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广东省低碳技术创新与示范重大科技专项申报指南

更新时间:2023-07-29 12:3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2年广东省低碳技术创新与示范重大科技

专项申报指南

2012年广东省低碳技术创新与示范重大科技专项立足于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的科技需求,以将我省建设成为“低碳示范省”和“宜居城乡示范省”为目标,以建筑节能减排为突破口,坚持重点突出、实效优先的原则导向,开展建筑节能减排技术集成与示范和关键产品、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引导社会力量积极投身建筑节能事业,为提升我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完成我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的各项约束性指标作出贡献。

一、建筑节能减排技术集成与示范试点类项目

专题一:绿色低碳城区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专题编号0809)

项目内容:重点支持新建城区,进行绿色低碳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以新建城区规划范围内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同类城区降低20%,建筑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达到5%为建设目标,针对城区规划、能源、交通、建筑、智能化5个方面,开展适用性绿色、低碳技术遴选优化和依托智慧技术整合集成应用研究。围绕绿色智能建筑、低碳智能交通、低碳绿色能源、碳汇城区环境、智慧平台5个部分的低碳技术应用,凝练相关的规划设计方法和编制行业技术指引或标准。

项目示范点:1、低碳智能建筑的节能技术集成,包括高性

能适宜性围护结构、高效能空调照明设备、智能化建筑能耗预测与设备运行控制平台等的集成;2、低碳智能交通技术集成,包括高效路网系统规划、低碳城区交通工具规划、路况组织与交通预测控制智慧平台等;3、低碳绿色能源技术集成,包括风光互补净洁能源直用、太阳能热利用等因地制宜的清洁能源、城区能源网络智能调控平台等的集成;4、碳汇城区环境,包括碳汇型景观规划、地方性碳汇植被优化集成、碳汇湿地山地构建等;5、低碳城市智慧展控平台,包括基于云计算的智能建筑运营控制展示、智能交通运行展示指挥、能源系统运行展示控制等。

项目考核指标与要求:1、完成绿色低碳城区建设规划;2、建成不少于4项示范点的低碳智慧示范城的核心城区;3、实现示范城区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同类城区降低20%,水资源消耗下降15%,建筑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达到5%的目标;4、建立广东省绿色低碳智慧城建设技术体系,并形成《低碳智慧城建设技术指引》或标准;5、提供绿色节能运营管理机制和商业模式报告。

组织方式和经费安排:

本专题项目完成时间原则上要求不超过3年;采取新城区建设管理机构牵头,联合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申报,申请经费不超过1000万元,项目承担单位至少提供财政补助与自筹资金1:3比例配套支持。项目应完成项目指南中要求的各方面内容。

专题二:绿色低碳小区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专题编号0810)

项目内容:重点支持新建、既有的园区、居住小区和大型校园等(以下统称小区)建筑节能减排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新建小区重点支持区域的规划、建筑设计、建设过程和运营各阶段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新建小区内应开展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适宜技术的集成示范应用,包括小区热环境改善、围护结构的节能优化设计、建筑遮阳和自然通风、用能设备系统优化设计和智能化运营管理、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等。既有小区的改造重点支持低成本建筑节能技术应用和能耗实时管理示范,包括空调与通风联合优化运行技术、建筑被动降温和自然通风技术、用能设备系统智能化运营管理技术等。

项目示范点:1、绿色节能围护结构技术集成,包括遮阳、通风、隔热新技术,绿色建筑材料与构造;2、高效能建筑设备系统、产品和技术应用;3、高效节水型环保设备与产品技术应用;4、适宜性可再生能源设备产品与技术应用;5、其他绿色节能技术。

项目考核指标与要求:1、新建示范小区中所有建筑达到广东省绿色建筑星级标准,其中50%以上建筑面积的建筑达到二星级以上标准要求;2、小区建筑采用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不低于8%,新建建筑能耗应低于现行建筑节能标准的80%,既有建筑能耗应不低于现行建筑节能标准;3、小区建筑面积在10万

m2以上;4、建立绿色低碳小区建设技术体系;5、静态回收期不超过5年;6、提供绿色节能运营管理机制和商业模式报告。

组织方式和经费安排:

本专题项目完成时间原则上要求不超过2年;采取小区开发企业、业主(或物业管理公司)牵头,联合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申报,申请经费不超过500万元,项目承担单位至少提供财政补助与自筹资金1:3比例配套支持。项目应完成项目指南中要求的各方面内容。

专题三:绿色节能建筑楼宇技术集成与示范(专题编号0811)

项目内容:针对办公楼宇、宾馆酒店、商场、居民楼宇等民用建筑开展建筑节能减排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重点支持新建建筑的绿色建筑技术、建筑节能技术集成示范,既有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绿色节能改造技术应用与示范。

项目示范点:公共建筑用能系统的联动智能化控制、建筑门窗幕墙节能优化技术、集中空调系统节能控制优化技术、雨水回收利用技术、绿色照明技术、室内环境质量监控技术等。

对于新建建筑,还应重点突出以下四个方面:

㈠ 屋面系统隔热与散热技术(包括热反射技术、绿化种植技术、空气层隔热技术等)应用研究与示范;

㈡ 建筑外遮阳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

㈢ 新型节能门窗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

㈣ 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 项目考核指标与要求:新建建筑达到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既有建筑改造达到二星级以上标准;完成建筑面积不少于1.5万m2的绿色节能楼宇示范工程;提供绿色节能运营管理机制和商业模式报告;集成技术不应是高端技术的简单堆砌,应注重技术的实际成效与可推广应用价值,且建筑能耗应低于现行建筑节能标准的80%;静态回收期不超过5年。

组织方式和经费安排:

本专题项目完成时间原则上要求不超过2年;采取开发企业或楼宇管理单位牵头,联合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申报,申请经费不超过300万元,项目承担单位至少提供财政补助与自筹资金1:3比例配套支持。项目应完成项目指南中要求的各方面内容。

二、建筑节能减排关键技术攻关类项目

专题四: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共性技术研究(专题编号0812)

项目内容:研究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和绿色住区建设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包括绿色建筑和绿色住区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标识等的共性技术;研究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节能的共性技术问题;研究适合夏热冬暖地区的绿色低碳建筑技术与产品目录。

项目考核指标与要求:专题研究要为建立我省建筑节能标准体系服务,每项专题至少新编制完成标准一本以上,并应形成标准的送审稿、报批稿或正式发布。提交的标准建议至少包括以下一项内容:广东省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广东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广东省绿色住区设计标准、广东省建筑节能改造标准、广东省建筑节能测试评价标准、广东省绿色建筑测试评价标准、广东省建筑节能应用技术规程和图集编制等。制定绿色低碳城区、小区、楼宇认定办法,并认定一批绿色低碳城区、小区、楼宇。编制适合夏热冬暖地区的绿色低碳建筑技术与产品目录。

组织方式和经费安排:

本专题项目完成时间原则上要求不超过2年;采取自由申报的方式,申请经费不超过150万元,应完成项目指南中要求的各方面内容。

专题五:新型节能围护结构开发及其产业化(专题编号0813)

项目内容:开发适用于夏热冬暖地区进行建筑的自体保温隔热的墙体材料。开展高节能性能的建筑外墙体系研究,开发墙体材料,重点支持高空心率非粘土墙体砌块、高隔热性能新型墙体和高性能新型节能门窗的开发。

项目技术经济目标:

1.高空心率非粘土墙体砌块墙体主要技术指标:240mm厚墙体的传热系数:≤1.5W/m2.K;砌块空心率:≥40%;抗压强度:≥5MPa;干缩率:≤0.4mm/m;砌块与水泥砂浆粘结无需特殊的界面剂;环保性能:砌块生产工艺和墙体成型工艺污染小、能耗低;产能:年产砌块5000万块以上。

2.高隔热性能新型板材墙体主要技术指标:墙体传热系数:≤1.5 W/m2.K;厚度:180~240mm;干缩率:≤6mm/m;空气声隔声:≥50dB;抗折破坏荷载:2.5倍自重;燃烧性能:不燃;环保性能:墙板生产工艺和墙体成型工艺污染小、能耗低;产能:墙体年产300万m2以上。

3.高性能新型节能门窗主要技术指标:物理性能:按现行标准分级要求,抗风压性能不低于5级,气密性不低于4级,保温性能不低于6级,采光等级不低于5级,门窗透明部位应具有可调节遮阳功能,遮阳系数冬季不高于2级,夏季不低于6级;燃烧性能:难燃B1级;门窗开关疲劳试验:门不低于10万次,窗不低于1万次,可调节遮阳部件不低于3万次;环保性能:门窗型材和透明玻璃生产工艺及门窗组装工艺污染小、能耗低;产能:年产门窗不低于30万m2以上。

项目考核指标与要求:1.开发出的新型围护结构达到上述相应技术经济指标,突破材料或构造生产工艺关键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2.开发相应新构造设计和施工技术,编制应用技术规程和构配件产品标准;3.应用于建筑工程,其中,墙体

示范应用面积2万m2以上,门窗示范应用面积1万m2以上。

组织方式和经费安排:

本专题项目完成时间原则上要求不超过2年;采取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联合申报,申请经费不超过500万元,应完成上述三类围护结构中任一种围护结构的开发以及项目指南中要求的各方面内容。

专题六: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营管理智能系统研究与示范(专题编号0814)

项目内容:针对大型公共建筑,实现空调系统、配电与照明系统、电梯、热水系统、电动遮阳设备等各种对建筑能耗影响较大的设备、系统与网络的连接,建立海量的设备运行信息数据库,并能够进行整体的智能化分析处理,并从能效优化的角度对设备实施智能控制,大幅提升整个建筑的运营管理水平和能效利用水平。

项目考核指标与要求:开发相关硬件及软件系统平台并进行项目应用示范,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件以上,或者获得授权实用新型/发明专利2件以上,示范项目为大型公共建筑(建筑面积2万m2以上),改造后建筑能耗比改造前下降15%以上,并且低于当地同类建筑的统计平均值。

组织方式和经费安排:

本专题项目完成时间原则上要求不超过2年;采取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联合申报,申请经费不超过500万元,项目承担单

位至少提供财政补助与自筹资金1:3比例配套支持。项目应完成项目指南中要求的各方面内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hf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