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观念的传播

更新时间:2023-05-17 18:1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7年5月

第3期(总第159期)中州学刊

AcademicJournalofZhongzhouMay,2007No.3

【新闻与传播 图书与情报】

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观念的传播

汪振军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3

摘 要:大众传媒在传播性别观念方面有两面性,一方面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性别成见,主要表现为对男女两性的性格、形象、智力、社会分工、家庭角色等方面的定型化。媒介所强化的性别成见最终影响受众的性别观念和行为。另一方面,如果媒体从人文主义立场出发,以社会性别为视角,以具有生命的个体为着眼点,发现和建构人的主体精神,使两性构成平等、对话、互补的良性关系,将有助于改变社会的性别成见,推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关键词:大众传媒;性别成见;社会性别理念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0252—04  ,人说21世纪是传媒的世纪,无孔不入的情况下,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镜子”式的再现,、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通常人们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而“刻板成见”指的是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刻板成见”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阻碍着对新事物的接受。每个人都有个人的刻板成见,一个社会也有其社会成员广泛接受的和普遍通行的刻板成见,因而它也起着对社会的控制作用。李普曼特别强调大众传播的力量,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拟态环境”的主要营造者,而且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方面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具体到大众传媒与性别的关系而言,大众传媒同样有制造“拟态环境”和“刻板成见”的现象。就前者来说,传媒所反映的男性和女性形象并不完全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形象,它同样是传播者依照自己的想象制造出来的一种虚拟的存在。就后者来说,大众传媒中的男女形象实际上是按照传播者的愿望制造出来的,因而潜藏着对于男性和女性的刻板成见。当然,大众传媒对于男性和女性的形象的成见并不是凭

一、传媒神话与性别成见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超越了人际传播的局限,将信息和观念传播到更为广阔的地域空间,使不同国家、种族、地区、性别、阶层都能有效地共享信息资源,达到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创造。大众传媒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公共权力,有着构建公共空间、增强信息与意见交流、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大众传媒也有公权私用、为了某种政治和经济利益歪曲事实制造虚假新闻、违背公平与正义的媒介审判以及传播错误理念误导受众的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美国新闻理论家李普曼很早就注意到了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巨大影响,他不仅对大众媒介的性质进行了深刻的分

(pseudoenviron2析,而且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拟态环境”(stereotype)。这两个概念戳穿了传媒神ment)与“刻板成见”

话,准确揭示了传媒神话的本质。所谓“拟态环境”是说大众收稿日期:2007—02—

09

(05JZD00030)的阶段性成果。3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性别视角下的中国文学与文化》

作者简介:汪振军,男,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252

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观念的传播

空制造出来的,它是现实社会性别成见在新闻传播与文化传播中的集中反映。

大众传媒中所反映的性别成见主要是文化方面,“性别成见主要包括对男女两性的性格、形象、智力、社会分工、家

①。比如,就性格而言,男性应该是庭角色等方面的定型化”

不起胸,怎能抬得起头”,则将这种审美观赤裸裸地强化到极致,一个女人要是没有挺拔的胸脯,她就丧失了作为女人的自信。“身体美学”的大肆泛滥,与其说解放了女性,不如说更进一步将女性摆到了被看和被利用的位置。

在对女性社会角色定位的报道中,同样体现着严重的性别歧视。很多救助女童的报道采用了“今天的女童,明天的母亲”,“培养一个女孩,关系到一个家庭,因为女孩是未来的母亲”的宣传口号,这里隐含着女性只是被当作生育工具的价值观。类似的情形也发生在对男童的报道中,据一家青少年报报道,几百个男孩子一起宣誓:“我们是男子汉———未来世界的栋梁;我们是男子汉,是责任、勇气和宽容的代名词。我们要迎着艰难险阻前进,在暴风骤雨中拼搏,用生命撞击

③在这里,男孩子为什么要宣誓?就是因为出金色的火花。”

理性的、进取的、勇敢的、坚强的、勇于探索的,而女性则是感性的、情感的、柔弱的、温和的和被动的;就形象而言,男人应该是威猛高大、粗犷和英俊的,女人应该是漂亮、性感、苗条的;就社会分工而言,男人是事业型的,女人是家庭型的;就家庭角色来讲,男人是家庭的主心骨、顶梁柱,女人只能听男人的话,操持好家务。性别成见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社会赋予男性的往往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而对于女性,只能是遵守“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体现了传统社会对女性的不平等要求,而这种要求恰恰是封建社会“夫权制”对女性的压迫与统治。

性别的现象并没有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彻底消失,反而在今天的现代传媒中又有新的表现。根据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2006年三八妇女节前夕发布的关于媒体和广告中性别倾向的监测报告表明:“全球和中国的新闻报道仍为男性主导,有一些广告涉嫌性别歧视。”“在新闻人物中,女性只占

19%,男性占81%;在发言人、,他们还没有长大,还没有获得社会认为男人应该具备的勇气、责任。所以,男孩子长大以后,一定要勇敢坚强。其实这样的品质,为什么就非要固定在男性身上,为什么女性就不应该勇敢坚强呢?我们不难看出其中的性别成见。这些情况足以反映大众传媒的性别成见,也许这些现象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就是因为人们习惯于用传统的眼光看待女性,人们对于女性的认识往往是还没有充分了解就被赋予某种先在的特征。波芙瓦在《第二性》中说过:“女人不是天生的,她是变为女人的。”这句话揭示了一个重要的真理,即人的自然性别(男或者女)是先天的,而人的社会性别(性格、气质、地位、才智等)则是后天的。因此,人们对于男性和女性的性别角色和定性,往往体现了后天社会的赋予功能。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

④这就说明人们关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都仅占10%左右,3多。(27%对20%)。有5%的报道强化了性别不平等,而挑战性别不平等的报道只占1%。首都女记协对中央一套、北京一套、上海新闻娱乐频道等10个电视频道2005年8月至11月晚间播出的电视广告进行了监测,发现电视广告偏爱使用女性角色(70.5%的广告中出现了女主角,只有47.5%的广告中出现了男主角),尤其是年轻(83.1%)美貌(81.8%)的女性角色;女性更多地被使用特写镜头,或者被表现其性特征;广告中的男性在家庭里的娱乐休闲活动比女性多,而从事家务劳动的比例明显低于女性;在涉及性别观念的931条广告中,分别有573条(61.5%)和246条(26.4%)广告存在着‘以女

②性作招徕’和‘女性是性对象’的问题。”

于男人和女人的认识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分不开的,男人和女人并不存在一个先天定性的本质,所谓“本质”只不过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特性而已。马克思认为旧唯物主义的最大局限是将人当作抽象的存在物,他认为真正要认识人的本质就是要将人还原为个体的、感性的、生动的人。

在西方影响巨大的存在主义也提出了与马克思相类似的观点。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这话的意思是说,首先人存在、露面、出场,然后才说明自身。……因为人之初,是空无所有;只在后来人要变成某种东西,于是人就照自己的意志而造成他自身。所以说,世间并无人类本性,因为世间并无设定人类本性的上帝。人,不仅就是他自己所设想的人,而且还只是他投入存在以后,自己所自愿变成的人。人不外是由自己造成的东西,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这

⑤萨特认为,个人意识构成人原理,也就是所谓的主观性。”

在商业化的报道中,大众媒介强调的是女性的观赏价值,比如对于女性容貌和身材的重视。女人如果没有容貌、身材和性感这些外在条件就不会被别人赏识,于是外在的观赏性成了女人价值的第一体现。中国传统社会强调的郎才女貌在今天并没有改变,只不过是换了一个花样而已。现在媒体上声势浩大的选美比赛,铺天盖地的化妆品广告、美容美发广告、瘦身广告以及香车美女广告随着商业主义的炒作而大行其道。“人造美女”的神话成了一些女孩子的梦想,于是她们不惜冒着毁容的危险,将大把金钱交给医院。“做女人挺美”,这一语双关的广告,暗含了男人对女人的审美要求和女性在男性审美熏陶中的自我期待。另一则丰乳广告“挺

及其存在的本质,个人意识既是人存在的条件,又是人的自

2

53

中州学刊2007年第3

由的源泉;没有自由,有则变成虚无,于是他认为自由即是人的命运。在他看来,自由是绝对的,无理由的,选择也是绝对的,无理由的。他说:“自由是选择的自由,而不是不选择的

⑥萨特的自由,事实上不选择就是选定不选择的一种选择。”

差异性。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男女的平等。其二,就是说即使是对于女性的认识,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既要认识一个一个女性身上所体现的共同性,也要认识一个一个女性的差异性,只有如此,才算真正理解女性。

关于“个人是什么”。在传统的哲学中,许多学说总是力图从众多特殊中抽取出普遍性的东西作为规律和法则。因而,普遍总是好于特殊,整体总是优于个别。而到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个体的人则被“普遍性的人”所取代和湮没,也就是说,个体存在的意义首先是作为“类”的一份子,相对于“类”而言,个体是无足轻重的。而在现代哲学中,人们的认识原点发生了变化,个体(具体、经验)成为认识的出发点。存在主义哲学先驱克尔凯郭尔认为,人首先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是以“个体独自站立着”的方式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他反对个体成为大众的附庸,他觉得每个人都应该保持自己的个性,保持一种特立独行的姿态。人只有保持这种姿态,才可能实现审美人生的“诗性逍遥”。从上述意义上说,我们看待男女两性时,不应该拘泥于传统的类本质,而应该将目光投向一个个具有生命气息的个人,只有回到个人,我们才能正确地理解女人和男人,。

,、个人的视角应该是观、自由、价值应该是。

“自由”,实际上讲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点无疑与马克思的思想是相通的。

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同样否定强加在人身上的先验

(seiin)和“(Dasein)两个概的本体论,他提出了“在”亲在”

念。他认为“在”就是显现,在场,“在”没有本质,如果说有,它只能体现在过程和时间之中,并不存在一个先在的本质,先在的规定性。而“亲在”就是此时此地的在。海德格尔认为这才是人的存在,人的存在就是人在这儿,人在一定的环境中,一定的状态中存在。海德格尔非常关注个体的“亲在”,在他看来,人生活在世界中,是不确定的,人所能体认和感受的只是他此时此地的“在”,人只有在“亲在”时,不断地反省,他才能体验到“我的本真的存在”。

从上述意义上,波芙瓦的话“女人不是天生的,她是变为女人的”与存在主义哲学一脉相承,它的观点是萨特“存在先于本质”的另一种阐释。真正的女性是不应该承认社会文化强加给女人的东西,这种赋予女人先在的本质是可以改变和超越的,每个人的本质要靠自己去选择和承担,女人不是命运的奴隶,更不是他人的奴隶,自我,观,,但根本问题归纳起来,即刘思谦先生所说的三个问题:“人是什么”、“女人是

⑦这些问题与其说是女性文学要思什么”和“个人是什么”。

三、传媒性别话语的解构与建构

大众传媒的性别成见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大众传媒传播的广泛性和深入性,它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涉及男性,也渗透到女性的心灵深处。大众传媒将社会的主导话语传播给受众,同时也不断改变着受众看待自身的价值标准。人们自以为在现代社会中可以独立地思考和行动,岂不知思考与行动的方式并没有脱离主流话语的圈套。大众传媒的作用就是将人们的思维方式定型化和模式化,而这种操纵却让你浑然不觉。

《半边天》节目主持人张越说:“很多年以来,女人一直没有自己的标准,一直没有自己看世界的眼睛,一直没有自己的语言,你使用的整个标准都是社会的标准,而社会是谁的标准?社会的主体和强势集团是男性,你使用的是男性的标准!我们长期以来受到各种各样的教育和暗示,已经使我们变成了一个适应男性社会规范的人。你在思考所有问题

⑨时,都会带着这个痕迹和烙印。”

考和解决的问题,不如说是一切文学和文化要解决的问题。

关于“人是什么”这一问题,人们已经探讨了几千年,但迄今为止也没有找到真正的答案。所以,对于“人”的理解永远处在未完成之中,每个人的回答只能是部分地修正和补充了关于人的答案。但大家对于人的理解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也形成了一些共识。人不仅是具有自然属性的人,还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人是肉体与灵魂、身与心、感性与理性、实践与精神、个体与群体、自然与人文的合一。说“人是什么”,这是从人的全体与整体来理解人,如果从人的一个方面(性别)去理解人,显然是不能认识人的本质。

关于“女人是什么”这个问题,刘思谦先生说:“女人和男人是并列的,她和男人既一样又不一样,女人是一个一个

⑧这里包含了两的女人,也是既有共同性和差异性之别的。”

层意思:其一,女人和男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没有先天的高下优劣之分,他们都是人,有一定的共同性,但是两者又是有差别的,不能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强调“男女都一样”。笔者认为承认男女的共同性和平等性是把女人当人来看,承认男女的差异性是对男女两性的尊重。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既认识男女两性的一致性,也要认识男女两性的

那么,如何认清传媒话语中性别成见的本质?如何有效地解构整个社会存在的性别歧视?有什么样的理论方法可以解构现存的男权话语?笔者以为,女权主义的理论方法对于我们有一定的启发。从女权主义的视角看待媒介,媒介总是体现了一定的主流意识形态,任何事件的解读都和当时的社会秩序和话语形态相关,而正是社会秩序和话语方式左右

254

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观念的传播

着大众传媒的意义生产。究其实质,还是男性霸权在起主导作用。应该说,女权主义理论为我们认识大众传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构架,它使我们清醒地看到传媒的性别成见只不过是社会主导话语的一种反映,对其中的性别霸权意识必须有批判。但是,由于西方女权主义采取的是一种性别对抗姿态,这就使她们走入了另外一种误区:从男权中心发展到女权中心。由于女权主义只是从单一的性别立场出发,从而忽视了人的其他属性,这就使得这种理论很容易走向简单化和极端化。另外,女权主义采取的不是一种与男性平等对话的姿态,从而使这种理论的包容性大大降低。

那么,大众传媒应该建构怎样的性别话语体系?应该以什么样的眼光看待男性和女性呢?

笔者以为,社会性别视角和主体性是建构传媒话语体系的关键。社会性别视角的重点不是人的自然属性,而是人的社会属性。自然性别是天生的,是无法改变的,一个人是男是女自己无能为力。而社会性别则是后天的,是可以改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文化形成的有关男性和女性的社会分工、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都是可以变化的。通常人们对男女两性的看法无不打着社会性别的印记。比如主体与客体、主动与被动、阳刚与阴柔、理性与感性、独立与依附、主内与主外、尊与卑、强与弱等,这种“等级性”⑩二元对立的权力关系。

人的奴隶,我有自己的意志和选择。我无法替代别人,别人也无法替代我。我的生存,只能由我来承担;我的价值,只能由我来创造;我的尊严,只能由我来维护。“认识你自己,成为你自己”表明了每一个人对自己都应该有一种自觉意识,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理想的自己,通过自我奋斗达到自己的目标。这种以个体为本位的价值观是现代社会成熟的标志,对于一个社会来讲,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时,社会才算是进步的社会。

从女性本身来讲,“我是人”是说和男人一样,“我是女人”是说和男人不一样的人,“我是个人”是说和所有的男人不一样,也和别的女人不一样。在人的意义层面,和男人一样,强调的是人的相同性。在女人的层面上,和男人不一样,强调的是人的相异性。在个人的层面上,参照系是所有的男人和别的女人,强调的是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这一内在理路,恰恰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是一个从正题到反题再

ωλ 到合题的思维认识过程。个人是认识女人的落脚点,个人

是人和女人的实体,人和女人的种种属性都要通过具体的人来呈现,人和女人只不过是对一个个具体的人的概括。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和不:第一,有所警觉、发现和批判,同时,应该确立和传播男女平等的社会理念。第二,大众传媒在关于女性的报道中和电视剧传播中,应该认识和确立这种理念:女性是具有独立人格和独立存在价值的人,而非男性的附庸。第三,女性在现实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多样的,而不仅仅是贤妻良母式的传统角色。第四,女性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女性奋斗的历程和女性所取得的成绩应该在大众传播中得到充分体现。第五,在深受男权文化影响的媒体内容中,观赏性常常成为评价女性价值的重要标准,对此,大众传媒应该

ξλ 有性别敏感和性别自觉。

①卜卫:《大众传媒中的性别成见》,《光明日报》2000年7月6日。②《首都女记协调查表明新闻和广告中仍有性别偏见》,http://www.

/pages/shownews.asp?id=1694.③关于男童与女

覆。作为女性来说,,。

现代传媒如果能用社会性别理论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那将对社会的进步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半边天》的总制片人赵淑静曾经这样说过:“我越来越对历史与现状中的中国女性充满敬意和同情。这是一种情不自禁的感觉。在亚洲的文化传统中,女性命运的悲剧色彩仿佛是天定的,而个人的逆转以至成功,含有很大的偶然性。在中国的许多偏远地区,女性的性别依然是人生苦难的根源。3000万以上的女性文盲,相当于半个欧洲的人口,也大大高于同地区男性文盲的比例。失学、暴力、没有医疗保健、出嫁后失去土地等等,她们离半边天太远了,半边天对她们

λ 而言是太奢侈了。”在中国,女性所面临的两性关系不平

等,更多的是在资源占有、升学、就业机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女性问题不单是一个性别问题,更多的还是一个社会问题。中国女性所面临的一个现实是我们的社会整体上还缺乏社会性别意识,许多人根本认识不到这些问题需要解决。由于全社会民主法制化的程度不高,从一般传媒从业者到普通公民,都缺少社会性别意识。因此,有必要通过大众传媒对社会进行社会性别意识的启蒙。

主体性建构是社会性别理论的核心。不论男人还是女人,在社会上生存,要做一个自立、自尊、自重、自爱的人,没有主体性是不可能的。现代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每一个人都是独立自在的人。“我是我自己的”表明我不是别

童的报道事例,引自卜卫《大众传媒中的性别成见》,《光明日报》

2000年7月6日。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第18页。⑤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存在主义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337页。⑥全增嘏主编《西方哲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803页。⑦⑧⑩ωλ 文中引用刘思谦先生的观点,可参见其《女性文学这个概念》(《南开学报2005年第2

(期),《性别理论与女性文学研究的学科化》《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中国女性文学现代性》《文艺研究》1998年第1期)等

ξ论文。⑨λ λ 丁宁:《社会性别意识与大众传媒》,《中国青年研究》

2002年第4期。

责任编辑:一 鸣

2

5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o0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