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教案
更新时间:2023-09-16 10:59:01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绪论
一、生命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启发学生举例说明新陈代谢
概念:通过同化和异化过程,生物体实现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生命活动过程,即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过程。为最基本的生命活动特征,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结束。
同化过程:生物体不断地从体外环境中摄取有用的物质,使其合成、转化为机体自身物质的过程。吸收能量过程。
异化过程:生物体不断地将自身物质进行分解,并将分解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产生能量过程。 以上两过程同时进行并相互依存,是需要酶作用的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过程。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物质代谢必然伴随着能量的产生和转移、利用,而能量的转变也必然伴随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2.应激性 3.兴奋性
概念:生物体内可兴奋组织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
刺激:引起组织产生兴奋的环境变化。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等分类,有强度和作用时间的要求。 可兴奋组织:神经、肌肉、腺体。
兴奋:可兴奋组织受刺激后产生可扩布的动作电位。 兴奋性表现:兴奋:相对静止——活动,弱——强 抑制:活动——相对静止,强——弱
例:肌肉活动的兴奋——收缩耦联、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活动、心脏活动的强弱变化。 比较应激性和兴奋性的区别。 4.适应性
概念:生物体所具有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客观环境的长期影响可使生物体形成与环境相适应的,适合自身生存的反应模式。 例:气候服习、高原环境中人体红细胞增多
耐力运动员心脏肥大,肌纤维增粗。运动训练过程实质上为人体机能对运动形式和运动强度的适应过程。 启发学生结合运动实例说明适应性在训练比赛中的重要性 5.生殖
二、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及调节的控制
1
细胞外液——内环境: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的生存环境。 内环境理化因素相对稳定——稳态
稳态不断受到影响,又不断得以维持——正常生理机能维持
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也保持相互联系和彼此影响。体内调控机制调节生理机能,使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适应并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和生物节律。
体内主要调控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生物节律
例:神经系统对运动中代谢率增高的适应性性调节:心输出量增加,呼吸频率变化等 内分泌对运动中代谢率增高的适应性调节:心输出量增加,呼吸频率变化等。 (一)调节 1.神经调节
概念:神经系统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机能调节过程 结构基础:反射弧 基本过程:反射
调节特点:快速、准确、短暂 例:运动神经对肌肉活动的支配性调节 2.体液调节:
概念:人体血液或体液中的化学物质如激素等进行的生理调节。 基本过程:内分泌腺、组织等——血液——靶器官或细胞 调节特点:缓慢、广泛、准确
例: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肾上腺素对心血管机能的调节、甲状旁腺素对钙磷代谢的调节 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的作用和特点。 3.自身调节
不依赖外来神经、体液调节,局部组织在特定的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适应性反应。 例:肌肉活动的初长度调节 4.生物节律 (二)调解的控制 1.非自动控制系统 2.反馈控制系统
用图示解释反馈调节的作用。启发学生分析实例中哪些是属于正、负反馈。
2
3.前馈控制系统
三、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历史与研究现状 (一)研究方法
1.动物试验法:① 慢性试验;② 急性试验
2.人体试验法:① 运动现场测试法;②实验室测试法 (二)历史与研究现状 1.运动生理学的历史
希尔被誉为“运动生理学之父”。当时出版了三部运动生理学名著: 《肌肉活动》、《人类的肌肉运动-影响速度与疲劳的因素》和《有生命的机械》。
我国的运动生理学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的40年代。生理学家蔡翘于1940年出版了《运动生理学》一书。 1957年北京体育学院为我国首次培养出运动生理学研究生。其后,在高等学校体育东中也先后成立了运动生理学教研室。1958年成立了国家体育科学研究所,其中设置了运动生理学研究室,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研究运动生理学的科研机构。70年代末至80年代,是我国运动生理学的教学及科研工作的第二次飞跃发展时期。
2.当前运动生理学的几个研究热点 四、运动生理学的发展趋势 1.微观水平研究不断深入 2.宏观水平研究更加发展 3.研究方法日益创新 4.应用性研究受到重视 5.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第一章 骨骼肌机能
人体的肌肉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大类。骨骼肌的主要活动形式是收缩和舒张。通过舒缩活动完成运动、动作,维持身体姿势。
骨骼肌的活动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支配下,在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下完成的。 第一节 肌纤维的结构
一、肌原纤维和肌小节——与解剖学结合复习肌纤维的结构
3
1.肌细胞即肌纤维
2.肌纤维(肌内膜)集中形成肌束(肌束膜),肌束集中形成肌肉(肌外膜) 3.肌纤维直径60微米,长度数毫米——数十厘米 4.肌肉两端为肌腱,跨关节附骨 二、肌管系统 三、肌丝分子的组成
第二节 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可兴奋组织的生物电现象是组织兴奋的本质活动——(结合《绪论》有关问题提问) 生物电活动包括静息电位活动和动作电位活动,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一、静息电位
1.概念: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所存在的电位差。(视图) 2.产生原理
① 细胞内外各种离子的浓度分布是不均匀的; ② 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各种离子通透具有选择性;
③ 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而对Na+的通透性较小,K+向细胞外流动。造成细胞外电位高而细胞内电位低的电位差;
④ 随着K+外流,细胞膜两侧形成的外正内负的电场力会阻止细胞内K+的继续外流,当促使K+外流的由浓度差形成的向外扩散力与阻止K+外流的电场力相等时,K+的净移动量就会等于零。这时细胞内外的电位差值就稳定在一定水平上,这就是静息电位。由于静息电位主要是K+由细胞内向外流动达到平衡时的电位值,所以又把静息电位称为K+平衡电位。 二、动作电位 1.概念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细胞内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 2.产生原理
膜外Na+多于膜内,在受刺激时膜Na+通道开放,Na+由膜外向膜内运动,达到Na+的平衡电位,在此过程中,经过去极化形成膜外为负膜内为正的反极化(锋电位,绝对不应期)状态,继而复极化(后电位,相对不应期、超常期),恢复到极化状态。 3.特点 ① “全或无”现象
4
任何刺激一旦引起膜去极化达到阈值,动作电位就会立刻产生,它一旦产生就达到最大值,动作电位的幅度不会因刺激加强而增大。 ② 不衰减性传导
动作电位一旦在细胞膜的某一部位产生,它就会间整个细胞膜传播,而且其幅度不会因为传播距离增加而减弱。 ③ 脉冲式
由于不应期的存在使连续的多个动作电位不可能融合,两个动作电位之间总有一定间隔。 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无髓神经纤维:局部电流
有髓神经纤维:跳跃式——以神经纤维局部电流环路方式双向传导 有髓鞘神经呈跳跃式传导,速度快;无髓鞘神经传导速度慢。 四、细胞间的兴奋传递
1.神经—肌肉接点的结构、兴奋传递过程
运动终板:终板前膜(介质)、终板后膜(受体)、终板间隙(酶) 2.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
冲动→轴突末梢→钙通道开放钙入→突触小泡前移融合破裂→释放乙酰胆碱→乙经间隙与后膜受体结合终板电位(钠内流>钾外流)→总合为动作电位→沿肌膜扩布 五、肌电
骨骼肌在兴奋时,会由于肌纤维动作电位的传导和扩布而发生电位变化,这种电位变化称为肌电。用适当的方法将骨骼肌兴奋时发生的电位变化引导、放大并记录所得到的图形,称为肌电图。 引导肌电信号的电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针电极,另一类是表面电极。 第三节 骨骼肌的收缩过程 一、肌丝滑行学说
1.概念:在调节因素的作用下,肌小节中的细肌丝在粗肌丝的带动下向A带中央滑行,使肌小节长度变短,导致肌原纤维肌纤维以致整块肌肉的收缩。
2.要点:肌原纤维的缩短,是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滑行的结果。
3.根据:肌细胞缩短时,Z线互相靠拢,肌小节变短,明带和H区变短甚至消失, 暗带的长度则保持不变。
二、肌纤维收缩的分子机制
5
运动神经冲动(动作电位)→神经末梢→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肌膜兴奋→横管膜兴奋→三联管兴奋→终池(纵管、肌质网)释钙→肌钙蛋白亚单位C+钙→肌钙蛋白分子构型变化→原肌球蛋白变构移位→肌动蛋白结合位点暴露+粗肌丝横桥→ATP酶激活→ATP分解供能→横桥摆动→细肌丝向H区滑行(多次)→肌小节缩短→肌肉收缩 三、兴奋-收缩耦联
概念:以肌细胞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钙离子是重要的沟通物质。
三个步骤:肌膜电兴奋的传导、三联管处的信息传递、肌浆网(纵管系统)中Ca2+的释放。 第四节 骨骼肌的特性 一、骨骼肌的物理特性 伸展性、弹性、粘滞性
二、骨骼肌的生理特性及兴奋条件
1.刺激强度:阈刺激强度。要引起骨骼肌兴奋必须具备必要的条件。 即引起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因肌而异,与肌肉的训练程度有关, 2.刺激作用时间:兴奋的必需条件之一。作用时间与刺激强度成反比。 时值:用2倍的基强度刺激组织,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短时间。 时值愈小则组织兴奋性愈高。
(肱二头肌时值:一般人:0.058毫秒;二级举重运动员:0.051毫秒;举重运动健将:0.047毫秒) 3.刺激强度变化率:刺激从无到有,从小变大的变化速率(通电、断电霎那)。 第五节 骨骼肌收缩 一、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肌肉收缩时,可表现为肌丝滑动引起的肌小节缩短,也可表现为无肌小节缩短的肌肉张力增加。根据肌肉收缩时的长度和张力变化,肌肉收缩可分为4种类型:等张(向心)收缩、等长收缩、离心收缩、等动收缩。
(一)等张(向心)收缩
1.概念:肌肉收缩时张力首先增加,后长度变短,起止点彼此靠近,引起身体运动。
2.特点:张力增加在前,长度缩短在后;缩短开始后,张力不再增加,直到收缩结束。是动力性运动的主要收缩形式。
例:杠铃举起后;跑步;提重物等。
6
(二)等长收缩
1.概念:肌肉收缩时张力增加长度不变。即静力性收缩,此时不做机械功。 (不推动物体,不提起物体)
2.特点:超负荷运动;与其他关节的肌肉离心收缩和向心收缩同时发生,以保持一定的体位,为其他关节的运动创造条件。
例:蹲起、蹲下(肩带、躯干;腿部、臀部);体操十字支撑、直角支撑;武术站桩等。 (三)离心收缩
1.概念:肌肉在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
2.特点:控制重力对人体的作用——退让工作;制动——防止运动损伤。
例:下蹲——股四头肌;搬运放下重物——上臂、前臂肌;高处跳下——股四头肌、臀大肌 (四)等动收缩
1.概念:在整个肌肉活动的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始终与阻力相等的力量收缩。
2.特点:收缩过程中收缩速度恒定;肌肉在整个运动范围内均可产生最大张力;为提高肌肉力量的有效手段。
例:自由泳划水
(五)骨骼肌不同收缩形式的比较 1.力量:离心收缩力量最大。
2.代谢:离心收缩耗能低,生理指标反应低于向心收缩 3.肌肉酸痛:离心收缩﹥等长收缩﹥向心收缩 二、骨骼肌收缩的力学表现(略) 三、运动单位的动员 1.运动单位的概念
1个a-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的肌纤维组成1个运动单位。运动单位是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 2.运动单位的动员
概念: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数目和神经发放冲动频率的高低结合,形成运动单位的动员。 表现:最大收缩运动单位动员特点。
训练:欲使肌肉长时间保持一定的收缩力量应以次最大力量为基础。 第六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一、肌纤维类型的划分
7
方法:根据收缩速度;根据收缩及代谢特征;根据收缩特性和色泽;罗马数字等 二、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机能及代谢特征 (一)形态特征
直径(快)、收缩蛋白(快)与肌红蛋白量(慢)、肌浆网(快)、毛细血管网(慢)、线粒体(慢)、所支配的运动神经元等快、慢肌的不同。 (二)生理学特征
1.收缩速度(快),因每块肌肉中快慢肌不同比例混合,快肌比例高的肌肉收缩速度快。 2.力量(快),因快肌直径大于慢肌,快肌中肌纤维数目多。 3.运动训练可使肌肉的收缩速度加快,收缩力量加大。 4.肌纤维类型与疲劳:慢肌抗疲劳能力强于快肌。 (三)代谢特征
三、运动时不同类型运动单位的动员
低强度运动慢肌首先动员;大强度运动快肌首先动员。不同强度的训练发展不同类型的肌纤维:大强度——快肌;低强度,长时间——慢肌。
第二章 血液
第一节 概 述 一、血液的组成 1.血细胞与血浆
组成:血细胞(40%——50%):红细胞(男:40%——50% 女:37%——48%)、白细胞、血小板(1%) 血浆(50%——60%):水、无机物(无机盐离子)、有机物(代谢产物、营养物质、激素、抗体等) 血清:消耗了纤维蛋白原的血液液体成分
主要区别在于血浆含有纤维蛋白原,而血清不含有纤维蛋白原。这是因为血液凝固时,血浆中的液体纤维蛋白原转化为固体的纤维蛋白,网罗血细胞成为血块。 2.血液与体液
① 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液体及溶于其中的各种物质。为体重的60%——70%。 ② 细胞外液(20%):血浆(15%)、组织间液(5%)、体腔液 二、内环境
1.概念: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内环境的主要功能是细胞通过其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以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8
2.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意义 ① 概念
通过人体内多种调节机制的调节,内环境中各种理化因素的变化不超出正常生理范围,保持动态平衡。(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例:运动中酸性程度增加——缓冲调节等,体内温度增加——散热增加;出汗使血液浓缩——尿量减少,多饮;高原环境氧分压低,体内环境氧分压低——循环、呼吸代偿,EPO增加等)。 ② 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生理意义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前提,是维持细胞正常兴奋性和各器官正常机能活动的必要保证。
三、血液的功能
1.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作用 2.运输作用 3.调节作用 4.防御和保护作用 四、血液的理化特性 1.颜色和比重
2.粘滞性: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和血浆蛋白的含量 登山运动和长跑运动后血液粘滞性增加的机制不同 3.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 4.酸碱度
正常人血浆的pH值约为7.35-7.45,平均值为7.4。人体生命活动所能耐受的最大pH值变化范围为6.9-7.8。 主要缓冲对:
血浆:碳酸氢钠/碳酸 蛋白质钠盐/蛋白质 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
红细胞:碳酸氢钾/碳酸 血红蛋白钾盐/血红蛋白 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
碱贮备:血液中缓冲酸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通常以每100毫升血浆的碳酸氢钠含量来表示碱贮备量。碱贮备正常约为50%-70%。
意义:碱贮备是一个很重要的生理生化指标,它能反映身体在运动时的缓冲能力,从而了解体内的代谢情况。有人测定运动员的碱贮备量比未受过训练的人高10%。经常锻炼的人可使血液的缓冲能力提高,碳酸酐酶的活性增强。 五、红细胞
9
(一)红细胞的主要功能: 运输氧和二氧化碳(依靠Hb)。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1.悬浮稳定性——红细胞能稳定地分散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 2.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3.红细胞形态的可塑性:红细胞具有可塑性变形能力。 (三)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1.红细胞的生成—— 红骨髓 (1)生成原料:铁与蛋白质
(2)成熟因子:①叶酸②维生素B12
(3)生成调节: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②雄激素: 2.红细胞的破坏 六、白细胞
(一)白细胞的分类和正常值
根据白细胞细胞质和细胞核的染色特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颗粒白细胞,包括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三种;另一类是无颗粒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正常成人在安静时,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所含白细胞总数在5000-10000之间变动,平均约为7000左右。 (二)白细胞的功能
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防卫,它参与人体对入侵异物的反应过程。 1.吞噬细胞的非特异免疫功能 2.淋巴细胞的特异免疫功能 3.嗜碱性粒细胞 七、血小板
主要生理功能为:1.参与生理止血 2.促进凝血 3.维持毛细血管壁正常通透性。 八、血量和血型 (一)血量
正常成人血液的总量约为体重的7%~8%。血量是相对恒定的。使血管保持一定的充盈度,从而维持正常血压和血流。 (二)血型
血型——血细胞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一般所说的血型是指红细胞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而言。
10
1. ABO血型系统 2. ABO血型与输血 3. Rh血型系统
第二节 运动对血量的影响
一、成年人总血量:体重的7%——8%。约每公斤体重70——80毫升。 二、失血
一次失血﹤总血量的10%,对生理可无明显影响,失血可分别从组织液、血浆、红骨髓处补充;如超过30%,可出现血压降低,需及时输血补充血量。 三、运动项目
耐力性项目(长时间,强度较低):血量增加最为显著。变化亦最为显著。
第三节 运动对血细胞的影响 一、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一)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1.生理特性:无核、双凹圆盘形、直径:6——9微米; 具有可塑变形性:可随血液流速和血管口径而改变形态
2.主要功能:运输氧及二氧化碳;缓冲血液酸碱度 (二)运动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大强度运动后即刻:10%,运动后30分钟:5%) 1.一次性运动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一次性运动中,红细胞数量的增加与运动强度正相关,主要受血浆相对或绝对的减少的影响。 2.长期训练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表现:红细胞数量绝对减少,红细胞比容绝对降低 原因:运动中红细胞破坏增多
生理意义:安静状态下降低血黏度,减少循环阻力,减少心脏负荷;运动状态下血液相对浓缩,保证血红蛋白量相应提高,为优秀运动员有氧工作机能潜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第四节 运动对血红蛋白的影响
11
一、血红蛋白的功能
1.概述: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其缩写为Hb,是一种结合蛋白质。
每一血红蛋白分子由一分子的珠蛋白和四分子亚铁血红素组成,珠蛋白约占96%,血红素占4%,红细胞携带O2(氧)和CO2(二氧化碳)这一机能是靠红细胞内的Hb来完成的。 2.血红蛋白功能 ① 运输O2的作用
② 运输CO2和缓冲血液酸碱度的作用。 二、血红蛋白与运动训练 (一)对运动员血红蛋白正常值评定 (二)用Hb指标进行运动员选材
运动训练实践证明,以血红蛋白值高、波动小者为最佳。这种类型运动员能耐受大负荷运动训练,从事耐力性项目运动较好。而以血红蛋白值偏低波动小者为较差。
第五节 运动对血液凝固和纤溶能力的影响 (
第三章 循环机能
第一节 心脏的机能 一、心脏结构
主要机能:实现泵血功能的肌肉器官、内分泌器官 心脏的一般结构 (复习)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1.自动节律性
概念:心肌在无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地产生兴奋、冲动的特性。 起搏点:窦房结,窦性心律
自律细胞—— 具有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能力的细胞,收缩功能已基本消失,如心内特殊传导系统的大部分细胞。
非自律细胞——如心房肌和心室肌细胞,主要功能是收缩与射血,又称工作细胞。只有在兴奋传来或受到刺激时才出现去极化过程。
12
窦性心律——由窦房结控制的心搏节律。潜在起搏点——其它部位的自律细胞自律性较低,受窦房结的控制,本身的自律性表现不出来,称为潜在起搏点。
异位起搏点——潜在起搏点的自律性可取代窦房结引发心房或心室的兴奋和收缩,这些起搏部位称为异位起搏点。 2.传导性
概念:心肌自身传导兴奋的能力。
特殊传导系统: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浦纤维→心室肌。 3.兴奋性
概念:心肌细胞具有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
兴奋性分期:有效不应期(钠通道失活,绝对不接受刺激)→ 相对不应期(阈上刺激可接受,产生动作电位小,传导慢)→超常期(兴奋性高易受刺激) 特点: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期前收缩——额外刺激引发的兴奋和收缩,发生在下一个心动周期的窦房结兴奋传来之前,称为期前兴奋和期前收缩,亦称早搏。
代偿性间歇——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使随后来的窦房结兴奋失去作用,必须等下一次窦房结兴奋传来,故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有一段较长的心舒期,称为代偿性间歇。 4.收缩性
概念:心肌受到刺激时发生兴奋-收缩耦联,完成肌丝滑行的特性。 特点:1.对细胞外液的Ca2+浓度有明显的依赖性。 2.“全或无”同步收缩 3.不发生强直收缩 三、心脏的泵血功能 (一)心动周期与心率
1.心动周期概念:心房或心室每收缩与舒张一次。
2. 心率概念: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60——100次/分 ,最大心率(次/分)=220-年龄(岁)。
3.心率实践意义:了解循环系统机能的简单易行指标。在运动实践中常用心率来反映运动强度和生理负荷量,并用于运动员的自我监督或医务监督。 (二) 心脏的泵血过程
等容收缩期:动脉瓣和房室瓣均关闭,心室容积不可能变化,室内压急剧上升。约0.05s。
13
快速射血期:室内压超过动脉压,动脉瓣被推开,心室快速射血,历时约0.1s。 减慢射血期:心室内血液减少,收缩减弱,射血速度变慢。历时约0.15s。
等容舒张期:心室肌舒张,室内压下降,动脉瓣与房室瓣均关闭,心室容积不变,约0.07s。
快速充盈期:心室肌舒张,室内压继续下降,房室瓣开放,心房血液被“抽吸”快速流入心室,占总充盈量的2/3,约0.11s。
减慢充盈期:心室内血量增多,房室之间压差减小,血流速度减慢,约 0.22s。 (三)心音
在每一个心动周期中,一般可以听到两个心音,分别称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在某些健康儿童或青年人,有时可听到第三心音。
第一心音:心室开始收缩的标志,主要由房室瓣关闭和心室肌收缩造成。第一心音的音调较低、持续时间较长。
第二心音:心室开始舒张的标志,主要由主动脉和肺动脉半月瓣关闭造成。第二心音的音调较高,持续时间较短。
(四)心泵功能的评定 1.心输出量
概念:每分钟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量。 ① 每搏输出量与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
正常成年人,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约145ml(毫升),收缩末期容积约75ml,每搏输出量约70ml。 ② 心指数:以每一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③ 心输出量的测定
经典的费克氏法是从气体代谢率来计算单位时间经过肺循环的血液量来测定心输出量的。 2.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① 心率和每搏输出量 每搏量↑→心输出量↑ 影响搏出量的因素:
前负荷——心室肌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心室肌的初长度。 后负荷——动脉压是心室收缩射血时所承受的后负荷。 ② 心肌收缩力
心肌收缩力↑→每搏量↑→射血分数↑→心室腔余血↓
14
③ 静脉回流量
心输出量持续增加的前提。 3.心脏做功
4.心脏泵功能的贮备
心脏的泵血功能可以随着机体代谢率的增长而增加。 心力贮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增加而增长的能力。 影响因素:心率、搏出量 四、心电图
用引导电极置于肢体或躯体的一定部位记录出来的心脏电变化曲线称心电图(ECG)。心电图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它与心脏的机械收缩活动无直接关系。 (一) 正常典型心电图的描记及导联
1.肢体导联 2.加压肢体导联 3.心前区导联(胸导联) (二)正常典型心电图的波形及生理意义 P波——表示左右心房兴奋除极时产生的电变化。
P-Q(P-R)间期?——指从P波的起点到QRS波起点之间的时程,表示心房除极化开始到心室除极化开始所需要的时间。
QRS波群——表示左右心室先后除兴奋极化所产生的电变化。
ST段——指从QRS波群终了到T波起点之间的与基线平齐的线段,表示心室除极完毕,复极尚未开始,各部位之间无电位差。
Q-T间期——指从QRS波起点到T波终点的时程,表示心室开始兴奋除极化到全部复极化所需的时间。 (三)动态心电图 (四)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通过运动以诱发心肌缺血,导致心电图异常,借以诊断冠心病或判断受试者心脏功能的方法,称为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临床常用的运动负荷试验方法有二阶梯双倍运动试验、跑台运动试验和功率自行车运动试验。
第二节 血管生理
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1.血管壁的基本组织结构:内皮、弹力纤维、平滑肌、胶原纤维
15
2.各类血管此四种基本成分的相对比例有很大差别。(视图) 主动脉、大动脉:弹力纤维丰富,弹力血管;
中等动脉、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平滑肌层厚,前阻力血管; 毛细血管:一层内皮细胞及基膜,交换血管;
静脉:有平滑肌层,后阻力血管,壁薄,数量多,口径大,容纳循环血量60%——70%,容量血管。 二、血压
(一)概念: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单位面积的侧压力。
血液流动是由于心脏射血造成的主动脉首端与右心房之间的压力差决定的,而各段血管口径不一样,对血流的阻力不一样,血液的流速亦不同,因此各段血管的血压不一样。 (二)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收缩压:心室收缩射血形成。100——120mmHg(1 mmHg=0.133KPa) 舒张压:心室舒张时,动脉弹性回缩形成。60——80 mmHg 平均动脉压:心动周期内各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舒张压+脉压/3 脉搏压:收缩压-舒张压 20——40 mmHg 高血压:收缩压﹥160 mmHg 舒张压﹥95 mmHg 低血压:收缩压﹤90 mmHg 舒张压﹤50 mmHg
生理:性别影响(男﹥女),年龄影响(青﹥老),活动状态(动﹥静),遗传因素 (三)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动脉血压形成的基本因素:心室射血作用、外周阻力作用、大动脉弹性作用,循环血量充足,血管充盈为前提。
心室收缩射血入动脉对管壁产生侧压力,形成收缩压。
每搏量大则收缩压高。每搏出量↑→心缩期射入A血量↑→管壁侧压力↑→收缩压↑
心率加快使心舒期缩短,心舒期内流走血液减少,动脉存血增多,舒张压增高。反之则舒张压降低。 心率↑→心舒期↓→心舒末期A血量↑→管壁侧压力↑→舒张压↑
外周阻力大则舒张压明显增高,收缩压也增高。外周阻力↑→心舒期血流速↓→心舒期A血量↑→管壁侧压力↑→舒张压↑
主动脉、大动脉管壁弹性贮器作用。
大动脉管壁弹性好,血压正常;如硬化则可使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下降,脉压增大。 循环血量:血管系统内血量充盈,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相适应是血压形成的 前提条件。
16
三、动脉脉搏
概念:心动周期内动脉内压力周期性变化所引起的动脉血管搏动。 正常值:一般与心率一致。
作用:诊断疾病;了解运动强度、训练水平及训练后恢复状况。 四、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 (一)静脉血压
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值接近于0。反映心血管功能的指标。心脏射血功能弱,静脉收缩,静脉内血量增多:值高
外周静脉压:各器官静脉的血压。值为15——20 mmHg (二)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单位时间内静脉回心血量多少取决于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的差。 五、微循环 (视图)
(一)概念: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循环。其基本功能是进行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 (二)组成: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微静脉、通血毛细血管和动-静脉吻合支
(三)毛细血管的数量及交换面积
数量:400亿根 密度:心脑肝肾﹥骨骼肌﹥骨、脂肪、结缔组织 交换面积:22000um/根,1000㎡/总 (四)血液和组织间的物质交换
扩散 过滤(血管内向血管外)和重吸收(血管外向血管内) 吞饮
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一)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 1.心脏的神经支配
① 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心交感神经对心脏有兴奋作用,使心搏加快加强。 ② 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心迷走神经对心脏有抑制作用,使心搏减慢减弱。 2.血管的神经支配 ① 缩血管神经。
17
② 舒血管神经。 (二)心血管中枢
最基本的心血管中枢,是在延髓以上的脑干部分,以及小脑和小脑中。 (三)心血管反射
1.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性反射。减压反射是体内典型的负反馈,其生理意义在于保持动脉血压的稳态。
2.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 二、体液调节
(一)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和血管都有兴奋作用,促进心跳加快加强,心输出量增加,血压显著升高。 (二)略
第四节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一、肌肉运动时血液循环功能的变化 (一)肌肉运动时心输出量的变化
肌肉运动时循环系统的适应性变化就是提高心输出量以增加血流供应,运动时心输出量的增加与运动量或耗氧量成正比。
运动时,肌肉的节律性舒缩和呼吸运动加强,回心血量大大增加,这是增加心输出量的保证。运动时交感缩血管中枢兴奋,使容量血管收缩,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升高,也有利于增加静脉回流。 (二)肌肉运动时各器官血液量的变化
运动时各器官的血流量将进行重新分配。其结果是使心脏和进行运动的肌肉的血流量明显增加,不参与运动的骨骼肌及内脏的血流量减少。皮肤血管舒张,血流增加,以增加皮肤散热。运动时血流量重新分配的生理意义,还在于维持一定的动脉血压。 (三)肌肉运动时动脉血压的变化
运动时的动脉血压水平取决于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有较多肌肉参与运动的情况下,肌肉血管舒张对外周阻力的影响大于其他不活动器官血管收缩的代偿作用,故总的外周阻力仍有降低,表现为动脉舒张压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心输出量显著增加,故收缩压升高。 二、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长期性影响
18
1.窦性心动徐缓
运动训练,特别是耐力训练可使安静时心率减慢。某些优秀的耐力运动员安静时心率可低至40-60次/分,这种现象称为窦性心动徐缓。一般认为,运动员的窦性心动徐缓是经过长期训练后心功能改善的良好反应。 2.运动性心脏增大
研究发现,运动训练可使心脏增大,运动性心脏增大是对长时间运动负荷的良好适应。 3.心血管机能改善
运动员每搏输出量的增加是心脏对运动训练的适应。运动训练不仅使心脏在形态和机能上产生良好适应,而且也可使调节机能得到改善。。 四、测定脉搏(心率)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一) 脉搏(心率)
1.基础心率及安静心率 清晨起床前静卧时的心率为基础心率。身体健康、机能状况良好时,基础心率稳定并随训练水平及健康状况的提高而趋平稳下降。如身体状况不良或感染疾病等,基础脉搏则会有一定程度的波动。
在运动训练期间,运动量适宜时,基础心率平稳,如果在没有其他影响心率因素(如疾病、强烈的精神刺激、失眠等)存在的情况下,在一段时间内基础心率波动幅度增大,可能是运动量过大,身体疲劳积累所致。 安静心率是空腹不运动状态下的心率。运动员的安静心率低于非运动员,不同项目运动员的安静心率也有差别,一般来说,耐力项目运动员的安静心率低于其他项目运动员,训练水平高的运动员安静心率较低。评定运动员安静心率时,应采用运动训练前后自身安静心率进行比较,运动后心率恢复的速度和程度也可衡量运动员对负荷的适应水平。 2.评定心脏功能及身体机能状况
通过定量负荷或最大强度负荷试验,比较负荷前后心率的变化及运动后心率恢复过程,可以对心脏功能及身体机能状况作出恰当的判断。 3.控制运动强度
运动中的吸氧量是运动负荷对机体刺激的综合反应,目前在运动生理学中广泛使用吸氧量来表示运动强度。
心率和吸氧量及最大吸氧量呈线性相关,最大心率百分比和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比也呈线性相关,这就为使用心率控制运动强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耐力训练中,使用心率控制运动强度最为普遍,常用的公式为:(最大心率-运动前安静心率)/2+运动前心率。所测定的心率可为教学、训练及健身锻炼提供生理学依据。
19
在涉及游泳等运动的间歇训练中,一般多将心率控制在120-150次/分的最佳范围内。一般学生在早操跑步中的强度,可控制在130-150次/分之间。成年人健身跑可用170减去年龄所得的心率数值来控制运动强度。
五、测定血压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1.清晨卧床时血压和一般安静时血压较为稳定,测定清晨卧床血压和一般安静时血压对训练程度和运动疲劳的判定有重要参考价值。
2.运动训练时,可根据血压变化了解心血管机能对运动负荷的适应情况。
第四章 呼吸机能
一、概念: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人体不断地从外界摄取氧气,同时不断地向外界排出代谢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过程。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称为呼吸。 二、呼吸的三个环节(连续过程):
外呼吸(肺通气、肺换气),气体运输,内呼吸(组织换气、细胞内氧化代谢)
呼吸系统结构:上呼吸道、下呼吸道、肺泡(数量、面积、壁6层=1微米、功能、弹力纤维、表面张力)
第一节 呼吸运动和肺通气机能 一、肺通气的动力学 (一)呼吸运动
概念:胸廓的节律性扩大与缩小
产生机制:呼吸肌舒缩→胸廓运动→肺扩张回缩 呼吸肌:吸气肌:肋间外肌、膈肌、胸颈背肌肉 呼气肌:肋间内肌、腹部肌
1.平静呼吸过程:主动吸气,被动呼气 ; 用力呼吸过程:呼吸气均为主动 2.呼吸形式:腹式呼吸:膈肌活动为主; 胸式呼吸:肋间肌活动为主 ; 混合呼吸 逆呼吸:吸气时收腹 (二)肺内压 概念:肺泡内的压力。
吸气时减小,呼气时增大,均与大气压相差2-3或2-4毫米汞柱。
20
的能力。
举运动实例解释运动技能的概念。 二、运动技能的分类 1.闭式运动技能:
不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动作;动作结构周期性重复;反馈信息来自本体感受器;田径、游泳、自行车等项目属闭式运动 2.开式运动技能:
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动作;动作结构为非周期性;反馈信息来自多种感受器,以视觉分析器起主导作用;球类、击剑、摔跤等对抗性项目属开式运动。 启发学生思考和举例说明运动技能的分类。 三、运动技能的生理本质
(一)运动条件反射的形成与运动技能 1.人随意运动的反射本质 ①谢切诺夫的论点 ②巴甫洛夫的论点
举例解释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巴甫洛夫有关随意运动生理本质的观点。 2.人运动条件反射形成的生理机理假说 ①生理机制
以跳高为例讲解运动技能形成的生理机制。 ②生理本质
根据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人随意运动的生理机理是以大脑皮质活动为基础的肌肉活动。大脑皮质动觉细胞可与皮质所有其他中枢建立暂时性神经联系,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其生理本质就是建立运动条件反射的过程。
人形成运动技能就是形成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性的条件反射。
启发学生举例分析运动技能与一般运动条件反射的不同点,从而说明其生理本质。 复杂性:有多个中枢参与运动条件反射的形成。
连锁性:反射活动是一连串的,具有严格的时序特征,前一个动作即后一个动作的条件刺激。 本体感受性:在动作形成的过程中,肌肉的传入冲动起重要作用。
运动动力定型: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内支配部分肌肉活动的神经元在机能进行排列组合,兴奋和抑制在运
46
动中枢内有顺序地,有规律地和有严格时间间隔地交替发生,形成了一个系统,成为一定的形式和格局,使条件反射系统化。
动力定型越巩固,动作完成越轻松自如;动力定型越建立得多,改建越容易皮质的灵活性越高。即基本技术掌握越多,越熟练,新的运动技能掌握越快,越自如。
大脑皮质机能的可塑性:在一定条件下,新的动力定型可以代替旧的动力定型。 (二)运动技能的信息传递与处理 形成运动技能的信息来自体内和体外。
体内信息:大脑皮质视觉、听觉、躯体感觉中枢的联合区形成一般解释区,由此转移信号到运动中枢。 体外信息:教师信息传输,学生感官——神经分析综合。
第二节 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和发展
运动技能的形成可划分为相互联系的三个阶段或三个过程。 一、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 1.泛化阶段
外部表现:动作费力,僵硬不协调,有多余动作
生理特点:发生在学习技术初期。外界刺激引起大脑皮质强烈兴奋而发生兴奋和抑制的扩散,分化抑制未建立,条件反射建立不稳定。
注意问题:强调动作的主要环节和纠正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强调正确示范,不强调动作细节。 2.分化阶段
外部表现:不协调和多余动作逐渐消失,错误动作逐渐纠正,但动力定型不巩固,遇新异刺激可重新出现多余和错误动作。
生理特点:发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外界刺激引起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渐集中,分化抑制发展,条件反射建立渐稳定,动力定型初步建立,大脑皮质的活动由泛化进入分化阶段。 注意问题 :强调错误动作的纠正,让学生重点体会动作细节。 3.巩固阶段
外部表现:动作准确、优美,某些环节出现自动化。由于内脏器官活动与动作配合协调,动作完成轻松省力。环境变化时动作结构也不易受破坏。
生理特点:发生在反复练习之后。运动条件反射系统已建立巩固,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集中、精确。动力定型牢固建立。
47
注意问题:应精益求精,不断完善巩固动作技术。
举运动实例说明在学习运动技术的不同阶段的外部表现,并解释是由于在不同阶段大脑皮质运动中枢的生理特点所致。 启发学生回答在不同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启发学生回答运动技能形成过程时间长短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动作自动化 1.概念
所谓自动化,就是联系某一套技术动作时,可以在无意识的条件下完成。 2.机制
启发学生回答动作自动化在日常生活和体育运动中的一些表现。并举例分析随环境的变化,自动化的动作又变为有意识的动作。
动作技能巩固之后,在无意识的条件下完成技术动作。此时大脑皮质有关区域兴奋性可较低,但动作完成仍是在大脑皮质的控制之下,必要时又可转换为有意识活动。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与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相对脱离,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可独立进行。必要时,两个系统的活动仍可成为运动动力定型的统一机能体系。动作自动化阶段仍应不断检查动作质量,以防动作变形、变质。
第三节 影响运动技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一、动机的作用 (一)动机
支配人的行为的目的,就称为动机。 (二)动机与运动技能形成的关系
动机与运动技能形成和运动成绩的提高及表现的关系是很复杂的,它们之间呈现倒U字型的曲线关系。 二、反馈的作用 (一)反馈的概念
通俗的说,反馈就是效应器在反应过程中产生信息又传回控制部分,并影响控制部分的功能。 (二)反馈的种类 1. 正反馈与负反馈 2. 固有反馈与非固有反馈 (三)反馈的作用 1. 提供信息
48
2. 强化动机 3. 激发动机 三、训练水平的作用 四、大脑皮质机能状态的作用 五、感觉机能的作用
第十章 有氧、无氧工作能力
第一节 概述
一、需氧量与摄氧量 (一)需氧量 1. 概念
指人体为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氧量。 2. 与运动强度的关系
启发学生思考和举例说明需氧量与运动强度的关系。 运动时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大,每分需氧量也相应增加。 (二)摄氧量
单位时间内,机体摄取并被实际消耗或利用的氧量称为摄氧量。 二、氧亏与运动后过量氧耗 (一)氧亏 1. 概念
运动过程中,机体摄氧量满足不了运动需氧量,造成体内氧的亏欠称为氧亏。 举例解释氧亏的概念。 2. 原因
图示讲解氧亏形成的原因。 (二)运动后过量氧耗 1. 概念
运动结束后,肌肉活动虽然停止,但机体的摄氧量并不能立即恢复到运动前相对安静的水平。将运动后恢复期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消耗的氧量称为运动后过量氧耗。 2. 原因
详细分析运动后过量氧耗形成的原因。
49
①体温升高
运动使体温升高,而运动后恢复期体温不可能立即下降到安静水平,肌肉的代谢和肌肉温度仍继续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上。 ②儿茶酚胺的影响 运动使儿茶酚胺增加。 ③磷酸肌酸的再合成 ④Ca2+的作用
运动使肌肉细胞内Ca2+的浓度增加,刺激线粒体呼吸。 ⑤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
第二节 有氧工作能力
有氧工作能力指机体在氧供充足的情况下,由能源物质氧化分解提供能量所完成的工作。 一、最大摄氧量
(一)最大摄氧量的概念及正常值
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所能摄取的氧量称为最大摄氧量。
我国正常成年男子:绝对值3.0-3.5 L/min 相对值 50-55 ml/kg/min 我国正常成年女子:绝对值2.0-2.5 L/min 相对值 40-45 ml/kg/min (二)最大摄氧量的测定方法 1. 直接测定法
通常在实验室条件下,让受试者在一定的运动器械上进行逐级递增符合运动试验测定其摄氧量。 2. 间接测定法
指受试者进行亚极量运动时,根据其心率、摄氧量或达到某一定量心率的做功量等数值推算或预测出VO2max。
(三)最大摄氧量的影响因素
结合图示和运动实例来分析影响最大摄氧量的因素。 1. 氧运输系统对VO2max的影响
肺通气与换气的机能是影响人体吸氧能力的因素之一。血红蛋白含量及其载氧能力与VO2max密切相关。心脏的泵血机能及每搏输出量的大小是决定VO2max的重要因素。
50
(三)胸内压:
概念:胸膜腔内的压力。
胸内压=肺内压(大气压)-肺的弹性回缩力 生理作用: 牵拉肺扩张,有利于气体交换。 二、肺通气机能 (一)肺容量及其变化
1.潮气量:平静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约500毫升。 2.补吸气量:平静吸气之末最大吸气量。约1200毫升。 3.补呼气量:平静呼气之末最大呼气量。约1000毫升。 4.余气量:最大呼气后仍贮留于肺内的气量。 (1+2=深吸气量 1+2+3=肺活量 3+4=功能余气量 )
5.肺活量:身体素质及训练程度评定指标之一,因限制因素较多,供参考。 男:3500毫升 女:2500毫升
6.功能余气量:平衡肺泡内气体分压,使吸气时不致于O2分压过高,呼气时不致O2分压过低,造成静脉血液动脉化时断时续,影响气体交换。呼气困难会使功能余气量增加。 7.肺总容量:男:5000毫升,女:3500毫升 (二)肺通气量
概念:单位时间内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每分肺通气量= 潮气量(呼吸深度)×呼吸频率 成年人:6-8升 代谢水平高时增加。 (三)肺泡通气量
概念:每分钟进入肺泡与血液实际进行气体交换的气量。 每分肺泡通气量=(潮气量-生理无效腔)× 呼吸频率 三、肺通气机能的指标
1.肺活量 :反映肺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每十年下降9%以内。
2.连续肺活量: 连续五次测肺活量。一次强于一次说明呼吸肌机能能力强。 3.时间肺活量
第二节 气体交换和运输
21
一、气体交换
肺换气:肺泡内的气体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气体进行气体交换。
组织换气:组织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气体与组织细胞中的气体进行气体交换。 (一)气体交换的原理 1.气体分压和分压差:
在混合气体中某种气体所占有的压力即为该气体的分压。 存在于体内不同部位的同种气体的不同分压形成该气体的分压差。
气体分子总是顺分压差从分压高的一侧流向分压低的一侧。即气体的扩散或弥散。 2.人体不同部位氧和二氧化碳的分压
O2:肺泡104﹥动脉血100﹥静脉血40﹥组织0-30 CO2:肺泡40=动脉血40﹤静脉血46﹤组织50-80 3.气体扩散的速率:单位时间内气体的扩散容积。 正比于扩散面积、气体分压差、溶解度、温度 反比于气体分子量的平方根和扩散距离。 4.气体的肺扩散容量:
在1毫米汞柱的分压差下,每分钟通过呼吸膜的气体扩散量。 (二)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O2及CO2均顺分压差换进或换出。
运动中O2摄入增多,组织代谢旺盛,CO2产生增多,分压差加大,换气效率高。 (三)影响换气的因素
1.气体的分子量愈大,换气愈快。 2.溶解度愈大,换气愈快。
3.呼吸膜愈薄,面积愈大,通透性愈好,换气愈容易。 4.通气/血流比值=0.84时,换气效率高 (四)局部器官血流量 : 组织血流量愈大组织换气愈容易。 二、气体运输
概念: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
方式:物理溶解(1.5%)←→化学结合(98.5%)
22
(一)氧运输
运输载体:血红蛋白(Hb)结构的亚铁离子 1.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
Hb+O2→→HbO2(可逆 氧分压高结合 氧分压低解离) 2.氧离曲线 影响因素:
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液酸碱度↓、体温↑、2,3——二磷酸甘油酸(红细胞糖酵解产物)↑→氧解离作用增强(氧离曲线右移) 3.氧储备 4.氧利用率
概念:每100毫升动脉血流经组织时所释放的氧占动脉血氧含量的百分数。 5.氧脉搏
概念:心脏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为评定心肺功能的综合指标。 氧脉搏= 每分输出量/心率
值愈高说明心肺功能愈好,效率愈高。 (二)二氧化碳的运输 形式:
1.物理溶解:6% 2.化学结合:
①氨基甲酸血红蛋白7%,血红蛋白氨基与二氧化碳结合,其分压为条件。
②碳酸氢盐 87%,在血液中以碳酸氢根离子的形式运输,在此过程中排出CO2,调节酸碱平衡。 意义:血液酸碱度发生变化,呼吸机能可发生代偿反应。
第三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呼吸运动为非意识性节律活动,同时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一、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系统
(一)神经支配:膈神经——膈肌下降、复位——胸腔上下径线变化 肋间神经——肋间肌活动——胸腔前后左右径线变化 (二)反射:
23
1.肺牵张反射:维持呼吸的节律性。为负反馈调节。
吸气——肺泡扩张——感受器——延髓中枢——抑制吸气,引起呼气。 2.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正反馈 骨骼肌运动——呼吸运动加强。 3.防御性呼吸反射
病理因素、异物——咳嗽等活动。 三、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一)化学感受器
1.中枢化学感受器(CO2、H+):延髓腹外侧浅表部
2.外周化学感受器(PO2、P CO2、H+):颈动脉体、主动脉体 (二)化学因素对呼吸的影响
1. CO2:维持正常呼吸最重要的生理性刺激。可刺激外周及中枢感受器。 2. H+:直接刺激外周感受器,间接刺激中枢感受器,使呼吸加深加快。 3. O2:刺激外周感受器,使呼吸加强。(轻度缺氧) 抑制呼吸中枢,抑制呼吸。(重度缺氧) 4.化学因素在调节呼吸中的相互作用
第四节 运动对呼吸机能的影响 一、运动时通气机能的变化 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 中等强度运动:呼吸深度增加。
最大强度运动:呼吸频率增加,肺通气氧耗增加
呼吸当量:每分通气量/每分摄氧量 每1升的氧要经24升的通气量获得。
呼吸当量值愈大,摄氧率愈低,反之则愈高。呼吸当量小为训练程度高的评定指标之一。 二、运动时换气机能的变化 三、运动时呼吸的调节
1.神经调节:条件反射、运动中枢刺激呼吸中枢、本体感受器反射
2.体液调节:CO2↑明显增加、O2↓刺激较小、H+↑剧烈运动时表现增多。体温增高、静脉回流量增加等。 四、运动时的合理呼吸
24
(一)减小呼吸道阻力:口鼻并用,以口代鼻; (二)提高肺泡通气效率:深而慢的呼吸形式;
(三)与技术动作相适应:呼吸形式、时相、节奏的配合; (四)合理运用憋气
良好作用:反射性肌张力增加;提供动作支点 不良影响:胸内压上升,心输出量减少; 停止后胸内压陡降,回心血量剧增
合理方法:憋气前吸气勿太深,结束后吐气勿过快;尽量少使用
第五章 物质与能量代谢
物质代谢:人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的物质交换过程。 能量代谢: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
第一节 物质代谢
一、人体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
吸收:经过消化的食物,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 主要能源物质:糖、脂肪、蛋白质 通过氧化释放能量。
能量单位:千卡(Kcal)、千焦尔(KJ) 1千卡=4.186千焦耳 (一)生理功用:
糖:主要供能物质(总能量70%)每克糖完全氧化释放4.1千卡热量,需氧少,经济; 脂肪:含热量高,每克脂肪完全氧化释放9.3千卡热量; 蛋白质:可供能,但主要用于组织生长、构成、更新、修补。 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可释放4.3千卡热量。 (二)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1.消化 方式:
①机械性消化或物理性消化:通过消化道肌肉的舒缩活动,将食物磨碎,并使之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将食物不断地向消化道远端推送。
25
②化学性消化: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来完成,消化液中所含的各种消化酶能分别将糖类、脂肪及蛋白质等物质分解成小分子颗粒。
③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各部位消化简述:口腔内消化;胃内消化 ;小肠内消化 ;大肠内消化 2.吸收
① 吸收的部位 :
食物在口腔及食道内不被吸收。
胃所吸收的食物也很少,只吸收酒精和少量水分。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一般认为,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大部分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回肠能够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12。
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盐类,结肠可吸收其肠腔内80%的水和90%的Na+及Cl-。 ② 营养物质的吸收形式
糖→葡萄糖 脂肪→甘油+脂肪酸 蛋白质→氨基酸 二、主要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 (一)糖代谢
1.人体的糖贮备及其供能形式
人体内糖类主要是糖原及葡萄糖,通过食物获得。 2.糖在体内的分解代谢 3. 运动与补糖 ① 补糖时间与补糖量
目前一般认为,运动前3-4小时补糖可以增加运动开始时肌糖原的贮量。运动前5分钟内或运动开始时补糖效果较理想。应当注意的是,在比赛前一小时左右不要补糖,以免因胰岛素效应反而使血糖降低。 ② 补糖种类
低聚糖是一种人工合成糖(目前多使用由2-10个葡萄糖单位聚合成的低聚糖),渗透压低,分子量大于葡萄糖。研究表明,浓度为25%的低聚糖的渗透压相当于5%葡萄糖的渗透压,故可提供低渗透压高热量的液体,效果较理想。
对糖原恢复的研究发现,淀粉、蔗糖合成肌糖原的速率大于果糖,但果糖合成肝糖原的效果则比蔗糖或葡萄糖为佳。因此,补糖时应注意合理选择搭配糖的种类,同时,运动员膳食中应注意保持足够量的淀粉。 (二)脂肪代谢 1.人体的脂肪贮备
26
人体脂肪的贮存量很大,约占体重的10%-20%。一般认为,最适宜的体脂含量为:男性为体重的6%-14%,女性为10%-14%。
2.脂肪在体内的分解代谢
脂肪在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为甘油及脂肪酸,然后再分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用以合成ATP。在氧供应充足时进行运动,脂肪可大量消耗利用。 3.脂肪代谢与运动减肥
运动减肥通过增加人体肌肉的能量消耗,促进脂肪的分解氧化,降低运动后脂肪酸进入脂肪组织的速度,抑制脂肪的合成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三)蛋白质代谢 1.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 2. 关于蛋白质的补充问题 (四)水代谢 (五)无机盐代谢 (六)维生素
第二节 能量代谢 一、基础代谢 (一)概念
1.能量代谢:能源物质分解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 2.能量代谢率: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能量。 3.基础代谢: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4.基础状态:人体处于清醒、安静、空腹、室温20—25摄氏度。
5.基础代谢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即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是维持最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代谢。
(二)测定原理
热力学第一原理:能量守恒
食物化学能(一定时间内机体所消耗的食物产热)=热能+外功 测定方法:间接法:反应物量与产物量呈一定的比例关系
不同物质氧化所消耗的氧和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所释放的热量呈一定的比例关系 。通过收集安静时和
27
运动时的呼出气体,分析其中氧和二氧化碳的量并换算成热量即等于机体的能量代谢率。 (三)与能量代谢有关的几个概念
1.食物热价:1克食物完全氧化分解所释放的热量。
2.氧热价:各种能源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时每消耗1升氧所产生的热量。 3.呼吸商:各种物质在体内氧化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所消耗的氧的比值。
该指标可通过反映不同运动形式的运动强度来评价机体运动时的相对能量代谢水平。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1.肌肉活动 2.情绪影响。 3.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4.环境温度:
二、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与消耗
(一)骨骼肌收缩的直接来源:ATP——三磷酸腺苷 (二)三个能源系统的特征 1.磷酸原系统即ATP—CP系统
特点:不需氧,直接分解,供能速率快但产生能量较少,CP来源有限,维持运动6—8秒。 ATP→ADP+Pi+E ADP+CP→ATP+C 2.酵解能系统 底物:肌糖原、葡萄糖
特点:不需氧,供能速度较快,生成ATP较少,有乳酸产生,运动30秒供能速率最大=5.2毫摩尔/公斤/秒,维持2—3分钟运动。 糖元+ADP+Pi→ATP+乳酸 3.氧化能系统 底物:三大能源物质,
特点:有氧条件下分解供能,供能速度较慢,产生能量多,贮量丰富,维持1小时以上运动的能量供应。 (三)能源系统与运动能力
不同能源系统的供能能力决定运动能力的强弱; 例:有氧——马拉松;酵解——中、长跑
28
不同强度、不同形式的运动需要不同的能源系统供能作为基本保证; 例:有氧——马拉松;酵解——中、长跑
一切运动过程的能量供应均由三个系统不同比例混合供能,比例取决于运动性质和特点。 例:篮球:运球、投篮;足球:快速奔跑、射门 1.不同运动项目的能量供应 2.运动中能源物质的动员
糖:首先分解肌糖原——血糖(运动5—10分钟后)——运动时间延长,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 脂肪:运动30分钟输出功率最大,在糖类动用并消耗,且供氧充足时大量动用 蛋白质:30分钟以上的耐力项目 3.健身运动的能量供应
健身运动特点:种类多,强度低(50—70最大摄氧量%),时间长(30—60分钟)
第三节 体温 一、正常人体温度
体温: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即体核温度。
意义: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新陈代谢和一切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 (一)体温的测定
测定的常用部位包括口腔、直肠和腋窝。
直肠温度:正常值为36.9-37.9oC;口腔温度:约比直肠低0.3oC;
腋窝温度:约比口腔温度低约0.4oC。习惯上,常采用方便的测定部位即口腔及腋窝。 (二)影响体温的因素 1.昼夜节律; 2.性别差异 ;
3.年龄差异:新生儿和幼儿体温略高于成人,成人略高于老年人。 4.肌肉活动:进食、肌肉活动、情绪激动等,机体的产热增多体温升高。 5.其他 二、体温调节 (一)产热过程
1.产热量:人体安静状态下的产热量一般高于基础代谢25%,而运动时的产热量最多可比安静时增加l0-20
29
倍。
2.产热部位:安静状态时,主要是内脏;运动状态时,主要是骨骼肌 (二)散热过程 1.散热途径:四个 (1)皮肤散发大多数热量; (2)经呼吸道蒸发散发小部分热量; (3)随尿、粪排泄散发
(4)通过加温冷空气、冷食物而散发少量热量。 2.皮肤散热方式:人体最主要的散热途径。 (1)辐射散热:
① 概念:体热以红外线的形式传给外界较冷的物体。 ② 取决因素:气温、机体散热面积 ③ 安静状态下的主要散热方式:占60%。 (2)传导散热
① 概念:是指人体将热量直接传给与它相接触的较冷的物体。 ② 取决因素:接触物体的温度和导热性能 (3)对流散热
① 概念:是指体热随着空气的流动而散失。是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 ② 取决因素:气温和风速。 (4)蒸发散热
① 不感蒸发:又称不显汗。 ② 发汗:又称可感蒸发。 2. 运动中体温的变化及调节
运动中体温的适度升高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加快收缩速度;加快肌肉血流速度和加大血流量;促进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及二氧化碳的交换,有利于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 3. 服习
人体对高温或低温环境所产生的由不适应到适应的生理过程,称为对气候的服习。
运动员在长期的运动训练中,其体温调节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实现对冷及热环境的服习,这样才能保证在特殊气温环境下仍具有良好的运动能力。
第六章 肾脏机能
30
第一节 肾脏的基本结构 一、肾单位的基本结构
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两部分,肾小管分为近曲小管、髓袢、远曲小管三段。 了解滤过膜的结构。
肾脏的排泄途径:肾小球、肾小囊、近球小管、髓袢、远球小管、集合管、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
肾脏除有排泄功能外,还具有内分泌功能。 二、肾脏的血液循环
肾脏的血液循环特点:血液经过两次小动脉(入球和出球小动脉)和形成两套毛细血管网(肾小球和肾小管处的毛细血管网)。
第二节 尿的生成过程
尿生成是在肾单位和集合管中进行的,包括三个环节。 一、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内,这种液体称为滤液或称原尿。血细胞和血浆中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等)不能滤过,仍保留在血液中。 1.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滤过面积
血浆中小分子的葡萄糖、尿素、尿酸、肌酐和各种粒子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大分子物质极少滤过,分子量超过7万的物质则不能滤过。
肾小球毛细血管的总面积即滤过面积,大的滤过面积有利于尿的生成。 2.有效滤过压:是滤过作用的动力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3.肾血流量:激烈运动时肾血流量大为减小。 二、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近曲小管是重吸收量最大、重吸收物质种类最多的部位。 重吸收方式:被动重吸收和主动重吸收 重吸收特性:选择性、有限性 三、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31
肾小管与集合管上皮细胞将自身新陈代谢的产物(如H+、K+ 、NH3等)分泌到小管液中的过程,称分泌作用。
四、尿的成分、理化性质及尿量 1. 尿的成分
2.尿的颜色:淡黄色透明液体 3. 尿的比重:1.010-1.025 4. 尿的酸碱度:5.0-7.0 5. 尿量:1-2升 /日
第三节 肾脏在保持水和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一、肾脏在保持水平衡中的作用
维持体内水平衡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二是通过循环血量的改变。 1. 血浆晶体渗透压:
人体大量出汗、严重呕吐、腹泻→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增多→尿量减少 水利尿:一次性大量饮清水,反射性地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减少而引起尿量明显增多的现象。 2. 循环血量、血压:
循环血量减少→对容量感受器刺激减弱→迷走神经传入中枢冲动减少→反射性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增多→尿量减少
血压下降→对压力感受器刺激减弱→迷走神经传入中枢冲动减少→反射性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增多→尿量减少
二、肾脏在保持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1. 肾小球滤液中NaHCO3的重吸收 2. 尿的酸化
3. 铵盐的形成:排酸保碱,对维持体内酸碱平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四节 运动对肾脏机能的影响 一、尿量
运动后尿量主要受气温、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泌汗和饮水量等因素影响。如果在夏季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或强度虽不大但时间长的运动时,由于大量泌汗,故尿量减少。
32
二、运动性蛋白尿
正常人在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称为运动性蛋白尿。影响运动性蛋白尿有如下几个主要因素: 1.运动项目
2.负荷量和运动强度 3.个体差异 4.机能状况 5.年龄与环境 三、运动性血尿
正常人在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显微镜下或肉眼可见的血尿称为运动性血尿。肉眼观察到的血尿呈褐色或浓红茶色,显微镜下血尿为正常尿色,但可见红细胞。
第七章 内分泌机能
第一节 内分泌概论 一、内分泌与内分泌腺
(一)内分泌系统组成:内分泌腺、内分泌细胞
内分泌激素通过血液或淋巴液循环运送至靶细胞或靶器官发挥生理作用。(区别于外分泌导管输送,如唾液、胆汁、消化液) (二)生物放大作用
内分泌作用的特点,经多个信息传递系统完成。
第一信使:微量激素→第二信使:cAMP——环一磷酸腺苷等→明显生理反应。 生物放大系统——生物放大作用、生物放大效应 (三)远距分泌 旁分泌 自分泌 神经分泌简介 1. 远距分泌:生长素、促甲状腺激素 2. 旁分泌:睾酮作用于曲精管 3. 神经分泌:ADH的分泌
4. 自分泌:消化管的某些内分泌细胞 二、激素
(一)激素概念: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经体液运输至靶器官发挥生物调节作用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
(二)激素的分类:
33
含氮类激素:蛋白质(肽类):生长激素等 氨基酸(胺类):肾上腺髓质激素、甲状腺素 类固醇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 (三)激素的一般作用特征 1. 生物信息传递(信使作用)
激素以化学信号的形式,在细胞与细胞之间进行信号传递,从而加强或减弱靶组织原有的生理生化过程。 如:生长激素促进长骨生长 胰岛素促进糖分解产生能量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促进脂肪分解等
2. 相对特异性 :选择性作用于某些细胞、组织和器官。特异性程度不同。
3. 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微量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发生一系列酶促逐级放大作用。 1mg甲状腺激素可使机体增加产热4200KJ 4. 颉抗与协同作用
颉抗作用: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 协同作用: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 允许作用:糖皮质激素与儿茶酚胺 三、激素的作用机制 (一)激素作用的专门性
每一种激素只能与一种受体结合,而每一种受体也只能与一种激素结合,这就决定了两者作用的高度特异性。
(二)激素受体及其特性
1. 细胞膜受体:非类固醇激素不能溶于脂肪,难于穿过细胞膜(双层脂质膜),故其受体一般均处于细胞膜,且作用机制主要由cAMP充当“第二信使”进行介导。
2. 细胞内受体: 类固醇激素由于可溶于脂肪,故其极易穿过细胞膜进入膜内。因此,这些激素的受体绝大部分处于细胞质,个别的处于细胞核(如甲状腺激素)。 (三) 激素的作用机制与过程 1.非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与过程
第一步,激素到达细胞后,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 第二步,激素-受体复合物激活了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
34
第三步,在腺苷酸环化酶作用下,ATP分解为cAMP(第二信使); 第四步,cAMP激活蛋白激酶
第五步,蛋白激酶再诱导出一系列的继发性、特异性反应。 2. 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与过程:
第一步,激素到达细胞后,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在细胞内与受体结合构成激素-受体复合物; 第二步,激素受体复合物进入细胞核,与细胞的DNA结合,激活某些基因; 第三步,在这个基因活化过程中,在细胞核内合成mRNA;
第四步,mRNA进入细胞浆,促进蛋白质类物质的合成,并诱发继发性的生理反应。
第二节 主要内分泌腺及其作用 一、下丘脑与垂体
(一)腺垂体分泌的激素及其生理作用
腺垂体激素有:生长素、催乳素、促黑(色素细胞)激素、促甲状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 1. 生长素
(1)促进生长发育:主要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分泌异常所致疾病:幼年时期缺乏→侏儒症;幼年时期过多→巨人症;成年后过多→肢端肥大症。 (2)促进物质代谢: 2. 催乳素
蛋白质激素。催乳素的重要生理作用是促进妊娠期乳腺发育,使乳腺开始并维持泌乳。 3. 促甲状腺素
一种糖蛋白。其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甲状腺腺泡细胞的增生和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4.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含39个氨基酸的多肽。ACTH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肾上腺皮质增生和糖皮质激素的合成与释放。 5. 促性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包括促卵泡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前者能刺激卵泡的发育和卵子的成熟。后者能促进卵泡的最后成熟。
6. 促黑(素细胞)激素
促黑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黑素细胞中的酪氨酸酶的合成和激活,从而促进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使皮
35
震颤及植物性功能改变。例如眩晕、恶心、呕吐和各种姿势反射等。 前庭功能稳定性:刺激前庭感受器而引起机体各种前庭反应的程度
在体育运动中,从事赛艇、划船、跳伞、跳水、滑雪、体操、武术、链球、投掷及各种球类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其前庭功能稳定性较高。所以,经常参加这类体育运动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前庭功能稳定性。 四、本体感觉
肌肉、肌腱和关节囊中分布有各种各样的本体感受器(肌梭与腱梭),它们能分别感受肌肉被牵拉的程度以及肌肉收缩和关节伸展的程度。这种本体感受器受到刺激所产生的躯体感觉,称为本体感觉。 (一)本体感受器结构与功能 1. 肌梭
肌梭呈梭型,位于肌纤维之间并与肌纤维平行排列, 是一种长度感受器。 2. 腱梭
腱梭分布在腱胶原纤维之间,与梭外肌纤维串联,是一种张力感受器。当肌肉收缩张力增加时,腱梭因受到刺激而发生兴奋,冲动沿着感觉神经传人中枢,反射性地引起肌肉舒张。 (二)运动对本体感受器的影响
第二节 肌肉运动的神经调控 一、神经系统概述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神经元
2.神经纤维: 由轴突外包神经胶质细胞(构成髓鞘和神经膜)所组成。 基本功能:传导兴奋。 ①神经纤维传导冲动的特征:
双向传导。绝缘性。生理完整性。相对不疲劳性。
②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 不同神经纤维传导冲动的速度不同。 ③影响因素:
3.突触的概念与分类
突触:指神经元之间相接触的部位。 (二)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突触: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分枝与后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相互接触的部位。
41
二、肌肉运动的神经调控 (一) 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1.运动神经元池
概念:一块肌肉往往受许多运动神经元的支配,支配某一肌肉的一群运动神经元。 2. 牵张反射
概念:当骨骼肌受到牵拉时会产生反射性收缩 ①腱反射(位相性牵张反射) :
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如:膝跳反射、跟腱反射。 ②肌紧张(紧张性牵张反射) :
概念:指缓慢而持续地牵拉肌腱时所引起的牵张反射。
意义:对抗肌肉的牵拉以维持身体的姿势,是一切躯体运动的基础。 (二)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反射的调节 1. 网状结构对肌紧张的调节
网状结构:在脑干广大的区域中,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交织在一起呈网状。 上述易化系统和抑制系统对肌紧张的影响,可用去大脑僵直实验加以说明:
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动物出现伸肌过度紧张现象,表现为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称为去大脑僵直。 2.姿势反射 (1)状态反射
概念:是头部空间位置改变时反射性地引起四肢肌张力重新调整的一种反射活动。 头部后仰: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加强;
头部前倾: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减弱,屈肌及腹肌的紧张性相对加强; 头部侧倾或扭转时:同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加强,对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减弱。 应用:在完成某些运动技能时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做体操的后手翻、空翻及跳马等动作时,若头部位置不正,就会使两臂用力不均衡,身体偏向一侧,常常导致动作失误或无法完成。
短跑运动员起跑时,为防止身体过早直立,往往采用低头姿势,这些都是运用了状态反射的规律。 但是,在运动中也有个别动作需要使身体姿势违反状态反射的规律。例如,有训练的自行车运动员在快速骑车时,做出头后仰而身体前倾的姿势。
42
(2)翻正反射
概念:当人和动物处于不正常体位时,通过一系列动作将体位恢复常态的反射活动。 特点:先转头,再转身。
应用:体育运动中,很多动作是在翻正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运动技能。
实例:体操运动员的空翻转体,跳水运动中转体及篮球转体过人等动作,都要先转头,再转上半身,然后下半身,使动作优美、协调且迅速。 (3)旋转运动反射
概念:人体在进行主动或被动旋转运动时,为了恢复正常体位而产生的一种反射活动 。 实例:在弯道上跑步时,身体向左侧倾斜,将反射性地引起躯干右侧肌张力增加。 (4)直线运动反射 升降反射:坐升降电梯
着地反射 :从高处跳下时,在着地的一刹那,上肢紧张性加强而下肢两脚分开顺势弯曲,以保持身体重心减少震动。
体育运动中身体从高处落下时做滚翻动作克服着地反射,预防运动损伤。 (三)小脑和基底神经节在运动中的调控作用 1. 小脑对运动的调控作用
调节肌紧张、控制身体平衡、协调感觉运动和参与运动学习。
小脑损伤时,常见的症状为随意运动障碍,出现运动过度或不足、乏力、方向偏移,失去运动的稳定性。 2. 基底神经节在运动中的调控作用
具有控制肌肉运动的功能,与丘脑、下丘脑联合成为本能反射的调节中枢,它与肌紧张的控制、随意活动的稳定和运动程序编制有关。
病变症状:舞蹈病与手足徐动症等或震颤麻痹 (四)大脑皮质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 1. 锥体系 2. 锥体外系
三、神经系统的运动整合作用 (一)运动神经元活动的功能整合 (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运动整合 1.植物性神经系统结构与机能特征
43
2.运动时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 (1)循环系统
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会引起内脏血管收缩,骨骼肌毛细血管大量开放,从而导致血液重新分配。 (2)呼吸系统
在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下,由于支气管平滑肌舒张、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深度加深,使肺通气最增加,摄氧最增大,以满足肌肉缺氧的需要。 (3)代谢系统
交感神经兴奋时,促进肝糖元分解和糖异生。 (4)内分泌腺
交感神经兴奋不仅使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多,还使肾上腺皮质素、胰高血糖素、垂体-性腺轴的分泌活动增加,从而导致心肌收缩力量增加,每搏输出血量增大、血压升高,同时使糖分解代谢加强、血糖浓度升高。 四、脑的高级功能 (一)学习和记忆
学习是指通过神经系统接受外界环境信息而影响自身行为的过程。 记忆是指将学习获得的信息贮存和提取再现的神经过程。 1. 学习过程
本质:是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1)条件反射的形成
条件反射必须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反射过程。 条件反射形成过程:
给狗喂食 唾液分泌(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刺激) 灯光 狗不分泌唾液 (无关刺激)
灯光+食物 狗分泌唾液(多次反复重复) 灯光 狗分泌唾液(条件反射) (条件刺激)
条件反射的形成条件: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多次结合,这个结合过程称为强化。 条件反射的形成机制:大脑皮层的某些神经元之间建立了一种暂时性的联系。
44
条件反射的形成条件: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多次结合,这个结合过程称为强化。 (2)条件反射的消退和分化
条件反射建立以后,如果只使用条件刺激而得不到非条件刺激的强化,这时条件反射的效应会逐渐减弱,以至最后完全消退,这称为条件反射的消退。 (3)条件反射的生物学意义
条件反射的建立使动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既扩大了范围,又提高了预见性,使机体对环境具有更加广阔和完善的适应能力。 2. 记忆过程
3. 学习和记忆的机制 (二)条件反射的抑制 1. 非条件性抑制 (1)外抑制 (2)超限抑制 2.条件性抑制 (1)消退抑制 (2)分化抑制 (3)延缓抑制 (4)条件抑制
(三)两个信号系统的概念
人类皮层活动和动物的区别:具有两个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是具体的信号。如灯光、铃声、食物的形状、气味等。 第二信号:是抽象信号,即语言和文字。
第一信号系统:能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功能系统,是人类和动物所共有的。
第二信号系统:能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功能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也是人类区于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九章 运动技能
第一节 运动技能的基本概念和生理本质 一、运动技能
人体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的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即在准确的时间和空间内大脑皮质精确支配肌肉收缩
45
正在阅读:
运动生理学教案09-16
公司营销中心行政部管理手册04-20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模及应用08-08
师范生实习自我鉴定02-24
陶然居作文600字06-26
马说练习题及答案12-26
系统集成项目投标注意事项02-02
《消费心理学》期末复习题06-02
景观设计导则10-11
- 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东风日产车型与VIN代号对照表
- 第2章服装原型及原型制作
- 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经济户口管理办法及四项制度
- 纪检监察业务知识试题2
- 传感器综合题答案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翻硕招生人数及学费
- 初三新编英语教材下册
- 公司庆中秋、迎国庆联欢会客串词
- 向区委常委会汇报安全生产工作材料
- 2006年GCT英语模拟试题(三)及答案解析
- 经济法概念的早期使用
- 我爱做家务课堂教学设计
- 学校安全工作月报表、消防安全排查表、消防隐患排查台账
- 成本会计毕业论文
- 班级文化建设论文
- 2018年天津市高考文科试题与答案汇总(Word版) - 图文
- 铁路论文
- 2017年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考试时间及地点
- 1.111--灾害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 起爆点主图 注意买入 拉升 逃顶源码指标通达信指标公式源码
- 生理学
- 教案
- 运动
- 有机化学第5版习题答案13-14章(李景宁主编)
- 2014年12月计算机应用基础模拟试题
- 传奇杀戮—游戏策划书(作者:胡旭)
- 淮北矿业分布
-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许翏 课后答案
- 2017年大健康AI睡眠监测行业分析报告
- 主打品质口号 吉利汽车上海车展阵容 - 图文
-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含答案
- 四川省2019高考英语一轮复习 题型整合练(8)(含解析)
- div层仿网页框架布局特效代码
- 遗传算法导论(论文翻译)
- 东华大学艺术设计概论考题2006年
- 农村幼儿园因地制宜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初探
- 试题1(1)
- 计控课程设计
- 武汉理工大学考研《机械原理》往年内部综合测试
- 二手房房客源开发培训资料
- 云南省异地商会简介
- 科研平台
- 2013电大信息管理概论作业1和作业4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