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毛中特各章复习题

更新时间:2023-06-12 04:4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毛中特复习大纲与考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单选)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论新阶段》政治报告中,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2.(单选)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确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3.(单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 4(单选)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5.(单选)1998年2月25日,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6.(单选)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7.(单选)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兰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

8.[单选]1935年,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确立是在遵义会议。

9.[单选]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10.[单选]中共七大上,刘少奇对“马克国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出进一步阐述。

11.[单选]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中共七大。

12.[单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13.[单选]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路线是群众路线。

14.[单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15.[单选]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6.[单选]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是实事求是。

17.[单选]

18.[单选]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在于坚持党的先进性。

19.[单选]

20.[单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二、多项选择题

1.(多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含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

2. 多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3.多选)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重要谈话,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关于“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的思想、关于“三个有利于”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关于先富帮后富、共同富裕的思想。

4.(多选)1998年底中共中央在全国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中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

5. 多选]1931年,在党中央占统治地位的王明教条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共产国际决议神圣化、苏联经验神圣化。

6. [多选]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

7、[多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8、[多选]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单项选择题

1. (单选)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讲话中指出,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2.

3.

4.

5.

6.

7.

8.

9. (单选)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单选)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上,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 [单选]胡锦涛提出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是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讲话中。 [单选]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会议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单选]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单选]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单选]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单选]党的思想路线的途径和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10. [单选]党的思想路线验证的条件和目的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1. [单选]邓小平明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文献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2. [单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13. [单选]毛泽东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概念的文章是《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14. [单选]毛泽东倡导的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的会议是中共七大。

15. [单选]1978年我国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讲座提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

16. [单选]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17. [单选]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多项选择题

1. (多选)2002年,江泽民在觉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2. 3. 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多选)“四个坚定不移”(1)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2)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3)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4)坚定不移地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4. [多选]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强调实事求是的著作和讲话有《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5. [多选]1992年春,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

6. [多选]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主要表现在科学概括了“实事求是”在整个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科学阐述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一致性;深刻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

7.

8. [多选]要贯彻好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必须做到重视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和重视理论对实践的基础作用。 [多选]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9. [多选]200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增强党的战斗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0. [多选]2007年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是发展是第一要义;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1. [多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12. [多选]“四个坚定不移”是指:⑴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⑵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⑶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⑷必须坚定不移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3. 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单选)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单选)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单选)毛泽东指出,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这个基本国情成为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4.

5.

6.

7.

8.

9. (单选)1930年1月,毛泽东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著名书信,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 [单选]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是五四运动。 [单选]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中共二大。 [单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成为科学的理论体系的标志是《新民主主义论》。 [单选]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分清敌友问题。 [单选]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阶级。

10. [单选]1947年,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

11. [单选]毛泽东否定“城市中心论”,提出“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的文章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单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

12.[单选]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领导权问题。

13.[单选]

二、多项选择题

1. (多选)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

3.

4.

5.

6. (多选)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多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多选)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革命的主要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多选)“四马分肥”是国家收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和资本家红利四个方面。 [多选]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7. [多选]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8.

9. [多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动力包括农民阶级、工人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多选]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就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10. [多选]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就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11. [多选]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2. [多选]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13. [多选]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自由职业者。

14. [多选]密切联系群众的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15. [多选]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农村革命根据地。

16. [多选]“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它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势,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

17. [多选]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8. [多选]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经济成分是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19. [多选]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是指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0. [多选]国家资本主义初级阶段企业利润分配的方面是国家税收、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本家红利。

21. [多选]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所采取的政策是利用、限制、改造。

22.[多选]近代中国人民面对的两方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3.党的七大政治报告概括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

1. (单选)《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为党的八大的召开做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2.

3. (单选)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 (单选)建国后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经历了许多曲折和失误,原因很多,归根到底,就在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没搞清楚。

4.

5.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单选)邓小平理论正是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基本理论问题的再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6.

7.

8. 9. (单选)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 (单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单选)邓小平谆谆告诫“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单选)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0. (单选)邓小平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

11. (单选)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12. [单选]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国内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3. [单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4. [单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

15. [单选]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16. [单选]邓小平完整地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是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

17. [单选]“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18. [单选]“社会主义本质”中的生产力方面的目标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9. [单选]“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方面的目标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0. [单选]中共八大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

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21. [单选]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

22. [单选]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是在1980年。

23. [单选]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是在1992年。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社会主义本质是:(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2)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3)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多选)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 [多选]建国后,毛泽东初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著作有《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4. [多选]邓小平之所以再三提出一定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搞清楚是为了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为了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是因为过去我们把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5.

6. [多选]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原则是发展生产和共同致富。 [多选]发展生产力目标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之间的关系是(1)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2)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互为条件。

7. [多选]邓小平关于“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阐述指明了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生产关系方面揭示社会主义性质。

8.

9. [多选]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显著特点是在目标和本质的层次上认识社会主义。 [多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需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10. [多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单项选择题

1.

2. (单选)认清中国的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 (单选)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60年代初期曾设想社会主义社会可能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3.

4. 5.

6. (单选)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单选)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我国将长期处于杜会主义初级阶段。 (单选)1981年,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分析。

7.

8.

9. (单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单选)党的十三大在科学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单选)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0. (单选)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11. (单选)1997年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

12. (单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13. [单选]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是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4. [单选]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曾设想社会主义社会可能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15. [单选]全面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历史地位,基本特征和基本任务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党的十三大。

16. [单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发达阶段。

17. [单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18. [单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是属于社会主义性质。

19. [单选]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时期至少需要100年

20. [单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1. [单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根本上说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22. [单选]改革开放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发展动力。

23. [单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24. [单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25. [单选]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26. [单选]党的十五大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

27、[单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所经历的阶段。

28、[单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9、[单选]

二、多项选择题

1. (多选)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跨越这个阶段。

2. (多选)我国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3. (多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包括:(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坚持改革开放。(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4)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4. (多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1)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3)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4)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5. (多选)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因为它规定了我国走什么道路,实行什么样的经济和政治制度,由什么样性质的政党来领导,以什么作为指导思想。

6. (多选)坚持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就是坚持: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方向和道路的统一。目的和过程的统一。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统一。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

7. [多选]我国对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这些有益的探索主要是(1)毛泽东曾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不发达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2)《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使用了社会主义“初级的阶段”;(3)党的十二大报告正式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4)党的十三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8. [多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1)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决定的;(2)这是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仍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所决定的;(3)它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分别是(1)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10. [多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社会性质的区别,这种社会性质的区别具体表现在(1)经济基础不同;(2)主要矛盾不同;(3)根本任务不同。

11. [多选]我国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信息化以及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

12. [多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中的“两个基本点”是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

13. [多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提出的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应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

14. [多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1)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3)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4)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15. [多选]四项基本原则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起的政治保证作用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团结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具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

16. [多选]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因为它规定了我国走什么道路;实行什么样的经济和政治制度;由什么样性质的政党来领导;以什么作为指导思想。

17、[多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⑴也是最根本的,它们的经济基础不同。⑵主要矛盾不同。⑶根本任务不同。

18、[多选、简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信含义:

第一, 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17.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跨越这个阶段。

第六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单选)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是我们党提出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 (单选)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单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单选)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改革。 (单选)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被称作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单选)我国改革的任务决定改革应是全面的改革。

7、“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方针。 7.

8.

9. (单选)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单选)邓小平在1980年,正式提出“对外开放”的表述。 (单选)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点和主题。

10. (单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提出来的。

11. (单选)我国积极发展对外贸易过程中要立足于以质取胜的战略。

12. (单选)建立经济特区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中的一项具有远见卓识的伟大创举。

13. (单选)经济特区之“特”在于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14. (单选)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5. [单选]首先全面阐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的是毛泽东。

16. [单选]毛泽东认为: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7. [单选]我们党提出改革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18. [单选]我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19. [单选]我国改革的任务决定改革应是全面的改革。

20. [单选]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21. [单连]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点和主体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22. [单选]首先使用“对外开放”这一表述的,是邓小平。

23. [单选]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立足点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24. [单选]我国积极发展对外贸易过程中要立足于以质取胜的战略。

25. [单选]在我国现阶段,经济特区之“特”在于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制度。

26. [单选]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经过长达15年的谈判,

27. [单选]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28. [单选]邓小平认为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改革。

二、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在阐明对外开放的必要性时,提出的两个观点是: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 (多选)“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从根本上说,是生产社会化、国际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 (多选)实行对外开放是有风险的,但我们有能力克服;对外开放会导致一部分资本主义的东西进入,但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3.

(1) (2) (3) 4. 5. (多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关系是: 两者本质上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 对外开放可以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多选)我国的对外开放是采取分步骤、有层次、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全面展开的办法。 (多选)我国经济特区的主要特点是:(1)经济发展以利用外资为主。(2)着重发展外向型经济。(3)对外商实行经济上的优惠政策。(4)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6. (多选)邓小平有关我国的经济特区描述是:是具有综合职能的经济特区。(2)是技术、知识、管理和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3)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4)是对外开放政策的窗口。

7. [多选]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主要贡献是(1)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和内涵;(2)指出社全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3)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4)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8. [多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1)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2)不是对抗性的矛盾;(3)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4)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9. [多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的目的就是要(1)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2)推动我国社全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10. 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新的时代条件下的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社会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11. [多选]我国当前的改革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第二次革命;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改革。

12. [多选]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的原因是就国内来说,原有的经济等体制束缚生产力的发展;(2)就国际环境来说,原有的经济体制不能适应国际经济的快速发展。

13. [多选]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赶上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潮流的客观需要。

14. [多选]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各种形式的开放;对所有国家的开放;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开放。

15. [多选]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16. [多选]我国的经济特区是具有综合职能的经济特区;是技术、知识、管理和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17. [多选]我国经济特区的主要特点是经济发展以利用外资为主;着重发展外向型经济;对外商实行经济上的优惠政策;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18. [多选]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对外政策的窗口。

19. [多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

命运的关键抉择。

第七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一、单项选择题

1. (单选)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并在1956年列入党的八大所通过的党章中。

2.

3. (单选)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分“三步走”。 (单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是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4. (单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5. (单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战略部署的第三步是指,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6.

7. (单选)党的十五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 (单选)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提出到2020年比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

8. (单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9. (单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途径。

10. (单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1. (单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指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12. (单选)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

13. (单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14. (单选)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

15. (单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6. (单选)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17. (单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18. (单选)在促进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中,邓小平提出“两个大局”的思想。

19. (单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 [单选]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正式全面提出分“三步走”的,是党的十三大。

21. [单选]产总值翻两番。

22. [单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23. [单选]党的十六大提出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民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24. [单选]党的十七大提出实现大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25. [单选]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6. [单选]党的十七大提出,要转达变经济发展方式。

27. [单选]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的必须是农业。

二、多项选择题

1. (多选)挺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方针。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2.

3. (多选)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多选)“两个坚持”,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5.

(1) (多选)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主要表现为: 它为人民生活提供基本生活资料;(2)农业为工业提供大量丰富的原料;(3)农业的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4)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

6.

7. )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多选)党中央为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曾提出过重大决策,这主要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8.

9. (多选)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的关系、资源的关系、环境的关系。 (多选)我国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尽快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10. [多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即1990年实现屠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到20世纪末,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11. [多选]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曲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即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20年,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义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12. [多选]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13. [多选]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且标,这主要是(1)国民生产总值到202O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2)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3)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4)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14. [多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15.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所包含的内容有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16. [多选]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

17. [多选]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做到“两个坚持”,这是指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18. [多选]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三个转变”,就是促进经济增长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2)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3)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19. [多选]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0. 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1. [多选]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为:⑴农业向人们提供粮食等基本生活资料;⑵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和市场;⑶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

1、(单选)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所占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实行何种所有制结构是由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的。

2、(单选)我国现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全民所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

3、(单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

4、(单选)决定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是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

6、(单选)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

7、(单选)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一项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稳定和完善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和核心是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

8、(单选)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这些经济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主要是指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9、(单选)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私有还是公有。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

10.(单选)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1.(单选)陈云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

12.(单选)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13.(单选)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4.(单选)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15.(单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是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去实现调控的目标。

16.(单选)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17.(单选)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是由其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18.(单选)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分配原则,但不是惟一原则。

19.(单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0.(单选)允许一部分人靠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必然会加快共同富裕的步伐。

21.单选)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和途径。

22。(单选)正确处理先富和共富之问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23.(单选)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24.(单选)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

25.(单选)国家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给予物质保证的社会安全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

26.单选)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

27.(单选)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

28.[单选]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9、[单选]我国现阶段居于主体地位的经济是公有制经济。

30、[单选]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31、[单选]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单选]市场机制的核心机制是价格机制。

32、[单选]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33、[单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单选]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是社会保险。

二、多项选择题

1、(多选)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多选)国有经济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3、多选)党的十五大指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

4、(多选)公有制可以采取独资企业、股份合作制、合作社、股份公司等形式,在经营方式上可以实行公有公营、公有民营、租赁、承包经营等方式。

5、(多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

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7、(多选)“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这一科学论断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包括:明确界定了市场经济的属性。消除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为我国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莫定了理论基础。

8、(多选)市场经济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既有其共性,又有其特殊性。市场经济的共性主要表现为:企业是独立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法制环境。

9、(多选)市场机制缺陷主要表现在:在生产和消费活动中存在外部性的场合,市场难以发挥调节作用;市场竞争会导致垄断的出现,但市场本身并不能消除垄断;不能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纯粹的市场调节会扩大收入差距;生产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有一定的盲目性。

10、(多选)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2)增加就业;(3)稳定物价;(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11、(多选)按劳分配原则是:1、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2)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原则;(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消费品主要的分配原则。

12、(多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分配方式主要有: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和经营收入;(2)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获得的收入;(3)资产收益和资本的利得;(4)提供技术、信息等获得的收入。

13、(多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作用包括:(1)示范作用;(2)帮助作用;(3)带动作用。

14.[多选]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形式;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

15。[多选]就全国而言,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16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7。[多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非公有制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与公有制经济长期共存。

18。[多选]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形式主要有按劳分配、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资产收益、提供技术、信息等获得的收入。

19[多选]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优抚安置。

20[多选]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包括:⑴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⑵市场经济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⑶市场调节可以和计划调节相结合;⑷市场和计划都是经济手段。

21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

1.

2. (单选)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 (单选)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

4.

5.

6. 7.

8.

9. (单选)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单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单选)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敢治制度的基本范畴。 在农村,村民委员会的建设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途径和成果,其基本内容就是实行村民自治。 (单选)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单选)邓小平在1979年明确地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单选)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更明确地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10. (单选)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核心。

11. (单选)社会主义最大的政治自由就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

13. (单选)1997年9月,江泽民在十五大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把“依法治国”作为党和国家基本的政治方略郑重地提了出来。

14. (单选)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15. (单选)依法治国的核心是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16.(单选)法制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单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起来。

17.[单选]

18.[单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19.[单选]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途径和成果是村民委员会建设。

20[单选]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

21[单选]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22[单选]

二、多选题

1. 多选)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明确指出:“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相互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2. (多选)进入社会主义后,人民的组成都分有: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阶级、一切拥护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以及新产生的社会阶层。

3. (多选)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主要表现在:性质相同,作用、职能相同,历史使命相同。

4. (多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是:其政治基础、根本原则和核心内容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实行“议行合一”;既是最高立法机关,又是最高权力机关;是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

5. (多选)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责,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作用。

6.

7.

8.

9. (多选)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多选)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包括: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多选)我国认为首要人权是生存权和发展权。 (多选)我国的政治体制,是指与国家根本制度相适应的具体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

10. (多选)政治体制改革是否成功,关键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看是否增强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生活;看生产力是否得到持续发展。

11. (多选)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2.[多选]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范畴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拥护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新产生的社会阶层。(

13.多选)我国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必须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必须坚定不移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

14.[多选]在我国,人民的组成部分有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一切拥护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新产生的社会阶层。

15.[多选]根据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主要表现在:⑴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的权利;⑵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⑶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⑷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

16.[多选]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7.[多选]

第十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

1. (单选)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建设和谐文化。

2. (单选)在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

3. (单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4. (单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5. (单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6. (单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7. (单选)对中国共产党和先进分子来说,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8. (单选)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9. (单选)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10. (单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11. (单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基础。

12. (单选)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13. (单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14. (单选)

15、[单选]

16、单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灵魂是马克思主义。

17、[单选]

18、[单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19、[单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多项选择题

1. (多选)江泽民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2. (多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3. (多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4. (多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5. (多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6. (多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包括了:“64字创业精神”、伟大的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青藏铁路精神。

7. (多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8.

9. (多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多选)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10. [多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加强社会公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家庭美德建设、个人品德建设。

12. [多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委的公民。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构建和谐社会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单选)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概念。 (单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单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范畴。 (单选)中国经济连续二十多年来的平均增长率达到9%以上。 (单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坚持以人为本。 (单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单选]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又一个重要目标是社会更加和谐。 [单选]《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获得审议通过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10. [单选]提出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的领导人是胡锦涛。

11. [单选]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概念的党的会议是十六届四中全会。

12. [单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

13. [单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指的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14. [单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做到以发展为目的,以改革为动力,以稳定为基础。

15. [单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坚持走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6. [单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17. [单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18. [单选]构建和谐社会,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发展。

19. [单选]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取得的成就有顺利完成“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000美元;中国经济连续20多年平均增长事达到9%以上。

20. [单选]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1. [单选]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概念是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22. [单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3. [单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

二、多项选择题

1. (多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一同构成“四位一体”战略地位。

2. (多选)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3. [多选]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4. [多选]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平正义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维护和实现。

5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诚信友爱是全社会互相帮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5. [多选]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充满活力是创造意愿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6. [多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部署是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9、[多选]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⑴以人为本,科学发展;⑵改革开放,民主法治;⑶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⑷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构想

一、单项选择题

1.

2. (单选)把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割让给日本是在1894年签订的《马关条约》中。 (单选)台湾问题最初是由中国内战形成的暂时分离状态,完全是中国的内政,不容许外国干涉,要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

3. 华社1949年3月发表《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社论,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

4. (单选)1955年5月,在全国人大第15次常委会上,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

5. (单选)“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初是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后来先用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

6. (单选)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的提法代替了“解放台湾”的提法。

7. (单选)1985年3月,全国人大六届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基本国策。

8. (单选)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9. (单选)全国人大七届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邓小平称赞它是“一部具有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的法律”,“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杰作”。

10. (单选)1993年3月,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1. (单选)2005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

12. [单选]台湾问题的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不容许外国干涉。

13. [单选]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主张的是周恩来。

14. [单选]1963年周恩来将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是指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15. [单选]

16. [单选]20世纪50年代中期,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各平解放台湾”主张的是周恩来。

17. [单选]“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单选]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在1983年。[单选]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一个中国”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

1. (多选)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安定进步,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各民族的交流与合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2. (多选)敌视新中国的美帝国主义所做的阻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的事件包括: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并直接干涉中国内政,公然派兵进入台湾,派遣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抛出“台湾地位未定”之说,妄图将台湾分裂出中国;美国同台湾当局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将台湾列入其军事保护伞之下;美国至今仍未停止出售先进武器给台湾。

3. (多选)英国侵占香港通过1842年8月签订的《南京条约》,1860年10月缔结的《北京条约》,1898年6月签订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4. (多选)香港回归对祖国统一具有重要意义:它标志着中国人民雪洗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国耻,标志着“一国两制”的巨大成功,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和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并对澳门回归和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发挥了示范作用。

5. (多选)针对台湾局势新情况和新变化,2005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了四点意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6.

7.

8. [多选]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安定进步;社会经济发展,各民族的交流与合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多选]英国强占香港岛是通过《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多选]2005年3月4日,胡锦涛提出对台工作四条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这是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

9. [多选]《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它一方面坚持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一方面明确规定香港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10. [多选]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雪洗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国耻;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的巨大成功;对澳门回归和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发挥示范作用;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和进步事业作出了新贡献。

11. [多选]两岸直接“三通”是指通商、通邮、通航。

12[多选]香港回归祖国具有重大意义: ⑴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中化民族的百年国耻;⑵“一国两制”构想获得巨大成功

12. ⑶对澳门回归和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发挥示范作用;⑷中国为世界和平、发展和进步事业做出了贡献。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单选)20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根据世界形势的变化,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 (单选)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其中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单选)世界多极化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

4.

5. (单选)新科技革命是当代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重要推动力。 (单选)1953年12月,局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经过1955年的万隆会议为许多亚洲国家所接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6. (单选)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毛泽东审时度势,果断地决定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提出了“一条线”的外交战略。

7.

8.

9. (单选)20世纪80年代以来,邓小平根据形势的变化。确定了“真正的不结盟”战略。 (单选)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就是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单选)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0. (单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11. (单选)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一新的理念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新概括,是指导我国对外工作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方针。

12. [单选]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13. [单选]邓小平在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时,指出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东西南北的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

14. [单选]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5. [单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社会根源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

16. [单选]20世纪50年代初由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7. [单选]邓小平指出我国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是争取和平。

18. [单选]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趋势是多极化。

19. [单选]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20. [单选]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21. [单选]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最好途径是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2. [单选]首先提出建设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是胡锦涛。

23. [单选]邓小平在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时,指出和平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东西南北的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

24. [单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社会根源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

1.

2. (多选)在科学分析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基础上,毛泽东逐步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 (多选)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

3.

4. (多选)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终结。 (多选)多极化格局使世界备种力量逐渐形成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与制衡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5.

6.

7.

8. 9. (多选)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 (多选)我们需要的是世界各国平等、共赢、共存的经济全球化。 (多选)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外交方针。 五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多选)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外交思想,确定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善于守拙、决不当头的方针。

10. (多选)和谐世界应该是民主的世界、和睦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包容的世界。

11. [多选]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动可以概括为旧的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12. [多选]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我们需要的是世界各国平等的、共赢的、共存的全球化。

13. [多选]我国维护世界和平,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其处。

14. [多选]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树立新安全观;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5. [多选]建国初期,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包括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16. [多选]邓小平提出的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是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善于守拙、决不当头。

17、[多选]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动可以概括为:旧的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18邓小平提出的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是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有所作为、善于守拙,决不当头。 19多选[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次序必须:

(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主义政治(2)树立新安全观(3)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维护世界多样性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单选)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 (单选)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单选)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4.

5.

6.

7. (单选)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领导问题是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 (单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单选)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 (单选)我国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和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

7. 935年召开的瓦窑堡会议第一次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

8. (单选)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9. (单选)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

10. (单选)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11. (单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全部工作的根本立足点和落脚点。

12. (单选)立堂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宗旨的根本体现。

13. (单选)当前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线,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14. (单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是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15.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各项建设的基础,把思想建设摆在党的建设首位,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经验。

16. (单选)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着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7. [单选]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是党的领导。

18. [单选]我国新时期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19. [单选]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各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内部问题。

20. [单选]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关键在于维护和加强职工的国家主人翁地位。

21. [单选]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22. [单选]

23. [单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4. [单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这种领导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

25. [单选]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思想建设。

二、多项选择题

1. (多选)面向新世纪,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全党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是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2.

3. (多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要求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多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求中国共产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创造性实践;要始终抓好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这个基础工程;要紧紧围绕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来进行;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4.

5. (多选)加强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 (多选)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6.

7.

8. (多选)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 (多选)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必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9. (多选)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10. (多选)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11. (多选)知识分子作为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是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和核心力量。

12. 我国农民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社会主义建设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践者。

13. [多选]知识分子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是先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开拓者;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继承者和传播者;美好精神产品的重要创造者;知识创新、人才开发的主力军。

14. [多选]建设和保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有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农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15. [多选]在当今世界许多地区民族冲突迭起的情况下,我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因我国消灭了民族压迫;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了平等、互助、团结、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

16. [多选]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的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17. [多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18. [多选]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19. [多选]杂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中,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20. [多选]当前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线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qb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