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作业(2016.9)

更新时间:2024-03-20 13: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6

年第二学期《管理学原理》作业(2016.09-2016.12)

第一大题:简答题

1. 简述管理者的素质要求。

答:管理者的素质主要包括品德、知识、实际能力和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 (一)品德

品德是摾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所表现出来的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的稳定的思想行为倾向。

(二)知识

知识是人类认识包括自身在内的客观世界的成果,它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基础和源泉。

(三)实际能力

实际能力,顾名意义,就是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一个管理者,其实际能力主要体现在把管理理论与业务知识应用于实践,进行具体管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四)身体心理素质 管理活动既是一种脑力劳动,又是一种体力劳动。特别是处于纷繁复杂的环境中,管理劳动通常要耗费大量的脑力和体力,是一种艰苦的实践活动。 2、简述泰勒对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 答:一、工作定额原理。

二、标准化原理。

三、能力与工作相适应的原理。 四、实行刺激性的报酬制度。 五、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 六、实行职能工长制。 七、例外原则。

八、心理革命。

3、简述两种不同的社会责任观。

答:两种不同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分别是古典观(纯经济观)和社会经济观。古典观(纯经济观)代表人物是弗里德曼,他们认为:企业只能参加能带来经济利益的活动, 承担社会责任会违反了利润最大化原则;企业的权力已经很大,再承担社会责任会导致权力更大,且企业管理者不具备承担社会职能的专门技能;在缺乏大众一致支 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背景下,贸然行动会导致失败。社会经济观认为: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能力决定其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应该回应社会诉求,通过承担社 会责任,实现社会目标,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并可以增加长期的利润。 4、简述德尔菲法和头脑风暴法的异同点。

答:头脑风暴法是由“风暴思考之父”奥斯本提出的,其由5-10人的专业相关的专家聚在一起,在1-2小时内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言时要求:明确限定范 围,明确具体要求;不能对别人的意见提出怀疑和批评;发言精练;即席发言;可以补充完善已有的建议;自由发言。德尔菲法(专家意见法,有控制的反馈法)是 由美国兰德公司20世纪50年代提出。其要求背对背地征求专家的意见。他对组织者的要求很高,必须做到问题明确;问题独立;回答方法统一。

5、简述计划编制的原则。

答:对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和预测;确定目标和分解目标;拟定可供选择的方案;评价各种备选方案;选择方案;拟定支持计划;计划的实施与反馈。 6、简述扁平式组织结构和锥形组织结构形式的优缺点。 答:扁平式组织结构是指管理层次少管理幅度大的组织结构。其优点是信息的沟通和传递速度比较快,信息失真度比较低;且有利于发挥下属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缺点是增加了管理者对下属的监督和协调的难度,同时,下属也缺少了更多的提升机会。

锥形的组织结构是指管理层次多管理幅度小的组织结构。其优点是管理者都能对下属进行及时的指导和控制;层次之间的关系也比较紧密,这有利于工作任务的衔 接,同时也为下属提供了更多的提升机会。缺点是过多的管理层次往往会影响信息的传递速度,信息失真度可能会比较大,这又会增加高层管理者与基层之间的沟通 和协调成本,增加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7、简述沟通障碍的克服途径。

答:首先,要克服情感障碍,增强沟通能力。具体包括:充分认识沟通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沟通;培养“听”的艺术,即要积极倾听;注意语调、措辞、讲话内容和讲话 方式;应该开诚布公,表现出善意和真情。其次要改善人际环境,创造和谐氛围。包括:创造一个相互信任、有利于沟通的小环境;

要考虑信息接收者的需要;要注 意感情沟通;要努力加强自我控制。 第三要优化沟通渠道,减少信息失真。第四要完善沟通技术手段,合理配置沟通工具。最后要增进相互了解,消除文化障碍。 8、简述管理创新的内容。

答:管理创新包括目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结构和机构的创新;环境创新。

第二大题:论述题 1. 试论管理的二重性原理 答:任何社会生产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管理,从最基本的意义来看,一是指挥劳动;二是监督劳动。由于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同时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因此,对生产过程进行的管理也就存在着两重性:一种是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管理自然属性;一种是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管理社会属性。这就是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性质)。它是马克思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自然属性管理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而体现出的性质。由共同劳动的性质所产生,是合理组织生产力的一般职能。社会属性管理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而体现出的性质。由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社会制度所决定,是维护和完善生产关系的职能。 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加强管理伦理建设。

答:制定伦理守则;管理者以身作则;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并重视员工的道德素质教育;设立合理的工作目标,并辅之以全面科学的评估;进行的独立的社会审计与监察;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 3、结合实际,谈谈该如何利用双因素理论激励员工。

答: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行为科学家弗里德里克·赫茨伯格在马洛斯理论的基础上,于上个世纪中期发展而来的,它的理论前提是不满意或者满意,并以这个理论为出发点,进行论述。经过实验和进行分析,赫茨伯格认为人是有两

种不同的需要,是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种,它们相互独立,影响着人们的行为。①保健因素,是指与工作条件或者工作环境相关的因素,这类需要得不到满足,会导致员工的不满意,挫伤工作积极性,主要包括:公司的管理和政策,工作条件、监督、薪酬待遇、工作稳定、安全保证、同事关系等等。②激励因素,也称内容因素或者本质因素,是指和工作内容有联系的因素,这类需要如果得到满足,会给员工激励,产生满足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要包括:工作成绩、领 导赏识、工作挑战、工作认可、责任大小、进步和成长。 在双因素理看来,改善保健因素可以消除员工的不满情绪,但不会导致积效果,只有改善激励因素才能提高职工的满意度,进其积极性提升。所以在进行激励时,必段保证职工在保健因素方面得到满足,防止不满情绪的产生,同时,要充分利用激励因素去激发员工的工作职极性,创造奋发向上的局面。 4、结合实际,谈谈集权与分权的均衡。 答:集权是指职权向组织层级系统中较高层次一定层度的集中。组织目标的一致性及其要求的组织行动的统一,必然要求组织有一定程度的集权。虽然集权有利于加强统一指挥,协调和直接控制,但过度集权,不仅会是集权者日常事务过多,无暇考虑大政方针,并最终导致组织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且事事请示还会造成下级人员积极性受限或下降,不利于管理人员的培养。

分权是指职权向组织层级系统中较低层级一定层度的分散。组织内部分工的专业化趋势,要求组织必须要分权,分权有利于减轻高层的负担,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心,积极性和自主性,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但过度分权不仅容易导致各自为政,各行其事的现象,增加部门的协调性,还会受到规模的经济性,合格管理人员的有无和多寡等多种条件制约。

所以通过对集权和分权的影响分析可以看出,选择集权还是分权,其实并无统一的原则和标准,关键看具体的对象。但有一点必须明确,无论是采用集权还是分权,其目地都要以更加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为根本目的。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实践中,管理者要从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这一根本目的出发,结合对象的实际,权衡采用集权和分权的优缺点和得失,实现集权与分权的均衡,做到放得开,管得住,组织灵活且不失去控制。 5、结合实际,谈谈预算控制改进。

答:不同的组织,预算各有特点。要使预算控制很好地发挥作用,主管人员必须牢牢记住,预算公公是管理的手段,不能以它代替管理工作。为实施有效的预算控制,应该重点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一:高层领盗必须全力支持。二:预算目标与组织目标相脱离。三:预逄时要做到对长远目标的综合运用。四:科学、合理、切合实际地制定各种标准。五:要充分重视信息沟通。

六:认真执行跟踪考核。七:要与会计制度密切配合。

第三大题:案例分析题

案例:EQ公司是从事利用火车、轮船进行的长途邮政运输。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职工违章违规现象严重;运输的质量、安全性不高;出勤率低,伤、病假多。经过研究。EQ公司的领导决定打破职工的铁饭碗,用合同的形式与职工形成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并明确严重违章的责任,最严重的可除名、开除。在执行这项政策前,曾请示过上级,上级的答复是:先搞起来。可实施之后,与预想的差距很大,职工们怨言颇多,根本无法理解此项政策。虽然可以开出严重违纪

的员工,但对其他职工起到的教育作用不大。

看到这个结果之后,EQ公司研究出台了另一项政策——“职工流动蓄水池”。对大错没有,小错不断的员工给予进入“蓄水池”的处理,即只拿基本生活费,每天照常上班,但没有任何任务分配,并进行职业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一旦员工转变观念,表现积极即可重新“上岗”,这项政策实行几年内,进“蓄水池”待工的人数不到十人,不少人只待了几天就“上岗”了。职工们说,天天坐在单位里没事干,既在邻里、同事面前丢脸,对家里也不好交代,压力很大。后来大家都不愿进“蓄水池”,工作质量、劳动态度、纪律观念都有很大好转。

请结合案例分析:

1、超前领导决策为什么行不通?

答:超前领导决策行不通的原因有:首先,超前领导决策没有按照领导决策的原则和科学程序去做。在发现问题、确定目标环节上,调查不力,没有涉及真正的问题,对调查对象的认知也不够准确;在集思广益、拟制方案环节上,没有做到多方听取意见,也没有拟定多种可能性方案;在分析评估、方案选优环节上,没有确实进行评估,而是 主要依靠主观臆断,领导者也没有起到决策作用,而是静观其变,方案选择不力;在实施方案、反馈调节环节上,没有切实做到。其次,忽视了领导环境对领导活动 的影响。在这个案例中,职工的工作习惯、思想认识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决策时却没有考虑这些影响。

2、为什么一个“蓄水池”能使一个单位的情况大有好转?

答:首先,“蓄水池”是实施方案、反馈调节的后续,有了切实的调查和实践基础,真正发现了问题,拟制出了有用的方案;其次,“蓄水池”暴露了员工的真正“弱点”,有的放矢地防止员工违纪现象,它真正考虑了领导环境对领导活动的影响,抓住了职工的心理。

3、这个案例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这个案例的启示是:在做决策是一定要严格按照科学决策步骤进行,并且其实做好每一环节。在做决策时,要有一定的超前性,但也要考虑到现实的基础和可行性,做好求证评估工作。在进行领导活动时还要考虑领导环境的影响,比如领导对象的心理等等。

第四大题:计算题

1、某企业生产电子产品,预计单位产品的市场价格为50元,固定成本6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0元。求该企业的盈亏平衡点;若企业目标利润为1万元,其销售量应达到多少?若企业达到最大产能5000时,其能获得的利润是多少?

答:1)盈亏平衡时60000/(50-30)=3000台;

2)目标利润为1万元时,其销售量为: (60000+10000)/(50-30)=3500 (台);

3)最大产能的利润: 50*500-60000-30*500=40000(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rx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