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整理(高一、高二)

更新时间:2024-05-30 02: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种树郭橐驼传(高一上P67)

一. 通假字

早缫而绪(\而”通“尔”,你们)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孳”同“滋”,繁殖、滋生) 二.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官理,非吾业也 2.倒装句

橐驼,不知始何名 苟有能反(于)是者 3宾语前置

故不我若也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吾又何能为哉 三. 词类活用

1、名我固当 名,名词用作动词,称呼

2、驼业种树 业,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职业 3、且硕茂早实以蕃 实,名词用作动词,结果实

4、非有能硕茂之也 硕、茂,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高大茂盛 5、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早、蕃,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结实早而且多 6、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爪,名词用作动词,用抓、掐 7、鸣鼓而聚之 聚,动词的使动词法,使……聚集 8、忧之太勤 忧,动词活用,为??担忧 四. 一词多义: 虽

虽窥伺效慕。(即使) 虽曰爱之。(虽然) 故

其土欲故。(旧) 故不我若也。(所以) 实

早实以蕃。(结果实,名作动) 不抑耗其实而已。(果实) 其实害之。(实际) 若

其置也若弃。(像)

若不过焉则不及。(如果)

故不我若也。(如,及,比得上)

鸣鼓而聚之。 (表承接,一说表目的,可不译。) 字而幼孩。 (通“尔”,你们) 旦视而暮抚。 (表并列,又)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表顺接,可译“于是”)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从事) 吾又何能为哉(做) 劳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慰劳) 劳师以袭远 (使??劳顿) 性

以至其性焉尔 (本性) 凡植木之性 (方法) 长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 (生长) 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治理) 五. 古今异义 1、故乡人号之“驼”

(古义:两个词,所以乡里的人;今义:指出生或长期居住在一起的人,家乡人。) 2、既然已

(古义:已经这样;今义:连词,表示先提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 3、不抑耗其实而已

(古义:它的果实;今义:副词,承接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4、若不过焉则不及

(古义:不是过多;今义:连词,表转折,只是) 5、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古义:我们小民;今义:指人格卑下的人。) 6、已去而复顾

(古义:离开;今义:到某个地方。)

病梅馆记(高一上P70)

一. 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予本非文人画士 江浙之梅皆病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2 被动句: 甘受诟厉

3 介词后置: 悉埋于地

二. 词类活用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使动,使??弯曲、使??成为病态 夭其稚枝 使动,使??弯曲

纵之顺之 使动,使??放纵地生长、使??顺其自然地生长 必复之全之 使动,使恢复

心知其意 名词作状语,在心上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形容词作动词,公开 名词作动词,号召、约束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名词作动词,造成罪过

而江浙之梅皆病 名词作动词,呈病态、成为病态 直则无姿 形容词作名词,笔直的枝干 密则无态 形容词作名词,繁密的枝叶 三 一词多义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成为病态。) 而江浙之梅皆病(呈病态、成为病态。)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病态的) 为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作为)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做) 其

毁其盆(那些) 解其棕缚(它们的) 四. 古今异义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古:智:智慧 力:力量 今: 指人认识理解事物并运用知识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古:束缚 今:绳子)

促织(高一上P79)

一. 通假字

1、昂其直(通“值”,价值) 2、手裁举(通“才”,刚刚) 3、而翁归(通“尔”,你的) 4、翼日进宰(通“翌”,明天) 5、虫跃去尺有咫(通“又”,再) 6、此物故非西产 (通“固”,本来) 7、 如被冰雪 (同“披”,覆盖) 8、取儿藁葬(通“缟”,用草席) 9、牛羊蹄躈各千计 (通“噭”) 10、复之以掌 (通“覆”,覆盖) 11、假此科敛丁口(通“借”)

二、 特殊句式

1、此物故非西产 2、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3、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4、掭以尖草 5、问者爇香于鼎 6、既而得其尸于井 三. 词类活用

1、岁征民间 2、才:试使斗而才 3、笼: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4、倾:辄倾数家之产 5、然:成然之 6、笼:大喜,笼归 7、日:日与子弟角,无不胜 8、高: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 9、力:力叮不释 10、疏:细疏其能 11、奇:益奇之 12、裘马:裘马扬扬 13、劣:成以其小,劣之 14、取儿稿葬 15、日与子弟角 16、民日贴妇卖儿 17、审视 18、啼告母 19、惊起觇视 20、成骇立惊呼 21、逐逼之

……倾尽,用尽)……是对的)

……高,抬高)

……为奇) ……不好)

(判断句) (被动句) (定语后置) (介词结构后置) (介词结构后置) (介词结构后置) (名作状,每年) (名作动,有才能) (名作状,用笼子) (使动用法,使 (形容词意动,认为 (名作动,用笼子装) (名作状,每天) (形容词使动,使 (名作动,用力) (名作动,陈述) (形容词意动,以 (名作动,穿着皮衣,骑着马) (形容词意动,认为 (名词作状语,用草席) (名词作状语,每天) (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动词作状语,仔细地) (动词作状语,哭着) (动词作状语,暗暗地,偷偷地) (动词作状语,害怕地;惊讶地) (动词作状语,追赶着)

四. 古今异义

1、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古义: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今义:行侠仗义的人。) 2、村中少年好事者

(古义: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今义:十二岁到十六岁这一时期。) 3 、久不售

(古义:考取 今义:买)

4、天出右者

(古义:在上,古代以右为尊 今义:右,与左相对) 5、成不敢敛户口

(古义:老百姓。 今义:户籍。)

阿房宫赋(高二上P81)

一.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2、被动句 输来其间 函谷举 3、宾语前置 秦人不暇自哀 4、定语后置

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钉头磷磷 瓦缝参差 管弦呕哑

5、状语后置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二、 词类活用

1.六王毕,四海一 (数词作动词,统一)

2.骊山北构而西折 (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名词作动词,出现了云、龙)

4.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名词作动词,出现了彩虹 ) 5.辇来于秦 (名词作状语,坐辇车)

6.朝歌夜弦 (名词作动词,吟唱、弹奏。 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7.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动词作名词,皆译为金玉珠宝等物) 8.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名词作状语,把? 名词作动词,看做?) 9.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意动用法,以……为鉴)

10.廊腰缦回 (名词作状语,像人腰一样,像绸子一样) 11.蜂房水涡 (名词作状语,像蜂房,像水涡) 12.族秦者秦也 (名词作动词,灭族)

13.蜀山兀 (形容词作动词,指山上的树木被砍光了) 14.日益骄固 (名词作状语,天天地) 15.奈何取之尽锱铢 (使动用法,使……尽) 16.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名词作动词,变成焦土) 17.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副词作动词,极尽)

三. 古今异义

1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古义:宫室建筑的精巧 ;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2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 古义:指天气(雨雪阴睛)的意思;今义: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今义:筹划、计划或组织 ) 4可怜焦土

( 古义:可惜;今义:怜悯 ) 5几千万落

(古义:座,所;今义:下降,衰败) 6直走咸阳

(古义:跑,奔,此处解释为趋向;今义:行) 四、 一词多义

一:

1、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2、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 爱:

1、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2、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 而:

1、 骊山北构而西折(它从骊山北麓建构,折向西面。) 2、 谁得而族灭也(谁能够灭他们的族呢?)

黄州快哉亭记(高二上P84)

一.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此独大王之雄风耳 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此则人之变也

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 2、介词结构后置 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3、被动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 4、主谓倒置句 快哉此风! 5、宾语前置句 而风何与焉? 将何往而非病? 将何适而非快?

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 6、定语后置

有风飒然至者

二、 词类活用

1、南合沅、湘,北合汉沔 (名词作状语,在南、北) 2、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词作动词,取名。) 3、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 (名词作状语,在白天。) 4、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5、动心骇目 (使动用法)

6、西望武昌诸山 (名词作状语,向西。) 7、草木行列 (名词作动词,排成行列。) 8、亦足以称快世俗 (使动用法,使……称快) 9、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 (使动用法,使……从) 10、将蓬户瓮牖 (名词作状语,用蓬草,用破瓮;户,牖,名词作动词,编门,做窗。) 11、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使动用法,使……穷尽) 12、皆可指数 (名词作状语,用手去指。) 三. 古今异义 1、窃会计之余功

(古义:征收钱粮等公务;今义:财务工作人员) 2、将何往而非病

(古义:心情悲伤;今义:疾病) 3、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

(古义:心情舒畅;今义:心里平静,无顾虑) 4、 其中

(古义他的心中;今义:在中间)

四、 一词多义

以览观江流之胜(美景)

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自胜者(承受) 盖

盖亭之所见(句首语气词) 玉之言盖有讽焉(大概) 适

将何适而非快(往,去)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闲适) 与

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参与,引申为有何关系) 与庶人之所以为忧(和) 以

不以物伤性(因为)

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有以”固定结构,有用来……办法、地方) 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用)

梦游天姥吟留别(高二上P104)

一. 通假字

列缺霹雳(列:同“裂”,分裂。)

须行即骑访名山(须:通“需”,需要) 二. 特殊句式 省略句

海客谈瀛洲,(大海)烟涛微茫(瀛洲)信难求 对此欲倒(于)东南倾 一夜飞渡(于)镜湖月 (我)脚著谢公屐 (我)且放白鹿青崖间

三、 词类活用

虎鼓瑟兮鸾回车 (名词作动词,打鼓)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名词作动词,侍奉) 云青青兮欲雨 (名词作动词,下雨) 越人语天姥 (名词作动词,谈论) 对此欲倒东南倾 (名词作状语,向东南) 訇然中开: (名词作状语,从中间)

古来万事东流水: (名词作状语,向东)

栗深林兮惊层巅 (使动,使……战栗;使……震惊) 四. 古今异义 烟涛微茫信难求

(古义:实在 今义:相信) 云霞明灭或可睹

(古义:暗 今义:使消失) 势拔五岳掩赤城

(古义:超出 今义:将某物拉离某处) 我欲因之梦吴越

(古义:依据 今义:因果关系) 五、 一词多义 开

訇然中开(打开,动词) 使我不得开心颜(舒展,动词) 事

古来万事东流水(事情,名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侍奉,动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名词“事”作动词,侍奉)

诸子喻山水(高二上P63)

一. 通假字

心不地则物不必载 同“毕”,尽。 知者乐水 同“智”,智慧。 源泉混混 同“滚滚”。

是之取尔 同“耳”,罢了。 正善治 同“政”,为政。 明主不厌人 同“餍”,满足

二. 特殊句式 判断句:

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苟为无本。 被动句: 沟浍皆盈。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 状语后置:

仲尼亟称于水。(于水称) 何取于水也?(于水取)

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于圣人之门游)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于道几) 天下莫柔弱于水。(于水柔弱) 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 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 宾语前置: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不覆遍)

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取是,“之”作标志)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莫能胜之) 其涸也,可立而待也。(宾语前置) 何取于水也? 定语后置:

源泉混混。(混混源泉) 三、 词类活用

知者乐 (名词活用作动词,感到快乐) 仁者寿 (名词活用作动词,延年益寿) 动善时 (名词活用作动词,把握时机)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名词活用作动词,成王) 以其善下之 (名词活用作动词,处……下游) 不舍昼夜 (名词活用作状,从早到晚) 七、八月之间雨集 (名词活用作状,在七八月) 君子耻之 (意动用法,以……为耻 )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意动用法,觉得……变小 )

知者动 (动词活用作名词,活跃的思维) 故声闻过情 动善时 兵因敌而制胜 盈科而后进

(动词活用作名词,名声) (动词活用作名词,行动)

(动词活用作名词,取胜的策略)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注满)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善于利导)

故能成其富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富有和浩瀚的胸怀) 仁者静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宁静的处世态度) 日月有明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光辉的形象) 上善若水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好的行为典范) 水之形避高而趋下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高处) 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弱点) 四 古今异义 1. 未成一篑

(古义:差,今义:未来。) 2. 虽覆一篑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3. 太山不立好恶

(古义:没有,今义:不树立。)

4. 江海不择小助

(古义:不拒绝, 今义:不选择、小资助。)

5. 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

(古义:君主、气魄, 今义:年长的人、寄托形体。) 6. 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

(古义:心胸,今义:经历、内心。) 7. 下无伏怨之患

(古义:臣民,今义:下面。)

8. 上下交朴

(古义:都返璞归真,今义:交往、朴素。) 9. 以道为舍

(古义:归宿,今义:舍弃。) 10.海不辞水

(古义:拒绝,今义:辞别。) 11.明主不厌人

(古义:满足,今义:讨厌。) 12.何取于水也

(古义:得到,今义:录取。)

13.盈科而后进

(古义:坎、再往前流, 今义:科学、后来进步。) 14.放乎四海

(古义:到达,今义:开放。) 15.苟为无本

(古义:假如,今义:苟且。) 16.故声闻过情

(古义:名声,感情;今义:见闻,实际。) 17.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古义:游学,今义:游玩。) 18.容光必照焉

(古义:小缝隙,今义:容纳、光明。) 19.不盈科不行

(古义:不向前流,今义:没有能力。) 20.不成章不达

(古义:达到阶段,今义:写成文章。) 21.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古义:利导,今义:锋利。) 22.故几于道

(古义:接近,今义:几乎。) 23.与善仁

(古义:交友,今义:和。) 24.夫唯不争

(古义:正,今义:唯独。) 25.故无尤

(古义:过失,今义:尤其。) 26.以其无以易之

(古义:代替,今义:容易。) 27.水因地而制流

(古义:根据,今义:因为。) 28.故兵无常势

(古义:固定的,今义:经常。) 五、 一词多义 于

仲尼亟称于水 何取于水也 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故几于道 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

盈科而后进 可立而待也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之

君子耻之 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流水之为物也 是之取尔 为

苟为无本

(对) (从) (在) (与) (比)

(表承接,就) (表修饰,着) (表转折,却) (表转折,然而) (指代“名不副实的情况”)

(的)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宾语前置的标志) (是)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 (被)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成为) 善

上善若水 (好的行为典范)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善于) 动

知者动 (活跃的思维) 动善时 (行动) 下

以其善下之 水之形避高而趋下 厌

明主不厌人 士不厌学 乐

知者乐山 知者乐 舍

以道为舍 不舍昼夜

(处……下游) (低处) (同“餍”满足) (厌倦) (爱好) (快乐) (归宿) (停留,止息)

秋水(高二上P66)

一、通假字

泾流之大 同 径 直 不辩牛马 同 辨 辨识 拘于虚也 同 墟 所居之处 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同 太 大的

人卒九州 同 萃 聚集

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同 毫 动物身上的细毛 二. 特殊句式 判断句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被动句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方存乎见少 拘于虚也 笃于时也 束于教也 定语后置 闻道百 宾语前置

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 又奚以自多

介词结构后置句

今尔出于涯涘,观于大海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自以比行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三、 词类活用

东面而视名 秋水时至名 顺流而东行 东面而视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而轻伯夷之义者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方寸乎见少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面向) ,按时) ,向东) ,向东) ,认为...少) ,认为...轻) ,尽) ,认为...多) ,认为...少) ,美景) (作动 (作状 (名作状 (名作状 (形作意动 (形作意动 (形作动 (形作意动 (形作意动 (形作名

四 古今异义

1.至于北海:

(古义,到了。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 2.百川灌河

(古义:特指黄河。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3.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古义,脸。今义:脸的形状,相貌。)

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古义:深明大义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今义: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5.东面而视

(古义,脸朝东。今义,东边。 ) 6.计中国之在海内

(古义,黄河流域一带。今义,一个国家。) 五 一词多义

我之谓也(构助词,提宾标志) 仲尼之闻(结构助词,的)

伯夷辞之以为名(代词,指天下) 于

吾非至于子之门(动词,到达)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介词,被) 莫大于海(介词,比)

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介词,由于) 以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动词,认为)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介词,凭借) 伯夷辞之以为名(连词,来) 为

以为莫己若'者(动词,认为) 不可为量数(介词,用) 伯夷辞之以为名(动词,取得) 若

望洋向若而叹曰(海神名,名词) 以为莫己若者(及、比得上,动词) 闻

闻道百且夫吾尝闻(听到,动词) 少仲尼之闻(学识,名词)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才,副词) 始吾弗信(开始,名词)

前赤壁赋(高二上P69)

一、通假字

举酒属客 举匏尊以相属 (属,通“嘱”劝酒 )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

山川相缪 (缪,通“缭”连结、盘绕) 杯盘狼籍 (籍,通“藉”,凌乱) 举匏尊以相属 (尊,通“樽”,酒杯) 二.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2、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3、定语后置句 客有吹洞箫者 凌万顷之茫然 4、宾语前置句 何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而又何羡乎

5、介词结构后置句 击空明兮溯(于)流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三、 词类活用

扣舷而歌之 下江陵 顺流而东也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不知东方之既白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西望夏口 举匏尊以相属 桂棹兮兰桨 侣鱼虾而友麋鹿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正襟危坐 肴核既尽 白露横江 吾与子之所共适

(名作动,唱) (名作动,攻下)

(名作动,向东进军) (名作动,捕鱼砍柴) (名作动,显出白色) (名作状,向南) (名作状,向西) (名作状,用葫芦做) (名作状,用桂树做) (名作状,把...当做伴侣)(使动用法,使...舞动) (使动用法,使...哭泣) (使动用法,使...端正) (形作动,吃完) (形作动,笼罩) (形作动,享用)

四 古今异义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五 一词多义 如

纵一苇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托遗响于悲风(给)

凌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无义) 倚歌而和之(代词,指“歌” )

哀吾生之须臾(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而

羽化而登仙(连词,表承接)

扣舷而歌(连词,表修饰)

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

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连词,表转折) 耳得之而为声(连词,表因果) 然

其声呜呜然(?的样子) 何为其然也(这样) 乎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的样子)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用在句末,表示疑问,吗) 郁乎苍苍(助词,无意) 夫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无解) 且夫天地之间(再说) 歌:

扣舷而歌(唱) 倚歌而和之(歌声) 望:

七月既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 眺望,向远处看) 长:

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廉颇蔺相如列传(高二下P79)

一、通假字

1.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质”通“锧”,砧板。) 2.可予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3.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双手托着。) 4.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5.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查、察看。) 6.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7.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8.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9.为一击缶。(“缶”通“缻”,盛酒浆的瓦器,秦人敲打盆缻作为唱歌时的节拍。) 10.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详通同“佯”,假装) 二. 特殊句式

判断句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翻译: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蔺相如者,赵人也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我为赵将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被动句:

①而君幸于赵王 “于”字表被动 (翻译:而您被赵王宠幸)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见”字表被动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见……于”被动 ④使不辱于诸侯 “于”字表被动 宾语前置:

1、何以知之 (以何知之)

2、君何以知燕王 (君以何知燕王)

定语后置:

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求可使报秦者人) 介宾结构后置:

1、拜送书于庭 (于庭拜送书)

2、以勇气闻于诸侯 (以勇气于诸侯闻)

3、故燕王欲结于君 (故燕王欲于君结)

4、 臣头今与壁俱碎于柱矣( 臣头今与壁于柱俱碎矣) 5、设九宾于廷 (于廷设九宾)

6、会于西河外渑池 (于西河外渑池会)

三、 词类活用

舍相如广成传舍 左右欲刃相如 乃使其从者衣褐 怀其璧

(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 (名词作动词,用刀杀) (名词作动词,穿)

(名词作动词,怀揣着)

蔺相如前曰 (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臣乃敢上璧 (名词作动词,献上)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名词作动词,向人敬酒或献礼) 臣语曰 (名词作动词,告诉) 于是相如前进缻 (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赵王鼓瑟 (名词作动词,弹奏)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名词作动词,苦笑声) 而相如庭斥之 (名词作状语,,在朝堂上)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奉璧西入秦 (名词作状语,向西) 乃前曰 (名词作状语,向前)

怒发上冲冠 (名词作状语,向上)

乃辞谢 (名词作状语,用委婉的言辞) 完璧归赵 (使动用法,使……完整) 秦王恐其破璧 (使动用法,使……破碎) 宁许以负秦曲 (使动用法,使……承担) 毕礼而归之 归璧与赵 且庸人尚羞之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使动用法,使……回去) (使动用法,使……归)

(意动用法,以……为羞耻)

(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

吾羞,不忍为之下 (意动用法,以……为羞耻)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形容词作动词,尊重)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形容词作动词,宽容) 大王必欲急臣 (形容词作动词,逼迫)

而绝秦赵之欢 (形容词作名词,友好关系) 宁许以负秦曲 (形容词作名词,理亏之责)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动词作名词,盟约) 四 古今异义 拜为上卿

(古义:指授予官职;任命。今义:指下跪叩头;祝贺)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古义:指虑,担心。今义:指害病;灾祸)

请以咸阳为赵王寿

(古义:指向人献物以祝人长寿。今义:指年岁,生命;生日)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古义:指离开。今义指:除掉,减掉,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 (古义:指父母兄弟。今义:指与自己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 请指示王

(古义:指给……看。今义:指上对下指导、命令)

于是相如前进缶

(古义:指上前进献。今义:指向前发展进步)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古义:指扬言,到处说。今义:指国家、政党、团体或领导人对重大问题公开表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布衣之交

(古义:指平民。今义:指麻布衣服)

左右欲刃

(古义:指左右的侍从。今义:指左和右两方面)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

(古义:指粗野而又地位低微,谦词。今义:指鄙视,轻视)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古义:为名词,约定、契约。今义:指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古义:指侍从 今义: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 明年复攻赵

(古义:指第二年 今义:指(将来的)明年)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古义:从这里到那里 今义:指以前) 窃计欲亡走燕

(古义:私下里 今义:指偷东西) (古义:指逃走 今义:指走路) 五 一词多义 奉

臣愿奉璧往使(捧)

请奉盆缶秦王(进献,呈上) 负

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使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引

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宴请)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

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引) 徒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徒以吾两人在也(只,只不过) 幸

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而) 而君幸于赵王(被...宠幸) 则幸得脱矣 (侥幸)

以勇气闻于诸侯;今以秦之强先割十五都予赵(凭借)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徒以吾两人在也(因为)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连词,连接“传”与“示”) 赵王以为贤大夫(把……) 欢

逆强秦之欢(欢心) 绝秦赵之欢(交情)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 顾吾念之 (只是)

相如因持璧却立 (于是就) 不如因而厚遇之(趁此,由此) 秦王因曰(于是就) 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种文体) 舍相如广成传(传舍,宾馆)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传颂) 书

拜书送于庭(国书) 秦御史前书曰(写) 于

闻于诸侯(在) 故燕王欲结于君(和) 归璧于赵(到)

使不辱于诸侯(被)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对) 之

得璧,传之美人(它) 均之二策(这)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我) 请

璧有瑕,请指示王(请允许我) 请奏瑟(请你)

诸将请所之(请示)

谏太宗十思疏(高二下P85)

一 通假字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无”通“毋”,不要。)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振”通“震”,威吓。) 简能而任之(“简”同“拣”,选拔) 二. 特殊句式 判断句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者也”,表判断)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直接表判断) 省略句

则思三驱以(之)为度(省介词宾语“之”) (民众)终苟免而不怀仁。(省主语“民众”) 倒装句

虽董之以严刑(以严刑董之,介宾结构后置) 三、 词类活用

貌恭而不心服 (名词用作状语,貌:表面上。 心:在内心。) 江海下百川 (名词作动词,居于……之下。)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 (名词作动词,做君主,统治。) 人君当神器之重 (形容词用作名词,重任、重权。) 居域中之大 (形容词用作名词,重位。) 惧谗邪 (形容词用作名词,邪恶的小人。) 择善而从之 (形容词用作名词,好的意见) 则思正身以黜恶 (形容词用作名词,奸恶的小人)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形容词用作名词,有才能的人。 好的意见。) 居安思危 (形容词用作名词,安全的环境。 危:危险的可能。) 智者尽其谋 (形容词用作动词,用尽。)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形容词用作动词,远长。) 能克终者盖寡 必固其根本 知止以安人 正身以黜恶

(形容词用作动词,坚持到底。) (使动用法,固:使……牢固。) (使动用法,安:使……安宁。) (使动用法, 正:使……端正。)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 (动词用作名词,指看见想要的东西) 乐盘游,则三思以为度 (意动用法,以……为乐,喜欢。)

忧懈怠,则慎思而敬终 (意动用法,以……为忧,担心。) 四 古今异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古义,树木的根;今义,指事物的本质。)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古义,放纵情感,即“骄傲”;今义,尽情。)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古义,使心虚;今义,一种谦虚的美德。)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古义:以(之)为;把(它)当作。 今义:认为)

承天景命

(古义:大。今义:景色)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古义:之父母兄弟子女。今义:亲生骨肉) 五 一词多义

虑壅蔽则虚惊以纳下(下,臣下)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下,智力低下)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下,处于下游,居于其下。)

过秦论(高二下P99)

一、 通假字 合从缔交(“从”通“纵”。) 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 赢粮而景从(“景”通“影”。)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

二、 词类活用

履至尊而制六合 (名词作动词:登上。)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名词作动词:称帝称王。) 将数百之众 (名词作动词:率领。)

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词作动词:安排,布置,引申为“引,招致”。) 尊贤而重士 (形容词作动词:敬重、看重。)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名词“席”、“包”、“囊”分别作“卷”、“举”、“括”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 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 (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动作的方法:对内,对外。) 流血漂橹 (使动用法:使……漂浮。)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动用法:使……朝拜。)

会盟而谋弱秦 (使动用法:使……弱,削弱。)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地方) 三 古今异义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古义:黄河 今义:河流)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古义:继承 今义:受) 西举巴蜀

(古义:攻取 今义:向上抬)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古义:吝惜 今义:对人或事有深挚的感情) 以致天下之士

(古义:来,招纳 今义:给予) 九国之师

(古义:军队 今义:指隶属于军或集团军的一个编制单位) 流血漂橹

(古义:盾牌 今义:划船工具) 以为桂林、象郡

(古义:把……作为。“以”后省略了宾语“之”;今义:认为) 迁徙之徒也

(古义:征发 今义:迁移,搬家) 斩木为兵

(古义:兵器 今义:士兵)

赢粮而景从

(古义:担负,背负;今义:胜,获胜)

四 一词多义

因遗策(沿袭,动词) 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 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 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 聚之咸阳(到,动词) 及

非及向时之士(赶得上,追得上,动词) 及至秦始皇(到,介词) 北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方,方位名词) 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名词)

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裁,制服,动词) 履至尊而制六合(统治,动词) 兵

赵奢之伦制其兵(军队,名词)

收天下之兵(兵器,名词。下文“信臣精座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中“兵”同此) 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 亡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丢掉,动词)

追亡逐北(逃亡,动词。在此用作名词:逃亡的军队) 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动词。) 举

包举宇内(举起,拿走,动词) 西举巴、蜀(攻取,动词) 利

因利乘便(利 有利的形式)

师说(高二下P103)

一、 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通“授”,传授,讲授) 2.或师焉,或不焉 (通“否”,表否定)

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通\逗”,阅读中的断句) 二、 词类活用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2.吾从而师之 (意动用法:以……为师) 3.吾师道也 (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 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名词活用作动词:不如)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形容词作名词,圣人,笨拙的人) 6.则耻师焉 (意动用法,以……为耻)

7.小学而大遗 (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8.吾未见其明也 (形容词作名词,高明)

9.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形容词作名词,低下的人 势盛位高的人) 三. 特殊句式 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吾师道也,夫庸知……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人非生而知之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也 被动句

不拘于时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倒装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其闻道也固(亦)先乎吾 而耻学于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学于余

生乎吾前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 四、 词类活用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用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吾从而师之

(古: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无贵无贱

(古:不论;不分 今:没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古:风气 今:道理) 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 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 今:泛指低等教育场所) 圣人无常师

(古:永久的;固定的 今:平常的)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年十七,好古文

(古:秦汉的散文 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今之众人

(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大多数人) 四 一词多义 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作“专门技艺人”讲) 吾师道也:(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则耻师:(动词 拜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 传授) 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 军队) 之

择师而教之: (代词,指代人)

郯子之徒: (指示代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些”、“那些”) 古之学者: (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 句读之不知: (结构助词,表示宾语前置)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助词,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其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人称代词,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指示代词,那(些) )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 )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词,他们的) 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感叹,多么) 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余嘉其能行古道:(名词,道路、途径) 乎

其皆出于此乎? (语气助词,表推测,吧) 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 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 于

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 其皆出于此乎? (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 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 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 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hc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