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农高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报告
更新时间:2024-04-15 23: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莱芜市农高区区委书记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莱芜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报告
1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概况 ........................................................ 4
一、本次规划编制的背景和意义 ........................................ 4 二、上层总体规划对本区定位 .......................................... 5 三、基本情况及发展条件分析 .......................................... 5 四、建设用地与建筑质量评价 .......................................... 7 第二章 规划指导思想、规划原则与规划依据 ................................ 8
一、规划指导思想 .................................................... 8 二、规划原则 ........................................................ 8 三、规划依据 ........................................................ 9 第三章 功能定位和规划目标 .............................................. 9
一、功能定位 ........................................................ 9 二、规划目标 ........................................................ 9 第四章 规划范围和规模 ................................................. 10
一、规划范围 ....................................................... 10 二、用地规模、人口规模 ............................................. 10 第五章 规划布局 ....................................................... 10
一、布局原则 ....................................................... 10 二、规划结构 ....................................................... 10 三、高新产业孵化区 ................................................. 10 四、加工商贸区 ..................................................... 11 五、特色农业示范区 ................................................. 12 六、综合服务区 ..................................................... 12 第六章 道路交通规划 ................................................... 13
一、规划原则 ....................................................... 13 二、规划目标 ....................................................... 13 三、规划内容 ....................................................... 13 第七章 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 14
一、绿地系统规划 ................................................... 14 二、景观系统规划 ................................................... 15
2
第八章 土地使用和管理通则 ............................................. 15
一、强度控制 ....................................................... 15 二、高度控制 ....................................................... 15 三、建筑后退红线要求 ............................................... 15 四、地块划分 ....................................................... 16 五、其他规范 ....................................................... 16 六、开发奖励 ....................................................... 163
第一章 项目概况
一、本次规划编制的背景和意义
1.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提出背景
2000年,山东省科技厅、财政厅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计划,每年设立1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列入建设计划的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10月,山东省科技厅、财政厅制定出台了《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暂行管理办法》。根据园区管理办法,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分为“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省级农业科技特色园”两种。截至2004年,共批准建设17个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22个省级农业科技特色园,2005年以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计划停止实施。2006年4月,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在决定中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10家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纳入省级高新区建设体系,实行动态管理的新机制,办成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农业技术辐射源和涉农名牌企业发展基地。去年,省政府批准济南农业高新区和济宁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为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2008—2010年,省政府准备批8家省级农高区。目前,省科技厅正在制定《山东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理办法》,争取上半年出台。在今年1月上旬召开的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省科技厅厅长翟鲁宁在讲话中指出:“十一五”期间,积极推动条件成熟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立省级农业高科技产业示范区,纳入省级高新区管理规划。2001年以来,莱芜市共申请认定2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一是由市农科院承担的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二是由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承担的省级农业特色(畜牧)科技园。
2.建设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推动招商引资,加快莱芜姜蒜产业区建设。申请批准建设省级农高区,享受省级高新区在土地、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优惠政策,为推动我区招商引资提供了有效载体,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客商到我区投资农业项目,大力发展涉农工业,加快姜蒜产业区发展步伐。
二是有利于提高我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申请批准建设省级农高区,积极构建科技创新平台,整合全区科技资源,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人
4
才到我区来创业发展,为他们施展才华、建功立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有利于提高我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同时充分发挥农高区“洼地效应”,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项目,提高产业聚集度和企业影响力,加快农业产业化。
三是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和生活质量,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申请批准建设省级农高区,积极引进推广国内外农业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有利于发挥农高区在加快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增收中的示范引导作用,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改善农民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同时,莱芜市被省政府列为全省唯一的统筹城乡一体化工作试点市,申请建设省级农高区,有利于促进农村变社区、农民变居民、变工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上层总体规划对本区定位
杨庄镇城镇总体规划(2006-2020)》确立杨庄镇 “一心、两轴、两园、四个中心村”的布局结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正是两园(农副产品加工园区、机械制造工业园区)中农副产品加工园区。
三、基本情况及发展条件分析
(一)现状概况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位于莱芜市莱城区杨庄镇,东经117\一117\,北纬36\,处于泰莱平原中部。东靠淄博,西临泰安,北距省会济南90公里。汶河、汇河交汇于此。境内有泰莱高速公路、省道09公路、辛泰铁路,交通极其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1.用地现状
现状以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为主。包括西宅科、朱屈街、陈徐、张里街、高家店、东李家庄、小埠头、等7个行政村。
居住用地以西宅科、朱屈街建设情况较好。村镇工业用地 主要集中在09公路及鑫源路西侧。基地内有少量河流和池塘,大量耕地和未利用地。
2.自然条件
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特点是冬季温暖,雨雪稀少,有阶段性的低温;春季气温回暖较快,冷空气活动频繁;夏季凉爽多雨,汛期明显,秋
5
季偏暖,年平均气温11.0─13.0℃,降水量960.9毫米,无霜期204天。
3.道路交通现状
南北向09省道穿过基地,现状有若干条混凝土道路,路面质量一般,道路系统不完善。
4.市政设施现状
镇现有邮电局1处,位臵在杨庄镇驻地,职工16人,邮路4条,总长为80KM.局内交换机的型式为华威台数为13,总容量为12000门,实装9200门,电话普及率为65%。现状中继线形式为全自动数字。
现状有1个35KV变电站,位于杨庄镇高店村东、0九公路西侧,主变容量为S7-6300/35KVA1台、SZ9-16000/35KVA1台,总容量为22300KVA。变电站的供电范围为杨庄镇。变电站出线7条,各路名称及供电范围10KV胡宅线、10KV镇直线、10KV营房线、10KV陈楼线、10KV张里线、10KV陈徐线、10KV宅科线。
(二)姜蒜产业现状
杨庄镇的葱姜蒜生产在莱城区各乡镇具有明显的优势,现有生姜种植面积1500亩,大蒜2500亩,是全国著名的“生姜之乡”、“三辣生产基地”——莱芜市的主产区,其产量占莱城区总产量的16.83%,其中蒜头产量占莱城区总产量的17.4%,生姜则具有绝对的优势,占莱城区总产量的40.14%。杨庄镇利用其农业发展的先天优势,在凭借其紧靠莱芜市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寨里镇,为其农副产品加工和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成为莱城区乃至莱芜市的又一农副产品集散中心,现有的“杨庄生姜研究会”为其生姜生产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
目前全镇姜蒜加工储藏业132家,年加工能力36万吨,储藏能力31万吨,80%销往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港澳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同时,有11家企业拥有自营进出口权,有11家取得了GMP认证,有4家获得绿卡,2007年实现出口创汇6000万美元。
2001年杨庄镇规划建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占地5000亩的经济园区,组建了专门的园区管理委员会,实行“一头对外、一头对内”封闭式管理模式。目前已实现了路通、水通、电通、通讯通,进园企业已达10家,年创产值5000万元。杨庄镇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如产业层次偏低,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产业科技含量不足等问题,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6
(三)发展条件分析
1.园区发展优势
1)交通便利,09省道穿越园区,融入济南“半小时生活圈”; 2)用地净地多,建筑物少; 3)地势平坦,便于开发建设; 4)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2.园区发展劣势
1)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政府用于农高区建设的资金和企业、社会的投入都十分有限,制约农高区的快速发展。
2)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没有形成规模,功能不够完善,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吸引不够。
3)零散分布的村庄增加了拆迁建设成本。
四、建设用地与建筑质量评价
(一)建设用地质量评价
本规划将园区建设用地质量分为三类:
一类用地,即适宜修建的用地。指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即可使用的用地。 1、非农业或是农业生产价值较低的劣地薄地。 2、没有被百年一遇的洪水淹没的危险。 3、地形坡度小于10%。
4、没有冲沟、滑坡、崩塌和岩溶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地段。
二类用地,即基本上适宜修建的用地。指必须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加以改善后才能进行修建的用地。
1、地质条件较差,布臵建筑物时地基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的地段。 2、易被洪水淹没,但深度不超过1-1.5m,须采取防洪措施的地段。 3、地形坡度大于10%,小于25%,修建时须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的地段。 三类用地,指不适宜修建或必须采取特殊的工程措施后才能使用的用地。 1、地形坡度大于25%,布臵建筑很困难的地段。 2、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开采时对地表有影响的地带。
7
3、军事用地等特殊用地。 4、地下采空区。
(二)建筑质量评价
建筑质量的评价标准主要以建筑年限为主,其次考虑建筑的结构形式和层数。本规划将园区建筑质量分为三类,具体标准如下:
一类建筑,指建筑年限10年以下,结构形式为砖混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低层、多层及高层建筑;
二类建筑,指建筑年限10-25年,结构形式为砖混及砖结构的多层建筑; 三类建筑,指建筑年限20年以上的平房或建筑年限25年以上的砖混结构的建筑。
第二章 规划指导思想、规划原则与规划依据
一、规划指导思想
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协调、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将建设莱城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和龙头工程。紧紧围绕全区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与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在加强农业高新技术引进、创新研究的基础上,把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带动农业产业升级,培育主导产业、塑造农业科技企业作为建设重点。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以外向求发展,围绕“效益农业、生态农业、科技农业、创汇农业”的建设目标,充分利用莱城区区位优势,建立科技含量高、产品质量优,农工科贸、生产生活生态协调的循环型园区经济结构,推进园区农业生产的科技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探索农业科技园区开发建设新模式,带动莱城区及全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二、规划原则
1.生态循环原则。2.高新技术原则。3.资源优化原则。4.因地制宜、服务地方原则。5.均衡协调发展原则。6.对外开放原则。
8
三、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10月28日) 2.《镇规划标准》(GB 50188 — 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8月29日第四次修订) 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5.《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 6.《莱芜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7.国家、省、市、县村镇建设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划;
8.杨庄镇城镇总体规划,杨庄镇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现状基础资料及建设发展条件。
9、其他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三章 功能定位和规划目标
一、功能定位
1.农业高科技成果孵化器和产业化开发区 2.特色农业标准化种植、养殖示范基地 3.综合性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展示园
4.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的循环型农业示范区
二、规划目标
依托莱城区现有区位、自然、人文、产业特点和优势,突出姜蒜产业特色,兼顾畜禽、饲料、林果、电子商务等产业,积极构建农高区科技创新平台,大力发展涉农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循环经济产业,加快新农村社区建设,争取五年内,建成集畜禽规模化养殖、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生产资料加工、电子交易等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努力打造全省一流的农业科研开发、成果转化和人才培训基地,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示范样板。
9
第四章 规划范围和规模
一、规划范围
东起文汇路,西至潭庄路,南起镇梅路,北至利源路。
二、用地规模、人口规模
用地规模:总规划面积为9.45平方公里。 人口规模:30000人。
第五章 规划布局
一、布局原则
1.突出整体布局,塑造整体意向 2.各类用地优化利用,提高承载功能
3.兼顾周边发展,组织现代交通,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 4.单元弹性划分,灵活适用,多种开发模式并用 5.突出绿化生态建设,塑造高品质生产空间
二、规划结构
本区的规划结构可归纳为“一轴、一廊、四片区”。 一轴:指横贯东西的生态工业发展轴。 一廊:指穿越南北的绿色生态廊道。
四片区:包括高新产业孵化区、加工商贸区、特色农业示范区、综合服务区。
三、高新产业孵化区
位于园区的东南部,北与加工商贸区相接,西与特色农业示范区相邻。 一是依托莱芜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莱芜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省级生姜
10
工程技术中心,在农高区建立一个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吸引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来园区进行研究、试验和技术开发,源源不断地为示范区提供科技支撑和农业实用技术成果。二是以极为优惠的条件营造吸引、凝聚优秀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者进行科技产业孵化的良好环境,逐步把项目区建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通过高新技术的集成、创新、推广、示范以及产业化过程的实现,不断孵化出一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加速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孵化的步伐。
鉴于本区主要是提供科技创新平台、孵化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和企业,因此本区主要通过营造良好的技术环境和生态环境,同时要配臵好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提高服务水平和加强技术规范的培养,为示范区的招商引资打好基础。该区是整个农高区的的科研中心和成果转化基地。
本区主要建设项目有莱芜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莱芜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东兴源食品有限公司的省级生姜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技术咨询中心等设施项目。
四、加工商贸区
位于0九公路东侧,北部与综合服务范区相接、南与高新产业孵化区毗邻。 该区的功能主要是按照产业一体化的目标,为特色、优质、保健、礼品、传统大宗等农产品加工生产和销售提供空间和基础条件,提高农产品品质,打造农产品品牌。此外,为高科技农业投入品生产提供空间和基础条件,促进区域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通过产前、产后产业发展推动区域农业进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该区包括精深加工区和商贸区两部分,精深加工区主要是培育引进具有较强经济实力、较高科技含量,主要从事农产品精深加工、安全农业生产投入品并能够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引导农民致富的龙头企业;商贸区重点是建立“三辣一麻交易中心”,建设农产品检疫检测系统和信息发布系统,提供市场推广、产品营销、涉外贸易等服务。
根据该区发展建设目标和特点,本区项目的安排和引进,必须遵循集中管理、统一布局、严格把关、完善服务的方针。首先要在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上下足工夫,使之成为招商引资的亮点。其次,在引进企业的选择方面,主要是对本地区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的高科技企业。再次,要提高加工的多样性,建立适合当地经济的特色加工业,筛选出好的加工项目,确立主导产业。
精深加工区具体建设项目为:植物性农产品加工企业、动物性农产品加工企业、药源性农产品加工企业、新设施产品生产企业等。
11
商贸区具体建设项目为:三辣一麻交易大厦,分为产品展示交易大厅、商务行政办公区和餐饮、宾馆、休闲娱乐等配套服务场所,另设地下停车场和顶层观光厅。邀请三辣一麻产业链上的生产型企业,加工型企业,贸易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入住办公。
五、特色农业示范区
本区分为姜蒜种植示范区和畜禽养殖示范区,分别位于农高区的西部。 该区主要功能是利用本地优势条件,依托莱芜省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和省级农业特色科技园,大力培养具有本地传统特色的生姜大蒜及畜禽产品。一是依靠引进新品种、先进设施以及标准化的生产技术,通过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生产出优质高效的农产品,并努力通过绿色食品或有机农产品的国际认证,扩大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二是主要从事莱芜猪、莱芜黑山羊、莱芜黑耳长毛兔、莱芜黑鸡等畜禽的引进、繁育和生产示范,为全市提供种畜、种禽。
该区主要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农业高新技术、先进设施和科学管理模式,成为高科技、高产出、高效益的现代农业的样板,对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起到示范作用。
特色农产品种植示范区以具有莱芜地方特色的生姜、大蒜种植为主。大力引进、推广标准化生产先进适用技术,积极引导农户、企业建立符合GAP生产技术规程的生姜、大蒜种植示范基地,大量种植生产并推广示范,创品牌产品,并进行外销。
特色畜禽养殖示范区以引入和改良本地或外地畜禽品种为主,重点推广示范畜禽良种及优化饲养技术、饲料开发和重大疫情监测及综合防治技术。结合省级农业特色(莱芜畜牧)科技园建设,示范推广莱芜猪、莱芜黑山羊、黑耳长毛兔、黑鸡等特色畜禽良种,带动周边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养殖技术的进步、养殖效益的提高。
六、综合服务区
综合服务区位于农高区北部,东与加工商贸区毗邻、南与特色农业示范区相接。 一是通过以农高区为基地,常年进行以区乡行政干部、农民、农技干部和城镇青少年等为主要对象的农业科技知识的教育培训活动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的示范与普及,逐步把农高区建成农业高新技术人才的培训基地、信息的集散中心、科技咨询服务中心以及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二是为入驻的企业提供工商、税务、金融、技术、商务、培训、信息等各种服务,并且指导、监督、规范入驻企业的行为,使之不违反国家有
12
关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建设配套的设施条件,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服务。三是建立农村新型社区。该区是整个农高区的公共管理区,主要包括办公、管理、供电、供水等工程以及接待、培训、生活居住等综合性场所。
第六章 道路交通规划
一、规划原则
1、满足上一轮规划原则。应满足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对该规划区提出的道路、交通设施规划的要求。
2、交通与用地布局互动原则。道路网络布局和规模应与用地布局规划相协调、功能明晰、有序畅通的道路网络系统,处理好对外交通和内部交通的衔接,减轻过境交通与内部交通的干扰,为规划区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3、体现交通分流原则。道路系统规划应根据交通的发展要求,形成快速与常速、交通性与生活性、客运与货运、机动车、非机动车与行人等不同的系统,使每个系统都能高效率地为不同的使用对象服务。
4、重视静态交通规划原则。结合用地功能布局规划,合理布臵停车场、公共加油站等交通设施,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二、规划目标
本区为高科技生态型民营工业园区,具备生产、集散、分拨、配送、信息管理、交易等多种功能。因此,本规划将为适应生产物流活动的需要建立一个四通八达、功能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有机衔接各种运输方式,高效集散客货流,为实现现代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规划内容
1.外部集疏运通道规划
本园区主要通过09省道进行集疏运输,并通过上述此道路与全国高速公路网相衔接。
13
由文汇路,潭庄路,镇梅路,利源路构成环线,采取管理措施,引过境交通流通过环线输导进入相邻区块,保障核心区交通顺畅和环境整洁。
2.内部道路规划
采用方格网道路系统,合理确定道路宽度和路网密度,加强各个片区道路有机联系,提高道路疏解交通地能力。
道路分为三个等级: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主干道、次干道主要作为对外疏运通道,支路主要作为内部集散道路。
3.静态交通设施 (1)停车场
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及有关规定,规划区应配臵足够面积的停车场地。停车场可以采用地下停车库、地面停车场、停车楼等多种形式,地面停车场按每个机动车占地面积30平方米计,地下停车库及停车楼按每个机动车位占建筑面积35平方米计算,自行车按每辆停车面积1.5平方米计算。
(2)加油站
加油站按服务半径0.9—1.2公里布臵,在园区设2个。
第七章 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一、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中按照公园绿地,沿河、沿道带状绿地、小片街头绿地以及外围防护绿地相结合的原则,形成点、线、面多种绿化要素构成的绿化系统。
1.公共绿地
公共绿地由公园和街头绿地组成。
公园和街头绿地是市民日常生活最为频繁接触的休闲场所,应突出主题和重点,最大程度地满足居民日常的游憩需求。道路绿化也成为公共绿地系统的一部分,并将沿河岸绿化带和街头绿地、广场、公园连为一体,成为一个完整的绿化系统。
2.防护绿地
在工业区及过境路两侧设臵宽度10米以上的防护绿带。
14
二、景观系统规划
景观系统规划应体现园区的自然山水特点、人文历史、风俗民情,严格保护水体、植被等自然环境,使建筑空间的围合与自然河道空间、生态环境的通透有机结合。
景观区突出体现自然与人文历史特色,规划设臵公园绿地、广场、主体建筑、雕塑小品、健身路径等。
道路景观是外在形态的主要展现区,应明确划分功能性质,加强景观绿化设计,避免沿街无序过度建设,突出地方自然与历史文化特色。
第八章 土地使用和管理通则
一、强度控制
地块的土地开发强度均以容积率作为基本控制指标。 各地快的容积率、绿地率及配套设施的规模为强制性指标。
对按大类和中类划分的地块,在满足强制性指标的同时,还需满足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比例和支路网密度控制的要求。
二、高度控制
为了保证空间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以及景观界面控制,单元建筑高度控制应该对应单元地块的土地使用强度和建筑密度的规定。建筑的高度应根据其使用功能进行设计,确保每个地块有较高的标志性建筑。
三、建筑后退红线要求
新建建筑的退线,可参照本规划所确定的规定执行。
道路宽度 24米以下 小于或等于20米 大于20米 退线≥3米 退线≥5米 建筑高度 24-50米 退线≥6米 退线≥10米 50-100米 退线≥10米 退线≥10米 15
四、地块划分
以街坊单位整体开发时,必须确保规划中所确定的支路的路网形式;当以地块为单位拆分建设时,宜考虑拆分后的地块之间的衔接和协调,须统一规划分期实施。无论是整体呈街坊还是拆分成地块建设,均须经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对其开发控制必须满足地块控制指标的规定要求。
保证每个地块至少有一个方向与开设机动车出入口的道路相邻,街坊内部地块需要有与道路直接相连的出入口通道用地。
五、其他规范
任何建筑间距必须符合国家以及有关日照、消防、卫生、管线和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
六、开发奖励
在符合消防、卫生、交通等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可按下表的规定增加建筑面积,但增加的建筑面积总体不得超过规定面积的20%。
提供公共开放空间建设面积补偿换算表
地块容积率 FAR≤1.2 2.5≥FAR>1.2 FAR>2.5 每提供1㎡有效公共开放空间允许增加的建筑面积(㎡) 2.0 2.5 3.0
16
四、地块划分
以街坊单位整体开发时,必须确保规划中所确定的支路的路网形式;当以地块为单位拆分建设时,宜考虑拆分后的地块之间的衔接和协调,须统一规划分期实施。无论是整体呈街坊还是拆分成地块建设,均须经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对其开发控制必须满足地块控制指标的规定要求。
保证每个地块至少有一个方向与开设机动车出入口的道路相邻,街坊内部地块需要有与道路直接相连的出入口通道用地。
五、其他规范
任何建筑间距必须符合国家以及有关日照、消防、卫生、管线和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
六、开发奖励
在符合消防、卫生、交通等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可按下表的规定增加建筑面积,但增加的建筑面积总体不得超过规定面积的20%。
提供公共开放空间建设面积补偿换算表
地块容积率 FAR≤1.2 2.5≥FAR>1.2 FAR>2.5 每提供1㎡有效公共开放空间允许增加的建筑面积(㎡) 2.0 2.5 3.0
16
正在阅读:
莱芜市农高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报告04-15
选修4第三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第一课时06-03
工作计划 应急演练计划04-14
原创 对“三集团说”及上古世系的反思子居05-08
The Genesis of Intermediate and Silicic Magmas in Deep Crust04-25
通州区金沙中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09-23
安全工作计划03-28
2018年春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试卷word版11-28
女生节活动总结与女生部期末工作总结汇编04-15
电子贸易习题及答案04-20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莱芜市
- 控制性
- 研究报告
- 规划
- 详细
- 高区
- 龙江一中问题导学探究发现高二历史导学案8
- 数字秒表设计总结报告
- 艺术教育功能价值的研究
- 七年级数学分式方程同步练习
- 我理想中的社会主义
-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关于加强10千伏业扩工程竣工检验管理的通知(
- (中学联盟)临沂一中2013届高三12月份月考试题(数学文)
- 《归去来兮辞》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 java选择(有答案版)
- 宜都方言大全
- 管理学概论教案
- 辽宁大学行政管理、政治学理论真题
- 新一代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2 答案
- 福建省2012年度秋季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
- 家长珍藏:兰州市区小学、初中划片
- 台州学院深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撰写提纲)
- 考研历史资料
- 中核西安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细则
- 航空服务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谢雨辰
- 滕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有关问题的意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