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更新时间:2023-03-21 01:1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抚顺六校协作体”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

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

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上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弹幕最早出现在弹幕视频网站,又陆续现身于各类视频网站,形成一种新的互动评论样态。如今,弹幕已成为“互联网+社交”的新样式。

网友们观看视频时,发出的评论以飞行形式横穿屏幕,当出现很多评论时,就会产生如同无数子弹横飞的效果,这种现象被称作“弹幕”。

事实上,不仅仅是“二次元”(动漫和游戏文化圈)领城,在剧集、综艺、电影等领域。弹幕也已成为年轻人交流中不可或缺的方式。作为一种强开放性、强包容性的动态交流媒介,弹幕备受年轻人青睐,弹幕中的热词也时常成为流行语。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哗哩哔哩视频网站(B站)的用户总共发送超14亿次弹幕,其中“AWSL”(表示激动)、“泪目”“名场面”“妙啊”等弹幕被评为年度弹幕热词。弹幕文化让网友找到了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伙伴,他们的语言、行为会在这个群体中得到认同,他们进而获得社交满足。

弹幕爱好者“山居客”告诉记者:“当影视剧有格点的时候,弹幕会特别多,有时甚全占满整个房幕,看别有了外幕,就感觉不只是自己一个人在看,通过弹幕与大家起吐槽或分享观点。特别开心。”

(摘编自《弹幕参差不齐先审后播很有必要》)材料二

弹幕,即观众发表在视频画面上的即时评论,是观众对视频内容表达各自态度看法,实现即时互动的

重要方式。

增强互动性是弹幕最重要的功能。弹幕是视频网站适应社交媒介发展趋势,为增强互动性、提高网站用户活跃度而设计开发出来的。传统的影视评论在评论区进行,观众多在看完视频后发表评论,无法实现即时互动。相比之下,弹幕能够让观众边看视频边把即时感受、情绪和看法用文字直接在视频上发表出来,不仅能与相关视频细节构成图文对话关系,还能够与其他观看者进行实时讨论与交流。

以视频网站上线的1994年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为例。当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响起、行军征战画面出现时,弹幕就已经铺满屏幕。有的观众赞赏经典、抒发情怀、回忆观剧童年,有的观众点赞高清画质和经典场面。随着刘备、曹操,诸葛亮等人物从镜头中掠过,观众或援引经典,如引用“千载谁堪伯仲间”来抒发对历史和英雄的感慨,或以亲切称呼表达对某一人物的喜爱,或向其他观众普及文史知识,助其理解剧情。

在视频播放某一节点,观众讨论剧情、品评人物、聚焦细节,形成热烈讨论的氛围,营造出虚拟会客厅的效果。这种互动方式使弹幕不同于一般针对剧情和表演进行评价的文艺评论,而显示出参与式文化的特征。视频内容成为引发话题、触发感受、产生共鸣的媒介。观众借助对视频内容的参与式对话,或展示知识储备、或寻求文化认同、或制造相互陪伴的氛围。可以说,弹幕是对过去客厅式集体观剧、闲聊式社交文化的虚报化转换,是一种新型网络社交文化。值得注意的是,弹幕实时互动有其真实率性的面,也易成为情绪宣泄之地和不文明、不理性言论的滋生场所,因而需要每一个参与者自觉维护健康的弹幕文化,共同涵养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加强监管,督促各视频平台切实履行责任,进步加强弹幕审核力度,及时屏蔽有违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序良俗的内容,坚决戒除弹幕的“低俗之风”;同时,应当倡导和帮助弹幕用户养成良好使用习惯,提高弹幕内容的质量,共同创造积极健康的收视环境。

具有参与性特征的新型社交文化,有助于推动当代文化创新和融合。弹幕以其独特的方式,促进文化经典的意文再生产和价值再传播。得益于参与式的社交评论文化,弹幕既向年轻世代普及历史文化,又把年轻观众熟悉的流行文化和文化经典、主流价值相对接,打开网生代通向经典作品的新入口,推动文化和价值的代际传承。

对影视生产和制作者而言,不仅弹幕评论具有大数据价值,而且他们能够即时看到观众反应。观众对人物设置、角色表演、服化道具细节以及剧情合理性的即时性讨论,可以督促创作者不断提高创作质量。弹幕经常以集体智慧的创造力,对影视内容进行二次闸释,使影视内容与当代流行文化、当下现实生活产生连接,从而孕育影视创新契机。

随着5G技术,移动设备和网络视听艺术发展,弹幕作为种以视频为触媒的参与式社交文化,正积极介入当代文化建设。我们要正视弹幕凝聚的集体智慧在当代文化融合和创新中的作用,加强监管和引导,提高弹幕内容的质量,发挥其在沟通文化、促进创作中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用好弹幕优化内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飞行形式横穿屏幕的评论,产生了如同无数子弹横飞的效果,被称作“弹幕”。弹幕是一种年轻人

特有的互动的新样式。

B.材料以过去年哗哩哔哩视频网站(B站)用户发送超14亿次弹幕为例,证明弹幕是强开放性、强包

容性的动态交流媒介。

C.弹幕评论可以通过观众对人物设置、角色表演、服化道具细节以及剧情合理性的即时性讨论,督促

创作者不断提高创作质量。

D.当影视剧的槽点多时,因为大家一起看剧,弹幕就会特别多,有时甚至占满整个屏幕。作者认为这

种观剧方式给年轻人带来了快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弹幕已成为年轻人交流中不可或缺的方式,动漫和游戏文化圈领域,剧集、综艺、电影等领城,都

存在这种现象。

B.交流是否即时是传统的影视评论和弹幕的区别所在:前者无法进行即时互动,后者则与其他观看者

进行实时讨论。

C.弹幕文化具有群体性、闲聊式特点。在视频播放某一节点,观众讨论剧情、品评人物、聚焦细节,

形成热烈讨论的氛围,营造出虚拟会客厅的效果。

D.5G、移动设备和网络视听艺术技术普及之后,弹暮作为以视频为触媒的参与式社交文化,必将迎来

更好的发展空间。

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弹幕文化的优势”的一项是()(3分)

A.有助于推动当代文化创新和融合,促进文化经典的意义再生产和价值再传播。

B.弹幕,即观众发表在视频画面上的即时评论。

C.向年轻世代普及历史文化,推动文化和价值的代际传承。

D.对影视内容进行二次闸释,使影视内容与当代流行文化、当下现实生活产生连接,从而孕育影视

创新契机。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想要用好弹幕我们该怎样做?请结合材料二的内容,加以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6~9题。

那一片幸存的原始林

梁衡

①像-场战争突然结束,2014年林区宣布了禁伐令,喧闹的伐木场顿时门前冷落车马稀。在打扫“战场”时,人们意外地发现了一片原始林。2016年盛夏时分我有缘造访了这最后的一片原始林。

②虽然天正降大雨,我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向林地进发,不一会儿就消失在茫茫林海中。

③正走着,忽然听见右边不远处有哗哗的流水声。踩着朽木、草墩,钻过横七竖八的灌木,忽然眼前一亮,一条溪流从山上奔腾而下。眼前这条溪流无法与我见过的任何一条流水相比较,因为它没有留下一丝人类活动的痕迹。仰望山顶只见远远近近的山、层层叠叠的树、股朦胧胧的雨,半山一道歪歪斜斜的激流,跌跌撞撞地碰着那些大大小小、四圆滚滚的石头,或炸起雪白的浪花,或绕行成一条飘飘的哈达。

④我们退回老林,雨时停时下,云忽开忽合,大家就举着手机、相机抓紧时间照相采景。

⑤人类虽然早已进入现代文明,但是总忘不了找寻原始。这是因为它,一是大自然的原点,可由此研究自然界的进化,包括人类自己:二是人类走出蛮荒的出发的起点,是生命的源头,我们有必要回望一下走过的来路。判断一个地方是不是够原始,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看有没有人的痕迹。从纯自然的角度来说,人的创造是对自然的种种干扰和玷污。所以探险家总是去寻找那些还没有人文污染过的地方。没有人来过,无路:奇景第一次示人,无名:前人没有留下诗词,无文。今天我们进入的正是这种“三无”之境,只有你与自然在悄悄地私语。

⑥虽是来看原始森林,但先要说说这里的石头。国内很有名的一处石景便是云南的石林,那是一片秀气的石柱。还有贵州天星桥,那是喀斯特地貌特有的精巧。而这里的石头一律是巨大坚硬的花岗岩,浑圆沉稳,高大挺拔,无不进放着野性。石的分布无定规则,或独立成坐,或双门对峙,或三五相聚,或隔岸呼唤,各具其态。

⑦现在要说一说在乱石间争荣竞秀的苔藓了。这是整个林区的大地毯,是森林里所有生命湿润的温床。它生在地上、树上、石上,绿染着整个世界,不留一点空白。最让人感动的是它的慈样,它小心地包裹着每一根已失去生命的枯木。那些直立的、斜依的、平躺于地的大小树干,虽然内里已经空朽,你轻轻一碰就是一个洞,但经它一打扮,都仍保持着生命尊严。绿苔与枯树正在悄然作着生命的转换。

⑧老林子中最美的还是大树,特别是那些与石共生的大树。有棵树,我叫它“一木穿石”,我们平常说“水滴石穿”,可是有谁真的见过一滴水穿透了块石头?现在,我却见到了一棵树,一棵活着的树,硬是生插在一块整石之上,霸气十足。它的须根向四周摸索,拳握住点点沙尘,然后蛰伏在石面的稍凹之处,聚积水分,酝酿能量。松树的根能分泌一种酸液,一点一点地润湿和软化石块。成语“相濡以沫”是说两条鱼,以沫相满,求生命的延续。而这棵红松种子却是以它生命的的汁液,去濡润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终于感动了顽石,让出了一个小小的空间。它赶紧扎下一条须根,然后继续濡石、挖洞、找缝,周而复始,终于在顽石上树起了一面生命的大意。

⑨如果说刚才的那棵树有男性的阳刚之烈,下面这棵便有女性的阴柔之美。它生在一根窄长的条石上,

两条主根只能紧抓着条石的边缘向左右延伸,然后托起中间的树身,全树就成了一个丁字形,一个标准的体操“一字马”。那两条主根是她修长的双腿,树干是她曼妙的身躯,挺胸拔背,平视前方。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棵树的根与身子长得一般的粗细,一样的匀称,样的美丽。好一个“幽谷美人”!

⑩我们就这样在绿色的时间隧道里穿行,见证了大自然怎样在一片顽石上诞生了生命。它先以苔草、藏类铺床,以灌木蓄水速风,孵化出高大的乔木林,就成了动物直至我们人类的摇篮,这时再回看那艘石头巨舰,是泰坦尼克号?是哥伦布的船?是郑和下西洋时的遗物?都不是。它沉静地停在这里,是特别要告诉我们,假如没有人的干扰地球是什么样子,大自然是什么样子,我们曾经的家是什么样子,当年我们用从了这片原始林,现在它给我们友好的回报,留下了一面大镜子,照出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以钢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朝代之兴替:以这片原始林为镜,可知生命、人类和地球的兴替。

?我下山时,看见沿途正在修复早年林区运木材的小火车路,不为伐木,是准备开展原始森林游。

6.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标题“那一片幸存的原始林”中,“原始林”点明了本文描写对象,而“幸存”一词表现了作者思想

情感。

B.作者去看原始林,却先写林中石头,是因为石头历史更悠久、外形更野性,也因为石头阻挡了外来

采伐者,是原始林不可缺少的部分。

C.第⑧段涉及了两个成语,作者巧妙地改变其原意,化用之后的成语都描写了“木穿石”树昂扬霸气

的外形之美,展示出自然界生命的伟大。

D.结尾写作者行下山时,看见沿途正在修复小火车轨道,不为伐木,而是准备开展原始森林游,作者

为此感到忧虑。

7.下列对散文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主体部分的顺序非常清晰,从发现原始林,到进入原始林,再到最后下山离开,有头有尾,脉

络分明。

B.作者描写原始林里的石头,写云南石林、贵州天星桥是为了在对比中突出云南石林的秀气和贵州天

星桥的精巧。

C.文章非常注意段落间的过渡,比如第⑨段开头运用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上下段落内容

自然衔接。

D.文章依次写了原始林里的河流、石头、苔藓、大树,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立体的世界,让人如临其境。

8.作者在本文中运用了多种手法,使描写生动形象,第③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三种手法?请结合文

本简要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在细致写景物的同时,还有些恰到好处的议论,请简要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天样,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

..集英殿。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其

..,对策

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就。帝亲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寻丁父忧,归。成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

德佑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

..。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质,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

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

..犹可保也。”尽以家费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承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天祥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温州,遂移漳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

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天祥临刑殊从容,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B.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C.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D.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指科举时代通过最后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进士要经过由皇帝亲自策问或委派大臣主持的

“股试”关复核和决定名次,殿试封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三甲。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依次称为状元、榜眼、探花。

B.对策,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自汉起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C.勤王,尽力于王事,后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授王朝。

D.社稷,“社”指谷神,“视”指土地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用社稷代指国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天祥才华出众。他二十岁时参加进士考试,应对时不打草稿,挥而就,考中状元,考官王应麟祝

贺他考中。

B.文天祥堪当重任。他任湖南提刑时,与旧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为之动容,认为他有治理

国家的能力。

C.文天祥忠君爱国。长江上游告急时,他积极应诏勤王:被捕之后,张弘范让他写信招降张世杰,他

拒绝了并书写《过零丁洋》,以明心志。

D.文天祥守节不屈。崖山被攻破后,他被元将张弘范送往京师,元朝廷劝降,他坚决不屈服,视死如

归,最后从容就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寻除右承相兼枢密使,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天样为什么不听友人劝阻,仍然入卫京师?请简要说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怀仙歌

李白

一鹤东飞过沧海,放心散漫知何在。

仙人浩歌望我来,应攀玉树长相待。

尧舜之事不足惊,自馀嚣嚣直可轻。

巨鳌莫载三山去,我欲蓬莱项上行。

1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诗人一落笔即写出非同一般的经历,采鹤飞越沧海,不知身居何处,又要飞往何处。

B.在诗人看来,昔日尧舜圣贤之事不值得奇怪,今日纷扰之事更可轻视,要纵情无拘。

C.本诗用韵灵活,前四句押同一个韵,后四句另押一个韵,故本诗属歌行体不属律诗。

D.本诗与《梦游天姥吟留别》都属游仙诗,都抒发了诗人超脱现实、向往自由的情怀。

16.这首诗是如何表达诗人的浪漫情怀的?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望中原仍记得“__________________”,而当年拓跋焘行宫外却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场景,强烈的反差传达出词人对收复中原的忧虑。

(2)姚藏《登泰山记》中描写日观峰以西诸山在晨曦映照下的色彩和形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處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物是人非的悲凉景象,令人感慨万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中天门到了!令人惊喜的是,在平原已过了不节的槐花,在中天门竟是以漫山遍野的灿烂迎接我:花若有待!我知道,槐花隐忍着推迟她的花期,___①___。

平原上的槐花我见过,在我的燕园,那里的槐花也很有名,来名湖山间的夹道旁,朗润园的湖滨山崖,春深时节也是满世界的芬芳。但那些花景是散落各处的,这里一丛,那里一丛,总在隐约仿佛之间。而中天门这里不同,是集聚性的、无保留的、竭尽心力的绽放,不是绽放,简直就是喷发!那情景,那气势,一如充盈在齐鲁大地无所不在的快气与柔情,令人内心感到温暖。极目望去,___②___,白花花的竟是让人心惊的明亮。在道旁岭崖,在云岚氤氲的山谷,到处都是她飘洒的璎珞。浅浅淡淡的绿中泛着明媚耀眼的白,在明亮的阳光下闪着宝石的光芒。

多情的让人心疼的中天门槐花!为了迎接我的到来,她用那浓郁的、甜蜜的香气蒸熏着我,是蜜一般的甜,是果一般的香,是让人心醉的缱绻与缠绵!

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

A.借代夸张比喻

B.对偶排比借代

C.对偶排比拟人

D.拟人夸张比喻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而中天门这里的槐花是集聚性的、无保留的、竭尽心力的绽放。”从语

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

个字。(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这届高校毕业生是特别的一代—①面对疫情的巨大影响。②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③面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④面对就业压力大的严酷现实,⑤挑战是观巨的;⑥他们又是谁都不能不忽视的代—⑦抗击疫情的严峻斗争让他们收获成长、经受磨炼。⑧他们年轻,因而视野开阔,充满活力,⑨转折和变化促使他们更深刻地思考。⑨化机遇为挑战,在更广间的天地实现自身价值。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下面几位高一学生的对话,完成题目。(5分)

甲:我特别想读些经典著作,但现实是时间太紧,只能利用学习间陈翻翻杂志,一次还只能看几篇,一点都不过瘾。

乙:看看杂志也挺好的,不占用大块的时间,读一篇可以。读两篇也可以。想停就停,多方便啊!还可以积累作文素材呢!

丙:我呢,更想读一些作文指导类的书籍,尤其是优秀作文选那种。花费时间不多,效果比看杂志更好。

根据材料,概括高一学生课外阅读的特点,并针对材料反映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1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100年风雨兼程,一世纪沧桑巨变,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历经建设和改革的风雨洗礼,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

21世纪的学子生逢盛世,在这特殊的历史节点。为向党一百岁生日献礼,光明中学举办了一次“激扬青春跟党走”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你以“光明中学”一名高中生的身份写一篇文章,向学校投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和含义完成写作任务:结合百年来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和自己的体验,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hl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