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国就要急国家之所需,刘光鼎院士做出那些贡献

更新时间:2024-02-22 08:28: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刘光鼎,1929年12月29日出生,山东蓬莱人,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学家。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58年组建中国第一个海洋物探队。1980年任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司副司长、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局副局长。1989年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所长,1993年当选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并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长,享有“中国海洋地质之父”美誉。

“报国就要急国家之所需,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1948年,刘光鼎进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并于同年9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回忆说,当年他曾与华罗庚的女儿华顺一起散发过新华社的宣传单,也曾到街头暗中调查傅作义的兵力配置。

刘光鼎与石油结下不解之缘是在1951年夏天,他与另外9名同学到陕北实习。这次实习也是党组织为了创建新中国的石油工业而特意安排的,地质矿产部和燃料工业部正焦急地向北大延请人才。当时指导刘光鼎的老师是陈贲——中国石油地质界的先驱。

作为一名老地下党员,陈贲曾与刘光鼎彻夜谈心,他说:“一个国家要发展,需要全方位的强大。中国要国富民强,不能没有石油,石油是国家经济的血脉,没有石油就等于贫血。”谈话从晚上7点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早上7点。刘光鼎思绪万千:“爱国就要报国,报国就要急国家之所需,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由此,刘光鼎的志向及全部精力都投向了石油。

很快,刘光鼎成为中国第一支地震勘探队的成员。

那时地震勘探队的主要任务就是勘探石油:用炸药引发地震波,通过收集反射情况,判断地层情况,最终发现石油。

野外地震勘探异常艰苦,经常是脚踏黄土,面迎风沙,扛着沉重的炸药,还要拉着胳膊般粗细的电缆……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苦!累!不过刘光鼎心中明白,以地球为实验室,就得克服困难;也只有克服困难,才能换来成功和喜悦。在地震队的日子让刘光鼎受益多多,终生难忘。他对地震勘探技术有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认识。从测量到钻探,刘光鼎一下子走出了“象牙塔”,将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第一次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在渤海捞了一条‘大鱼’,已经听到海底石油哗哗流淌的声音了”

中国对海洋石油的关注始于1954年。当年,有两兄弟在位于海南岛西南端的莺歌海捕鱼时,发现海面上冒出了开锅般的气泡。

不久,我国组建了第一支海上地震勘探队,主要任务就是在南海从事石油勘探。

刘光鼎当时乘坐的是1918年美国制造的“金星号”轮船,这是一艘经改装的专业海洋科学调查船。

由于缺乏仪器,刘光鼎和同事用手榴弹做震源,把沥青灌到罐头瓶里作为密封材料。望着烟波浩渺的大海,刘光鼎热血沸腾,然而,神秘莫测而又难以驯服的大海却给这位心比天高的年轻人上了一课。

作为震源的手榴弹在海面爆炸后,只能溅起十几米高的水柱,而地震仪上,却没能显示出一点点的结果。地震仪再次改装后,同样没有结果……“固执”的大海依然深不可测。

刘光鼎望海兴叹:科学光凭热情是不够的!他并未沮丧,更没有放弃。这次“失败”的勘探,让他基本摸清了海洋物探的难点,知道了我国在这方面的欠缺。此时,机遇再次垂青于他:1959年,既懂勘探又会俄语的刘光鼎被选派到苏联考察海洋物探。

在苏联的短短几个月里,刘光鼎眼观耳听心记,认真地参与、学习、思考着海洋物探的全过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技术细节。1960年初,他掌握了一手海洋物探知识,满载而归。

等到再次进行海洋物探时,刘光鼎和同事们在海上力战风浪,终于获得了有效的地震记录。作为技术负责人,刘光鼎欣喜若狂。“1960年秋有了记录,出了结果。”刘光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中国海洋物探事业由此进入了收获的季节。

1965年,海洋地质研究所组织会战,在渤海地区开展大规模地质和地球物理综合调查。10月底,刘光鼎和他的团队终于圆满完成任务。这次勘探成果,被评为1965年国家科委重大成果。“我们在渤海捞到了一条‘大鱼’,我们已经听到海底石油哗哗流淌的声音了。”刘光鼎说。

中国海洋地质勘探从此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我要站在国家的高度,没有时间去考虑自己的事情”

1966年6月,刘光鼎从到长江中游地区做调查的工作中结束后返回南京。

此时恰逢“文革”爆发,刚到南京,他就受到批判。36岁的刘光鼎被定为反动学术权威……可此时他牵挂的仍是那些刚刚获得的数据,那些躺在抽屉里的资料。

1970年,曙光再现。一年后,刘光鼎返回南京。中央要求海洋地质科研部门到北部湾进行勘探,刘光鼎等人就此摆脱了困境,研究所从南京搬到了湛江,更名为第二海洋地质调查大队。

大海扬帆天地阔。刘光鼎再次踏上了进军海洋的征程——目光聚焦在油气储量远景巨大的南海上。

此次北部湾地质与地球物理调查意义重大,在他们提交的7份调查报告中,不仅发现了涠西南大型背斜构造,还为以后渤海、南黄海、东海大陆架、珠江口、北部湾、琼东南等6大近海沉积盆地的发现奠定了基础;解决了“过河架桥”的技术问题,使中国海洋勘探事业走向成熟。

1980年,刘光鼎向中央反映:东海极有可能找到两三个海上“大庆”。这一年,50岁的刘光鼎被调入原地矿部,出任海洋地质司的司长。

在这个岗位上,刘光鼎仍在全力推进东海勘探和钻探,并指挥了东海“龙井”系列的钻探。

他记得,“龙井一号”开钻时,5公里外就是日本的“白龙尾”钻井平台。对于这场暗中较量,刘光鼎曾赋《念奴娇》词一首:波涛东海,又惊风细雨。远方烟火阑珊处,应是龙井屹立。平湖深陷,长垣峰起,冷落千年寂。

每当人提起文革往事,刘光鼎总是说:“我一直都在为国家干事,我要站在国家的高度,没有时间去考虑自己的事情,我忙还忙不过来呢!”

“我感到责任重大,我们应该在中国的大地和海洋里找出更多的石油”

“十载寒窗苦读经,万里山河踏歌行。”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为寻找油气,刘光鼎几乎走遍了祖国大地,巡遍了渤、黄、东、南四大海域。他在海上做了30年的地球物理实测工作,为一个个海上大油田的发现,也为实现“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基础。

然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油气消耗量剧增,自1993年起我国又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石油牵动了国人的神经,更令刘光鼎坐立不安!刘光鼎再次站在了中国能源开发的风口浪尖上。

“我感到责任重大。我是中国的资源科学家,我们应该在中国的大地和海洋里找出更多的石油。中国不能再次成为贫油国。”刘光鼎的这种信心来源于他潜心研究多年的“前新生代海相生油理论”。“我这个理论不是从天而降的。大学毕业至今,不论在什么岗位上,我从没放弃对寻找石油、天然气的研究。”

“用地球物理强国”是刘光鼎一生的梦想。2001年,刘光鼎向国务院递交了《关于中国油气资源第二次创业的建议》,很快获得批示。

在刘光鼎建议后的几年时间里,海相19地层争相喷油。2001年,胜利油田的“胜海古二井”钻遇工业油流,日产1059吨;2005年,川东北的普光大气田获得每天50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2007年,还是在川东北,又发现无坝、罗家寨、龙岗大气田;接着,在塔里木发现塔河——轮南大油田……中国油气勘探捷报频传。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p6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