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

更新时间:2023-11-15 07:1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1:某造纸厂硫化氢中毒事故 事故经过

2003年5月12日上午7时左右,某造纸厂职工王某进入纸浆池(容积约36m3,池顶部开有0.3m2的口子供作业人员进出)清理纸浆。8时20分,发现王某下池作业就一直没上来后,该厂职工赵某、钱某、盛某等3人相继下池救人,均被闷倒在浆池里。该厂副厂长陈某听到呼救后急着想下池救人,但爬到中途就受不了,司炉工张某等人连忙将其从入口处拉出。此次硫化氢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 事故直接原因

王某在浆池内有毒气体浓度严重超标的情况下,未经水冲洗和新鲜空气置换冒险进入浆池作业;赵某、钱某、盛某等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下池施救,造成事故伤亡人员的扩大。 事故间接原因

该企业未建立相应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及进入纸浆池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救援措施;生产车间未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职工在清洗纸浆池时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事故发生后,也未能组织实施有效的救援;未对职工进行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培训教育,以致职工缺乏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救护知识。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2:某市政公司窒息事故 事故经过

工周某、李某和电工马某到一处窨井中进行天然气管道割接作业。因堵塞管道时操作不当,造成管道内天然气泄漏,泄漏的天然气充满了窨井,使窨井内空气中的氧气不足,导致在窨井中操作的周某和李某因缺氧而逐渐昏迷。在井上监护的陈某和电工马某见状,急忙俯身去拉周某和李某,也都因缺氧而先后坠入井内。工友房某和李某在下井救人中,也先后昏倒。此次窒息事故造成陈某、周某2人死亡,其他4人受伤。 事故直接原因

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在井内作业时摘掉和不戴防毒面具,加上堵气袋未将管道堵住,导致管道内的天然气泄漏而引发事故。 事故间接原因

施工过程中现场监管不力。既没有及时检测井内是否泄漏天然气和使用鼓风机送气,又没有有效制止作业人员不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在井内作业;事故应急预案缺失,施救方法不当,施救人员在没有采取有效保障措施的情况下盲目下井救人,导致事故伤亡人员增加;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不到位。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3:某床垫面料整理厂二氧化硫中毒事故

事故经过 2006年8月4日,某床垫面料整理厂业主周某要求厂房承建人倪某对污水池(该池分隔成4格,总长8m,宽1.8m,深3m,一侧面开有一个0.25 m2左右的口子供作业人员进出)进行清污作业。8月6日,受雇于倪某的泥工

卢某与蒋某两人开始清理该污水池,上午清理完毕污水池中间2格的污泥。下午,蒋某进入污水池清理最里面的一格污泥时晕倒在池内,卢某赶紧到厂里叫人进行施救。卢某、田某、张某、李某、倪某等5人先后钻入池内施救,均被毒气熏倒。事后检测池内二氧化硫有毒气体浓度超标,此次事故共造成蒋某、卢某、田某3人死亡, 3人受伤。 事故直接原因

作业人员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违章贸然进入污水池作业;现场有关人员缺乏安全常识,且施救方法不当,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事故间接原因

周某组织污水池清污作业中,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作业交底,也未配发必需的劳动防护用品;作业现场安全监管不到位,事故发生后缺乏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4:某钢铁集团公司窒息事故 事故经过

2006年10月1日,某防腐工程公司招用的吕某和油漆工龙某、马某等3人,对已完工并投入生产的空分设备液氮冷却塔的刷漆表面积进行测量。当马某攀上冷却塔顶端测量时,因吸入过量氮气缺氧窒息,不慎跌入塔内。见

此,龙某和吕某立即搬来竹梯进入塔内施救。由于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两人进入塔内后不久,即因缺氧昏倒在塔内。此次因吸入氮气缺氧窒息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 事故直接原因

施工现场负责人兼安全监护安全意识淡薄,擅自安排施工人员测量已投入生产的空分设备刷漆面积;在无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作业人员盲目进入塔内施救,导致事故进一步扩大。该钢铁集团公司在有重大危险因素的液氮冷却塔上未设置安全警示标记。 事故间接原因

企业违规将防腐工程分包给不具备施工资质的防腐工程公司,且对该工程项目以包代管,安全监管流于形式。施工中未落实相应的安全管理责任制,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钢铁集团公司对外包单位施工现场安全监管不力。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5: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硫化氢中毒事故 事故经过

2007年2月6日上午7时,某市政公司招用的姜某安排陆某、施某、王某、杨某到该污水处理公司西北角围墙外检查井(该井开口面积为4m2,内井面积约16 m2,井深约3.5m,作业点距井口约1.5m),拟对井内漏水的排气阀进行修理。8时许,陆某、施某下井拧松螺帽时,突然从接缝处涌出大量白雾状气体和污水,陆某当场被熏倒掉入水中,施某在拉陆某过程中也被熏倒。随后吕某、姜某等先后下井营救均昏倒在井内,造成陆某、施某、吕某3人死亡,姜某1人受伤。经事后检测为硫化氢中毒事故。 事故直接原因

大量高浓度硫化氢气体突然从阀门与管道接缝处涌出,加之作业人员佩戴的劳动防护用品不符合作业环境要求,从而导致作业人员吸入高浓度硫化氢气体而中毒死亡。施救人员在未采取任何防范措施的情况下盲目下井救援,造成事故伤亡人员的扩大。 事故间接原因

企业将有限空间作业业务发包给个人组织实施,以包代管,未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未给作业人员提供符合作业环境要求、可靠有效的劳动防护用品,未制定针对性安全操作规程;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现场无指挥、协调人员,安全监管不到位。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6:某印染有限公司硫化氢中毒事故

事故经过 2010年5月,某印染有限公司总经理贾某将清理蓄水池(该池为圆形,直径2.8m,深约8m)的工作包给了其邻居王某,王某又叫了小工章某一起进行清理。5月4日上午,章某通过池边的爬梯下到池底,将池底废弃的棉纱等杂

物搬运上来。下午1时左右,当章某从池底爬到池口想出来时,突然掉下去了。之后王某、贾某等5人先后下池施救,均在池内中毒昏倒,导致3人死亡,3人受伤。经事后对池内空气检测为硫化氢中毒事故。 事故直接原因

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冒险下池作业,导致中毒昏倒;而施救人员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下池施救,造成伤亡人员增加。 事故间接原因

印染有限公司未对临时招用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未对作业现场进行安全监管;同时,公司安全生产会议制度、检查制度和隐患排查制度落实不到位,没有对施工项目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范措施:

从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对有限空间作业活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防范措施不到位,极易引发多人伤亡事故。同时,有限空间中作业存在的危害,极大多数情况下均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在有限空间内作业,必须严格执行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程》(DB33/707—2008),认真落实以下防范措施: (一)在有限空间外敞面醒目处,设置警戒区、警戒线、警戒标志,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二)对任何可能造成职业危害、人员伤亡的有限空间场所作业应做到先检测后监护再进入的原则。先检测确认有限空间内有害物质浓度,作业前30分钟,应再次对有限空间有害物质浓度采样,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

(三)进入自然通风换气效果不良的有限空间,应采用机械通风,通风换气次数每小时不能少于3次。对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严禁使用过滤式面具。 (四)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作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有限空间安全设施监管制度;同时应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教育。

(五)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具备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身体无妨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并符合相应工种作业需要的资格。

(六)生产经营单位在作业前应针对施工方案,对从事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的人员进行作业内容、职业危害等教育;对紧急情况下的个人避险常识、中毒窒息和其他伤害的应急救援措施教育。

(七)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明确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监护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 (八)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具;应与监护人员进行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双向信息交流;作业人员意识到身体出现危险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向监护者报告或自行撤离有限空间。 当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发生急性中毒和窒息事故时,应急救援人员应在做好个体防护并配戴必要应急救援设备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救援。其他作业人员千万不要贸然施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11、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具);应与监护人员进行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双向信息交流;

作业人员意识到身体出现危险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向(监护者)报告或(自行撤离)有限空间。

2、生产经营单位在作业前应针对施工方案,对从事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的人员进行(作业内容)、(职业危害)等教育;对紧急情况下的(个人避险常识)、(中毒窒息)和其他伤害的应急救援措施教育。

3、(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关闭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

9、受限空间与其他系统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管道应采取( )。

10、有限空间内,在氧含量<( )的情况下,必须禁止进入,或( )才能进入。

11、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 )或( )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mj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