜事没成,成了也会传为美谈。婚姻跟政治在三闾大学失之交臂不是汪处厚这一原本地方官的政治水平不够所造成的,而是赵辛楣这一专业政治家的眼光不够。赵辛楣本是学政治出生,又任过官职,按理说应该在政治圈内如鱼得水,但似乎三闾大学这塘子太深了,让专业政治家也靠边站,卷被子走人。赵出走后又从政,相信他在今后的政治生涯中能汲取他在大学的教训,更进一步。再如陆子潇趋炎附势的嘴脸。他收到亲戚的一封信,因为信的左角印有“行政院”,就将信陈列于办公桌上,供来往同事“瞻仰”。但不幸的是被听差的收拾房间,不小心打翻墨水瓶“把行政院淹得昏天黑地”。这样的描写是多么具有讽刺意味,一个大学教授竟处处炫耀与权力部门的特殊关系,这多少有点阿Q的意味在里面。也正说明了这类知识分子就是所谓犬儒(从属于利益机构的知识分子)。

《围城》中的政治角力不胜枚举,其中的人不是在普通的人生﹑婚姻“围城”中:里面的人想冲出去,外面的人想冲进来。而是一个劲地往里冲,只是有的不识时务,被挤出来而已。

大学成了政治舞台,教授们成了政治家,政治不及格的人就得走人,这也许就是中国特色。外国人主张精英治国,教授理应是精英,中国该让教授们来治国,

那该是另一番景象。看来钱钟书先生实际上是在规劝教授们少些争权夺利,回归到教学和学术的本位上来。

美籍巴勒斯坦裔学者爱德华﹒W﹒萨义德就曾在《知识分子论》中提出心仪的知识分子的形象:“知识分子是人民喉舌,作公理正义和弱势群体的代表,面对艰难险阻也要表明立场,言谈举止代表自己的人格学识和见地。”[4]同时他提出了具体的做法,那就是:“A,保持边缘心态(非职业心态)。B,生存状态是生存与学术﹑政治﹑研究融为一体。”[4]再看《围城》中的知识分子,差距确实很大。

二﹑可恶!对学业﹑工作无所作为

《围城》的主人公方鸿渐,原本出自于一个江南封建书香世家。家道没落,社会畸形,将他孕育成不更世事且胸无大志的纨绔子弟,在学业和工作上都无所作为。其实没落家庭反而会产生伟大的人物,例如孔子﹑鲁迅等。作为一个在中国大学毕业又留洋的学生,方鸿渐本应是时代骄子。他的业绩是四年中游学欧洲三国,凭一时兴趣选择学科,往往中途而废,可见在他心目中并无确定的信念,最后临近回国为了遮羞而向爱尔兰骗子购买一所子虚乌有的“克莱登大学”的博士文凭,回国后羞于启齿博士文凭也说明了他还有点知廉耻。我想原因很可能是根本没有这所大学,假若欧洲三国确实有这样一所大学,说不定他还会硬撑着并卖弄一番。按实用主义的原则,有无文凭倒也无妨,只要有实际的能力。但他回国后却斥责西方文化,演讲时大谈梅毒史倒让人大跌眼镜。如此时代骄子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如何受用得起呢?

再看“新女性”苏文纨,她可是正经八百的女博士。她用青春年华换来了一张博士文凭,难免有几分高傲,她拉方鸿渐﹑赵辛楣﹑曹元朗等合演的多角恋显示了她的空虚无聊,好不容易写出来卖弄的情诗竟然是抄袭的。后来嫁给伪诗人曹元朗后蜕变为走私贩子。学以致用到了如此地步,不仅是中国学界的损失,也是是欧洲学界的损失。还会让人们不禁质疑西式的教育难道也出了问题。

再来看苏文纨的丈夫曹元朗。追苏文纨时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学并讨好苏出示大作《拼盘姘伴》:

昨夜星辰今夜摇漾于飘至明夜之风中 圆满肥白的孕妇肚子颤巍巍贴在天上 这守活寡的逃妇几时新有了老公?

Jug!Jug!污泥里——E fango eil mondo——夜莺歌唱 ﹍﹍

雨后的夏夜,灌饱洗净,在地肥而新的最小的一棵草参加无声的呐喊:“Wir sind!”

这种中西杂拌﹑和烂泥似的诗句,让人一看根本就摸不着头脑。正因为摸不清楚,才让人觉得高深莫测。在博得唐小芙礼貌性的点头后,曹元朗脸上立刻浮现了“一圈圈的笑痕,像投了石子的水面。”还厚颜无耻地说:“那就是捉摸到这诗的精华了,不必去求诗的意义。诗有意义是诗的不幸!”曹元朗本想追求苏文纨,此时出示的诗应该是浪漫的﹑直抒胸臆的情诗才对,但他却要用这似是而非,讳莫高深的“杂拌”来掩饰内在知识的匮乏与苍白无力,尤呈滑稽之相。 再如“药贩子”李梅亭,“真克莱登”大学博士韩学愈,伪君子高松年,未来的文学院长汪处厚,势利眼陆子潇﹑顾尔谦等一大批“知识精英”在学业和工作上清一色的一蹋糊涂。是什么导致这一群体沦丧到如此地步,真的发人深省。

现代有学者丁车强提出:“学术史是一个民族的心灵史。学人灵魂决定了整个时代的精神份量。敬学术应为中国提供道德的典范。”[5]《围城》中的学人们真的相差十万八千里了。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的儒生们已停留在大清朝了,但愿《围城》中的洋博士们也停留在民国,而不是派生于当今中国。

三﹑可笑!对爱情﹑婚姻玩世不恭

司马长风在《中国新文学史》中把《围城》说成是“地地道道是一部爱情小说”。[6]余岱宗的《〈围城〉的情爱关系及人性弱点》也认为这部小说“用大量的笔墨书写爱情,除方鸿渐和唐小芙的爱情外都是些煞风景的爱情、、。”[7]从上述观点来看,《围城》确属爱情小说,尽管不像琼瑶式的浪漫与声嘶力竭。

再回到主人公方鸿渐身上。归国邮轮上被鲍小姐露水似地玩弄,接着是苏文纨为他设计的“三角恋”直至“多角恋”,还有点金银行家千金的相亲,再就是三闾大学的被动相亲,最终与孙柔嘉糊涂相恋并结婚﹑生活﹑争吵到分离。一浏览连篇都是写爱情。同样的是主要人物的爱情,婚姻还真是“煞风景”。无论是游离于“围城”外还是深陷囹圄。呈现的是他们脆弱﹑卑微﹑鄙俗而又玩世不恭的情感哲学。看起来是笑谈,让人笑中有泪。

以下简明说说他们在的爱情,婚姻中的滑稽相。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sv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