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问题之我见

更新时间:2023-09-15 16:30: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学生心理问题之我见 :

青春是美好的!而青春期却又是人的一生中变化最大的时期,人们用许多激烈的语言来描述青春期,认为青春期是“危机时期”,是“反抗时期”,是“分裂时期”,是“心理断乳时期”,是“暴风骤雨、疾风怒涛时期”等等。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现将我对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看法报告如下:

一心理健康问题

(1) 青春期性的问题

青春期封闭心理。随着青春期的到来,生理上出现急剧的变化,对自我的积极关注,产生更多的自我内心体验,加之青春期独立性和自尊心的发展,使他们不愿意向别人谈自己内心的秘密,好象有了很多心事,变得不再外露、直爽,出现了心理上的闭锁性,渴望有自己单独的空间,不愿让家长或者别人乱翻自己的东西。

性与早恋。青春发育期,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中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使得中学生的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所以自认为认真的、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令人十分观注的问题。

(2 )焦虑

第一,情绪焦虑:表现为紧张、忧虑、胆小,言语表达困难害怕说话,不能正确地表达内心体验,对周围人及事物过分敏感,好猜疑,做事犹豫不决,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坐立不安,如与同学发生矛盾后,即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吵闹不止,或伴有强迫动作,如反复关门等。同时出现躯体不适:心跳呼吸加快,疲倦,四肢发凉,食欲不振,胃肠功能紊乱,个别伴有呕吐、腹泻、睡眠障碍。

第二 学习焦虑

通常是遇到重要的考试时出现胸闷,气急,脸红,出汗,易激惹,情绪不稳定,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中,我国的教育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现象,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学校当中分好、差班,考试排名次,搞题海战术,采取一些违反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措施。这种情况,一方面,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一种智力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致使学生脑神经衰弱、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与习惯;另一方面,对分数的错误看法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痛苦。教师的嘲讽,同学的轻视甚至家长的埋怨和打骂,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于是厌学出现了,焦虑产生了。

第三,冲动或攻击性行为

由于青春期的人格尚未发育成熟,加上人际沟通的敏感性,做事往往不计后果,不考虑对家人或邻居的影响,自控能力较差,沉迷网络游戏,生活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发大脾气,摔东西,毁坏物品,有时伴有突如其来的冲动,打人、踢人、对亲近他的家人态度凶恶,有时接近竭尽残暴,看见玻璃制品就摔,好像是为破碎的声响,引起别人对他的注意,有的孩子暴饮暴食,专门欺负对他溺爱迁就的人等。 (3)人际关系问题

第一 师生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使学生病态地感知这些,产生消极情绪,造成的压抑心理、攻击行为,师生关系日趋紧张。

第二 同学间关系问题。中学生很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的矛盾。

第三 与父母的关系问题。和睦良好的家庭给青春期的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而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有研究认为,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会给儿童在心理问题上造成更大伤害,因为他们在父母那里看到了人际关系的恶劣性。他们会认为是自己的父母给自己带来并制造了痛苦,憎恨父母家庭,因为家庭是不幸的一切所在。

(4) 挫折适应问题

青春期的中学生面临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性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他们有着两类应对方式: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

二维护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

1对中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其实际训练活动操作内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 。认识和掌握性生理、性心理、性伦理、性行为、性卫生等方面的知识。加强体育课,动得起来保持规律,坚持运动,丰富各种课外文体活动,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为健康心理提供坚实的生理基础。

2学校设立心理室,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开展心理咨询服务不仅仅是个别中学生的要求,而是一种时代的趋势了,无论初中高中,城市乡村,中学生们已开始从拘束、害羞地进门到落落大方自然地进行心理咨询。从以试探性的心情谈话到充分倾吐心中之烦闷,信任是双方的情感与心理方面得以充分交流基础,心理咨询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咨询老师要信任理解学生,同时遵循聆听、保密、疏导、交

友性原则,才能达到心理转化的效果,培养适应习惯,促进心理的健全发展。同时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要静得下来,通过自我批评、听音乐、放松训练、倾述等方式解除心理压力。

2 3寻求其他支持

家庭、学校、社会积极合作相互交流意见和提出建议,改善教养方式,妥善安排生活,采取一帮一方式,正确引导患者为人处事。

我国教育正处于新旧体制改革,步履艰难时期,受应试教育的驱使中学生被迫投入竞争,随着家庭及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的增多,造成了中学生种种心理问题。面对青春期的中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仅仅靠原有的教育教学与德育工作难于应付局面。为了改变学校教育的被动状态,社会、学校、家长都在呼唤心理学直接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核心问题,通过有效的途径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得以正常发展,心理困惑得到疏导,不良心理与行为得到矫治,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积极性高、思维活跃,学习上没有心理负担与压力,爱学、会学并富有创造性,个性健全发展,能够适应学校、社会的要求,完善自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st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