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新闻学院传播方向博士考试专题

更新时间:2023-07-26 20:0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武汉大学新闻学院传播方向博士考试专题

一 三网融合:【属于媒介融合范畴】

1】概念:不仅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在技术(物理)层面的“三网合一”,而且还包括三网内容的共享互通、业务和服务的相互进入与相互渗透。技术(物理)层面的融合是基础与前提,内容、业务和服务层面的融合是动力与目的,二者缺一不可。

2】缘起:世界各国自1996年以来陆续推动三网融合进程,2010年1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我国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并提出了阶段性目标,明确了工作重点。6月6日,三网融合试点方案获得通过,政府的推动使得三网融合“破茧”在即。

3】推动:三网融合是国家政策、三大行业和传播新技术共同推动的过程与结果。国家政策站在国家利益高度的强力推动在其中发挥了主导与支配作用;电信、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三大行业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创新,已推出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和手机电视等较为成熟的融合形式,为三网融合提供了实践经验;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等传播新技术搭建了三网融合的技术平台。

4】须解决两大问题:

一是监管问题。如何进一步放松政策管制和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在破除体制性障碍的同时为三网融合提供政策与法律保障。

二是行业融合与竞争问题。由于我国的电信网与广播电视网长期以来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行业利益分割格局明显且力量相差悬殊,对待三网融合的态度亦有所不同,因此,选择何者作为三网融合的主导,如何实现实质性融合和维持适度竞争局面是个大问题。 5】可能存在的社会风险:

1.技术层面的社会风险:

1)技术是现代社会最大的风险源之一,技术知识的不完备性与局限性以及技术系统的内在复杂性必然带来社会风险;

2)三网融合后,三网在技术上将趋于一致。按设想 “只需接一根线、付一次费,人们就能打电话、上网、看电视”。但人们获取信息服务的替代性渠道萎缩,在某种程度上“绑架”了人们的信息传播活动。技术的触角变相地延至信息传播的各个层次,人们的信息传播活动对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变得越来越不自由。

3)三网融合后的网络安全是一大问题。一方面, 三网合一后“一网”的安全问题更突出,一旦出现问题,产生的社会危害更严重;作为三网融合核心的互联网的安全易受非人为的故障或灾害,对其安全的监管也处于摸索阶段,因而,解决互联网的安全问题难度较大。

2.市场层面的社会风险:电信、广播电视和互联网行业内容层面共享互通,业务和服务层面相互渗透,这是三个行业相互开放市场的过程,也是传播权再分配、行业利益重新分割与博弈的过程。我国电信业、广播电视业和互联网业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在三网融合中,三者的实质性融合问题和适度竞争问题需审视。

3.信息层面的社会风险:三网融合在信息层面的社会风险主要体现在它对信息安全与文化安全的威胁以及能否提供高质量的、满足受众需求的内容产品上。

4.监管层面的社会风险:实现三网融合后,历经审查机制过滤的广播电视系统的信息内容进入电信和网络传播不存在任何问题,而电信系统的传播内容能否对等地进入广播电视和网络系统面向大众进行传播,则是一大难题。目前国外通行的做法是实行“非对称准入”,即广播电视网的内容进入其他两大网络进行传播,而其他两大网络的内容却不能完全自由地进入广播电视网。同时,在三网融合语境下,电信系统和广播电视系统可能会成为新的跨网攻击的目标。如此一来,信息内容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网络知识产权、个人隐私权和虚拟财产权等将遭侵害。

武汉大学新闻学院传播方向博士考试专题

6】解决方案

在“管起来”和“放得开”之间,如何把握一个“平衡度”,是对三网融合监管工作的一大挑战。处理失当将压制受众内容生产的力量,破坏受众参与传播内容生产的积极性;在更宽广的意义上,则不利于中国迈向公民社会。

1.“软治理”:树立三网融合的风险意识。

2.“硬治理”:建立健全监管机制与法律体系。

a.建立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部门以站在国家立场、代表国家整体利益监管三网融合,实行融合监管,并将之制度化。

b. 监管需要大力更新和变革现有的不适应三网融合语境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政策,逐步放松管制,消除现行政策和体制中的障碍,推动三网融合健康发展。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c. 监管还需要平衡各种关系,特别需要注意平衡“管起来”和“放得开”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和鼓励发挥受众积极性

d. 需要对之立法,并对统一的全国性的监管作出法律确认; 与这三个垄断行业相关的法律必须调整,转变法律调控方式,革新法律观念,实现法律规制融合。针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内容安全问题,还需制定专门的法律予以规制。

二 媒介融合(缺问题和对策,可参考三网融合)

概念:媒介融合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以信息技术为中介,以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为传输手段,数字技术改变了获得数据、现像和语言三种基本信息的时间、空间及成本,各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了整合,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得到了加强,媒介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广义的“媒介融合”: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

媒介融合的背景:技术背景、消费者背景和产业背景共同促进或制约着媒介融合的广度和深度。

1. 决定什么是可能的——媒介融合的技术背景

无论是数字摄像机、非线编辑、数字压缩、数字分配矩阵、节目复用、数字微波、数字调制解调技术,还是数字机顶盒、数字视频存储器、数字视频/音频接收器,都广泛地运用于媒介内容制作、播出分配、传输及接收等各个核心环节。技术力量改变着媒介的现有特征。

2、决定什么是需要的——媒介融合的消费者背景

是音频还是视频?是新闻还是综艺?是游戏还是商务?是点播还是广播?媒介消费者的需求一直在变化,并且由单一转化为多元,由迎合转化为选择。一方面,收入、文化及适应力的差异使消费者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不再趋同。传媒的“大众时代”正过渡为“分众时代”。 另一方面,消费者的角色由受众变成用户。在受众时代,媒介消费基本免费,媒介传播只是单向的点对面方式,并且媒介传播的内容较少,媒介经营重视收视率、收听率或覆盖率。到了用户时代,媒介消费者则按需缴费,通过媒介平台与运营商、内容商以及其它组织,消费者充分互动,实现点对点的传播。当然,这些需要海量的内容作支持,媒介的经营开始重视用户的争夺及对用户价值的深度挖掘。

3.决定什么是允许的——媒介融合的产业背景

媒介融合涉及广播、电视、电影产业、信息通信产业、电子制造产业、出版产业等多个产业,各个产业的规模、组织、市场结构及组织的市场行为都在不同的层面促进或制约着媒介融合的范围和程度。目前对媒介融合影响最大的分别是广播电视产业和电信产业。这两个产业控制着庞大的信息内容、传输网络及受众和用户,媒介融合“无处不在”、“无

武汉大学新闻学院传播方向博士考试专题

所不能”的特性需要在业务、网络等领域冲破上述产业间的壁垒。针对媒介融合的趋势,各国为了市场的有效竞争及产业的更加繁荣,纷纷制定、出台或修改广播及电信法规和政策。

过程及阶段:

第一阶段:组织的融合,这种结合往往是依靠外部的力量(如行政力量)使媒体结合成一个共同体,如中国的许多报业集团都属于这种类别,结合以后这类集团往往只是名义上的,只是一种十分松散的组合,往往还是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没有形成有机分工的态势;

第二阶段:“资本融合”比前一阶段有了很大的进步,因为它是在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使有实力的媒介集团在资本市场上完成对其他媒介或媒介集团进行收购或者两个媒介组织之间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的合并。

第三阶段:“传播手段融合”阶段,从小范围来说指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媒体;从大范围来说指大型的传媒集团不同媒介的传播手段在一个大平台上进行整合,实施这些媒介之间的内容相互推销和资源共享,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全部用一套班子,由“多媒体编辑”统筹策划,将采回的材料和新闻用于集团旗下的各个媒体。

第四阶段:媒介形态的融合。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完全有可能在未来产生一种与今天媒介形态完全不同的新媒介,这种媒介有可能融合了几种甚至全部媒体的优点。 ++传媒经济学(包括报业集团)

三 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

缘起:由中央宣传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五部门组织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过程:8月9日五部门召开视频会议,对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部署,9月23日,新闻出版总署下发了《关于在新闻出版系统深入持久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通知》。各新闻单位积极响应,中央主流新闻媒体率先行动,刊载出许多好新闻。如《人民日报》发表的《要当500强 更要500年》、《湘西新盼》等报道,《光明日报》发表的《一群人 一辈子 一件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的《北大仓今年粮满仓》等。20多家知名期刊参加“全国知名期刊昆明行”,是期刊界一次大规模“走转改”活动。

历史:许多革命领袖都办过报刊,都成为深入基层,坚持好作风、好文风的表率。毛泽东创办的《湘江评论》立意高远,倡导社会革新,影响很大。周恩来早年办的《觉悟》真实反映现实,深入群众和社会基层,反映人民群众疾苦。

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强调“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中国当代领导人对新闻宣传工作自身规律和行业特点的重视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与发展。

三者关系: “走、转、改”,三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共同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走基层是基础,只有走基层才能转作风;转作风是根本,因为作风决定文风;改文风是关键,要想改进文风必须走进基层

实质总结:

1. 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

2. 继承和发展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优良传统,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的具体表现【好新闻源在基层,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3.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践第一、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为人民服

武汉大学新闻学院传播方向博士考试专题

务,更好地履行监督功能,贯彻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具体体现】

4.成为新闻媒体增强公信力的重要载体【新闻价值,传播效果,群众视角】

5.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需要及有效举措。【“转作风”是“走转改”活动的根本。新闻工作者只有从思想作风、学习作风和工作作风上认真自我剖析、扎实改进,“走转改”活动才能取得实效】

6、“走转改”活动是对近年来媒体存在的低俗化、娱乐化、贵族化倾向开出的一剂良药。 怎么做:

1. 在坚持党性原则、坚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上下功夫见成效。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有

机组成部分,党性原则是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2.在把握基本国情、增强服务大局的自觉性上下功夫见成效。正确认识国情,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前提和基础。3.在增进同人民群众感情、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上下功夫见成效。从根本上说,我们的新闻工作属于人民、为了人民。4.在接受社会实践锤炼、培育良好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上下功夫见成效。深深扎根基层实践,以求真务实的精神采写新闻,提升新闻报道吸引力感染力和媒体公信力。

++媒介公信力[走转改]

媒体越来越丧失公信力的主因在于不能满足受众知情权与报道时常避重就轻, 误导受众等, 其实质在于是否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和社会主义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实施传播活动。媒体公信力的原因:传播内容低俗, 媚俗现象严重,缺乏人文关怀和责任意识,媒介人的自律意识缺乏。

决定媒体公信力的主要因素是新闻的真实性、言论的权威性。决定媒介公信力的主要因素依次是: 新闻的真实性, 言论的权威性, 媒体的公正性, 报道的全面性, 受众的满意程度, 批评性报道的深刻性, 宣传的有效性, 媒介主管部门的满意程度, 报道的典型性等.

【罗】四 后危机时代我国新闻媒体的机遇与应对 后危机时代是指危机缓和后,出现的一种较为平稳的状态。但是这种状态是相对而言的,因为造成危机的根源并没有消除,而且危机也并没有结束,从而使得世界经济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经济危机时刻还会回来,甚至加剧。有可能引起新一轮的衰退。

一 信息服务与风险预警:后危机时代媒体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责任体现

1.引导对危机的理性反思,通过信息服务进一步帮助市场恢复信心。

2. 通过对危机的分析和评估,进一步保持和彰显新闻媒体的风险预警功能。

这种预警表现为新闻媒体发现、收集、报道危机可能发生的信息与资料,并及时向公众、社会及有关管理机构预警,以实现化解危机或使其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的功能。 a. 新闻媒体不能放大危机和风险

b. 不能忽略对后危机时期危机的警惕和预警。后危机时期诸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不可盲目乐观,这需要新闻媒体把握一个合适的度,冷静分析、客观报道

c.进一步提高我国新闻媒体的风险预警能力

二、中国立场与国际表达:后危机时代新闻媒体对国际话语权的争取

+++国际话语权就是影响和控制国际舆论的能力

+我国国际话语权的困局主要表现在: 一是综合实力的崛起并没有使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得到相应程度的提升; 二是在未来较长时期内, 西方的国际话语权强势地位和我国的

武汉大学新闻学院传播方向博士考试专题

弱势地位难以根本改变;三是与世界接轨带来的话语权困局。

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路径:

1. 后危机时代新闻媒体全球化视野与意识的强化。

新闻媒体的这种缺乏全球化与国际化视野与意识的报道,极易造成国内与国际的对立与分裂,进而导致公众对金融危机的认知出现结构性缺失,形成风景这边独好的盲目乐观的社会心理。

2. 传播中国:后危机时代新闻媒体对外传播的国际表达。

我国被国际广泛关注的背后,由于话语权的弱势,中国是“被西方媒体建构的中国”,我国的国家表达尚缺乏全球性的认同。我国的新闻媒体应抓住历史性的机遇,着力提升自身的国际话语权,坚持“中国立场,国际表达”,传播我国的核心价值观和民族文化,以对抗西方媒体的话语霸权,进而改善我国的国际话语权。

3. 重视新媒体在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中的作用。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是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手机、移动电视以及以网络技术和卫星技术为支柱的多媒体等。在后危机时代, 应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新的传播特点,使其在信息传递与交流、引导国际舆论、回击西方媒体歪曲报道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五从民生新闻节目的转型看地方频道的努力方向【联系重庆卫视的转型之举】

+民生新闻暴露出的缺陷使其对公共领域的构建作用逐渐减弱。:节目形式、内容雷同,同质化严重;报道停留在现象层面上的展示,忽略客观全面性的原则,更深层次的挖掘不足。例如,对于人们所关注的物价上涨、看病贵、上学难等问题,多是对现象的重复描述和反复报道,现象背后与解决方法往往缺乏跟进报道。一些民生新闻节目设置了“市民热线”,初衷是帮助老百姓解决问题,但常常成了抱怨与发泄的渠道。因此,民生新闻只是建立了初期的公共意识。

1以增加新闻厚度来提高传播价值

1、报料:纵横挖掘,价值提升

2、时政:硬料软制,民生解读

3、监督:不为过瘾,但求建言

4、言论:互动空间,多元观点

2. 以拓展着力的广度来提升竞争优势

1、地方栏目,环球视角

2、衍生栏目,集成效应

3、新媒合作,立体传播

民生新闻如今的转型,则是地方台在新的传媒生态下突出重围担当责任的自觉行动;如果说民生新闻的兴起是顺应了城市化的需要,满足了市民对电视新闻制作播报样式的全新期待,那么民生新闻的转型则伴随了市民到公民的意识觉醒,见证着公民社会的成长。

【罗】六提升干部群体媒介素养的对策【联系政府处理公共危机的对策问题】

1.更新干部群体媒介观念素养

首先是认识媒介的数字化转型

武汉大学新闻学院传播方向博士考试专题

1)传播活动网络化

2)传播渠道复合化。不仅各类信息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多, 而且不同形态的传播渠道相互融合。

3)传播主体多元化。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媒体及媒介集团之外, 目前值得关注的传播主体包括各类专业信息机构、民营传媒产品生产企业、电信运营商、网民。

4)受众和市场的碎片化。传媒市场从过去的整体市场细分成各层次的细分市场。

5)产品形态多媒体化。今天的新闻信息的采集、发布和互动, 可以通过文字、图表、视频、音频动画等介质进行全方位、多层次、适时互动的多媒体表达。

其次是认识媒介的市场化转型

1.新闻传媒业的身份变了。30年前, 我们新闻传媒业的身份, 是单一的事业性质的身份, 是单一的党的宣传部门、宣传机关。

2.新闻传播的理念变了。市场化转型使得大家更注重媒介的目标消费群体的信息需要的满足; 新闻产品的商品性显现, 传媒的娱乐功能开始释放。

再者是认识民本化转型

1)尽管现在我们的传媒依然接受执政党(政府) 的新闻宣传思想指导, 但同时也强调以受众为本位的新闻报道理念

2)媒介的总体结构由党媒、市场化媒介、公共媒介等不同类型的媒介构成, 媒介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公共力量, 一种能够影响社会的软权力

3)新闻传播的运作, 注重社会公众的知情权的实现

2.优化干部的媒介接近和使用素养

作为媒介素养的信息公开能力主要是指针对社会公众的信息公开和发布能力.

1. 面向媒介, 公开信息

a. 对可公开信息的界定能力

b. 应对记者采访的能力

c. 在部门网站发布信息的能力

2. 适应政府公关传播的机制, 主动接近和使用媒介(邀请记者,召开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精髓在于政府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主动向媒体

提供信息, 使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成为新闻的第一定义者。

3. 培养危机公关传播的能力

危机公关传播能力指的是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前、之中、之后, 介于组织和公众之间的传播能力。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A首先是危机事件爆发前, 具有正确的危机公关传播意识, 能够恰当地使用大众传媒进行危机预警传播。

B其次是在危机事件爆发以后, 既要果断采取措施, 控制危机蔓延, 又要做好信息传播, 顺利解决危机的能力。

1)尊重媒体, 给媒体以平等的采访报道权。

2).第一时间告知公众事实

3)充分利用新闻发言人制度, 及时与公众保持沟通。【传播主体(政府) ——传播渠道(媒体)——传播对象(公众)】传播链条

C是危机事件的后期, 重在调查评估、恢复重建, 但同时要注意对危机事件的起因、经过、损失、责任追究等信息的传播,

3.养成自觉接受媒介监督的素养

1)坦诚告知事实真相的态度。

2)承担领导责任的勇气

武汉大学新闻学院传播方向博士考试专题

3)是坦然应对媒介质疑。

4)提供平衡报道的事实与观点

5)不干涉媒介的正常新闻传播活动

6)质疑或追究新闻媒介侵权

【罗】七.提升传媒人职业素养、能力与责任的对策【联系“走转改”问题,建设公民社会问题】

1.我国传媒人的媒介认知、媒介评价与媒介期待等方面,还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对数字化转型与媒介融合所带来的冲击与影响认识不足。

第二,不熟悉市场化转型将带来的媒介市场构建与发展的基本趋势。对形成大型媒介集团的市场主体发展趋势持谨慎态度,对未来城市媒介格局将进一步导致媒介资源的大整合与垄断程度的加剧心理准备不足,尚期望未来城市媒介布局呈现一城多媒的多元竞争格局。 第三,对传媒人的社会责任意识不足。

第四,他们对自己所在媒体的满意程度不高

【补充】

A.媒介认知,是指传媒人对于媒介的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其体现在知识层面,包括对于大众传媒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媒介角色、媒介组织、受众权利的推测与判断;体现在媒体本质层面,包括对媒介的运作机制、传播功能的认识与了解等等。

B.媒介评价,是指传媒人对于大众传播媒介是否满足受众包括自己需要的价值判断,包括对于媒介内容的理解与价值高低的评判。其从理解层面看,对于媒介内容(栏目、节目等) 的记忆、熟悉程度,是评价的基础;从价值高低的评判层面看,对于媒介内容优劣的评判、喜好的选择等,则是评价的显性表征。.

C.媒介期待,是指传媒人希望媒介满足受众包括自己的信息需要,和满足哪些方面需要的主体要求和期望

分析考察传媒人群体的媒介认知、媒介评价和媒介期待的意义至少有两个方面:.1媒介发展层面,可以帮助我们把握这个群体与媒介关系的实然状态,有利于从传播层面洞悉传媒人群体的信息需要、优化媒介结构、调整传播内容、推进解决新闻媒介的结构失衡、内容失语、管理失范等问题,形成有利于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传媒结构和传播机制2.社会发展层面,有利于促进形成合规律的传媒人与媒介的互动共生关系的形成,促进媒介内生态的优化与媒

介职业规范、专业理念、社会责任的构建。

2. 更新传媒人群体媒介观念素养[同干部的]

3. 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教育

进行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教育的目的在于重构新闻传媒公共(公益) 性,以新闻专业精神建构真实社会镜像,确保信息公平。

【1】要引导传媒人科学认识重构我国新闻传媒公共(公益) 性的价值。我国新闻传媒体

制改革的一大要点,是要明确公共新闻机构与商业新闻机构的不同定位,保留必要的新闻机构承担社会“公共领域”的功能,保证公共(公益) 新闻机构的纯净性。

【2】其次,要引导传媒人以公共(公益) 新闻机构为平台,铸就社会主义新闻专业精神,

保障公众知情权和表达权。

++新闻专业主义理论强调:

(1) 新闻工作必须服务于公众利益,而不仅仅限于服务政治或经济利益集团;

(2) 新闻从业者是社会的观察者、事实的报道者,而不是某一利益集团的宣传员; (3) 他

武汉大学新闻学院传播方向博士考试专题

们是信息流通的“把关人”,采纳的基准是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而不是政治、经济利益冲突的参与者或鼓动者;

(4) 他们以实证科学的理性标准评判事实的真伪,服从于事实这一最高权威,而不是臣服于任何政治权力或经济势力;

(5) 他们受制于建立在上述原则之上的专业规范,接受专业社区的自律,而不接受在此之外的任何权力或权威的控制。

4.传媒责任的教育

责任包括:1.维护社会良序,推进民主法治

首先,提供民主和法治的公共信息保障,对政府的决策过程、施政行为的信息及时、全面公开呈现和传播,推动民主决策、依法行政。其次,提供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信息保障。一方面,拓宽政府与公民交流的信息传播渠道, 另一方面,要深入到民众之中,及时、真实地报道和反馈政府决策过程中所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三,保障公众依法运用新闻传媒的民主权利,其四,以法治为新闻传媒发展的根本保障。新闻传媒一是要大力传播社会公民守法、用法的信息,对违背法治精神,危害公众利益和权利的行为予以监督,促进法治模式下社会矫正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形成依法维护公民基本权利的舆论氛围;二是新闻传媒报道和运作必须在法治

轨道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维护社会利益和公众利益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新闻传媒功能和作用;三是推进新闻传媒治理法律和法规的健全和完善,在法律的渠道下保障新闻传媒的良性发展,保障新闻传媒的合法权力,保障和规范新闻传媒的市场行为和社会行为,特别是为公众服务行为,使新闻传媒成为依法治国的一个基本领地,开掘以民主法治为依托的传媒现代性进路。

2.坚守社会良心,扩展公平正义。作为社会协调重要渠道的新闻传媒,是社会的良心,是扩展公平正义的制度化资源:首先,承当公众利益理性博弈的载体;其次,围绕社会公平正义展开传媒运作。其三,引导有利于公平正义的社会舆论。其四,关注和监督社会的正义运作。

3.传播社会良知,推进启蒙协商。

首先,传播和谐的价值观,拓宽社会共识渠道。

其次,推动社会化学习,提高公众的现代素质。1)提高新闻传播品味 2)输入现代性的知识和观念。为现代人理性生存提供实用的智慧、提供有助于公众形成开放、宽容、进取心态的精神食粮。3)推动媒介素养教育。

其三,传播社会良知,促进社会的持久协商。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是拓宽社会协商的媒介通道。公正、全面、客观地传播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使社会的协商成为可能。促成人们在互相交流和协商中加强自我教育,使社会良知变成习俗化行为。

4. 传导社会“良俗”,倡导诚信友爱。

新闻传媒首先必须把诚信作为生存的根本。以给予公众更多的信息和精神获益性为基本信用,向社会提供负责任的、全面的、真实的、准确的信息。

二在新闻传媒的市场化运作中,坚持基本道德立场,不向受众提供伪劣信息产品。 三新闻传媒报道对社会诚信的维护和传播。

八 媒介产业结构调整现状:【联系媒介融合问题】

传媒产业的组成结构,它包括报纸广告、报纸发行、期刊广告、期刊发行、图书出版、电视广告、有线电视收费、广播广告、广告公司、音像制品、电影、移动媒体、网络媒体共13个门类。

当前媒介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

武汉大学新闻学院传播方向博士考试专题

(1)新媒体在整个媒介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变化

新媒体的快速成长是推动中国传媒产业变化的主要力量。移动传媒和互联网成为主要拉动传媒产业发展的新双架马车,并代表了未来传媒产业发展的方向。伴随着移动媒体和网络在整个传媒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增加的趋势,传统媒体所占比重相比较而言则呈下降态势。网络游戏、网络广告、电子商务三类业务收入在互联网经济市场规模中占比72.7%,成为互联网经济的主要构成。

(2)传统媒体向数字化转型

现在传统媒体仍旧以广告作为最大的经济来源,对广告资源的竞争愈来愈激烈;此外,报纸的生存环境愈来愈恶劣。在传媒市场,受众有三个层次的需求:规模化需求、多样化需求和个性化需求。伴随着传媒业的发展和技术的革新,传统媒体已可很好满足受众前两项需求。但由于传统媒体由于缺乏大规模定制的渠道,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却难以满足。

郑保卫等人认为,一个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多媒体并存”的新的媒体格局,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新技术冲击下,传媒市场的竞争和垄断双双被强化。未来传媒市场将演化成一种竞争性垄断的市场,传统传媒业的纵向市场结构裂变为横向市场结构。新的发展压力要求传统媒体要尽快实现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的发展,不能拘泥于老地盘。

(3)媒介融合会使整个传媒产业结构发生彻底的改变

“三网融合”是关系到我国信息化水平提升,以及新媒体产业科学发展的带有根本性、关键性、全局性的战略目标,也是长期受体制困扰、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这不仅意味着我国传媒产业格局即将发生相应的重大调整,而且,意味着相关传媒产业的内容生产、服务提供、运营模式、经营理念等都将发生相应的重大变化。媒介依靠自身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时。而媒介间的资源、业务及品牌的关联与整合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旋律。

九.传媒转型(传媒业的转型包括市场化转型、民本化转型、数字化转型。)与社会转型(现代化、市场化、民主化、全球化)

1.市场化转型:指的是传媒组织由过去的单一宣传工具、事业单位而逐步成为具有事业与企业双重属性的市场主体;

2.民本化转型:指的是媒介角色正在从过去纯粹的党和政府的喉舌向党领导下的国民信息传播工具的转型;

3.数字化转型:指信息技术的创新、传播与扩散,直接而剧烈地引发了媒介融合,导致新闻信息传播与媒介形态的数字化发展趋势。

民本化转型具体实施阶段:+1978年以前,中国社会是一个总体性社会。所谓总体性社会是一种“社会高度一体化,整个社会生活几乎完全依靠国家机器驱动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三个中心高度重合,国家对社会实行全面垄断和控制。整个社会的沟通媒介被全面纳入到自上而下的纵向沟通系统之中。

武汉大学新闻学院传播方向博士考试专题

+1980 年代改革开放的初期,伴随着社会改革“放权”与“分权”双重机制的共同作用,政府对新闻媒介开始放权,并赋予传媒一定的经营和发行自主权,加之

国民信息需要的迅速觉醒与释放, 推动新闻报道向“半自主”的新闻场域转型。因此,随着社会改革和新闻改革的推进,社会、媒介、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开始形成,传媒开始了自身的大众化历程。

+经过了20 世纪90 年代、21 世纪初期的发展, 民本化战略主导了传媒内容生产和新闻报道的基本演进方向,这集中表现在:

第一 尽管现在我们的传媒依然接受执政党(政府)的新闻宣传思想指导,但同时也强调“以受众为本位的”新闻报道理念;

第二,新闻传媒的总体结构由党媒、市场化媒介、公共媒介等不同类型的媒介构成,媒介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公共元素,一种能够影响社会的“软元素”;

第三,新闻传播的运作,注重社会公众知情权的实现,尤其是近几年来新闻传媒对诸如广州孙志刚事件等新闻事件所做的透明化报道,就是新闻专业主义开始张扬的结果,也显示了中国新闻传媒宏观政策的价值重心正在逐步地向满足民众的信息知情权、最大限度地保障民众在社会生活的意见表达权的方向转移;

第四,新闻报道“平民化”倾向彰显,传媒的“亲民”形象日趋浓烈;

第五,以网络的论坛、博客、播客等为媒介的网民个人新闻传播,影响着新闻传播活动和社会舆论的生成与发展。

市场化转型:产业化战略就是新闻传媒从单纯的文化、精神生产的事业单位沿着经营和理性的轨迹向企业状态过渡的一种战略。媒介经营的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向独立的企业法人过渡,并以平等、竞争的原则建构内外关系,从而

形成经济学意义上的“同类企业的集合体”,形成媒介产业。

传媒产业化战略的实施遇到问题。例如,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媒介大市场,传媒产业链不健全,产权结构单一、归属不清晰,资本运营不到位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 都依赖于传媒产业发展环境的优化和产业化战略的持续推进。

产业化战略的实施:

一,构建全国统一的媒介大市场。新闻出版体制的改革的关键是巩固和推广已经取得的探索成果,实现“三分一转”。所谓“三分一转”即:政府和企业管办要分离, 公益性和经营性出版单位在管理上要分类,采编业务和经营性业务要分开,改革的核心是转企改制。而实现“三分一转”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必须打破传统的媒介市场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格局,构建全国统一的媒介大市场。

二,继续培育媒介市场主体与产业集群。

继续培育市场主体,组建跨媒体、跨区域的媒体企业及其产业集群,这是

与媒体市场构建相配套的战略举措。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区、武汉

城市圈等改革开放前沿地区和传媒产业发达地区,组建多媒体、跨区域媒介集团,进而打造新闻传媒产业集群,提升传媒业的产业集中度与规模。

三,推进媒体资本运营。

依据我国媒体产权结构从一元向多元演进的趋势,媒体资本运作的范围要从增量传媒扩展到存量传媒,从单纯的上市融资发展为融资、投资和增资的整体运营。

四,形成合理的、科学的产业政策

以保证产业制度、政策资源的科学合理供给。媒体产业政策应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组织、产业技术和产业布局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协调规制。

媒体数字化战略是指传媒产业适应数字化趋势,促进其整体变革和产业升级的发展走向。信息技术的创新、传播与扩散,直接而剧烈地引发了新闻信息传播与传媒发展的数字化

武汉大学新闻学院传播方向博士考试专题

转型,仅仅从新闻传播这一个角度来看,数字化已经使之呈现传播活动网络化、传播渠道复合化、传播主体多元化、受众和市场的碎片化、产品形态多媒体元化、信息流通的全球化、传播机构形态两极化等七大趋势。

数字化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在传媒运作层面,媒体数字化发展战略目标与思路不明确,媒体互动形式化,内容缺乏创新,跨媒体运作的数字技术平台还不成熟;在媒介经营层面,“微内容”的聚合开发不够,商业模式不清晰,核心竞争力不强;数字媒体规制层面,新闻事实的核查机制缺乏, 科学有效的媒体规则尚未形成,数字版权的保护有待加强。

推进媒体的数字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可能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一些对策:

第一,建立数字媒体观,构建完整、统一的数字媒体渠道系统。

数字媒体观,就是把一切基于数字技术的媒体形态都视为具有共同技术内核、运作规则、分享基础的统一体;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媒体视为一体, 整体考虑资源共享与利用。在此基础上,科学规划、协调促进传媒业与电信业的整合,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的合并,以形成完整、统一的数字媒体渠道系统。

第二,大力推进数字化内容开发创新,彰显内容为王,形成媒体的核心竞争优势

要将非数字化的内容数字化,即将存在于纸张、胶片、录像带、录音带、计算机文件上的内容转化成适合在数字媒体系统储存、传播的数据格式,实现传统内容的数字转化。 第三,探索媒介形态创新,优化数字信息技术平台。

构筑和优化适应传播新技

术更新与发展的崭新业务运营平台, 将是媒介数字化发展

的一项主要任务。数字信息技术运营平台系统的内容服务

第四,构建数字媒介盈利模式。

第五,构建数字媒体规制系统。从新闻事实的核查与传播,到网络传播安全、数字版权的保护等各个环节,需要构建数字媒体的规制系统。

十.政治文明建构与新闻改革

1】政治文明建构是新闻改革的基石:政治文明包括文明的政治理念、文明的政治制度和文明的政治秩序。其中,文明的政治理念是政治文明的灵魂和精神指导,文明的政治制度是政治文明的主要标志和行为规范,文明的政治秩序是政治文明的真实体现。1.改革开放初,邓小平把政治文明建构作为政治改革头等大事来抓,重点放在坚持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等方面。2.02年1月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胡锦涛强调,要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健全民主制度,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信息公开是保障人民这四种权力的具体措施,是政治文明民主建构的重要环节。

2】新闻改革反映并推动政治文明建构

第一时期:1978至1992年 新闻改革推进思想解放[新闻业务与思想观念的改革]

a. 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1978年5月《光明日报》

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实际出发是新闻改革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媒介迈出了从制度本位向新闻本位回归的第一步。

b. 制度本位致媒介报导存在着语言僵化、冗长死板等弊端,促使新闻改革从

业务改革入手,以改革媒介的采、写、编、评为突破口,克服原来新闻报导中的“假、大、空、长、套”的弊病,向“真、短、快、活、强”的目标推进。

c.80年代,媒介摆脱了“黑头文件”的桎梏,理念上表现为以“传者为中心向受众为中

武汉大学新闻学院传播方向博士考试专题

心”的过渡,这是制度本位向新闻本位在理念上的回归。在这之后萌发的内容为王、大民生和民本主义等新提法都是这一理念的延伸. 80年代中期,由于思想观念的逐步解放也充分解放了新闻的生产力,媒介的能量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媒体的深度报导异军突起,力图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在此时期,新闻改革为政治文明建构在理论层面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在思想领域政治文明建构提供了依据。

第二时期:1992年至2002年 新闻改革推进市场经济[新闻体制的根本改革]

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确认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新闻事业发展新思路 “事业性质,企业管理”。除新闻领导体制改革之外,还有新闻管理体制的改革、新闻制度和新闻政策的改革、新闻队伍和新闻教育改革以及新闻经营管理的改革都被提出并在实践中探索。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是我国政治文明建构的又一起点。【1996年1月我国首个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建立】

第三时期:2002年至2008年 新闻改革推动文化产业改革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此阶段的政治纲领,党中央作出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给新闻在体制机制上的深层改革带来机会。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启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新闻出版方面23个集团已经或正在变成企业集团公司,100多家图书出版社改制到位,上千种经营性报刊转企改制,40多家报业集团实现企事分开,开始面向市场经营。“上市融资、媒介融合”成为这一阶段的关键词。

3】新闻改革在政治文明建构中的责任

媒介公信力缺失的原因:一是媒介“虚假广告”“广告泛滥” 二是从业人员道德失范(个人/商业利益和公众/社会利益间的冲突)三是媒介的娱乐低俗化倾向,原因:一是媒体市场竞争的空前激烈,成为新闻泛娱乐化道路的时代背景;二是经济效益的驱使。利益最大化促使媒体追求发行量、收视率和覆盖率,从而在对新闻素材的处理上,通过对娱乐化元素的加入,来制造一些八卦花边新闻,满足部分受众的猎奇欲、窥视欲。 十一:报业集团的成长路径

一、聚合:从核心能力到综合竞争力

聚合,是指报业集团以资本、品牌为纽带,通过自建、合作、兼并等方式,集成不同地域、不同媒介形态的媒体,形成跨地域、跨媒体传媒运营的格局,其要义在于通过聚合与核心能力相关的媒体, 共享集团现有的核心资源(品牌、人才等)、复制集团的核心能力(内容生产理念与能力、影响力等),从而通过核心资源的增值、核心能力的扩张,建构起集团全新的综合竞争力。

其一,跨地域聚合,通过集成不同地域的媒体,实现报业的跨地域扩张,可具体分为横向聚合和纵向聚合。横向聚合主要通过跨省区办报,在全国范围聚合资源

区域壁垒、文化差异、地方保护、资源瓶颈等因素使得横向聚合存在较高的风险与成本,现阶段可优先实施以区域化为核心的纵向聚合。纵向聚合主要是中心城市报业集团通过纵向的区域化合作、扩张,集成次中心城市(市、县等)的读者资源和报业资源。包括以下形式: 一是中心城市报业集团在地级城市创办城市读本,二是通过与地市级报纸合作或收购地市报,创办地方版,三是直接收购市县报纸。

其二,跨媒体聚合,通过集成不同形态的媒介,构筑全介质的传播渠道和传播能力。报业集团在集成平面(报纸、杂志、出版)、网络、移动媒体等媒介形态方面卓有成效,逐步聚合起一个由日报、杂志、网络、手机报、智能手机及移动终端(iPhone、iPad 等)客户端甚至户外LED 等共同构成的价值网络。跨媒介融合方面,主要将核心资源与能力

武汉大学新闻学院传播方向博士考试专题

贯通到不同媒介形态中,构建一个立体化、全媒体式的品牌体系和营销体系。

二、联盟:从自我发展到合力发展

战略联盟是为了获得补充资源,并可通过整合补充资源,将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集中到一起,合作开发新的资源,刺激新型市场或业务的出现。

+++报业联盟 “寒冬论”(2005年)和报业联盟元年的2007年

客观地说,绝大部分报业联盟并未给各报业带来预期价值,甚至转化为一种仪式性联盟,“大多数媒体联盟都根本不具备联盟存在的条件,大部分都是姿态性的,或是为了追求形式的好看和制造噱头,很难产生‘1+1>2’的聚变效应。”

报业联盟的缺点: 1.受限的成长空间。大多报业联盟仍局限于广告、新闻、发

行、人才等领域的联动、交换,以共享资源,提高新闻的传播效率,相互吸收先进理念及发展经验等,这就决定了报业通过联盟所获得的资源并非是亟需的能弥补成长能力缺陷的互补资源, 而是对现有资源的一种交换或者再分配,导致难以找到新的价值成长空间和市场。明确地说,联盟目标所在的广告资源不太可能随着联盟的出现而增加。2.极度的不稳定性。报业联盟各单位各有所图,有的为了稳固市场地位,有的为了扩大影响力的范围,有的看重联盟的短期交易和利益, 有的为了学习联盟成员的先进理念和经验,有的将联盟作为压制对手的暂时机制 总之, 联盟缺乏统一、稳固、相容的战略目标,加之加入联盟的成本低、结构松散,大多是在没有相互投资和产权合作的情况下建立的一种联合或者合作协议关系,在这样一个不完全的契约状况下,当个体利益与联盟利益发生冲突时,极可能寻求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而不考虑联盟的公共利益,最终导致联盟瓦解。3.利益分配的模糊与不确定性。各报业之间本身就存在着或直接或间接的竞争关系,其加入联盟的动机都是为了利益,但在报业联盟松散的结构之下, 不同区域的各报在资源共享中的贡献率如何衡量、核心所指的广告资源如何共享、有限的资源如何再分配等,都存在操作上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各报缺乏明确的收益预期。

对策: 1.寻求能弥补自身成长能力缺陷的补充资源,这是报业集团实施战略联盟最核心的原则。其能力结构缺陷更多地体现在跨媒体、跨行业发展之路上,需更多地将视野转到建立跨媒体战略联盟、跨行业战略联盟上,以从报纸产业之外获取能创造价值的资源和能力。2. 建立稳固的联盟关系,这是报业集团持续实施战略联盟的基础.a. 尽量选择与报纸产业不相关甚至与传媒产业不相关的联盟伙伴, 与盟友之间处于一种非竞争性或竞争性弱的关系。b. 尽量建立与报业现有资源和能力相关的新产品、新业务,开发与市场拓展型的联盟,将思维从单一利用对方资源、市场优势,关注如何将自身业务打入对方市场的竞争思维.c. 三是双方共同投资,进行股权式战略合作.d. 明确利益分配与收益预期,这是报业集团实施战略联盟的前提。

++报业集团的改制实践主要有三种模式, 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为代表的广东模式, 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浙江日日报报业集团、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等为代表的浙江模式和以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为代表的上海模式。广东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通过管委会模式实施国有资产授权经营, 进行公司化改制后采取双元式法人模式, 让企业法人和事业法人在传媒集团内混合性并存, 以实现法人治理机制创新; 浙江模则在实施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基础上更突出强调对集团公司和经营者的监管和考核机制的创新; 上海模式的优点在于灵活运用相关政策, 采取经营资产剥离策略, 以实现报业传媒集团上市融资目标。从现有报业集团改制的三种模式来看, 其改制的重点和核心都是在进行采编与经营剥离的运作机制的创新, 离文化体制改革设立的公益报纸事业与经营性报纸产业两分开的终极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三.运营:从传媒产业到文化产业

武汉大学新闻学院传播方向博士考试专题

当报业集团因市场已近饱和、受制于政策等因素在现有领域增长乏力,难满足收益增长或风险规避的战略目标时, 就需在继续做好核心业务的基础上, 依托现有的资源和能力, 向其他产业扩张,找到新的价值增长点,既能有效提高集团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利润最大化,又能提高其抗风险能力,为做优核心业务提供经济支持, 提高集团综合竞争力。

之所以说文化产业是报业集团安全性的扩张空间, 基于以下三方面的因素:首

先,文化产业具有的附加值高、边际效用递增、经济萧条期的逆增长性、绿色环保等特征,使其具有很好的成长性。其次,文化产业已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将得到良好的产业政策支撑和资金扶持。再次,传媒产业居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 报业集团从传媒产业向文化产业扩张实乃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向外围层、相关层拓展,风险相对较低。报业集团要实现从传媒产业向文化产业扩张,需有效运用资本运营的手段,在充分运用自有存量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基础上,拓展融资渠道,有效融合社会资本,转变为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与管理者。

需强调的是,文化产业涵盖面广,涉及领域多,报业集团也应有选择性地进入和扩张。具体到我国文化产业,与欧美等国渐趋成熟稳定的结构秩序相比,尚处

于快速成长期,大多领域还有足够的投资回报空间,此时报业集团进入相关领域也能通过协同效应达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效果。然而,着眼于长远,伴随文化产业市场的竞争加剧及结构秩序的日趋成熟, 报业集团要形成良性循环的扩张格局,还得以自身的核心能力为基础,在文化产业特定的层次和具体领域建立竞争优势。

十二:新闻客观性原则(单波)

1.新闻客观性实质是主客合一:

新闻客观问题源于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 它首先假设客观性和主观性根本对立排斥,且真是客观性,假是主观性.事实在新闻报道中,二者难解难分,并不是简单的对立排斥关系.假相也是客观存在的,符合客观并非得到真实. 新闻报道要符合客观存在的事实, 这仅仅是强调了主观对客观本来就有的肯定性关系, 但这种肯定性关系并不能说明新闻真实就是客观性、或者存在于客观事实之中。只要理解了主客合一的真实结构, 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原则, 就不难发现, 新闻真实既不可能存在于人们生活之外的世界里, 也不可能仅与客体相关而与人的主体状态无关.所谓事实是主张世界应该追求独立、正确, 以避免为个人的好恶所歪曲,所谓价值, 则是指个人在意识或无意识中, 对这个世界所采取的应当如何的喜恶态度,但它的本源乃是主观的。因此, 当时的新闻工作者所企求的只是相信事实、怀疑价值判断. 新闻的客观性被赋予了两种意义:一是主观符合客观, 报道内容与报道对象的相关性、一致性;二是平衡、全面的认识形式。表面上看, 它建立了主客之间的

统一性, 实际上不把新闻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和实践去理解,不从人的主体方面去理解.新闻的客观性反倒成了主观的假设.+当现代西方哲学把目光投向人的时候, 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被主客合一的思维模式取代了,即认识的主客体之间从根本上说不是对立的, 而是统一的, 主体离不开客体, 客体离不开主体, 彼此互相依赖。统一是更加根本的状态,其对立是在统一的基础上产生的。所谓新闻的客观性就包含着动态地呈现客观事实的理性过程, 准确呈现客观事实的理性态度以及多向多面呈现客观事实的理性思维方法。于是, 新闻的客观性不再是可望不可及, 而是新闻传播主体的理性活动的内容,即除了准确、公正、多面地报道之外, 还深人事实, 通过理性的解说道出真相, 客观性与解释性处在有机的、动态的统一之中。

2.新闻客观性原则的价值

武汉大学新闻学院传播方向博士考试专题

1.“新闻不可能客观” 的观点实质是“ 人不可能客观”,似乎要从人本身的弱点来彻底否定客观性。也不得不看到, 为补救这一所谓的“弱点”,人提出了客观性原则来限制记者的主观。这样一来,这样的判断不能否定人对客观性的追求, 只是让我们感觉到它是作为否定性的环节蕴于对“ 人应该客观” 的肯定之中. “ 新闻不必客观” 的观点试图在所谓人有不够客观的先在弱点的人性论基础之上立论,这样的立论基础蕴涵对“ 人应该客观” 的肯定. 尽管新闻理论长期在哲学观上蔑视主客合一的客观存在, 由此导向对客观性的否定或把客观性绝对化, 但无法在理论上否定新闻客观性与主体需要的价值关系.

2.客观性原则的[固有]价值:提供阅听人充分的信息,避免党派纷争,吸引更多的读者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记者可保持中立转移言论责任,媒体免于受到政客及其他社会势力的打压报复等.它们是客观报道满足主题需要的外在效应,是表面的.

3.真正价值:媒介只有面对人的普遍需要—公平的态度、公开的报道、公正的呈现, 才能真正促进精神交往的社会化, 推动需要的扩大。如果报道一部分事实而隐藏另一部分事实, 呈现一部分人的观点而抑制另一部分人的观点,大大缩小了人的精神交往的空间, 而且会使人失去民主、自由、平等的理想, 失去理性精神, 失去精神交往得以存在的社会性道德意识网,新闻报道表现为负价值。新闻客观性的价值正在于通过扫除偏见而扩大人的精神交往的空间, 通过公开的报道、公正的呈现而使人拥有民主、自由、平等的理想和探求真相的理性精神, 维持主体间的社会性道德意识网。

+实践中的负面价值: 记者只是表面地、被动地呈现事实的多面而不去揭露真相时,为政治与经济利益所牵挂以客观报道作为规避责任的手段时, 没有真正面对大众的精神交往需要, 和人的理性精神. 这说明我们要认识新闻客观性与人的价值关系的复杂性. 十三:宣传[采编]与经营两分开[和党报理论与发展相关]

1.两分开的目的和实质

2003 年, 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铺开, 同时启动报业集团新一轮改革。公益性传媒与经营性传媒两分开的制度安排, 触及到了报业体制的核心---产权制度的改革,目的在于为报业进一步明晰产权界限, 既要保证报业能充分履行舆论引导、组织宣传等社会职责, 还要充分张大报业的产业属性, 使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规模化的发展。两分开已在新闻出版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广电业的数字频道的整体转制[三分开: 管办分开、政事分开、政企分开; 三分离:广电集团( 总台) 内部部分频道频率和部分资产实施事业产业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和制播分离]顺利推进, 而非时政类报刊的整体转制工作已提上日程。相比之下, 传统的广播电视业和报业集团的体制改革则进展迟缓, 尤其是报业集团的改革遭遇的问题最大。

2.报业集团两分开的具体做法

报业集团是以党报为龙头, 以报纸为主业的, 多功能、多层次、多品种的特殊产业集团,产业构成的多元性加大了体制改革的难度。采编与经营的剥离, 只是一种运作机制层面的变革, 是在为真正意义上的两分开作准备。要真正实现公益性传媒与经营性传媒的两分开, 必须将经营性资产实现整体转制, 使得报业集团内部事业法人和企业法人的相对独立, 即在逐步走向整体两分开的过程中, 对于党刊和时政类报纸实行建立党委领导下的事业法人治理结构; 而专业类、非时政类的报刊应在经营上实行集团控制下的企业发展, 引进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企业法人。

3.公益性传媒与经营性传媒的两分开

目的是使得经营性传媒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遵从市场规律, 尽可能实现它的经济价值,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财富。公益性传媒则承载着极为重要的社会化功能:

武汉大学新闻学院传播方向博士考试专题

环境监视、舆论引导、意见呈现等,同时肩负着维护政府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双重职责。所以, 经营性传媒充分实现着大众传媒的经济功能和产业功能, 那么公益性传媒充分地凸显出大众传媒作为重要社会组织的社会属性和职责。

公共传媒须重视:事业和产业双重属性下的混合体制和二元运作机制, 导致了中国传媒如中国报业在发展进程中明显的国家取向和市场利益取向。公共利益被忽略, 公众的知情权得不到充分保障, 公众表达长期处于一种缺失状态, 这有违传媒社会管理功能的全面履行. 有学者提出合理的传媒结构应当由国家传媒、公共性传媒、商业性传媒构成。国家传媒是政府管理社会的工具, 由国家承当其资源消耗的补偿; 商业性传媒则以商业利益为取向, 依靠市场实现其产业的发展; 公共传媒是非官方非赢利的传媒机构, 主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 其资源消耗补偿来源于社会公共服务体制。重视公共性传媒的作用, 充分保障公众的利益, 这应是传媒体制改革的方向.

++报业三大改革阶段

1.1978 年,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制度

2. 1996 年开始的报业集团化发展在产业化的基础上促进报业的整合, 提升了报业的整体实力。3. 2003 年, 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铺开, 同时启动报业集团新一轮改革。 十四:电视娱乐化与新闻娱乐化

1)电视娱乐功能突显将是今后电视传播的趋势之一:

1. 更草根:我国电视娱乐现象发展的平民化趋势

现代娱乐节目突破了传统娱乐节目的个别性和精英性,以给予观众与娱乐明星平等的身份、平和的态度、平高的视角,以及将这融在节目各环节中的一种精神境界的价值取向和表现形式.体现: 平民百姓直接参与到节目中去, 既满足娱乐的低层次需求,又满足尊严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高层次需求。如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快乐男声》 包括a. 普通观众的现场参与;b.电视娱乐节目与无数最具有“草根”特质的普通观众互动参与;c.普通“草根”观众的心理参与。

2. 更本土:我国电视娱乐现象发展的本土化趋势

本土化是指根据中国传统的文化积淀,以地方现实情况为基础,特别注重地方本土受众的审美习惯和欣赏习惯,制作而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地方文化发展的娱乐节目。体现:一 对国外优秀的电视娱乐节目的本土化改造。《开心辞典》改造《谁想成为百万富翁》,新增“家庭”因素。二 节目叙事方式、语言方式、镜头包装等呈现鲜明的本土化特色。这里重点以我国电视娱乐节目语言方式即地方方言特色来研究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本土化发展趋势。如湖南经济台的《越策越开心》。

3. 更竞争:我国电视娱乐现象发展的竞争叙事趋势

“竞争叙事”就是在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过程中,以竞争的方式来表现娱乐节目的核心理念和发展历程。电视市场进入收视份额竞争阶段,电视媒体的品牌战和淘汰赛打响,媒介内部节目之间的竞争明显,竞争叙事的强化提供了文化背景和时代动因. 在电视娱乐节目中通过一系列具有竞争性的节目环节设计,参与者与观众可体验竞争的激烈性及其带来的快感,无需承担竞争后果,以超功利的审美态度对待竞争.如:<梦想剧场><明星学院>等.

2)新闻娱乐化与媒体泛娱乐化

定义: 一 内容上注重软性新闻,二着力挖掘硬新闻中的娱乐性因素,三是形式上强调吸引力。

原因:1.社会成因: 社会处于转型期,人们对现实无所适从,从而产生紧张压抑情绪,生

武汉大学新闻学院传播方向博士考试专题

存竞争带来的心理压力, 娱乐化媒体成为受众压力缓释的好去处,新闻娱乐化也适时而生.

2.市场成因: 当市场逻辑成为主宰,发行量、收视率等标志着受众群的数量指标成为媒体的生命线,媒体须在竞争中追逐并保持市场份额,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转化为对受众群的追逐,而媒介产品生产和销售也不可避免地执行市场经济商品的通用原则,即什么商品最好销,消费群最大,就生产什么。效益为王,是新闻娱乐化的经济成因。

3.媒介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一味地娱乐新闻、哗众取宠,简单模仿国外港台娱乐报道方式,反映出一些媒体及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意识的缺失,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些媒体把新闻报道的重点放在炒作上,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把新闻做“软”上,淡化新闻所承载的社会批判功能和舆论导向任务,缺乏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精神,也缺少挖掘深度和培养高尚审美情趣的能力。

4.受众心理需求: 从受众心理的角度来看,媒体把重大严肃的硬新闻转化为富有个人色彩、戏剧性和故事性的软新闻,娱乐节目让受众亲身参与节目,能引发作为受众共鸣,进一步拉近和受众的心理距离。这是娱乐化新闻的受众基础。

5.跨文化冲击: 处在文化传播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西方国家新闻界所追求的突发性、显著性、异常性、接近性、重要性、人情味等新闻价值要素以及编辑方针、运营模式、操作方法的商业化取向不可能不会对我们的新闻媒介发生影响。

弊端:

1.传媒庸俗化,媚俗化,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倾向会使媒介的权威和社会责任感下降,公信力丧失,危害社会风气

2.受众自我精神的丧失,感性欲望的诱发和泛滥:a娱乐是排斥思考的文化,娱乐媒体培养了去聊的看客,而非冷静思考,有独立思想的人,降低了媒体的教育意义;b造就歌舞升平的浮躁环境,产生按摩麻醉功能;c.一味迎合受众猎奇心理,揭露他人隐私视作理所当然,不顾职业道德渲染暴力和色情场面调动受众欲望,社会公共道德岌岌可危.

3.过分强调媒体娱乐功能会影响其他功能的正常发挥.

十五:互联网监管到网络治理09年考过

1.在某种意义上,强制性的信息过滤和信息封锁政策,使网络监管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一种管制“暴力”,并且与网络事件中网民表现出的暴力言行产生三种对应:

(1)对私人领域的入侵。2008年的“姜岩事件”,网络上的污言秽语不堪入目,“人肉搜索引擎”的强大威力将网络上的道德义愤转化为现实生活的暴力行为。此时不得已而为之的“以暴止暴”—严格的网络监管成为公众的普遍诉求。

(2)民族情绪的放大。由于国内受众无法直接接收国外媒体,所有相关报道均来自网络转载,信息流通的不对称使信息内容退居次要位置,信息所传递出来的“情绪”成为主导,并迅速蔓延到网络的各个角落,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和匿名性激化了非理性的情绪放纵,网络监管对国际信源的强行阻断,客观上起到了“以暴促暴”的作用。

(3)公众舆论的宣泄。网络媒体对公众人物和政府行为的舆论监督功能在中国大陆现行的监管政策下实施的被动性与局限性,导致网民不断伺机寻求不满情绪的宣泄口. 对信息透明的渴求、对言论自由的期待,在网络事件中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得以爆发,网络监管与网络暴民之间形成“因暴致暴”的恶性循环。

++在“严管死控”之外探索网络治理的新途径,成为中国网络社会的必要选择。国际社会对中国网络监管形象的所谓“妖魔化”解读和单向度否定不但在某些方面影响到国家形象,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中国在互联网治理中的话语权。

2.网络治理的定义:按照联合国网络治理工作组的定义,网络治理是由政府、私营机构和

武汉大学新闻学院传播方向博士考试专题

公民社会从他们各自的职责出发,共同形成、发展和运用的原则、规范、章程、决策程序和制度安排,以此影响推进互联网的使用。

3.中国目前的网络监管实践,看起来符合联合国有关网络治理的一般框架:政府机构、网络运营商和网民们各司其责,各负其职;强调法制,强调依法监管,强调道德自律和社会责任等等。“治理”一词在中国当下政治实践中越来越多蕴含着“驾驭”、“支配”和“控制”的意义。在词义上“网络监管”意味着自上而下的程序,必然涉及对监管主体与监管对象的划分界定。这种自上而下的监管模式尽管保留着“政府/私营机构/网民群体”这样的三方构架,却同联合国网络治理工作组提出的三方构架截然不同,共享共治的基本精神与“监管被监管”的二元分离的原则形成鲜明的对照。当网络运营商和网民被定义为被监管方而剥夺了互联网治理的权利和义务之后,中国互联网监管模式里只剩下政府机构一家来制定政策,建立规则,设定议程,指涉问题并实施裁决。1996年至今,网络监管涉及到包括中宣部、国务院信息办公室、安全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等在内的14个政府部门,已发布近50部法律法规。建立了全世界最充分最完善的网络监管和网络规章制度。”然而相当一部分的行政法规没经过较大范围的社会讨论,仅在行政部门的“办公会议”通过。一些法规的条款之间完全重复,表达模糊而缺乏可操作性。

4. 互联网治理与监管的差异,表现出中国话语与国际话语的错位: (1)在模式上,监管反映出政府监督功能在中国传统语境中的强化,是自上而下的、单一主体的管理模式;而治理则建立在多主体管理架构之上; (2)在理念上,中国学者更强调通过政府监管来净化网络环境和网络舆论,治理的基本原则与终极目标是还原互联网的民主属性,形成自觉、自主、自治的网络舆论平台; (3)在实践上,网络监管倾向于通过强制性内容审查与过滤“防患于未然”,治理强调在自发式、自律性的网络环境中多种意见的交流与碰撞。在突显中国特色的网络暴力事件中,网络舆论导向折射出我国网络治理的特性与不足,从“监管”到“治理”需要从治理主体到治理模式的全面革新,从而让网络舆论发挥出最积极有力的作用。

5.网络治理建议:

1)政府从监管走向治理, 监督而非监控,最少侵犯公民权利.A.谨慎立法,首先选择适用现有法律,继而再根据互联网的特点修订现有法律或重新立法。许多“线下”法律同样适用于“线上”。立法时须广泛听取民意,召开各种形式的听证会充分论证治理手段的合理性, 完善相关的程序、机制[审查分级]以及专门的法律法规,打击互联网犯罪。执法须遵循正当程序,如网吧监控实名登记,向谁登记,谁有权获得登记资料 B.政府不是互联网的唯一的管理者,还赋予互联网中的受益者以一定的管理责任,如政府主管部门拥有互联网管理责任,接入服务商对内容提供商有一定管理职责,内容提供商对网站内容负有一定管理责任,网民要对其所发布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履行职责的将会受到违法的指控和制裁。最大的好处是分散了政府的管理责任,使管理力量最大化,管理痕迹最小化。

C.对自身的治理,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进行网络舆论引导。D.强调国际协调合作,联合行动。E.技术(安全技术的研发,快捷方便有效),行政(约束力小,随意性强,监管部门多,职责不清,协调成本高),和法律(强制性强,不易随形势,环境变化而变通)手段相协调。

2)加强自律机制的建立,倡导互联网行业自律和协调, 各种专业协会通过行业规范、公约等共同认可的条文推动行业实施自律,以确保行业行为符合法律规定和道德要求。使互联网行业能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下健康发展。预防多于惩治。加强公共教育[学校家长的角色承担必不可少],提高网民素养和自律能力,远离网络暴力,不做网络暴民,文明上网;

3)借鉴外国的治理方法,如美国, 对不同信息会有不同的审查要求,最重要是保证网民个人隐私类信息。加强技术手段管理[网络过滤技术等],完善相关的程序、机制[审查分级]

武汉大学新闻学院传播方向博士考试专题

以及专门的法律法规,打击互联网犯罪;加强成人网站的管理和重视保护未成年人,尤其是儿童免受网毒,鼓励公众参与对互联网的监督. 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互联网的立法及执法工作,将国家安全及公共利益置于首位。逐步推行网络实名制。

十六.媒介认知研究[媒介接触 媒介认知 媒介评价 媒介期待]

传媒人的日常生活信息来源倚重电视、报纸和网络, 他们接触大众传媒的频度和时间上形成了电视第一、网络第二、报纸第三、广播第四的模式; 他们重视媒介传播新闻信息与引导公共舆论, 但对所在传媒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与职业态度的满意程度较低, 对其所在媒体的经营理念和经营创新能力满意度评价不高, 同时认为多头、多层管理对新闻媒介资源的有效配置不利。他们期望新闻媒介以全面、客观、平衡的报道, 满足受众的知情权, 发挥预警功能, 提供决策参考,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司局级干部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信息来源倚重电视与报纸, 他们在接触大众传媒的频度和时间上形成了电视第一、报纸第二、网络第三、广播第四的模式。在媒介认知上, 他们重视媒介传播新闻信息与引导公共舆论的功能, 推崇电视与报纸的强势舆论监督, 但同时认为舆论监督的总体力度应该加强, 传媒对重大突发事件应该进行全面真实的报道, 多头多层管理对新闻传媒资源的有效配置不利, 新闻媒介对普通民众的关注程度不够; 在媒介评价上, 他们面对突发事件时首选电视, 认同“我国媒体的公信力正在下降”的观点, 并认为导致我国媒介公信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虚假新闻增多、内容低俗化、重大新闻有所隐瞒.在媒介期待上, 他们认为我国新闻媒介最应该加强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客观报道, 希望新闻媒介首先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客观、全面、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 持续报道社会问题以提供决策参考、发挥预警功能, 进而使新闻媒介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农民日常生活信息来源倚重电视媒介以及村民会议传播,他们接触大众传媒的频度和时间形成了电视第一、报纸第二、网络第三、广播第四的模式。媒介功能认知方面,他们重视媒介传播新闻信息与引导公共舆论,但认为大众传媒最大问题是“与自己距离太远”,加之“虚假新闻增多”等因素,导致其不太喜欢大众传媒。媒介对农民阶层的报道和关注不够,只有少数媒介关注“三农”。媒介需要多关注进城打工农民,重视对“三农”政策传播。农民期待发展农村电视和网络媒介, 加强对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关怀,客观、全面、真实地报道农村情况,持续报道农村社会问题,禁止虚假、空泛的报道等等。

十七 新媒体及研究[09年考过]

1.定义: 新媒体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称为“第五媒体”。 +新媒体,就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无线或有线传输网络,向用户提供视听内容服务,发挥传播功能并与用户互动的媒介的总和。

+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新媒体的特征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商业性和分众性[个性化传播,如收看定制节目]

2. 新媒体的盈利模式:目前主要经济支柱是广告,而影响广告的直接因素就是收视率,为了提高收视率媒介的通常办法是播放观众喜爱的节目,必然导致传播的误导性,从而造成新媒体的失灵.

3.新媒体的发展机遇:1>新媒体在现行的制度格局下,其在资本市场上的活跃程度,在市场整合的开合度上有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如:传统媒体在跨地域,跨媒体的扩张兼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h1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