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学教程课后题答案(完整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3-17 10: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1.名词解释: 国际投资:是指以资本增值和生产力提高为目标的国际资本流动,是投资者将其资本投入国外进行的一阴历为目的的经济活动。

国际公共(官方)投资: 是指一国政府或国际经济组织为了社会公共利益而进行的投资,一般带有国际援助的性质。

国际私人投资:是指私人或私人企业以营利为目的而进行的投资。 短期投资:按国际收支统计分类,一年以内的债权被称为短期投资。 长期投资:一年以上的债权、股票以及实物资产被称为长期投资。

产业安全:可以分为宏观和中观两个层次。宏观层次的产业安全,是指一国制度安排能够导致较合理的市场结构及市场行为,经济保持活力,在开放竞争中本国重要产业具有竞争力,多数产业能够沈村冰持续发展。中观层次上的产业安全,是指本国国民所控制的企业达到生存规模,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及较大的产业影响力,在开放竞争中具有一定优势。

资本形成规模:是指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如何筹集足够的、实现经济起飞和现代化的初始资本。

2、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投资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一)投资规模,国际投资这这一阶段蓬勃发展,成为世纪经济舞台最为活跃的角色。国际直接投资成为了国际经济联系中更主要的载体。

(二)投资格局,1.“大三角”国家对外投资集聚化 2.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不断增加 3.发展中国家在吸引外资的同时,也走上了对外投资的舞台

(三)投资方式,国际投资的发展出现了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 (四)投资行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行业重点进一步转向第二产业。 3.如何看待麦克杜格尔模型的基本理念?

麦克杜格尔模型是麦克杜格尔在1960年提出来,后经肯普发展,用于分析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理论模型,其分析的是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出国、资本输入国及整个世界生产和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麦克杜格尔和肯普认为,国际间不存在限制资本流动的因素,资本可以自由地从资本要素丰富的国家流向资本要素短缺的国家。资本流动的原因在于前者的资本价格低于后者。资本国际流动的结果将通过资本存量的调整使各国资本价格趋于均等,从而提高世界资源的利用率,增加世界各国的总产量和各国的福利。

虽然麦克杜格尔模型的假设较之现实生活要简单得多,且与显示生活有很大的反差,但是这个模型的理念确实是值得称道的,既国际投资能够同时增加资本输出输入国的收益,从而增加全世界的经济收益。

第二章

三优势范式

决定跨国公司行为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基本因素有三,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所有权特定优势(Ownership)指一国企业拥有能够得到别国企业没有或难以得到的资本、规模、技术、管理和营销技能等方面的优势。邓宁认为的所有权特定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资产性所有权优势。对有价值资产的拥有大公司常常以较低的利率获得贷款,并且具有广泛的资金来源渠道。②交易性所有权优势。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产, 包括生产诀窍、营销技能、信息、专利、管理、品牌、商誉等。大公司拥有丰富的组织管理经验和大批各种专业的人才,

形成管理方面的优势。③规模经济优势。规模经济带来的研发、创新优势以及低成本优势。企业规模越大,就越容易向海外扩张,成为国际企业。寡头企业多利用直接投资来扩大化规模经济的优势。

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内部化优势是指拥有所有权优势的企业为避免市场不完善而把企业的所有权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所获得的优势。由于外部市场的不完美及市场失灵,企业必须具有把所有权优势内部化的能力。只有通过内部化在一个共同所有的企业内部实行供给和需求的交换关系,用企业自己的程序来配置资源,才能使企业的垄断优势发挥最大的效用。

所有权优势指出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而内部化优势决定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与形式。但是,一个企业具备了所有权优势并将之内部化,还不能准确地解释直接投资活动,因为出口也能发挥这两种优势。因此,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仍只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区位特定优势(Location)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比另一国家或地区能为外国厂商在本国或本地区投资设厂提供更有利的条件的优势,也即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投资环境。

区位特定优势决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生产布局的地点选择。

具体的区位因素包括:①劳动成本和自然资源。对外直接投资在选择区位时,优先考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尤其是标准化以后的产品。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合适的气候条件②市场潜力。多数情况下,国际企业只有当其产品能够进入或部分进入东道国市场的条件下,才会作出直接投资的决定。③关税与非关税壁垒。贸易壁垒会影响国际企业在直接投资和出口之间进行选择。④政府政策。政府的政策情况和投资环境状况直接影响投资的国家风险,包括有关的金融贸易政策、法律完善程度、基础设施、公用事业、运输通讯等情况。

2.试述垄断企业优势理论和内部化理论的异同

垄断优势理论从市场不完全性和企业的特定优势角度出发,论述了发达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决定因素。而市场内部化理论着重从自然性市场不完全出发。并结合国际分工和企业国际生产组织形式分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书)

企业拥有这些特有财产本身的特殊优势,这种财产的内部化过程赋予了企业以特有的优势。内部化理论通过对中间产品市场缺陷的论述,将海默的理论进一步延伸,将交易成本纳入不完全市场的研究中。只要内部化的收益大于内部市场交易成本和为实现内部化而付出的成本,企业便拥有内部化优势,从而可以实现跨国经营。内部化理论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ppt.)

3.试述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适用性理论 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的适用性理论 1.小规模技术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威尔斯80年代提出的小规模技术理论弥补了传统直接投资理论把竞争优势绝对化的不足。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低生产成本,这种低生产成本是与其母国的市场特征紧密相关的。威尔斯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比较优势:(1)拥有为小市场需要提供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2)发展中国家在民族产品的海外生产上颇具优势。(3)低价产品营销战略。

2.技术地方化理论:英国经济学家拉奥在对印度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和投资动机进行深入研究后提出的。主要观点:发展中国家企业对进口的技术和产品加以改造和创新,更好满足当地市场,便会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证明落后国家企业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可能性。3.国家利益优先取得论:从国家利益的角度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其对外直接投资有其本身的特殊性。这些国家的企业按优势论的标准来衡量是根本不符合跨国经营的条件。但是由于国家战略利益的原因,企业不得不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寻求和发展自身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将支持和鼓励企业进行跨国经营活动。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国际投资环境

指影响国际投资的各种因素相互依赖、相互完善、相互制约所形成的矛盾统一体,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了一国对外资吸引力的大小。

2硬环境

指能够影响投资环境的外部物质条件,如能源供应、交通和通信、自然资源以及社会生活服务设施等。

3软环境

指能够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各种非物质形态的因素,如外资政策、法规、经济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以及社会文化传统等等。

4.冷热比较分析法

指出要从政治稳定性、市场机会、经济发展与成就、文化一元化、法令障碍、实质障碍、地理与文化差异等7个方面对各国投资环境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其中,政治稳定性、市场机会、经济发展与成就、文化一元化同属“热”因素,而法令障碍、实质障碍、地理与文化差异同属“冷”因素。“热”因素越大,“冷”因素越小,一国投资环境越好,外国投资者在该国的投资参与成分就越大。

3.简述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的重要性及其决定因素P73 重要性:它是开展国际投资活动所具备的一切条件的有机整体。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了一国对外资吸引力的大小。

决定因素: 自然因素:它是跨国投资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某些情况下对一定的投资项目起着决定性作用;

经济环境:是最直接、最基本的因素,也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政治因素:是指东道国的政治状况、政策和法规; 法律环境:是直接关系到安全性的问题的重要方面 社会因素:指对投资有重要影响的社会方面的关系。

3.试总结各种国际投资环境评估方法的基本思路和共性 P81

基本思路和共性是将总投资环境分解为若干具体指标,然后再综合评判。 4. 案例分析

分别运用等级尺度法和要素评价分类法对英国的投资环境进行计分和评价P84

等级尺度法:1.货币稳定性(4-20分)2.近五年通货膨胀率(2-14分)3.资本外调(0-12分)4.外商股权(0-12分)5.外国企业与本地企业之间的差别待遇和控制(0-12分)6.政治稳定性(0-12分)7.当地资本供应能力(0-10分)8.给予关税保护的态度(2-8分)

要素评价法:I=AE/CF(B+D+G+H)+x 投资环境激励系数(A) 城市规划完善度因子(B) 利税因子(C) 劳动生产率因子(D) 地区基础因子(E) 效率因子(F) 市场因子(G) 管理权因子(H)

5. 试结合本章专栏3-1和专栏3-3,分析我国改善投资环境的重点和具体措施。 改善投资环境的重点是改善软环境和社会因素中的价值观念、教育水平、社会心理与习惯。 具体措施是降低贸易壁垒、提高私有财产保护程度、降低企业运行障碍、提高政府清廉程度、提高经济自由程度和提高法律完善程度。

4.国际投资环境具有

1)综合性:国际投资的特点和现代经济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国际投资环境整体是由多

种因素综合构成的。

2)系统性:构成国际投资环境的各个因素既有各自独立的性质和功能,又是相互连接、相互作用的,它们共同构成国际投资环境系统。这个系统的功能强弱不仅取决于各个因素的状况,而且还取决于各种因素相互间的协调程度。

3)层次性:

影响国际投资活动的各种外部因素是存在于不同的空间层次上的,有国际因素、国家因素、国内地区因素和厂址因素。国家环境包括政治、法律、经济、社会喝自然五大因素,但厂址环境一般不包括政治、法律因素,而在国家环境中政治、法律、经济因素是最重要的;在厂址环境中,自然和广义的基础设施等尤为重要。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一性质要求投资环境时,必须对四个层次的投资环境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整个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

4)相对性:

同样的投资环境会对不同的投资活动,显示出不同的功能作用。产生这一性质的原因在于, 国际投资本来就是相对于投资活动而言的,不同的投资活动所要求的投资环境和受同一环境因素的影响是不同的。这启示人们在评价和改善投资环境时,不仅可以从共性出发,进行总体上的评价和改善,而且应从特殊性出发,针对具体投资活动评价和改善。

第四章.

1名词解释:

国际直接投资(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是指一国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单独或共同出资,在其他国家的境内创立新企业,或增加资本扩展原有企业,或收购现有企业,并且拥有有效管理控制权的投资行。

横向型投资是指一国企业到外国投资建立与国内生产和经营方向一致的子公司或附属机构,同时这种机构或子公司能独立地完成产品的全部生产与销售过程------一般适用于机器制造业和食品加工业。

纵向型投资是某一企业到国外建立与国内的产品生产有关联的子公司,并在母公司与子公司间实行专业化协作--------多见于汽车、电子等专业化分工水平较高的行业。

绿地投资又称创建投资,是指跨国公司等投资主体在东道国境内依照东道国的法律设置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所有权归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

股权投资([1]Equity Investment),指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是指企业(或者个人)购买的其他企业(准备上市、未上市公司)的股票或以货币资金、无形资产和其他实物资产直接投资于其他单位,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可以通过分得利润或股利获取,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取得。

横向型投资:也称水平型投资,是指母公司将在国内生产的同样产品或相似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扩展到国外子公司进行,使子公司能够独立地完成产品的全部生产和销售过程。 垂直型投资:也称纵向型投资,是指一国企业到国外建立与国内的产品生产有关联的子公司,并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实行专业化协作。

2.跨国并购<控制外国股权投资>与绿地投资方式的对比 (一) 从短期角度来比较

尽管并购方式和新建投资方式的FDI都为东道国带来国外金融资源,但并购方式所提供的金融资源并不总是增加生产资本存量,而在新建投资的情况下则会增加。并购方式不太可能转移新的或比新建更好的技术或技能,而且可能直接导致当地生产或职能活动(如研发)的降级或关闭,而新建并不直接减少东道国经济的技术资产和能力。当利用并购方式进入一个国家时,不会创造就业,还可能导致裁员,新建在进入时必定会创造新的就业。并购方式能够加强东道

国的集中并导致反竞争的后果,而新建能够增加现有企业的数量,并且在进入时不可能直接提高市场集中度。 (二) 从长期角度来比较 跨国并购常常跟随着外国收购者的后续投资,如果被收购企业的种种关联得以保留或加强,跨国并购就能创造就业。这两种方式在就业创造方面的差异更多的取决于进入的动机,而不是取决于进入的方式。并购和新建FDI都能带来东道国缺少的新的管理、生产和营销等重要的互补性资源。从东道国角度看,需要FDI的原因部是FDI能够在新领域中带来资本(如工业产权),从而有助于当地经济的多样化.总的说来在并购方式中,现有资产从国内所有者转移至国外所有者手中,而在绿地投资方式中,有现实的直接投资资本或效益资本发生了跨国的流动,因此在东道国,跨国公司所控制的资产至少在理论上是新创造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绿地投资在FDI中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跨国并购已成为跨国公司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保持有利竞争地位而更乐于采用的一种跨国直接投资方式。随着全球投资自由化的进一步发展,这种趋势将更加明显地体现出来 3. 简述国际合作经营企业和国际合资经营企业的异同(第四章) 两者的共同点: 都属于国际直接投资的范围,都是共同投资兴办企业,共同管理、共享收益、共担风险; 它们都要考虑投资项目的利润水平、投资的安全保障以及东道国投资环境等 两者的不同点:主要是在法律依据、组织形式、利润分配、债务负担等方面。 国际合作经营企业与国际合资经营企业的异同点比较表,见下表所示: 国际合作经营企业 国际合资经营企业 共同点 都属于国际直接投资的范围,都是共同投资兴办企业,共同管理、共享收益、共担风险; 它们都要考虑投资项目的利润水平、投资的安全保障以及东道国投资环境等 不性质不同 契约式合营企业,其投股权式合营企业,根据出同点 资和服务等不计算股份和资比例确定各方的权利义务 股权 组织形式可以是法人式企业,也法人式企业 不同 可以是非法人式企业 投资收益根据合同规定承担各各方不论以什么方式出资不同 自的责任、权利、义务。可必须以货币计算股权比例,且以采用利润分成、产品分按股权比例分享受益、分担风成,或其他方式。 险。 有的合同还明确规定,保证外方的收益达到一定的金额,促使外商更愿意合作。 投资回收通过固定资产折旧、产主要通过利润分成收回投方式不同 品分成办法收回。 资。 合营期满,剩余财产全部归合营期满,剩余财产通过估算东道国合作者所有,不再进按出资比例分配。 行清算。 外商收回的投资只限于投

的期限和条件向同一借款人提供融资的方式。

5)银行兼并:泛指一家与其他用户或非银行市场主体之间的并购行为,并购银行通过这种行为来实现资产经营一体化

6)分行:跨国银行根据东道国的法律规定设立并经营的海外分支机构,是母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具备独立的法人地位,受母行委托在海外进行各种国家银行业务。(课本P175)

7.)附属行:由跨国银行与东道国有关机构共同出资设立或对当地银行兼并、收购而成立的,大部分股权(50%以上)归跨国银行所有。

8)联属行:P175由跨国银行与东道国有关机构共同出资设立或对当地银行兼并、收购而成立的,大部分股权(50%以上)归东道国机构所掌握。

9)代表处:p176跨国银行不具备设立分行或附属机构条件的地方设立的办事机构,是跨国银行最低层次的海外分支机构。

10.)国际联合银行:p176由一些银行组织而成的集团,每家银行以持股的形式各掌握低于50%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2、跨国银行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跨国银行的基本特征,是通过其所拥有的国际网络,在国际间行使其职能。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派生性;(2)具有全球战略目标;(3)国际业务经营的超本土性;(4)管理试行集权化。

3、简述跨国银行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 答:1)逐渐形成时期(12世纪-20世纪初),从外部看,跨国银行国际业务量提升开始;从内部看,开始开展批发业务以及银行投资业务,跨国银行主要分布在资本主义国家。2)迅速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投资规模扩大,势力格局有较大变化。3)调整重组阶段(20世纪90年代-20世纪90年代中期),跨国银行兼并活动频繁,着力于内部机构的调整与改善。4)创新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国际银行的重组并购愈演愈烈,跨国银行向全能化发展,电子化推动跨国银行的创新,跨国银行加强本土化经营策略。

4、试析跨国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的差异。

(1)海外分行:是跨国银行根据东道国法律规定设立并经营的境外机构,是母行的一个组成部分,且不具备独立的法人地位,受委托代表母行在海外经营各种国际银行业务,其资产负债表列入母行的资产负债表,而且其信贷政策和经营战略同母行也保持一致,母行则须为其承担无限责任。(2)附属行或联属行:这两种形式作为独立法人在当地注册的经营主体,是由跨国银行与东道国有关机构共同出资设立或对当地银行兼并、收购而成立的,跨国银行

因持股关系而承担有限责任。两种形式的区别在于:附属行的大部分股权为跨国银行所有,而联属行大部分股权由东道国机构掌握。他们往往可以经营许多分行所不允许经营的业务,在较大限度进入东道国市场。(3)代表处:是在跨国银行不具备设立分行或附属机构条件的地方设立的办事机构,是跨国银行最低层次的海外分支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向母行提供地政府或企业的经济信息和其他有关情况,它可以为总行承揽业务、介绍客户,但不能从事存放款业务。(4)国际联合银行是20世纪60年新兴的跨国银行组织。它是由一些银行组织而成的集团,每家银行以持股的形式各掌握低于50%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其主要业务是在欧洲货币市场上从事大额贷款,它同银团不同,后者仅为一种松散的组织,各银行一个字名义进行活动,而前者是一个独立完整的经济实体。(五)爱治法公司是美国跨国银行根据1919年修订的联邦储备法允许设立的最为重要的、经营国际银行业务的海外分支机构形式。存在两种类型:银行爱治法公司及投资爱治法公司。前者是美国跨国银行经营国际业务及设立海外分行的主要机构,后者则通过对国外金融机构投资为母行建立附属行等等。

5、跨国银行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关系。 1)跨国银行与跨国公司的混合成长

当跨国公司开始形成进行国际活动的同时,银行即依靠国外代理行关系从事国际业务,为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和对外投资提供服务。随着跨国公司的增多、国际活动规模的扩大,资本主义国家的银行便在国外代理关系的基础上配合跨国公司的海外活动在各国开设分行和附属机构,以此为跨国公司的全球金融需求密不可分。

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在认识、组织形式等方面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直接联系主要表现在:①银行拥有公司的相当股票控制额,有权参与公司的业务经营,反之亦然。②跨国银行不但与工业公司相互渗透。③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交换经理人员。

2) 跨国公司对跨国银行的需求

跨国公司对跨国银行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对全球性金融网络的需求、对跨国银行广泛和多样性服务的要求以及对跨国银行国际组织方式和分布的影响

①对全球性金融网络的要求,由于跨国公司需要建立全球性的资金联系,而其自身作为实业性公司又难以为此有效地在各国设置金融网点,便产生了对跨国银行全球网络的要求。

② 对跨国银行广泛和多样性服务的要求。既然跨国公司从事复杂的国际投资和贸易等活动,对规避风险和伺机牟利的要求极其强烈,这就需要跨国银行提供种类齐全的国际金融服务。

③对跨国银行国际组织方式和分布的影响。跨国公司对为其服务的跨国银行分支机构的资信和地位具有的要求。

3) 跨国银行对跨国公司的支持 在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贸易和投资中,跨国银行充分展现出对跨国公司的金融支柱的作用,具有特别的重大意义。

①各种资金支持。跨国公司经常遇到为本身扩张计划而筹措的大笔资金的问题,尤其是二战以后,总体来看,借入的资金的比重在逐渐扩大。而跨国银行作为当今世界主要的国

际借贷资本市场,具有在世界范围内调动资金的能力。

②分散跨国风险。跨国银行参与跨国公司的投资,分担跨国公司的资金压力和投资风险,并运用资金、信息等专业优势,得到跨国公司单独投资所不可企及的投资安全和效益

水平。

③信用中介服务。这类服务主要是指为各跨国公司及其分公司的往来账户的结算、货币收支、国际汇兑、闲置流动资金的存放等。

④提供其他服务。二战后,跨国银行的专业范围不断扩大,其他业务深入到跨国公司的各个环节。

4) 跨国银行在国际投资中的作用。作为金融类的跨国企业,跨国银行在国际投资中发挥中服务中介枢纽的作用,这是跨国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作用。

①跨国银行是国际直接投资者跨国融资的中介。跨国公司在进行国际直接投资时,往往会产生巨大的资金需求;同时,国际上有存在着众多的间接投资者或短期信贷提供者,产生巨大的资金供应。

②跨国银行是投资者跨国支付的中介。由于跨国银行拥有分布广泛的海外支付机构和代理行网络,因而能够为投资者在世界范围内办理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业务,充当起国际支付的终结。

③跨国银行是为跨国投资者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的中介。由于跨国银行拥有覆盖全球范围的机构网络和广泛的客户以及同业关系,因而掌握有大量的信息,承担这信息的中介作用。

6、跨国银行不同发展阶段的兼并特征有何区别和联系?

7、试析跨国银行重组化、全能化和电子化的发展趋势的背景,及其对现代金融的作用和影响。

答:跨国银行一方面延续了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并购风”,通过规模效应、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来巩固和增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则加强了业务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创新来寻求

新的竞争优势。总结跨国银行发展原因:1)世界经济的发展造就了一批具有优势的跨国银行2)全球跨国公司的扩张要求银行跟随到海外提供服务3)各国对银行业的政策激励其开展跨国经营4)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银行业的调整和重组。

作用:作为金融类跨国企业,跨国银行在国际投资中发挥着服务中介枢纽的作用。1.跨国银行是国际直接投资者跨国融资的中介:1)传统业务可以通过汇集小额、短期的资金向资金需求者提供大额、长期的信贷,并且通过商业票据的承兑、贴现等为其创造灵活性2)(证券化)在负债业务方面,凭借自身的声誉和资信优势,通过发行自己的债务凭证,如银行债券等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聚集起大量资金;在资产业务方面,通过把对借款人的债权转化为股权和债券,增强了流动性。2.跨国银行是投资者跨国界支付的中介:跨国银行拥有分布广泛的海外分支机构和代理行网络,因而能够为投资者在世界范围内办理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业务。3.跨国银行是为跨国投资者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的中介:跨国银行拥有覆盖全球范围的机构网络和广泛的客户以及同业关系因而掌握有大量信息,此外跨国银行汇集了许多财务管理、投资分析方面的专家,可以向投资者提供多方面的咨询服务,帮助公司把握风险,更为有效地扩展海外业务。4.还具有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在海外进行直接投资、控股跨国公司间接参与国际投资活动等作用。

跨国银行除了在国际投资中的积极作用外,也有一些消极的影响,如对东道国环境的破坏,易造成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等。

8、案例分析

1.跨国银行设立的特点:(1)具有派生性:英国巴克莱银行是英国的三大商业银行之一,,以其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优势为基础让新南非政府大力欢迎巴克莱银行进驻南非。

(2)国际业务的超本土性:英国巴克莱与南非混合银行的“联姻”承接了大量的外国资金涌入南非

2.跨国银行运行的特点:采用附属行的海外分支机构运行模式,南非政府为巴克莱银行并购南非混合银行开了绿灯,并批准英国巴克莱购买南非混合银行50%以上的股份。

第九章

一、名词解析 国际投资风险:是指在特殊环境下和特定时期内客观存在的导致国际投资利益损失的可能性,是一般风险的更具体形态。

外汇风险(Foreign Exchange Risk )也叫汇率风险,是指各国货币汇率变动给投资者的预期投资收益带来的不确定性,特别是使投资者蒙受损失而丧失预期收益的可能性。

折算风险:是指由于外汇汇率的变动而引起的企业资产负债表中某些外汇资金项目金额变动的可能性。它是一种账面的损失和收益,并不是实际交割时的实际损益,但它却会影响企业资产负债的报告结果。

交易风险:是未来现金交易价值受汇率波动的影响而使经济主体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外汇买卖风险:有称金融风险,是本币与外币之间的反复兑换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交易结算风险:又称商业性外汇风险。即在以外币计价成交的交易中,因为交易过程中外汇汇率的变化使得实际支付的本币现金流量变化而产生的亏损。

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由于市场条件和生产技术等条件的变化或生产、管理、决策的原因而导致企业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市场营销风险:是指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活动过程中,由于出现不利的环境因素而导致市场营销活动受损甚至失败的状态。

财务风险 :指整个企业经营中遇到入不敷出、现金周转不灵、债台高筑而不能按期偿还的风险。

人事风险:人事风险是指企业在员工招聘、经理任命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是指开发新技术的高昂费用,新技术与企业原有技术的相容性及新技术的实用性如何而可能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国家风险:亦称政治风险,是指在国际投资中,由于东道国国在政权、政策法律等政治环境方面的异常变化而给国际投资活动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主权风险:是指东道国从本国利益出发所采取的不受任何外来法律约束而独立自主地处理国内外事务时,给外国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征用风险:是指东道国政府基于主权的需要对外国资本予以没收或接管时,没有按照国际法,通过硬通货,向被征用的外国企业进行足额补偿。战争风险:东道国国内发生骚乱内乱,与别国发生局部战争,从而给外国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

政策风险:由于东道国制定或变更政策而给外国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 二、国际投资风险的影响因素 : 1.东道国的投资环境

2.外国投资者的投资项目目标构成 最终目标:Max. Profit直接目标:资源利用型,市场占领型, 避免贸易摩擦型 ,情报获取型

3.投资项目的合理性 4.投资者经营管理水平 5.投资项目的生命周期

三、1.套期保值 2.提前或推迟支付3.利用货币互换4.选择计价货币 四、

1.风险规避。是指事先预料风险产生的可能性程度,判断导致其产生的条件和因素,在国际投资活动中尽可能地避免它或改变投资的流向的管理措施。

(1)改变生产流程或产品(2)改变生产经营地点 (3)放弃对风险较大国家的投资和贷款计划

2.风险抑制。是指采取各种手段减少风险实现的概率以及经济损失程度的管理措施。 (1)加强对本国派出的技术人员、经理和劳动者驻地和工作场所的警戒,防止当地宗教冲突和内乱的骚扰。 (2)拍卖撤回企业的资产,减少风险损失。 (3)当东道国发生战争或骚乱时,为避免人员伤亡,投资国将其本国人员撤回大使馆或本国等。

3.风险自留。是指投资者对某些无法避免和转移的风险采取现实的态度,在不影响投资根本利益的前提下自行承担下来的管理措施。是一种积极的风险控制手段,使投资者为承担风险事先作好种种准备。 如:(1)国际银行对风险大的国家贷款时,适当提高呆账准备金率,有备无患。 (2)在某国内乱或战争刚停止,政治经济尚未稳定但有稳定趋势时,投资者迅速恢复对该国投资,捷足先登,占领投资市场。 (3)当某一大型跨国公司的某一子公司面临国有化威胁时,继续保持正常的生产和经营等

4.风险转移。是指风险的承担者通过若干经济和技术手段将风险转移他人承担的管理措施。 1)保险转移。(2)非保险转移: 如签订合同、保证书、银行、公司、政府的担保。

五、投资前:对特定东道国的国家的风险实证分析。办理海外保险。与东道国政府进行谈判。

投资后:制定灵活的生产和市场战略。制定灵活的财务战略。制定短期利润最大化战略。

第十章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以控制企业部分产权、直接参与经营管理为特征,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的的资本对外输出。

税收饶让亦称\虚拟抵免\和\饶让抵免\。指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在国外得到减免税优惠的那一部分,视同已经缴纳,同样给予税收抵免待遇不再按居住国税法规定的税率予以补征。

经济特区:主要是指国家政府为了吸引外资或国际跨国企业入驻而设立法律比本国更为宽松或具有优惠条件经济发展的区域,除有省级经济决策权外,还可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更为开放的政策。

《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是世界贸易组织管辖的一项多边贸易协议。它由序言和9条及1个附件组成。其条款主要有:范围、国民待遇和数量限制、例外、发展中国家成员、通知和过渡安排、透明度、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委员会、磋商与争端解决、货物贸易理事会的审议等条款

税收抵免:是指行使居民税收管辖权的国家,在对本国居民纳税人国内外全部所得征税时,允许纳税人就国外已经缴纳的所得税额部分或全部从本国应纳税额中抵扣。

1、 p276

2、投资协定属于投资自由化措施的范畴,这就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在双边投资框架下在保护外国投资者利益、规范政府对外国投资的管理、金融自由化等方面做出较大的调整。长期来看,双边投资协定的签署为外国投资进入和本国的海外投资提供更加便利的措施和保护,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更快地融入全球经济,广泛地参与国际合作,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进而促进国内就业的增加,促进经济增长。大量的外资进入同时也能够在更大规模的通过竞争、劳动力流动、示范效应等方式促进东道国产业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东道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特别是对于中国来讲,双边投资的签订还可以有效地促进中国海外投资的扩张,可以很好的缓解长期以来由于贸易顺差导致的外汇储备激增,为减少贸易摩擦创造有利条件。然而,双边投资协定显然是一把双刃剑,发展中国家从双边投资协定中获取的是潜在的利益,这些利益能否实现很大程度取决于发展中国家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现实条件

但是双边投资协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威胁和挑战却是实实在在的,接受发达国家的双边投资协定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主要包括:(1)给予外国投资者或公司事先设立的权利将严重偏离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现有的对外资管理的政策和措施。事先设立的投资权利规定意味着即使没有进入东道国的外国投资者同样有权利参与各种形式的投资。东道国不得不降低或放弃对外国投资资格审查、批准或者进入资格约束的权力,破坏东道国已有的外资管理法律,限制东道国政策的自由度和空间,甚至侵害东道国的主权。(2)外国投资者享有国民待遇,东道国只能给予外国投资者相对于本土投资者同样或者更好的待遇和权利,限制东道国对本土投资者给予的优惠待遇,限制东道国对本土幼稚产业的扶植和培育。(3)东道国许多已有的“履行要求”(performance requirement)将被迫放弃,比如要求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本土企业建立合资企业、要求外国投资者技术转移、要求使用本国原材料及零配件等投资措施将被废除。除了在协定中规定的例外条款之外,外国投资者可以在所有行业自由设立100%控股的独资企业。(4)东道国不能对外国的投资者资金的流入和流出做出限制,在双边投资协定下,如果投资者认为由于东道国政策的限制和变动使其权力遭受损失可采用征收条款起诉东道国政府。外国投资者资金自由无限制转移会破坏东道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增大金融危机爆发的潜在风险。在危机出现时,无法限制外国投机基金及工具进入以及限制资金的对外转移。在美国新加坡签署的双边投资协定中,新加坡希望对短期投机资金的自由转移条款列入例外,而美国则不同意,双方妥协的结果是只允许新加坡将几种特定类型的资金自由转移列入例外。(5)投资协定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行业。在美国参与的投资协定中包括服务行业,在市场准入方面,美国的双边投资协议采取的是“反向列举法”(Negative list approach),即只要没有例外列出的行业,都是东道国需要采取完全自由化政策的行业。

第十一章

1、 名词解释

存托凭证 是指国外受托金融机构在取得发行国股份公司股票的基础上发行的一种替代性证券,代替原股票在国外上市流通。

买壳上市 是指通过收购另一家已在海外证券市场上市的公司即空壳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份,取得对上市公司的实际管理权,然后注入本国国内资产和业务,已达到海外间接上市的目的。

服务外包是将生产或经营过程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交由其他实体完成的一种商业运作方式。

2、 简述当前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结构的主要特点 p316 一 投资方式分析

1 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方式主要为新建投资,近年来,并购投资日益成为外资进入我国的重要方式,但其占全部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并不高,尚处于起步阶段。

2. 外商直接投资的经营方式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等,中外合资,合作企业是中国吸收外资的主要方式,外商对华投资的独资化日趋明显

3、投资方式趋向系统化。 二、资金来源结构 1.外资来源日益多元化 2.发张中国家和地区占主导 3.亚洲国家和地区占有绝对优势 三、区域结构

1.“东重西轻”的不平衡格局

2. 外资的区域分布呈明显的“北上趋势” 四、行业结构

1、投资集中在制造业领域,在制造业内部,开始向重工业和高科技产业扩展 2、服务贸易领域成为外贸新热点。

3、 试分析中国未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向。 P327页, 一、产业结构方向

制造业的主导地位不变,服务业外商投资增长速度会加快。 二、区域分布

外资将逐渐打破目前高度集中的格局,向全国扩展 三、外资投资方式

独资企业和外资并购会继续增加

4、我国在吸引外资方面与印度相比我国在股权、投资领域、税收等方面政策优惠得多,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比印度大得多,从印度利用外资政策的经验与教训中,我们可得出如下几点启示:

(1)外资政策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利用外资的规模。

印度由于长期对外国投资股权和领域限制过严,对跨国公司在印企业实行歧视性税收,印度对外资股权长期坚持限制在投资领域限制严。“外汇管制法”实施后,迫使跨国公司撤出印度,在1974-1979年期间,跨国公司在印企业从540家减少到358家。导致直接投资发展缓慢,自91年以来放宽对外国投资的限制,利用外资迅速增加。

(2)政局稳定是扩大外国投资的前提条件。

印度由于民族%教派矛盾复杂,政局动荡。议会反对党力量强大,非政府组织影响大,制

约了政府的利用外资政策。有些外国投资项目由于各种反对势力牵制,被迫搁浅。如马哈拉施特拉邦执政的国大党政府与美国三家公司达成一项,#亿美元的大型发电厂合同,印度人民党和印度教教派主义的湿婆军借此大肆攻击,后两党联盟在1995年邦选举中获胜,上台不久便单方面宣布废除合同。

(3)改善投资环境是扩大外国投资的关键。

印度基础设施差,官僚作风盛行,办事效率低下,索贿成风,腐败严重,严重影响外国对印度投资。外国公司手续难办,投资中经常受到各种干扰。投资环境差导致协议投资难以履行。到1999年1月,累积协议投资额为540亿美元,而实际到位金额为160亿美元,不足30%。在70年代印度曾被列为投资环境最差的国家之一。

(4)印度将成为与我国利用外资竞争的主要对手。

印度虽然目前利用外资不及我国,印度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经济改革步伐加大,经济增长强劲,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印度对外商的吸引力增大,外商认为印度的优势在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巨大的消费市场+庞大的廉价劳动力队伍;中产阶级达1.5-2.5亿人;较为完善的金融%税收制度,与国际接轨的会计制度;较为健全的法律体系+英语运用广泛。印度政府在《1995-1996财政年度经济报告》中提到\如果印度在今后20年要保持7%至9%的增长速度,我们必须做好准备,促进外国直接投资迅速增长,以达到类似中国年吸收。300多亿美元的水平。\我国与印度利用外资竞争将更加激烈。

5、国际投资学简答试分析我国未来吸引外资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1、继续积极有效地吸收外商投资,但引资重点应从数量转移到质量。

2、取消外资优惠政策的时机还不成熟,但应进行外资优惠政策的调整,将引资政策调整到以目标定位为主的轨道上来

3、利用外资政策合理引导外资的投向。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升级将是支持经济有效增长的重要条件之一。

4、吸引外资的措施应该从政策优惠向完善软硬环境和确立管理体制优势转变。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主要依靠投资鼓励措施来吸引外资。

我国在吸引外资方面与印度相比我国在股权、投资领域、税收等方面政策优惠得多,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比印度大得多,从印度利用外资政策

的经验与教训中,我们可得出如下几点启示:

(1)外资政策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利用外资的规模。

印度由于长期对外国投资股权和领域限制过严,对跨国公司在印企业实行歧视性税收,印度对外资股权长期坚持限制在投资领域限制严。“外汇管制法”实施后,迫使跨国公司撤出印度,在1974-1979年期间,跨国公司在印企业从540家减少到358家。导致直接投资发展缓慢,自91年以来放宽对外国投资的限制,利用外资迅速增加。

(2)政局稳定是扩大外国投资的前提条件。

印度由于民族%教派矛盾复杂,政局动荡。议会反对党力量强大,非政府组织影响大,制约了政府的利用外资政策。有些外国投资项目由于各种反对势力牵制,被迫搁浅。如马哈拉施特拉邦执政的国大党政府与美国三家公司达成一项,#亿美元的大型发电厂合同,印度人民党和印度教教派主义的湿婆军借此大肆攻击,后两党联盟在1995年邦选举中获胜,上台不久便单方面宣布废除合同。

(3)改善投资环境是扩大外国投资的关键。

印度基础设施差,官僚作风盛行,办事效率低下,索贿成风,腐败严重,严重影响外国对印度投资。外国公司手续难办,投资中经常受到各种干扰。投资环境差导致协议投资难以履行。到1999年1月,累积协议投资额为540亿美元,而实际到位金额为160亿美元,不足30%。在70年代印度曾被列为投资环境最差的国家之一。

(4)印度将成为与我国利用外资竞争的主要对手。

印度虽然目前利用外资不及我国,印度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经济改革步伐加大,经济增长强劲,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印度对外商的吸引力增大,外商认为印度的优势在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巨大的消费市场+庞大的廉价劳动力队伍;中产阶级达1.5-2.5亿人;较为完善的金融%税收制度,与国际接轨的会计制度;较为健全的法律体系+英语运用广泛。印度政府在《1995-1996财政年度经济报告》中提到\如果印度在今后20年要保持7%至9%的增长速度,我们必须做好准备,促进外国直接投资迅速增长,以达到类似中国年吸收。300多亿美元的水平。\我国与印度利用外资竞争将更加激烈。

国际投资学简答试分析我国未来吸引外资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1、继续积极有效地吸收外商投资,但引资重点应从数量转移到质量。

2、取消外资优惠政策的时机还不成熟,但应进行外资优惠政策的调整,将引资政策调整到以目标定位为主的轨道上来

3、利用外资政策合理引导外资的投向。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升级将是支持经济有效增长的重要条件之一。

4、吸引外资的措施应该从政策优惠向完善软硬环境和确立管理体制优势转变。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主要依靠投资鼓励措施来吸引外资。

第十二章

一、名词解释 产业内贸易量:是指某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所能形成的母国相关生产环节的交易份额。这种份额越大,对国内产业的辐射越广,对拉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越有利。优先选择产品供应链长的产业能够增加产业内贸易的量。(P340)

股权投资:指一资金形式投资国外经营企业,并对企业拥有全部或部分所有权和控制权的投资。(P345)

非股权投资:指不以持有股份为主要目的的投资方式,包括:技术授权、管理合同、生产合同、共同研究研发、合作销售、共同投标和共同承揽工程项目等。(P345)

三、进一步分析我国不同行业对外投资区域的选择(P342)

1、贸易型企业类型:a.市场大或有发展潜力;b.国际化的商务环境;c.接近主要市场;d.与主要市场国关系良好,利于企业建立全球营销网络

2、生产型企业类型:a.政治稳定;b.外资政策优惠,宏观经济稳定;c.优越的生产要素条件,资源要素有互补性;d.接近主要市场地向别国出口便利;e.东道国产品的国际形象好,利于“原产国”效应;f.全球竞争对手的存在

3、研发型企业类型:a.世界工业创新的主要源泉;b.具有高素质或低成本的研究与研发人员;c.拥有迅速增长的消费群体,便于把握新型消费群体

五、试析我国中小企业应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1、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1)积极开展对发达国家的投资

根据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和我国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中小企业应该积极发展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这些国家主要指美国、加拿大、欧盟、日本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20多个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它们目前是世界上对对外直接投资者最具吸引力的地区。

2)巩固和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

许多发展中国家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受到资金和技术的限制,许多资源未得到开发利用。因此,应加大对这些资源丰富的国家投资。另外,我国与一些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相比,在技术方面具有某些相对优势,我们可以将即将淘汰的产业向这些国家转移。

3)加快投资东欧地区和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

东欧地区和俄罗斯等国正在成为世界上另一个迅速崛起的吸引外国投资的热点地区,我国中小企业也应考虑将其作为跨国发展的区域。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这些国家有的政局尚不稳定,经济秩序较为混乱,通货膨胀率较高,外汇支付能力有限,从而,在该地区进行投资可能会带来较大的风险,故应采取谨慎的态度。

2、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

根据当代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新特点和世界产业发展状况,同时考虑到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及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我国中小企业应以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突破点,扩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规模,逐步提高对金融保险等服务业的投资比重。

3、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 一是投资模式,建海外稍售于公司模式

这是一种“国内生产,国外销售”投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并不是在东道国设立生产基地或研发中心,而是要建立自己的国际营销机构,借此构建自己的海外销售渠道和网络,将产品直接销往海外市场,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二是股权设置,在股权设置上采用合资方式

对我国中小企业而言,由于自身在规模、资金、国外管理经验等方面的限制,很难发挥独资经营的优势,风险较大,因此宜采取合资的方式。与东道国企业搞合资或与国内企业合作,有助于利用两种资源、两种文化、两方能力和两个市场。

三是进入方式,在进入方式上采用产业集群进入 波特认为,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可以获得外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范围经济。前者来源于因同行业企业数增加而导致的产业规模扩大,和与其他企业的联系所带来的成本的节约。外部范围经济是指把具有产业联系的生产过程分工到数个企业进行时,各企业实现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所带来的成本的节约。

第一章 绪论

一、国际投资的基本概念 (一)国际投资的定义

1.国际投资的含义 说明:(1)投资主体主要有:跨国公司、跨国金融机构、官方与半官方机构、居民个人等。 (2)投资要素包括:实物资产、无形资产、金融资产。 (3)涉及两类国家:投资国、东道国。

(4)就一国而言,国际投资活动包括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

2.与国内投资的关系 国际投资 国内投资 联系 都是一种投资行为,都追求利润最大化 投资区国内、国外 仅限于国内 区域 别 体现的双重关系 不存在国与国之间关系 的关系 制约因投资国与东道国的法规政策双仅受本国法规政策素 重制约 制约 评价标双重标准 单个标准 准 (2)区别 掌握 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间接投资 对企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投票权>25% 的有效控制 美国商务部:投票权>10% 不足即为国际间接投加拿大、日本:50% 资 国际惯例:在企业资本中的比重>10% 中国国家统计局:在企业资本中的比重>25% 利益的投资者关注持久利益 投资者关注短期利益 持久性 波动性 不易受短期波动因素的影响 易受短期波动因素的投资动机多样化 影响 投资客体具有较强的非流动性 单一投资动机——金融收益 投资客体流动性较好 二、国际投资的产生与发展 (一)初始形成阶段(1914年以前) 投资方式以国际间接投资为主。

(二)低迷徘徊阶段(1914~1945年) 投资方式仍以国际间接投资为主。

(三)恢复增长阶段(1945~1979年) 形成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导地位。

(四)迅猛发展阶段(1980年以来)

出现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 第二章 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

一、早期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1.代表人物:纳克斯、麦克道格尔和肯普

2.主要观点:资本流动的直接动因是利润动机,产业因素的变动会引起国际资本供求关系变动。

3.评价

贡献:深刻触及到直接投资的本质特征

不足:没有明确提出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对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未做出区别,没有很清晰地分析国际直接投资。

二、西方国际直接投资的主流优势理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

又称为:所有权优势理论、公司特有优势理论

1.代表人物:海默、金德尔伯格、凯夫斯、约翰逊、梅吉、尼克尔博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gh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