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0)古代汉语语法学复习思考题

更新时间:2024-05-21 06: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0230)《古代汉语语法学》复习思考题

专题一:

1.最先注意到“之”“其”活用的是谁?

2.“之”“其”借代修辞有哪些特殊达意效果? 3.简述“之”“其”借代有各种达意效果的原因。

4.在你的方言中有无人称代词的借代修辞用法?如果有,分析其借代作用。

专题二:

1.简介以往分析“有以”“无以”主要有哪些观点?

2.试谈谈句型变换语法理论,指出本专题运用的是哪几种变换。 3.举例说明“有以”“无以”是“何以”的变换形式。

4.试分析除专题已分析的其他几种解释“有以”“无以”观点的不对处。

专题三:

1.前人分析“为”尾句的观点主要有哪几种?

2.分析“何以A为”,王引之和马建忠的看法是怎样的?

3.“何以A为”、“无以A为”句是怎样形成的?举例简述其形成过程。 4.“何以假为”是“何以A为”句吗?为什么? 5.试分析句尾“为”的词性演变及其原因。

专题四:

1.简述前人分析“为”字被动句的两种对立意见。

2.从哪些方面可以证明早期“为”字被动句是动宾结构?

3.举例说明早期为字被动句“为+V“中,动词V主要有哪两个重要的语法特点。 4.“为”字被动句后来变成介动或助动结构,简述起演变过程和原因。 5.前人分为字被动句的两种观点都有欠妥的地方,为什么?

专题五:

1.“所”由名词转化为代词,分析其转化过程和理据。

2.所字结构的形成有三种情形,简述其三中形成过程和结构形式。 2.所字结构的内部结构关系是什么?有哪些证据可证明这一关系? 4.所字结构有哪几个重要的语法特点?

5.为什么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结构和多义性结构?

6.试分析“所+介+动”、“所+动+者”“所+动+名”的内部句法关系,指出其中“介”、“者”“名”的词性和语法作用。

专题六: 1

.“者”的词性有代词和助词两种,你赞成哪一种?有何理由? 2.者字结构是怎样生成的?

3.代词“者”的基本语法功能有哪两个?举例分析。

4.“者”由代词变为语气词后有无固定的语气?为什么?

5.谈谈你对“伪??者”“似(若、如)??者”中“者”的词性和作用。 专题七:

1.先秦汉语中“之”字有哪些词性和用法?

2.动词“之”是怎样向代词“之”演变的?其演变的理论根据是什么? 3.提前宾语的“之”或认为是助词,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4.分析主谓之间的和定中之间的“之”的来源,说明其词性,并说明理由。

专题八:

1.古今人分析主谓间“而”有哪些观点?

2.最初主谓间“而”是代词的语言证据有哪些? 3.主谓间代词“而”演变为连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简述主谓间连词“而”的功能分化情况。

专题九:

1.前人对“数+斯+名”结构的“斯”有哪几种解释? 2.结构中“斯”相当于“其”有哪些证据?

(0230)《古代汉语语法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专题一

1、 马建忠

2、 表示恭敬、自轻自小、哀怜

3、 主要原因是语言环境和借代修辞。语言环境是对话,涉及双方的对面直接称谓,其中第一

人称有自大色彩,第二人称有不敬色彩,用第三人称借代第一或第二人称,则避开了对话时的直接称谓,表达各种思想感情。 4、 (略)

专题二

1、 有七种观点,即省所说、动宾说、等于有所、无所说、省之说、等于可能、不能说、无义

助词说、介宾结构说。

2、 句型变换指句子从一种类型变为另一种类型,主要用移位、添加、删除、替代等手法改变

句子成分或语序实现。本专题运用的变换手法有替代、添加、删除。 3、 证据有:实例,如“何以亡”变为“有以亡”,“何以去非性”变为“无以去非性”。

4、①动宾说,把“以”作名词宾语,实际上是介词;②省所说,把“以”当作代词,实际上

是介词;③等于可能、不能说,是将“有以”、“无以”当作副词性状语成分,实际上是“动宾”结构,“介”相当于“所介”,作名词性宾语;④助词说,把“有以”和“以”看作无义词,实际上是有意义的。

专题三

1、 前人分析为尾句,主要观点有:①“为”字动词说;②“为”字助词说;③“为”字介词

说;④“为”字由动词虚化为语气词说。 2、 王引说认为:“何”是状语,“以”是动词谓语,意义为“用”,“为”是语气词。马建忠有

三种分析:一是“何以A为”为“以A为何”,“为”是动词;二是“何以A为”为“何为

以A”,“为”是介词;三是“为”作语气词,同王引之的分析。 3、 “何以A为”是由“以A为B”变换为“以A为何”,然后将“何”移位于句首形成的,如

“以我为仇”复变“以我为何”,再变成“何以我为”。“无以A为”是“何以A为”的否定变式,即用“无”替代“何”形成,如“何以天下为”变换为“无以天下为”。

4、 “何以假为”不是“何以A为”句,而是“何+以字处字式”句式,因为“何以A为”由“以

A为何”变换来。“何”是“为”的宾语;“何以假为”中“以假为”是“为假”的处置式,“何”修饰处置式,作状语,二者的内部结构关系不同。

5、句尾句最初是动词,后来虚化为语气词,其原因有:①“何”与动词“为”动宾关系疏远;

②类推作用,“何”被视为状语;③变为“无以A为”“无V为”等句式后,“为”无宾语而悬空;④“为”处句末语气词的位置。

专题四

1、 前人分析“为”字被动句有述宾说和助动介动说。助动说认为“为NV”“为N所V”等句子,

“为”是动词,其后面的V或“所V”是宾语,N是定语;助动介动说认为,“为V”中“为”是表被动的助词,“为NV”中“为”是表被动的介词,N是介词宾语。

2、 有如下几方面:平行句式、逻辑、对比例子和对举句等,如“射为背师,不射为戮,射为

礼乎?”是平行句;“身死为戮”之意表明身已死,逻辑上不应再被杀,“为”当成为讲;“为圣人于晋,为戮于秦”比较,“为”也是成为义。“厚者入刑罚,薄者被毁丑”,“入”“被”对举,入、被均为动词等。

3、 早期“为+V”中,V有被动义和名词性两个特点,如“为戮”,意为“成为被杀的人”,“为”

是动词,“戮”指被杀之人,有被动义,又有名词性,指人。

4、 早期为字被动句变为助动或介动结构,主要是动词V的被动义调整到“为”字上,从而使

句子内部结构变为助词或介词结构;原因:一是顺应汉语被动句发展趋势,用明确的被动词表示被动,二是受见字、被字句光化。

5、因为述宾说符合早期为字被动句的特点,但不能解释后来演变的句子,而助动、介动说只

就演变后的句子立说,没有看到这种为字句早期的动宾结构关系。

专题五

1、 “所”字由名词转化为代词,其过程是:名词“所”表示处所地方义,转而可以指处所里

的人或事物,从而变为指示代词。其转化理据有空间观念的变化,和实际的例证。古汉语中其他有些指示代词如“此”“被”也是由空间观念转化而来的指示代词。实词方面,“公归无所”“勤而无所”之“所”均作“无”的宾语,前为名词,后为代词,“大官大邑,身之所庇”,“所”既指前面的“官”为代词,又指前面的“邑”,为名词。 2、 所字结构的形成有三种情形:①独用“所”后加动词,即“所→所+动”;②独用“所”前

家动词,即“所→动+所”;③动词前加“所”字,即“动→所+动”。

3、 “所字结构”内部结构关系是“中+定”结构关系,证据有:①独用“所”一般作宾语或谓

语,后加动词只能是定语;②“所居”可以作“居所”,“居”均为定语;③《诗经》和金文中还有后置定语现象;④汉语方言中还保存后置定语性复音词;⑤汉藏语系少数民族语言中后置定语很多。

4、 所字结构的重要语法特点有四种:①名词性;②多义性;③定语长短灵活自由性;④被动

性。

5、 所字结构之所以是名词性和多义性的,其原因主要是“所+动”是“中+定”关系,“所”作

中心语,动词作定语,不决定结构的性质,“所”作名词或作代词时指代一名词,因此使整个结构始终是名词性的。多义性是因“所”是名词和代词,代词无所不指代,加上名词义,使整个结构成为多义性结构。

6、 “所+介+动”中,“所”为中心语,“介+动”共同作后置定语;“所+动+者”中,“所”、“者”

所指对象相同,都是代词,“所+动”作定语,“者”代替“所”作中心语,并复指“所”字

所指。“所+动+名”,“名”即“所”指代的对象,并代替“所”作中心语,“所+动”作定语。

专题六

1、 “者”字词性有助词、代词说两种,我们赞成代词说,理由是:①从来源看,“者”本义是

辩治、理正分别,可引申为别事词即指示代词;②从实例看,古书中有不少“者”的异文、对文作“是”“氏”“焉”“之”等指示代词;③从时空观念看,“者”为“凡举其一,则其余为之者(诸)”,其余指存在于空间内的多数一方,跟此、彼、所等变为指示代词的过程相类。

2、 者字结构是在名词或谓语后加“者”形成的,即:名→名+者,谓→谓+者。 3、 代词“者”的基本语法功能有二:即①指代;②隔语作用。如“元者善之长也”,“者”复

指“元”,同时将“元”和“善”隔开,使其不组成“元善”一词语,保证“元”的主语性质。又如“大者王,小者侯”,“者”转指人,又将大、小和王、侯隔开,使其不组成“大王”、“小侯”,保证“大者”“小者”作主语。

4、 “者”由代词变为语气词后,没有固定的语气。因为作为代词,“者”具有的是指代作用,

当其虚化有指代作用后,它在句子里仅占据一个音节,不具有任何语气特点,它可以用在各种句子中,随句子不同而帮助句子的语气表达。 5、 “伪??者”“似(若、如)??者”句中,“者”的词性和作用仍然是代词,因其指代的

是前面动词短语所表示的状貌,因此可以译为“??样子”。或认为这类“者”是语末助词,或认为是代人的代词,都不对。

专题七

1、 先秦汉语中,“之”字的词性和作用有:①动词,义为往、到、变成;②指示代词,作定语、

宾语、复指宾语;③第三人称代词,作宾语、定语、兼语;④连词,连接定中、主谓、状中、并列成分;⑤衬音词,用于人名词、地名中。

2、 动词“之”演变为指示代词,主要是“之”作动词,义为前往,前往属空间移动、由此及

彼,由此转而指所往之彼处,从而演变为远指代词。“之”义为前往,但尚未离开,从而转指所留址之处,演变为远指代词。其演变的主要理据是空间观念的转化,由前往、留止的空间动作转而指空间之地方,从而变成指示代词。

3、 将提前宾语的“之”视为助词,不对。因为从来源看,这种“之”由空间概念转化来,与

代词“此”“彼”“所”等的演变形成过程相同。第二,“之”单独作宾语,可以位于动词之前,当名词作宾语不合语法时,借助“之”的前置复指功能就符合语法了。第三,疑问代词和人称代词也可以位于动词前,但没有复指功能, “之”字有复指性,所以为指示代词。 4、主谓之间和定中之间的“之”目前有介词、结构助词和连词三种定名,我们认为应定为连

词。因为这种“之”除用在主谓间和定中间外,还可以用于并列名词间,不能说后者是助词或介词;又犹汉语中,连词“然”“斯”等也是由指示代词变来的,“之”作连词,与“然”“斯”来源相同,不应另定其名。

专题八

1、 古人分析主谓间“而”字的观点有:①“而”犹“若”“如”,假设连词;②“而”是连词,

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等;③“而”是连词,表承接、陪从、假设等。

2、 最初主谓间的“而”是代词,其证据主要有:①蓝鹰先生举出壮侗语族语言主谓间有复指

的代词“那”,与古汉语中主谓间的“而”作用相同;②上古汉语中有些“而”仍用作指示代词;③古书中代词“而”和代词“其”“之”构成互文、异文;④“然后”可以说成“而

后”,然而均为代词。

3、 主谓间代词“而”演变为连词,主要原因是左行结构(定语在中心语后)和复指淡化。后

置性指示代词定语,主要复指前面的主语,在频繁使用中,复指淡化,从而演变为主谓间的一个连词。

4、主谓间连词“而”功能进一步分化为六类:①“而”所在句子用作假设分句,“而”变为假

设连词;②用作转折分句,“而”变为转折连词;③用作承接分句,“而”变为承接连词;④用作其他分句,“而”等于连词“之”,无义;⑤用作句子的谓语或宾语,“而”无义,或相当于连词“之”,或表转折;⑥独立成句,“而”无义,有重顿之感。

专题九

1、 前人对“数+斯+名”中的“斯”的解释有以下几种:①衬音词;②犹代词“此”;③犹代词

“其”;④连词,相当于“之”;⑤重言的标志。 2、 “斯”相当于“其”,其证据有:①《诗经》中有代词“斯”“其”,都修饰名词;②《诗经》

有“数+斯+名”,也有“数+其+名”;③“之”“此”等也可以修饰名词,但不能组成“数+之(此)+名”结构;④斯字从其得声,二字上古音相近;⑤从句型变换看,“数+其+名”可以变换为“其+名+数”;⑥从押韵看,“数+斯+名”适应押韵需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rd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