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

更新时间:2023-12-22 22:5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

这段时间,我拜读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教授编著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书中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和演绎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让我们充分激活自己熟悉的先前知识经验,去解释、建构它们,生成自己的理解,从而受到智慧的启迪、心灵的震撼。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互悦机制”。心理学中有一条规律:喜爱引起喜爱。人们常常容易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这就是“互悦机制”。老师先喜欢学生,所以学生喜欢老师,喜欢老师所教的功课,喜欢学习。乖巧聪明的孩子,老师当然能先喜欢,而引起我思考的是,对于那些暂时落后的“坏”孩子,老师是否能发自内心的先喜欢他们呢?

“超限效应” 也给了我不少启迪。它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经常出现类似的现象。如:老师上课拖堂、用同样的方式反复传授同一内容、放学时学生都准备收拾书包了老师还在不停地布置作业、对学生犯下的错误一次两次地批评教育??这样做其结果却是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减少了,学习效率降低了,而学生对于老师的重复批评教育不但没有反省和改正,反而出现了逆反心理。

作为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都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一味地填塞。教育学生时也要尽量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出现。当学生犯了一次错,只能批评一次。千万不要对同一学生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评,也千万不要重复同样的方面、同样的角度、同样的批评语句,应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就会随之减低。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而教育也应该讲究“布白”的艺术,注意“度”,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反省。就如我们成语“过犹不及”、“适可而止”、“物极必反”,其实正是“超限效应”的最好诠释。

书中还有很多效应给我的实际工作带来了不少的启示。如“晕轮现象”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信息,切忌一叶障目、以偏概全;“霍桑效应”告诉我们:当一个人感受到正在受到关注,从而真正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之中后,他会表现出较高的效率;“马太效应”在提醒我们绝不能让“好生好对待,差生差对待”的现象在我们身边发生??

阅读此书,我明白了想做好教育工作仅凭自己的一腔热情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的科学的、理性的方法。而这本书就是从理性的层面上保证我们的教育行为充满智慧。我将常常“温故而知新”,利用心理学的知识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更进一步!

阅读了 刘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本书从教学、教育和管理三部分,以适用于教师的不同方面的工作。在书中刘教授阐述了众多的效应:超限效应\、\禁果效应\、\扇贝效应\、\南风效应\、\霍桑效应\、\晕轮效应\、\马太效应\、\蝴蝶效应\图形—背景现象\等。对于这一系列抽象的心理学术语我觉得很遥远,但刘教授结合浅显生动的教学案列娓娓道来 ,深刻阐述了教育活动中各种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

通过阅读我认识到了心理学是描述规律的科学,教育要遵循科学,但应用科学规律则是艺术,有赖于教师们根据自己的特定情境去创造。心理学的实验和调查属于科学,在生活、家庭里,课堂上的故事和案例则属于科学的艺术。教育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藉由理解、模仿和反复实践面不断创新。

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非常多,例如超限效应一种揠苗助长教育措施。过犹不及,在课堂教育的实践上,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在任何方面都应该注意“度”,

在对孩子的教育时,要掌握好“火候”和“尺度”,恰到好处的进行,如果过度,就会产生“超限效应”,一切的努力只能是揠苗助长、事倍功半。同时努力没有良好的结果出现,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那么后面你的教育也就没有了说服力。

“反馈效应”是心理学借用反馈这一概念,说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了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一心理现象称做“反馈效应”。 心理学家罗西与亨利通过实验,说明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成果对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是即时反馈比远时反馈效果更大。在我们的教学中,要注意反馈与评价的及时性,让孩子明确他们努力学习会有良好的结果。

利用南风效应,我们应该把教育蕴藏于平时,利用随机事件,在不着痕迹的情况下,言传身教,在孩子模仿家长和老师的一言一行中,在感受老师的为人处事中良好成长。在我们古代,孟母三迁就是利用南风效应的典范。

教学中的效应很多,不管在教学、教育和管理中,只有良好的合理的运用各种心理效应,才能寓教于学,真的做到事半功倍。

在这段时间里,我拜读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教授编著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书中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和演绎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让我们充分激活自己熟悉的先前知识经验,去解释、建构它们,生成自己的理解,从而受到智慧的启迪、心灵的震撼。里面的64条心理效应改变了我以前对心理学的看法(枯燥、抽象、不实用),对我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启发与点拨,同时也更坚定了我的一种想法:想教好学,除了通透教材掌

握业务知识之外,还要掌握一定的教育技巧,即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教育中的各种心理效应,引导孩子饶有兴趣、主动的参与学习,进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

1、老师在课堂开始和结尾要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只有最重要的事情才能占据最重要的时间。

2、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钟在找练习本的过程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课后如何玩耍中度过。

3、背诵文章、单词时要经常变换开始位置。

4、每次学习时间不能太长,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 《不要等墙倒塌再来造墙——遗忘曲线》:

遗忘是学习的天敌,如何和遗忘做斗争?最基本的答案就是:复习,重复你所学的内容。德国伟大的心理学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不要等墙倒塌了再来造墙。”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遗忘曲线应用的精髓:及时复习。遗忘规律要求我们学习之后要立即进行复习,加强记忆,并且以后还要再复习几次,但复习时间的间隔可以逐渐增加。 复习就是“温故而知新”,“温故”是形式,“知新”才是最终的目的,要在追溯陈旧中发掘新意。当然,达到“知识”不是依靠机械的重复、简单的记忆,每次重复应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重点,这样每次重复才会有不同的感觉和体会,才会获得更深的认识。知识的认识就是在

这种不断的重复中得到升华。

从这个效应中,我体会到了一点,就是说要及时的对我们的教学做到及时的反思,并引导学生有规律地复习。 “数学没有新知识”,确实数学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的结构上延伸的,是系统的,所以我们可以不断温故,当然重在知新了!

《给学生留点空白——超限效应》:

有一些家长经常盲目的对孩子进行许多大而空洞的说教,在短时间内集中火力打歼灭战,在浑然不觉中,孩子的心理已由最初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内疚感发展到对你一而再、再而三的批判的愤怒!造成孩子幼稚的心灵难以承受,“超限效应”就是青少年在受到不恰当地批评时出现“顶牛”的原因。学习上也是这样,下课了,老师仍讲解再三;周末了,班主任仍津津乐道,此时你是不是有冲出教室的冲动。这也是因为超限效应的原因。所以当向学生或孩子讲授知识、布置作业时,在时间以及数量上要注意不要超过孩子可接受的限度,否则不仅达不到教育的初衷,而且会适得其反。

《超限效应》提醒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在任何方面都应该注意“度”,如果“过度”就会产生“超限效应”,如果“不及”又达不到既定目的。只有掌握好“火候”“分寸”“尺度”,才能“恰到好处”,才能避免“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的超限效应。

《奖励的艺术——扇贝效应》提醒我们老师,一定要注意克服由扇贝效应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在一种新行为、新习惯养成的初始阶段。连续的、固定的强化是必要的。而当学生的学习或者行为达到了一定

的程度,要不断地延长强化的间隔时间,直到最后撤销强化。《为了明天更美好——延迟满足》则从另一个角度提醒父母、老师们要关注孩子自制力的培养,让孩子在延迟满足中学会期待、珍惜、克制。

《绝望的体验——习得性无助》以一条狗的实验为例,印证了动物、人类在多次收到挫折后,都会表现出的绝望和放弃。其实,很大程度上,一些暂时落后的学生之所以始终徘徊不前,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过多地品尝了学习上的挫败感。多次的打击使他们最终放弃了奋斗。这无疑在提醒我们,一定要多给失败的孩子一些鼓励,多给孩子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尽量避免给孩子创造“习得性无助”的诱因——挫败感。同时,也提醒我们老师,教会孩子正确地对待挫折,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而《酸葡萄与甜柠檬心理》则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让孩子不要只盯着别人的“葡萄”,要学会欣赏自己手中的柠檬,即使它酸酸的……

其实去年暑假我已经粗浅的读了一遍这本书,将其中的一些印象深刻的心理效应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中,感觉受益很大。本假期我再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读得很用心,因为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知有一种什么力量总是牵住我的思绪,让我不自觉地就回忆起身边的那些教育案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想应该充分解读这本“教育辞典”,巧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巨大魅力,争取最大限度的实现教育智慧.有了这本书作良师益友,相信我们的心里会更加亮堂一些,我们的工作也会更加有成效。建议所有的老师、父母都来读读这本书。

在假期中我有幸阅读了刘儒德教授主编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刘教授在书中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试验以及鲜活的案例介绍了心理学的规律,这64条心理效应分别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这一个个生动的情景让人感觉在欣赏一本精彩的故事书,一段段富有哲理的分析让人茅塞顿开,让我找到了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些方式方法的理论根据,也让我明白了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心理学规律的有效应用,让心理学规律成为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学中创造更多的惊喜和成功。

心理学的规律效应非常多,要每一个都掌握好、运用好并非易事。作为老师,肩负着教育和教学任务,我对“留面子效应”印象非常深刻。鲁迅说过,“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的,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心理学家认为,人们都有给对方保留面子的心理倾向。如果对某人提一个很大的要求,有可能被拒绝,接着向他提一个小一点的要求,被接受的可能性会增大,这种现象称作“留面子效应”。如,生活中,一件衣服标价1000元,顾客相中以后看到价格会犹豫,老板马上会说:“价格可以商量嘛。”顾客心里一合计,砍半价应该自己不会吃亏,“500元。”老板会装出亏本、为难的样子:“再添点,500元,我亏得太多了,现在物价上涨??”你再坚持一下并做出要走的样子,老板马上说:“行,行,亏本卖给你,算是交你这个朋友??”实际上,这衣服可能只卖400元。

留面子效应对批评的启示是,对学生进行教育需要考虑沟通的方式和方法。如何考虑一个度,可以让学生接受,要在批评中给与学生改正错误的希望,使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按照老师的指导一步步完善自己。如果过度、过频批评,则会适得其反。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布置作业经常会遭遇学生的厌烦,学生对过多的作业总有一种抵触情绪。而我们一般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对待学生的这种情绪,常用的方法就是拿出老师的权威来:布置作业是为了你们更好地巩固知识,所以布置的作业一定要完成的。这样一来,学生虽然表面上会服从教师的安排,但是心里却会有另外的想法,甚至会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草草了事,这样不仅不能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也会产生消极的作

用。但如果我们能巧用“留面子效应”,结果可能就会完全不同。相信我们都有尝试过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先在布置时写比平常多的题目量,当学生有反应的时候,就装作让步的样子说:“那这样吧,你们选做其中的几道题嘛。”——效果会怎样?我们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形,不再赘述。

而在班主任工作中,“留面子效应”也能起到非常明显的效果。尤其是从现在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来看,他们正在经历青春期的叛逆,如果教师一味用自己的权威压制、要求,学生在叛逆心理的影响之下,会做出过激的行为,如此一来,我们的教育工作就会陷入僵局。所以,适当的时候采用“留面子效应”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本校一位老班主任就遇到一位“问题学生”,他原来成绩还行,近来沉迷网络不能自拔,从而严重影响到了该生的学习。这位老师在进行教学时首先提出要求,终止一切接触电脑的机会——这样做就像是拆掉屋顶一样,必然会引起这位学生的反对;正如老师所预料的,该学生反应强烈。在学生的一再要求下,老师装作勉强让步,同意其在课表时间里可以到计算机房,其余时间一律不能进入机房,并且不能再进校外网吧,否则取消上计算机课的机会。学生经过权衡,终于和老师达成了协议。——就这样老师慢慢为学生开了一扇天窗。

当然,任何事物我们都应该看到其两面性。“留面子效应”其实也是一面双刃剑,善加利用可以使沟通、交流事半功倍。刘儒德教授也提醒我们在应用时应切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为了一己之私,轻易利用他人的心理。另外,“留面子效应”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它是否会发生作用,关键在于双方关系的亲密程度以及你的需求和合理程度。如果既无责任,又无义务,双方素昧平生,却想别人答应一些损对方利益的事情,这时候“先大后小”也是没有用的。

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门艺术,“留面子效应”能为我们的工作所用必将事半功倍,其实还有更多的心理效应值得我们去细细体会,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读得很慢,很用心,我从来没有这么久才读完一本书,因为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知有一种什么力量总是牵住我的思绪,让我不自觉地就回忆起身边的那些教育案例。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想应该充分解读这本“教育辞典”,巧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巨大魅力,争取最大限度的实现教育智慧.教育中的问题纷繁复杂,教师们常常会有手足无措之感,有了这本书作良师益友,相信我们的心里会更加亮堂一些,我们的工作也会更加有成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lg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