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洞镇小城镇规划项目文本】

更新时间:2024-06-29 03: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西洞镇小城镇发展规划

推进小城镇建设,是提高转型升级承载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加快我镇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动并进步伐,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提升西洞镇形象,改善人民生活环境,在此时期内,依据国务院《关于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十二五”规划,制定我镇未来几年发展规划纲要。 一、规划背景

我镇位于酒泉市肃州区南端,西与嘉峪关市接壤,南与肃南县祁丰区为邻,北与酒泉市高新技术工业园相连,距市区12公里,214省道线、312国道线、兰新铁路贯通全镇,酒泉火车站位居镇中。我镇作为肃州区门户乡镇,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确定的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之一,是酒泉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六大组团之一,也是酒泉市最重要的客货运输、物资集散地和城市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全镇辖5个行政村,35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总人口9273人,其中:农业人口7561人,占总人口的80.9%,非农业人口1712人,占总人口的19.1%;镇域总面积224.9平方公里,镇区已建成面积2.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700亩,人均3.1亩。2010年全年实现农村社会总产值 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 亿元,农业总产值 万元,二、三产业总产值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镇区有酒泉火车站、甘肃省粮食储运站等中央、省、市、区企事业单位119家。现已初步形成了以什字为中心的行政、

文化、商业娱乐区;以龙腾建材、实达冶炼、泉丰锅炉厂为主的工业小区;以五个村为主的制种、林果、畜牧、设施农业等生产基地。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从我镇的实际出发,将小城镇建设作为全镇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从制定规划、改善基础设施入手,加大了小城镇的建设力度。

“十一五”期间,我镇小城镇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为“十二五”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遇到一些问题:一是土地资源制约。城镇发展用地指标紧张,地价不断攀高。二是群众对生活环境、公共设施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建设小城镇的观念必须更多地倾斜到公共服务上来。

二、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会议精神、国务院“十二五”规划为指针,以改革发展为动力,以发展镇区经济为中心,紧密围绕建设现代化城镇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区域和资源优势,发展壮大特色经济,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并积极向二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培育支柱产业,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小城镇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基本原则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小城镇发展改革规划要起点高、高标准、高水平,放眼长远,适度超前;建设要量力而行,逐步实施,多出精品。

尊重规律,循序渐进。小城镇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发展小城镇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同步进行,循序渐进。要以经济发展和建设规模、优惠政策吸引农民进入小城镇,尊重农民意愿。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从实际出发,抓住区域特点和资源优势,兼顾镇情、民情,搞好小城镇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努力做到少占耕地,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以防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大胆探索改革创新,广辟投融渠道,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以运用市场机制建设小城镇的路子。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以农为本,农商贸并举,大办非公经济和第三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推动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及环保事业的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战略及布局 (一)发展目标

按照建设现代文明小城镇的要求,坚持“遵循规律、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和“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立足全镇三大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依托镇党委、政府“南畜北菜”发展战略方针,发展壮大两大产业基地(千亩戈壁菌菜种植园区、高标准畜牧养殖小区),不断加强小城镇建设,深化小城镇管理水平,全面提升西洞镇城镇化水平,有效发挥城

镇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把西洞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建设规范、设施完备、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城镇。

(二)发展战略

以镇区功能配套为目标,全面提升镇区形象,争创国家级卫生镇。

以中心村建设、物流园区建设、全民建身广场建设及商业、农贸市场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增强西洞的影响力,打造城郊重点镇。

以关注民生为宗旨,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新西洞,争创全国文明镇。

我镇人口在2011年规划初期为0.93万人,至2015年末达到1.1万人。用地规模:在保证农村耕地红线的基础上,至2015年末,小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规模计划较2010年末新增100亩。

(三)、布局结构

以镇区火车道的分割,形成南北两片。“南片”位于铁路以南建立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商贸物流园区,成为西洞镇的主要经济增长点。“北片”位于铁路以北,是镇区的生活区,主要布置行政办公、商贸、文化、教育、卫生、居住等设施,规划在充实、完善现有居住、商业的基础上,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它是镇区近年来基础设施发展的中心和主体所在。

四、建设期限

本规划方案于国务院“十二五”规划期间具体实施,实

施时间为2011年至2015年。

五、规划重点内容

围绕实现现代化小城镇建设的目标要求,镇区基础设施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需实施以“两横一纵一广场”为主的镇区环境绿化、美化以及镇区污水处理、渠道建设等工程,以创城工作为抓手,结合本镇卫生精细化管理,彻底改善镇区卫生、环境状况。

(一)、依托物流贸易,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近年来,西洞镇按照产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设施农业为依托,重点打造“两个园区”建设。同时,形成了以高效经作制种、玉米制种、养殖业为主的农副产品生产和销售基地,大力发展商贸物流具有一定的优势。加之,辖区内原集贸市场破旧,沿路摆摊设点的“马路市场”阻碍了交通秩序,严重影响了集镇面貌的改观和人居环境的改善。因此,为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改善环境面貌和人居环境,乡政府积极争取资金,于2011年实施完成了农贸市场改造建设项目。

新建农贸市场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农副产品年交易量预计可达到4万吨,年交易额400万元,为全镇二、三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带动全镇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繁荣镇域经济、活跃农村市场,增加农民收入、方便小城镇居民生产生活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解决了长期以来占道经营的“马路市场”,减少道路交通事故隐患的发生,改善了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功能,为西洞镇的商贸流通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局。

山就势,使得村庄更富于空间变化。三是改建筑。结合村庄自然环境,对建筑的外形、色调、形式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使之与环境相协调。四是保环境。保护修缮宗祠、大会堂等年代久远的建筑以及名木古树。五是求发展。远期将村庄向着乡村旅游业和生态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3、关于推进农村人口向中心村集聚问题。要吸引农民向中心村集聚,必须破解相关的难题。一是建立健全农村建房用地调剂机制,破解建房用地调剂难。建立农民建房用地调剂办法,对农户中的闲置建房用地,由村民委员会根据调剂办法收回;对违法占用的建房用地,应依法无偿收回。探索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闲置建房用地要优先调剂给无房户、住房困难户和危房户建房。二是积极探索异地转移、户口迁移和土地置换等方式,破解跨村建房难。加快小规模自然村、空心村撤并和大村并小村、强村并弱村的行政区域调整步伐,以异地转移安置小区(点)和农居点等集中居住推进农民跨村建房。允许非保留村农民采取户口迁移的方式跨村建房。允许村民委员会探索采取土地置换、有偿调剂等方式将富余宅基地调剂给其他村的农民建房。三是严格执行“一户一宅”的法律规定,破解建新拆旧难。四是创新方式方法,破解土地流转难。完善土地政策,制定和选择科学合理的土地流转方式,努力实现农民“一手拿租金,一手拿薪金”,解除农民增收难题,促进农村人口向中心村集聚。

4、关于中心村建设土地问题。在“坚持耕地占补动态平衡有质量、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增量”和“开发整理复垦新增耕地与建设占用耕地平衡有余”的原则下,着力于抓好“调整、规范、收储、置换、复耕、开发”六个环节,解决中心村建设土地问题。调整,就是根据中心村建设规划调整建设用地。规范,就是规范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建房用地行为,集约节约用地,挖掘土地资源潜能、盘活存量。收储,就是采用不同方式、不同途径、不同补偿标准,对责任田(山)、自留地(山)、宅基地、房前屋后空闲地等进行收储。置换,通过建立“建新房、交老宅”等相关政策,引导鼓励农民在宅基地置换中向中心村集聚。复耕,按“改造空心村、撒并自然村、建设新农村”的思路,将空闲宅基地复垦成耕地。开发,在注重研究解决农民住房和公共设施建设用地的同时,化大力气,下大功夫,投大资金,为建立有规模、上档次、高效益的经济支柱产业,做好土地综合开发文章。 5、关于中心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问题。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一体化,是以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的统一规划和实施为重要前提条件的。特别是路网、管网、林网、垃圾处理网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设施,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要按照中心镇、一般乡镇、中心村、一般基层村和特色自然村的布局,对区域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行一体化规划,分步实施,推进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实现资源共享、设施共享。

完善机制,合力共建。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公共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长效投入机制,加大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集中投资力度。二是鼓励社会参与。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自来水、有线电视、电讯等公益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所有权、管理权、收益权相统一的原则,引导农民群众自愿种植、自行管理,在房前屋后院内栽植树木花草,建设绿色庭院。三是深化金融支持。深化农村林权抵押贷款和住宅抵押贷款政策,创新农村融资办法,搭建中心村建设和发展的金融支持平台。加大农民建房贷款额度。

四、推进中心村建设的政策措施建议

1、加大财政和金融支持。中心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一是要建立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各级政府要将扶持中心村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省、县财政对规划的中心村列入各级年度财政预算。二是要整合部门资源。要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整合部门职能、多渠道筹集资金、统筹安排项目,积极探索集中捆绑使用项目扶持资金的新机制。三是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拓展中心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农民建房融资渠道,提高贷款额度。人民银

行要通过给予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参与中心村建设。

2、用地保障。一是保障中心村建设用地。在修编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充分考虑中心村发展的需要,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允许中心村的耕地保有量适当低于其他非中心村,并将建设用地规划指标适当向中心村集中。对落户中心村的建设项目予以优先安排用地指标。二是完善土地供应制度。坚持建设用地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出让、统一管理,推行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制度。经营性建设用地必须以公开招标、拍卖方式出让供地,每年给予中心村安排一定数量的经营性土地用于出让,保障建设资金需求。三是进一步强化集约节约用地。鼓励农民按中心村规划统一建设公寓式农民新村。中心村范围内旧村改造腾出的土地,如需退宅复垦的,复垦土地指标全部留给中心村,复垦土地指标的收入原则上留在中心村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中心村旧村改造所腾出的土地,可安排建设项目用地,也可作为土地置换的周转用地。

3、规费减免。凡涉及中心村建设的收费,能免则免,能减则减。一是减免中心村建设的施工和建设单位的营业税;二是减免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中心村建设项目,免予征收包括人防费、规划选址费、建筑执照费、招投标费、质量监督费、住宅建设配套费、房地产登记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项

目。建设期五年内,基础设施配套费、城市维护建设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的净收入、耕地开垦费、排污费、水资源费等返还给中心村,在县主管部门监督下用于基础设施、土地开发整理、环境污染治理等项目建设。

1、科学规划镇区建设。科学规划镇区发展蓝图,重点发展楼院式住宅小区,高标准整体规划,逐年分步实施,一切依据规划办事,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确保每一个项目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总体思路是先洪桥街至滨湖路地块,以商业开发和安置房为主;后洪桥街至东风河西路地块,以商住及购物中心为主;再东风河东路至振兴路地块,以行政中心、公共服务中心为主,按序推进,成熟一块、推进一块。严格按“十个一”功能区规划建设。

2、着力提升城镇品位。雉水河商住区是小城镇“十二五”发展的着力点。对雉水河进行整体开发,并与南侧的东郊花园、北侧的好民居连为一体,将形成东陈占地420亩的集居区、商业区和休闲区,包括通扬运河驳坡景观、贾公路绿化景观、东郊花园、雉水河步行街、雉水文化休闲广场、雉水花苑、“好民居”安置区为一体的集镇宜居宜商的休闲环境,真正使东陈的城镇品位得到提升,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3、加大招商建镇力度。城镇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要充分发挥道口镇、城郊镇的区位优势,大力挖掘古镇“贾大夫射雉”典型的文化底蕴,以此来吸引客商投资、吸引客户入住、吸引农民进镇。为此将组织专题尚书湖、道口物流区、雉水

河商业区、镇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的招商活动。

4、强势推进拆迁整理。建设的基础是用地,用地的前提是有指标。无论是工业还是城镇建设,土地指标是必不可少。我镇将加大万顷良田和农保区拆旧复垦力度,强势推进老镇区拆迁改造,为发展提供资源要素。

5、优先投入公共服务。优秀的政府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优质的公共服务必须优先保障投入。我镇将优先建设镇行政中心、镇公共服务中心、镇文化活动中心、镇体育活动中心、镇区中心及公共服务中心地域。主次干道两侧的亮化、绿化等景观工程全面提升镇区形象及品位。

三、关于中心村建设的几个问题

建设内容 一、面临的形势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立和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把发展全民健身事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健民强市这一主题,不断提高全市人民的身体素质、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着力完善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健康卫生相结合,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我市跨越发展和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作出积极贡献。 三、主要目标

到2015年的总体目标是: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显著增加,健康水平明显

提高,群众健身场地设施更加普及,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普遍提高,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基本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显著加快,基本建成具有镇江特色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具体目标是:

(一)居民身体素质显著增强。符合《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标准的城乡居民(不含在校学生)人数比例达到95%以上,符合优秀标准的人数比例达到25%以上。在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及格标准,符合优秀标准的人数比例达到30%以上,学生的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

(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明显增加。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的基本生活方式。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0%以上(含在校学生)。

(三)全民健身设施提档升级。城乡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达到100%,人均拥有公共体育设施面积达到2.1平方米以上。县级“新四个一”体育设施实现全覆盖。乡镇(街道)体育设施建设继续提档升级,形成市、县、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网络。体育系统体育场地开放率达到95%以上。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率达到50%以上。

(四)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全覆盖。各辖市区普遍建有体育总会、行业体育协会、单项运动协会等体育社团,全市县级以上体育社团达到150个以上,体育社团注册会员 5万人以上。每个单项协会分别拥有2个以上体育俱乐部。乡镇建立农民体育协会、老年人体育协会和其他单项体育协会等体育组织5个以上。每个行政村有1-2个体育健身组织。城市街道和社区普遍建有健身组织、体育健身站(点),城乡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和青少年体育健身俱乐部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每万人拥有晨(晚)练健身站(点)的数量达到6个以上,形成覆盖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和国民体质监测网络。

(五)全民健身指导和志愿服务队伍遍布城乡。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数达到1万人以上,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达到800人以上。每个体育健身设施工程(点)、体育健身站(点)、社区(行政村)及群众体育健身俱乐部配备2名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广泛

开展义务健身辅导,组织培育全民健身志愿骨干,形成组织完善、结构合理、遍布城乡、服务到位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国家级和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1000名以上,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0人以上,实现城乡社会体育指导员全覆盖。

(六)全民健身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体育健身、体育休闲、体育旅游、运动度假、体育康复、场馆服务、体育培训、体育竞赛、健身用品、电子竞技等产业初步形成,市场日趋规范。社会出资开办职业体育俱乐部和营利性体育健身俱乐部不断涌现,健身产业从业人员数量明显增加,城乡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显著提

高。

四、主要任务

(一)重点发展农村体育。辖市区政府要把发展农村体育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统筹城乡公共体育资源和体育公共服务的均衡配置,统筹农村体育设施、体育组织、体育指导、体育活动的整体建设,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各级体育、农业等部门要加大对农村体育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基层体育公共服务能力,鼓励城市优质体育资源进入农村,改善农村体育健身环境和条件。在村庄布局调整、居住向社区集中进程中,做好全民健身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体站和农民体育协会的组织作用,充分利用农村学校、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和体育人才资源,大力培育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志愿者队伍。在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广泛开展农民体育活动。定期组织“送体育下乡活动”,办好农民体育节和运动会。

(二)大力普及城市社区体育。辖市区政府将社区体育作为城市和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统筹规划,同步推进。在新型城市化进程中,做好社区体育健身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制定建设标准,推进社区体育活动中心、体育健身站(点)和体育健身队伍的规范化建设,确保城市街道和社区“有专兼职管理人员,有体育设施、有健身组织、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有健身活动”,努力打造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使社区居民不出社区就可享受健身服务。整合街道辖区机关、学校、工厂等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和体育人才资源,优势互补,推动社区体育和单位职工体育共同发展。提高居民委员会的体育服务能力,广泛开展小型多样的经常性社区体育活动。

(三)切实加强青少年和儿童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各级各类学校都要确保在校学生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每年开展一次身体健康检查和体质测试。幼儿园要保证幼儿体育活动时间和质量。全面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扶持民营学校特别是农民工子弟学校开展体育活动。努力办好各级各类体育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校外体育活动中心,有条件的地方建设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建立健全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和联动机制。

(四)加快发展职工体育。各级要把职工体育纳入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考核内容,充分发挥各级行业体协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职工体育协会作用。普

遍建立职工体育俱乐部和体育健身团队,开展符合行业、单位生产工作特点、职工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坚持机关企事业单位工间(前)操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定期开展体育锻炼标准测验和体质测试活动,为职工建设体育健身设施,并保证必要活动时间。办好市、县运动会职工部比赛和机关运动会,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可定期举办职工运动会。创新职工体育发展模式和基层职工体育组织形式、活动方式,不断完善社区体育与职工体育互补机制。

(五)全面发展老年人体育。各级政府要把发展老年人体育事业纳入老龄工作和体育工作的整体规划,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积极扶持各级老年人体育协会、体育健身俱乐部、体育健身团队的规范化建设,推动乡镇(街道)和机关企事业单位普遍建立老年人体育协会,充分发挥老年人体育组织在开展老年人体育方面的主导作用。为老年人提供就近的体育健身场所,公共体育设施对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便利和优惠。培养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研究创新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健身方法。老年人教育机构开设体育课程,老年人活动中心设置适合老年人体育活动的设施。城乡社区服务兼顾老年人体育健身服务。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老年人体育服务机构和健身设施。

(六)重视和支持残疾人体育。建立各级体育、民政和残联共同发展残疾人体育的协作机制,充分发挥残疾人体育组织在开展残疾人体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加快培养为残疾人体育服务的体育教师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实施“助残健身工程”,为残疾人建设就近方便的体育健身设施。公共体育设施普遍完成方便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的道路、场地和设施等配置。研究开发适合残疾人身心特点的体育健身康复手段。全市各级各类特殊教育机构和普通学校要重视做好残疾学生的体育工作,提供适合残疾学生特点的体育健身与康复项目。积极办好市县两级残疾人运动会。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政府领导下的多部门合作机制,形成合力推进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设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维护公民体育健身权益、增强人民体质和健康水平的根本措施,是发展公共体育事业的集中表现,是向人民群众提供基本体育公共服务的重要途径。各级政府要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在政策、资金、土地、机构、人员等方面给予支持,协调各部门形成合力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各级体育部门要强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职能,研究制定基本体育公共服务的内容标

准、建设保障、评价机制等制度。积极推进体育与教育、文化、卫生、农业、旅游、园林、民政等部门的合作,共同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引导更多人参加体育锻炼。各级政府要积极为人民群众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持各级组织广泛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各级体育部门要利用全民健身日、传统节假日和农闲季节,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组织开展业余自愿、小型多样的体育健身活动和基层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不断提高体育活动的普遍化、经常化、科学化水平。重视推广适合各类人群的体育健身方法,积极开展户外等新兴运动。办好镇江市机关运动会、社区运动会、中小学生运动会和单项、人群等市级体育竞赛活动,积极参加全国和全省性群众体育运动会,提高非奥运项目和不同人群的体育运动水平。 (三)加强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形成遍布城乡的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网络。公共体育健身设施是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基础条件。各级政府要按照国家有关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规定,将建设城乡社区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证城乡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用地,显著改善城乡居民体育健身场地条件。城乡新建居住区要按照国家有关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标准,设计建设体育健身设施,各级体育部门和基层政府要搞好监督落实。推进市级全民健身中心和县级体育设施“新四个一”工程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继续推进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提档升级。鼓励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建设1000平方米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中心(全民健身广场或体育公园)、1条20件以上健身器材的健身路径、国民体质测试或健身指导站。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和山野等自然条件,打造一批体育公园、体育广场、体育长廊、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结合南城北水和青山绿水工程,建设一批全民健身户外营地、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健身步道、健身大道、登山道等户外运动设施。

(四)推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提高体育设施利用率。各级体育系统的体育场地设施要率先向公众开放。所有学校确保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各级公办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向公众开放。市和辖市区政府对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给予经费补贴,为学校办理有关责任保险。新建和改建学校体育设施,要便于向公众开放。在公办学校布点整顿中腾出的闲置校舍和学校体育设施,可改造为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公园每天安排固定时段免费向公众体育健身开放。要积极创造条件将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

向社会开放。公共体育设施应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对学生、老年人和残疾人优惠或者免费开放,逐步扩大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公共体育设施范围。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单位要加强对体育设施的维护更新,完善安全保障等综合服务功能,提高使用效率。

(五)健全各级各类体育组织,完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系。积极发展城乡基层体育健身组织,加强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人群体育协会、行业体育协会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俱乐部、农民体育俱乐部、晨(晚)练健身站(点)建设,使更多城乡居民在体育组织指导下规范进行体育锻炼,扩大有组织体育锻炼人群规模。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民政、体育部门要在注册登记、工作指导、办公用房、体育设施、工作人员、活动经费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加快单项体育协会规范化、社会化、实体化建设。大力扶持城乡晨(晚)练健身站(点),使之成为城乡居民身边的体育健身组织。街道、乡镇综合文体站要建立健全体育组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要支持职工体育组织开展体育健身活动。

(六)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规模,形成城乡居民身边的全民健身指导服务网络。市和辖市区要普遍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俱乐部。充分发挥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在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日常管理服务和工作分派协调等方面的作用,使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成为有办公地点、有工作人员、有工作经费、常年坚持开展工作的体育组织。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做好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服务工作,不断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综合素质和指导能力。要做好培训尤其是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在岗培训,提供培训经费,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体系。要建立投入和激励机制,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和便利,不断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活动的质量和水平。积极发展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严格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在营利性体育健身场所和高危体育项目从事指导的人员,必须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七)加强全民健身志愿者队伍建设,形成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积极倡导人民群众尤其是体育工作者参加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体,包括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科技工作者、体育教师、体育专业学生和社会热心人士参加的镇江市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各级体育部门应在组织建设、注册管理、业务培训、工作经费、活动开展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扶持。

定期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活动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活动。不断提高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质量,形成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八)改革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加大全民健身事业财政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大全民健身事业的投入力度,确保全民健身事业经费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并不断提高全民健身事业经费在全部体育事业经费中的比例。政府体育事业经费应当对公共体育健身场所的必要器材购置、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公办学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公益性群众体育事业单位日常工作和重大群众体育活动经费予以保障。各级体育彩票公益金应多数用于全民健身事业。有条件的地区可建立个人缴费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扩大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消费。各地要加大免费和低收费的基本服务投入,不断增加和提高体育基本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由体育部门直接举办的体育基本公共服务事项,可通过政府采购,引入竞争机制,确定有资质的社会体育组织或中介机构实施,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逐步建立新型政府公共服务机制。

(九)鼓励、扶持社会兴办全民健身事业,开办全民健身产业。充分调动全社会兴办全民健身事业的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入全民健身事业的途径,多渠道增加全民健身投入。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全民健身事业,开办全民健身产业。鼓励社会、民营资本进入到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享受国家和省发展服务业和体育产业的各项政策。社会力量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全民健身事业的公益性捐赠,符合税法有关规定的部分,可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时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体育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方面加强对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的监管,建立和完善体育健身服务规范。

(十)加快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做好全民健身社会宣传与科技服务工作。建设以数字全民健身信息为基本内容,与省对接的省市县乡四级全民健身公共信息网络,为城乡居民提供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务。辖市区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务中心,在乡镇(街道)、行政村(居委会)建设信息服务点,配置终端设备。

充分发挥全市广播电视、平面媒体、互联网等传媒优势,开办全民健身专栏,播发公益广告、宣传片,出版宣传画、科普图书和音像制品。不断创新全民健身宣传形式和内容,开展“终身体育”教育,推广科学健身方法,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形成崇尚和参加全民健身的社会风气。做好全民健身讲师团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全民健身大讲堂”等科学健身讲座。 六、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本计划在市政府领导下,建立“政府统一领导、体育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动员和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推动全民健身工作的合力。各辖市区政府要依照本计划,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由体育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各级发改委、教育、民政、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农委、文广、卫生、工商、质监、旅游、规划、老龄办等部门要结合各自业务工作,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体育总会等群众团体要发挥自身优势,共同做好贯彻落实工作。各部门、各行业也要依照本计划,制定本部门、本行业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实施评估。县级以上体育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当地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在2013年进行中期评估,在2015年进行全面评估,并将评估结果报告本级政府和上一级体育行政部门。对为全民健身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3、中心村建设 由于地处二期灌区的风沙前沿地带,部分渠道因年久失修、渗漏严重,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亟需新衬砌渠道100公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 4、投资概算 基础设施共需资金1060万元,其中“两纵九横一环”主干街道硬化、亮化、绿化工程260万元,镇区人饮以及污水处理工程400万元,渠道建设工程400万元。 5、年度计划 2009年-2010年:8公里街道硬化,人饮及污水处理工程的前期工程,衬砌渠道30公里。 2010年-2011年: 人饮及污水处理工程后期工程,衬砌渠道30公里。 2011年-2012年:主街道的亮化、绿化工程,衬砌渠道40公里。 (二)乳产品加工及产业化项目 1、项目成因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根据市情,提出了“做大做强奶产业,精心打造白银乳都”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发挥红水区位、资源和后发优势,把养殖业作为促进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红水镇于2006年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投资2360万元的白银大富乳业有限公司千头奶牛养殖基地落户红水,目前已初具规模。依托龙头企业发展奶牛产业,走“加工促养殖、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路子已成红水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建设内容 到规划期末,全镇奶牛养殖达到1万头,实现户均2头奶牛的目标;

建成乳产品企业一个,建设牛舍98200平方米,挤奶站3000平方米,兽医室200平方米,受精室300平方米,建设加工车间、仓库、办公室等2500平方米,年生产牛奶8.13万吨。 3、 投资概算 此项目总投资1300万元,其中乳产品加工企业投资300万元;奶牛产业采取滚动发展模式,滚动周期为两年,每个周期内发展奶牛5000头,每头牛补助0.2万元。每个周期需用资金1000万元。 4、效益分析 该项目的实施,将给红水镇及周边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通过养牛全镇人均纯收入可增加6900元。还可以过腹还田,培肥地力,有效地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加快退耕还林还草的步伐,同时可以有效吸纳周边农村富裕劳动力就近输转,增加农民收入。必将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 5、年度计划 2009年—2010年:建成乳产品企业一个,引进奶牛5000头,建设牛舍49100平方米,挤奶站1500平方米,兽医室100平方米,受精室300平方米。 2011年—2012年:引进奶牛5000头,建设牛舍49100平方米,挤奶站1500平方米。 (三)、肉产品加工及产业化项目 1、项目成因 红水镇地处景电二期灌区中部,镇域面积320平方公里,其中沙化地15000亩,随着近年来中央惠农政策的出台,大部分沙化地都已开发,草资源十分丰富,以猪、羊、鸡、牛为主的养殖业快速发展。2007年镇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兰州学良清真牛羊肉屠宰厂及活畜交易市场项目落户红水,依托龙头企业发展肉产业,走“加工促养殖、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路子已成红水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建设内容 到规划期末,全镇羊只存栏数达到15万只,生猪存栏达到2.4万头,实现户均30只羊、5头猪的目标;建成肉加工企业一家;建成5000头以上猪场1家,1000头以上猪场3家,100头以上猪场20家;建成200只以上养羊户60家,50只以上养羊户200家,1000只以上养鸡户20家。 3、资金概算 此项目总投资710万元,其中肉产品加工企业投资300万元;畜牧养殖产业采取滚动发展模式,滚动周期为两年,每个周期内发展生猪1.2万头、羊只75万只,千头鸡场10家,每头猪补助200元,每只羊补助20元,每个千头鸡场补助1万元。每个周期需用资金410万元。 4、效益分析 通过养殖、加工,全镇人均纯收入可增加1500元,还可以过腹还田,培肥地力,有效地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加快退耕还林还草的步伐,同时可以有效吸纳周边农村富裕劳动力就近输转,增加农民收入。 5、年度计划 2009年—2010年:建成肉加工企业1家; 100头以上猪场10家;建成200只以上养羊户30家,50只以上养羊户100家,1000只以上养鸡户10家。 2011年—2012年:1000头以上猪场3家, 100头以上猪场10家;建成200只以上养羊户30家,50只以上养羊户100家,1000只以上养鸡户10家。 (四) 、枸杞加工及产业化建设项目 1、项目成因 红水镇是景泰县枸杞产业发展最早、最快和最好的乡镇之一,2008年全镇枸杞种植面积达2000亩,总产量500吨,总产值达490万元。红水镇枸杞产业的快速发展为该镇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促进新农村及小城镇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扩大红水镇枸杞产业优势,依托龙头企业发展枸杞加工产业,走“加工促种植、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路子已成红水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建设内容 到规划期末,全镇枸杞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建成悬挂式枸杞烘干棚5000个,实现户均两亩枸杞的目标。建成枸杞加工企业一家,建设色选、筛选、风净、烘干等加工车间1168m2,原料、成品和其它仓库、办公室等1044m2,购置枸杞加工设备7台及其它配套仪器设备。年收购枸杞2105吨,加工生产枸杞产品2000吨。 3、投资概算 此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其中枸杞加工企业投资200万元;枸杞产业采取滚动发展模式,滚动周期为两年,每个周期内发展枸杞5000亩,每亩地补助0.2万元。每个周期需用资金1000万元。 4、效益分析 枸杞具有较高的营养成份和药用价值,是全省乃至全国的名优特新产业,近几年发展非常快,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需求迅速增加,价格稳步上扬,供不应求,前景十分看好。 发展枸杞产业,符合国家和甘肃省有关调整农业结构,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使全镇枸杞干果达到2500吨,产值达到2450万元。对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镇化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年度计划 2009年—2010年:发展枸杞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悬挂式枸杞烘干棚2500个,建成枸杞加工企业一家。 2011年—2012年:发展枸杞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悬挂式枸杞烘干棚2500个。 六、资金来源 本项目共需资金4270万元,其中,申请世行贷款35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380万元);企业、农民自筹1500万元,申请财政支持390万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乳产品加工及产业化项目、肉产业加工及产业化项目、枸杞加工及产业化建设项目。 七、保障措施 第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了确保农业综合开发试点镇产业发展规划项目的顺利实施,县、镇、村三级分别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并签订目标管理责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互相监督制约的工作格局。镇上成立小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镇政府镇长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发展规划的实施,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在项目实施区派专人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任务落实、检查验收等工作。 第二、强化管理、用好资金。对项目资金采取设立专户,依托当地银行放贷的模式进行运作,实行专款专用,专户储存,单独核算,严禁挤占挪用,规范用款程序,充分管好用好贷款资金和配套资金。在世行贷款的使用上,采取先报告、后配套、再使用的管理措施,并加强资金使用的审计监督,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的投入。每一滚动期内的周转金由银行、镇村三家派专人收回,并负责发放到下一个滚动期的农户手中。 第三、把握政策,科学论证。认真学习、理解中央、省、市、县有关精神,体现科学发展和节约型社会的思想,集中解决小城镇建设中的一些共性、关键问题,项目选择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比较优势,突出重点,科学论证,严格按规划实施,争取以较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四、加强协调,积极衔接,按时还贷。积极同市、县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整合资源,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主动向银行部门回报发展思路和工作措施,争取贷款方的支持;围绕产业发展还贷,镇村两级部门担保,滚动期满后,由银行、镇、村三家派专人督促还贷,确保世行贷款在小城镇建设上取得实效。

层层抓落实互相监督制约的工作格局。镇上成立小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镇政府镇长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发展规划的实施,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在项目实施区派专人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任务落实、检查验收等工作。 第二、强化管理、用好资金。对项目资金采取设立专户,依托当地银行放贷的模式进行运作,实行专款专用,专户储存,单独核算,严禁挤占挪用,规范用款程序,充分管好用好贷款资金和配套资金。在世行贷款的使用上,采取先报告、后配套、再使用的管理措施,并加强资金使用的审计监督,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的投入。每一滚动期内的周转金由银行、镇村三家派专人收回,并负责发放到下一个滚动期的农户手中。 第三、把握政策,科学论证。认真学习、理解中央、省、市、县有关精神,体现科学发展和节约型社会的思想,集中解决小城镇建设中的一些共性、关键问题,项目选择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比较优势,突出重点,科学论证,严格按规划实施,争取以较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四、加强协调,积极衔接,按时还贷。积极同市、县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整合资源,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主动向银行部门回报发展思路和工作措施,争取贷款方的支持;围绕产业发展还贷,镇村两级部门担保,滚动期满后,由银行、镇、村三家派专人督促还贷,确保世行贷款在小城镇建设上取得实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n7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