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答题技巧议论文及说明文

更新时间:2024-06-22 22:3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运用论据 事实论据 ①具体事例 ②史实 ③具体数字 理论论据 ①名言 ②俗语 ③公式 ④定律 ※没有点明用了事实论据或理论论据,需要写出! 抓词语,分别解释 《读一本书,做一段修行》第五段引用英国大哲学家的话,作用是作为理论论据论述了分段对阅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句的含义 “入于枫林,却没能带出一片满意的枫叶”的含义是:在网络阅读世界,却没有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1.《你无法被取代》(网络阅读)中下段文字放在第6段和第7段之间最合适,为什么? 有一个作家说到自我日常的网络阅读生活??网络阅读带给人们的困惑和悖谬。 答:插入段论证了网络阅读使人们丧失深度思考的能力,而第6段中也论证了这一论点。插入段承接第6段,更好地论证了第6段的分论点,因此在第6到第7段之间。 2.“此外,世博会的参与方式也不同??零距离交流”这段应放在第④段结尾处,理由是这段写世博的参与方式是零距离的,第四段内容只写了首句的大规模、长时间,没有写零距离,所以这一段是对第四段内容的补充。 3.《赞美如药》中下段文字是本文第8段,为什么? 批评是“苦”的,赞美是“甜”的??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答:总结全文,照应题目,揭示中心,强调赞美如药 3.段的插入 1. 补充段的内容 2. 放在哪一段后面的内容 3. 两段的关系 4. 段与中心的关系 4.论证结构 总分:论证的层次之间,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有总分、分总、总分总 并列:引论-本论-结论 层进:基本结构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1. 引出论题 2. 引出论点 3. 作为事实论据论证论点 4. 增加趣味性 论据的区别 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地论证了?? 5.议论文开头作用 《赞美如药》开头提到巴贝姆巴族的材料,作用是 (1) 引出论点 (2) 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欣赏是一种善良》第一段(屠格涅夫)与第三段都属于事实论据,能否删去其中的第一段,为什么? 答:不能。两者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地论证了欣赏是种美德,无法互相取代。 6.某一论据能否删去

1.说明的主要内容 说明对象+特征 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中国戏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和典型代表 《飞舞的线条:书法》中“稍”、“或多或少”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不能。“稍”写出中国文化影响之广,“或多或少”写出人们对书法认识不一。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喀纳斯湖》第二段写神话传说的作用是:说明喀纳斯湖有个传说,突出它的神秘、美丽,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今天,你“低碳”了吗》中,第3~9段运用了逻辑顺序,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从抽象到具体,有条理地说明了“低碳”的知识和家庭生活“低碳”的方法。 2.能否替换 3.词语能否去掉 常用词不必解释,要将原句与替换后句子的意思写出来 常用词不必解释,要将去掉后的意思写出来 4.神话传说的作用 增加文章可读性 5.说明顺序 空间顺序 时间顺序 逻辑顺序:由个别到一般 由具体到抽象 由主到次 由现象到本质 由原因到结果 1. 具体顺序 2. 说明顺序的作用 6.说明方法及作用 举例子:用具体例子真切地说明了 列数字:用具体数字准确地说明了 作比较:将??与??比较,突出了 列图表 打比方 1. 找概括句、总结句(有“这”“例”“如”从前文找,用具体名词替代“这”) 2. 分析文章内容 ※若在第一段,要写开头的作用 7.段与段能否互换 1. 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2. 与上下文的关系 1.《雕塑艺术与现代文化》第四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用具体例子真切地说明了雕塑要有艺术语言,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2.文中第一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答: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用具体数字准确地说明了全球气候变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从而引出下文人们解决这个问题提出的奇思妙想。 3、4两段都是介绍运用色彩来表现画意美,能否调换顺序? 答:不能。因为4、5段都是运用色彩对比来表现画意美,同时与第2节对应。 “它们的行为与人类的社会生活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一句放在C处最合适。理由是:第三到第六段说明了蚂蚁生活习性与人类很相似。这句可以引出下文说明的内容。 8.句子的插入 1. 上下文的内容 2. 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hf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