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案

更新时间:2024-03-30 02:2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 教学目标

1. 学习文言文知识,了解文言实词、虚词的演变现象以及文言句法的运用,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体会本文以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反复论证的特点,学会围绕中心论点论证的能力。

3. 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体会荀子关于学习的重要性、方法和态度的阐释。

二 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演变现象,把握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服务于中心论点的方法,体会论证艺术。

2.难点:体会荀子关于学习的重要性、方法和态度的论述。

三 课时安排:2课时

四 课前准备

1.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2.初步试着翻译文章,把握文章内容

3.查阅资料了解作者荀子

4.针对文章每人可提出几个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问题

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1. 掌握文言词汇,准确翻译课文 2. 整体感知课文,明确中心论点 3. 背诵全文

(二)教学步骤 1.导语: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学习生活,学习与人相处,学习接受新鲜事物,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要想学习到更多的东西,我们必须也要学习思考怎样才能在行之有效的岁月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追溯岁月,回到二千多年前,一位仁者早已给了我们忠告,他就是荀子,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荀子一起来学习这篇《劝学》来寻求学习之道。

2.读课文

(1)提问学生朗读课文,查看他们对文章中的一些生字词的把握情况,如有错误,则予以纠正。由学生领读课件上出现的这些易读错的字。

(在课件上出示如下易读错的字、词) 木直中(zhòng)绳 其曲(qū)中(zhòng)规 輮(róu) 槁(gǎo)暴(pù) 就砺(lì) 参(cān)省(xǐng) 知(zhì)明 须臾(yú) 跂(qì) 楫(jí) 生(xìng)非异 跬(kuǐ )步 骐骥(qí jì) 驽(nú)马十驾 锲(qiè)而舍之 金石可镂(lòu) 螯(áo ) 蛇鳝(shàn) 假舆(yú)

(2)由老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再次注意文中易读错的字。

(3)在老师读完的基础上,最后由学生自读课文,进一步把握文章

4. 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大体翻译,对内容进行概括。

5.具体赏析文章

(1)介绍作者生平(出示幻灯片)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汉族,周朝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我们的课本中节选了文中的四段,着重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

(2)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教师引导学生翻译全文。

课文翻译以及注解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 的人。已:停止。 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蓼蓝。蓼(liǎo)蓝: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绳,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一年生草本植物 青于蓝:比蓼蓝(更)深。 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 輮 :通“煣”,用火烤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使木条弯曲。 规:圆规,测圆的工具。 有,通“又;槁,枯;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 暴 ,同“曝”,晒干。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挺:直 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就:动词,接近,靠近。 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省,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 锲:用刀雕刻。 镂:原指在金属(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上雕刻,泛指雕。 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用,以,因为。六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 跪:六条腿,蟹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学生自由朗读然后齐读,进一步巩固对文章的理解。 (4)梳理文章脉络结构,感知整体内容

1.这是一篇议论性的文言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提问学生回答,明确:学不可以已。(课件出示)

2.文章是从哪几方面来论证这个中心论点的? 提问学生回答,明确:

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5.课堂小结:

我们已经对文章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翻译,对一些基础词汇进行了解释,也对整体内容进行了感知,希望能够加强同学们对此文的理解。

6.课后作业

1.牢记文章中重点词汇和语句的意思。 2.背诵全文

7.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点

1.具体赏析本文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来论证“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的。

2.深入学习文言文知识。

(二)教学步骤 1.教学衔接:

上节课,我们一起对文章进行了翻译和一些重点词汇的解析以及对文章从哪几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进行了了解,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对文章进行更深入一步的探讨。

2.学生齐读课文,然后提问学生背诵课文。

3.检查学生对于上节课所讲的一些词汇和句子的翻译的掌握情况(问题出示于课件上) 4.问题讨论:

(1)再次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论述它的? 学生讨论,然后明确: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者,假舟楫者;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比喻论证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对比论证

(2)具体论述本文的论证艺术及它的好处?

①大量运用比喻。本文总共用了20个比喻来句具体阐释学习的重要性、作用以及我们应有的态度和方法,明白具体,深入浅出的把抽象的道理交给了读者,于形象生动中让读者意识到了学习之于我们是多么重要又同时交给我们一方法。 ②论证方法不单调死板,于形象之中有渗透着灵活多变。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交互使用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例如“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蚓”与“蟹”,贯穿于20个比喻中的这些对比使道理更加深入人心。 ③对偶、排比彰显语言魅力。文中多处运用排比与对偶,使文章对仗整齐,流畅,层次错落有致,是文言议论文中的经典之作。

5.讲解文言知识

(1)提问学生谈谈以前都学过哪些文言文句法上或词法上的知识。 (2)具体分析本文的文言知识 ①古今异义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验,检查 今义:参加,加入

2.声非加疾也。 古义:强 今义:疾病 3.假舆马者。 古义:借助,利用 今义:不真实

4.蟹六跪而二鳌。 古义:蟹脚 今义:膝盖着地的姿势 5.金就砺则励。 古义:指金属制的刀剑 今义:黄金的简称 6.用心一也。 古义:因为 今义:使用

②词类活用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5.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6.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

7.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善事) 9.用心一也(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

③特殊句式与固定格式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2.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4.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5.无以至千里(固定句式,“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7.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 8.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介词结构“于水”,表示比较) 9.輮以为轮(省略句:輮(之)以(之)为轮) 10.使之然也(省略句:輮(之)使之然也)

1 1.善假于物也(状语后置) 12.学不可以已(省略句)

④通假字

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烘木使弯曲) 2.生非异(生,通“性”,资质、天赋)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更,再。暴,同“曝”,晒干。)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6.课堂总结:

至此我们对整篇文章的分析已经完成,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他的文学功底我们无法否认,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也见识到了荀子思想的深邃与严谨,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熠熠生辉也让我们深受触动寻求到了学习的动力与方法,同时希望大家在学习完这篇文章,能对文言文的学习有进一步的把握。

7.作业:

默写全文,谈谈本文对你的启发,字数不限,写一篇文章。

8.拓展:

阅读《劝学》全文,体会荀子思想的博大精深。

9.板书设计:

《劝学》教案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09级2班2号 于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nq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