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ds of Concern全中译文(一)

更新时间:2023-11-14 04:2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Seeds of Concern (section one)

种子的担忧(一)

作者:Kathryn Brown Karen Hopkin,译者:黄荣棋(台湾),编者:msq2008

到底基因改造作物是环保美梦的实现,还是一场正在形成中的灾难?科学家正积极寻找答案。 01 两年前,一群生态骇客冲进苏格兰爱丁堡的一块农田,捣毁了种植的作物。去年,在美国缅因州,攻击者半夜袭击,砍倒了三千多株实验用的白杨树。在加州圣地亚哥,抗议者破坏了高粱作物,并且在温室的墙上喷漆示威。

02 这些暴行都是针对基因改造作物而来的,但是抗议人士的行动适得其反,因为他们所破坏的,全都是传统农作物。在每个案例里,那些行动派都把一般作物误认为基因改造过的品种。

03 原因不难理解。世界范围内大约1.09亿英亩的土地种植了基改作物,可是从某个角度来看,那些作物都是隐形的。植入农作物的基因,你一个也看不见、尝不出、摸不着,或察觉它对环境的影响。光凭外观,你无从知道含有外源基因的花粉粒是否会毒害蝶儿,或是传到数公里外使其他植株受粉。最令人担忧的正是它的“隐形”。确切地说,基改作物究竟如何影响环境?我们何时才会注意到它的影响呢?

04 支持基因改造(或基因转植)作物的人说,这类作物不像传统作物,需要的有毒农药较少,对环境有利。但令批评者担忧的是潜在的风险,他们想知道所谓的利益究竟有多少。“我们对这类作物有太多的疑问,”纽约大学土壤微生物学者史达兹基说,“我们不知道的多着呢,必须找出答案来。”

05 由于基因改造作物在大地上占据的面积不断倍增,已经有数量空前的科学研究人员散入田野,搜集信息,填补我们的知识鸿沟。他们最近的发现,有些令人心安,有些则教人不得不提高警觉。

06 根据估计,美国农夫每一年要喷洒9.71亿磅的农药,主要是对付昆虫、杂草以及真菌。但是农药残留在农作物上或附近土壤中,然后渗入地下水,流入河川,最后进了野生生物的腹中。这一化学药剂的涓涓之流,早就令环保人士忧虑了。

07 农产公司自1990年代中开始宣传基改种子,向农友保证可降低有毒农药的使用。如今大部分基改作物都含有抗害虫或耐除草剂的基因,以大豆、玉米和棉花为主。植入抗虫基因的作物会自行制造杀虫剂,因此可望减少化学药剂的喷洒。耐除草剂的基改作物可耐受广效性除草剂,农户就可能地丢掉那些针对特定杂草且毒性很强的化学药剂。农人总是希望尽量少用比较危险的农药,不过基改作物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劳作手续简化了(降低施用农药的频率及复杂程度),甚至可使产量增加。

08 但是所谓的“对环境有好处”却不易证实。事实上,还没有任何一篇经过同行专家审查的报告,讨论过那些好处,因为植物不同、地点不同,结果必定随之而变。不过还是有些信息可供参考,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耐除草剂的作物不见得会降低农药的喷洒量,不过农人将使用比较温和的混合药剂。例如,农人要是种植了耐除草剂的大豆,就会避免使用最毒的杀草剂,代之用毒性弱、降解快的除草剂。

09 作物植入抗虫基因,也产生了优劣参半的后果。目前,抗虫害的特性是取自土壤中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下文简称Bt)的一个基因。这个基因会促使细胞制造一种晶体状蛋白质,对某些昆虫来说是毒药,尤其是啃食作物的毛毛虫和甲虫,却不会伤害其他生物。不同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各有不同的毒基因,影响的昆虫也不同,所以种籽生产商可以针对特定的作物,选用最适合的抗虫基因。

10 在所有植入Bt基因的农作物中,农药喷洒量降低的幅度以棉花最为可观。根据美国环保署的资料,1999年大量种植Bt棉花的各州,杀虫剂的喷洒量比往常减少了21%。环保署病虫害防治部门的行政人员强森说,那个数字“非常戏剧性,让人印象深刻”。通常在一个生长季中,农人要在棉花田里喷洒7~14次杀虫剂,“如果你种的是Bt棉花,你或许只需少量施用这十分刺鼻的化学药剂,甚至根本就用不着了!”他指出。然而Bt玉米和Bt马铃薯就少有农药减量的情况,一部分的原因是:这两种作物的农药用量本来就比较少,而且它们所遭受的虫害不一定严重。

11 要界定基改作物对环境的害处,似乎比评估优点更为困难。多亏了几份负面的报告,目前大众注目的焦点集中在Bt作物;管理当局也正积极评估基改作物的风险。预计美国环保署今年春夏针对Bt作物发布重要的新规定,要求种籽生产商进一步证明这些作物的安全性,并能在农场中监控。

12 由于消费者的疑虑如排山倒海般而来,科学家正加速研究Bt和其他基改作物对环境的影响。他们想要知道的有:Bt作物如何影响“非目标”生物,例如无害的甲虫、鸟儿、蠕虫以及其他恰巧路过的生物?基因改造作物是否会授粉给周遭的植物,使抗虫基因流入野地,创造出不受控制的超级野草?以基因工程技术植入的抗虫与耐除草剂能力万一失效,使基改作物突然变得异常脆弱,这种机率又有多大?

13 1998年瑞士的一份研究报告激起了广泛的疑虑,大家担心Bt作物可能会在无意中伤害运气不好的生物。研究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科学家以玉米螟幼虫喂食蚜狮幼虫,发现吃Bt玉米长大的玉米螟会使蚜狮死亡,而普通玉米则否。一年之后,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昆虫学者洛西等人提出报告,他们以沾有Bt玉米花粉粒的马利筋叶喂食大桦斑蝶幼虫,结果那些幼虫都死了。疑惧之火再度燃起。

14 “这是压垮骆驼的那根稻草。”康奈尔另一位昆虫学者皮门特尔说。一时之间,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那些大口嚼食基改作物叶片、小口品尝基改花粉的生物,或在基改作物下的土壤中蠕动的生物──牠们是维持植物族群恒定的重要角色。去年8月,另一个与大桦斑蝶有关的研究,也发出了警报。

15 然而,实验室可不比农田,许多科学家怀疑这些先期实验有何用处。他们指出,昆虫在实验室里摄取的Bt毒素,远超过牠们在外面的真实世界所摄取的量。因此研究人员亲下田野,到栽种基因改造作物的玉米田里测量花粉中的毒素,估计有多少毒素会飘落到马利筋之类的植物上,最后还需确定蛾、蝶幼虫的毒素接触量。

16 不过当局透露,针对两种最常见Bt玉米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大桦斑蝶幼虫的确会在马利筋叶片上接触到Bt玉米花粉粒,但花粉数量很少,所以不至于有毒性。然而,有毒的是什么?环保署估计,即使马利筋叶片上每平方公分有高达150颗的玉米花粉,昆虫食用后也没有明显的危害。最近在美国马里兰州、内布拉斯加州和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玉米田所作的研究发现,不管在田里或附近,马利筋叶片上的玉米花粉粒更少,每平方公分只有6~78颗。环保署Bt作物环境评估小组的负责人卫图吉斯总结道:“现有证据意味着,田野里的Bt玉米花粉不会威胁大桦斑蝶幼虫的生存。”

17 但是事情还未尘埃落定。“证据根本就不够”环保科学家协会的瑞斯乐指出,“基改作物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这个问题根本就是个黑洞,环保署目前握有的数据太少,根本无法判断大桦斑蝶的问题是否严重,更遑论长期的评估。”

18 去年秋天,在环保署的一个基因改造作物会议中,卫图吉斯承认他们缺乏Bt作物和昆虫族群的长期研究资料。他评论道:“这需要比产生Bt作物史以来的更多的时间!”他补充说,环保署会继续搜集数据,但是目前远没有证据显示这类农作物会对野外的昆虫造成“意想不到的恶果”。

19 担心基因从基改植物流入其他植物,是围绕着基改作物的另一类忧虑。不知情的昆虫,或者来得不是时候的一阵风,都可能将基改作物的花粉带到它们的野草亲戚身上,使之受精。一旦如此,获得新基因的植物可能挣脱原有的生态阶层,变成“超级野草”,不惧原本的天敌或农药。科学家已经不再怀疑这样的基因流通是否可能发生。康乃尔大学的生态学者包尔说:“很多案例显示,基因流通终将发生。现在的问题则是:基因流通的后果是什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g4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