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报告

更新时间:2023-12-09 06:1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计算机实验实验报告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班级: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号:姓名:张浩

1229402029

2014/12/28

实验一 A/D与D/A转换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了解实验系统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2.通过实验了解模拟量通道中模数转换与数模转换的实现方法。

二、实验设备

THKKL-6型控制理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试验箱,PC机一台。

三、实验内容

熟悉并且操作“Easy 51Pro”软件,并且在软件上显示波形。

四、实验步骤

1.启动实验箱的“电源总开关”,打开+5V、±15V电源;

2.将“阶跃信号发生器”的输入电压调节为1V;将“阶跃信号发生器”单元输出端连接到“单片机控制单元”的“AI1”通道,同时将“单片机控制单元”的“AO1”输出端连接到示波器接口单元的“通道1”输入端;

3.连接好下载线,打开“Easy 51Pro”软件,下载实验程序; 4.打开“THKKL-6”软件的虚拟示波器,选择通道1并进行采集;

5.调节阶跃信号的大小,然后继续观察AD转换器的转换结果; 6.将输入信号换成斜坡信号,观察实验结果; 7.实验结束后,退出实验软件,关闭实验箱电源。

五、注意事项

1、下载程序时,单片机上跳线帽位置如下:

运行程序时,跳线帽位置如下:

2、下载程序时注意端口号。

实验二 数字PID调节器算法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熟悉常规的数字PID控制算法的原理; 2.学习并熟悉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的原理;

3.掌握具有数字PID调节器控制系统的实验和调节器参数的整定方法。

二、实验设备

THKKL-6型控制理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试验箱,PC机一台,STC-ISP软件。

三、实验内容

1.利用本实验箱,设计并构成一个用于混合仿真实验的计算机闭环实时控制系统;

2.采用常规的PI和PID调节器,构成计算机闭环系统,并对调节

器的参数进行整定,使之具有满意的动态性能;

3.对系统采用积分分离PID控制,并整定调节器的参数。

四、实验步骤 1.实验接线

1.1 按下图连接一个二阶被控对象电路;

1.2 用导线将该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到单片机控制单元的“AO1”输出端,电路的输出端与单片机控制单元的“AI1”和示波器单元的“通道1”输入端相连;

2.程序运行

2.1 打开电源开关,启动计算机,运行所有实验软件;

2.2 打开“实验04\\位置式PID”的工程文件,阅读并理解程序。然后下载程序;

2.3 修改程序中PID参数,观察输出端的响应曲线;

2.4 参考步骤2.2、2.3,用同样的方法分别运行增量式PID和积分分离PID实验程序,用虚拟示波器观察输出端的响应曲线; 2.5 实验结束后,退出实验软件,关闭实验箱电源。

五,采集波形 1 位置式PID

2 增量式PID

3 积分分离PID实验

六、注意事项:

1、程序每次开始运行时会先延时一段时间(一般5秒左右),目的是让电容有充足的放电时间,使实验不受影响。 2、注意通过单片机的复位键来重现过渡过程。 七、问题思考:

1、比较位置式PID和增量式PID程序有何差异? 位置式PID控制:

增量式PID控制:

(1)位置式PID控制的输出与整个过去的状态有关,用到了误差的累加值;而增量式PID的输出只与当前拍和前两拍的误差有关,因此位置式PID控制的累积误差相对更大;

(2)增量式PID控制输出的是控制量增量,并无积分作用,因此该方法适用于执行机构带积分部件的对象,如步进电机等,而位置式PID适用于执行机构不带积分部件的对象。

(3)由于增量式PID输出的是控制量增量,如果计算机出现故障,误动作影响较小,而执行机构本身有记忆功能,可仍保持原位,不会严重影响系统的工作,而位置式的输出直接对应对象的输出,因此对系统影响较大。

2、通过观察响应曲线,比较积分分离PID和位置式PID。

积分分离PID和位置式PID采集波形基本上是一致的。响应时间稳定都在3.5秒左右。

实验三 离散化方法研究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数字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2.熟悉将模拟控制器D(S)离散为数字控制器的原理与方法; 3.通过数模混合实验,对D(S)的多种离散化方法作比较研究,并对D(S)离散化前后闭环系统的性能进行比较,以加深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理解。

二、实验设备

THKKL-6型控制理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试验箱,PC机一台,STC-ISP软件。

三、实验内容

1.利用实验箱,设计一个数-模混合仿真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并利用D(S)离散化后所编写的程序对系统进行控制。

2.研究采样周期TS变化时,不同离散化的方法对闭环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选作)

3.对上述连续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作比较研究。 四、实验原理

由于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及其相应的信号变换装置(A/D和D/A)取代了常规的模拟控制。在对原有的连续控制系统进行改造时,最方便的办法是将原来的模拟控制器离散化。在介绍设计方法之前,首先应该分析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特点。图3-1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3-1 计算机控制系统原理框图

由图3-1可见,从虚线I向左看,数字计算机的作用是一个数字控制器,其输入量和输出量都是离散的数字量,所以,这一系统具有离散

系统的特性,分析的工具是z变换。由虚线II向右看,被控对象的输入和输出都是模拟量,所以该系统是连续变化的模拟系统,可以用拉氏变换进行分析。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际上是一个混合系统,既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近似地把它看成模拟系统,用连续变化的模拟系统的分析工具进行动态分析和设计,再将设计结果转变成数字计算机的控制算法。也可以把计算机控制系统经过适当变换,变成纯粹的离散系统,用z变化等工具进行分析设计,直接设计出控制算法。

按模拟系统设计方法进行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当采样系统的采样频率足够高时,采样系统的特性接近于连续变化的模拟系统,此时忽略采样开关和保持器,将整个系统看成是连续变化的模拟系统,用s域的方法设计校正装置D(s),再用s域到z域的离散化方法求得离散传递函数D(z)。为了校验计算结果是否满足系统要求,求得D(z)后可把整个系统闭合而成离散的闭环系统。用z域分析法对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最终的检验,离散后的D(z)对D(s)的逼真度既取决于采样频率,也取决于所用的离散化方法。离散化方法虽然有许多,但各种离散化方法有一共同的特点:采样速率低,D(z)的精度和逼真度越低,系统的动态特性与预定的要求相差就越大。由于在离散化的过程中动态特性总要变坏,人们将先设计D(s)再进行离散化的方法称为“近似方法”。 五、实验步骤

1.实验接线及准备

1.1 按下图连接一个二阶被控对象的模拟电路;

图1-1 二阶对象的模拟电路图

1.2 用导线将该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到单片机控制单元的“AO1”输出端,电路的输出端与单片机控制单元的“AI1”和示波器单元的“通道1”输入端相连;

2.程序运行

2.1 打开电源开关,启动计算机,运行所有实验软件;

2.2 打开“实验03\\阶跃响应不变法”的工程文件,阅读并理解程序。然后下载程序;

2.3用虚拟示波器观察图1-1输出端的响应曲线;

2.4 参考步骤2.2、2.3,用同样的方法分别运行后向差分法和双线性变换实验程序,用虚拟示波器观察图1-1输出端的响应曲线;

2.5 按图1-2连接二阶被控对象在加入模拟控制器(PID校正装置)后的模拟电路,并在其输入端输入2V的阶跃信号,然后观察其响应曲线,并与前面2.2,2.3和2.4步骤中采用数字控制器的实验曲线相比较;

2.6 实验结束后,退出实验软件,关闭实验箱电源。

图1-2 校正后二阶系统的模拟电路图

六、问题思考

1、通过对比输出曲线,阐述不同的离散化方法的特点。

2、在理解程序的基础上,修改离散控制器的采样时间,观察采样周期对控制系统的影响。 七 图像采集

1.阶跃响应不变法

2.后向差分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iy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