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复习题和参考答案
更新时间:2024-06-17 10: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微生物学复习题和参考答案
微生物学问答复习思考题库题量统计表 章节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 第四章 病毒与亚病毒 第五章 微生物营养与培养基 小题 30 81 40 53 42 章节 第六章 微生物营养代谢 第七章 微生物生长及控制 第八章 微生物遗传与育种 第九章 微生物生态 第十章 微生物在农业上的应用 合计 第一章绪论
一、复习题(30题)
1.什么是微生物?简述其3大特点和所属类群。
2.什么是马铃薯晚疫病?试述其在历史上对人类的一次严重危害。
3.如何理解“在近代科学中,对人类福利最大的一门科学要算是微生物学了”?
4.人类认识微生物世界的主要障碍是什么?在微生物学发展早期,学者们是如何逐一克服的? 5.微生物学的发展经历了哪5个时期?各期的代表人物是谁?
6.试简介列文虎克(A.vanLeeuwenhoek,1632~1723),并说明他对微生物学的贡献。 7.巴斯德学派在微生物学发展中有何重大贡献? 8.科赫学派在微生物学发展中有何重大贡献?
9.由巴斯德设计的著名曲颈瓶试验,有何重大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10.巴斯德、科赫等微生物学研究成果的“横向扩散”,产生了哪些分支学科?各学科的代表人物是谁? 11.微生物学史上的“成熟期”始于何时、何人?试简述本期的特点。
12.在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史中,与微生物学有关的“六大战役”是什么?它们对人类的进步起了什么作用? 13.在发酵工业和生物工程产业中有哪些关键性的工艺技术?试述青霉素的大规模生产对当代发酵工业和生物工程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14.什么是生物工程(学)?它由哪5大具体工程组成?它们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15.简述微生物在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16.微生物学对生物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有何重大贡献?为什么微生物可以发挥这种作用? 17.为什么说微生物是基因工程的支柱?
18.在经典遗传学发展为分子遗传学的过程中,微生物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能起这种作用? 19.微生物学有哪6类分科?试简述分类依据并各举数例。 20.试列举10项起源微生物学研究的特有操作技术。
21.试列举微生物学中3项最重要的独特技术,并分别说出其创始人、基本原理及其对发展微生物学的贡献。 22.何谓科赫法则(Koch¢s Postulates)?
23.微生物的“生长旺、繁殖快”特性对发酵生产有何实际意义?试举例说明之。 24.为什么说在微生物的5大共性中,“体积小、面积大”这一条是最根本的?
1
小题 40 61 40 37 28 452
25.微生物的“生长旺、繁殖快”特性对生物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有何意义?试举例说明之。 26.微生物界有哪几项特点可称得上是“生物界之最”?(应答10项)
27.当前人类正面临哪5大危机?解决危机的关键是什么?为什么说在解决这些危机中微生物可以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28简述现代微生物学发展的6大趋势。 29.为什么说“21世纪是生物学世纪”?
30.简述微生物学在那几方面的突出贡献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了几十年。为什么? 二、参考答案(54小题)
1.答案定义: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特点:个体微小(<0.1 mm);构造简单;进化地位低。
类群:原核类: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 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病毒,类病毒,朊病毒。 (注:也可用表解法解答)
2.答案一种由病原性真菌引起的严重植物病害。 19世纪中叶,在欧洲发生了一场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毁灭了5/6的马铃薯,个别地方甚至颗粒无收,并引起爱尔兰等地大量居民饿死或逃往北美。
起因:当地过分强调种植单一高产粮食作物~马铃薯;当时连年气候异常,长期阴雨,温湿度过高,十分有利于病原真菌的生长繁殖和传播。
3.答案不同的人群或个人有其不同的幸福观或福利观。
一般都集中在追求钱、权、利、名、业、健(健康长寿)等几个方面。
健康在幸福观上应居首位;在近代多门科学中,对人类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已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将进一步作出更大贡献的科学就是微生物学。 4.答案主要障碍有以下几点:
个体微小:列文虎克利用其自制的显微镜,克服了肉眼的局限性,首次观察到多种微生物的个体形态; 外貌不显:主要由科赫学派克服的,他们创立了许多显微镜技术,染色技术、悬滴培养技术和显微摄影技术,使人们对细菌等的外貌能清楚地观察到了;
杂居混生:由科赫等人发明的明胶和琼脂平板分离微生物纯种的方法,克服了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杂居混生状态,从而进入了研究微生物纯培养阶段;
因果难联:把微生物作用的因果联系起来的学者很多,如巴斯德提出了活的微生物是传染病、发酵和腐败的真正原因;科赫提出了证明某病的病原菌的“科赫法则”等。 5.答案史前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初创期:(荷兰的)列文虎克;
奠基期:(法国的)巴斯德和(德国的)科赫; 发展期:(德国的)布赫纳(Büchner) 成熟期:华脱生和克里克。
6.答案荷兰的业余科学家,微生物学的先驱者。
贡献:利用自制的单式显微镜,首次观察到细菌等多种微生物; 一生制作过400余架显微镜; 发表过大量有关微生物的论文。
2
7.答案提出了生命只能来自生命的胚种学说,否定了自然发生说; 认为只有活的微生物才是传染病、发酵和腐败的真正原因; 建立了消毒灭菌等方法; 自发地运用唯物主义认识论进行科学研究; 解决了一系列实际问题,如“酒病”,蚕病,鸡霍乱,牛、羊的炭疽病和狂犬病的防治等。 所以,巴斯德是微生物的奠基人。
8.答案建立了研究微生物的一系列重要方法,如用明胶、琼脂平板分离微生物纯培养和显微镜技术(染色、悬滴培养、显微摄影)等; 分离到多种重要病原细菌,如炭疽病菌,结核杆菌,链球菌和霍乱弧菌等; 提出了证实某微生物确为某病的病原菌的“科赫法则”。所以,科赫是细菌学的奠基人。
9. 答案理论意义:彻底推翻了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生命的自然发生说; 为微生物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为创立消毒、灭菌技术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实际意义:推动了寻找各种传染病病原菌的研究;对防治人类和动、植物病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促进了外科消毒术的建立;使发酵工业从自然接种发展到人工纯种发酵的新阶段; 推动了消毒灭菌技术的发展。 10.答案医用细菌学:巴斯德,科赫等; 消毒外科术:李斯特; 免疫学:巴斯德,梅契尼可夫,贝林,欧立希等; 土壤微生物学:维诺格拉德斯基,贝叶林克等; 病毒学:伊凡诺夫斯基,贝叶林克等; 植物病理学和真菌学:德巴利,伯克莱等; 酿造学:汉森,乔秦森等; 化学治疗法:欧立希等。
11.答案自1953年Watson和Crick发表了关于DNA结构的双螺旋模型起,使整个生命科学研究进入了分子生物学新阶段,也是微生物学进入成熟期的标志。
本期特点:微生物学从一门较孤立的应用学科发展为一门前沿基础学科;进入了分子水平的研究阶段;应用研究向着更自觉、更有效和可人为控制的方向发展。
12.答案“六大战役”是: 外科消毒术的建立;寻找人畜传染病的病原菌;免疫防治法的应用;化学治疗剂的发明;抗生素治疗的兴起;用遗传工程和生物工程技术,使微生物生产各种重要的生化药物。
对人类进步的作用有:由细菌性传染病引起的死亡率大大下降;人类平均寿命大大提高;严重传染病天花已在全球绝迹;生活在文明社会里的人,几乎都获得过不同程度的抗生素和其他微生物来源的药物的治疗。 13.答案关键工艺技术:因绝大多数培养对象都是好氧性微生物或动植物细胞株,所以其关键工艺技术为:高产菌种选育;大型高效发酵罐设计;提高溶氧水平的技术;防止杂菌污染的技术;产品的分离提纯,等等。
青霉素生产的巨大影响是它带动了:高产菌种(株)的选育;大型发酵罐的设计、制造;培养基的大规模灭菌;高效通气搅拌装置的设计;产品分离提纯等一系列后处理技术的建立,等等。
14.答案是一门以现代生物学理论、方法为基础,结合现代工程技术,自觉操纵遗传物质,定向改造物种,大量生产有用代谢产物或发挥微生物独特生理功能的新兴技术。
包括:遗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生化工程)、生物反应器工程。 相互关系:遗传工程是主导,微生物工程是基础。前两工程主要发挥改造物种的作用,后三个工程主要发挥大量商业化生产的作用。 (注:也可用表解法回答)
15.答案构成食物链的主要环节; 污水处理中的中心角色; 生态农业中的重要措施;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关键作用; 环境质量检测中的指示生物。
16.答案贡献:以微生物作为研究对象解决了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重大争论问题(应举一例); 是分子生物学的3大来源或3大支柱之一; 遗传学研究对象的微生物化促使经典遗传学迅速发展为分子遗传学;微生物是基因工程的支柱; 高等生物研究和利用中的微生物化趋向方兴未艾; 微生物学中的一套独特实验技术迅速成为现代生命科学各领域的共同技术。
3
原因:(可选择以下任一) 5大共性(见《教程》第9或11或13页);10个原因(见《教程》第220页);4个理由(见《教程》第405页)
(1)比面值大;(2)生化转化能力强;(3)快速自我复制;(4)多样性(物种,遗传,代谢,生态)。 17.答案在基因工程操作的四要素中,除基因供体原则上可以是任何生物的任何基因外,其余三部分均以微生物为主,即:
基因载体:都是微生物或其某组分,如细菌的质粒,病毒粒子或噬菌体; 工具酶:几乎都来自微生物;
基因受体:现阶段多数选择几种具有遗传背景清楚、生长繁殖快、易培养、无毒性等优良特性的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酿酒酵母等。
18.答案微生物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最佳生物对象,起到了无法取代的重大作用。
原因:生活周期短(代时短);培养条件简便;遗传性状丰富;多数为单倍体;具备多种原始的遗传重组方式;容易引起变异。 19.答案
20.答案显微镜技术;制片染色技术;无菌操作技术;消毒灭菌技术;纯种分离技术;选择性培养技术;鉴别性培养技术;突变型标记技术;菌种保藏技术;深层液体培养技术。
21.答案显微镜技术:由列文虎克等创始。他制造的单式微镜通过光学放大原理使人眼的分辨率从mm水平提高到μm水平,从而使原来无法见到的微生物世界显露其原形。由此开创了微生物的形态和分类方面的研究。
无菌技术:由巴斯德等发明,其原理是利用物理、化学因素来杀死、抑制或阻留微生物。由巴斯德设计的曲颈瓶试验不但创立了胚种学说,而且为消毒、灭菌无菌等技术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4
纯种分离技术:由科赫等创建。其原理是通过稀释的方法,将原先呈杂居混生状态的众多微生物个体进行分散,然后让每一个分散的个体繁殖成一个个单菌落以达到纯种分离的目的。此法使人类真正认识了各种病原体,并促进纯种发酵技术的建立和微生物学的研究。
22.答案一个用以证明某微生物确系某传染病病原体的一个原则。具体内容为:
病原菌只在患病个体上发现; 病原菌可离开患病动物体,并得到纯种培养物; 这种纯种培养物接种到敏感动物上后,出现特有病症; 自此患病动物中可重新分离到病原菌,它的实验室纯种应与原始病原菌相同。 23.答案有利于缩短发酵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例:生产发面用鲜酵母的酿酒酵母,其繁殖速度为2小时分裂一次,但在单罐发酵时,几乎每12小时就可“收获”一次,每年可“收获”数百次,这是任何农作物所不可能达到的“复种指数”。
或例:500kg重的食用公牛,每昼夜只能从食物中“浓缩”0.5kg的蛋白质,而同样重的酵母菌,只要以质量较次糖液的(如糖蜜)和氨水为主要原料,在24小时内即可真正合成5000kg的优良蛋白质。 (注:上述两例任选一个;也可另选其他例子)
24.答案小体积大面积的体制,为微生物带来了巨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代谢废物排泄面和环境信息的接受面,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其他特性。
25.答案有利于使科研周期大大缩短、经费节约、效率提高。
例:用大肠杆菌或脉孢菌代替果蝇或豌豆进行遗传学研究,大大推进了遗传学研究的进度和深度。 26.答案1〕个体最小 ;2〕形态最简;3〕营养消耗最快;4〕营养谱最广;5〕繁殖速度最高;6〕生物圈中数量最多;7〕变易最易;8〕适应性最强;9〕休眠时间最长;10〕代谢类型最多;11〕分布范围最广;12〕起源时间最早。(任选10项)
27.答案5大危机为:粮食、能源、资源、生态和人口危机。
解决危机的关键是:设法以利用无限的生物资源为主去代替目前的利用有限的矿物资源为主的状态。 微生物的独特作用:比面值大; 生化转化能力强; 快速生长繁殖的能力;具有物种、代谢、遗传和生态类型的多样性。
28.答案1〕研究工作向着纵深方向和分子水平发展;2〕一批新的学科正在形成;3〕微生物学与其他学科间的渗透、义叉和融合,形成新的边缘学科;4〕新技术、新方法在微生物学中的广泛应用;5〕向着复合生态系统和宏观范围拓宽;6〕一大批应用性高技术微生物学分科正在孕育和形成。(任选5项)
29.答案由物质运动的规律和人类对其认识的规律性所决定(生物运动是建立在机械、物理和化学运动基础上的复杂运动); 由生物界的多样性及人类对其认识的长期性所决定; 由当代人类面临的五大危机及其解决的迫切性所决定; 由其他学科对生命科学的促进和生命科学对其“反馈”和“回敬”的规律所决定。 30.答案 消毒灭菌技术;免疲学技术;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
消毒灭菌技术:由于微生物的消毒灭菌技术使婴儿避免了破伤风等细菌的感染,婴儿的成活率极大提高;免疲学技术:微生物免疫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使象天花等疾病基本消灭,瘟疫不流行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抗生素药物的发现和应用,拯救了象患了肺结核、流感等疾病不该死亡的人的生命,使全世界人平均寿命提高了几十年,这是微生物学给人类带来的最大福利。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 一、复习题(81题)
5
1.原核微生物主要有哪几类?与真核微生物相比,其细胞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2.何谓细菌?试写出其细胞结构的名称。
3.在没有显微镜的情况下,一般可通过哪些方式初步判断在我们日常生活环境中到处有细菌的存在? 4.列出真细菌目细菌的形态类型(包括基本形态、其它正常形态和异常形态)。
5.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和结构时,为何一般都要对它们进行染色?常用的方法有几类?首创细菌染色方法的学者是谁?
6.对细菌进行染色的方法种类很多,请用表解形式分别列出死菌的染色方法的类别及其各自所包括的主要染色方法的名称。
7.何谓革兰氏染色法?它在理论与实践方面有何重要意义?
8.何谓革兰氏染色法?主要操作步骤各有何作用?其中哪一步是成败的关键?为什么?
9.何谓革兰氏染色法?影响革兰氏染色法着色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请以枯草芽孢杆菌为例予以说明。 10.分别以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例,简述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11.试以枯草芽孢杆菌为例,简述采用革兰氏染色法染色的结果、原理及其主要操作步骤。 12.试以大肠杆菌为例,简述采用革兰氏染色法染色的结果、原理及主要操作步骤。 13.何谓原生质体和球状体?两者有何共同特点? 14.何谓原生质体?如何获得原生质体? 15.何谓细胞壁缺陷细菌?
16.试比较支原体、L型细菌、原生质体和球状体之间的主要异同。 17.何谓细胞壁缺陷细菌?按其形成方式共分为哪几种? 18.何谓细菌细胞壁?证明其存在的方法有哪些? 19.何谓细菌细胞壁?其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 20.何谓细胞膜?何谓间体?两者各有何生理功能? 21.何谓细胞膜?如何证明其存在?试简述细胞膜结构。
22.试述Singer和Nicolson 1972年提出的细胞膜液态镶嵌模式的基本内容。 23.什么是间体(mesosome)?其生物功能如何?
24.细菌细胞质内常存在哪些颗粒状贮藏物?为何常以颗粒状存在?试举例简述其与人类的关系。 25.何谓细菌细胞质?其内含的主要细胞结构和颗粒状贮藏物有哪些?请以表解形式扼要说明。 26.何谓核质体?如何证明其存在?
27.为什么将细菌的细胞核通常称为核质体、核区或拟核。 28.何谓核质体?试简述其生物学特性。
29.何谓核质体?它有何功能?与真核生物的细胞核相比有何特点? 30.细菌具有细胞核的说法合适吗?为什么?
31.龋齿的形成与某些产荚膜细菌有关吗?解释你的答案。
32.何谓荚膜?简述其在细胞表面存在的状态、化学组成和生理功能。 33.简述细菌荚膜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4.何谓大荚膜?何谓微荚膜?如何证明其存在? 35.如何初步判断并进一步证明某细菌是否具有鞭毛?
6
36.根据鞭毛着生的位置和数目可将细菌分为几类?举例说明。 37.何谓细菌鞭毛和菌毛?各有何生理功能?
38.试以大肠杆菌为例,简述鞭毛的结构,并指出该结构与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相互关系。 39.何谓芽孢皮层?简述其特性和生理功能。 40.何谓细菌芽孢?表解其结构并分别予以简要说明。 41.何谓细菌芽孢?简述其形成过程。 42.何谓芽孢?有何特性?
43.何谓芽孢核心?简述其化学组成和功能。 (15 分)44.细菌芽孢为什么具有极强的耐热能力?
45.何谓芽孢萌发?芽孢转化为营养细胞需要经过哪几个阶段?其生理生化特性和形态有何变化?哪些因子促进或抑制其转化?
46.简述芽孢萌发的几个阶段。哪些因子可促进或抑制芽孢萌发?促进芽孢萌发有何实践意义? 47.何谓伴孢晶体?有何特性和应用价值?
48.何谓菌落?细菌、放线菌、酵母和霉菌的菌落各有何特征?菌落有何实际重要性? 49.细菌菌落特征与其细胞形态结构间有何密切关系?请列举3-4例说明。
50.若要确定一个菌种的菌落特征时,一般应注意观察哪些指标?试指出影响菌落特征的环境因素。 51.简述放线菌与丝状真菌的主要异同。
52.为什么可以说放线菌也是一类具有丝状分枝细胞的细菌? 53.何谓孢子丝?简述其形态和排列方式。
54.试以链霉菌为例简述放线菌孢子丝的典型形态和在气生菌丝上的着生方式。 55.试以链霉菌为例,简述放线菌的形态特征。
56.根据菌丝的形态和生理功能,链霉菌的菌丝可分为哪几种?相互之间有何联系? 57.试以链霉菌为例,简述放线菌的生活史。 58.试述放线菌的繁殖方式。
59.简述放线菌以横割分裂方式形成孢子的途径。 60.简述放线菌孢囊孢子的形成方式。
61.放线菌菌落有哪两大类型?试分别列举代表菌并描述其菌落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 62.在确定链霉菌菌落时应注意观察哪些一般特征?
63.放线菌菌落和细菌菌落各有何主要特点?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64.谈谈你对链霉菌属的认识。
65.对染色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制片进行显微镜观察时,所有的菌体细胞都能呈典型的葡萄串状的吗?为什么?
66.球菌分裂后的排列方式因种而异,为什么有的呈链状排列,有的呈四联状、八叠状或葡萄串状排列? 67.何谓肽聚糖?试写出肽聚糖亚单位的化学结构(其中氨基酸不必写出结构式)。 68.目前学者们对于细胞膜的结构虽看法不一,但有哪几点见解是大家所公认的? 69.细菌细胞可以没有细胞膜吗?试从膜的功能来解释你的答案。 70.写出细菌细胞膜磷脂(甘油磷脂)的分子结构。
7
71.何谓S型菌落?有何特征? 72.何谓R型菌落?有何特征?
73.试举几例说明放线菌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74.支原体对哪些抗生素敏感?对哪些抗生素不敏感?为什么? 75.试分析比较衣原体与病毒在感染过程中的不同点。
76.许多衣原体比一些真正的病毒,如天花病毒还小,但衣原体却不属病毒而属细菌。为什么? 77.试比较立克次氏体与病毒有什么不同,尤其是在专性寄生性上的差异。
78.60年代以前,为何将蓝细菌划分为藻类植物,而现在却将其划分为原核微生物? 79.什么是蓝细菌的异形胞?其功能有哪些? 80.为什么蓝细菌能极其广泛地分布于自然界? 81.分析比较细菌L-型和支原体的异同。 二、参考答案(81小题)
1.答案:原核微生物主要有6类: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和衣原体。
它与真核微生物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胞核为核质体、即没有核膜、没有核仁、没有有丝分裂器。 2.答案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一般0.5×0.5~5.0μm)、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裂殖方式繁殖、水生性较强的原核微生物。
细胞结构分为:基本结构:为全部细菌细胞所共有。如细胞壁(支原体例外)、细胞膜、核质体、细胞质等。特殊结构:部分细菌细胞所具有。如鞭毛、菌毛、荚膜、芽孢及伴孢晶体等。
3.答案通过嗅觉:凡微生物大量聚集的地方,往往发出特殊的臭味或酸败气味;
用手触摸:凡微生物大量生长的表面,往往有粘、滑的感觉;
在固体食物表面,大量生长的结果,会出现水珠状、鼻涕状、浆糊状以及颜色多样的菌落或菌苔;若用小棒挑取会拉出丝状物来;
在液体(含营养)中,生长的结果,会出现混浊、沉淀或飘出一片片白花(菌醭或菌膜),并伴有气泡冒出。4.答案基本形态:球状、杆状和螺旋状;
其他正常形态:柄状、三角形、方形、圆盘形和肾形; 异常形态:畸形和衰退形。
5.答案由于细菌细胞极其微小而又十分透明,加之活体细胞内含大量水分,对光线的吸收和折射与水溶液差不多, 在光学显微镜下很难看清楚。经染色后,使菌体表面及内部结构着色,与背景形成鲜明对比而能较清楚地被看见。
常用的方法有死菌法和活菌法两大类;死菌法又分正染色法和负染色法两大类别,正染色法种类较多,又分简单染色法和鉴别染色法,鉴别染色法包括革兰氏染色法、抗酸性染色法、芽孢染色法等。活菌染色法常用美蓝或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等
首创细菌染色法的是德国学者科赫(R.Koch)
8
6.答案
7.答案丹麦学者C.Gram1884年发明的一种重要的细菌染色法。其简要操作步骤: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乙醇脱色和沙黄复染。其中乙醇脱色是实验成败的关键。经染色后菌体呈蓝紫色者为G菌,红色者为G菌。
此法可将几乎所有的细菌分为G和G两大类,因此是菌种分类鉴定的重要指标;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两大类细菌之间某些重要的生物学特性方面的明显差异,如细菌的结构、组成成分、生态和对药物敏感性等。 8.答案此法由丹麦医生C.Gram于1884年发明的一种重要的细菌鉴别染色法而得名。
主要步骤: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乙醇脱色和沙黄复染。初染使菌体染上紫色;媒染使结晶紫与碘分子结
+
合成一个分子量大且染色较牢固的复合物;乙醇脱色是使已染上的蓝紫色脱去而又成为无色(若是G菌则仍为蓝
+
-+
-
紫色);复染是使已脱色的细菌再染上复染液的颜色。
+--+
此法成败的关键是脱色。如果脱色时间过长,G菌则可被误染为G菌,反之,G菌可被误染为G菌。
9.答案此法由丹麦医生C.Gram于1884年创立的一种重要的细菌鉴别染色法而得名。其主要步骤: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乙醇脱色和沙黄复染。菌体最后呈蓝紫色者为G菌,呈红色者为G菌。
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是G菌。但是,如果培养时间过长或者已死亡,部分菌体自溶,涂片厚薄,尤其脱色时间过长等,都会影响其着色稳定性,使G菌误染为G菌。 10.答案经染色后,大肠杆菌为阴性反应,枯草杆菌呈阳性反应。
此结果与两者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
枯草杆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形成的网状结构组成,且多层紧密牢固,厚约20~80nm;肽聚糖的含量约占细胞壁干重的40%~90%,脂多糖含量仅0.1%~0.4%。当染色过程中用乙醇脱色时,由于脱水而引起肽聚糖层网状结构中的孔径变小,通透性降低,结晶紫-碘的复合物保留于细胞中而不易脱色,因此菌体呈紫色。而大肠杆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层厚约2~3nm,结构疏松且单层或双层;肽聚糖含量仅5%-10%,而脂多糖含量却高达11%~22%。当染色过程中用乙醇脱色时,脂类物质溶解,细胞壁通透性增加,结晶紫-碘复合物被抽出而脱色,再用复染液染色,于是菌体染上了复染液的颜色而呈红色。 11.答案结果:G+,菌体呈蓝紫色。
原理:G细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高,而脂类物质含量低,且肽聚糖层网状结构紧密、牢固、多层。当用乙醇处理时,脂类物质溶解而使得肽聚糖层网状结构中的孔径变小,细胞壁通透性降低,结晶紫-碘的复合物保留于细胞中而不易脱色,故菌体仍呈结晶紫-碘复合物的颜色(蓝紫色)。
主要操作步骤:
涂片:将培养一定时间的菌种均匀涂布于载玻片上,干燥、固定。 染色:结晶紫?碘液?95%乙醇?沙黄。 (初染)(媒染)(脱色)(复染) 油镜观察。
9
+
+
-+
+
-
12.答案结果:G,菌体呈复染液颜色(红色)
-
原理:G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低,而脂类物质含量高。当用乙醇处理时,脂类物质溶解,细胞壁通透性增
-
加,致使结晶紫-碘的复合物被抽出,最后被染上了复染液(沙黄或番红)的颜色(红色)。
主要操作步骤:
涂片:培养一定时间的菌种均匀涂布于载玻片上,干燥、固定; 染色: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乙醇脱色?沙黄或番红复染; 油镜观察。
13.答案原生质体一般由G+菌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的壁或加入青霉素抑制其壁的合成后所剩下的生活体部分。
球状体一般由G细菌采用与制备原生质体相同的方法除去细胞内壁层但仍残留外壁层后的生活体部分。 两者共同点主要有:无细胞壁,均呈球状;对渗透压等外界条件十分敏感;即使有鞭毛的细菌也失去了运动性;对某些噬菌体不敏感等等。
总之,它们几乎失去了原有细胞壁所具备的生理功能,但仍能正常生活。 14.答案G+细菌人为彻底去壁后仅由细胞膜包围的细胞生活体部分即为原生质体。
获得的方法:用某选择性溶菌酶(如溶菌酶)以适当浓度处理G细菌,经一定时间后,便可彻底去掉细胞壁;
+
或者让G细菌在一种特殊的环境中生长。例如将其培养在含一定浓度青霉素的培养基中,便可抑制细胞壁肽聚糖
+
-
的合成而获得。
15.答案细胞壁是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之一。
在某些情况下:如受鸡蛋清溶菌酶或青霉素的作用,细胞壁中的肽聚糖层被破坏或其合成被抑制,或者通过自发突变,或者在自然进化过程中丧失,均可形成缺壁的细菌。
例如原生质体、球状体、L型细菌和支原体等,都是在不同条件下所形成的缺壁细菌。
16.答案相同:均为细胞壁缺陷的原核微生物;对外界环境因素较敏感;一般均为球形(支原体有时呈丝状)。
不同:主要表现为形成缺壁的方式不同。 支原体:在自然界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 L型细菌:在实验室条件下自发突变形成;
+
原生质体:G菌在人为条件下用鸡蛋清溶菌酶彻底除去原有的壁或加入青霉素于培养基中培养以抑制其壁的
合成;
球状体:一般为G细菌通过与制备原生质体相同的方法处理后形成。
17.答案细胞壁是细菌的基本结构之一,但在某些情况下可导致细胞壁缺损以致无壁,这类无壁或壁部分缺损的菌株统称为细胞壁缺陷细菌。
按其形成方式,缺壁菌株大致分为四种: 支原体:在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 L型细菌:实验室条件下自发突变形成
原生质体:实验室条件下,以人工方法彻底去壁 球状体:实验室条件下,经人工方法除去部分细胞壁
18.答案位于细胞表面,内侧紧贴细胞膜、较为坚韧的一层较厚实的外被。主要由肽聚糖组成,具有固定细胞外形和保护细胞等多种生理功能,是细菌的基本结构之一。
10
-
促进芽孢萌发的因子:L-丙氨酸、Mn、表面活性剂、葡萄糖以及适当加热、低pH和还原剂处理等。 抑制因子有:D-丙氨酸、重碳酸钠等。
当芽孢萌发为营养细胞后,耐热力降低,即使在没有加压蒸汽等条件下,也可用较为简易的方法将有害细菌杀灭。
cs
48.答案菌落:生长于固体培养基上,来源于单个或同一种细胞群而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并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落。
菌落特征:细菌:湿润、较光滑、较透明、粘稠、易挑取、质地均匀以及菌落正反面或边缘及中央部位的颜色一致等。
放线菌:干燥、不透明;表面呈紧密丝绒状,其上有一层色彩鲜艳的干粉;与培养基结合紧密,难以挑取;菌落正反面颜色常常不一致,菌落边缘培养基平面有变形现象。
酵母菌:湿润、较光滑、较透明、易挑起、质均匀以及正反面和边缘、中央部位颜色均较一致,比细菌的大。霉菌:较大、质地疏松、干燥、不透明、呈蛛网状、绒毛状或絮状,不易挑取,正反面、边缘及中央部位的颜色常不一致。
重要性:主要用于微生物的分离、纯化、鉴定,计数等研究和选种、育种等实际工作中。 49.答案各种细菌菌落特征在一定条件下都具有稳定性和专一性。
由于菌落是微生物的巨大群体,因此,个体细胞的形态结构上的种种差别,必然与菌落特征密切相关。 例1:具荚膜细菌的菌落表面,往往十分光滑、呈蛋清状,形态较大。
例2:产芽孢细菌的菌落由于芽孢引起的折射率的变化,致使菌落表面不透明或显得干燥。
例3:链状排列的细菌菌落,往往表面粗糙、有皱褶,如果还具鞭毛,则菌落表面既粗糙多褶、不透明,而且外形及边缘也不规则。
例4:各种球菌的菌落往往较小、较厚、边缘很整齐。 50.答案观察指标:
菌落形态:隆起程度(扁平、低凹、乳头状等);边缘状况(整齐、波状、裂叶状、锯齿状等);表面状态(光滑、皱褶、颗粒状、同心环状;闪光、金属光泽、无光泽等);质地(紧密、疏松、粘液状、油脂状等);颜色、透明度、大小等。
影响因素:培养时间、培养条件、培养基成分和浓度等。
51.答案不同:原核;具细菌型细胞壁;菌丝纤细;可被抗细菌抗生素所抑制;游动孢子的鞭毛结构与细菌的相同;最适生长pH偏中性;对溶菌酶敏感等。
相同:菌丝显著分枝;形成无性孢子的方式相似;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以及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状态相似等。
52.答案因为放线菌有很多特点都与真细菌相同:原核;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主要为肽聚糖;菌丝的直径与细菌的相仿;有的放线菌产生具鞭毛能运动的孢子,其鞭毛结构与细菌的相同;核糖体亦为70S;放线菌噬菌体的形态也与细菌的相似;凡细菌敏感的抗生素、溶菌酶,放线菌也同样敏感;最适生长pH也与多数细菌的相近;DNA重组方式也与细菌的相同。
53.答案又名繁殖菌丝。它是气生菌丝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而成熟、分化为具有繁殖能力的菌丝。通过横隔分裂或形成孢子囊等方式,分别产生成串的分生孢子或孢囊孢子。
16
2+
孢子丝的形态及其在气生菌丝上的排列方式,因菌种而异。 形态:直形、波曲形、螺旋状等。 排列方式:交替着生、丛生或轮生等。
以上特征均较稳定,故作为分类、鉴定的重要指标。 54.答案形态:直形、波曲、螺旋形。
其中螺旋形又可细分为松螺旋、紧螺旋等多种,以至螺旋松紧、螺距大小、转数、转向都较稳定。 着生方式:交替着生、丛生和轮生。 其中轮生又可分为单轮生、双轮生等。
以上特点均较稳定,故常作为分类鉴定的指标。 55.答案放线菌多为分枝发达的菌丝体组成。
根据菌丝体的结构和功能又可分为:
基内菌丝:生长于培养基内,具有吸收营养排泄废物的功能;菌丝一般无隔、分枝繁茂、无色或有颜色; 气生菌丝:由基内菌丝伸向空间而成;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时较基内菌丝色深且粗;
孢子丝:由气生菌丝发育成熟分化来的具有繁殖能力的菌丝,此菌丝再通过一定方式形成孢子进行无性繁殖。孢子丝的形态和在气生菌丝上的排列方式因菌种而异。 56.答案分为3种: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
相互之间不可分割,已形成为一个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基内菌丝:生长于培养基内或表面,具有吸收营养、排泄废物的功能;菌丝一般无隔,分枝繁茂,有的产生颜色;
气生菌丝:由基内菌丝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分化形成,伸向空间;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它较基内菌丝色深且粗;当其被孢子丝或孢子覆盖后很难单独识别;
孢子丝:由气生菌丝发育分化而来,具有繁殖能力的菌丝,其形态和在气生菌丝上的着生方式因菌而异,有的产生颜色。
57.答案生活史是指放线菌从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生长发育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所经历的过程。
过程:孢子萌发长出芽管;芽管伸长、分枝、形成基内菌丝;基内菌丝向培养基表面空间伸展,形成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发育成孢子丝;孢子丝以一定的方式形成同种孢子。如此循环往复。 58.答案主要以无性孢子繁殖。
以横割分裂方式形成分生孢子
孢子丝的细胞膜内陷,由外向内逐渐收缩,最后形成完整的横隔膜,将孢子丝分割成多个孢子; 孢子丝的细胞壁、细胞膜同时内陷、缢缩,最后将孢子丝缢裂成成串的孢子。 孢囊孢子:气生菌丝或基内菌丝缠绕成孢囊,孢囊内菌丝发育形成孢囊孢子。 厚壁孢子:(少数种)
菌丝体断裂形成新个体(尤其液体培养时)
59.答案由气生菌丝分化为具有形成孢子能力的繁殖菌丝(孢子丝),繁殖菌丝再发育形成孢子。
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表明:横割分裂有以下两种方式。
孢子丝的细胞膜内陷,并向内逐渐收缩会合成横隔膜,最后将孢子丝分割成多个孢子; 孢子丝的细胞壁、细胞膜同时内陷、并逐步向内缢缩,将孢子丝缢裂成成串的孢子。
17
60.答案形成孢囊孢子是游动放线菌科的最大特征,它由基内菌丝或气生菌丝以一定方式形成各种孢囊,囊内再形成孢子。
方式:由孢子梗或产囊菌丝膨大形成;由产囊孢子缠绕形成。
当孢囊成熟时,囊内的孢子丝形成横隔或者囊内的原生质分裂成球状、椭圆或杆状的孢子,孢子数量1至数十个不等。
孢子囊遇水后,孢囊孢子由孢囊孔喷出或者破囊而出。 有的种产生的孢囊孢子还具鞭毛,能运动。 61.答案由产生大量分枝和气生菌丝的放线菌组成的菌落。
代表菌:链霉菌。
特征:较小而不蔓延;干燥而不透明;表面呈较紧密的绒状或坚实多皱,以至同心环状;与培养基结合紧密,不易挑取,挑起后也不易破碎;当大量孢子形成后且覆盖于菌落表面,使菌落表现最突出的特点:絮状、粉状或颗粒状;有的呈现一定颜色。 (4分)
形成原因:因菌丝已分化为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大量分枝的菌丝相互缠绕;基内菌丝长在培养基内,气生菌丝和孢子丝伸向空间并分化为孢子;菌丝间又不存在毛细管水等。
由不产生大量菌丝体的放线菌组成的菌落。 代表菌:诺卡氏菌
特征:与培养基粘着力差,结构粉质状,挑起则粉碎。 形成原因:主要是不产生大量的气生菌丝体。
62.答案链霉菌是放线菌中能产生大量分枝和气生菌丝以组成具特征性的放线菌菌落的典型代表。
注意观察如下特征:大小及表面状况:较小而不蔓延;表面呈较紧密绒状或坚实、干燥、多皱;当孢子大量形成且覆盖于菌落表面时,则呈现出放线菌菌落的典型特征:絮状、粉状或颗粒状;质地:致密;坚实;与培养基结合紧密,不易挑取,挑起后也不易破碎;有的孢子含色素而使菌落正反面呈现一定颜色等。
63.答案放线菌:干燥、不透明,表面呈紧密绒状或干粉状;与培养基结合紧密,不易挑取,挑起后不易破碎;菌落正反面颜色常常不一致;菌落边缘培养基的平面有变形的现象。
细菌:湿润、较光滑、较透明、较粘稠、易挑取、质地均匀,正反面或者边缘与中央的颜色一致等。 原因:细菌属单细胞生物,细胞间没形态分化,每个细胞间隙都充满了水,凡不能直接接触培养基的细胞,只能从毛细管水中获得营养和排泄代谢产物,形成了细菌菌落的上述特点。
放线菌的菌丝根据结构和功能的不同而分化为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孢子丝产生孢子,基内菌丝位于培养基内。故形成了上述特征。
64.答案形态结构:能形成分枝发达的菌丝体,单细胞;按其结构和功能又可分为: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孢子丝最后分化为孢子;孢子丝的形态和着生方式因种而异,具有一定分类鉴定的意义。
细胞壁为I型,含L-DAP等。 G+、腐生、好氧
菌落特征:较小而不蔓延,质地致密、表面呈紧密绒状或坚实、干燥多皱;不易挑起,挑起后也不易破碎;当孢子大量形成后,菌落则呈现粉状、绒状或颗粒状的典型的放线菌菌落。
繁殖方式:主要形成分生孢子,菌丝片段也可繁殖。
与人类关系密切:是抗生素的主要产生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具重要作用。
65.答案细菌细胞的排列方式是种的特征之一,在描述细菌(尤其是球菌)的细胞时,应仔细而恰当地说明其排列方式。
经适当染色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不能均以葡萄串状排列。
18
其一,一定种的全部细胞难按一种典型方式进行排列; 其二,制片时外因的作用,破坏了细菌的自然排列状态。 占优势的排列方式才是重要的特征。
66.答案细胞沿一个平面分裂,新个体不但可保持成对状态,而且相互连接而呈链状排列。如溶血链球菌;
细胞沿着两个相互垂直的面进行分裂,每4个新个体特征性地连在一起呈“田”字状排列。如四联微球菌; 细胞沿着3个互相垂直的平面分裂,新个体每八个细胞有规则的呈立方体排列重叠在一起。如尿素八叠球菌;细胞无定向分裂,多个新个体形成无规则的群体,犹如一串葡萄。如白色葡萄球菌。 67.答案肽聚糖是构成细菌细胞壁的网状骨架结构和主要的组成成分。
它是一个大分子化合物,由若干个肽聚糖亚单位通过一定的连接方式交联而成。 每个亚单位由3部分组成:
双糖单位,即一个N-乙酰葡糖胺和一个N-乙酰胞壁酸; 短肽“尾”由四个氨基酸组成,连接于N-乙酰胞壁酸上;
肽“桥”,不同的菌种类型不同,通过肽“桥”使相邻的两个肽聚糖亚单位交联起来。
(写简式也可)
68.答案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中以多种形式不断运动,因而使膜的结构具有了流动性; 膜蛋白质无规则地、以不同深度分布于膜的磷脂层中;
膜中的蛋白质和磷脂,不论数量、种类,均随菌体生理状态而变化。 69.答案细菌细胞绝不能没有细胞膜。
细胞膜是细菌的重要代谢活动的中心,生理功能极其多样,尤其膜蛋白不仅含量高而且种类多,且各具特殊活性,如渗透酶、呼吸酶、ATP合成酶、合成酶等。
生理功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运送、交换;维持细胞正常的渗透压;合成细胞的各种大分子化合物;进行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而产能;鞭毛着生点和提供其运动所需能量等。 70.答案
19
71.答案S型(Smooth)菌落即光滑型菌落
它由产荚膜细菌生长于固体培养基上不断向细胞壁表面分泌一层透明、胶质状物质而形成的菌落。 特征:表面湿润、有光泽、粘液状。产大荚膜的细菌能形成典型的S型菌落。借此可初步判断某菌是否具有荚膜。
产荚膜细菌可因突变而成为无荚膜细菌,于是S型菌落可转变为R型(粗糙型)菌落。 72.答案R型(rough)菌落即为粗糙型菌落。
它往往由不产生荚膜细菌在固体琼脂培养基表面所形成的菌落。 特征:表面干燥、粗糙。
产荚膜细菌常因突变而失去荚膜,于是形成的菌落由S型转化为R型。
73.答案产抗生素:放线菌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是能产生种类繁多的抗生素,已广泛用于医药、工业、农业、食品加工以及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等众多领域。
产多种酶:例如葡萄糖异构酶、蛋白酶等,已用于工业生产酶制剂 产维生素:小单孢菌属 固氮:如弗兰克氏菌属
物质循环:对纤维素、石蜡、琼脂、角蛋白以至橡胶等具很强的分解能力。 有害:有些寄生型放线菌能引起人、动物和植物的疾病。
74.答案不敏感的抗生素:主要是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环丝氨酸等,因支原体无细胞壁。
敏感的抗生素:包括抑制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抗生素,如四环素、红霉素等。 抑制细胞膜上甾醇合成的抗生素,如两性霉素、制霉菌素。
75.答案侵入方式不同:病毒侵入方式较多,衣原体主要通过胞饮作用进入宿主。
增殖方式不同:病毒感染细胞后,即失去结构上的完整性。核酸和蛋白质分别合成后组装为完整的病毒粒子。衣原体感染细胞后,始终保持结构上的完整性,并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与宿主染色体的关系不同:病毒DNA可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而衣原体没有这一过程。
释放方式不同:病毒释放方式多样,如出芽、裂解宿主细胞等,衣原体主要靠裂解宿主细胞而释放。
20
76.答案因衣原体具有与病毒截然不同的特点:有细胞构造;细胞内同时含DNA和RNA;含肽聚糖的细胞壁;细胞内有核糖体 ;二等分裂繁殖;对抑制细菌的抗生素敏感;实验室中可通过组织培养物或细胞培养物等进行培养。故属细菌,不属病毒。
77.答案立克次氏体能量代谢系统不完全,细胞膜疏松,营养物质易漏出,故决定其专性细胞内寄生。
病毒无酶或酶系统不完全,不能进行独立代谢,必须依赖宿主才能增殖,复制。
此外,立克次氏体还有以下特点与病毒不同:具有细胞结构、细胞内同时含有DNA和RNA,有肽聚糖,有核糖体,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对抑制细菌的抗生素较敏感等。
78.答案细菌含有叶绿素a,能进行放氧型光合作用,故以前将其列入藻类植物。
现代科学技术研究表明,其某些细胞结构及化学组成与原核生物相似,即:无叶绿体;有核质体;有70S核糖体;细胞壁中含肽聚糖;对青霉素和溶菌酶敏感。
79.答案异形胞是蓝细胞所特有的一种结构和功能都很独特的细胞。与邻接的营养细胞连接,壁厚、色浅、具有光合系统I,并有固氮酶系统。
功能:利用光合系统I进行不产氧的光合作用,产生ATP和还原力。在无氧条件下,利用ATP和还原力进行生物固氮。
80.答案因为:为光能自养型微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有的具固氮作用;菌体外面包有胶质层,可保持水分,耐受干燥能力强;可与多种植物进行共生。
81.答案相同点:细胞壁无或不完整;细胞呈多形态;大多数能通过细菌滤器;菌落微小,在固体培养基上呈“油煎蛋”状。
不同点:细菌L-型是细菌在某些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缺壁变异株,有的还能回复至亲代形态。 支原体是一类经长期自然进化而形成的物种,不会回复产生细胞壁。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 一、复习题(33小题)
1.请描述真核微生物细胞核的主要特征。
2.试比较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在生理特性方面的区别。 3.试比较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在细胞结构和化学组成上的主要区别。 4.举例说明营养体既可是单售体又可是二倍体的酵母菌的生活史。 5.举例说明营养体只能以单倍体形式存在的酵母菌的生活史。 6.举例说明营养体只能是二倍体形式存在的酵母菌的生活史。 7.简述霉菌的应用领域。 8.简述霉菌与人类的关系。 9.请描述曲霉的菌丝特征。 10.请描述青霉菌的菌丝特征。
11.综述毛霉的菌丝特征、繁殖方式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12.综述根霉的菌丝特征、繁殖方式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13.综述曲霉的基本特征(菌丝特征和繁殖方式)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14.综述青霉菌的基本特征(菌丝特征和繁殖方式)及与人类的关系。 15.如何制备根霉和曲霉的玻片观察标本?两菌在低倍镜下有何区别? 16.什么叫单细胞蛋白?为什么酵母菌是一种优良的单细胞蛋白?
21
17.试比较酵母菌和霉菌在细胞形态和细胞壁成分上的差异。 18.简述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
19.分别写出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20.要获得细菌、放线菌、酵母菌的原生质体,应当分别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去掉其细胞壁? 21.简述酿酒酵母、裂殖酵母、路德类酵母生活史及其特点。 22.简述酵母菌出芽繁殖时芽体的形成过程。 23.请描述酿酒酵母生活史全过程。
24.若要观察酿酒酵母的子囊孢子,应采取什么样的培养方法和观察方法? 25.简述观察酵母菌细胞核的方法及观察结果。 26.简述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27.真菌的繁殖方式有哪些?为什么有性繁殖在真菌分类上显得更为重要? 28.请描述脉胞菌的菌丝特征。
29.如何区别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放线菌和霉菌的菌落[形态、大小、边缘(低倍镜下观察)气味、与培养基结合的紧密程度]?
30.为什么霉菌菌落的中央和边缘,正面和反面的颜色常有明显差别?细菌和酵母菌的菌落怎样?为什么? 31.试述真菌孢子的特点,并说明其实践意义。
32.酵母菌的无性和有性繁殖方式有哪几种?试分别介绍其相应的孢子名称。 33.试比较酵母菌菌落与细菌菌落的异同。 34什么是粘菌? 35非细胞黏菌生活史: 36细胞黏菌生活史
37什么是原生动物?分为那几纲?
38纤毛虫的细胞核有那两种类型,各有其什么生理功能? 39简述藻类的繁殖
40根据藻类哪些特征将藻类分为哪几类? 二、参考答案(33小题)
1.答案真核微生物细胞核是真核,具有核结构。其中包括:核膜:双层单位膜、有孔,便于核内物质交换;核仁:染色体:一般多于1个,是遗传信息主要贮存库。 2.答案
固氮 专性厌氧 氧化磷酸化部位 光合作用部位 化能自养 3.答案
细胞壁主要成分
原核微生物 有些可以 常见 细胞膜 细胞膜 有 真核微生物 无 无 线粒体 叶绿体 无 原核生物 肽聚糖 22 真核生物 纤维素、几丁质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器 核糖体 鞭毛 (注:任选5项)
4.答案如酿酒酵母:
一般无甾醇 有 原始核、无核结构 真正核,有核结构 无 70S 如有,则简单 有 80S 如有,则复杂(9+2) 子囊孢子萌发成单倍体营养体细胞,单倍体营养体出芽繁殖;两个单倍细胞结合,质配,核配成二倍体细胞,二倍体营养体出芽繁殖;在特定条件下,二倍体减数分裂形成4个子囊孢子的子囊,子囊成熟,破裂,释放子囊孢子。(也可用图示法回答)
5.答案八孢裂酵母生活史全过程:单倍体以裂殖方式进行无性繁殖;二倍体形成,两单倍体接合,质配之后核配,形成二倍体细胞;子囊孢子形成:二倍体核经三次分裂(其中一次为减数分裂)形成8个单倍体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释放:子囊成熟,释放子囊孢子。 (也可用图示法解答)
6.答案路德类酵母:二倍体形成:单倍体子囊孢子配对结合?质配?核配形成二倍体;二倍体细胞萌发;二倍体细胞芽殖,进行无性繁殖;子囊孢子形成:二倍体细胞内的核减数分裂,产生4个子囊孢子。(也可用图示法解答) 7.答案传统发酵食品:酱、豆腐乳等;
工业应用:抗生素,有机酸,酶制剂等; 用于基础理论研究。
8.答案有益方面:用于传统发酵食品;
工业应用:生产有机酸、酶制剂、抗生素; 基础理论研究。
有害方面:工农业产品的霉变;人、动、植物病害。
9.答案菌丝有横隔为多细胞霉菌;菌丝体多分枝;菌丝体分两部分:营养菌丝体和气生菌丝体;气生菌丝分化成分生孢子梗,其顶端膨大成顶囊,其上有小梗产生分生孢子。
由小梗、分生孢子及顶囊组成孢子头。孢子头的形状、颜色是菌种鉴定依据。 10.答案菌丝有横隔,为多细胞霉菌;多分枝,分化为营养菌丝体和气生菌丝体。
气生菌丝顶端分化成分生孢子梗和小梗,其上产生分生孢子。孢子头的形态,构造是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11.答案一类较低等真菌;
菌丝特征:菌丝发达,无横隔膜。茵丝体分两部分;营养菌丝体和气生菌丝体。 繁殖方式:无性繁殖产生孢子囊孢子;有性繁殖产生接合孢子。
与人类关系:有益方面:利用分解蛋白质的能力可制造乳腐,利用水解淀粉的能力可 用作糖化剂;利用转化甾族化合物的能力可生产激素类药物, 有些种类可以生产柠檬酸;
有害方面:引起水果,蔬菜及淀粉质食品霉腐变质。 12.答案是一类较低等真菌;
菌丝特征:菌丝发达,无隔膜,有假根和匍匐菌丝;菌丝体分两部分:营养菌丝体和气生菌丝体; 繁殖方式:以孢子囊孢子进行无性繁殖;以接合孢子进行有性繁殖;
23
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方面:能产生淀粉酶,糖化酶,也可用于甾体激素转化及有机酸生产。 有害方面:引起淀粉质食品的霉腐变质,水果蔬菜腐烂。
13.答案①菌丝特征。为多细胞霉菌;菌丝发达,有隔膜;菌丝体分两部分:营养菌丝体和气生菌丝体;气生菌丝分化出分子孢子梗,梗的顶端膨大成顶囊,其上有小梗可产生分生孢子;由小梗、分生孢子及顶囊共同组成孢子头;孢子头形状和颜色是菌种鉴定依据。
②繁殖方式:以分生孢子进行无性繁殖。绝大多数种类至今还没发现有性阶段,属半知菌类。 ③与人类关系:
有益方面:是发酵工业和食品加工工业的重要菌种。用于制酱、酿酒及多种酶制剂、有机酸的生产, 有害方面:除引起果蔬、粮食霉腐外,主要是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真菌毒素。
14.答案①菌丝特征:青霉菌为多细胞霉菌;菌丝发达,有隔膜; 菌丝分营养菌丝体和气生菌丝体;气生菌丝顶端分化成分生孢子梗,孢子梗上产生小梗和分生孢子;孢子头形态、构造是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②繁殖方式:以分生孢子进行无性繁殖。绝大多数种类至今还没发现有性阶段。 ③与人类关系:
有益方面:是青霉素的重要生产菌并可用于灰黄霉素、酶制剂及有机酸的生产; 有害方面,引起食品、果蔬及粮食的霉腐。 15.答案制片:
涂片用乳酸苯酚棉蓝液固定并染色后进行观察; 用载玻片培养后进行观察。 观察:(低倍镜观察)
菌丝横隔 特化菌丝 无性孢子 孢子着生部位 有性孢子 根霉 无 曲霉 有 假根、匍匐菌丝 足细胞 孢子囊孢子 分生孢子 囊轴上(内生) 顶囊及小梗上(外生) 接合孢子 无 16.答案单细胞蛋白指来自各类微生物体的蛋白,可作为动物蛋白质营养的来源。良好的单细胞蛋白应该具备无毒、易吸收、易制造,价格低廉,氨基酸含量丰富等优点。酵母细胞在含糖及无机氮的培养基上可以合成蛋白质,而且生长快,细胞大,所以是最优良的单细胞蛋白来源。
17.答案①相同点:它们都属真菌,真核,能以孢子繁殖,化能异养,不进行光合作用。
②不同点:
酵母:无菌丝体的单细胞,细胞壁成分以甘露聚糖为主;
霉菌:有发达菌丝体,单细胞或多细胞,细胞壁成分以纤维素、几丁质和葡聚糖为主。 18.答案①发酵产品:饮料、面包、甘油发酵、石油脱蜡
②药用、食用、饲料用单细胞蛋白
③可提取:核酸、辅酶A、细胞色素C、凝血质、维生素 ④可作遗传工程的受体菌
24
⑤少数种类引起人和动物疾病。 19.答案细菌:肽聚糖
放线菌;同细菌
酵母菌;葡聚糖和甘露聚糖 霉菌:纤维素和几丁质
20.答案细菌:加溶菌酶或培养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中;
放线菌:同细菌; 酵母菌:加入蜗牛消化酶。
21.答案①酿酒酵母:营养体是单倍体或二倍体。
子囊孢子发芽成单倍体,及单倍体芽殖;性别不同的两细胞接合,质配、核配成二倍体细胞;二倍体细胞出芽繁殖;二倍体细胞经减数分裂成4个子囊孢子;子囊成熟,孢子释放。
②裂殖酵母:营养体是单倍体
两单倍体接合、质配、核配成二倍体;二倍体核减数分裂成子囊孢子;子囊成熟,孢子释放。单倍体孢子裂殖,进行无性繁殖。
③路德类酵母:营养体是二倍体。
二倍体细胞芽殖进行无性繁殖;二倍体细胞内的核减数分裂形成子囊孢子;单倍体子囊孢子在子囊内接合成二倍体细胞。
22.答案①细胞壁变薄:在母细胞芽体部位,水解酶使壁变薄;
②芽体体积变大:芽体内产生大量核酸和细胞质等; ③横隔壁形成,芽体与母细胞间形成横隔壁; ④芽体脱离母细胞。 23.答案①单倍体营养细胞出芽繁殖
②两单倍体细胞接合?质配?核配成二倍体 ③二倍体营养细胞出芽繁殖
④在特定条件下,二倍体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子囊孢子 ⑤子囊孢子发芽成单倍体营养细胞 (也可用图示法回答)
24.答案①培养:在麦芽汁液体培养基内28-30?培养24小时;连续传代3?4次,然后离心洗涤,取菌泥接到生孢培养基斜面上。
生孢培养基应是石膏或醋酸纳等特定培养基,25-28?C培养三天,观察。
②染色法:按芽孢染色法染色,然后用油镜观察,可见到子囊成红色,子囊孢子成绿色。 (或用美蓝染色法,结果活菌白色,子囊孢子在子囊内,死菌蓝色) 25.答案用碱性品红或液姬姆萨染色法染色,可看到核内染色体。
电镜观察:核膜是双层单位膜,其上有核孔。 相差镜观察:可看到活细胞中核的存在。
26.答案①发酵产品:抗生素等药物、饮料及其他发酵产品;
②酶制剂:淀粉酶、糖化酶、蛋白酶、果胶酶等;
25
正在阅读:
微生物学复习题和参考答案06-17
某高中领导2022年元旦晚会致辞与查摆问题个人发言提纲汇编04-14
幼儿园园本节庆特色活动的建构与实施 精品 - 图文09-22
精彩的跑步比赛作文350字07-11
电子沙盘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06-20
年货准备02-17
注册企业风险管理师模拟题07-18
培训的个人自我鉴定08-22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复习题
- 微生物学
- 答案
- 参考
- 小班家教知识
- 2018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考试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解析
- 镇创先争优红段子
- 行业协会与政府关系的课题研究报告
- 减负工作教师承诺书
- 【恒心】【好卷速递】山东省莱州一中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质量
- 综合实验报告(R焊接102郭亚伟)
- 平差过程操作
- 第十章 轴的测试题(附答案)
- 广州塔调试文档 - 图文
- 质量员(土建施工)专业技能练习题(一般把握类)
- 河北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专家名单(第一批)附件
-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英语试
- 新编教育管理学第一版笔记(吴志宏版本)
-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论文目录
- 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坚持就是胜利》校本教材教案
- 2015年10月10日《高一第一次基础过关考试数学试题》
- 电梯在启动运行中产生振颤的原因及处理办法浅析
- 20世纪的高考 - 1987年数学高考试卷
- 放射性污染应急处置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发改立项备案+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