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各章习题

更新时间:2024-06-17 06: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经济学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D )。

A、资源的绝对有限性; B、资源的充足性;C、资源的稀少性; D、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 )。

A、均衡价格理论; B、消费者行为理论; C、生产者行为理论; D、分配理论; 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 )。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D、宏观经济政策;

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C)。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6、解决“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D )。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7、以个别居民与厂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B )。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二、判断题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T ) 6、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 T )

7、“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F) 9、实证经济学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F) 10、“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命题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 F )

1

《经济学基础》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会导致粮食制品的均衡价格下降( A ) A、鸡蛋价格上升 B、良好的天气情况 C、牛奶价格上升 D、收入上升

2、下列因素中除哪一项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C ) A、购买者(消费者)收入变化 B、消费者偏好变化 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变化 D、商品价格变化 3、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汽车的价格上升,将导致( D ) A、汽车需求量的增加 B、汽车供给量的增加 C、汽车需求的增加 D、汽车供给的减少 4、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的情况下( A ) A、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下降

B、均衡价格将下降,均衡交易量的变化无法确定 C、均衡价格的变化无法确定,均衡交易量将减少 D、均衡价格将上升,均衡交易量将下降

5、粮食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当粮食产量因灾害而减少时( A) A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产量下降

B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粮食价格会更大幅度上升 C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需求量会大幅度减少

D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不变,因粮食价格上升与需求量减少的比率相同 6、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水平以下可能导致(B ) A、买者按低价买到了希望购买的商品数量 B、大量积压 C、黑市交易 D、A和C

7、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消费者的购买量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B) A、富有弹性 B、具有单位弹性 C、缺乏弹性 D、弹性不能确定 8.下列哪种情况将导致商品需求量的变动而不是需求的变化( D)。

A、消费者收入的变化;B、技术水平变动;C、消费者预期该商品的价格上升;D、该商品的价格下降;

2

9、均衡价格一定随着( D )。

A、需求与供给的增加而下降;B、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下降; C、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下降;D、需求和供给的减少而下降。 10、假如生产某种商品所需原材料的价格上升,则这种商品( B)。

A、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 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 C、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D、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

二、判断题

1、需求就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购买的商品量。T 2、生产技术提高所引起的某种商品产量的增加称为供给的增加。T

3、两种互补品之间,其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T 4、支持价格是政府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F

5、直线型需求曲线的斜率不变,因此其价格弹性也不变。F 6、限制价格应高于市场价格,支持价格应低于市场价格。T

7、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将导致它的供给量变化,但不会引起供给的变化。F

8、在商品过剩的条件下,卖者之间的竞争会压低价格;在商品短缺的条件下,买者之间的竞争会抬高价格。T

9、商品短缺所带来的价格变化,会进一步导致短缺数量的增加。T

10、假定需求不变,供给的增加将引起均衡价格的下降和均衡交易量的减少F。 三、计算题

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100-5P,供给函数为Qs=-50+5p,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

2、某商品的价格由20元上升到30元后,需求量相应减少10%,问该商品的需求弹性是多少?该商品价格变化对总收益有何影响?

3、已知某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值Ed=0.5,该产品原销售量为Qd =800件,单位产品价格P =10元,若该产品价格上调10%。计算该产品提价后销售收入变动多少元?

四、问答题

1、支持价格运用有何作用?政府应如何处理过剩产品? 2、试运用供求定理分析我国粮价走势(设币值稳定)? 3、利用需求弹性理论对“薄利多销”进行分析。 4、利用需求弹性理论对“谷贱伤农”进行分析。

3

参考答案 三、计算题

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100-5P,供给函数为Qs=-50+5p,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

?Qd?100?5P?Pe?15解:由均衡条件有:? ??Q??50?5PQ?25?s?e2、某商品的价格由20元上升到30元后,需求量相应减少10%,问该商品的需求弹性是多少?该商品价格变化对总收益有何影响?

?Q?10%Q解:需求弹性ed?????0.2,

?P30?20P20由上式可知其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为缺乏弹性,所以期价格与总收益之间是同方向变动的。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

3、已知某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值Ed=0.5,该产品原销售量为Qd =800件,单位产品价格P =10元,若该产品价格上调10%。计算该产品提价后销售收入变动多少元?

?解:设提价后价格为P??11,销售量为Qd

??Qd?Qd?QQd?800QQd?由需求价格弹性Ed??d????800?0.5?Qd?760

?P?P10%PP则:提价前总销售收入为:TR?Qd?P?800?10?8000

? 提价后总销售收入为:TR??Qd?P??760?11?8360

所以:?TR?360 四、问答题

1、支持价格运用有何作用?政府应如何处理过剩产品?

答:支持价格运用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是积极作用。从长期限来看,支持价格政策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因为:①稳定了农业生产,减缓了经济危机对农业的冲击;②通过不同农产品实施不同的支持价格,可以调节农业生产结构;③保障了农业利益,有利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二是消极作用。支持价格的运用,会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使政府背上沉重的财政包袱。

4

要维持支持价格,政府必须收购过剩产品。政府将过剩产品收购后,应如何处理?一是出口。出口可缓解供过于求,又可增加外汇收入。这是最好的处理办法。但这要求产品质优,同时他国对该产品不设进口限制。在不影响正常出口的情形下,也可考虑无偿援助他国。二是库存。通过库存调济市场余缺,丰年存入,歉收投放。但这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产品是可以库存的和产品库存费用较低,否则库存会得不偿失。三是销毁。销毁商品是对生产力的破坏,是资源的浪费,但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必要的、有益的。

2、试运用供求定理分析我国粮价走势(设币值稳定)? 答:粮价呈上升趋势。

从需求方面分析:对粮食的需求将会较大幅度地增加。理由:一是人口增长。人口总量会缓慢增长;二是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较大幅度地提高,对粮食的直接需求减少,但对粮食的间接需求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从供给方面分析:对粮食的供给会有所增加,但幅度有限。理由:一是可耕地减少。城市的扩展,公路、铁路的兴建,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二是农业政策效应发挥殆尽;三是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四是农业生产技术作用的有限性。

总之,粮食需求增加幅度大于粮食供给增加幅度,其结果必然是粮食的上升。 3、利用需求弹性理论对“薄利多销”进行分析。

答:(1)厂商的收益与其销售价格和销售量相关,并且都有是正相关,然而,一般情形下,销售价格和销售量却是反向变动的。

(2)销售价格和销售量的变动幅度取决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3)当商品富有价格弹性时,降价会带来销售量增加且销售量增幅大于价格降幅,其结果是总收益增加,对厂商有利,这就是“薄利多销”的实质。

P

P1 P2 D

0 Q1 Q2

Q

4、利用需求弹性理论对“谷贱伤农”进行分析。

答:(1)厂商的收益与其销售价格和销售量相关,并且都有是正相关,然而,一般情形下,销售价格和销售量却是反向变动的。

5

际成本超过平均成本时,即多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品所增加的生产成本大于平均成本了,平均成本函数开始上升。所以边际成本曲线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SMC C SAC E M SAVC Q

图5-1

3、什么是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有哪些?

答:完全竞争市场(Perfect Competition Market)又称为纯粹竞争市场,是指市场交易双方都不具有竞争优势,即只有竞争没有垄断的一种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四个:第一,市场上有许多的卖者和买者。第二,市场上所有的厂商出售的产品是没有差别的。第三,厂商可以完全自由的进入或退出该行业。第四,参与市场活动的交易方掌握的信息是完全的。

4.彩电行业为什么会发生价格战?从长远看,这种价格战对社会有利还是不利?政府是否应该限制?为什么?

答:彩电行业是一个寡头市场。因产品有差别而有垄断性,又因产品的替代性强而有激烈的竞争,主要是争市场份额,因此,竞争中打价格战是竞争的必然。

从长远看,这种价格战对社会有利,有利于彩电行业资源整合,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消费者。

政府不必运用行政手段干预价格竞争,只要彩电市场没有价格串谋,没有非公平竞争行为,就不必限制。

《经济学基础》第六章分配理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当科技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采用资本密集型生产方式,则会导致( ) A、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B、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C、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D、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16

2、如果收入分配是平均分配的,则洛伦兹曲线将会( )

A、与纵轴重合;B、与横轴重合;C、与45度线重合;D、无法判断其位置。 5、用先进的机器设备代替劳动,这一措施会导致( )。

A、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B、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C、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8、经济学认为,超额利润中可以作为剥削收入的是由于( )所获得的超额利润。 A、创新; B、承担风险; C、垄断; D、竞争; 10、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 )。

A、等于0; B、大于0小于1; C、等于1; D、无法确定; 二、判断题

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完全是由劳动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 2、劳动的需求主要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 )

3、利息率与储蓄成同方向变动,与投资成反方向变动。( )

4、土地的供给量随地租的增加而增加,因而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

5、超额利润是对企业家才能这种特殊生产要素的报酬。( ) 6、企业家创新是超额利润的源泉之一。( )

7、在西方经济学家看来,超额利润无论如何获得,都是一种不合理的剥削收入。( ) 8、实际的基尼系数总是大于零而小于一。( )

9、甲乙两国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和0、2,那么甲国的收入分配要比乙国平等。( ) 10、某项政策实施使基尼系数由0、68变为了0、72,这说明该政策有助于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 )

三、简答题

1、劳动的供给有何特殊规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CCBABCBCDA 二、判断题

√√√××√×√√× 三、简答题

1、劳动的供给有何特殊规律?

17

答: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是指随着劳动价格即工资率的提高,最初劳动的供给量逐渐增加,但当工资率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劳动供给量反而逐渐减少的情况。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说明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劳动供给曲线之所以出现向后弯曲的形状,源于工资率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强度,假定消费者消费的商品及闲暇都是正常物品。但与其他商品不同,当涉及到闲暇这一特殊商品时,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方向相反。由于工资率反映了闲暇的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上资率的提高,消费者消费用暇的相对价格提高。因而替代效应的结果是消费者减少闲暇时间的消费。而用其他商品的消费予以替代,以便实现相同的效用满足。结果,闲暇时间减少,劳动时间增加。 另一 方面,工资率提高也产生收入效应:工资率上升意味着劳动时间不变,消费各的收入水平提高,这样,随着工资率提高,消费者会增加所有商品包括闲暇的消费,即工资率提高的收入效应使得劳动时间减少。

《经济学基础》第七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在四部门经济中,GDP是指( )的总和。

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 D、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2、已知,C=3000亿元,I=800亿元,G=960亿元,X=200亿元,M=160亿元,折旧=400亿元,则( )不正确。

A、GDP=3800亿元; B、NDP=4400亿元; C、净出口=40亿元; D、GDP=4800亿元;

3、如某国年初的资本品存量为5000亿美元,在本年度生产了10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耗费折旧是6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

A、6600亿美元和1600亿美元; B、6000亿美元和5400亿美元 ; C、1000亿美元和400亿美元; D、1000亿美元和600亿美元;

4、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生产的( )市场价值

A、产品和劳务; B、最终产品和劳务; C、中间产品和劳务; D、所有产品和劳务; 5、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政府购买的是( )

A、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 B、政府购买军需品; C、政府给公务员增加薪水; D、政府建造三所中学;

8、其他条件不变,总需求曲线因( )

18

A、政府支出增加会右移; B、政府税收增加会右移; C、价格水平上升会右移; D、政府支出增加会左移;

二、判断题

1、农民生产并用于自己消费的粮食不计入GDP。( ) 2、决定投资乘数大小的关键因素是边际消费倾向值。( )

3、出于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的货币需求,既与收入有关,又与利率有关。( ) 4、IS曲线不变,LM曲线右移会使利率上升,收入下降。( ) 2、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加以区别。( ) 4、消费者需求变大,导致IS曲线向左移动。( ) 7、LM曲线呈水平段的区域称为“古典区域”。( )

9、个人从公司债券和政府债券上都获得利息收入,则按照收入法,两种利息都应计入GDP。( )

10、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 ) 三、计算题

1、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 c?100?0.8y,投资为500亿元。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若投资增至1000亿元,试求增加的收入。

2、假定某社会消费为C=100+0.8Y,投资I=150–6r,货币供给M=150(价格水平为1),货币需求L=0.2Y–4r。求:

(1)IS曲线和LM曲线;

(2)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利率与收入; (3)该社会的投资乘数。

3、如总供给曲线为AS=250、总需求曲线为AD=300-25 P,试求: (1)供求均衡点的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为多少?

(2)如总需求曲线向右平移10%,其他条件不变,新的供求均衡点的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为多少?

(3)如总供给曲线向左平移10%,其他条件不变,新的供求均衡点的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为多少?

四、问答题

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

19

2、投资为什么对国民收入有乘数作用?其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3、根据IS—LM模型,在下列情况下,消费、投资、利率、收入会发生何种变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BACBACEAAC 二、判断题 √√××××××√ 三、计算题

1、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 c?100?0.8y,投资为500亿元。(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2)若投资增至1000亿元,试求增加的收入。

解: (1)Y???i100?500??3000 1??1?0.8 c?100?0.8y?100?0.8?3000?2500

s?y?c?3000?2500?500

(2)投资增加到1000亿元时, 由于投资乘数ki?1?5 1?0.8 所以均衡收入的变动量为:?y?ki??i?5??1000?500??2500

2、假定某社会消费为C=100+0.8Y,投资I=150–6r,货币供给M=150(价格水平为1),货币需求L=0.2Y–4r.

求(1)IS曲线和LM曲线;(2)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利率与收入。(3)该社会的投资乘数。

解:解:(1)由Y=C+I

=100+0.8Y+150–6r

得到IS曲线的代数式:Y=1250–30r

由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得到LM曲线的代数式: 0.2Y–4r=150 即:Y=750+20r

20

(2)将IS曲线和LM曲线方程联立求解: Y=1250–30r Y=750+20r

得到:r=10,均衡收入为Y=950

(3)根据社会消费C=100+0.8Y,可知边际消费倾向为MPC=0.8 投资乘数K=1/(1-MPC)=5

3、如总供给曲线为AS=250、总需求曲线为AD=300-25 P,试求: (1)供求均衡点的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为多少?

(2)如总需求曲线向右平移10%,其他条件不变,新的供求均衡点的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为多少?

(3)如总供给曲线向左平移10%,其他条件不变,新的供求均衡点的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为多少?

解:(1)由AS=AD可得,均衡条件下:P=2 Y=250

(2)总需求曲线向右平移10%后,总需求曲线变为:y=330-25P,与总供给曲线方程联立,求得新的均衡点y=250,P=3.2

(3)总供给曲线向左平移10%后,总供给曲线变为:y=225,与总需求曲线方程联立,求得新的均衡点y=225,P=3

四、问答题

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 答: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

?c??s??y?c?s?y????1 ?y?y?y即:MPC?MPS?12、投资为什么对国民收入有乘数作用?其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答:(1)投资乘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变化量的比率。投资乘数的大小与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有关: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投资乘数则越大;反之,则越小。投资增加会引起收入加倍增加,投资减少会引起收入成比例减少。由于这是凯恩斯最早提出来的,所以又称为“凯恩斯乘数”。(2)乘数作用的发挥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是社会上存在着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的各资源;二是经济部门中不存在“瓶颈”或“梗阻”。

3、根据IS—LM模型,在下列情况下,消费、投资、利率、收入会发生何种变动?

21

(1)中央银行增加货币的供给。 (2)政府减少税收 。 (3)政府减少支出。 答:(1)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LM向右平移,利率下降,从而投资增加,收入增加,消费增加。(2)政府减少税收,IS曲线向右平移,利率上升,投资减少,收入增加,消费增加。(3)政府支出减少,IS曲线向左平移,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收入减少,消费减少。

《经济学基础》第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假设某国总人口为3000万人,就业者为1500万人,失业者为500万人,则该国的失业率为( )。

A、17%; B、34%; C、25%; D、10%; 2、充分就业的含义是( )。

A、人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 B、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C、消灭了自然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D、消灭了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3、周期性失业是指( )。

A、由于某些行业生产的季节性变动所引起的失业; B、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C、由于劳动力流动不能适应劳动力需求变动所引起的失业; D、由于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引起的失业;

4、凯恩斯认为,决定消费需求的因素是( )。

A、国民收入水平和边际消费倾向; B、利息率水平和边际消费倾向; C、资本边际效率和利率水平; D、通货膨胀率和税率;

5、在通货膨胀中利益不受损的人是( )。

A、债权人; B、债务人; C、养老金收入者; D、雇工; 6、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包括( )。

A、工资推动通货膨胀; B、需求膨胀推动通货膨胀; C、货币过度发行通货膨胀; D、部门间生产率增长差别导致通货膨胀;

7、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形状,货币主义认为( )。

A、向右下倾斜; B、一水平线; C、一垂直线; D、短期内向右下倾斜,长期内为垂直线;

8、导致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因素有( )。

A、投资需求增加; B、货币供给减少; C、政府支出减少; D、政府收入增加; 9、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 )。

22

A、减少货币供给量; B、增加货币供给量; C、降低失业率; D、提高失业率; 二、判断题

1、衡量一个国家经济中失业情况的最基本指标是失业率。( ) 2、在一个国家里,自然失业率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 ) 3、只要存在失业工人,就不可能有工作空位。( )

4、在任何经济中,只要存在着通货膨胀压力,就会表现为物价水平的上升。( ) 5、经济学家认为,引起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的根源都在于经济中的垄断。( )

6、紧缩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大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时两者的差额。( )

7、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 )

8、所有的经济学家都主张用通货膨胀来刺激经济。( ) 9、没有预料到的通货膨胀有利于雇主,而不得于雇工。( )

10、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围绕菲利普斯曲线的争论,表明了他们对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同态度。( )

三、问答题

1.通货膨胀是怎样形成的?对经济活动有什么影响? 2、通货膨胀对经济活动有什么影响?

3、试析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的形成?对此应如何治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C、B、B、A、B、A、D、A、D、D; 二、判断题

√×××√×√×√√ 三、问答题

1.通货膨胀是怎样形成的?对经济活动有什么影响?

答: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解释,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有:需求拉动、成本推动、混合性以及结构性等因素。

(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这是从总需求的角度来分析的原因,他是指商品市场在现在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的总需求水平超过总供给水平,导致的一般物价水平上升引起的通

23

货膨胀。

(2)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这是从供给的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它是指由于生产成本的提高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供给就是生产,根据生产函数,生产取决于成本。因此,从供给的角度看,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成本的增加。

(3)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这是把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起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许多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不是单一的总需求拉上和总供给推进,而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4)结构性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是由于各经济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征和各经济部门之间收入水平的攀比等引起的通货膨胀。 2、通货膨胀对经济活动有什么影响?

答:通货膨胀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①通货膨胀降低固定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即使就业工人的货币工资能与物价同比例增长,在累进所得税下,货币收入增加使人们进入更高的纳税等级。税率的上升也会使工人的部分收入丧失。②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随着价格上涨,存款的实际价值或购买力就会降低。③通货膨胀还可以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具体的说,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只要通货膨胀率大于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就为负值。

(2)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①在短期,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可促进产出水平的提高;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会导致产出水平的下降。②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会刺激就业、减少失业;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在通常情况下,会减少就业。③恶性的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崩溃。 但在长期,上述影响产量和就业的因素都会消失。

3、试析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的形成?对此应如何治理?

答: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增加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由于总需求表现为货币数量,因而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被解释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增加以及政府政策对上述需求的刺激都会对社会总需求增加产生影响,并不同程度地拉动通货膨胀率上升。总需求持续增加引发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治理对策: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个关键。这主要通过实施正确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在财政政策方面,就是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谋求预算平衡、减少财政赤字来实现。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是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想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其重要途径就是通过控制固

24

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经济学基础》第九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经济增长最基本的特征( )。

A、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B、技术进步; C、制度和意识的调整; D、社会福利的增加;

2、经济周期中两个主要阶段是( )。

A、繁荣和萧条; B、萧条和复苏; C、繁荣和衰退; D、衰退和复苏; 3、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依次是( )。

A、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B、衰退、萧条、复苏、繁荣; C、萧条、复苏、繁荣、衰退; D、复苏、繁荣、衰退、萧条;

4、经济周期的中心是( )。

A、价格的波动; B、利率的波动; C、国民收入的波动; D、就业的波动; 5、持续时间约为15~25年的经济周期是由经济学家( )提出的。 A、基钦; B、朱格拉; C、库兹涅茨; D、康德拉季耶夫; 6、下列各项中属于外生经济周期理论的是( )。

A、投资过度论; B、心理周期论; C、消费不足论; D、太阳黑子周期论; 二、判断题

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所研究的问题是一样的。( ) 2、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技术进步。( ) 3、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 ) 4、朱格拉周期是一种短周期。( ) 5、经济增长最基本的标志是技术进步。( ) 6、刺激消费水平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率。( )

7、加速原理断言GDP的增加导致投资以更快的速度增加。( ) 8、以总需求分析为中心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特征之一。( )

9、新古典模型认为,在长期中实现均衡增长的条件是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 ) 10、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波动。( ) 三、问答题

1、说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5

2、简述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基本思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A、A、C、C、D、A、B、B、D; 二、判断题

××√×××√√√√ 三、问答题

1、说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答: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这里的产量可以表示为经济的总产量,也可表示成人均产量。通常用经济增长率度量。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国民的生产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进步。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那么经济发展就是一个“质“的概念。

2、简述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基本思路。

答:乘数--加速原理的核心思想是:投资扩张时,投资通过乘数效应对收入产生倍数增加作用,收入的增加又通过加速作用对投资产生加速推进作用,这样,经济进入循环扩张阶段;相反,投资减少时,减少的投资又通过乘数效应对收入产生倍数缩减作用,收入的缩减又通过加速作用进一步减少投资,这样,又不断循环的导致经济进入衰退阶段。

《经济学基础》第十章宏观经济政策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 )。

A、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B、经济增长; C、国际收支平衡; D、以上都是; 2、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是( )。

A、需求管理; B、供给管理; C、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并重; D、以上都不是; 3、根据需求管理的原理,应该抑制总需求的条件是( )。

A、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B、总需求等于总供给; C、总需求小于总供给; D、以上都是;

4、在以下政策工具中,属于需求管理的是( )。

A、收入政策; B、人力政策; C、货币政策; D、指数化政策;

26

5、属于内在稳定器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

A、政府购买; B、政府公共工程支出; C、政府转移支付; D、政府投资; 6、当法定准备率为20%,商业银行最初所吸收的存款为10000美元时,银行所能创造的货币总量为( )。

A、2000美元; B、8000美元; C、20000美元; D、50000美元; 7、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卖买有价证券的直接目的是( )。

A、调节债券价格; B、调节利率; C、调节货币供给量; D、调节总需求; 8、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所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

A、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 B、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 C、提高准备率; D、提高利率;

9、在西方国家最常用的收入政策工具是( )。

A、工资-物价冻结; B、工资与物价指导线; C、税收刺激计划; D、改善劳动力市场;

10、紧缩性货币政策运用会导致( )。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C、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D、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二、判断题

1、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是一致的,只要达到其中一项,也就实现了另一项。( ) 2、内在稳定器可以消除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 )

3、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量与法定准备率成反比,与最初存款成正比。( ) 4、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而货币主义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物价稳定。( )

5、提高贴现率和准备率都可以减少货币供给量。( )

6、商业银行在法律上独立于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在道义上对商业银行进行的劝告根本不起作用。( )

7、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增税。( )

8、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政策应该是一项刺激总需求的政策。( )

9、收入政策以控制工资增长率为中心,其目的在于制止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 10、工资指数化是按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实际工资水平。( ) 三、问答题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有哪些?

27

2、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常用工具有哪些?如何运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D、A、A、C、C、D、C、A、B、D; 二、判断题

××√√√×××√× 三、问答题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有哪些?

答: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有“两低一高一平”即低失业率(充分就业)、低通货膨胀率(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人均GDP或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2)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充分就业是指所有的生产要素都被充分利用与生产过程的状态。但由于测量所有生产要素的被利用程度非常困难,所以通常以失业率来衡量充分就业与否。所以充分就业是指失业率在4%—6%的一种状态;

(3)物价稳定:物价稳定是指物价总水平的稳定,经济学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表达物价总水平的变化;

(4)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是指既无国际收支赤字又无国际收支盈余。因为从长期来看,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无论是赤字还是盈余对一国经济的稳定发展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2、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常用工具有哪些?如何运用?

答:货币政策的常用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贴现率。

(1)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行为,是美国中央银行(美联储)现阶段控制货币供给的最主要工具。如果中央银行采取买进业务,从金融市场上购进政府债券,则会增加金融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反之,则结果相反。

(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有力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会直接改变商业银行的过度储备,引起银行贷款数量的变化,遏制商业银行的贷款扩张企图,避免挤提的倒闭风险;

(3)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商业银行

28

的贴现率是随着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的变动而变动。中央银行运用再贴现政策主要是通过变动贴现率与贴现条件来影响货币供应量。当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或放松贴现条件,就会使商业银行得到更多的资金,商业银行就可以增加它对客户的放款,放款的增加又可以通过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增加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反之,结果相反;

2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rs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