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

更新时间:2023-12-14 07:1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旅游学概论

第一章:

1.古代旅行的历史沿革 2.托马斯的两次创举:

1841年的创举:托马斯以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团体旅游活动。

1845年的创举:托马斯尝试创办旅行社业务,并于当年夏天首次出于商业性目的组织了一次团体观光旅游。 3.二战后两次发展原因(记忆):?世界人口的迅速增加?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带薪假期的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

4.建国后或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旅游业演进发展状况:

?新中国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的旅游业,这一时期是中国旅游业性质扭曲的时期。1952年成立的旅行社属于国有,而非私营,其真正的目的在于搞好政治关系而不是营利。这个时候的旅游产业结构不完整,且总体规模很小。以事业为主。 ?1978-1985年,中国进入以入境旅游为主的发展阶段。 ?1985-1997年,是中国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并行发展阶段。

?1997年至今,中国处于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全面发展阶段。

第二章:

1.旅游活动形式的类型划分(理解):团体旅游、散客旅游

按活动内容划分,旅游活动可以分为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商务旅游、购物旅游以及各种形式的专项旅游等多种类型。

2.旅游业的根本性质是经济性;旅游活动的根本性质是社会文化性。 3.现在旅游的特点:普及性、地理集中性、季节性 4.奖励旅游(名词解释):指包括企业、社会团体和政府机构在内的各种组织为了表彰和奖励那些工作成绩突出的员工和工作人员,而特别为其组织的免费旅游或度假活动。

社会旅游:国家采取通过由国家、地方政府、雇主、工会提供补贴或资助的方法,帮助低收入的社会阶层能够参加到旅游 或度假活动中。

第三章:

1.旅游动机(解释):激发一个人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即驱使一个人参加外出旅游活动以使其某种需要能够以满足的内在心理动因。 (补)旅游动机是推动人们从事旅游活动的内在驱动力,产生去旅游的欲望导致了行为的产生,是为了实现旅游需要的满足而产生的。 2.消遣型旅游者: 差旅型旅游者:

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

(补)按照旅游目的对旅游者进行的分类 (一)消遣型旅游者

1.旅游活动的自由度较高 2.外出旅游的季节性较强 3.对价格较为敏感

1

(二)差旅型旅游者

1.出行次数频繁 2.逗留时间较长 3.出行的自由度较低 4.不受季节的影响 5.对价格不敏感

(三)个人及家庭事务型旅游者 1.出行的自由度方面 2.对价格的敏感度方面

3.旅游动机的影响因素:

(1)人格类型:依赖型、冒险型、中间型

(2)文化水平与受教育程度:文化知识的提高有助于对外界事物的了解,从而影响人们的需要和动机。

(3)年龄:年龄不同决定了人们所处的家庭生命周期阶段不同,制约人们的需要和动机。且年龄不同也影响到人们体力上的差异。

(4)性别:性别的差异意味着男女生理特点不同:性别差异导致男女在家庭中扮演角色不同。

(5)支付能力

4.旅游者产生的主客观条件: 一、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

(一)收入水平

(二)闲暇时间:1.每日闲暇2.每周闲暇:3.公共假日:4.带薪假期 (三)其他客观因素

1.旅游目的地的政治、社会环境和自然因素变化 2.旅游者身体条件和家庭人口结构 二、旅游者产生的主观条件 :

旅游者的形成还取决于其主观上是否具有外出旅游的意愿,也就是说是否具有旅游动机。

5. 闲暇时间(解释)--就是指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及其他必须占用的时间之外,可由个人自由支配、用于消遣娱乐或自己所乐于从事的任何其他事情的时间。 游客:指除了为获取报酬的就业目的之外,基于其他目的到一个不是自己惯常居住的国家去访问的人。

可自由收入支配: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应纳所得税、社会保障性消费(即按规定应由个人负担的养老金、事业保险、健康保险等社会保障费用的预支。这些费用通常在发放工资时扣除)、以及日常必须消费部分(衣、食、住、行等)之后所余下的收入部分。

第四章:

1.旅游资源(解释):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其他任何客观事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

(补)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潜在旅游资源:是指那些其本身可能具有某种能够令人感兴趣的特色,但由于不具备交通和

2

其他接待条件,加之可能尚不大为外人所知,目前还无法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的吸引因素。

2.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基本内容,并且联系实际(理解记忆):

(一)开发和建设与管理旅游景区景点: (二)解决和提高该地的可进入性:

(三)建设和完善所需的配套设施: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上层设施 (四)培训具备专业水平的旅游服务人员: 3.旅游资源的分类:

(一)基于成因或内容属性的旅游资源分类:

(1)自然旅游资源:气候条件、风光地貌或自然景观、动植物资源、天然疗养条件

(2)文化旅游资源:历史文化古迹、民族文化及其表现场所、重大的体育和文化盛事、以

公园为代表的现代人造游乐场所或现代人造旅游景点

(3)社会旅游资源:经济建设成就、科技发展成就、社会发展成就、好客的社会氛围 (二)基于是否具备可再生性的旅游资源分类: (1)可再生性旅游资源(2)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 (三)基于存在或使用状态的旅游资源分类: (1)现实的旅游资源 (2)潜在的旅游资源

(四)基于资源品位或市场影响范围的旅游资源分类: (1)世界级旅游资源 (2)国家级旅游资源 (3)省级旅游资源

(4)市(县)级旅游资源

第五章:

1.旅游产业的根本属性:经济性 2.国外旅行社分类(记忆): (1)经营批发业务的旅行社 (2)经营零售业务的旅行社 3.目前我国国内旅行社的分类:

(1)经营国内旅行业务和入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

(2)经营国内旅游业务、入境旅游业务和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 4.饭店连锁集团的类型、优势,饭店发展状况(了解): 优势:(1)资本方面的优势

(2)技术经济方面的优势 (3)市场营销方面的优势 (4)物资采购方面的优势 (5)管理方面的优势 (6)风险扩散方面的优势 类型:a.市场营销合作集团

b.物资采购合作集团 c.人员培训合作集团 d.预定系统合作组织 饭店发展状况:集团化经营所具有的优势已然非常明显,走集团化发展之路已成为必然趋势。

3

5.旅游景区的概念、地位(理解):(答案不确定)

概念:可供旅游者或来访游客参观游览或开展其他相关消遣活动的场所。

(补)是指由那些某一组织或企业对其行使管理的旅游景点,即,有明确的界线同外界相隔

并有固定的出入口,对游人的出入行使有效控制的游览点或参观点。

地位:旅游景点是人们外出旅游的吸引因素,是旅游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旅游景点是

旅游活动的主要刺激因素。(就消遣旅游活动而言),如果没有景点吸引旅游者来访,对所有其他旅游服务的需求,例如对交通运输服务、住宿服务、餐饮服务、购物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就不存在了。 21、旅游景区概念 地位 及A级景区

概念,从广义上讲,任何一个可供旅游者或来访游客参观游览或开展其他相关消遣活动的场所都可以称作是旅游景点。

地位:旅游景点是人们外出旅游的吸引因素,是旅游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旅游活动的主要刺激因素。

A级景区:现行标准把我国的旅游区(点)按质量划分为五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5A级、4A级、3A级、2A级和A级。其评定工作按国家和地方两级进行。

第六章

1.(理解并记忆)政府干预旅游的动机及手段: 动机:

(1)政治方面的动机:一方面,国家政府主观上可将发展国际旅游作为一种工具,借以推

进自己国际政治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不论政府的主观动机如何,国际旅游的发展在客观上也会起到一种民间外交的作用。

(2)经济方面的动机;a.通过发展旅游业去开辟和拓宽外汇收入来源,借以改善本国的国际

收支平衡。

b.通过发展旅游业,增加国民就业机会,为实现充分就业创造条件。 c.通过发展旅游业去缩小地区的差别。 (3)社会方面的动机: 手段:

(1) 需求管理手段:a.旅游目的地的宣传与促销。B.为到访游客提供信息服务。C.通过控

制价格去影响需求。d.控制游客流入量。

(2) 供给管理手段:a.控制土地用途。B.对建筑物进行管制。C.行使市场管制。D.实行特

别征税。e.投资鼓励政策。

2.(了解)世界旅游组织:

世界旅游组织(WTO)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全面涉及国际旅游事务的全球性政府间机构。它的前身最早是1925年成立的官方旅游宣传组织国际联盟,当时总部设在荷兰的海牙。1947年,该组织在巴黎召开全体大会,更名为国际官方旅游组织联盟(IUOTO)。1975年1月2日,世界旅游组织正式宣告成立。其总部迁往马德里。设有全体大会,是最高权利机构。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下设6个地区性委员会。它的成员有三种类型,即正式成员、联系成员、附属成员。1983年我国正式加入,成为该组织的第106个正式成员。

第七章

4

1.(了解)全球旅游接待量的分布格局:

此前一直是“欧—美—亚太”三足鼎立的传统格局,如今已为“欧—亚太—美”这一新的排序格局所取代。

2.(了解)全球旅游客源的分布格局: (1)欧洲占据首位。 (2)其次是美洲。

(3)居第三位的是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24、全球旅游接待量的地区分布格局 【国际旅游客流的地理分布格局】 ? 演进过程 1986年~ 1991年 ②这10国中,欧洲国家7个,美洲国家3个 1999年~ 2000年 ②这10国的国际旅游接待人次合计约占全球总量的54% (20世③这10国中,欧洲国家6个,美洲国家3个,亚洲国家则是中国 纪90年代后) 进入21世纪后 国际旅游接待量(不含国际一日游接待量)居世界前10名的国家是法国、美国、西班牙、意大利匈牙利、奥地利、英国、墨西哥、德国和加拿大 ①这10国的国际旅游接待人次超过当时全球国际旅游人次总量的60% 世界10大国际旅游接待国:法国、美国、西班牙、意大利、中国(内地)、英国、俄罗斯、墨西哥加拿大、德国 ①在10大国际旅游接待国构成方面最明显的变化是中国(内地)作为唯一亚洲国家的入围 随着加拿大的推出,以及中国香港和土耳其分别在2004年和2005年的入围之外,世界10大国际游目的地的构成情况基本维持稳定,但在全球国际旅游收入总额中所占的份额和比例则明显减小 ? 全世界国际旅游客流的基本流向/全球国际旅游接待量的地区分布格局

1.在国际旅游接待量方面,欧洲在全球市场中一直都占有最大的份额。全球超过半数的国际旅游活动都是在欧洲开展,欧洲是当今世界上国际旅游活动的中心接待地区,是世界上国际

旅游也最发达的地区

2.进入21世纪后,亚太地区的国际旅游接待量开始超过美洲 3.美洲地区的国际旅游接待量已退居第三位

4.欧洲、美洲和亚太三个地区的国际旅游接待量合计,占全球总量的90%,其余不足10%

5

的市场份额则由中东和非洲地区分享

? 与进入21世纪之前的情况相比,全世界国际旅游客流分布格局的最大变化在于,欧-美-亚太“三足鼎立”的传统格局已经为欧-亚太-美“三足鼎立”的新格局所取代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1.根本原因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洲、美洲和亚太地区国际旅游接待量增长速度的变化,特别是亚太地区的迅速崛起

2.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迅速崛起和该地区居民出国旅游需求的发育,区内客源市场的规模有了很大的增加。同时,由于该地区旅游业开发工作和对外营销的力度不断加强,增大了该地区的旅游吸引力,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区外旅游者,特别是欧美旅游者,前来该地区访问 3.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欧美地区各国旅游需求市场的成熟,增长速度已经明显放缓,有些国家的出国旅游市场规模已接近“封顶”程度,因而其出国旅游人次很难再有大幅度的增长

4.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旅游客源地,欧洲的旅游消费者对欧洲区内各主要旅游目的地多已比较熟悉,因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势必会寻求去欧洲以外的国家或地区作长距离旅游,以寻找新的乐趣与满足,其中一个主要去处便是亚太地区 25、全球旅游客源的分布格局 【全球国际旅游客源的地区分布】 1986~1991年 1.在世界上位居前10名的国际旅游支出国一直都是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意大利、法国、加拿大荷兰、奥地利和瑞士。虽然这期间各国国际旅游支出额的排名顺序时有变化,但10大国际旅游支出的构成范围保持稳定 2.这10个国家的国际旅游支出额合计,大约占全球国际旅游支出总额的69%~70% 3.这10大国际旅游支出国的地理分布包括欧洲、美洲和亚洲。其中欧洲国家7个,其国际旅游支出合计约占全球国际旅游支出总额的39%;其中美洲国家2个,其国际旅游支出额合计约占全球国际游支出总额的21%;其中亚洲国家只有日本一个,其国际旅游支出额合计约占全球国际旅游支出总额10% 4.在当时的这10大国际旅游支出国中,无一例外都是世界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即当时的10大际旅游支出国都是世界上的经济发达国家 进入1.就世界10大国际旅游支出国的构成范围而言,亚洲国家明显增加,即除了日本之外,中国已稳如 6

21世纪后 中,韩国也时会加盟 2.10个国家的国际旅游支出额合计,大约占全球国际旅游支出总额的50%~54%,这并非意味着世10大国际旅游支出国的支出额已经缩水,而是反映出更多的国家或地区已加盟国际旅游客源地行列 3.10大国际旅游支出国的地理分布范围没有发生变化,仍是涉及欧洲、美洲和亚洲,其中欧洲国家5个,其国际旅游支出额合计约占全球国际旅游支出总额的29%~33%;美洲国家2个,其国际旅支出额合计约占全球国际旅游支出总额的13%;亚洲国家2~3个,其国际旅游支出额合计约占球国际旅游支出总额的9%~10%; 就国际旅游支出额而言,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全世界国际旅游客源的地区分布格局基本上一直是欧洲居首位美洲次之,亚太地区居第三位,其余份额很小的国际旅游客源则由非洲和中东地区产生

【旅游客流规律与发展趋势】

旅游客流规律,所反映的是旅游者在流向与流量方面变化与发展的基本法则 ? 这些基本法则主要包括

1.从总体上讲,人们外出旅游地域范围的发展总是由近及远 2.旅游客流主要源自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

? 除了上述基本法则之外,与旅游客流有关的一些发展趋势包括 1.超大型城市往往都会形成重要的旅游中心 2.亚太地区在全球旅游业中的地位持续提升

3.全球远程国际旅游的增长速度将会继续高于区内国际旅游

3.(了解)我国出入境市场的基本状况:

我国(内地)旅游业的入境旅游客源由三部分人员构成:包含外籍华人在内的外国人、旅外华侨、港澳台同胞。。

目前我国内地接待的入境外国旅游者按市场规模进行排序(由近及远),依次为亚洲市场、欧洲市场、美洲市场、大洋洲市场和非洲市场。 4.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客源市场竞争中的问题(补):

第一,我国地处东亚,距欧美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旅游客源产生地较远。 第二,我国旅游业面临着不少周边国家和地区旅游业的激烈竞争。 第三,我国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接待质量尚存在问题。 第四,市场沟通和海外促销工作仍有待进一步改进。

7

第八章

1.(名词解释)旅游承载力:一个旅游目的地在不至于导致当地环境质量和来访游客旅游经历的质量出现不可接受的下降这一前提之下,所能吸纳外来游客的最大能力。 2.(简答、论述)旅游的经济影响: (一)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1)有助于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第一,换汇成本地,换汇率高;第二,结算及时;第三,不受贸易壁垒的影响。 (2)有助于增加内需和货币回笼。

(3)有助于增加旅游目的地的经济财富。 (4)有助于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5)有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税收。

(6)有助于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别。 (7)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 (二)消极方面的影响

(1)有可能引起物价上涨。

(2)有可能影响旅游目的地的产业结构发生不合理变化。 (3)过分依赖旅游业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安全与稳定。 3. (简答、论述)旅游的文化影响: (一)对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

(1)有助于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和促进世界和平 (2)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3)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4)有助于促进生活环境的改善 (二)消极影响:

(1)负面的“示范效应”:a.旅游者在旅游生活期间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和影响当地民众,特别是当地青年人的思想和行为;b.由于受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旧时代洋人特权、高傲、种族优越的遗毒在很多发展中国家中仍未完全消除。 (2)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干扰 (3)当地文化被不正当地商品化

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g4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