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013-夏莉燕(浅谈我国信访制度的困境与改革路径)

更新时间:2023-11-19 07:5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 2006 级 兵器 班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 浅谈我国信访制度的困境与改革路径 学员姓名 夏莉燕 专业 人力资源 学 号 361001062800013 指导老师 郭 丽

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中央国家机关分院

毕业论文 浅谈我国信访制度的困境与改革路径

论 文 提 要

笔者作为驻京办的一名工作人员,目睹了当前信访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困境:信访制度在设计上存在不完善,信访机构庞杂而分散,信访政策自身存在矛盾,信访的权利救济功能具有明显的缺陷,信访在客观上消解了司法权威。针对于此, 本文试图探究走出当前信访困境的改革路径:建立现行政治框架下的人大一元信访制度,给各级党政部门减压和给信访群众松绑,大力推广信访代理人制度,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公共法律援助机构,构建统一信访网络平台,希望在法治的框架下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毕业论文 浅谈我国信访制度的困境与改革路径

浅谈我国信访制度的困境与改革路径

各省市的驻京办从一开始批复设立就被赋予了一项艰巨的职能—“接访”和劝访。这个“接访”不是接待群众来信来访,而是负责把进京上访的群众接回原籍,所谓“谁家的孩子谁抱走”。伴随着2003年起信访洪峰的到来,几乎所有的省市驻京办都成立了专门的机构,配备了专门的工作人员,使用专项经费,负责这项工作,更有甚者,象“两会”、“奥运会”等重大活动期间,每个省都会有几百甚至上千人次的信访工作人员云集北京,只为严防、布控本省上访群众的“非正常访”并及时将他们带离北京。一方面上访群众的利益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另一方面是各级行政部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接访”和劝访,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上访群众采取极端措施的对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信访洪峰不断涌现,集体上访、进京上访的频率、规模都呈现日益增加的趋势,信访问题的冲突性增强,如果不探索新时期民意表达的新途径,不有效发挥信访制度社会润滑剂的作用, 信访制度将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如何走出当前的信访困境,在法治的框架下解决社会问题,对于依法治国的实现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 1 页 共 15 页

毕业论文 浅谈我国信访制度的困境与改革路径

一、浅析信访制度的困境

1、信访制度的历史沿革

信访,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采取书信、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国家机关及其所属部门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依法应由有关机关处理并由被访人作出响应的互动行为。

信访制度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参与和权利救济制度, 确立于1951年6月7日政务院所颁布的《关于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决定》。

有学者认为该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1年6月到1979年1月,这一阶段是大众动员型信访,这一阶段的信访收到政治运动的制约,每逢政治运动一开始,来信来访猛增,其内容主要是揭发他人的问题,到运动后期及运动结束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反应运动中存在的问题或要求落实政策的信访开始增多;第二阶段是1979年1月到1982年2月,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拨乱反正”,这一时期,信访迅速从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边缘位臵走到了中心位臵,信访的人数之多,解决问题之多,都是史无前例的;第三阶段是1982年2月至今的安定团结型信访,随着国家在1982年宣告拨乱反正任务的基本结束,信访制度最主要功能转变为化解纠纷、实现救济。

第 2 页 共 15 页

毕业论文 浅谈我国信访制度的困境与改革路径

1996年1月1日国务院颁布并开始实施了《信访条例》,成为我国信访制度发展与改革的重要里程碑。它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信访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

2005年5月1日新《信访条例》实施,信访制度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应当说,在这近六十年里,信访制度无疑为各阶层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了一条比较公平的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渠道,而且其制度设计本身体现了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意识形态效果,形成了公民政治参与机制;一方面,信访途径更符合我国民众“无讼”的传统思想和行为取向,为社会各阶层之间、社会与政府之间通过理性沟通,化解矛盾纠纷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制度平台;另一方面,在司法不公仍较普遍的情况下,信访救济尽管缺乏规范程序,并有很强的人治色彩和恣意成份,但因其具有可能实现正义的一面,依然是现行司法救济体系重要的补充机制。 2、当前我国信访制度的特点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其主要表现形式是我们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经济上更加开放,政治上更加民主,利益上更加多元,并且日益崇尚法治精神。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快,各种矛盾和冲突大量涌现,而人们民主权利意识

第 3 页 共 15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mx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