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德育

更新时间:2023-09-17 21:31:01 阅读量: 幼儿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单项选择题

1.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 ) A.途径 B.方式 C.出发点 D.关键环节

2.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上。 A.德育内容 B.德育规律 C.德育原则 D.德育方法

3.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是( ) A.说理教育法 B.陶冶教育法 C.实际锻炼法 D.榜样示范法

4.( )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知行统一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5.我国商、周时期的奴隶社会重视“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 )主要是德育内容。 A.礼 B.射 C.御 D.书

6.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 7.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 ) A.将学生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 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道德 D.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8.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9.德育原则和德育规律的关系是() A.两者相同 B.前者指导后者 C.前者反映后者 D.前者决定后者

10.社会模仿模式主要是由()创立的。 A.哈明 B.班杜拉 C.皮亚杰 D.西蒙

11.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的矛盾

B.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矛盾 D.受教育者与德育方法的矛盾

12.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 ) A.实际锻炼法 B.陶冶教育法 C.对偶故事法 D.两难故事法 13.( )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A.活动 B.活动与交往 C.道德认知 D.实践 14.合作学习的策略不包括( ) A.双人式学习 B.小组学习 C.全体学习 D.小队式学习

15.以下不属于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的是( ) A.生命教育 B.生活教育 C.生态教育 D.生存教育

16.下列德育原则与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有关的是( ) A.因材施教原则 B.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C.知行统一原则 D.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17.为达到德育目的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是( ) A.德育原则 B.德育途径 C.德育方法 D.德育模式

18.( )是由英国学校德育家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的,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 A.认知模式 B.价值澄清模式 C.体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19.( )是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品德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德育方法。 A.榜样示范法 B.品德修养指导法

C.陶冶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20.以下不是价值澄清模式的代表人物是() A.班杜拉 B.哈明 C.西蒙 D.拉斯

21.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A.陶冶教育法 B.实际锻炼法 C.榜样示范法 D.说服教育法 22.组织活动属于(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23.科尔伯格对道德判断的发展划分了( )个阶段。 A.五 B.三 C.六 D.八

24.“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 “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发挥教育影响”体现了何种德育方法( )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陶冶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25.重视“学会关心”的德育模式是( )

A.认知模式 B.社会模仿模式 C.体谅模式 D.价值澄清模式

26. 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其( )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27.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语言文字说服和( ) A.事实说服 B.理论说服 C.直接说服 D.间接说服

28.下列不是劳动教育的内容的是( )

A.反对浪费,提倡节俭 B.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C.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D.引导学生善意对人

29.根据学生善于模仿、崇拜英雄的特点,我们可以使用( ) A.榜样示范法 B.陶冶教育法 C.说服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3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知行统一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导向性原则

31.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这样的德育原则是( )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集体教育原则 32.德育在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具有( ) A.积极作用 B.推动作用 C.制约作用 D.导向作用

33.以下哪种德育方法对发展个体关爱他人、体谅他人的社会情感以及发展人际交往能力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 A.合作学习法 B.品德评价法 C.角色扮演法 D.实际锻炼法

34.( )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A.智育 B.德育 C.劳动教育 D.自我教育

35.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A.思想品德课及各学科教学 B.政治课 C.班主任工作 D.共青团活动

36.对学生进行包括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及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教育属于( ) A.爱国主义教育 B.集体主义教育 C.理想教育 D.劳动教育

37.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是通过教育和()实现的。 A.自我教育 B.实践 C.训练 D.模仿

38.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时,采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法。这是因为( ) 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B.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39.德育的永恒主题是( ) A.理想教育 B.爱国主义教育 C.劳动教育 D.自觉纪律教育

40.( )是国情教育的重要途径。 A.时事政策教育 B.校会 C.班会 D.周会 41.( )规定着对德育方法的特定要求。

A.德育目标 B.德育内容 C.德育原则 D.德育性质

42.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体现了( ) 德育原则。 A.疏导 B.知行统一

C.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D.尊重信任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43.某小学创造了希望树,让孩子把自己进步的希望以“果子”的形式贴到希望树上,一旦目标达到了,“果子”成熟,可以拿下来,然后再挂一个希望。这种德育方法属于( ) A.榜样示范法 B.实际锻炼法 C.指导自我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二、多项选择题 1.德育的性质有( )

A.社会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继承性 E.民族性 2.我国德育的途径主要包括( )

A.班主任工作 B.社会实践活动 C.课外活动 D.共青团活动 E.班会 3.以下属于德育工作的新形式的是( ) A.创办业余党校 B.建立德育基地 C.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D.思想品德课 E.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 4.体谅模式的特征有( )

A.坚持性恶论 B.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 C.德育目标是培养健全的人 D.人的本质是理性的 E.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才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kb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