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更新时间:2024-03-30 19:4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摘要】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场所,是老师得天独厚的实验基地。新课改,使我们看到构建高效地理课堂是大势所趋,学生所需。本文就在新课程理念下,当前地理教学效率低下的成因的分析以及如何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从更新观念、优化课堂、生活化的地理、反思教学过程等方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有效教学 策略

学校工作最重要的是教育教学活动,而课堂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有效教育的核心所在。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满堂灌”已不再适应新课程理念,而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才是大势所趋,学生所需。高效课堂要依据课标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提高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地理能力的速度和效果,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理念下要如何进行有效的地理课堂,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高效课堂的界定

1.教学目标的达成

新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又指出综合运用能力的形成又建立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意识等多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高效的课堂教学应当任务定位准确、目标具体完整;高效的课堂教学应该使80%以上的学生达到80%以上的具体目标,即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

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来看,不管哪一种形式的课堂活动,都不能成为少数学生的表演。

2.学生的学习愿望能受到持续激发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自己课程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在一堂高效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自主参与课堂教学,并且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时进一步被激发起继续学习的渴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特征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学的怎么样。

二、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其低效的原因

从个人角度分析认为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低效”主要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不和谐的原因造成的。

1.“教”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有的教师严格遵循教材,上课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上课时“说的说,听的听”。因此,课堂气氛沉闷。有的教师不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随意更换内容,总想迎合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与课改理念,不顾学生和教学实际“鼓励”学生探究、合作、交流,整堂课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际上学生学习漫无边际,课后一知半解,最终造成课堂教学低效。

(2)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深远影响,教师评价过于关注结果,忽视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状况,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折射到教学中势必造成教学活动重心的偏移,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地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活动,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呆板的机械记忆和模仿练习,学生缺乏对地理的体验、感受、思考和探究,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成为地理教学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学生的智慧、天性受到扼杀,个性发展受到摧残,创新思维的形成成为泡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有的教师备课缺乏“备学生”这一环节;缺乏对教材的精选与整合;缺乏对学生地理知识体系的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有的教师忽视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密度要求不足,忽视对学生的基础、能力的关注,导致“教”与“学”不合拍。

2.“学”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有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被动;许多同学依赖性很强,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上课不专心听课,对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及布臵的练习总是漫不经心,若无其事,不肯动脑筋。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不少学生回家缺少监督,学习更不自觉,基本不复习,本来在学校接触地理的机会少,回家又不及时复习,知识就会很快遗忘;也有同学不重视基础,学习不得法,练习、作业粗心、马虎,教师讲评了订正,

结果到后来还是错,更是收效甚微、事倍功半,教师常常抱怨费了力却不见效果。

(2)厌学情绪严重,缺乏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及个性品质。许多学生对地理学习缺乏兴趣,对学习难以形成愉悦的体验。随着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发展,学生的地理学习情感、态度、自信的发展反而形成一定的反差。考试缺乏竞争意识,认为反正不会做,又不愿认真复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参加考试。教师布臵的作业练习马虎应付,抄袭了事,甚至不交。

三、为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益,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确立正确的课程理念:

1.定准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互教互学、主动开发、共同提高的双向互动的创造性过程。

2.面向全体:以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为本,兼顾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创设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让地理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情趣和智慧。

3.主动学习: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开发的过程,是疑问、困难、障碍、矛盾的暴露过程和心智、个性、成果、喜悦的展示过程的统一。

4.关注课堂:课堂教学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地获得教育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对于师生犹如战

场对于将士。向课堂45分钟要高效益,是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学生心往神驰的境界。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深刻领悟:“学地理对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 四、优化和建构高效课堂

1.激趣导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导入是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整节课堂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地理课的导入要以趣激趣,用生动诱人、精炼点题、设有悬念且探究性强的语言去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热情。好的新课导入要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和思考,激发求知欲,应该是画龙点睛之笔。

导课的形式多种多样,关键在于教学内容和学情,如在讲地震、火山时,教师可播放印度洋海啸的相关录像资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讲解板块运动时,又通过多媒体教学对板块运动进行动态演示,让学生看到:板块是运动的,板块交界地带就会发生碰撞或张裂,形成各种地形,如东非裂谷带、喜马拉雅山。更有意思的是,根据板块运动的趋势甚至可以预见到很多年之后,非洲的北部将和欧洲的南部相接壤,到那时印度洋将不复存在了,这些都是板块运动造成的。这样既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又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综合应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激活课堂

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和手段,如直观的教具、多媒体、新颖的课堂组织形式等,把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并辅以图片、录像和材料分析,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引领学生在课堂上精神饱满、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进行实践、思

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使整个教学过程流畅,气氛活跃,紧扣心弦,使学生兴致高涨,注意力和思维集中,教学效果显著提高。此外,地理学科的新发展、新成果也是学生密切关注的领域,如GPS、GIS、RS以及数字地球的发展和应用等,要充分以这些知识为载体,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获得兴趣、知识、能力的大丰收。

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教法上体现了“以学定法”。即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设计活动时,应关注到大多数学生,体现公平性,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活动,尽可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我们还可以采用“小组学习”、“分组讨论”、“一帮一结对子”等的授课方式,这样可以使每一节课的活动设计更加的切实可行。例如,游戏法——讲到气候的分布时,设计了四个小组由全班同学参与,让学生在合作中完成。检验学生记忆的准确性与灵活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地理。又如,情境法——讲到气候类型的模式图时,引入情境,把教室中每一排课桌当作有纬度范围和东中、西不同位臵的亚欧大陆,教室中其他区域当作海洋,让学生体验自己在地球上的位臵,从而深刻理解气候类型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3.注重培养问题意识,锻炼学生质疑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注重培养问题意识,锻炼学生质疑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为学生创设一个研究现实未知问题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这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想问”问题情境是指教师设计的问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一时无法解决,从而产生一种努力探究问题的内心需要。教学中应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臵身于问题情境中,以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使之乐于学习、乐于发问。例如,学习地球的运动时,先邀请两位同学上台演示地球自转的方向,一位同学顺拨地球仪(自西向东),另一位同学逆拨地球仪(自东向西),然后教师提示:显然,二种转动方向,只有一种是对的。究竟哪一种是正确的呢?再让学生观察地球仪的造型,想想看:地轴为什么不是垂直于底座而是倾斜的,而且所有地球仪的地轴倾斜的角度都是一样的?这样的造型是不是为了设计上的美观?通过一系列的演示、观察、设疑,一次又一次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五、把生活经验应用到地理教学中,让地理知识形象化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育。”因此,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和生活地理,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例如:在讲“地球和地图”时,利用学生

切西瓜的经验,在学生中展开一次“经纬线和经纬度”讨论,经过讨论学生切西瓜的方式大致归纳为两种切法:一种是先把瓜从中间切为两半;另一种是先用刀把瓜从瓜头向瓜尾切成两半。教师分析第一种切法:平行中间切面,再切无数刀,可以切出无数个圆,每个圆代表地球上一条纬线圈,中间切面代表赤道,地球表面就有无数条纬线。给每个纬线圈上标上度数,就可以用不同的纬度表示不同的纬线。纬度实质是线面关系,即从每条纬线圈上任一点向中间切面(赤道面)圆心连线,所连线与中间切面(赤道面)的夹角就是该纬线圈的纬度,纬度最大是90°。按第二种切法,并且每刀都切到瓜头和瓜尾也可以切出无数刀,每刀切出的曲线就代表一条经线,给经线标上度数就是经度。经度实质是面面关系,即两个切面的夹角,最大只能是180°。这样利用学生生活实际为课堂注入了新鲜的生活内容,把地理知识移植到生活中去,使学生在娱乐中学到了有用的地理,自然地开启了学生形象思维的大门,并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培养。 六、把小实验引入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探究兴趣

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很重要的一个目标,也是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如果设计合理,也是最能引起学生探究兴趣的内容。比如讲风的形成时在课堂上我做了这样一个小实验,讲到这部分内容正好是秋末,上课时把门开了一条小缝,让学生把备好的火机打着,分别放到门的上沿和下沿观察火苗的方向,大家清楚的看到把打着的火机放到门的上沿时火苗向

外,当放到门的下沿时火苗向内;接着让学生探讨原因并绘出简图,这一节的难点也就很容易的突破了。 七、及时进行课堂教学反思

要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师有必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重新审视,对成败得失进行思考判断,它不是简单的回顾,而是对教学中成功之处、疑惑点、灵感点、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理性的分析思考,寻找解决方法,并在随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使课堂教学趋于优化,从而达到最佳。教学反思,能够积累经验,优化教学方法,发现问题并激发教师的潜能,它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培养了教师的能力,提升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强了教师对专业知识的积累,使教师由实践型向经验型、钻研型转变,也是教师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重要途径和创设有效和高效教学的必要的条件。

总之,地理课堂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突出了“有趣、多能、重情、务实、高效”的特点,通过其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教育学生,以达到培养人才,适应社会,适应未来需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孙袁华 《研究性学习课程与教师教学策略探析》 [2] 高凌飚,张春燕《探究性学习的特点》课程、教材、教法 2002.5

[3] 汤国荣《追寻“高效”的地理课堂》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0.7

[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及参考.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袁孝亭.王向东: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地理课程改革2002. [7].吴国泉 新课改:如何实施课堂教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re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