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
更新时间:2023-08-22 05:5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第一篇: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
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
走出股份制商贸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路子
(2009年11月)
长春欧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
长春欧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大型综合性现代商业集团。截至2008年末,集团公司总资产达27.75亿元,年销售额121.3亿元,年利税2.61亿元,年销售在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销售排名中列第6位,并连续9年实现了销售、利润持续增长,摘得了沪深两市上市50多家商业类上市公司“持续增长能力最强公司”的桂冠。多年来,公司始终高度重视加强党的建设,把抓党建作为实现企业跨越发展的根本保证,用创新的理念谋划发展,用完善的机制发挥作用,用人本的思想经营企业,用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做到了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一、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积极参与重大问题决策
一是在企业发展战略上把关定向。在80年代中期,面对企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空间有限、效益难增的不利因素,公司党委提出了企业长远发展的小、中、大“三星战略”。即在长春以繁华商业区为中心,以区域商业中心为两翼布点,站稳长春市场的“小三星”;以长春为腹地,南进北拓,辐射国内的“中三星”;以国内为根基,以东欧、东南亚为两翼,渗透国际市场的“大三星”。围绕实现这一发展战略,公司党委一方面通过党委会、支部会、员工大会等形式进行宣讲,使全员上下明晰企业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增强了信心和干劲;另一方面,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使员工充分认识企业发展的紧迫性,激发他们的创业欲望和进取精神。经过20多年的励精图治,“三星战略”取得了实质性突破。集团公司布点四省九市的30多家门店,把发展触角拓展到东北,辐射到华北,企业长远发展有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在企业重大决策上统一意志。在建店之初,公司党委就认识到,国企发展必须解决体制上的问题,体制活,企业就活。我们第一个在长春市实施国有商业企业股份制改造并成功上市。大胆改革,首开兼并先河。在并购长春燃料一公司,建设欧亚卖场时,内部意见很不一致。很多人认为背了包袱,做了亏本买卖。公司党委认真调研,坚定地支持这一决策,还组织员工反复讨论,宣讲国内外成功案例,逐步统一了大家的认识。现在,欧亚卖场已成为单体规模世界最大的商业摩尔,是公司效益增长的一大亮点。我们还统一思想,抢抓机遇,先后收购、重组了长春朝鲜族百货商店、长春秋林公司、长春橡胶八厂、长春电影机械厂、长春中兴大厦、沈阳联营公司、山东济南大观园等省内外30多家企业,实现了企业的快速扩张发展。
三是构建党政协调、管人治事统一的决策体制。为从根本上保证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我们从三个层面构筑保障体制。集团领导班子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形成高端决策一体化领导机制;二级公司实行“党政一肩挑,上下挂双职”的领导体制,党委书记兼任总经理,配备专职党委副书记,实现了党政工作的协调一致;基层商场领导实行“一岗双责、两位一体”制度,商场党支部书记兼任经理,既负责抓党务工作,又直接参与经营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同时,我们又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党政主要领导重大决策事前沟通等一系列领导制度,有效保证了党组织对重大决策的参与。
二、创新党建工作机制,不断增强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
一是强化企业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公司党委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党建工作、党员管理等规章制度,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如公司各层管理人员的任免,既不是主要领导指定,也不是班子内部研究决定,而是由制度确定。按照企业干部管理的相关规定,建立了竞争选任机制,按照职级设定和管理权限实施干部分级管理,并严格执行任前考察、任前公示、
定期考核等管理程序,树立了良好的用人导向。目前,一批六十年代出生,经过多个岗位锻炼,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青年干部,已在集团二级企业担当一把手。
二是健全企业党建工作激励机制。公司党委既把党员作为“政治人”要求他们践行党的宗旨,无私奉献,也把他们当作“经济人”,让他们在做贡献的同时,获得相应的奖励,以进一步激活党建工作。为此,公司党委出台了《关于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奖励的暂行规定》,对被企业、市、省和国家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的,给予免试提升、优先提职晋级和奖金鼓励等不同奖励。目前,已有90多名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受到表彰奖励,公司拿出奖励资金50多万元,激发了党员爱岗敬业、创先争优的热情。党员光荣、党员“吃香”、做党务工作可敬,在欧亚早已蔚然成风。
三是完善企业党建工作监督机制。公司党委要求党员干部“嘴不馋、心不贪、身不懒,不当假冒伪劣的共产党员,给自己留下说话的权力”。我们不断完善机制,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年度述职述廉制度、定期民主测评制度及企务公开民主议事制度。在基建投资、奖金分配、人员招聘录用、职称职位晋升等敏感事项上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公开。近年来,企业重大建设项目不断,都实行了公开招标,不但节省了投资,还有效地防范了党员干部违法违规。针对行业特点,公司党委还主动清理了个别中层干部的“影子柜台”,维护了企业和员工的利益,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三、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主动发展维护员工的根本利益
公司党委认为,在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发展维护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组织先进性的具体体现,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标准,用人本的思想经营企业,形成员工与企业互为共赢的发展机制,实现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成果让员工共享。
一是坚持“三个不变”、“两轮齐转”,确保员工主人翁地位不动摇。在企业改制之初,面对员工的困惑,公司党委就明确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地位不变,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不变,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力不变。企业改为股份制后,如何处理好股东权益和员工权益的关系,是公司党委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把职工代表大会作为独立的一章写进企业章程,明确了职代会的法律地位,确立了股东大会和职工代表大会“两会并存、两轮齐转”的原则,避免了职代会被虚置或取代。并建立了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制度,畅通了员工表达意见、反映诉求的渠道,从制度上保证了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
二是实施“千百万工程”,使企业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员工。公司党委依托相继建立的“员工持股会”、“员工基金会”、“员工产权会”等载体,使职工成为企业股东,实现“百人千万,千人百万”的发展目标,不但激发了员工的创业热情,增强了参与企业管理、关心企业发展的自觉性,还形成了企业得到发展,员工得到实惠,国有资产得到增值的合理利益分配机制,为员工致富创造了条件。
三是把被兼并企业的职工作为发展重要资源,变减员下岗为发展增岗。公司党委将兼并企业的职工作为宝贵的人力资源,通过创办企业和新的经营项目及持续、超前的员工培训,变减员下岗为发展增岗。同时通过“员工同乐”、“员工同游”、“员工同庆”、“员工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形成了融洽、融合、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二十多年来,我们先后兼并了30多户困难企业,安置被收购、兼并企业职工近5000人,直接提供就业岗位5万个,间接安置就业人员近30万人。在08年建立7家门店基础上,09年截止目前,我们又新开6家门店,提供就业岗位万余个,企业发展有了更广阔的平台。
四、依靠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培育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党委把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党组织成为培育企业文化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实践者。
一是依赖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引领企业文化的孕育和形成。企业文化的孕育和形成离不开正面教育。在收购亏损企业、建设新的门店过程中,党委一班人都深入到员工中释疑解惑,
以入情入理的思想工作和创业文化教育,使企业每一次规模扩张,都成为一次创业文化培育和涵养的过程。公司党委经常进行“诚信没有弹性空间,商誉高于一切”的主题教育,提出了具有中国商业行业特色的“合法经营、合格质量、合理价格、合情服务、合适管理”的“五合”经营准则,使诚信成为欧亚企业发展的生命线。
二是依托有效的党内活动载体带动优秀企业文化的发展。公司党委紧紧围绕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每名党员要当一盏灯,照亮周边人;每名党员要当一面旗,引领周边人;每名党员要当一个火车头,带动周边人“三个一”主题实践活动。在欧亚,党员责任区、党员联系点、党员先锋岗、党员服务队遍布各个门店,广大党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了敬业奉献、争创一流的文化理念,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骨干和中坚。
三是依靠模范党员的表率作用提升企业文化的内涵。在公司优秀文化形成过程中,我们注重发挥班子成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表率作用,想事干事,不贪不占,以优秀共产党员的风范,去感染和带动全体干部和员工,树立企业的正风正气,引领独具欧亚特色的企业文化的形成。公司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百余项荣誉称号。
第二篇: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
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
走出股份制商贸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路子
(2009年11月)
长春欧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
长春欧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大型综合性现代商业集团。截至2008年末,集团公司总资产达27.75亿元,年销售额121.3亿元,年利税2.61亿元,年销售在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销售排名中列第6位,并连续9年实现了销售、利润持续增长,摘得了沪深两市上市50多家商业类上市公司“持续增长能力最强公司”的桂冠。多年来,公司始终高度重视加强党的建设,把抓党建作为实现企业跨越发展的根本保证,用创新的理念谋划发展,用完善的机制发挥作用,用人本的思想经营企业,用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做到了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一、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积极参与重大问题决策
一是在企业发展战略上把关定向。在80年代中期,面对企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空间有限、效益难增的不利因素,公司党委提出了企业长远发展的小、中、大“三星战略”。即在长春以繁华商业区为中心,以区域商业中心为两翼布点,站稳长春市场的“小三星”;以长春为腹地,南进北拓,辐射国内的“中三星”;以国内为根基,以东欧、东南亚为两翼,渗透国际市场的“大三星”。围绕实现这一发展战略,公司党委一方面通过党委会、支部会、员工大会等形式进行宣讲,使全员上下明晰企业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增强了信心和干劲;另一方面,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使员工充分认识企业发展的紧迫性,激发他们的创业欲望和进取精神。经过20多年的励精图治,“三星战略”取得了实质性突破。集团公司布点四省九市的30多家门店,把发展触角拓展到东北,辐射到华北,企业长远发展有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在企业重大决策上统一意志。在建店之初,公司党委就认识到,国企发展必须解决体制上的问题,体制活,企业就活。我们第一个在长春市实施国有商业企业股份制改造并成功上市。大胆改革,首开兼并先河。在并购长春燃料一公司,建设欧亚卖场时,内部意见很不一致。很多人认为背了包袱,做了亏本买卖。公司党委认真调研,坚定地支持这一决策,还组织员工反复讨论,宣讲国内外成功案例,逐步统一了大家的认识。现在,欧亚卖场已成为单体规模世界最大的商业摩尔,是公司效益增长的一大亮点。我们还统一思想,抢抓机遇,先后收购、重组了长春朝鲜族百货商店、长春秋林公司、长春橡胶八厂、长春电影机械厂、长春中兴大厦、沈阳联营公司、山东济南大观园等省内外30多家企业,实现了企业的快速扩张发展。
三是构建党政协调、管人治事统一的决策体制。为从根本上保证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我们从三个层面构筑保障体制。集团领导班子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形成高端决策一体化领导机制;二级公司实行“党政一肩挑,上下挂双职”的领导体制,党委书记兼任总经理,配备专职党委副书记,实现了党政工作的协调一致;基层商场领导实行“一岗双责、两位一体”制度,商场党支部书记兼任经理,既负责抓党务工作,又直接参与经营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同时,我们又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党政主要领导重大决策事前沟通等一系列领导制度,有效保证了党组织对重大决策的参与。
二、创新党建工作机制,不断增强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
一是强化企业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公司党委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党建工作、党员管理等规章制度,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如公司各层管理人员的任免,既不是主要领导指定,也不是班子内部研究决定,而是由制度确定。按照企业干部管理的相关规定,建立了竞争选任机制,按照职级设定和管理权限实施干部分级管理,并严格执行任前考察、任前公示、
定期考核等管理程序,树立了良好的用人导向。目前,一批六十年代出生,经过多个岗位锻炼,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青年干部,已在集团二级企业担当一把手。
二是健全企业党建工作激励机制。公司党委既把党员作为“政治人”要求他们践行党的宗旨,无私奉献,也把他们当作“经济人”,让他们在做贡献的同时,获得相应的奖励,以进一步激活党建工作。为此,公司党委出台了《关于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奖励的暂行规定》,对被企业、市、省和国家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的,给予免试提升、优先提职晋级和奖金鼓励等不同奖励。目前,已有90多名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受到表彰奖励,公司拿出奖励资金50多万元,激发了党员爱岗敬业、创先争优的热情。党员光荣、党员“吃香”、做党务工作可敬,在欧亚早已蔚然成风。
三是完善企业党建工作监督机制。公司党委要求党员干部“嘴不馋、心不贪、身不懒,不当假冒伪劣的共产党员,给自己留下说话的权力”。我们不断完善机制,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述职述廉制度、定期民主测评制度及企务公开民主议事制度。在基建投资、奖金分配、人员招聘录用、职称职位晋升等敏感事项上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公开。近年来,企业重大建设项目不断,都实行了公开招标,不但节省了投资,还有效地防范了党员干部违法违规。针对行业特点,公司党委还主动清理了个别中层干部的“影子柜台”,维护了企业和员工的利益,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三、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主动发展维护员工的根本利益
公司党委认为,在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发展维护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组织先进性的具体体现,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标准,用人本的思想经营企业,形成员工与企业互为共赢的发展机制,实现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成果让员工共享。
一是坚持“三个不变”、“两轮齐转”,确保员工主人翁地位不动摇。在企业改制之初,面对员工的困惑,公司党委就明确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地位不变,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不变,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力不变。企业改为股份制后,如何处理好股东权益和员工权益的关系,是公司党委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把职工代表大会作为独立的一章写进企业章程,明确了职代会的法律地位,确立了股东大会和职工代表大会“两会并存、两轮齐转”的原则,避免了职代会被虚置或取代。并建立了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制度,畅通了员工表达意见、反映诉求的渠道,从制度上保证了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
二是实施“千百万工程”,使企业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员工。公司党委依托相继建立的“员工持股会”、“员工基金会”、“员工产权会”等载体,使职工成为企业股东,实现“百人千万,千人百万”的发展目标,不但激发了员工的创业热情,增强了参与企业管理、关心企业发展的自觉性,还形成了企业得到发展,员工得到实惠,国有资产得到增值的合理利益分配机制,为员工致富创造了条件。
三是把被兼并企业的职工作为发展重要资源,变减员下岗为发展增岗。公司党委将兼并企业的职工作为宝贵的人力资源,通过创办企业和新的经营项目及持续、超前的员工培训,变减员下岗为发展增岗。同时通过“员工同乐”、“员工同游”、“员工同庆”、“员工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形成了融洽、融合、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二十多年来,我们先后兼并了30多户困难企业,安置被收购、兼并企业职工近5000人,直接提供就业岗位5万个,间接安置就业人员近30万人。在08年建立7家门店基础上,09年截止目前,我们又新开6家门店,提供就业岗位万余个,企业发展有了更广阔的平台。
四、依靠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培育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党委把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党组织成为培育企业文化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实践者。
一是依赖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引领企业文化的孕育和形成。企业文化的孕育和形成离不开正面教育。在收购亏损企业、建设新的门店过程中,党委一班人都深入到员工中释疑解惑,
以入情入理的思想工作和创业文化教育,使企业每一次规模扩张,都成为一次创业文化培育和涵养的过程。公司党委经常进行“诚信没有弹性空间,商誉高于一切”的主题教育,提出了具有中国商业行业特色的“合法经营、合格质量、合理价格、合情服务、合适管理”的“五合”经营准则,使诚信成为欧亚企业发展的生命线。
二是依托有效的党内活动载体带动优秀企业文化的发展。公司党委紧紧围绕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每名党员要当一盏灯,照亮周边人;每名党员要当一面旗,引领周边人;每名党员要当一个火车头,带动周边人“三个一”主题实践活动。在欧亚,党员责任区、党员联系点、党员先锋岗、党员服务队遍布各个门店,广大党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了敬业奉献、争创一流的文化理念,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骨干和中坚。
三是依靠模范党员的表率作用提升企业文化的内涵。在公司优秀文化形成过程中,我们注重发挥班子成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表率作用,想事干事,不贪不占,以优秀共产党员的风范,去感染和带动全体干部和员工,树立企业的正风正气,引领独具欧亚特色的企业文化的形成。公司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百余项荣誉称号。
第三篇:建设与优秀企业文化深度融合的中职校园文化研究
《建设与优秀企业文化深度融合的中职校园文化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时间:2010年10月20日
地点:曲江职校图书馆三楼会议室
参与人员:许重阳校长 邓永君副校长 邹秀兰副主任 袁艺 刘翠娥潘小妮 李艳芳张锦伟吴国昌
会议内容:
一、由课题具体负责人刘翠娥老师介绍该课题的具体实施方案
二、集体讨论该实施方案的相关细节,进行具体的可行性分析,指出其中存
在的不足。
具体意见反馈如下:
1、该课题研究非常必要,能很好地引导中职生适时进行角色转换,实用价值高,可以起到引领全校营造更好的校园文化的作用。
2整个课题的研究应该明确研究的目标,重点把握好企业的要求,引领学生明确企业的管理制度、理念,确切明确优秀企业的要求。
3、中职学校与普高有何不同?职业学校怎样打造职业人?氛围应该浓厚。课题研究要找准接点,让学生更容易接近。
4、我们的老师怎么去教育我们的学生?如何培养目标?如何定位具体化?如何用企业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涉及到整个课题的研究。
三、课题总负责人许重阳校长对课题的研究提出了期望与要求:思路要清晰,考虑要深入、细致,节约为主,要把课题的研究成果转化成有利于学校发展得各项措施。
附课题实施方案:
第四篇:加速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加速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习主席强调指出,要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这一重要思想,是对富国强军的整体设计布局,是习主席治党治国治军方略的新发展。我们要从时代高度清醒认识到,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民族复兴的百年大计,是富国强军根本之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战略引擎,是抢占战略制高点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担当,强化大局意识,强化改革创新,强化战略规划,强化法治保障,群策群力落实好这个大战略。
破除禁锢培塑融合思想
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刚进入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心融”方能“行融”。为此,我们必须紧跟习主席思想步伐,从强国强军的高度,突破传统观念局限、僵化思维束缚、消极心态障碍,以上率下“整理好思想”,破除影响军民融合的思想禁锢。
打破思想壁垒。思想认识的深度,决定融合发展的力度。当前,有的把军队体系作战能力生成看作是国防和军队自身范围内的循环;有的劲头很足却一厢情愿,与地方统筹协调不足,致使地方优势资源“可望而不可即”;有的欠缺顶层设计谋划,以致军地对接、层次衔接不够好,使得在地方优势资源引进过程中打了折扣,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严重影响军民融合的协调发展,必须通过强化国家利益至上观念,强化大局观念,摆脱行业、部门、单位的利益束缚,打破融合的思想壁垒。
破除门户之见。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从国际层面看,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激烈军事竞争,背后是现代国家安全理念的交锋、体制与体制的竞赛,比拼的是谁的军事制度更能够通过融合来凝聚国家意志和全社会力量;从国内层面看,我国发展正处在由大向强的关键时期,统筹国家安全和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如何实现经济和国防两大建设的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考验着我们的战略智慧。加快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须破除门户之见,让顶层统筹统管体制不缺失、政策法规和运行机制不滞后。
根植融合意识。军民融合蕴含着“1+1〉2”的理念,彰显了人民军队人民爱、人民军队爱人民的政治优势。推进军民融合深入发展,实现富国强军,军地双方都应当具有胸怀全局的战略眼光,不断强化责任意识、主动意识和协作意识,破除一切妨碍融合发展的狭隘思想和条块分割、自我保障、运行封闭的管理现状,不断增强军地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意识,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解放思想,切实走活军民融合这盘大棋。要以“三严三实”为准绳,将工作干在点上、落到实处,还要认真探索、大胆前行,以创新思维和务实举措,不断推动军民双拥、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等多领域的融合。
综合施策清除融合障碍
“打破军民二元分离结构,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创新。”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抓住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关节点,各级领导务必从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高度,从强军兴军的高度,着力打通横亘在军地之间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
顶层筹划开启“融合”新征程。“军地双方要树立一盘棋思想,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推动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这一重要指示,首要的问题是要从顶层筹划上开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征程。因此,只有抓住了顶层设计这个牛鼻子,才能抓住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控制点”。要加大对军民融合的统筹统管力度,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划的宏观需求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次,从源头上把影响军民深度融合的“障碍”逐一拆除掉,切实解决好深度融合过程中各自为政、多头领导以及“都在管、都不管”等问题。
国家主导加速“融合”新对接。习主席强调,“在国家层面建立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和正视现阶段由于军民融合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不配套,造成“融合别人可以,融合自己不行”等问题。解决这些深层次矛盾,应按照“实用、能用、管用和完整配套”的原则,采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办法,建立完善层次分明、科学合理、有序衔接、运转高效的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军民融合又快又好发展。
法治保障助推“融合”新提升。“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提高军民融合发展的法治化水平。”可以说,配套完善的法规制度,是助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确保军民融合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深度融合的重要措施和行为准则。用法治保障助推军民融合新提升的基本考虑是,国家可通过加快出台保障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综合性法规,对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作出具体规范,从根本上提高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法治化水平。
军地协同提升融合能力
习主席深刻指出,“军政军民团结是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军队要强化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积极参加和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以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造福兴利”。作为部队,必须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四抓”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强军目标,更加主动、更加自觉、齐心协力科学统筹使用国家、社会的经济、技术、信息、人才等资源,全面奏响军民深度融合“中国乐章”。
坚持需求牵引。发挥军事需求主导作用,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军民融合纳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把相对独立的国防发展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融合起来,实现两个进程相一致、两个战略相配套、两个体系相兼容,形成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同步提高的局面。发挥任务需求主导作用,充分考虑、大胆预设可能执行的非战争军事行动,针对战争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不同类型任务,分别明确支前动员、支前准备和战时后勤、装备、物资保障力量编成及任务分工,始终做到不论哪个主体、哪个领域或哪个系统的行动,都必须做到需求主体、需求目标和牵引对象明确,确保各主体、目标和对象之间的匹配与协调。
突出衔接配套。军民融合牵扯面广、涉及领域多、协调难度大,只有解决好各体系、各领域之间的制度盲区、交叉重叠、操作互动衔接等问题,才能确保“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处处有遵循、时时有规范。坚持统一筹划,将军民融合的众多要素协同分类、有机衔接,实现统一布局、统一领导,以满足任务需要,确保按规则行事、依照准则推进、遵循规程深入。坚持资源共享,打破军地壁垒、军民界限,整合军地优势资源,实现资源配置在军队建设和地方经济建设中的优化整合,形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一份投入、多重收益”的良性格局,实现“一份投入、两份产出”的资源效益最大化。坚持创新驱动,坚持把地方战略性支柱产业、国防科技创新成果运用到军队建设中,促进军民高技术双向转移。坚持共同担当,把执行军民融合作为军地双方的共同责任,找准明确责任和倒查追究责任的切入点、结合点、共振点,实现优势互补、双赢共进。
培育融合人才。人才的培养与建设是确保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力量之源。要采取多种渠道和途径,军地双方接力培养,建设一支专业水平高、反应速度快、突击能力强的“融合型”人才队伍群体,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引领军民融合大发展。军队要主动与党政机关、地方企业、大专院校建立“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战略合作协议,加大军民融合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要在推进军民融合的实践中不断磨砺人才,让人才在推进军民融合实践中经风雨、长才干,既能在平时扎实推进军民融合深入发展,又能在战时作好紧急动员确保拉得出、顶得上。
(作者单位:陆军第21集团军)
第五篇:科技与企业融合发展建议
制约科技与企业联合发展的因素与建议
一、科技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科技企业市场经济大潮中,不断发展充实。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其作用与地位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
1、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容纳众多就业人员稳定一支庞大的产业队伍。这将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关系等起到很好的影响和作用,对缓解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扩大就业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2、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注重科技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在科技创新、技术开发等方面意识强、行动快,成为名副其实的技术创新生力军。
3、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都离不开科技企业规模化发展。面向市场,多重融资模式,与科研机构联合产生联动效应,直接增加地方财税来源。
二、制约科技与企业联合发展的因素
1、政策制约。国家对科技园区和企业孵化器建设缺乏统一的宏观指导,政策滞后于发展。如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和孵化器建设基本处于自由发展阶段,多部门介入,缺乏统一的宏观管理和政策引导,有时造成一些地方盲目发展,一哄而上,规划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造成资源、资金的浪费,影响资源区域优势利用和发挥。
2、决策制约。科技园区和孵化器设计和建设可行性分析不成熟,有
时脱离实际的倾向,申报许多项目,盲目从国外引进成套设备、工艺和管理系统,但由于缺乏配套设施、相关技术和管理人才,或不符合当地自然资源条件,或运行管理成本过高等原因,许多引进设备不能达到设计运运能力,造成投资建设脱离预期目标。
3、技术制约。科技园区和孵化器所孵化企业的产品结构不近合理,科研机构支撑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不健全,体系不完善,科技优势显现不出,市场竞争能力弱。没能实现高新技术的密集和体现高产值、高收益的效果。
4、机制制约。企业孵化器的运营主体应是企业。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科技园区的运营干预过多,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管理运营机制发育不成熟,重政绩展示、轻效益实现,导致部分科技园经营效果欠佳,发展后劲不足。
5、投入制约。科技孵化器建设资金不足,财政支持力度不够,资金使用分散。投资规模有限,资金使用的效能缺乏前瞻性、全局性,资金的聚合聚合效应不够。
6、科技与企业开发认识的错位。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虽然科研单位逐渐转变了科研经费“等、靠、要”的思想。但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一种观点认为,科研单位应该始终“以研为本”,做好科研工作是科技人员的根本任务,科技与企业开发关系不大,仅仅是科研单位的辅助性工作,其产生的效益不能直接改善科研单位设施、条件,研发资金及条件改善主要还是依托政府支持;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科技产业化建设是个复杂过程,并且受资金、市场运作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加之科技人员主要从事科研
工作,缺乏产业创业工作经验,对产业经济过程中的市场竞争、经营风险等容易形成畏难情绪,没有过多精力参与企业创业工作,不宜过度强调和开展产业化工作。
7、人事管理互动机制不完善,影响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积极性,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率不高。人才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已成为产业活动最有活力的“第一资源”。科研事业单位,长期以来人事管理形成行政思路,难以满足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产生和成长,人才的流动机制不完善,没有配套人事关系管理和福利保障的缓冲区,专门从事科技研发、推广的科技人员职称待遇没有完备的保障机制,这就增加了科技人才创业的风险,也不利于优秀人才投入产业战线,制约了产业化建设和快速发展。
三、促进科技与企业相互融合发展的建议
1、加大税收调控力度。一方面要制定有利于科技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措施,积极发挥税收政策在拉动投资、科技产品结构转型、产业升级、克服瓶颈、促进创业等方面对企业的发展的正面促进作用,尽量减少税收政策调控的时滞性、局限性等负面作用。另一方面,要积极借鉴先进税收政策,建立科技研发支撑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2、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与成果推广支持力度。设立企业科技创新孵化基金,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研发科技产品,营造科技与企业联合互利、发展的政策环境,使产学研结合形成互动、良性的机制,谋求共同生存和发展。
3、加大金融帮扶力度。改善科技与企业联合融资环境,优化改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信贷政策,建立和完善风险控制、分担和补
偿机制,健全科技创业投资机制,不断促进科技与企业联合,推进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
4、凝聚共识,注重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强力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形成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以企业科技研发中心和科技企业为纽带,以一批具有区域科技示范基地、园区和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载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打破传统科教单位用人机制,整合各方科技力量,搭建“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科技研发平台。重点培育科技示范型企业,建设好科技示范基地,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团队,营造科技团队服务企业良好环境,鼓励科技人员带着成果服务于企业创新,逐步形成以科技劳动报酬、知识产权、股权分红等多要素分配机制,稳定科技与企业联合的科技研发团队。
5、构建科技与企业创新体系建设的产权制度。科研单位要从企业产业发展长远目标考虑,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体系建设,盘活科技资源,实施资源优化配置和重组。依托科技成果优势参与企业重组,创建具有技术优势、市场竞争力、抗风险的科技型企业,使科技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和支撑,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科技产品向“高、精、优”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达到科技与企业联合双效目的。
新疆农科院科技产业办 2012年11月21日
正在阅读:
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08-22
中学生实践活动之学做议案01-20
六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选择正确的读音)12-25
选择在英国留学研究生有哪些理由.doc08-08
2017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王朝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19课明清经济繁盛与清前期盛世辉煌学案1无11-11
浅析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中应用的优缺点07-02
2009-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virtualized security in the clouds05-26
高中数学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3-4函数的应用同步练习新人教B版必修03-10
水分对磷酸铁锂的影响01-21
- 长春版实验小学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开学考试
- 选人用人论文:如何营造风清气正选人用人环境
- 在新任干部集体廉政谈话会议上的讲话
- 市长在全市金融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 2019党支部星级创建情况报告
- 银行抓基层党建工作的几点经验
- 关于教育扶贫存在问题整改落实方案
- 工作中不轻易说的10句话
- 与“邻”相伴携手同行社区运动会方案
- 学习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讲话专题党课讲稿
- 阿里巴巴的绩效考核
- 加强企业中秋国庆安全工作要求方案
- 银行抓基层党建工作的几点经验
- 市长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 「推荐」2020年“扫黄打非”工作实施方案
- 先进基层党组织材料
- 党员干部“两学一做”党课报告
-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2017年3月份重点工作通知
- 关于党建工作督查情况反馈专题党课
- 镇中心小学培补增效方案
- 党的建设
- 深度
- 融合
- 发展
-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