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几套试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04-20 17:5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大三期末考试
比较文学几套试题及答案
《比较文学课程》试卷一
一、填空:(16分)
1、英文中的“比较文学”一词是年由在一书中确定并使用的。
2、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最终诞生于世纪年代末至90
年代。
3、比较文学诞生的标志是、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问世、和比较文学学位论文与工具书的出现。
5、世界比较文学大致可以分为、和三大学派。
7、当代文类学把文学作品分、和戏剧类三大类。
8、《文心雕龙》的作者是。
10、形象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和
两方面。
12、中国大陆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是1984年卢康华、孙景尧所著
的。
二、简要回答:(30分)
1、什么是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2、什么是“期待视野”?
3、什么是“社会总体想象物”?
三、论述:(54分)
1、试论述跨学科研究。
2、试述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消极作用和积极意义。
5※<标题二>
《比较文学课程》试卷二
一、填空:(16分)
1、比较文学诞生的标志是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进入高等学校的课堂和。
2、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开始得比较早,但是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则是在
世纪年代。
3、渊源学分为,,,
和集体的渊源。
4、当代文类学把文学作品分抒情类、和三大类。
大三期末考试
5、比较文学的可比性由、跨越性和三个条件组成。
6、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各种文学关系大致包括、
和三个方面。
7、《管锥编》的作者是。
二、简要回答:(30分)
1、什么是题材研究?
2、什么是“文学误读”?
3、什么是“套话”?
三、论述:(54分)
1、试从形象学研究的角度谈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人对中国人形象的描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试述比较文学的三大学派及其基本特征。
5※<标题三>
《比较文学课程》试卷三
一、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英文中的“比较文学”一词是年由在一书中确定并使用的。
2、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开始得比较早,但是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则是在
世纪年代。
3、世界比较文学大致可以分为、和三大学派。
4、中国大陆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是1984年卢康华、孙景尧所著
的。
5、比较文学的变异研究包
括、、、接受学
和。
6、梵·第根的代表作是。
7、中国大陆第一部以“比较诗学”为名的著作是。
8、《原始文化》的作者是。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什么是比较文学?
2、跨文明阐发研究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3、在文学的他国化过程中,接受国如何以本民族的文化规则和思维方式为主?
4、跨文明对话研究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三、论述题(每题22分,共44分)。
大三期末考试
1、试述比较文学的三大学派及其基本特征。
2、试论述诗学与比较诗学的区别和联系。
5※<标题四>
《比较文学课程》试卷四
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5分)
1、渊源学
2、文类学
3、形象学
4、平行研究
二、简答题(30分,每小题10分)
1、影响研究的模式是什么?
2、主题和母题有何区别?
3、比较诗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
三、理解分析题:(20分)
阅读下面所提供的材料,并根据你的理解作出相应的分析。
“晚近受西方训练的中国学者,回头研究中国古典或近代文学时,即援用西方的理论与方法,以开发中国文学的宝藏。由于这援用西方的理论与方法,即涉及西方文学,而其援用亦往往加以调整,即对原理论与方法论作一考验、作一修正,故此种文学研究亦可目之为比较文学,我们不妨大胆说,这援用西方文学理论与方法并加以考验、调整以用之于中国文学的研究,是比较文学中的中国派”。——古添洪、陈慧桦《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序》
四、论述写作题:(30分)
结合你所学习的中外文学知识,试从平行研究角度对中外文学流派、作家或作品任选一相关对象进行个案论述与写作。
5※<标题五>
考试试题(一)答案
大三期末考试
一、填空:(16分)
1、英文中的“比较文学”一词是1886 年由波斯奈特在《比较文学》一书中给予确定并使用的。
2、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最终诞生于19世纪70 年代末至90年代。
3、比较文学诞生的标志是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问世、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进入高等学校的课堂和比较文学学位论文与工具书的出现。
5、世界比较文学大致可以分为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和中国学派三大学派。
7、当代文类学把文学作品分抒情类、叙事类和戏剧类三大类。
8、《文心雕龙》的作者是刘勰。
10、形象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外部研究、内部研究两方面。
12、中国大陆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是1984年卢康华、孙景尧所著的《比较文学导论》。
二、简要回答:(30分)
1、什么是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可比性就是比较研究对象中存在的一种可资研究文学规律的内在价值,是提供比较研究的可能,并保证比较研究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指的是在跨国家、跨学科和跨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寻求同的学理依据,是比较文学研究赖以存在的逻辑上的可能性。在比较文学发展的不同时期,这种学理依据是不断拓展的。
2、什么是“期待视野”?作者在“接受屏幕”所构成的接受前提下对作品向纵深发展的理解和期待。如古典小说读者对“金榜题名”等大团圆结局的期待。
3、什么是“社会总体想象物”?即指全社会对一个异国社会文化整体所做的阐释。因为想象主体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他们的思想必然受到其所属文化的影响与制约,他们被其自身所属的文化烙上了强烈的特征。当他们对另一个文化进行审视时,必然带有其社会整体想象的浓厚印记。
三、论述:(54分)
1、试论述跨学科研究。
(1)定义:是以文学为一端,以其他学科(如各种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为另一端,对它们相互关系的研究。因而又称为科际整合。目的在于揭示不同知识形态的一致性、共通性,同时也彰显文学之为文学的独特性,把握文学的内在规律。
(2)必须注意文学性与系统性两个方面。
(3)举例:比如文学与音乐:《诗经》与音乐的关系;文学与哲学:存在主义与文学。
2、试述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消极作用和积极意义。
消极一面:“误读”就是对原作的“曲解”、“误解”、“改变”,它自然会导致文学传播中的部分失败,使译作读者看不到异质文化文学的真相;而且,翻译界已取得共识,文学翻译应最大程度地在各个层面上忠实于原作,所谓“信、达、雅”,“误读”显然与翻译的宗旨相悖。如上世纪30年代,中国学界有人讨论哈姆雷特的“孝”与“不孝”问题,应该说就是翻译“误读”引起的后果。积极作用:
(1)便于外国文学作品在本国传播,促进文化交流。
(2)在“误读”中可能阐发出原作中一些未被发掘的新意,重新发现原作的价值,
大三期末考试
甚至“创造”出文学名家。
(3)“误读”往往由译者自身的文化历史需求造成,因而它也能促进本民族文学的发展。
(4)举例:林纾对西洋文学的翻译,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意义
5※<标题六>
考试试题(二)答案
一、填空:(16分)
1、比较文学诞生的标志是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问世、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进入高等学校的课堂和比较文学学位论文与工具书的出现。
2、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开始得比较早,但是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
3、渊源学分为笔述的渊源,口传的渊源,印象的渊源,孤立(直线式)的渊源和集体的渊源。
4、当代文类学把文学作品分抒情类、叙事类和戏剧类三大类。
5、比较文学的可比性由文学性、跨越性和相容性三个条件组成。
6、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各种文学关系大致包括影响关系、价值关系和交叉关系三个方面。
7、《管锥编》的作者是钱钟书。
二、简要回答:(30分)
1、什么是题材研究?就是研究不同作家对相同或相似题材的不同处理,以及产生不同题材的文化根源。
2、什么是“文学误读”:文学误读本来是阅读学中的概念,指偏离阅读对象本身的意思和内容的阅读。过去常用来指称不正确的阅读,误差性阅读或阅读理解错误。比较文学中指文学作品在传播和接受过程中发送者文化的损耗和接受者文化的渗透而形成的误差。
3、什么是“套话”?指一个民族在长时间内反复使用、用来描写异国或异国人的约定俗成的词汇。也由学者译为“滞定型”,或把套话描述为“我们头脑中已有的先入之见”。“套话”也是自我关于“他者”的社会集体想象物。
三、论述:(54分)
1、试从形象学研究的角度谈谈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人对中国人形象的描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随着中国国门被打开,19世纪中叶以前通过耶稣会士和启蒙哲学家塑造的中国人形象发生了变化:
(1)态度上完全相反:由喜好到厌恶,由崇敬到诋毁;
(2)、白人比其他人种优越的看法盛行起来,中国人的衣着打扮和行为举止都变得丑陋滑稽;
(3)、在思想和性格方面,中国人“善良”和“高尚”的神话也不再时兴,代之以野蛮和麻木;
(4)、这是由于社会意识形态的作用所造成的“社会总体想象物”的变化。
大三期末考试
2、比较文学的三大学派及其基本特征:
法国学派,主张影响研究。影响研究包括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形象学等研究。
美国学派,主张平行研究,指研究那些没有明确直接的影响关系的两个或多个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现象。平行研究还包括对文学与其他学科如哲学、宗教、心理学等之间的比较研究。
中国学派:以跨异质文明研究为基本特征,主张双向阐发研究。
5※<标题七>
考试试题(三)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英文中的“比较文学”一词是1886 年由波斯奈特在《比较文学》一书中给予确定并使用的。
2、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开始得比较早,但是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
3、世界比较文学大致可以分为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和中国学派三大学派。
4、中国大陆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是1984年卢康华、孙景尧所著的《比较文学导论》。
5、比较文学的变异研究包括文学变异和文化过滤、译介学、形象学、接受学和文学的他国化研究。
6、梵·第根的代表作是《比较文学论》。
7、中国大陆第一部以“比较诗学”为名的著作是《中西比较诗学》。
8、《原始文化》的作者是泰勒。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答: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变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2、答:我们依据阐发过程当中相关对象的不同,可以把跨文明阐发研究分为四种主要方式:作品阐发、理论阐发、科际阐发和综合阐发。
3、答:首先就是接受国必须充分认识到本国文学传统的重要性,尊重本国的文化规则和话语言说方式。其次,接受国在坚持本国文学文化规则的基础上,结合本国文学和外来文学的特点,对外来文学进行本土化的改造。再次,文学的他国化研究还应该注意,文学的他国化必须与接受国当下的语境或者说是文学要求结合起来。
4、答:跨文明研究的主要方式有:共同话题的对话、共同语境的对话、话语互译的对话、杂语共生的对话与激活的对话等五种。
大三期末考试
三、论述题(每题22分,共44分)。
1、答:比较文学的三大学派及其基本特征:
法国学派,主张影响研究。影响研究包括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形象学等研究。
美国学派,主张平行研究,指研究那些没有明确直接的影响关系的两个或多个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现象。平行研究还包括对文学与其他学科如哲学、宗教、心理学等之间的比较研究。
中国学派:以跨异质文明研究为基本特征,主张双向阐发研究。
(可根据论述情况酌情给分)
2、答:比较诗学和诗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联系来看,诗学和比较诗学都是以文艺理论作为学科的中心,都在探讨文学的基本规律。但是,二者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首先,诗学和比较诗学研究的对象不同。诗学是以文学实践为对象。通过研究总结文学的经验,而后上升到理论的层面做出阐释,建立一套话语体系。而比较诗学则是以各文明的诗学为对象。在世界各文明中形成了各有千秋的种种诗学体系,它们都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都在一定的语境中对文学做出了探讨,但这其中的差异也或大或小。怎样沟通呢?这就是比较诗学的任务,让各种诗学互识、互解、互补,以期在将来能够在多元化的基础上构建一种一般诗学(共同诗学)。其次,诗学和比较诗学研究的范围不同。诗学一般是在一个文化内部进行的,而比较诗学必须要求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与文明中展开。如西方的诗学体系是欧洲文化和北美文化内进行的,这两种文化实际上也是属于同一种文化。真正总体性的比较诗学就必须在不同文明之间进行,当前广泛引起学界重视的中西诗学的比较研究就属于比较诗学的范围。最后,诗学和比较诗学研究的方法不同。诗学常常运用的是归纳推理的方法,而比较诗学则更多的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比较诗学的‘比较’,不同于一般学术研究的比较。比较方法是一种辩证思维方式与方法论的结合,它是综合的、多层次的,也是分析的,它超越了一般民族文学研究的方法,从总体上与对象构成了新的关系。
5※<标题八>
考试试题(四)答案
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5分)
1、渊源学:渊源学又称为源流学,是从接受者的角度老研究某一文学作品的外来影响,研究它的题材、主题、人物、情节、思想、语言、风格乃至艺术技巧等的来源。概言之,就是溯本求源,顺藤摸瓜,揭示出接受者与放送者之间的某种因果关系,这是一种典型的比较文学影响研究方法,在西方曾被广泛普遍运用。
渊源学的特点是从各国语言文学有因果联系的终点或接受者出发,去探求影响的放送者或起点的研究;它可以从本国立场出发,也可以从他国立场出发,但研究的目的是在考察一个作家或一种文学所曾吸收或改造过的外来因素之源头。
2、文类学:比较文学的文类学研究是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和跨学科
大三期末考试
的视域下对文类问题的探讨,既包含上述各个层面的问题,也包括某一文类的跨国界流传演变现象和缺类现象的研究。相对于民族文学中的文类学研究,比较文学的文类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更加宽泛和复杂。
3、形象学:形象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形象的学问。不过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学,并不对所以可称之为“形象”的东西普遍感兴趣,它所研究的,是在一国文学中塑造或描述的“异国”形象。诸如“晚清文学中的西方人形象”、“战后日本文学中的美国形象”等等。正如法国学者让·马克·莫哈在《试论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史及方法论》中指出的那样:“形象学所研究的一切形象,都是三重意义上的某个形象:它是异国的形象;是出自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的形象,最后,是由一个作家特殊感受所创作出的形象。”
4、平行研究:平行研究是指将那些没有明确直接的影响关系的两个或多个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现象进行类比或对比,研究其同异,以加深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归纳文学的通则或模式。平行研究还包括对文学与其他学科如哲学、宗教、心理学等之间的比较研究。平行研究的理论前提是在不同个国家、民族、时代的文学存在着共同的文学规律,这使文学具有了“可比性”。(见课本P58亲缘关系、类同关系、交叉关系)。
平行研究的贡献在于突破了影响研究的“事实联系”这一限制,大大拓展了比较文学研究的疆域,使比较文学在绝境中获得新的发展,并由此奠定了新的学科研究范型。
二、简答题(30分,每小题10分)
1、影响研究的图式是什么?
法国比较文学学者梵·第根通过总结文学实践与理论研究,提出了比较文学影响研究著名的“放送者——接受者——传递者”的前因后果的图式,指出:“在一切场合中,我们可以首先去考察那穿过文学界线的经过路线的起点:作家、著作、思想。这便是人们所谓的‘放送者’。其次是到达点:某一作家某一作品或某一页,某一思想或某一情感,这便是人们所谓的‘接受者’。可是那经过的路线往往是由一个媒介者沟通的:个人或集团,原文的翻译或模仿,这便是人们所谓的‘传递者’。”
我们可以依据这条谱系划分影响研究的三种主要类型,即注重发送者、追溯影响源头的“渊源学”;注重发送过程查究影响途径的“媒介学”;注重接受者、探究影响落点的变异与转化的“流传学”研究。
2、主题和母题有何区别?
主题和母题的区分是:母题是对事件的最简归纳,主题则是一种价值判断;母题具有客观性,主题具有主观性;母题是一个基本的叙事句,主题则是一个复杂句式;主题是在母题归纳之上进行的价值判断,因此,一般来说,母题是个常项,而主题则是变量。母题的数量是有限的(有人以为只有一百多个,至多也只有几百个),而主题则是无限的。
3、比较诗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
第一、诗学背景的比较。诗学背景主要是指产生和影响某一文学理论的社会历史文化前提,它是不同诗学体系赖以产生的社会历史和艺术文化的情势和环境。主要包括不同的社会经济结构、民族传统精神、哲学宗教意识、文学艺术实践等。所有这些方面整体构成特定诗学传统的理论前提和逻辑起点。
大三期末考试
2、诗学体系的比较。诗学体系是指某一文学理论的相关观念和意识因具有内在的相互联系性从而构成的一个多层次复合整体结构。它大体包括具有内在价值指向的理论规范和独特表述自身的理论形态两方面内容。
3、诗学范畴的比较。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一些基本范畴,它们反映了研究者对该学科研究对象的一些基本问题和重要现象的集中概括。比较诗学的研究必须包括大量的、具体深入的诗学范畴比较,这方面可称之为比较诗学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务或工程之一。
三、理解分析题:(20分)
阅读下面所提供的材料,并根据你的理解作出相应的分析。
“晚近受西方训练的中国学者,回头研究中国古典或近代文学时,即援用西方的理论与方法,以开发中国文学的宝藏。由于这援用西方的理论与方法,即涉及西方文学,而其援用亦往往加以调整,即对原理论与方法论作一考验、作一修正,故此种文学研究亦可目之为比较文学,我们不妨大胆说,这援用西方文学理论与方法并加以考验、调整以用之于中国文学的研究,是比较文学中的中国派”。
——古添洪、陈慧桦《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序》这段话包含着比较文学阐发研究以及中国学派的倡议。阐发研究的基本含义就是以西方文学理论来评论中国文学创作实践,这是一种简便易行、具有强烈可操作性的方法,也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在面临五四以后的白话新文学已经失效时所必然采取的补救措施。
首先,随着阐发研究实践和理论探讨的深入,中国学者进一步将阐发研究发展为双向阐发,即中西互为主体、互相批评,互相阐释。作为科学方法论之一的“阐发”, 应该是各异质文学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的一种方式。这种阐发的双向交互性是不容忽视的,它是一种以西方文学理论来观照阐发中国文学, 与以中国文学理论去观照阐发西方文学的双向互动的交流与对话; 同时它又是一个不断发现、扬弃、沟通、融合, 从而走向更高文学理论层面的过程。其预期目标, 就是建立一个跨越中西方文学体系的具有强大包容性与涵括性的总体文学规律。
其次,阐发研究的重要特征表现为特别注重文化模式的运用, 具有鲜明的文化学色彩。阐发研究由于是在不同文化区域的文化传统差异很大的两种或多种民族文学间进行的。因此应该充分认识它们在文化心理结构、文学观念、价值体系、批评标准诸方面的差异性。
第三,一方面可使传统文学、文化由封闭转向开放, 获得新的生命活力, 成为本民族文学发展的丰富资源; 另一方面, 它也是为东西方文学对话开辟道理, 寻求跨文化共同规律的必由之路。而且, 阐发研究可以冲击我国传统的治学方法,促进文学研究的学术转型, 促成人们理论素养和思维观念方面的新突破, 促使我国古代文论的观念活化和当代生成。这样, 我国的传统文学和文化便将以新的面目展现在世人面前, 必将对世界文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关于中国学派,中国比较文学界目前已经不再将学派的树立作为自己的主要追求目标。更注重在实践和理论上探索并作出扎实有效的成绩。
四、论述写作题:(30分)
结合你所学习的中外文学知识,试从平行研究角度对中外文学流派、作家或作品任选一相关对象进行个案论述与写作。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掌握比较文学基本知识以及运用的能力,既要扎实的学科基本理论指导,又要能够在中外文学流派、作品、作家种选择适当的研究对象,进行比较文学研究,虽然给定的范围较为广阔,但同时也要求学生在较短的考试时间内完成,因此具有相当的南德和深度,是对学生写作能力、分析能力、思辩
大三期末考试
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考查。
只要学生选择的对象得当,基本理论运用准确,论述层次清晰,分析较有深度,即可。
正在阅读:
比较文学几套试题及答案04-20
木里县城关小学一年级辅导员工作计划09-02
设计师大全02-29
系统工程期末大作业04-20
循环经济推动逆向物流发展10-31
2018-2024年中国微型净水器市场竞争策略及投资潜力研究预测报告01-12
张仲景的故事02-18
MIFARE卡智能门禁管理系统(ZN-BTLockV5.7.32.1)05-26
我爱学校的花园作文450字06-17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比较文学
- 试题
- 答案
- 一周半导体动向:从METI 及SUMCO数据判断行业供需面,从上游佐证
- 高一物理必修二第1讲 圆周运动的描述(简单版) 教师版习题
- 经济法基础历年真题考点归类精解及预测
- 会计证考试《初级会计电算化》上机考试试题(含答案)
- 坚定理想信念心得体会1
- 关于文献标识码和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 10-11学年第一学期卫生检查统计
- Oracle Enterprise Linux 6.4安装Oracle Database 12c RAC图文详
- 高考理科数学试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1233
- 英国大学硕士预科与语言课程有什么差别
- 庆祝感恩节英文祝福短信
- 高大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
- 高顿财经:2014年CMA考试须知
- 国际大都市建设中的移民与移民政策以上海为例
- 湖北省襄樊四中高二物理期末复习机械波练习题
- 2012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试题
- 高一开学典礼学生代表发言演讲稿范文
- 2012广州小升初趋势分析
- 过程设备制造与检测课程设计指导书第五章
- 增值税防伪税控开票子系统标准试题库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