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2005――2006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更新时间:2023-12-26 01:5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济宁市2005——2006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2006.7

泗水县教育局 翟胜民 QQ 358718706

说明:本试卷分试题与答题纸两部分。请将第Ⅰ卷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第Ⅱ卷在答题

纸上作答,考试完毕,只收答题卡与答题纸。共150分(含卷面),答卷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30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参与/赠与 ..B.撇开/撇弃 ..C.启蒙/蒙蔽 ..D.闭塞/阻塞 ..

薄纸/厚古薄今 ..

便宜/大腹便便 ..呜咽/细嚼慢咽 ..翘首/大翘尾巴 ..

暴风骤雨/一暴十寒 ..

兴高采烈/兴致勃勃 ..气喘吁吁/长吁短叹 ..心里着慌/顺着竿爬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吞噬 赏赐 潸然流涕 明眸皓齿 C.许诺 拜谒 笑容可鞠 峰回路转

B.懈怠 笃信 恢谐调笑 无与伦比 D. 模样 仓猝 白玉无瑕 情投意和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⑴温家宝此次访问非洲7国,除与往访国领导人会谈、会见外,多次发表演讲,进行实地 ,广泛接触非洲民众和中国在非各领域工作人员。

⑵山溪清清,古柏森林,佛塔巍巍,钟磬悠悠,深山中的这一古刹,真是个______之处。 ⑶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比赛中,法国教练治队有方,他说,______面对最弱的球队,______没有提出“必杀令”,以免队员有过大的压力。

A.考查 清闲 即使/也 B.考察 清闲 尽管/也 C.考察 清静 即使/也 D.考查 清静 尽管/也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孔孟之乡的人真是热情好客,只要客人来了就要喝酒,如果客人真无酒量,可浅尝..

辄止,表个谢意。 ..

B.我还要借这个机会感谢很多在媒体工作的朋友,他们为我的小说做了很多宣传,他们

的推波助澜使更多的人了解了我的小说。 ....

C.这部号称投资上亿的影片,尽管故事情节和演员的表演都很难让人满意,但瑕不掩...

瑜,它的布景和服装仍深受观众好评。 .

D.我国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百万移民也是世界工程移民史

上绝无仅有的伟大壮举。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八分之一比赛中,南美劲旅阿根廷在加时赛中战败墨西哥出局,这一结果与许多人

赛前的预测相同。

B.奥运吉祥物“中国福娃”的设计独具匠心,鲜明的中国特色、浓郁的传统风格以及

时尚的现代造型令世人耳目一新。

C.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不断上涨,引起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降,造成工农业生产成

本大幅提高,给世界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

D.为了解决电脑使用者经常忘记密码的问题,科学家推出操作者皮下植入射频识别芯片的方法,这对于电脑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6.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七月流火”是一种天文现象:每当农历七月,天上那颗名叫“大火”的星星就会向

西而去。此时夏去秋来,天气转凉。

B.黑格尔以哥特式建筑艺术为例(12到16世纪初期欧洲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具体说明了美是一种精神的外化,即理念的感性显现。

C.提倡幽默作为一个口号、一种标准,正是缺乏幽默的举动;这不是幽默,这是一本正经的宣传幽默,板了面孔的劝说。

D.自然美有两种:一种是刚性美,一种是柔性美。昔人的两句诗“骏马西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可以包括这两种美的胜境。 二、(12分,每小题 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0题。

偷 桃

童时赴郡试,值春节。旧例,先一日各行商贾,彩楼鼓吹赴藩司,名曰“演春”。余从友人戏瞩。

是日游人如堵。堂上四官皆赤衣,东西相向坐,时方稚,亦不解其何官,但闻人语哜嘈,鼓吹聒耳。忽有一人率披发童,荷担而上,似有所白;万声汹涌,亦不闻其为何语,但视堂上作笑声。即有青衣人大声命作剧。其人应命方兴,问:“作何剧?”堂上相顾数语,吏下宣问所长。答言:“能颠倒生物。”吏以白官。小顷复下,命取桃子。

术人应诺,解衣覆笥[注]上,故作怨状,曰:“官长殊不了了!坚冰未解,安所得桃?不取,又恐为南面者怒,奈何!”其子曰:“父已诺之,又焉辞?”术人惆怅良久,乃曰:“我筹之烂熟:春初雪积,人间何处可觅?惟王母园中四时常不凋谢,或有之。必窃之天上乃可。”子曰:“嘻!天可阶而升乎?”曰:“有术在。”乃启笥,出绳一团约数十丈,理其端,望空中掷去;绳即悬立空际,若有物以挂之。未几愈掷愈高,渺入云中,手中绳亦尽。乃呼子曰:“儿来!余老惫,体重拙,不能行,得汝一往。”遂以绳授子,曰:“持此可登。”子受绳有难色,怨曰:“阿翁亦大愦愦!如此一线之绳,欲我附之以登万仞之高天,倘中道断绝,骸骨何存矣!”父又强呜拍之,曰:“我已失口,追悔无及,烦儿一行。倘窃得来,必有百金赏,当为儿娶一美妇。”子乃持索,盘旋而上,手移足随,如蛛趁丝,渐入云霄,不可复见。久

之,坠一桃如碗大。术人喜,持献公堂。堂上传示良久,亦不知其真伪。

忽而绳落地上,术人惊曰:“殆矣!上有人断吾绳,儿将焉托!”移时一物坠,视之,其子首也。捧而泣曰:“是必偷桃为监者所觉。吾儿休矣!”又移时一足落;无何,肢体纷坠,无复存者。术人大悲,一一拾臵笥中而阖之,曰:“老夫止此儿,日从我南北游。今承严命,不意罹此奇惨!当负去瘗之。”乃升堂而跪,曰:“为桃故,杀吾子矣!如怜小人而助之葬,当结草以图报耳。”坐官骇诧,各有赐金。

术人受而缠诸腰,乃扣笥而呼曰:“八八儿,不出谢赏将何待?”忽一蓬头童首抵笥盖而出,望北稽首,则其子也。以其术奇,故至今犹记之。后闻白莲教能为此术,意此其苗裔耶?

选自《聊斋志异》 [注]笥:sì 盛饭的盛衣物的文武竹器,相当于篮子。 7.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东西相向坐 相向:面对面 ..

B.一人率披发童,荷担而上 荷担:挑担 ..

C.能颠倒生物 生物:指自然界有生命的物种。 ..D.乃升堂而跪 升堂:走上大堂 ..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乃扣笥而呼曰 B. 父已诺之,又焉辞 ..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吾欲之南海 ..C. 忽有一人率披发童,荷担而上 D. 为桃故,杀吾子矣 ..

吾尝终日而思矣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9.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术人技艺之奇的一组是

①一人率披发童,荷担而上 ②绳即悬立空际,若有物以挂之。

③久之,坠一桃如碗大。 ④如怜小人而助之葬,当结草以图报耳 ⑤蓬头童首抵笥盖而出,望北稽首,则其子也。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按照以往的惯例每年郡试后,都要举行“演春”,场面非常热闹。 B.艺人的儿子果真从天下摘下了桃子,堂上的官员也难分辨桃子的真假。 C.官员们为父子俩的精彩表演而震惊,纷纷解囊,赏赐他们父子。 D.由于表演奇特刺激,给作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多年以后还记得。

第Ⅱ卷(120分)

三、(16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堂上相顾数语,吏下宣问所长。

⑵未几愈掷愈高,渺入云中,手中绳亦尽。 ⑶后闻白莲教能为此术,意此其苗裔耶?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6分)

⑴众人齐发喊起来:“道是‘ ,疏而不漏’,你却与小娘子杀了人,拐了钱财,盗了妇女,同住他乡。却连累我地方邻里打没头官司!(这段文字选自宋话本”《 》)

⑵在当今深化改革的时代,许多站在改革前沿的开拓者,矢志探索创业新路时,多引用屈原《离骚》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游山玩水,赏心悦目。人们对山水的不同感受,全因心情有别。南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有两句诗写出了游山玩水的饱满激情,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郭沫若写了一幅对联来评价《聊斋志异》,这幅对联是:“ , ” 四、(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秋日的灯盏 朱以撒

秋天来了,山野闪动着风吹过的暗影。叶片开始有秩序地脱离枝条,原先紧挨在一起的两片树叶,一片先下来了,另一片落下来的时候,再也见不到它旧日的邻居。交接的日子来临,一些矮小的灌木丛里,浆果外表抹上了一层紫黑,一只翠绿的螳螂举着带锯的刀,轻轻划了一下,浆水霎时奔涌而出,紫透了枝下的土皮。

稻子已经进仓,秋风下瑟瑟摇曳的是从农夫指缝里漏下的一枝金黄。农夫已经走远,不会回头,注定这一穗金黄要坚持到秋日的最后。被人遗漏、忘却,不能和亿万弟兄一道进入温暖的谷仓,此时它的美超过一切。在我看来,缘于遗忘而独立存在,虚构出岑寂田野的动人一幕。浆果、稻穗这些兀立风寒中的灯盏,秋日的过去就是它们生命的过去,许多美艳走到这里,自然变得素洁起来,像戏台上的名角戏装卸下,铅华洗去,走在街市上,纯乎一个普通的中年妇女。一个人不能在戏台上呆得太久,生活被理想化了,虚饰的成分让人忘了本质的部分,想不起戏台是临时搭起的,谢幕之后就要瓦解。

暗夜里,车驶过同样岑寂的山村,简陋的土墙开设的小窗口透出昏黄的光,一家人聚在严实的屋内,守着炉火,内心踏实起来,谷仓是照耀一家人美好心情的不灭灯盏,隔着芳香的木板,里边躺着一家人的生存希望———从春日开始萌发,夏阳曝晒,现在终于落实下来。当时是那么漫长,好像一盏秦时的灯,要擎到汉时才被真实地点亮,中间这么多的交替、衔接、奔跑———的确,我看过那些最终不能点亮灯盏的农耕人家,秋日远去,寒冬到来,是那么黯然神伤地蹲着,敲打着春日吃进泥层中的犁耙,要问个究竟。丰稔的人家如实地享受着秋日的馈赠,闲聊时记起春夏那些有趣的细枝末节,唇齿开合中带着舒适的滋润。看来,只有希望不落虚空,眉宇间才笑得起来。

一本书在经过春风、夏雨的重叠,终于在深秋的最后几日结束了文字的蔓延。这个文人

松了一口气,好几次他像一个持灯者,火舌飘忽不定,他的心时浮时沉,晴明阴晦在瘦削的脸庞上隐现。夜半推开窗门,所有家庭的灯盏都熄灭了,自己却还在夜色里跋涉———这大半年的灯火费得太多了,白日瞳孔里也跃动着两团火焰。在乡村写作,笔下的蔬笋气明显与上一个章节慢了一个节奏。这个脱节需要修复,不是顺着时光飞驰,而是逆向而走。似乎都有这样的感觉,在乡村里完成的这一部分,像是夕阳余晖下归栏的牲口,脚步细碎,神色安然,被深浓起来的薄纱笼罩。也应该有一个相近的阅读环境———村头老樟树下,寂静萧然的风雨亭里,简约朴素的廊桥上。选择环境阅读是一种智慧,删去书写者身上的种种附加,也放弃了自己种种目的性,此时,书页打开,字句联袂而起,人融了进去。有几次我读到一些残本,残本毁弃了创作者的背景材料,如在异地骤遇了陌生人,没有既往的历史记录,没有阴影和光圈,使阅读时每一字句都像秋风里吹过的干果,水分滤去,肉质干脆。秋风残照下的人、文要比湿润阳春时可靠,它的冷峻是此前未有的情节,浓缩着艳丽的汁水,到了这个节气的文人笔下,我们说韵味,其中一部分就是由朴实无华来承担的。

渐渐成为一个晚秋爱好者。从枝头泛黄到飘落,抵达地面时已呈现着冬日的节奏。尚在砚边的余墨被风吹干,兑点水,作一幅草草小品,荒率,清寒,透视着笔底漫不经心的挥洒状态,万木萧疏,百草枯黄,一个在秋风中穿行的漫游者,心事清癯。一些被春日枝繁叶茂遮蔽的疤痕,一些少年时代持抱不放的爱恋,不是展现了,就是放弃了。季节使人、物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啊,幻想的春日和无比实在的秋日,夜里,曾经是润泽的盛宴,现在已是金戈铁马的秋声———有理由说,春日秋日的笔下文辞一定是不同色泽的,尽管出自一人之手。我仍然记得秋日里修订春日写下的一叠文稿,落笔如刀斧,删尽繁枝缛叶———这就是文字的命运,像许多果实那样,春夏的花枝招展,只有到了秋日,是否存在才能确认。 有一些灯盏没能亮到秋日,与生俱来的命数,使它们止步于初秋。刘安说,不与夏虫语寒,不与曲人语道,因为生命中缺乏言说的条件,回放曾经在春日里生机无限的花朵,不禁追问起空间的历程,究竟隐伏着多少玄机:在时光携带着无数浮沉不定的生物匆匆行进时,伤逝之美也在同时上演———使一个走到秋日下的人,那些郁积着浓艳和空洞的春愁,此时一笔勾销。

《人民日报》〔2004 /09/30 第11版〕 13.文中哪些具体的事物属于作者所说的“秋日的灯盏”?(3分) 14.结合具体的语境,仔细体会下面句子的含意。

(1)好像一盏秦时的灯,要擎到汉时才被真实地点亮。(3分) (2)秋风残照下的人、文要比湿润阳春时可靠。(3分) 15. 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渐渐成为一个晚秋爱好者”?(5分) 16.认真阅读全文,简要分析这篇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6分) 五、语言知识运用(12分)

17.为下面一段话拟一个概括性的标题。(不超过15个字)(4分)

从《聊斋志异》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可以看到,蒲松龄将魏晋风流性情层面的“真”发展为更加执着的“痴”,并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一系列痴男痴女的形象;其次,蒲松龄使魏晋风流自我层面的“狂”具有了审美的浓厚意味,以高扬的自我精神傲视一切不合理的世态人情,通过《聊斋志异》塑造了一系列狂生的形象;最后,对魏晋风流超我层面的旷达自然,蒲松龄又通过笔下的人物为其理想的境界加入了和谐浪漫、平凡而又超凡的爱情因素。

标题: 18.仔细观察下面这幅“中国环境标志”图,准确理解标志的含意,然后写一段介绍说明的文字。(不少于40字)(4分)

19.校学生会和团委将在母亲节来临之际举办一次以“母爱颂”为主题的诗文朗诵会,邀请你做主持人,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本次诗文朗诵会写一段开场白。要求:感情热烈,语言流畅,富有文采。不少于60字,至少用一种修辞格。(4分) 六、古代小说阅读(12分)

诉肺腑

正说着,有人来回说:“兴隆街的大爷来了,老爷叫二爷出去会。”宝玉听了,便知是贾雨村来了,心中好不自在。袭人忙去拿衣服。宝玉一面蹬着靴子,一面抱怨道:“有老爷和他坐着就罢了,回回定要见我。”史湘云一边摇着扇子,笑道:“自然你能会宾接客,老爷才叫你出去呢。”宝玉道:“那里是老爷,都是他自己要请我去见的。”湘云笑道:“主雅客来勤,自然你有些警他的好处,他才只要会你。”宝玉道:“罢,罢,我也不敢称雅,俗中又俗的一个俗人,并不愿同这些人往来。”湘云笑道:“还是这个情性不改。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没见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宝玉听了道:“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袭人道:“云姑娘快别说这话。上回也是宝姑娘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的去过不去,他就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这里宝姑娘的话也没说完,见他走了,登时羞的脸通红,说又不是,不说又不是。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的怎么样呢。提起这个话来,真真的宝姑娘叫人敬重,自己讪了一会子去了。我倒过不去,只当他恼了。谁知过后还是照旧一样,真真有涵养,心地宽大。谁知这一个反倒同他生分了。那林姑娘见你赌气不理他,

你得赔多少不是呢。”宝玉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和他生分了。”袭人和湘云都点头笑道:“这原是混账话。”

原来林黛玉知道史湘云在这里,宝玉又赶来,一定说麒麟的原故。因此心下忖度着,近日宝玉弄来的外传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或有鸳鸯,或有凤凰,或玉环金,或鲛帕鸾绦,皆由小物而遂终身。今忽见宝玉亦有麒麟,便恐借此生隙,同史湘云也做出那些风流佳事来。因而悄悄走来,见机行事,以察二人之意。不想刚走来,正听见史湘云说经济一事,宝玉又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账话,若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不禁滚下泪来。待进去相见,自觉无味,便一面拭泪,一面抽身回去了。这里宝玉忙忙的穿了衣裳出来,忽见林黛玉在前面慢慢的走着,似有拭泪之状,便忙赶上来,笑道:“妹妹往那里去?怎么又哭了?又是谁得罪了你?”林黛玉回头见是宝玉,便勉强笑道:“好好的,我何曾哭了。”宝玉笑道:“你瞧瞧,眼睛上的泪珠儿未干,还撒谎呢。”一面说,一面禁不住抬起手来替他拭泪。林黛玉忙向后退了几步,说道:“你又要死了!作什么这么动手动脚的!”宝玉笑道:“说话忘了情,不觉的动了手,也就顾不的死活。”林黛玉道:“你死了倒不值什么,只是丢下了什么金,又是什么麒麟,可怎么样呢?”一句话又把宝玉说急了,赶上来问道:“你还说这话,到底是咒我还是气我呢?”林黛玉见问,方想起前日的事来,遂自悔自己又说造次了,忙笑道:“你别着急,我原说错了。这有什么的,筋都暴起来,急的一脸汗。”一面说,一面禁不住近前伸手替他拭面上的汗。宝玉瞅了半天,方说道“你放心”三个字。林黛玉听了,怔了半天,方说道:“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不明白这话。你倒说说怎么放心不放心?”宝玉叹了一口气,问道:“你果不明白这话?难道我素日在你身上的心都用错了?连你的意思若体贴不着,就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林黛玉道:“果然我不明白放心不放心的话。”宝玉点头叹道:“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林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却怔怔的望着他。此时宝玉心中也有万句言语,不知从那一句上说起,却也怔怔的望着黛玉。两个人怔了半天,林黛玉只咳了一声,两眼不觉滚下泪来,回身便要走。宝玉忙上前拉住,说道:“好妹妹,且略站住,我说一句话再走。”林黛玉一面拭泪,一面将手推开,说道:“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早知道了!”口里说着,却头也不回竟去了。

宝玉站着,只管发起呆来。原来方才出来慌忙,不曾带得扇子,袭人怕他热,忙拿了扇子赶来送与他,忽抬头见了林黛玉和他站着。一时黛玉走了,他还站着不动,因而赶上来说道:“你也不带了扇子去,亏我看见,赶了送来。”宝玉出了神,见袭人和他说话,并未看出是何人来,便一把拉住,说道:“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甘心!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袭人听了这话,吓得魄消魂散,只叫“神天菩萨,坑死我了”!便推他道:“这是那里的话!敢是中了邪?还不快去?”宝玉一时醒过来,方知是袭人送扇子来,羞的满面紫涨,夺了扇子,便忙忙的抽身跑了。

20.本节中有一个人虽未出场,可湘云和袭人都对其发出由衷的赞扬,这个人又是谁呢?她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和思想感情?(3分)

21.从节选部分的具体描写来看,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爱情基础是什么?(4分) 22.你怎样看待宝玉对待读书和做官的态度?(5分)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散步的时候/我走直路/儿子却故意/把路走弯/我说/把路走直/就是捷径/儿子说把路走弯/路就延长

要求:根据本诗的内容,联系实际,写一篇抒发你对自己的人生路的感受,或阐发你对人生路的看法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选;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④不少于800字。

济宁市2005——2006学年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

语文答题纸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保持纸面清洁,严禁折叠,严禁在答题纸上做任何标记,严禁使用涂改液、涂改胶条。 5.不按上述事项填写、答题,后果自负。 得分 评卷人 三、(22分) 11.(1) (2) (3) 12. (任选三个小题)(6分) (1) (2) (3) (4) 得分 评卷人 四、(20分) 13. 14.(1) (2) 15.

16. 得分 评卷人 五、语言综合运用(12分) 17. 18. 19. 得分 评卷人 六、古代小说阅读(12分) 20. 21 22.

济宁市2005—2006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

一 —三题 题号 分值 答案 1 3 B 2 3 A 3 3 C 4 3 D 5 3 B 6 3 A 7 3 C 8 3 C 9 3 B 10 3 A 11.(1) 大厅上的官员们相互看着说了几句话,那穿黑衣的小吏下来问他擅长表演什么(4分) (2) 没多大一会儿,绳子愈抛愈高,一直伸到云彩里,再看不见顶端,手里的绳子也到头了(2分)。(3) 后来听说白莲教里的人能作这种法术,估计这爷俩儿大概是白莲教的后代吧(4分)? (共10分)

12.(1)天网恢恢 错斩崔宁 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情溢于海 (4)画鬼画狐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共6分,每句1分。错一字该句不给分)

13.兀立在寒风中的浆果、稻穗;照耀一家人美好心情的谷仓;在深秋的最后几日结束了文字的文章。(共3分,每点1分)

14.⑴时间漫长,从春日开始萌发,夏阳曝晒,到秋天才成熟;劳动辛苦,中间这么多的交替、衔接、奔跑。(3分) ⑵冷峻,浓烈,朴实无华,更成熟,有韵味。(3分。意思对即可)

15.晚秋的事物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季节使人和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春天里一切的浓艳和华丽都在时间中沉淀,变得真切、朴实、厚重。作者喜爱的是晚秋的朴实之美,成熟之美。(5分。意思对即可)

16.(1)文中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将事物描摹得生动形象,富有韵味;(2)语言优美,用词贴切,色泽亮丽而极富张力;(3)善于抓住传神的细节,描写细腻,刻画生动;(4)全文结构严谨,缝合紧密,由谷仓写到书,由书写到人,层层深入。(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17.蒲松龄(或《聊斋志异》)对魏晋风流的借鉴与超越(或发展)。(4分。意思对即可)

18.中国环境标志是圆形,图形中心由清山、绿水、太阳组成,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由十个环组成,环环紧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全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最外围是“中国环境标志”六个汉字环绕上半圆,英文环绕下半圆。 (4分。要注意说明顺序,可从里到外,也可从外到里。)

19.评分要点:有称呼语,恰当使用一种以上的修辞格,紧扣活动内容,感情热烈,富

于文采,语句流畅。(4分)

示例:

大家好!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是为了一个温馨的节日——母亲节!这个世上有一种爱重于泰山,那是母亲的爱;这个世间有一种情深如大海,那是母亲的情。为了我们,母亲辛勤的双手布满老茧;为了我们,母亲丰腴的面容日渐憔悴;为了我们,母亲的眼角过早地爬上的皱纹,为了我们,母亲的双鬓已经斑白。千言万语道不尽母亲对我们的恩情,写不完我们对母亲的谢意。同学们,就让我们把真挚的情意化为美丽的诗文,献给我们伟大的母亲吧!

20.宝钗(1分)。通过湘云与袭人之口,作者间接地刻画了薛宝钗的形象。她在人们的眼中是一个温柔敦厚、豁达大度、随分从时、很会做人的大家闺秀(2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21.有着相同的叛逆性格,反感仕途经济学问(或:有相同的人生理想和精神追求)(2分);彼此相互关心、理解、尊重(1分);都性格傲岸、愤世嫉俗(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22.宝玉蔑视功名利禄,鄙弃仕宦道路,渴望自由生活,追求个性解放,与封建文化要求的读书应举的思想格格不入。这是对禁锢束缚人们头脑的封建文化的叛逆和抗争,宝玉是当时社会中进步思想的代表。(5分。意思对即可)

23.参照2006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部分试题答案简析

1.B(A与yù/yǔ;薄báo/bó;暴bào/pù;C蒙méng/méng;咽yè/yàn;吁xū/xū;D塞sè/sè;翘qiáo/qiào;着zháo/zhe)

2.A(B恢谐-诙谐,C笑容可掬-笑容可掬,D情投意和-情投意合)

3.C(考查: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行为、活动)。考察:实地观察调查。清闲:偏于清静,无事相烦;清静则偏于环境安静,不嘈杂,据“山溪清清,佛塔巍巍,钟磬悠悠”这一语境,应选用“清静”。即使:表让步假设条件。尽管:姑且承认某事实,与“但是”搭配)

4.D(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A浅尝辄止:刚入门就不再钻研。属望文生义。B推波助澜: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属色彩不当。C瑕不掩瑜: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是主要的,缺点是次要的,语意表达刚好相反。属不合语境)

5. B(A句式杂糅,语意不明,谁被淘汰出局表述不清。 C语序不当或不合逻辑,应先造成“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再“引起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降”。D成分残缺,应在“操作者”前加上“在”字。)

6. A(B小括号中的内容应提前到“艺术”后面,C中的“;”改“。” ,D引号中的句号删除)

7. C(“生”为动词,变出,意思是变出各种东西。)

8. C.(两个“而”都是连词,表修饰关系。A项前一个“乃”字为连词,“然后”的意思,后一个为副词,“竟然”的意思;B项中前一个“之”是代词,这件事,后一个“之”是动词,到;D项前一个“为”是介词,表原因,后一个“为”是动词,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9. B(①④都不是技艺表演的环节) 10.A(春演是在郡试前一天举行)

附参考译文:

童年时候,到郡城去应考,正赶上春节。照老规矩,在春节的头一天,各买卖家都要搭彩楼,请鼓乐艺人到藩司的官署去表演、庆贺,称为“演春”。我也跟学友们去游玩观赏。

这一天去游玩的人特别多,围得象一面面墙。藩司官署的大厅上,有四个官员穿着红衣服,分东西两边对坐着。当时我还很小,也不知他们是什么品级的官。只听见人声喧嚷,鼓吹嘻杂,十分热闹。忽然,有一个人,领着一个披着长发的男孩,挑着担子走上表演台,那人好象在说着话,但因为台下有成万观众喧扰骚动,也听不清他说的是什么,只听见台上的人发出笑声。随即,有—个穿黑衣服的小吏大声吩咐那挑担人演戏,那人领命,刚准备开始表演,却问要演什么戏。大厅上的官员们相互看着说了几句话,那穿黑衣的小吏下来问他擅长表演什么。他回答说:“能凭两手一翻弄变出各种东西来。”小吏把话回禀给长官,一会儿又下来,说叫变挑子。变戏法儿的人答应一声。就见他把衣服脱下来盖在箱子上,故意装出埋怨官长的样子,说:“官长太不明白了,眼下崩崩硬的冰还没解冻,到哪里去弄桃子?不变吧,又怕官长发怒,怎么办?”他那小儿子说“爸爸已经答应了,哪能又推辞?”变戏法儿的人为难了好半天,才说:“我考虑成熟了,眼下刚刚到春天,雪还没化,人世间哪能寻到桃子?只有天上王母娘娘的果园里,桃树一年四季不落叶,可能有桃子。必须到天上去偷,才成。”儿子说:“嘻!天,能够一个一个台阶地登上去吗?”爸爸说:“有法术在。”于是打开箱子,取出一团绳子,约有几十丈长,理出个头,向空中抛去;那绳子马上就悬在空中,好象空中有什么东西把它挂住了。没多大一会儿,绳子愈抛愈高,一直伸到云彩里,再看不见顶端,手里的绳子也到头了。于是招呼小儿子:“我儿过来,爸爸年老力衰,身子重,手脚笨,没法攀上去,需得你去一趟。”说罢将绳子的末端交给儿子,说:“拿着这个就可以登上去。”儿子接过绳子显出为难的样子,埋怨爸爸说:“阿爸也是老糊涂了,这么一根细绳子,想让我顺着它登上万仞高空,万一爬到半道绳子断了,我这命还能保住吗?”爸爸又勉强地哄着拍着儿子说道:“我已经说了大话,后悔也来不及了,麻烦我儿走一趟吧。我儿不要发愁,如果偷来桃子,官长一定有上百两银子的奖赏,好给我儿娶一个俊媳妇。”儿子这才握住绳子,盘旋着爬上去,只见他双手向上移动,两脚也跟着往上攀登,灵活得象蜘蛛附在丝上爬行一样,渐渐地进到云空里去,再也看不见了。过了半天,空中落下一个鲜桃,跟碗那么大,变戏法儿的人非常高兴,捧着桃子献给官长。大厅上官长们相互传看着,看了好一会儿,也不知是真是假。

忽然,那绳子从空中掉在地上,变戏法儿的人惊叫一声,说:“完了!天上有人砍断了我的绳子,我儿还附在什么上啊!”过了一阵,一个东西从天上掉下来,一看,是那小儿子的头。变戏法儿的人捧起来哭着说:“这必定中偷桃时被看园人发觉。我儿子完了!”又过一阵,一只脚落下来;一会儿,四肢和身子也纷纷而落,没剩下什么。变戏法儿的人非常悲痛,一件一件拾起来放进箱子里,然后合上箱子盖。说:“我老头子只有这一个儿子,平日跟着我走南闯北。如今遵照官长的严令去偷桃,没想到竟遇到了这样奇惨的祸患,只好背去埋葬了。”说完便北上箱子,走上大厅,跪下去说:“因为偷了桃,上天杀了我的儿子,大老爷如果可怜小人,就请资助我一点埋葬费吧,我老头子死了也要想法报答这恩情。”台上的官长都感到惊诧,分别赠给他一些钱。

他一份份地接过去缠在腰里,然后就拍着箱子招呼说,“八八儿,不出来谢赏,还等什么?”忽然间,一个蓬头散发的小男孩用头一顶箱子盖钻出来,脸朝北面给官长们磕头。一看,正是那老头儿的儿子。因为那变戏法儿的父子法术神奇,所以我至今还记着这件事。后来听说白莲教里的人能作这种法术,估计这爷俩儿大概是白莲教的后代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l9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