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第7册小学四年级整体备课的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12-27 23:1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浙美版电子书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浙美版第7册小学四年级整体备课的教学设计
上学期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合理制定了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圆满的完成了上学年教学任务。为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条件分析:
四年级学生经过去年美术学习,对美术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美术不止是画画,还包括制作、欣赏。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兴趣,学生比较活跃。由于学生的年龄小耐性较差,因此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仔细。
二、教学内容分析:
第七册美术教材共有15课,分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等课型,其中造型与表现课比重较大,主要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绘画、手工制作技能的探索。
三、任务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轻松的教学游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形形色色的作画方法;认识和了解绘画基础知识。
2、智力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造型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思想品德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用美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本册的重点在于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难点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两方面的需要,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直接参与并亲身经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寻找各种材料,表达自己丰富多彩的想象。
四、方法措施:
1、应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术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2、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宽容和尊重。
3、采用多种办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以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
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起讫 周次 第1周 第2周 日期 9.1-9.2 9.5-9.9 课题或内容 始业教育 台灯设计 课时 第3周 第4周 第5周 第6周 第7周 第8周 第9周 第10周 第11周 第12周 第13周 第14周 第15周 第16周 第17周 第18周 9.12-9.16 9.19-9.23 9.26-9.30 10.4-10.8 10.11-10.15 10.18-10.22 10.25-10.29 11.1-11.5 11.8-11.12 11.15-11.19 11.22-11.26 11.29-12.3 12.6-12.10 12.13-12.17 12.20-12.24 12.27-12.31 水资源 漫画与生活 戏曲人物 喜气洋洋 龙的传人 线条的魅力 风儿吹过 虫虫大聚会 生长的植物 材料妙用 材料妙用 塔 塔 瓶子新生代 瓶子新生代 盘盘转转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第19周 1.3-1.7 第20周- 复习考试 第21周
总课时 1--2 课题 (章节) 1 台灯的设计 台课时 2 时间 1.知识与技能:了解台灯的结构特点和设计内涵。感受台灯的造型美感。 教学 目标: 2.过程与方法(学科思考、解决问题):使用功能、外观效果等因素,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自行设计一盏造型美观新颖、功能强大独特的台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设计和动手操作能力有所增强,更具有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学习浅显的台灯设计方法。 难点: 教学难点:如何设计造型美观、功能独特的台灯。 课前 台灯、台灯资料、作业纸、水彩笔。 准备: 过程教学过程 与方(一)主动探究,在讨论中了解。 法: 1、咱们先来看一个动画片。(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观察台灯的结构。) 2、今天我们来学《台灯的设计》 大家知道最早的台灯是什么样吗?(看台灯发展的图片)(意图:了解台灯变迁,从结构变化上进一步了解现代台灯的设计意图,同时给整堂课注入文化内涵。) 教师小结:灯的发明与我们的祖先对火的认识和利用有着密切关系,人类认识和保存火是灯具发明的前提。中国最早的灯具出现在战国,自此以后连绵不断,发展至今。 3、介绍“长信宫灯”。 观察它的特点,各部分的作用。 (小结:长信宫灯是铜制灯具,表面通体鎏金,看上去金光灿灿。灯具的形状为一宫女,左手执灯,右手及衣袖笼在灯上,很自然地形成灯罩。它的灯盘可以转动,灯罩可以开合,点上灯后,还可以随意调节灯的亮度和照射角度,有些类似于今日的调光灯。宫女的体内是空的,右臂与烟道相通,蜡烛燃烧的烟尘可以通过右臂进入宫**内,不使烟尘污染空气。宫女的头部和右臂可以拆卸,便于打扫灯具。 长信宫灯原是西汉文帝赐给刘揭的,后刘揭获罪,宫灯便放在窦太后的长信宫里。据说窦太后又把灯赐给刘胜妻子窦绾,窦绾死后便把它做为陪葬埋在墓里。1968年,在河北满城挖掘窦绾墓时发现了这盏宫灯。因灯上刻有“长信家”和“长信尚浴”等字,所以称为“长信宫灯”。)(意图:了解了“长信宫灯”,为台灯的雏形,已具备功能和美观性,感受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具有的高超技艺。) 4、台灯的结构 台灯由哪几部分组成?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意图:了解结构的同时,示范起到了让学生把握构图的目的。) (二)、图片欣赏,在对比中认知。 1、看书28页,讨论台灯的灯罩、灯杆、灯座各有什么作用? 2、出示图片:分别说说这些台灯各部分的区别。(意图:通过讨论进行比较,认识到可以把台灯的某一部分作为设计点。) (三)、图片启发,在联想中创新。 你能不能把图片中的物品和台灯联想到一起。学生讨论。(学生将图片中的物品与台灯结合进行创新设计,启发学生的联想,给他们设计灵感和思路。) (四)、换位思考,在观察中明确设计意图。 看书29页。 如果你是负责生产台灯的工人,你需要设计师在稿上面标注什么内容? ?材料、尺寸、说明 ?(意图:认识到设计稿和创作画的不同,从而掌握设计手法。) (五)、互评作业,在沟通中提高。 请从创意、画面的效果两个角度评价。 (意图:了解他人的绘画成果,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优势,明确自己应该提高的部分,同时给大家展示自己的机会,也是测评的一部分。) (六)、内容拓展,在欣赏中感悟。 欣赏现代设计师的前卫设计。(意图:感受新的台灯设计理念。) (七)欣赏同学作品。 (八)作业要求 ?设计一款造型美观或者功能独特的台灯。 ?给你一些提示: 1、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设计。 2、根据不同人的需要,为父母或者从事某种职业的人设计专用等。 3、根据环保、节能的理念进行设计。(意图:给学生开辟多方面的思路,进行有目的和针对性的设计。) 七、教学效果评价(反馈检测题) (目的是检测对本课知识的了解。作业检测了学生技能、方法掌握程度。) 测评:1、台灯由哪几部分组成? 2、设计稿和创作画有什么区别? 八、板书设计 台灯的设计 灯罩灯杆 灯座电线 第二课时 1.欣赏。 (1)欣赏“长信宫灯”,学生根据其造型判断“这是什么?” (2)教师在简洁的介绍中,让学生了解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人像雕塑艺术品,更是将实用功能与净化空气的科学原理相结合的照明用具,因此被称为“中华第一灯”。 2.即兴造型。 (1)以自己为模特,设计一个独特的造型,成就别具一格的“人形台灯”。(注意灯的位置摆放) (2)学生用肢体语言展示创意台灯,教师及时指出:这些台灯已模糊了普通台灯结构,在巧妙的共用中,将美观与实用悄悄的结合。引出课题——创意台灯设计 3.移花接木,创意台灯。 (1)出示一造型优美的高脚酒杯,提问:如何利用它的特点使其变成一只新颖的台灯? (2)课件出示源于生活的更多实物:如雨伞、花瓶、自行车、水果等,小组讨论:如何利用移花接木的方法重构“创意台灯”。 (3)小组汇报有趣的创意,课件及时呈现各种“创意台灯”,让学生的设想变成现实。 4.细节点亮创意台灯。 (1)欣赏大师作品,思考“感动你的细节在哪里? (2)课件定格于台灯细节之处,发现一些简单的元素如线、形等都赋予了作品永恒的魅丽,学生思考自己将怎样呈现设计亮点。 5.创作。 要求: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利用熟悉事物的巧妙组合进行设计。 无论黑白或彩色效果的台灯,请你在某个细节的刻画中表现设计亮点。 6.评价展示。 (1)学生自我展示——介绍怎样体现巧妙的组合。 (2)观众有目标的欣赏——我最喜欢的创意细节。 五、学生作品 教学 反思: 本课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为主,课前我搜集了大量的台灯方面的图片和文字资料,阅读了一些设计方面的论文,对自己更好地把握好这节课有很大的帮助。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基础,学生主要以探究活动为主,研究台灯的结构和设计理念。有些遗憾的地方是,学生自己带的资料应该有所交流。对于设计各种功能和职业台灯应有所提示和引导。教学的节奏要有变化,不能过于快速. 3--4 课题 (章节) 课时 2 时间 总课时 水资源 1.使学生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联系我国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原教学 目标: 因及影响;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3.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4.教育学生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倡导节约的资源观,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1. 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以及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 教学重点 2.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应的解决途径。南水北调的主要难点: 路线及意义。
3. 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课前 准备: 投影片、录像、自制计算机软件、教学挂图 过程第一课时 与方1.情境导入。 法: (1)播放流水声,静静地听。设问:想到了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 (2)引出课题——水。 ⑶出示教材第5页的水循环的图示,让学生说说自然界的水是如何循环的。 2.观察感受。 (1)水不仅具有流动的美感,还有变化的美感——播放课件: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水的图片(江河之 水、湖泊之水、瀑布之水等等),描绘水的画面。 通过观察使学生发现水的动态美与静态美,水色的无穷变化,水形状的变化多端,水纹的节奏美与韵律美。 (2)水是那样的美,更是人类、动植物乃至整个地球不可缺少的资源。早在2000多年前,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由李冰主持修建,至今还发挥着引水、分水的作用。你们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吗? ⑶请学生分别用语言文字和肢体语言来表达一下对水的不同感受。 3.欣赏讨论、启发思维。 (1)我们的艺术大师用他们特有的方式来表达了对水的感受,出示齐白石、凡高的作品:欣赏并讨论他们是怎样来表现水的?(比较他们作品中的异同) (2)也有好多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现水——用线、色、剪贴等等。 设问: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这些画面与生活中完全一样吗?它们为什么要这样来表现?你最想表现的是怎样的水?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把你的想法跟同学讲一讲。 4.表现与创新。 布置作业 (1)作业内容:表现你心中的水的形态。 (2)作业要求:①可小组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一副表现水的作品。②表现手法可不拘一格,不受所欣赏的方法的限制。③比一比,谁的作品最有创新意识。 5.展示与评价。 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点评。 ⒍课后拓展 搜寻有关水资源的知识,比如教材第六页上面的知识。 第二课时 1、导入 ⑴出示节水标志,想:地球上的水不是在循环吗,为什么要节水呢? ⑵小组交流:生活中 浪费水的现象、污染水的现象、缺乏水的结果(通过收集的材料利用事实和图片加以说明) ⑶教师运用课件展示图片小结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宣传发动大家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 思考:为了节水,你会做什么?导出——招贴画 2.欣赏分析 (1)说说这幅画中画了什么?猜猜它想表达什么? (2)分析是利用什么创作手段来表达意思的,有什么特点?(写实加点夸张,画面简洁明了) (3)讨论得出:这是在表达水没了,向我们宣传要节约用水,引出——这是一张招贴画。 ⑷思考:招贴画有什么特点: 引导了解: ①主要构成:标题、画面、可有文字辅助说明 ②创作手段:利用联想、拟人、夸张等手法通过写实的、装饰的、抽象的、漫画的形式来表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③主要特点:构图单纯、主题鲜明。 3.展开联想,实践创作。 (1)欣赏范作及同龄人的作品,说说他们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学习并启发思维。 (2)选取素材,思考如何加工处理。 (3)展开联想,进行创作。(要求构思新颖、有创意) 4.大胆宣传,展示评价。 (1)把学生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在展板上,组成几块展板,引导找出给你最有震撼力的展板或个别画作,选出创意之星,并说说它的宣传效果。 (2)由创意之星解说创作感言。 5.引申拓展,感悟升华。 组织一次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活动。 教学 反思: 本课的教学由于时间紧张,在没有布置课前探索的情况下教学本课,教学的过程中太多地依赖多媒体对图片的呈现,对于我们周围生活中的事例出现的太少。在体会美术与生活的关系的同时,培养学生利用美术技能服务于生活的能力。在这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提高。 5,6 课题 (章节) 课时 2 时间 总课时 3漫画与生活 1.在漫画头像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漫画语言,学习简单的漫画创作手法。 教学 目标: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漫画与生活的关系,启发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情节和感受,用漫画语言来表达。 3.了解生活中的幽默因素,培养学生开朗的个性,并通过观察与思考来明辨是非的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用夸张的方法设计形象,表达思想。 难点: 难点:能针对要表达的思想来设计,构思巧妙、幽默。 课前 课件、漫画资料、图片、《三毛流浪记》的录像资料。 准备: 过程教学过程 与方1.情境激趣。 法: (1)播放《三毛流浪记》思考:三毛的形象给你怎样的感觉? (2)小结:对漫画中的人物我们可以进行大胆的夸张,甚至变形,为自己要表现的思想服务。“三毛之父”张乐平爷爷的创作经验:漫画来自于生活。 (揭题:《漫画与生活》) 2.回顾练习 ⑴过去我们曾学过漫画人物,或者画一画头像,现在老师就请你们运用夸张、幽默的手法画一画同桌的漫画像,找找人物的特点和感觉。尽量画出人物的表情特点,如喜、怒、哀、乐。(教师可以规定几分钟让学生比赛) ⑵讲评作业,小结漫画的特点:引人开怀。 3.欣赏交流 (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图片或漫画书(或课件示范),模仿喜爱的漫画形象,感受漫画、激发兴趣。 (2)观察、思考:你的漫画在表现形式上的特点? (小结:漫画的形象夸张、幽默,能表达一定的思想感受) (3)小结:发人深思、启人心智 。 4.课件欣赏内容特征明显的漫画。 如教材中的《可贵的扶持》、 《井底蛙》、《回想》、《难以忍受》 等。 ⑴漫画表达的意思?幽默之处? ⑵作者想表现什么意图?介绍陈辛遥、 华君武等漫画家。 ⑶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用漫画的方式来表现?(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4.尝试创作。 (1)讨论创作内容。 你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出一些创作的素材吗? (2)互相交流、启发用漫画来表现生活 (3)示范创作漫画 ⑷分层教学: 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一些漫画,接着创作或改编创作。 5.作业展示。 6.课外延伸。 介绍我国的漫画大师丰子恺 介绍其他漫画类型 学生对于漫画这一绘画艺术形式在生活中常有接触,漫画的表现方式幽默、夸教学 张,非常贴近儿童的审美情趣。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读画明理,在视觉享受中反思: 明白是非,感受漫画带来的乐趣,体验漫画的表现力。同时也学习基本的漫画语言来简单地进行漫画创作。 总课时 7 8 课题 (章节) 4.戏曲人物 课时 2 时间 1.通过收集资料和欣赏戏曲表演等活动,了解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及戏教学 目标: 曲人物的表演特征。 2.运用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表现学生喜爱的戏曲人物。 3.通过欣赏和表现戏曲人物,让学生感受戏曲的魅力,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重点:尝试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 教学重点 难点:对戏曲人物神情、动作的主要特征的把握与稚拙、天真地加以难点: 表现。 课前 准备: 课件、各种戏曲人物造型图片,水墨画工具。 过程1.组织纪律。 与方安定情绪,进入学习状态。 法: 2.导入激趣。 (1)分小组交流各自收集和准备的有关戏曲材料,表扬准备了资料的同学; (2)知识抢答,表扬积极参与的同学。 ①我国的戏曲种类繁多,你知道有哪些剧种? ②中国戏曲有哪四种基本的角色? ③你知道哪些有名的戏曲作家和表演艺术家? ④你喜欢哪些戏曲人物? (3)揭示课题:《戏曲人物》 3.感知引趣。 (1)欣赏戏曲表演片段《三岔口》等,学生感受戏曲表演的艺术特色; (2)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戏曲人物相关图片资料,引导观察戏曲人物的眼神、服饰和动作的表演特征; (3)请学生模仿自己喜欢的戏曲人物的动作造型,体验其表演特色; (4)欣赏艺术作品中的戏曲人物。(提示:关良的《武松打虎》笔润意劲,用夸张、变形的水墨造型抓住戏曲人物的动作和神态,体会水墨语言的大胆运用) (5)欣赏儿童水墨画作品与戏曲人物图片比较,分析如何用水墨表现戏曲人物的神态、动作等主要特征,体会夸张、变形的艺术作用。 4.尝试探趣。 (1)教师示范。 (2)学生作业:用水墨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戏曲人物; 学生依据自己收集的图片或心中的戏曲人物形象进行大胆自由地造型表现,教师在巡视中给予学生鼓励与及时提示。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大小、用墨浓淡、形象拘谨等,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 5.评价延趣。 (1)鼓励学生自评、互评,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 (2)教师小结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 (3)欣赏不同的材料表现的戏曲人物,体会文化与生活的关系。 课后请学生关注身边的戏曲表演,并尝试运用更多的材料来表现戏曲人物。 教学 反思: 通过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从而加强其对人类社会及文化的体验,培养其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本课特别强调对戏曲人物神态、动作的解析与表现,强调抓住戏曲人物的典型动作,并把其服饰、眼神、脸谱等加以夸张,运用水墨画的表现形式,稚拙、天真地加以造型表现,增添戏曲人物的艺术光彩。 课题 (章节) 课时 时间 总课时 5喜气洋洋 1.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收集与喜庆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掌握剪双喜字。 教学 目标: 2.学习暖色知识并能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学会剪简单的双喜、带装饰物的双喜。 3.通过收集、了解、表达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喜庆文化的热爱之情。 重点:了解收集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有关的美术作品,学教学重点 会剪简双喜,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 难点: 难点:了解传统喜庆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拓展
简单双喜,剪出带装饰图形的、变化丰富的双喜。 课前 准备: 《喜洋洋》音乐磁带、红绸带。 过程第一课时 与方1.组织教学 法: 检查学生材料工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 2.激趣导入。 (播放《喜洋洋》乐曲) (1)说说听到这个乐曲有什么样的感受。 (2)出示红绸带,提问:这是什么?有什么用?谁能用它为音乐配上动作?(指名学生表演) (3)请学生选择自带的喜庆物品,随音乐尽情地舞起来。 (4)揭示课题《喜气洋洋》。 3.欣赏感知。 (1)提问:在我们中国,哪些日子是喜气洋洋的?人们用什么表现节庆日的喜庆气氛呢? (2)欣赏教科书第12、第13页图片。 (3)提问:在喜庆的日子里,人们最喜欢用什么颜色?为什么?(高兴时人心里都是暖洋洋的,所以宜用暖色) (4)重新回顾刚才的图片,了解用暖色表现喜庆气氛的特点。 (5)欣赏教科书第14页图片,说明在以暖色为主的作品中适当加点其他颜色,会使色彩更丰富,喜庆的效果更强。 4.创作表现。 (1)提出要求:用彩纸把教室布置成喜气洋洋的气氛。 (2)学生分组讨论创作方法。 (3)播放《喜洋洋》乐曲,学生分组创作。 5.交流评价。 (1)小组互评。 (2)提问: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有什么样的感受? 6.课外作业。 (1)搜集带“喜”字的物品。 (2)向大人学剪一个双喜字。 第二课时 1.组织教学。 检查准备情况,安稳学生情绪。 2.激趣导入。 说说与喜字有关的成语、故事。 3.展示交流。 (1)展示带“喜”的物品,说说这些“喜”都有什么特点。 (2)提问:为什么这些“喜”都是“双喜”?(成双成对) (3)展示课外学剪的“喜”字,交流评价。 (4)交流双喜字的剪折方法,说明折法的道理。 4.欣赏激趣。 (1)出示有变化有装饰的红双喜范作(改变笔画形状,改变外形装饰)。 (2)说说这些双喜有什么特点。 5.探究方法。 (1)提问:这些不同外形,或有装饰物的双喜是怎么剪出来的? (2)小组讨论折剪方法。 (3)反馈学生交流结果。 (4)根据学生描述,教师示范。 6.学生创作。 剪一个有变化装饰的双喜字。 7.展示评价。 8.课后延伸。 用剪双喜的方法剪其他表示吉庆的字,如“吉”、“福”、“寿”等。 教学 反思: 本课学生的所要完成的作业要求可以因人而异、应材施教、分层要求,教学时可以作适当的处理。如:对剪纸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只要完成剪一个不带装饰的双喜字就行了,而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进行带有简单装饰的双喜字的创作。 11 12 课题 (章节) 课时 2 时间 总课时 6.龙的传人 1.初步了解龙的文化、历史,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 教学 目标: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小组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塑造一个龙的新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体会龙的精神,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以我们是龙的传人为荣。通过集体完成一件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重点:引导学生对龙的欣赏,创作一条有个性的龙,并因我们是龙的教学重点 传人而荣。 难点: 难点: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是龙的传人,正确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 课前 准备: 课本及相关图片资料。 第一课时 过程与方教学过程 法: 1.谈一谈,引出《龙的传人》。 (1)提问:你认识龙吗,能用你的语言给同学形容一下吗? 你知道有关龙的故事吗?说说你最喜欢的故事。 (2)引出:龙的文化、历史,“龙生九子”的传说,我们是龙的传人。 2.找一找,龙的形象特征。 龙是中国古人对鱼、鳄、蛇、马等动物和云、虹、雷、电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形成的一种象征性神物。 (1)请学生找一找龙的各部位各自分别具有由哪几种动物的特征? (2)你还在哪里见到过龙的形象:展示、交流、丰富感性体验。 3.议一议,富有个性的龙。 (1)“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你觉得龙还有其它动物的一些特征吗? (2)根据你的思考你能用上其他动物的一些特征来创造一条,你心目中的龙吗? 4.画一画,寄托美好心愿。 (1)根据你的理解和想象,创编你心目中的龙。 (2)自我评价,体验审美情趣,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展示交流、丰富感官。 (1)书本中的内容、学生收集的图片、教师收集的图片 ——展示了不同材质制成且不同造型的龙的形象。 (2)小组内交流,选择有代表性的全班展示。 2.龙的活动、集体参与。 (1)澳扪回归——舞龙庆祝。 (2)端午节赛龙舟——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活动,现已发展成国际赛事。 提问:怎样才能赢得胜利?——集体合作的团队力量。 (3)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用鲜花堆成的巨龙,象征中华民族的腾飞。 3.探究学习、纸接龙舟。 (1)分小组进行,培养学生与人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探究意识”。 ①纸接龙舟的元件——纸三角,是怎样制作的? ②龙头、龙脖子、龙身体、龙尾巴分别怎样插接? ③纸龙个部分的颜色怎样搭配? (2)比一比,哪个小组的纸龙最美、最长、最牢固。——“竞争意识”。 4.展示评价、审美提高。 自我评价、同学建议、教师点评,体验审美情趣,感受小组合作的乐趣。 课后:布置学生画画龙舟赛。 教学 反思: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实践并采用小组竞争的方法比一比哪个小组的纸接龙舟最美丽、最牢固,这是培养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的良好契机。学生作业两幅,一幅是版画作品,另一幅是水彩笔绘画作品,这两幅作品都是描绘了赛龙舟的场景,也都体现了在赛龙舟过程中的集体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13 14 课题 (章节) 课时 2 时间 总课时 7.线条的魅力 1.发现自然、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线条,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姿态的线条,体会线条的美感特征及其在美术作品和生活中产生的视觉效果;通过教学掌握直线、折线、曲线、交叉线等以及不同线形,如长、短、教学 目标: 细、疏、密等不同线形的变化,理解线的美感特征。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感悟各类线条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2.了解线条的各种形状、线形的变化及线条组合的黑白灰层次,能用线条进行简单的构成练习。 3.通过观察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在作品中体现的不同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图片、画面的分析,体会线条的美感,了解各种线教学重点 条的形态和线条组成的纹理。 难点: 教学难点:尝试画出长、短、粗、细、疏、密不同变化的线,画面中线条黑白灰层次的组织。 课前 准备: 制作配套的多媒体课件。 过程(一)讲授新课。 与方1.认识线条——初步了解线条的种类。 法: 老师用电线变出许多线的造型性。 你能给这些线条的取个名字吗? 直线、曲线,是长线、短线,是粗线、细线…… 线条,还是我们的好朋友,他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认真观察,就能找到。 2.找一找,教室里有哪有线条? 3.出示图片,发现自然界中的线条。 4.欣赏艺术作品。 (1)吴冠中的《春如线》(线条富有变化、跳跃)。 (2)毕加索的《坐在柳条椅上的 朵拉·马尔》(线条既有变化,又有一定的秩序)。 讨论: ①画中运用了哪些线条?它们有什么特点? ②用了哪些不同的线条? ③给你什么感受?通过线条的表现你感受到些什么? (二)合作学习。 同学间取长补短: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对线条这种造型语言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提升。线条不但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思想。 1.欣赏学生作品。 讨论:这些学生作品哪些线有变化? 用投影讲解同一种图案添加不同线条产生的不同效果。 2.欣赏范例。 (1)讨论范例中线条的排列方法。 (2)讨论图案中不同形式的线条的变化。 (三)布置作业。 让学生选择一个图案添加花纹,也可自己创作添加欣赏范例,了解用线条可以表现一幅完整的作品。 分组练习,用线表现一幅作品。 学生作业、老师辅导。
(四)课堂小结。 1.展评作业,学生自评、互评。 2.拓展: 线条不仅能看到、画出,还能听到(听音乐,节奏有舒缓和激烈之分),你听出线条了吗?让我们用手中的彩带随着音乐舞出各种线条吧!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小点点的旅行” 老师一边口述简单的故事情节,一边手绘线条:从一个点开始变成一条线,小点点走出各种各样的线条……完成它的旅行。 你能说出小点点走出的这些是什么线吗? 认识各种不同线形:直线,折线,曲线,弧线…… 跟着小点点去旅行:学生尝试画一画各种各样的线 二.探究学习 1. 发现自然景物中的线,使线条具体化、形象化,感知线条的美感。 课件展示自然界景物图片:梯田、铁轨、悉尼歌剧院、蜘蛛网、闪电、斑马、老树、冰凌…… 悉尼歌剧院、铁轨——直线、弧线——挺拔、坚硬,充满力度 老树、闪电——粗粗细细自然的线条——或遒劲有力、或纤细飘逸 梯田——曲线——柔和、优美,有韵律感 蜘蛛网——曲线——飘逸流畅 你喜欢哪一种线?为什么? 2. 发现运动中的线,课件展示图片: 汽车行驶形成的灯光线; 欣赏绸带操录像,舞蹈动作的轨迹线; 老师带来了一条绸带,舞动绸带你发现了什么线; 流动的曲线——感觉线条像在跳舞; 谁也来试试让绸带跳舞。 3. 跟音乐画线: 爵士乐、小夜曲、圆舞曲、拉丁舞曲。 学生尝试画出对不同节奏乐曲的感觉:或平稳、或强劲、或舒缓、或愉快。 4. 欣赏线描作品,感受绘画作品中线条丰富的变化和表现力。 欣赏大师作品: 克利《奔流》、毕加索的作品《牛》、卡门系列;凡高《星空》;欣赏学生作品,德国、加拿大儿童线描作品。 三.尝试练习,绘画指导。 1. 课件演示:线条构成的装饰花纹。 线的装饰(重复、加密、加粗、组合花纹) 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花纹的组合? 2. 分析线条的黑白灰层次。 小组讨论:你觉得哪一幅画面的黑白灰组合的有变化? 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出: 出示四幅作品分析画面的黑白灰处理,有疏密、粗细的变化。 图1画面太空了,不完整。 图2画面中只有灰层次,没有变化。 图3画面中黑层次太多,显得黑气。 图4画面中黑白灰层次疏密有致、生动而富有变化。 3. 线条练习表现内容——原始陶罐或花瓶。 欣赏原始陶罐的装饰美感。 ② 老师给每个组提供陶罐外形,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在相同陶罐上进行不同的线条装饰。 ③ 小组评议——哪一幅线条组织的最美?哪一幅黑白灰变化较好? 四.拓展。 线条除了可以运用在绘画中,还可以用在其他地方。 课件展示线条在生活中的应用:石雕,装饰门窗,花瓶、烛台的造型…… 结语:让我们共同努力,用千变万化的线创造出千变万化的事物,为我们的生活增添美,增添乐趣! 教学 反思: 初步认识了各种线条及线形的变化,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线条的表现力,学习观察、欣赏画面的方法,进而体会、认识到线条的魅力,从而让学生产生对美术造型活动的兴趣。 15 16 课题 (章节) 课时 2 时间 总课时 8.风儿吹过 1.通过观察、体验、寻找来丰富学生对风的感知,了解风的形成和特征。 教学 目标: 2.进一步提高用线条进行表现能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尝试用线描的方法表现风吹时引起的物象变化的景象,表达出自己对风的感受。 3.培养对自然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动态变化。 难点: 难点:运用线条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 课前 刮风的录音、录象带、下载各种风的图片等。 准备: 过程(一)感知与体验: 与方拿起美术书,在脸颊边上扇动几下,你感觉到了什么? 法: 有风,你能看见风吗? 扇子扇出的风太弱了,我们看不见它,但却能感觉到它,吹到脸上凉凉的,很舒服。 你见过风吗?风是怎么样的?你能证明风被你看见吗? 讨论:风真的看不见吗? 谁见过风?你见过的风是什么样子的? 同桌讨论从哪些自然现象能看到风的存在。 学生描述起风时的自然现象:草、树、水面、烟…… 出示各种有风的图片,感受不同状态的风: 微风、阵风、强风、龙卷风、台风等。 风是没有形状的,我们抓不住它,但我们可以感觉到它,接触到它,听到它的声音,风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请尝试用简单的线条表现一下各种风的感觉。 展示学生用简笔画的形式画的风。 风是怎样形成的? 你能说出带有“风”的成语吗? (二)造型与表现。 1.欣赏课本中的范画和学生作品,使学生明确:风虽然无形,但我们可以借助具体的物象被风吹而产生的形态变化来表现风。 2.出示一组物象,你觉得哪些物象比较适合表现风吹起的感觉? 3.进行联想,如将云、草、树、烟、浪、尘土、砂石以及人物等在风中的形态变化,有选择地把一些有关联的事物组成画面。 4.哪些物象在风吹时变化非常明显,可根据构想的情节,画出人的反应;运用线条、色彩等造型要素,把吹风时气氛、景象绘画出来。 5.学生作业:画一幅《风》的想象画。教师根据学生的各自的思路进行辅导,使学生能够根据各自不同的构思、运用不同的画法绘画出形态各异的画面。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 1. 播放播放各种风声的录音:听风。 大风时树叶的沙沙声;西北风的呼号;狂风哗哗作响…… 这是什么风?(触动学生的记忆) 2. 风虽然抓不到,但我们可以用眼睛看到风、用身体感觉到风、用耳朵听到风。 回忆各种风吹到身上的不同感觉(最好能出示相关的画面)。 炎炎夏日,轻风吹来格外舒爽; 寒冬腊月,西北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 风雨交加、狂风大作时,雨伞都会被掀翻,寸步难行; 乘坐在汽车或摩托车上疾驰,疾风会让人感觉呼吸困难; 如果龙卷风来了,我们会非常紧张、恐惧…… 二、探究学习 1. 认识各种级别的风。 出示气象预报的风力级别:风向,偏北风3——4级。 风有大小的级别,你还能说出什么级别的风? 结合“蒲福氏风级”,认识12级风。 2. 观看《龙卷风》片段,了解风的小常识: 简单了解台风(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龙卷风、飓风的不同。 ① 四人小组讨论: 江浙一带每年7至9月都会有台风,我们是怎样对台风命名的? 结合图片:卡特里娜飓风席卷美国新奥尔良市,造成严重的后果。 台风过境的惨状,人们在抗台中自救。 ② 请学生介绍自己搜索、了解到的有关热带风暴、龙卷风、飓风的知识。 ③ 虽然台风、龙卷风、飓风有很强的杀伤力,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和威胁,但也可以作为一种能源来利用,造福于人类。请学生简单介绍风车拉磨、风力发电、帆船行驶等。 3. 欣赏画家作品,画家是怎样表现风的。 ① 比较图片:郑板桥的《竹》与徐悲鸿的《逆风》。 这两幅竹都是以国画形式表现的,你从什么地方感觉到徐悲鸿的《逆风》风很大? 比较莫奈的《树》与柯罗的《阵风》 《阵风》中画家是怎样表现大风中的树的? ② 欣赏画家对风的表现。 如卢梭的《热带风暴中的老虎》 欣赏学生作品,他们是怎样表现风的。 4. 尝试用线来表现风起时水面或柳枝的变化。 微风时——大风时——狂风时的不同的状态 三、画画风 1. 用我们手中的线条可以画出各种风的感觉,你想试一试吗? 出示一组事物,你觉得哪几项适合表现风?哪些不太合适呢? 2. 作业要求:记忆和想象刮风时的情景,通过描绘物体形态,运用线条等方式,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 3. 教师巡回指导。 4. 作业展评。 ① 在黑板上展示学生作品。 ② 根据老师的导向性提问来评价。 评一评哪些作品有风来的感觉,哪几件作品还需要改进的? 四、课后拓展 1. 欣赏风蚀地貌。 2. 说说有风的成语。 教学 反思: 一般来说人们总认为风既看不见也摸不着。通过一系列的听风、体验感觉风、画风、说风的活动,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风。使孩子们更亲近大自然,主动观察、探索风起时自然现象的变化,初步了解风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7 18 课题 (章节) 课时 2 时间 总课时 .虫虫大聚会 1.通过音像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大自然各种各样的昆虫的形状、教学 目标: 色彩等。 2.通过对各种昆虫的创意制作,使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折、剪、添等方法。 教学重点 重点:能掌握基本的折叠法,并用添画、拼贴等方法制作昆虫。 难点: 难点:各种昆虫形象的设计。 课前 昆虫录像及图片、课件、投影仪、示范纸张。 准备: 过程第一课时 与方1.展开讨论:说说自己知道的昆虫有哪些? 法: 2.欣赏交流播: (1)放录像(昆虫大世界)。 学生谈谈自己觉得最美的昆虫,并说明理由。(主要从形状、颜色来分析) (2)课件图片展示:(天上飞的昆虫、地上爬的昆虫、生活在水里的昆虫) 老师提问:“图片中是些什么昆虫?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身体各个部分比例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这三类昆虫有哪些不同点。) 3.出示范作,激发兴趣。 (1)投影仪展示:出示不同颜色、形状、动态和种类的纸折昆虫。 每出示一个后提问:“这个小昆虫有什么样的特点,它的身体比例关系怎么样?”(学生回答,并进行鼓掌表扬。) 4.分析理解,示范操作。 以教科书第25页为例示范制作小昆虫。 老师边示范边讲解折剪小昆虫的三大要领。 (1)要按照折纸的规律来折。 (2)可以在折纸的基础上,用撕、剪、贴等方法进行完善作品。 (3)用画笔添加小昆虫的各个部分。 5.学生练习。 (1)开始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折纸练习。(老师发放各色蜡光纸给学生。) (2)老师坐在地上和学生一起动手折纸,并轮流带学生做折纸小昆虫。(折纸过程中穿插音乐) (3)在折剪过程中,老师提醒学生可用多种方法进行制作。(老师发放小树叶和花布头给学生,让学生对折纸进行添加,并让学生对自己的折纸作品进行添画。)(老
师提示学生可以采用合作和互助的方式进行自由创作。) 6.评议: (1)老师随堂进行评画,请折得快的学生讲解自己的作品。(投影仪展示作品,讲出自己的想法和采用的方法),然后大家一起评议。 (2)学生将自己好的作品按种类贴在黄色塑板上进行展示。 (3)老师在三组中抽出最好的作品,描述作品的形状和特点,让学生猜是什么昆虫。 7.老师请作者上来讲评自己的作品(特点和制作方法),其他学生也评议。 第二课时 1.展开讨论:说说自己知道的昆虫有哪些? 2.欣赏交流播: (1)放录像(昆虫大世界)。 学生谈谈自己觉得最美的昆虫,并说明理由。(主要从形状、颜色来分析) (2)课件图片展示:(天上飞的昆虫、地上爬的昆虫、生活在水里的昆虫) 老师提问:“图片中是些什么昆虫?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身体各个部分比例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这三类昆虫有哪些不同点。) 3.出示范作,激发兴趣。 (1)投影仪展示:出示不同颜色、形状、动态和种类的纸折昆虫。 每出示一个后提问:“这个小昆虫有什么样的特点,它的身体比例关系怎么样?”(学生回答,并进行鼓掌表扬。) 4.分析理解,示范操作。 以教科书第25页为例示范制作小昆虫。 老师边示范边讲解折剪小昆虫的三大要领。 (1)要按照折纸的规律来折。 (2)可以在折纸的基础上,用撕、剪、贴等方法进行完善作品。 (3)用画笔添加小昆虫的各个部分。 5.学生练习。 (1)开始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折纸练习。(老师发放各色蜡光纸给学生。) (2)老师坐在地上和学生一起动手折纸,并轮流带学生做折纸小昆虫。(折纸过程中穿插音乐) (3)在折剪过程中,老师提醒学生可用多种方法进行制作。(老师发放小树叶和花布头给学生,让学生对折纸进行添加,并让学生对自己的折纸作品进行添画。)(老师提示学生可以采用合作和互助的方式进行自由创作。) 6.评议: (1)老师随堂进行评画,请折得快的学生讲解自己的作品。(投影仪展示作品,讲出自己的想法和采用的方法),然后大家一起评议 (2)学生将自己好的作品按种类贴在黄色塑板上进行展示。 (3)老师在三组中抽出最好的作品,描述作品的形状和特点,让学生猜是什么昆虫。 7.老师请作者上来讲评自己的作品(特点和制作方法),其他学生也评议。 教学 反思: 展示了很多形态各异的昆虫实例,让学生通过感受认知,培养自己鉴赏能力,空间思维概念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手段上建议从直接认知的方式入手,让学生看看、说说,从情境教学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9 20 课题 (章节) 课时 2 时间 总课时 10.生长的植物 1.了解有关植物的生长规律,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常见植物的生长规律。 教学 目标: 2.了解植物的结构特征,通过对植物的描绘进行生活中处处有美的情感教育。 3.培养观察力、记忆能力以及根据记忆表现画面,表现视觉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了解植物的结构特征。 难点: 教学难点:了解植物的结构特征,能表现有视觉感受力的画面。 课前 各种植物的图片资料,有关植物的文字作品、范画等。 准备: 过程第一课时 与方1.导入课题。 法: 教师:生活中离不开植物,植物能装饰点缀我们的生活,植物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植物能…… 看到植物两个字,首先就给我们一种积极向上的形象。你们知道的植物有哪些呢?你最喜欢哪种植物呢?为什么? 学生:向日葵(热情的,向上的) 梅兰竹菊(四君子) 松树(树中的君子)等等 2.植物的文化。 (1)植物给人们带来精神的享受。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图片,这些植物你认识哪些?你觉得他们美在哪里?从它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教师出示植物的图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①你比较喜欢哪种植物,能否从美术的角度来谈谈喜欢的理由。(从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光影及其周边环境的协调等方面赏析) ②能否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种植物?(结合图片资料的展示描述) 范例:荷花,每到夏天西湖边都是挨挨挤挤的荷花。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叶出水很高,象亭亭舞女的裙。”——朱自清散文《菏塘夜色》 教师总结:通过欣赏,我们知道植物有着美丽的姿态,它既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精神享受。 2.植物是地球的最美好的礼物。 教师提问:植物除了供我们欣赏外,它还有什么功劳吗? 学生根据事先了解到的知识进行讨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植物是我们地球最好的礼物,挡沙,保护水源,净化空气,美化我们的生活。 果实,带来经济效益。带来荫凉,抗噪音等等。 3.植物也是历史的见证。 教师:植物除了是精美的艺术品,它还能使我们联想到什么吗? 看我们西湖公园里的古树,见证着西湖的变迁! 4.欣赏大师笔下的植物。 出示图片资料,学生欣赏《古墙老藤》版画、《被美洲豹袭击的马》油画。 教师提问:①美术大师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树的? ②大师笔下的树在造型上、色彩上、明暗,肌理上分别有什么特点? ③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教师:大师们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植物的美丽、植物旺盛的生命力,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植物的结构。 教师准备一些植物,请学生来观察。 教师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 来说说这些植物的共性和个性 学生可以观察到卷曲的叶片,植物的花托,树枝的节节等等细节的东西! 6.近距离写生。 教师:我们今天用“放大镜”的眼睛来观察植物了,现在我们需要把他用线条记录下来! 学生写生,教师指导。 7.点评作业。 在欣赏学生作品的同时,请思考下列问题: (1)这次画的植物写生,有什么特点?和以往有什么不同? (2)有哪些可取之处?说说你最欣赏的作品。 (3)课后还可以再观察别的植物,找出每样植物的精彩部分 8.小结。 第二课时 1.导入课题。 教师:上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植物的知识,欣赏了大师笔下的植物以及写生了植物的局部,今天这堂课我们要到大自然当中去感受植物的存在! 2.讨论树的结构。 看图片讨论树的大致结构,自然界中树的种类不知其数,但是他们的结构却是万变不离其中,一般由树干、树枝、枝桠组成。 3.到户外观察。 去校园里,围着树木仔细观察。 先摸摸树皮,谈谈感受: 教师:可以用线描来表现树枝层层叠叠的感觉,树干可以用线描组织花纹来表现。可以用拓印的方法来表现树皮的肌理,体验肌理的质感。 4.教师示范作业。 (1)教师指导学生的写生方法,姿势以及教会学生如何观察。 (2)教师示范用宣纸拓印的方法。 (3)教师示范线描的方法,自下而上,由大枝干画到小枝干的方法。 教师强调重叠,穿插的画法。 5.学生分散写生,教师指导。 6.作业。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合作,教师巡视辅导。 (1)在写生的过程中,碰到了什么问题? (2)你们在写生过程中,想到了什么?对树产生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3)你觉得哪个小组画得最棒?画出了树的生机? 7.问题的反馈。 教学 反思: 本课主要是依靠观察来画树,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指导重点应放在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上,并经过思考以后能利用学习的构图知识,线条的表现知识进行创造性表现。通过对树的写生,创作等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身边美好的事物。 21 22 课题 (章节) 课时 2 时间 总课时 11.材料妙用 1.学生通过各种材料的收集与欣赏,充分感受材料的质感与美感。了解教学 目标: 现代装饰对材料的运用。 2.通过收集不同材料,开展探究尝试,互相交流,展开想象的翅膀创作一件或两件工艺作品,培养学生对材料灵活运用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对材料粘、折、剪、添等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 重点: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创作作品。 难点: 难点:灵活的运用材料的质感,色彩等。 课前 准备: 古今中外一些艺术大师对材料运用的图片、投影仪、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各种材料。 过程第一课时 与方1.参观实践。 法: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一些材料市场,如:建材市场、布料市场、小商品市场等,并收集各种各样的材料。 2.启发谈话,分析材料。 把学生收集起来的材料放置在一起。 教师请学生谈谈生活中有那些废旧材料,再把收集回来的材料进行分类。 大致可分为七类: (1)纸类材料。 纸是最方便、最基本的材料,它具有优异的定形性和可塑性,工艺简单,是工艺制作常见的材料。纸的工艺有:剪纸、折纸、纸雕、纸塑四种。 (2)布绳材料。 各种布绳材料都是软性材料,可以构成千变万化的软雕塑来。 ①布料工艺。 布的表现手法有:扎系、折叠、包缠、剪切等。 ②线绳工艺。 各种线绳的表现手段非常多,一般有:编织、系结、缠绕等。 (3)竹木材料。 如果说纸、布是人工的造型材料,那么竹、木、藤、果实则是天然的造型材料。其优点是:加工容易,质量轻,既有硬性又有软性。 (4)泥石材料。 它包括泥造型和石头造型。 (5)泡塑材料。 可以利用废弃的炮沫、塑料纸等进行造型。 (6)金属材料。 金属的种类很多,但一般在立体构成与雕塑的联系中常以铁、铜、铅、铝为主。 (7)废旧材料。 废旧材料指现代工业中的各种垃圾,如:包装盒、各种瓶罐、竹、木、布、绳、碎玻璃、塑料边角料及废五金材料、废机器零件等。 3.传授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用我们收集回来的材料创作一幅表现《秋天》的拼帖画。 (1)名画欣赏。 出示四张表现秋天景色的画家作品。 这四张作品在表现技法上有什么不同? (2)重点分析作品4号(抽象)。 作品表现了秋天的什么情景?用了那些材料? 今天我们也要用我们桌子上这些材料来表现秋天。 (3)欣赏教师范作。
分别出示三组画面进行对比来说明画面的构成关系。 ①材料的丰富性。 ②点、线、面的合理布局。 ③画面情节的组织。 (4)引发材料的想象。 分别出示麻袋、棕绳、树叶等材料,让学生来想象在《秋天》中如何利用这几种材料? ——地面、头发、小树… 4.粘贴技法的指导。 材料:①细小的:豆子、木屑、沙子… ②柔软的:布、纸、棕绳… ③块状的:铁钉、石头… 粘贴方法:细小的、柔软的可以直接撒铺,在涂上胶水的纸上。块状的可以直接沾上胶水或双面胶粘在画面中。 5.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1)要求: ①运用综合材料创作秋天。 ②注意色彩调子的把握(暖色调)。 ③最好有一定的情节。 (2)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5.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 (1)全班作品展示。 (2)学生参观式评价 (3)组内互相交流评价,互相提出修改意见。 第二课时 1.复习导入,提出问题。 (1)回忆上节课把材料分为那几类?(纸类材料、布绳材料、竹木材料、泥石材料、泡塑材料、金属材料、废旧材料) 2.观察感受不同材质。 教师准备几种不同质地的材料,用布或者盒子装好,然后请学生上来摸一摸猜猜摸到的是什么材料,让学生用触觉去感受材料的肌理。 3.分析基本材料的运用方法。 瓶、罐、盒类材料具有强烈的立体感,适合于表现体积感较强的物体;线类材料给人以流畅、优美之感,可以用于编结物、挂件的制作;纸类可以视质地的厚薄做物体的表面包装材料;布料更多用于物体外表的包装和装饰。 4.欣赏范图,激发思维。 (1)引导学生欣赏教科书范作第28、第29页,看一看哪一个形状最好看的?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学生欣赏教材范作并自主思考其他制作方法。 (2)教师出示毕加索作品《牛头》。 启发学生观察作品用了什么材料。(自行车的座凳和车把) 通过欣赏大师及学生的作品相互交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5.启发引导,展开想象。 (1)教师用投影出示已准备好的三件组品,让学生欣赏。(三件作品材料都是相同的,造型不同) (2)要求每个学生任选三种不同材料,然后自己把这三种材料创意组合,完成后先让其他同学猜猜自己的造型是什么?然后说说自己的创意。 6.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1.要求:(1)运用已有的材料创作一件立体的作品。 (2)注意材料运用的和谐与同一。 2.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 (1)全班作品展示。 (2)学生参观式评价。 (3)组内互相交流评价,互相提出修改意见。 教学 反思: 这课美术课在让学生学习美术的同时也传播了一种环保的理念,“变废为宝”是本课的核心理念。通过本课的学习后,同学们认识到废纸盒也能做出如此有趣的东西。大家通过剪,挖,翻,折,插接,组合等种种方法展开了艺术实践,锻炼了头脑,协调了手脑。但在完成作业之后,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及时清理遗留下来的纸屑的好习惯,造成了课桌地面的一度污染,和本课积极倡导的环保理念显得有些背道而驰。所以一个人的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多么的重要,这又让我对一些发达国家的国民素质深深的佩服,中国加油啊! 23 24 课题 (章节) 课时 2 时间 总课时 12.塔 1.初步了解有关塔的文化、历史,感受塔的优美造型特点。 2.通过对塔的仔细观察,能比较准确地画出或制作塔基、塔身、塔顶等教学 目标: 塔的结构,提高学生造型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同时,更可以通过塔的造型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塔是文化的象征,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建筑史上的伟大成就。 重点:让学生了解塔的文化,感受各种不同的塔造型,用线描的方法教学重点 表现塔。 难点: 难点:创造性的表现塔。 课前 准备: 各种塔的图片。 过程第一课时 与方一、由哪吒引出李靖,李靖的手上托的是什么? 法: 二、欣赏图片,了解宝塔。 1.出示各种塔的图片。 对于塔,同学们了解些什么?(只要学生能回答出一点,就要多鼓励、多表扬。) 2.老师小结。 (1)塔的历史及相关知识。 (2)一些著名的塔。 (3)介绍家乡的塔,激发学生情感。 三、学习画塔, 1.仔细观察塔,它有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有什么特点,可以画成什么形状?整座塔有什么特点?数数各类塔的层数,有什么发现? 学生反馈。 2.教师小结: 塔顶:尖尖。塔身:上小下大、层数一般是奇数。塔基:宽大。 3.怎样用铅笔、钢笔或圆珠笔画塔? 学生尝试, 学习反馈,小结 (1)先画外形:可以用一层一层的叠加法画,也可以用分割法画。 (2)再用不同的线画出塔檐、门窗等。 (3)可以加上塔周围的景色。 4.作业要求: 根据塔的特点,徒手画一座塔。 (三)学生动手,画画宝塔。 学生画塔,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表扬画得准确,用线肯定的学生。 画好的同学把作业贴到黑板上。 (四)人人参与,评评宝塔。 从线条的肯定,造型的准确,让全体学生来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外观特征。 1.塔的外观结构分哪几部分?各部分有什么特征? 2.塔有哪些用途? 3.你觉得现实中的塔有什么不足?你想象中的塔是怎样的? (塔高,老人登塔累,有电梯好。塔能发出香味更好。建一座水果塔。建一座抗地震的塔。会发光的塔……) (二)自主学习,探讨方法。 1.利用你已有的各种材料,你想怎样表现想象中的塔?学生自由讨论。 2.反馈: (1)徒手画:可以用各种笔画一画心中的宝塔。注意画出塔的挺拔和功能。 (2)泥塑:可以用粘土来制作。注意塔的各部分比例。如何借助别的材料来固定。细节的表现可以用别的材料。 (3)综合材料制作:你带了什么材料,准备设计怎样的塔?怎么制作?关键是如何把各种材料固定住。 3.展示各种表现形式的塔的范作:徒手画、泥塑、其他材料等,教师讲解,拓宽学生的眼界。 4.作业要求:大胆地用你喜欢的表现方法表现你想象中的塔。 (三)设计制作,追求创意。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作品,多样评价。 1.展示作品。 2.说说自己作品的最得意处。 3.评评你觉得最有创意的塔。 (五)、拓展延伸,开拓思路。 展示人塔图片。让学生谈谈感想。 小结:身体也可以表现塔,可见艺术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大胆的想象,创意无限。 我国有许多有名的古桥古塔,具有深厚的桥和塔的文化底蕴。因此本课要结合乡土教材进行学习,让学生熟悉家乡的桥和塔,了解家乡的桥和塔文化,树立态度和价值观,提升学教学 反思: 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由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艺术语言表现家乡的桥和塔,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学时要跳出传统的学科为中心的束缚,着眼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定位于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为基础。 总课时 25 26 课题 (章节) 13.瓶子新生代 课时 2 时间 教学 目标: 1.观察自然,体会自然形态的美感。 2.能用泥塑的方法,从“仿生”的角度对瓶子进行创意设计。 3.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及联想能力。 教学重点 1. 能用泥塑的方法,从“仿生”的角度对瓶子进行创意设计。 难点: 2.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及联想能力。 课前 准备: 课前观察自然界的各种形态,泥塑工具、牙签等。课件、陶土、图片等。 过程第一课时 与方1.比较。 法: (1)出示图片:对称型的瓶子,生动而奇特的瓶子。 提问:这两种瓶子有什么不一样? (2)揭示课题:《瓶子新生代》 2.欣赏。 (1)提问:瓶子有什么用? (2)提问:这些瓶子看上去很特别,它们是从哪里获得灵感的?你能发现吗? 提示:从瓶子的形态特征对照与其相应的自然形态,感受艺术家对作品独到的创意,和对自然素材的处理。 (3)将瓶子与自然物比较,它们又有哪些不同? 3.设计。 从大自然中寻找灵感,设计制作一只独特的瓶子。 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设计、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4.展示。 (1)说说自己的设计意图和灵感来源,碰撞思维的火花。 (2)展示自己的作品。 (3)课后继续完善自己的作品。 第二课时 一、激发兴趣 (1)观察自己带来的瓶子 提问:瓶子有几个部分组成?说说你的瓶子都有什么特点? (2)出示图片:奇特的瓶子 提问:你更喜欢哪组瓶子?为什么?它与普通的瓶子有什么不同之处? (3)揭示课题《瓶子新生代》 二、探究学习 1、分析从雕塑形象转变的瓶子 (1)欣赏《秦韵》 提问:这一组瓶子让你想到了什么? 它和兵马俑又有什么不同? (2)出示雕塑《国王与王后》及其造型瓶 提问:你觉得这个瓶子的设计如何?妙在哪里? (3)小结:观察 联想 2、自由讨论 (1)出示三个瓶子 (2)提问:这件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什么? 它的独特之处在哪里? 3、欣赏 (1)学生作品 (2)走进大自然,寻找灵感 三、设计制作 1、分组讨论: 想要设计什么样的瓶子?打算怎么做? 2、作业要求:分组合作,用泥设计制作一个由自然物得到启发的有创意的瓶子 四、交流展示 (1)说说自己的设计意图和灵感来源 (2)展示自己的作品 (3)课后继续完善自己的作品 教学 反思: 生活中处处有美,艺术家就是善于从生活中捕捉美。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潜在的能力需要教师引导开发,以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从生活中捕捉到美,产生对美的表现欲望以达到创造美的目标。
(1)学生作品 (2)走进大自然,寻找灵感 三、设计制作 1、分组讨论: 想要设计什么样的瓶子?打算怎么做? 2、作业要求:分组合作,用泥设计制作一个由自然物得到启发的有创意的瓶子 四、交流展示 (1)说说自己的设计意图和灵感来源 (2)展示自己的作品 (3)课后继续完善自己的作品 教学 反思: 生活中处处有美,艺术家就是善于从生活中捕捉美。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潜在的能力需要教师引导开发,以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从生活中捕捉到美,产生对美的表现欲望以达到创造美的目标。
正在阅读:
浙美版第7册小学四年级整体备课的教学设计12-27
山西省沁县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4-08
浙江2018年6月高考英语作文读后续写03-11
射频卡基站芯片U2270B的原理及应用08-14
五数上数小数的大小比较210-30
肾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07-19
油层物理名词解释07-21
全陪导游欢送词范文04-18
别具一格的教室作文800字06-20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备课
- 教学设计
- 整体
- 年级
- 小学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园林树木》课程改革中的运用
- 2018年度房地产销售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 新30种寿司的做法--可爱(珍品图示!!)
- 申报高级会计师职务任职资格业务工作总结—个人工作总结
- 浅谈柱塞气举排水采气控制系统在气井应用
- 13春学前本科5757儿童文学期末复习题
- 2018年银行网点新业态转型发展策略研究报告目录
- 2019学年高中数学课时跟踪检测八算法案例苏教版必修1
- 2014-2015学年度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八章
- 入党积极分子的第三季度思想汇报范文
-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word教案1
- 室内电缆桥架工程安装技术交底 - 图文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专项复习(七)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 新人教版
- 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学练习题及答案
- 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高考热身练:文化生活
- 软件安装步骤
-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计划
- 协同创新的高职思政课“校企合作”模式改革探究
- 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6BirdwatchingGrammar教案(新版)牛津版
- 摄影基础教案 第一课 -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