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苏大版)

更新时间:2023-11-03 14: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公 共 管 理 学

上篇 公共管理学基础 第一章 绪 论

1.20世纪80年代以后,公共管理学脱颖而出。 2.★公共管理部门与私部门管理有哪些区别?

答1)公共利益目标与私人利益目标。公共管理必须以公共利益为目标,私部门管理的目标则可以定位于包括管理者在内的私人利益,这是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最重要区别。填,选

(2)垄断强制性与自由竞争性。公共管理活动在本质上是国家的活动,公共管理具有明显的垄断和强制的特点,而私部门管理则不具有这个特点。

(3)制衡性与自主性。公共管理主体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受到较多的制衡,私部门管理者在管理中具有较多的自主性。填

(4)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公共管理承担了社会资源权威性分配者的职责,公共决策通常是在多元的、冲突的利益和价值之间进行平衡和做出抉择。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治理的理性是多元理性。

(5)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一个显著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在公共利益的导向下,以近乎垄断的方式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即主要通过政府机制来实现),后者则以利润为导向,以竞争的方式提供私人私人产品(即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完成)。

3.公共部门(1)公共行政管理 (2)非营利组织管理(npo)又称非政府组织、第三组织。 4.公共管理的对象是公共事务,目的是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5.公共物品和公共事务是公共管理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6.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逊的观点,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非排他性的产品。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非排他性是指使用者不能被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

7.公共事物:是指涉及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解 8.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公共利益的职能活动。解 9.公共管理学是研究公共管理实践活动及其规律的。是一门运用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10.公共管理学的特点(1)鲜明的实践导向性 (2)理论上的包容性 (3)学科的年轻性。

11.公共管理的构成要素 (1)公共管理的主体 (2)公共管理的对象即客体 (3)公共管理的资源和手段(4)公共管理的环境。

12.公共管理的主体,包括两大形态:公共组织和个人。公共组织又可分为政府和非营利组织。政府是公共管理的主要组织依托,具有合法性和强制性,负有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责任。以个体状态出现的公共管理主体,包括三种类型:领导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

13.公共管理的直接对象是各类公共事务。

14.公共管理最重要的资源是合法性,其合法性包括合法地组成公共组织和成为管理者、合法地进行管理,以及被管理者及其行为的认同。私部门最重要的资源是资金。 15.公共管理最基本的手段是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

16.公共管理的环境,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反映了管理学的最新理念,因事而异,因时而异,因人而异。

1

17.公共管理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种途径,即公共政策途径(P途径),和企业管理途径(B途径)。 18.P途径的公共管理有如下特征1)着眼于高层管理者以及他们所进行的政策研究; (2)重视非量化和实务的取向,推崇通过个案研究来发展相关知识; (3)强调与政策分析结合,进行具有前瞻性的、规范性的理论研究。 B途径的公共管理的特征是:(1)偏爱企业管理的原则; (2)对公、私部门的差异不作严格区分;

(3)除了重视策略管理及组织间的管理外,还强调对公共管理的过程进行管理; (4)在研究方法上也偏爱诸如实验设计之类的量化方法。

19.P途径和B途径的公共管理有许多共同之处:(1)它们的眼光并不仅仅局限于行政机关内部,将关注的焦点放到公共部门与外在环境的关系上;(2)它们都尊重政治因素在管理中扮演的角色;(3)它们都重视经验性的材料。 公共管理的研究方法: ㈠规范方法又称理想方法㈡实证方法㈢案例方法㈣系统方法㈤比较方法㈥数理方法。

第二章 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20.古典学派关注的焦点是“效率”和“经济”,在这一学派中,泰勒开创的科学管理思想及其管理主义的影响最大。 21.管理主义对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启示是,管理作为一种纯手段性的活动具有共通性。

22.行为学派经历了一个从“人际关系”到人类行为科学的发展过程。早期的管理研究对人的假设是“经济人”,忽略了“社会人”的一面。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通过梅奥的著名霍桑实验,用“社会人”的概念取代了“经济人”的概念, 霍桑实验开创了对人及其行为研究的新途径,沿着这一途径,产生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理论,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麦克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23.决策学派以西蒙出版《行政行为:行政组织决策程序》一书为开端。另一代表人物为林德布洛姆。还有一位代表人物埃佐尼提出了决策的综视模式。这一模式将决策区分为根本性和非根本性的,渐进方法适用于非根本决策;在根本性决策中,理性模式更适用。

24.系统学派以巴纳德为代表, 巴纳德认为,组织是一个协作的系统,它包含三个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目标和信息联系。20世纪60-70年代,系统学派又发展出两大理论,一是生态理论,二是权变理论。 25.新管理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信息革命背景下产生的理论。古典管理主义的代表是泰勒。 26.新管理主义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企业再造理论(2)虚拟企业(3)学习型组织。

27.企业再造:是指为了取得业绩的革命性进步,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彻底改造业务流程。其中,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包括产品和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成本、员工工作效率等等。解

28.虚拟企业:是指把不同地区的现存资源迅速组合成为一种没有围墙、超越时空约束的企业模式,它是依靠电子网络手段的联系,实现统一管理的经营实体, 并能以最快的速度推出高质量、低成本的新产品。

29.公共选择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末形成一种学术思潮。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单、判

30.公共选择:是通过集体行动和政治过程来决定资源在公共领域的分配,是人们通过民主政治过程,将个人的私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机制。解

31.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由两个市场组成,一个是经济市场,另一个是政治市场。 32.★公共选择理论对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启示是什么?答

答: 公共选择理论对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启示是多方面的,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1) 用经济学的方法和假设来研究政治,并建立一种严谨的、有关政府一般理论的努力,为公共管理研究提供了经济学的视野和新的研究途径;

(2) 对资本主义政治过程的矛盾性、投票制度的虚伪性、少数利益集团对决策过程的操纵性分析,引发了公共管理研究对政府干预行为的局限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弊端的反思;

(3) 强调规则、立宪和立宪限制重要性的思想,有关改善政治首先要改革规则、市场失灵的根源在于现行法律—政治

2

规则失灵的分析,也使得公共管理十分重视从规则和制度创新层面进行研究。

33.政府失败:是指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现代代议制民主政治中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是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公共支出成本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的活动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这样一些情况。解、填。 34.布坎南对政府干预行为的局限性的表现及其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政府失败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公共决策失效(2)政府工作机构的低效率(3)政府的内部性与扩张(4)政府的寻租活动。 35.★导致公共决策失误的原因有哪些?

答:(1)社会实际上并不存在作为政府决策目标的所谓公共利益,“阿罗约定”已经证明了将个人偏好或利益加总为集体偏好或利益的内在困难。

(2)即使现实社会中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公共利益,但现有的公共政策机制却因其自身的内在缺陷而难以达到实现这种利益的目的。

(3)决策信息的不完全性。 (4)选民的“短见效应”。 (5)选民的“理性而无知”。

36.政府的内部性:是指公共机构尤其是政府部门及其官员追求自身利益或组织自身的目标而非公共利益或社会福利。 37.政府的寻租活动:权钱交易。

38.交易费用的概念,首先是由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的。

39.交易费用:定义为运用市场机制的费用,包括在市场上搜寻有关价格的信息,为了达成交易进行谈判签约,以及监督合约执行所花的费用。

40.1887年,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发表,公共管理研究进入学科前期——传统公共行政学阶段。

41.公共管理总体上可以分为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两大时期。对于公共行政时期,大致分为两个具体的阶段:一是传统公共行政阶段;二是新公共行政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公共管理学形成。

42.公共行政时期可称之为传统的公共管理时期,它是建立在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二分论和韦伯的官僚制理论(科层制)这两大基本框架之下。填、选、判

43.官僚制理论形成于20世纪初,韦伯出版的《社会与经济组织》一书中。该理论首先组织权力划分成传统型权威、魅力型权威和法理型权威三种类型。 填、选、判

44. 官僚制理论成为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核心理论。填、选、判

44.新公共行政时期的典型代表人物与著作主要是德罗尔的公共政策三部曲:《公共政策制定检讨》、《政策科学构想》、《政策科学进展》,以及林德布洛姆的《政策制定过程》。填

45.新公共管理一般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等国家出现的关于行政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模式。

46.以1979年英国首相撒切尔上台为标志,西方国家兴起的公共行政改革运动,代表着新公共管理实践的开端。 47.★英国新右派公共管理的主要特点在于:(1)视民众为顾客,并强调顾客的选择权;(2)创造市场或准市场的竞争机制; (3)扩大个人及私部门的活动范围,使个人更能够自力更生,自愿性团体可以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增加私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机会,政府机构则将注意力放在原先被视为不重要,但却是民众真正需要的服务上; (4)将公共物品购买者的角色与供给者的角色分离开来,防止政府机构利用自己的裁判员地位,为自己谋得额外的好处; (5)对于公共服务供给者与购买者的关系,强调用契约或半契约的方式来加以控制; (6)由市场来检测绩效目标; (7)弹性新酬。答

48.美国的克林顿在1993年成立了“全国绩效检评委员会”全面推进政府改革计划。这项计划包括四项内容(1)清除官样文章(2)顾客至上(3)给下级充分授权以取得实绩(4)达到建立花费较少而运作较好的政府这一基本目标。选 49.★美国“新治理”即“企业型管理典范”的特征是什么?

答:(1)强调与非营利组织建立联盟关系,采取与公、私部门合作生产的方式来提供公共服务,以取代过去那种僵化的公共服务体系(2)鼓励民间部门参与公共物品的生产,吸引并授权公民团体直接参与公共方案的设计,并强调决策过程的分权化(3)强调公共行动的重点在于任务而非方案,在于实际的绩效而非预算的盲目投入,在于投资而非花费,在于认知顾客的需要而非政府机构本身,同时强调公共服务的品质而不仅仅是服务的效率(4)在手段上运用企业管理、

3

授权、建立工作团队、市场机制、信息技术等新的管理方法。答

50.★各国新公共管理实践的共同特点:(1)为了解决本国的财政问题,各国行政改革的内容中大都包括了私有化或带有私有化倾向的改革措施(2)为改革政府的传统官僚行政理念,政府部门引入了市场理念和私营部门的管理技能(3)为满足社会的动态需求而对行政架构作出调整,主要做法是界定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的职能,加强执行机构并赋予两者相应的支配权(4)实现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角色”转变,由公共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变为公共服务的“监督人”(5)通过政府改革和由此而取得的成果,使各国执政者产生了一个认同:要想真正做到精简政府,使之摆脱财政赤字的困扰和琐事的干扰,政府就应该将自己的职能定位于“掌舵”而不是“划桨”上。

51.当前西方政府改革的新动向(1)在政府与市场之间作公共选择(2)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改革在美国等国家转化为一场重塑政府运动(3)强化信息技术运用的实践变成了一场重塑政府运动(4)各国政府都开始重视政策制定能力的提高和政策执行效率的改善。

第三章 公共管理的主体

52.公共管理的主体:(1)组织(2)个人。

53.组织:就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社会集团,是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中的各种组织要素的有机结合体,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有意识建立起来的人类群体。简单地说,组织是两个以上的人、目标和特定的人际关系这三种要素构成的一种特殊的人群体系。解

54.公共组织:是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组织,它一般拥有公共权力或者经过公共权力的授权,负有公共责任,以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供给公共产品为基本职能。解

55.构成公共组织的要素有两大类: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其中,物质要素包括(1)人员(2)经费(3)物资设备。精神要素包括:(1)目标(2)责权结构(3)人际关系。填

56.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的区别:(1)活动的目的不同(2)为社会所提供的服务不同(3)管理对象不同(4)活动的依据不同(市场机制、政治机制)。

57.公共组织的主要结构形式: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矩阵制。填

58.直线制是最常采用的一种组织结构,(部队连以下是典型的直线型)缺点是等级森严,形式呆板,不利于发挥成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9.职能制只考虑横向,缺点是各职能部门都有指挥权,产生多头领导,不好协调。

60.直线职能制从纵、横考虑,其优点是保证了统一领导,避免了多头制;缺点是容易忽视参谋部门的作用,过分强调领导的指挥权。填、选

直线职能结构之所以被广泛采用,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简单有效。判、选

61.政府是指国家进行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机关,是国家表达意志、发布命令和处理事务的机关。填 62.我国的政府是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

63.★现代国家的政府主要有三种形式:(1)总统制政府(2)内阁制政府(3)委员会制政府。

64. 总统制政府的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国家行政机关首脑。 美国是这种体制的典型代表。 总统由单独选举产生,总统无权解散议会。

65.内阁制政府是一种在形式上由国家元首负责,实质上由政府总理负责的政府体制。政府总理又可称为政府首脑。 英国是内阁制的典型。

66.委员制的行政机关是由议会选举产生的,并对议会负责。 这种体制的政府,以瑞士为典型代表。

67.非营利性组织(NPO):又称非政府组织(NGO)、第三部门、独立部门、慈善组织、志愿者组织、公民社会组织、民间组织、免税组织。

68.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参照国际惯例,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可划分为公办的非营利组织与民办的非营利组织。 69. 民办的非营利组织可分为:(1)慈善机构(2)社会福利机构(3)文化教育事业(4)财团(基金会)机构(5)

4

群众团体。

70.公共组织的作用?(1)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的主体。(2)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活动的基本支点。(3)公共组织汇集和放大了管理人员的力量。

71.公共管理的主体——个人,分为(1)公共组织中的领导者(2)公共组织中的一般管理者(3)被管理者。 72.领导者的影响力可以分为两种(1)权利性影响力(2)非权利性影响力。填

73.领导者的素质:高尚的思想品德、渊博的文化知识、杰出的领导能力、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身体素质。 74.领导方式大体上有三种类型,即集权型、民主型、放任型。

美国管理学家菲德勒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领导的权变理论。 E=f(L,F,S) ——E—领导的有效性 L—领导者 F—被领导者 S—环境 f—函数关系 75.社会公众是公共管理的基本主体。 76.★社会公众是如何影响着公共管理的?

答1)社会公众的利益是公共组织和公共管理产生与存在的基础。填 (2)社会公众的意见决定着公共管理的合法性程度。填 (3)社会公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影响着公共组织的结构设计。 (4)社会公众的素质影响着公共管理方式的选择。

77.德国社会学家韦伯,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韦伯的科层制(又称官僚制)理论,是其庞大的政治社会思想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科是横向,层是纵向。

78.科层制方法的主要特征是(1)组织标准化(2)工作程序化(3)管理规范化。

79.★对传统科层制的评述1)基本贡献:首先,把专业化分工原理广泛地引入组织管理之中,提出了职能化(专业化)管理的原理,为构造科学管理的组织结构及其发展演变奠定了一般的原则基础。其次,总结概括出管理的基本原理,提出建立理性结构的依据,力图构建高效的等级制组织。第三,倡导“理性化—法律化”的组织形态,强调组织的运作应以法律为规范。

(2)不足:第一,他们只研究了公共组织的静态结构,而忽视了对组织的动态面的研究。

第二,他们在强调组织的非人格化、理性化时,忽视了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多方面的需求的研究。把人简单视为生产工具与经济动物,忽视人的尊严与价值。

第三,他们将组织当作一个封闭型的系统来研究,而没有探讨组织与其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

80. ★科层制组织的内在缺陷:(1)科层制管理造就了一种刚性的官僚系统。(2)采用标准化的管理和服务,忽视人的差异性和多样性。(3)排除了竞争的必要与可能,。(4)依靠条块分割的专业化单位来解决不断出现的新老问题。 81.★公共组织的变革的动因是什么? 答:(1)经济体制的转轨推动公共组织的变革; (2)政治制度的更迭导致公共组织的变革; (3)社会发展程度促进或制约公共组织的变革; (4)国际环境的重大变化影响公共组织的变革。

第四章 公共管理职能

82. 公共管理职能是指特定环境下,公共管理部门在社会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管理过程中所承担的基本职责与所具有的功能作用的统一体。解

83.★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公共管理职能的概念,必须注意哪几点? 答:(1)公共管理职能的实施者是整个公共管理系统; (2)公共管理职能得以实施的依据; (3)公共管理职能的内容;

(4)公共管理职能也是公共管理组织特定功能作用的一种反映;

5

(5)公共管理职能是一个独立、完整、动态的体系。 84.政府职能是公共管理职能体系的一个核心构成部分。 85. ★公共管理部门及其职能的存在原因是什么?

答:(1)公共管理部门及其职能的存在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 (2)公共管理部门及其职能的存在是当代各国社会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3)公共管理部门及其职能的存在尤其是其存在状况还与特定社会的自治能力密切相关。 86.公共管理的程序性职能包括: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填

87.公共管理的任务性职能包括:以政府机构为核心的公共部门主要行使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等几方面的任务性职能。填

88.政治职能是由民主建设、社会治安、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基本职能共同构成的。 89.社会职能包括:提供社会保障、促进公正的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填、选

90.公共管理的任务性职能中的社会职能中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1)社会保险体系,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2)社会救济体系。

91.一次分配靠市场,二次分配靠政府,三次分配靠慈善。 92.公共管理职能的演变是动态的。

93.传统社会,指前资本主义国家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 94.★前资本主义国家时期的公共职能体系存在三个基本特征:

(1)公共管理职能体系的重心相当清晰,即是以政治统治职能为中心。 (2)包括经济、文化职能在内的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十分薄弱。 (3)公共管理职能体系的运行以国家暴力手段的镇压为主要特征。 95. 资本主义时期即西方国家公共管理职能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

(1)自由放任主义(2)国家干预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70年代)(3)新古典主义70年代开始。 96. ★西方国家公共管理职能的自由放任主义时期的公共管理职能体系的特点是:

(1)政治职能仍然占据中心地位。这主要是运用国家机器保卫国家安全和必要的社会法律秩序。

(2)在经济与社会职能方面,奉行自由主义放任政策,公共部门基本上起着维护社会与市场秩序的“守夜人”角色。 (3)相对于传统国家,自由主义政府已经意识到,处于对整体利益的考虑,公共部门应该向社会提供某些类型的“公共商品”。

97. 西方国家公共管理职能的国家干预主义时期的公共管理职能体系的特点是:

(1)政府权能体系迅猛扩张,“行政国家”取代“守夜警察”成为各国政府职能体系发展的主流趋势。 (2)各国公共部门政治职能总体上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3)在经济与社会职能方面,各国普遍采取了积极干预的职能模式。

98. ★西方国家公共管理职能的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公共管理职能体系的特点是:

(1)政治职能的对内的统治职能尤其是镇压职能相对有所弱化,而民主建设职能则进一步加强。 (2)经济社会管理职能在各国公共管理职能体系中所占地位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核心政府职能。 (3)公共管理职能主体的多元化与政府相关职能的不断强化趋势相并存。 99.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政府包揽一切经济管理职能。选 100.★我国公共管理职能体系的转变及其方向:(简、填)

(1)职能重心的转移,公共管理职能体系由“以阶级斗争为纲”、以专政职能为重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与社会发展职能为重心。 (2)公共管理职能体系的转变。

(3)职能方式的转变:①在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上,由传统体系下重计划反市场机制转而要求实现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以市场为主、以计划为辅的社会资源配置机制。②在社会经济职能的运行方式上,由传统的微观、直接管理方式

6

向宏观、间接管理方式转移③在管理手段方面,由以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运用经济、法律手段为主。

(4)★职能关系的转变:A外部①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政府间及各职能部门间职能关系②政企关系③党政关系与各国家权利机关间关系④政府与其他公共管理主体间关系。 101.政企分开是实现我国政府职能转移的关键所在。填

102.★市场经济中公共管理职能的内容:(1)限制垄断和促进竞争(2)界定和维护财产权,克服外部性(3)提供公共物品(4)保障收入分配的公正化(5)调控宏观经济。 103.★公共管理职能的限度即政府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答:(1)公共决策的复杂性导致政策选择的偏差; (2)政策实施的复杂性导致政策结果的扭曲; (3)寻租活动导致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4)公共部门系统存在低效率常态。

第五章 公共管理的过程

104. 公共管理的过程是公共政策的运行过程,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与评估:(1)领导(2)沟通(3)协调(4)控制。

104-1.领导的内容:(1)引导(2)沟通(3)指导(4)奖惩(5)培育。

105.公共政策:是公共行为主体(主要是公共权威当局),在职能范围内为了某一特定的目的(如解决和处理某项公共问题或满足某项公共需要,达成公共利益或公共目标),经过政治活动(或协调)所选择的行动方案,并通过公共管理过程实现这一特定目标的过程。解

106.公共管理不仅是公共政策的源泉,又是实施、评估、修正公共政策的重要手段。判

107.★公共政策的性质:(1)公共政策的利益倾向性(2)公共政策的目标导向性(3)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与强制性(4)公共政策的稳定性与时效性(5)公共政策的多样性和多效性。答 108.公共政策的设计:包括公共政策问题界定和公共政策制定过程。 109.公共政策问题包括:公共政策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公共政策议程。

110.公共政策问题:公共问题只有当通过个体或团体的行动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而且该公共问题又属于该部门的管理权限范围之内,政府又尝试采取干预的手段去解决时,才有可能列入政府议程。这个被列入政府议程的公共问题就成为了公共政策问题。解

111.★★论述公共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关系。

答:(1)社会问题是指由社会的现实状态与社会公众期望之间的差距而引起的矛盾或冲突。它泛指那些由于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致使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乃至社会进步发生障碍,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需要动用全社会的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解

公共问题是指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到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那些公共性社会问题。解

(2)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持续性和社会性特征。(填)但不是所有的社会问题都会转化为公共问题,只有那些有广泛影响,且影响程度较大,人们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才可能成为公共问题。也就是说,社会问题既包括私人问题,也包括公共问题。公共问题是包含于社会问题之中、与私人问题相对应的特殊范畴。

公共问题具有三个基本特征:①公共问题具有影响的广泛性②公共问题具有影响的不可分性 ③“社会共享性”填 (3)公共性是公共问题与社会问题相区别的最本质、最为内在的特性。 112.★简答 公共问题较快转化为公共政策问题的条件是什么?

答:一个国家要使重要的紧急的公共问题能够较容易地进入公共政策议程,需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1)具备问题觉察机制(2)社会政治系统必须建立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3)民主的国家政治体制(4)社会各政治团体和利益集团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5)有完善的社会舆论监督机制。

7

112-1.公共政策制定的原则:公正无偏,资源集中,个人受益,延续性,信息完备,一致性,弹性政策。 112-2.公共政策制定的步骤:确立目标,估计需要,确定具体目标,设计方案,评估方案,选定方案,执行。 113.公共政策的执行分两种途径:

(1)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途径以政策的制定者为出发点,途径关注的焦点是政策的制定者,缺陷是忽视了政策执行者(特别是低层官员)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影响作用。选、判

(2)自下而上的政策执行途径以政策的执行者为出发点,途径关注的焦点是政策的执行者,缺陷是夸大了政策的执行者的自由裁量权限而对政策的制定者的作用不够重视,忽视了政策制定者的权威作用。选、判

114.政策评估:是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对政策过程、政策绩效进行分析判断的行为。解 公共政策的目的是调整、修正政策和制定新政策。

115.★政策评估的一般标准是:(1)效果指标(2)效率标准(在有效果、效能、效力的情况下谈效率)(3)公正标准(4)政策回应度(5)生产力标准。填 答

116.政策评估结果的处理方法:⑴政策方案调整⑵政策方案持续⑶政策方案终止⑷政策方案重组。填 117.权力:表示由某人或某一群体(A)对他人或其他群体(B)按所需要的方式施加影响的能力。解

118.权力包含三层涵义:(1)权力是潜在的,一个人拥有但不运用权力,它是一种能力或潜力;(2)权力存在一种依赖关系;(3)受影响者B有一定的行为自主权。选

119.权力的来源:(1)强制权(2)奖酬权(3)合法权(4)参考权-指一个人通过被他人仿效的方式而影响他人的能力(5)专家权。填

120.以领导者对权力运用的方式为标准进行划分:领导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1)独裁式的领导又称集权式专制式:主要的特征是以事为中心,追求生产成果而忽视员工的情绪与利益。选、填

(2)放任式的领导(3)民主式的领导:民主式的领导被认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领导方式。选

121.以领导者的作风与态度为标准进行划分:领导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二种:(1)以人员为中心的领导(2)以工作为中心的领导。填

122.★★论述权力与领导的关系。论

答:权力与领导这两个概念密切相关。“领导”是领导者在各种环境中系统地影响组织成员行为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也就是说,领导是与组织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的确立过程。为了达到组织目标,领导者将权力作为实施目标的手段。因此,领导过程中影响他人的基础是权力,即权力是领导影响力的来源。

权力与领导的差别体现在三个方面:(1)目标的相容性差异。在权力相互影响的双方中,并不一定要求双方的目标一致,而只需依赖性;领导则要求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双方的目标有相当的一致性(2)作用的方向性差异。领导的影响过程侧重于向下属施加影响,而较少有横向和向上的影响;而权力的影响则是多向的。(3)侧重点的差异。领导的研究重点在于领导方式,而权力的研究重点则在于权力的获取方式。

123.激励:是调动人们积极性的过程,即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去影响人们的内在需要或动机,以达到强化、引导或改变人们行为的复杂过程。解 124.激励理论的要点包括哪些?

答:(1)目标引导行为(2)期望理论(3)成就需要理论(4)强化理论(5)公平理论。

125. ★公共管理中的控制过程主要有三个步骤:(1)确定标准(2)衡量绩效(①衡量工作②分析衡量结果)(3)采取管理行动。填

126. ★如何说明衡量绩效的行为是对公共管理过程的控制?

答:衡量公共组织的绩效有两类工作要做,首先是收集有关公共组织绩效的信息,并对公共组织的效果与评价标准作比较,较准确地描述公共组织的工作状况。衡量公共组织工作效果的信息来源,主要是通过个人观察、统计报告、书面或口头汇报等方式获取。其次是对公共组织的工作状况进行分析、比较并作出评价结论。尽管绩效是对结果的评价,但这里所指的是公共组织的阶段性结果的衡量,而不仅是对最终结果的衡量,因此,衡量绩效的行为是对公共管理过程的控制。

8

第六章 公共管理的绩效

127.绩效:是效率和效能的总和,其中效率是对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进行测量,效能则是将实际成果与原定的预期成果进行比较。前者适用于一切能将投入和产出量化或货币化的场合,后者则可用于那些收益无法用货币来计量的场合。 128.公共管理的绩效概念包含三方面内容:(1)公共管理的成本和目标(2)公共部门的产出与效益(3)公共管理成本(或目标)与收益(或后果)的比较。

129.根据人们的认识程度,可以将公共管理效益分为显性效益和隐性效益。

130.绩效管理:是在设定的公共服务绩效目标的基础上,对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全过程进行追踪监测,并作出系统的绩效评估的过程。解

131.绩效管理过程一般包含三个最基本的功能活动:(1)绩效指标化 要有评估指标(2)绩效监控(3)绩效评估。填

132. 绩效管理的作用:(1)使公共管理的责任落到实处(2)能较好的满足服务对象的不同要求(3)体现了公共管理的结果导向的精神(4)满足了评估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的双重要求。

133.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的四要素,即反映公共部门绩效的价值取向的“4E”概念:⑴经济⑵效率⑶效能⑷公平。 134.效率作为衡量指标,仅适用于可以量化或货币化的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在许多公共服务性质上则很难界定,更难量化,不能适用于效率指标。在这种情况下,效能便成为衡量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指标。 135.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标准:(1)数量标准(2)质量标准(3)时效标准(4)费用标准。填 136.公共部门绩效的测评方法:(1)职能测定法(2)费用测定法(3)标准比较法(4)要素分析法。 137.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包含四个方面:业绩、效率、效能和管理成本。填 138.效能与效率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效能统率和制约着效率,效率则服从和服务于效能。 139.影响公共部门绩效的因素:(1)外部因素(2)内部因素[①组织因素②人员因素]。 140. ★★改进绩效的理论创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典型的是组织修炼论,试论述?

答:所谓“组织修炼”,就是采用系统思考的方法使组织向“学习型组织”转变。该理论认为,学习型组织必须具有以下五种技能或者说“修炼”。第一,自我超越。第二,改善心智模式。第三,建立共同愿景。第四,团队学习。第五,系统思考。

141.1954年,杜拉克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明确提出目标管理。

142.目标管理:由参与管理的各方面制定目标,并经过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等管理方式,建立各级人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最终实现组织绩效的一套系统管理方式。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职、责、权、利、能(力)目标管理。 143.目标管理的过程:(1)设定组织目标(2)目标的具体化(3)目标完成检查和业绩考评 给予奖惩。 144.目标管理的优点至少有五个方面:(1)激励明显(2)管理有效(3)任务明确(4)控制有力(5)自行管理 145.目标管理的局限:(1)容易注重短期目标(2)设置目标存在困难(3)难以权变。

146.目标管理在公共部门应用的限制(1)目标管理在封闭体系的组织中较易实施,但在变动而且难以预测的环境中则不易使用,因此此时目标往往难以设定。(2)目标管理存在信任问题(3)公共部门的目标往往比较模糊,不易量化,其结果也不容易衡量。(4)目标管理的实施通常以一年或少于一年为周期,这种强调短期目标的管理,容易忽视组织长期目标发展的规划。

第七章 公共管理的责任与监控

147.如何理解公共权力的内涵?

答:(1)公共权力的拥有者是全体社会成员,而行使者是公共管理者。填 (2)公共管理者获得的权力是由全体社会成员授权赋予的合法权。 (3)公共权力的最终作用对象是公共事务。填 (4)公共权力的目标是谋取公共利益。

9

148.公共权力的特性:(1)社会性(2)政治性(3)工具性(4)独立性(5)多元性。 149.公共权力属于社会全体成员,其基本职能是社会职能。

150.责任的概念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主观责任指忠诚、良知以及认同。客观责任的具体形式由两个方面:职责和应尽的义务。填

151.公共责任的落实应从四方面着手:(1)公共责任的分配问题(2)公共责任与公共权力的落实必须通过监控方式实现(3)落实公共责任必须具备相应的客观条件(4)公共责任的落实需要兼顾客观责任和主观责任的落实和监控。 152.★公共权力监控的基本涵义:公共权力的监控是指包括公共管理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监控主体,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公共权力运行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和控制。填 (1)对公共权力监控的主体是多元化的,客体是特定的。 (2)监控对象是具有公共权力的所有公共组织或公共管理者。 (3)对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控。简答 153. ★外部监控与内部监控机制。

(1)外部监控机制:①立法监控②司法监控 检察、警察③政党和社会团体监控④社会监控⑤舆论监控。 (2)内部监控机制:①结构监控②纪律监控③法律监控。

154.对公共权力监控的原则:(1)合法性原则(2)公正性原则(3)经常性原则(4)广泛性原则(5)系统性原则。 155.公共权力的监控方法:(1)指导(2)绩效考核(3)工作汇报(4)预算与审计(5)审核与批准(6)视察与调查(7)质询(8)受理申诉与控告。

156.指导是公共组织中上级对下级进行控制常用的事前监控方法。

157.公共权力监控中存在的问题:(1)对被监控者实施监控的问题(2)对监控者实施监控的问题(3)政治指导的监控手段缺乏问题(4)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分割问题(5)公共权力的监控成本问题。

下篇 公共管理学前沿 第八章 公共管理中的政府角色

158.政府的职权(1)中央政府的职权:①制定行政法规和发布行政命令 国务院发布的命令、决议、决定 ②提出议案③组织领导④管理指挥⑤监督审计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权:①行政执行②发布决议和命令③组织管理④安全保障维护⑤监督审计。简答 159.三级人大:省、省会市、国务院批准的可制定地方法规的较大市如我省的徐州、无锡、苏州。 160.市场缺陷政府弥补。

161.★国内外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多种形式填空

(1)政府规制型——英美模式。主要特色是①充分鼓励自由竞争②主要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来调控市场③不制定政府经济计划和系统的产业政策④对企业依法实行必要而严格的管制。

(2)政府引导型——欧洲模式。包括瑞典等北欧国家。基本特点是:①自由竞争与政府控制并存②经济杠杆与政府引导并用③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并重。简答

(3)政府主导型——东亚模式。以日本、韩国、新加坡为代表。 162. ★改善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措施即试述“小政府、大社会”模式。

答:良好政社关系的发展目标是政府与社会关系达到良性互动。“小政府、大社会”模式能保证这一目标得以实现。 (1)在这里,“小政府、大社会”的基本涵义是: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政府机构、扩大社会自治功能,即在转变政府职能、调整政府机构、规范政府行为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自身的作用,把原来由政府包办的大量社会事务交还给个人、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

(2)“小政府”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退出社会民众和市场对之依赖的领域,“大社会”也不意味着社会可以超越时代所限的功能领域。“小政府”是指政府只管理属于自身的事务,只行使政府职权所决定的权力,“大社会”是指把社会从政府

10

的超常控制中解放出来,建立充分发育和健全的社会肌体,它意味着社会主体素质的提高、对人的权利及人格的尊重、各类团体组织的发育壮大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完善。

163.西方国家政府再造的特征(1)与行政环境变化相适应(2)着重于政府如何运作(3)广泛采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方式(4)基于西方国家各级政府尤其是州与地方政府的改革实践(5)重新探索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164.我国政府的再造模式:(1)从效率行政典范到民主行政典范(2)从控制导向的管理到服务导向的管理(3)从只强调发挥政府的作用到强调发挥政府、市场的共同作用(4)从国家的单独治理到国家与社会的共同治理(5)从政企不分、政府管制到政企分开、放松管制(6)从权力集中到适度的地方分权(7)从官僚组织到适应型组织(8)从人治到法治。

第九章 公共管理中的非营利组织

165.非营利组织:是有别于政府组织、营利组织的各种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的总称,它提供部分公共物品与服务,强调个人奉献、成员互益等价值观念,具有非营利性、民间性、自治性、志愿性、非政治性、非宗教性等重要特征。解 166.目前,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种形式。社会团体包括协会、学会、联合会、研究会、基金会、联谊会、促进会、商会等社会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包括各种民办的学校、医院、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社区服务中心(站)、职业培训(介绍)中心、研究所(院)、文化馆(所)、体育馆。 167. 我国非营利组织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不营利; 我国营利组织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以营利为目的。

168.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社会作用是指它的社会服务、社会沟通、社会评价、社会裁断、社会调节、社会协调代理和倡导社会文明功能。答 填 选

169.非营利组织的基本政治作用(1)政府合法性资源的供给者(2)政府权力的监督者(3)民主价值观的培育者(4)公民参政素质的促进者。 答

179. 非营利组织在中国转型时期所拥有的独特功能(1)促进政府职能转变(2)培育和规范市场(3)推动企业经营机制转换(4)形成自律性的社会秩序。答

171.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局限性(1)志愿组织的非志愿性(2)独立组织的非独立性(3)政府职能的虚假转移(4)受到责任和腐败问题的困扰。

172. 目前世界各国非营利组织的成立制度,主要有许可批准制度、登记备案制度和登报声明制度三种。我国非营利组织在民政部门登记备案。

173.国外非营利部门的资金来源有三个基本渠道:私人付费、公共部门、民间慈善捐赠。

174.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经费来源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国家公办为主、以民办为辅、多种所有制共存的发展新格局,“鼓励创收”的改革也增加了非营利组织的收入,弥补了国家经费的不足。 填 175. 非营利组织外部管理的运行机制是募捐机制。

非营利组织内部管理的运行机制是激励机制、志愿者参与机制、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机制。 176.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答

答(1)政社不分(2)经费不足(3)能力不足(4)法制的缺陷(5)政策实施中的不足。 177.促进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措施有哪些? 答

答(1)鼓励建立政府与非营利组织间的合作关系(2)创造良好的环境,培育非营利组织发展(3)政府制定扶持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相关法律、政策(4)非营利组织积极加强自身的建设。

178. 我国政府制定扶持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相关法律、政策的措施主要有(1)改革非营利组织的成立制度。目前我国成立社会团体实行的是许可证批准制(2)取消“挂靠制”,保证非营利组织具有民间性等特性(3)建立完善的行政管制和司法管制制度(4)建立监督与评估政策。

第十章 公共物品管理

11

179.公共物品:是相对那些可以划分为企业或个人消费单元的基本生活或生产资料等私人物品而言的共享性物质产品和服务项目。

180.在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还存在着一类物品——准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某种程度上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比如公路、高等教育等。选

181.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消费模式比较(选、判) 类 别 项 目 衡量产品的难易度 消费者人数 不付费的排除 个人消费的选择权 消费的个性化 付费与消费的关系 行政程序的调节余地 公共物品 相对难以衡量产品的质与量 同时由许多人共同消费 难以排除不付费的消费者 不存在个人选择消费与不消费 一般没有个性化消费内容 付费与消费关系不密切 可以用行政程序调节消费 私人物品 相对容易衡量产品的质与量 一般只能由单个人消费 可以排除不付费的消费者 存在个人选择消费与不消费 消费内容大量存在个性化特征 付费与消费关系密切 一般不能用行政程序调节消费 182.公共物品的特性:(1)效用的不可分割性(2)消费的非竞争性(3)受益的非排他性。填、选 183.公共物品的类型:(1)同时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纯公共物品(2)同时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纯私人物品(3)具有非排他性与竞争性的公共资源(4)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准公共物品。填、选

184.公共物品供给的特点:(1)政府是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2)公共物品的规模供给(3)公共物品的无差异供给(4)公共物品的非均衡供给。

185.公共物品供给的变化趋势:(1)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2)公共物品供给结构趋向丰富(3)公共物品供给质量日趋提高。

186.政府供给公共物品的方式:(1)政府直接生产,纯公共物品和自然垄断性很高的准公共物品通常采用政府直接生产的方式提供。(2)政府间接生产。

187.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不等于政府直接生产。判

188.政府间接生产公共物品,指政府利用预算安排和政策安排形成经济刺激,引导私人企业参与公共物品生产。其实质是,在公共物品生产过程中引进市场和私人力量。解

189.政府间接生产公共物品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政府与私人签订生产合同(2)授权经营(3)出让经营权(4)政府经济资助(5)政府参股①政府控股②政府入股。答 190.如何改革政府在公共物品管理中的行为?

答:(1)应有进有退,以进为主,合理调整政府的经济活动领域; (2)应完善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3)应使公共物品生产主体多元化; (4)应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物品的供给领域;

(5)应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分工、完善公共物品的提供机制。

第十一章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191.美国管理学家巴纳德在《经理的职能》一书中提出了战略因素的构想,这被认为是首开企业经营战略研究之先河。 192.哈佛商学院的安德鲁斯在其《公司战略概念》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公司的战略思想问题。同时,安索夫在《企业经营政策》杂志上发表了《战略管理思想》一文,正式提出了“战略管理”的概念。

193.战略管理理论的争鸣期(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末),出现了战略管理的主流学派与非主流学派。先后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三大主流学派:结构学派、能力学派、资源学派。非主流学派有较大影响的是创新战略学派、交易费

12

用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等。填、选

194.战略管理是指组织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确立和调整组织长期目标,整合组织资源来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的一系列决策与行动。解

195.战略规划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企业战略计划”。判、填 196.战略管理的三个阶段:战略规划、战略计划实施、战略计划控制。 197. ★战略管理与功能管理的区别是什么?

答:战略管理关注组织长期性整体目标和远景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功能管理则注重内部管理,偏向于整合系统内各部门的功能组合,强调职能内容和部门分权,对于组织目标并不重视或者只关心短期的具体的目标,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答

198.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答:(1)对公共部门的批评和政府角色的调整; (2)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和全球化的影响;

(3)科技变革与进步为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提供了技术平台;

(4)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成熟与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技术方法可移植性的增强。答

199.战略规划步骤(1)达成初步共识,组成战略管理团队即战略管理小组(2)构建组织目标(3)★进行环境分析★(4)确立战略议程(5)制定备选战略(6)作出战略抉择。

200.★战略规划步骤中最关键的是进行环境分析。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安德鲁斯提出的SWOT分析框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SWOT分析框架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安德鲁斯提出的; (2)经过SWOT分析,一个组织可以有不同的战略匹配和选择,如:

①SO(优势---机会)战略:这是一种发挥组织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的战略,所有组织及管理者都期望可以利用自已的优势,并抓住外部环境所提供的机会。

②WO(弱点---机会)战略:其目标是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的弱点。运用这一战略的基础是,组织存在着外部机会,但内部存在着弱点,妨碍着外部机会的实现。

③ST(优势---威胁)战略:利用优势,回避或减轻外部威胁的影响。

④WT(弱点---威胁)战略:这是一种在减少内部弱点的同时,规避外部环境威胁的防御性战略。 201.战略控制的内容:(1)前提控制(2)实施控制(3)战略的调整。填

202.战略控制的方法:(1)预先控制方法(2)反馈控制方法(3)动态控制方法。填

203.对公共部门的战略发展计划存在的制约因素:(1)对目标选择的制约因素(2)可供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执行人员选择使用的手段有限(3)目标与手段的配合经常受到制约。 204.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改进如何进行?

答:(1)战略管理思维比计划更重要(2)重视战略规划与战略实施间的有效配合(3)重视战略管理的实施(4)重视战略管理过程中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的建立(5)重视组织长期目标的设计。

第十二章 公共管理的新策略

205.企业型政府:是指政府部门由一群富有企业精神的公职人员(被称为“公共企业家”)组成,他们能够运用各种创新策略,使原本僵化的官僚体制恢复活力,使绩效不佳的政府更有效地运作。

206.政府再造的“5C策略”:奥斯本和普兰斯特克提出了政府再造的“5C策略”,(1)核心策略(2)结果策略(3)顾客策略(4)控制策略(5)文化策略。选

207.控制策略包括三个层面:组织授能、员工授能、社区授能。填

208.文化策略有三个途径:改变习惯、感情承诺、建立必胜的心理模式。填 209. ★企业型政府对我国有什么借鉴意义?答

13

答:(1)企业型政府提供了解决政府问题的新途径,即通过公共行政内部的经济化或内部市场化来保障体系的活动,进而完成公共的使命;

(2)企业型政府的理念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政府的角色,处理好在市场经济下政府与市场、企业和社会的关系; (3)进一步理解政府治理的涵义,完善宏观调控机制,整合社会中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资源,形成新的管理模式,共同承担责任,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210.公共管理的民营化:是指政府利用市场或私人部门(包括营利和非营利)来执行公共项目,参与公共服务的生产及输送的过程。解

211.民营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领域。判

212.从公共管理发展的未来角度看,民营化无疑是各种政府新治理模式的核心要素。判

213.民营化的优点是(1)降低成本(2)提高服务质量(3)增加选择机会(4)整合民间资源用于国家发展(5)示范效果。答

214.民营化的类型:(1)委托授权(2)撤资(3)替代。填

215.委托授权又称“部分民营化”,通过契约外包、特许权、补贴、抵用券(补助或凭单)、强制(即法律授权)等形式来实现。填

216.撤资可称为“转移型民营化”,通常又三种形式:(1)出售(2)赠与(3)清理结算。

217.替代,也可称为“政府淡出”,通常也有三种形式:(1)民间补缺(2)政府撤退(3)放松管制。

218.民营化在现实中可能导致的问题:(1)关于公共责任问题(2)特权与贪污(3)公共服务的不公正(4)投机取巧(5)管理问题。

219. ★BOT模式及其在各国的应用:BOT模式是公共工程民营化的基本模式,(可另一题)是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具体表现。由兴建、营运、转移三个阶段构成。

220.民营化对我国的启示:(1)实施公共服务民营化不可全盘效仿西方,要慎重行事(2)公共服务民营化后,政府责任依然存在(3)民营化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技术和方法来实现。 221.公共管理中的顾客,可分为外部顾客和内部顾客两种。

222.公共管理顾客导向的内涵:(1)站在顾客本位进行思考(2)将顾客视为主要资产(3)以顾客满意作为组织目标(4)建立与顾客之间的长期互动关系。答 223. ★顾客导向的策略需研究哪些问题?

答:(1)政府员工也是顾客(2)顾客并不永远是对的(3)顾客选择的局限。答

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3335《公共管理学》试卷

一、单项选项题(每小题1分,共17分)

1、P途径与B途径的公共管理的相同点是( B ) A、都擅长于个案的处理与分析 B、都重视经验性的材料 C、都强调划清与传统公共行政的关系 D、关注的焦点都是在行政机关内部 2、古典学派关注的焦点是( A )

A、效率和经济 B、效率与公平 C、经济与公平 D、正义与公平 3、政府再造的“5C策略”提出者是( B )

A 奥斯本与布坎南 B.奥斯本与普兰斯特克 C、布坎南与普兰斯特克 D、布坎南与赫兹伯格 4、“新公共管理”产生于20世纪( C )

A、50年代末 B、60年代末 C、70年代末 D、80年代末 5、领导“美国新治理”的美国总统是( C )

A、尼克松 B、卡特 C、克林顿 D、里根

14

6、领导方式的类型有( B )

A、分权型、民主型与放任型 B、集权型、民主型与放任型 C、集权型、民主型与开放型 D、分权型、民主型与开放型 7、职能制的缺点是( A )

A、产生多头领导,不好协调 B、不利于发挥成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C、过分强调领导的指挥权 D、缺乏稳定性,不能大规模运用 8、从本质上讲,公共组织存在的唯一前提是( C )

A、公共部门的满意 B、企业的满意 C、社会公众的满意 D、政府的满意 9、公共组织变革的主要内容包括( D )

A、职能、结构与权利关系的变革 B、功能、结构与权力关系的变革 C、功能、结构与权利关系的变革 D、职能、结构与权力关系的变革 10、现代社会政府的合法性资源的来源是( A )

A、民众的支持 B、传统习惯 C、个人魅力 D、政府自封 11、对“小政府、大社会”模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D )

A、“小政府”意味着政府退出社会民众和市场对之依赖的领域 B、“大社会”意味着社会可以超越时代所限的功能领域 C、“小政府”是一种弱政府,强社会的模式 D、“大社会”意味着社会主体素质的提高和对人的权利与人格的尊重 12、公共权力的最终作用对象是( A )

A、公共事务 B、市场机制 C、公共管理 D、公共政策 13、道路属于( B )

A、公共物品 B、准公共物品 C、公共资源 D、私人物品 14、关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及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的理论是( C ) A、生态理论 B、系统理论 C、权变理论 D、决策理论 15、非营利组织成为公共管理主体的重要依据是非营利组织( D )

A、是公共物品的唯一提供者 B、隶属于政府行政体系 C、所取利润用于支援国家建设 D、是为满足公众需要而成立的组织 16、公共物品供给的特点是( C )

A、企业是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 B、公共物品的差异供给 C、公共物品的规模供给 D、公共物品的均衡供给 1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公共权力的目标是谋取公共利益

B、效能适用于一切能将投入和产出量化或货币化的场合 C、抵用券属于民营化的委托授权类型

D、公共管理是实施、评估、修正公共政策的重要手段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8、沿着霍桑实验这一路径,产生了赫茨伯格的 双因素 理论。 19、公共管理总体上可以分为 公共行政 和公共管理两个时期。 20、构成公共组织的精神要素包括目标、 责权结构 和人际关系。 21、德国社会学家 韦伯 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22、政府再造的一个核心内容是建设具有 企业家 精神的政府。

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so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