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尔多五大名庄之一木桐庄园

更新时间:2024-03-26 14: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木桐庄园

罗斯柴尔德家族

罗斯柴尔德家族发迹于19世纪初,其创始人是梅耶·罗斯柴尔德(Mayer Amschel Bauer)。他和他的5个儿子(即“罗氏五虎”)先后在法兰克福、伦敦、巴黎、维也纳、那不勒斯等欧洲著名城市开设银行,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王国。在19世纪的欧洲,罗斯柴尔德几乎成了金钱和财富的代名词。据估计,1850年左右,罗斯柴尔德家族总共积累了相当于60亿美元的财富。鼎盛时期,欧洲大部分国家的政府几乎都曾向他们家族贷款,到20世纪末时,世界上主要的黄金市场也是由他们家族所控制,其家族资产至少超过50亿美元。可以说,这个家族建立的金融帝国影响了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同时罗斯柴尔德家族拥有拉菲堡和木桐堡。

木桐的由来

木桐庄园式波尔多左岸的波亚克(Auillac)村庄的三大名庄之一,即拉菲、拉图和木桐三大名庄。木桐位于拉菲庄园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园15世纪时期,那时的木桐还只是一个简单的葡萄种植园。直到1730年,宝尔美(Brame)家族成为木桐的主人后,在对其进行大规模的修建。1830年,堵赫(Thurt)家族花巨资购下了木桐庄园,后因经营不当,在1853年被大银行家纳达尔·德·罗斯柴尔德爵士(Baron Nathaniel de Rothschild)买下,并正式命名为木桐庄园。

1855年,在波尔多的首次酒庄评级当中,木桐没有被评为名酒庄,所以当时只有四大名酒庄,即拉菲、拉图、玛歌和奥比昂酒庄。从此,木桐庄园开始了长达118年的充满坎坷的正名之路。

木桐——让法国政府低头的酒

木桐庄园的酒长期以来都和拉菲齐名,一直被波尔多葡萄酒爱好者认为是属于第一等级的,但在1855年评级当中却意外落选。1922年,当时只有21岁的巴龙·菲利普(Baron Philippe)从他父亲手中接管了木桐庄园。从此,巴龙开始了木桐的复兴和正名之路。巴龙把自己对葡萄酒的热爱全部倾注在了木桐庄园,他还为法国葡萄酒业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巴龙在1942年提出的酿酒和装瓶都必须在酒庄内进行的建议如今已经成为所有评价优质葡萄酒庄的标准之一。巴龙曾经发下誓言要为木桐正名,誓言是这样说的:“不是第一,我不甘第二,我就是木桐(Premier nepuis, second ne daigne, Mouton suis)。”这一著名的格言被刻在他家族的徽章上,以表示他的决心。经过和法国政府长达50年的斗争,1973年,法国政府终于对1855年的官方对波尔多酒庄的分级进行了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改动,将木桐从第二等级上升到第一等级。从此便有了传统的五大酒庄:拉菲、拉图、玛歌、奥比昂和木桐。木桐庄园在被正名后,巴龙将这句誓言又改成“过去是第二,现在是第一,木桐从未改变(Premier je suis , second je fus , Montone change)”,这一句话被印在木桐的标签上。1987年,巴龙去世,很多波尔多酒庄为他降半旗以表示对这位木桐网的缅怀和尊敬。

木桐堡的特色

让我先由“Mouton Rothschild”的名字说起。“Mouton”法文解作羊。有些人把“Mouton”音译为“木桐”或“茂桐”,而木桐的意思能表达出“Mouton”酒的特性之一,带有很重的木桶香气。所以,内地采用“木桐”译名。

木桐酒的特性,愈是陈年,愈能发挥它的真正实力,属于很典型的波尔多酒,因而吸引万千酒客的注视。

据有关记载,有一系的罗斯柴尔德族人发迹于德国,成为德国知名的银行家。他们预见世界经济将不停发展,于是就拓展海外的银行业务,分别在英国伦敦,法国巴黎,意大利及维也纳开设分公司。当时英国的子公司发展得十分迅速,期间积累了大量财富,甚至足够的金钱,资助英国威灵顿元帅参与的滑铁卢战役。因为有功于国家,所以当年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负责人纳塔涅尔(Nathaniel)获封为男爵(Baron),称之为纳塔涅尔·德·罗斯柴尔德男爵。1853年,纳塔涅尔男爵买下酒庄Brance Rothschild,把酒庄改名为现在的名字“Mouton Rothschild”。既是银行家族,其他成员的身价亦很丰厚。在纳塔涅尔购入了木桐酒庄之后,一下子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同事拥有波尔多两个酒庄,彼此之间有着血缘关系。

1945年时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此年之后,木桐酒庄想了一个惊世的创意,就是从1946年起,每年都邀请一位知名的艺术家为木桐绘画标签。

自此每年木桐酒的标签都不同,而设计费时5箱已成熟的可供饮用的旧年份木桐酒,再加上5臬使用由该艺术家标签的新年份酒木桐酒,总数共120瓶酒。及因其名声,在世界各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对于艺术家而言,不失为一个宣传的机会,所以很多知名的艺术家都会接受邀请,为酒庄设计标签。

曾替木桐设计标签的艺术家不乏名人,其中包括亨利·摩尔(Henry Moore)、法加尔(Chagall)、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等。但要说有名的艺术家标签,便是1973年毕加索(Picasso)的《酒神祭》(Bacchanale)一画。

其实,此画毕加索于1959年12月22日所完成的小作品,描绘了希腊神话中的一个故事:每年春天葡萄树在发芽之时,视界都会举行酒神祭祀仪式。当时,众神会于女信众(Bacchanal)一起举酒狂欢,1973年毕加索去世之后两年,即1975年,他的女儿才肯答应酒庄的要求。刚好1973年的木桐酒酿制完成,于是毕加索《酒神祭》一画就成为1973年木桐的标签。

木桐酒标签欣赏

1945:菲利普·朱利安 (Philippe Julian)

1946:让·雨果 (Jean Hugo)

1947:让·科克托 (Jean Cocteau)

1948:马里·洛朗森 (Marie Laurencin)

1949:安德烈·迪尼蒙 Andre Dignimont)1950:阿努尔夫 (Rnulf)

1951:马塞尔·维尔特 (Marcel Vertes)

1952 :莱昂诺尔·菲尼 (Leonor Fini)

1953:阿内·迪桑特奈尔Annee du Centenaire)1954:让·卡尔祖 (Jean Carzon)

1955:乔治·布拉克 (Georges Braque)

1956:帕维尔·特盖里特丘(Pavel Techelitchew)

1957:安德烈·马松 (Andre Masson)

1958:萨尔瓦多·达利 (Salvador Dali)

1959:理查德·利波尔德 (Richard Lippold)

1960:雅克·维洛 (Jacques Villon)

1961:乔治·马蒂厄 (Georges Mathieu)

1962:马塔 (Matta)

1963:贝尔纳·迪富尔 (Bernard Dufour)

1964:亨利·摩尔 (Henry Moore)

1965:多罗泰尔 (Dorothea Tanning)

1966:皮埃尔·阿勒西斯其 (PierreAlechinsky)

1967:西泽 (Cesar)

1968:博纳 (Bona)

1969:若昂·米罗 (Joan Miro)

1970:马克·沙加尔(Mac Miro)

1971:瓦西里·坎金斯基 (Wassily Kandinsky)

1972:泽格·波利亚科夫(Serge Poliakoff)

1973:巴勃罗·毕加索 (Pablo Picasso)

1974:罗伯特·玛瑟维尔 (Robert Motherwell)

1975:安迪·沃霍尔 (Andy Warhol)

1976:皮埃尔·沃霍尔 (Pierre Soulages)

1977:纪念英女皇伊丽莎白二世到访酒

1978:让-保罗·里奥佩尔 (Jean-Paul Eiopelle)

1979:希萨·多莫托 (Hisao Domoto)

1980:汉斯·哈通 (Hans Hartung)

1981:阿尔曼 (Arman)

1982:约翰·休斯顿 (John Huston)

1983:索尔·斯坦伯格 (Saul Steinberg)

1984:阿加姆 (Agam)

1985:保罗·德尔沃 (Paul Delvaux)

1986:伯纳德·塞茹耳内(Bernard Sejourne)

1987:汉斯·埃尔尼 (Hans Ern)

1988:凯特·哈林 (Keith Haring)

1989:

1990:弗拉尼克斯·培根(Franice Baccon)

1991:赛特舒科 (Setsuko)

1992:佩尔·柯克比 (Per Kirkeby)

1993:巴尔瑟斯 (Balthus)

1994:卡雷尔·阿佩尼(Karel Apple)

1995:安东尼·科皮斯 (Antoni Taies)

1996:华裔艺术家古干 Gu Gan)设计《心连心》1997:尼基·德·圣法雷 (NiKi de Saint Phalle)

1998:鲁菲诺·塔马约 (Rufino Tamayo)

1999 :雷蒙·萨维尼亚克 (Raymond Savignac)

2001:罗伯特·维尔松 (Robert Wilson)

2002:勒亚·卡巴科夫 (Llya Kabakov)

2003:150周年献礼

2004: 威尔王子殿下

(HRH The Prince of Wales)

2005

2006:

200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mc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