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小朋友如何学国学

更新时间:2024-05-18 22:3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朋友如何学国学

注:

这是2011年5月份乱讲的一个初稿,虽经多次脱水处理,但原文水分过多,至今依然湿漉的。

算是一家之言,希望能带来一些有用的启发,而不是引发无益的争论。

【之一】

来这里学习,也许冲着两个方面:一是冲着作文来的,二是冲着国学来的。我们的群名称,叫功夫作文国学经典,就包含了两个部份。之所以包含了两个部份、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这两样东西,其实是一个东西。就好象小鸡炖蘑菇这道菜。缺少了小鸡或是蘑菇,这道菜都不完整。

如果非要做区分,只能说一个深,一个浅;一个是用,一个是体。作文是用,经典是体。作文是表现。经典是积累。作文是输出,经典是输入。

或者也可以打一个比方:作文的学习,是大米饭,不吃不行。经典的学习,是营养品,是提神养气的。可吃可不吃。吃了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不吃,也无碍于身体。

但若是要提升身体的健康质量,那就需要吃(米饭)补(营养)结合。

我们在《作文多大点事儿》中就讲过,学习作文是入门的功夫。而如果要提升作文的水平、境界、立意,眼界,则必须从经典文化中汲取营养。

首先声明,这是一家之见。第一句话,叫“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些一些思路、一些体会,算是一个参考,各取所需。第二句话,叫“信能为入,智能国度”,就学习而言“信为道德功源母”,相信是第一步,没有相信,就不可能存在入门。智能为度,通俗来说,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需要依据自己的根性,灵慧、勤奋,才能通达明了。

第一个问题,是读经的三个阶段。

有家长经常问,为什么要读经,读经有什么好处。或者会说:我家孩子字都认不全,读不通。或者说:我家孩子千字文百家姓里的字都认识了,是不是不需要读了,等等。

这需要我们大致来搞清读经的几个阶段。

个人认为,看孩子岁数大小以及领悟能力及兴趣程度等不同情况,读经典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读书认字。这一般多指学龄前到一、二年级这个阶段的孩子,重点在认字识词。这个时候孩子在诵读中,家长要重点考察孩子的读字认字的准确性。最宜指读(用手指着,一字一句,逐字渐读),做到眼、口、心三者,随指(手指)而到,三合为一。对于孩子是不是理解经典中的意思,不必做过多的强求。

特别是,有一些妈妈会过多的依赖于音频。这一阶段目的是认字识字,认字识词,需要看,而不是听。音频只能是辅助,而不是主导。不要乾坤颠倒。要知道,古人过去根本就不具备音频的条件,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读书有成。

需要强调的是,孩子在小学以前,记忆力是最为发达的时候,读经,一定要抓住这一关键时间。《学记》里讲,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意思是说,真正高明的学习,要禁于未发。就好象是种树一样,在树没有发芽之前,就做好充分的准备。《学记》还讲: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发芽之前没重视,发芽之后也没重视,等到快长成树了,再来施肥,打药,浇水,则事倍功半,虽勤苦而功难成。所以一定不要错过学习经典诵读经典的大好时光。

“经典的意思,要不要和孩子讲?”这个问题,想来就有了答案。要不要讲,关键看孩子在哪个阶段,如果字还不认识,那就以认字为主。如果孩子的识字量可以了,经典里的字大体认识了,见过了不少“猪”了,那就可以进入到下一个阶段。

二是断文释意。一般是指在三年级到六年级。随着孩子认字能力越来越高,识字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水平后。这个时候的重点,可以转换到对经典语言的解释上来。对于这一个阶段的孩子,讲孩子能理解的意思,让她把句子读顺是必要的。这一个阶段,就是我们平时上课讲的,扶上马,送一程。

需要提醒的是,即便是讲解意思,也一定要在熟读的前提下。没有这个前提,讲解的意义不大。最近我们在群里讲《乱说琼林》,主

要的对象,是家长。换句话来说,家长需要提前准备、储备。对于孩子来说,还是让他们以诵读为主。

对于孩子学习经典,不要迷信那种“理解了意思会有益于他们背诵”的说法。上周看的报纸,这一周记得的人没几个。上个月听过的新闻,今天能记住的没几个。去年读的书,现在记住的也没几个。当初,不能说看的时候听的时候读的时候没理解。

要知道,孩子们吃饭吃菜,并不需要讲解饭菜里有什么营养品,只要吃了,必定就会消化吸收。读诵经典,非必讲意思不可,只要读了,必定也能消化吸收。人的大脑、思维,非常复杂,如果按常人的推理来认为“理解了意思会有益于背诵”,这是智障。

什么叫经典的书?经典的书。就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而不是在马桶盖上读的书,在马桶盖上读的书,那是娱乐与消遣。这个时间过了,就是第三个阶段。

三是领悟境界。如果对经典的大致意思理解的差不多了,就可以把重点放在对经典的深意的领悟上 。比如“欲速则不达”。句意是讲求快了,就达不到目的,有拔苗助长之意。很多人读到这个欲速则不达了,知道速度快了不好,但怎么才是好呢,是不是停下来了呢?这样理解还是不到家,更深的意思是是坚持,是恒心。要讲耕耘,不求收获,一步一个脚印。再进一步来说,即为慢就是快的道理。慢慢的做,容易坚持下来,一快了,就容易累,一累了就容易歇,一歇了就容易停。一停下来,就前功尽弃。

读经,要讲欲速则不达,并不只是浅显的快了不好,而是要体会到坚持,守恒,不懈。

领悟阶段,是举一而反三、由此而及彼、触类而旁通的阶段。也可以说是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阶段,还可以说是一经通,诸经通的阶段。

说一个实例。以前,在群里讲《孟子》。有一位朋友就让

孩子跟着学,一天半个小时,把孩子搞的除了恨孟子之外还恨我,恨我为什么要讲孟子!因为我讲了孟子之后,妈妈就逼着他学孟子。 这位妈妈把困惑告诉了我,我就跟这位妈妈讲,一天十分钟、五分钟就行。重在坚持。结果妈妈听话,回头照做,什么要求也没有,也不要求记,也不要求背,每天十分钟,孩子学得轻松,每天听孟子听得哈哈大笑,每一次都还要求妈妈多讲一点。

大约用了两个月左右的时候,妈妈和孩子都吓了一跳,为什么?因为打印出来的讲义就一百多页,全部开开心心轻轻松松讲完了。 这个真实的故事,需要我们去领悟。大道致简,其实,学习经典,不要纠结在开始学习哪一本,顺序是什么,有什么方法。最简单最实用,最实用的方法,就是坚持。读经也好,学习也好,是一个持久的过程,每天十分钟、五分钟,都可以,重要的是坚持。

在您所有的方法、技巧、捷径之前,问自己一个问题,或是对自己提一个要求,那就是,能否先做到了坚持。俗话说,熟能生巧,熟的

前提是坚持不懈,熟的结果是生巧。巧是什么?巧才是技巧、捷径。没有坚持,不能有熟,没有熟,谈不上什么技巧、捷径。

说得务实一点,现在国学热,大家头脑不能热,不能把国学当饭吃。看到大家去抢盐,我们也跟着抢,这是头脑过热。同样的,看到别人学国学,自己也头脑不清。

当然,这三个阶段,是一条主线。切分这三个阶段是为了让大家理清学习的线路。就具体的实践而言,这三个阶段是相互交差、互为补充的。不是整齐划一、一刀切下的。

比如说,认字识词阶段,也可以做一些讲解。所以更要求家长们提前准备,早早储备。教育,绝不是放任自流。“养不教,父之过”,说明了家庭教育、亲子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作为妈妈、家长,我们的任务是俯下身、弯下腰,听孩子的声音,说孩子听得懂的话。成为孩子们有力的坚强的后盾。

【之二】

第二个问题:经典要不要背?

我们有过这样的体会,很早背过的英文单词,现在都记不得了。背过了吗,记下了吗?背过了,也记下了,可是最终还是全忘了。同理,我们过去读高中,也背过不少古文,但基本上也是背过了,用不了多久,就忘得差不多了。

反过来,我们都背过乘法口诀,(成年人)上过学而乘法口诀背不下来的人可能非常稀有。为什么?

私认为,背不是过程,是结果。过程是什么呢?是多读、熟读、

常读、长读。这个过程重视了,背住是不成问题的。而我们常犯的错误在于,把结果当成过程,把背当成了学习的手段。

反思一下,当前我们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最大的弊端是什么?是急功近利,拔苗助长。从根本上完全忽视教育的客观规律与常识。

如果一味强调让孩子背,孩子压力大,在短期内记下了,但时间一久又忘了。欲速则不达,重在恒心。每天如乌龟一样慢慢的爬,比小兔子刺溜一下子跑几百米更有效!我们读中学的时候,背过不少的课文?现在记得的、还能背出来的有几篇?差不多全丢了。现在让孩子来走自己过去的老路,这是不是可以说叫穿新鞋走老路?是不是可以叫孩子穿小鞋还要走过去的泥泞路?所以,背不是重要的指标。重要的指标是什么?数量。读十遍就会背了,不如读一百遍还不会背。有一个常见的心态:说什么东西会背了,常常是把孩子当炫耀的题材。

一定不要对孩子要求背,要求背的结果是孩子压力巨大。记忆的特点是什么?是在轻松安定愉快的状态下最有效!古人们读书时为什么会情不自禁的摇头晃脑?如果我们的孩子在读书的时候愁着眉、苦着脸,边上还有一个怒目圆睁的老妈在督阵,这哪是读书?这简值就是上前线!

读,轻松的读,放松的读,跟乘法口诀一样,次数够了。水到渠成,背的结果自然就实现了。

读经典不是在学功夫,而是在练功夫。不是说背不重要,而是说,不要把这个结果看得很重要。孩子的记忆力、理解力各有差别,如果突出“背”字,有的孩子会在相对短的时候内背下来,背下来之后又怎么样呢?

有一些妈妈经常反映说,自己的孩子小的时候唐诗也会背了,三字经也会背了,但现在怎么就忘了呢?原因很简单,以背为导向的结果,就是短期的瞬时的记忆,这个记忆是不可靠的。更为常见的情况是,在很多人看来,孩子背会了,大功告成了,就改可以学别的了。这就是《学记》中指出的问题:或失则多。贪多嚼不烂,

所以讲,“会背了”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放弃。当一个孩子会背某种东西的时候,就意味着他要去学习新的了,当把新的东西又会背的时候,一回头,以前背过的东西全忘了。结果呢?生气的是自己,挨骂的是孩子。我们这样理性地来看国学,才是务实的态度。

举个例子,学太极拳,有的学得快,照猫画虎两个星期就

能学会;有的人也许学半年,才学会,但是他天天练。最后的结果呢?先学会功夫的,一定不如天天练的人功夫好。又比如学车,在驾校的时候有的人学得快,有的人学得慢。一般而言,不管年少、年长,是男、是女,只要练够了时间,总是会拿到驾照的。但提前拿到驾照的,其水平就高于延后拿到驾照的吗?不尽然。真正体现水平的,不是拿驾照的

先后,而是公里数。一个人开车的公里数,才是决定一个人驾驶技术的最重要指标。

再譬如学游泳,学会很容易,报个短期班,一般孩子十多天就会游了。而比较专业的运动员,他们为什么专业?是因为一个动作,简单地练、重复地练。学经典也是一样,不要在意多少天就会背了,这是一个短期的行为。如果只是背会了就放下了,以后不管了,最终孩子还是会忘掉大部份的。

结论是:一个孩子读了十次就会背,这种效果,不如一个孩子,读了五十次还没有背下来的效果好。因为,功夫就是功夫,功夫是一次一次累加练出来的,不是突击练出来的。读经,重要的是过程、是次数,而不是背下来的结果。我们要求孩子,不是看谁能马上背下来,而是要看,谁读的次数多了,谁坚持到底了,谁的功力就是最强。

经典,不是学功夫,是在练功夫。功夫,不是学出来的,是练出来的。练是什么意思?练就是反复学习、多次操作(有不中断之意),然后象彩练一样形成长长的带子,这就是收获。

我们常说“读经千遍,其意自现”。是讲“读”经千遍,不是讲“背”经十遍。所以,你忘掉了“背”字,孩子轻松了,你也轻松了,就不会把经典当饭吃了。有些人、有些机构,讲孩子要背多少经典,要怎么背。人家那是当饭吃,你又不是当饭吃,对不对?当饭吃的,当然要在十岁前背N个经典,你又不当饭吃,讲这些“背”干嘛?我们我们不讲背,讲读,这样就务实了,就轻松了,就可以喘口气了。

【之三】

第三个问题,读经典的好处。

佛家讲:一切法,皆是佛法。《论语》讲: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这个“法”是不是佛法,要看用这个“法”的人。这个“道”是不是大道,要看用这个道的人。钱好不好?钱本身不存在好与坏。经典好不好?经典本身也不存在好与坏。钱,用的人不好,钱就是祸;用的人好,钱就是福。同样道理,经典如是。

盗亦有道,是《庄子》里的一句话。想一想大盗、大土匪都是讲道的,但这个道到了盗手里就是坏道了。大的土匪头子比你一般人更讲仁、义、礼、智、信。他讲了这个“道”,所以才会有一帮小喽罗听他的。

所以我们讲经典有什么好处,是建议在学的人、用的人这个基础上,而不是经典本身有什么好与不好。经典本身,没有什么好与不好。这是看问题的方法、原则。是好是坏,就看我们怎么用、怎么学、怎么体会。

常有妈妈问“我的孩子应学什么经典好啊?”本身来讲没有什么好不好的,都可以学。不学《三字经》学《千字文》也可以,不学《声律启蒙》学《幼学琼林》也可以,不要在这个方面去纠结。有个开始,比怎么开始更重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一切以孩子乐意、有兴趣为前提。不要看别人捧着《三字经》你也捧着,不要看别人读《易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o1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