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类岩石肉眼区分方法

更新时间:2023-10-05 11: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节 侵入岩的肉眼鉴定

1.岩类的确定

肉眼鉴定侵入岩的岩类,可以根据其矿物成分和颜色来进行。 (1) 主要造岩矿物的肉眼鉴定

组成侵入岩的矿物,主要有碱性长石、斜长石、钠长石、似长石(霞石、白榴石、方钠石等)、辉石、角闪石、橄榄石、黑云母、石英等。

1) 石英:岩石中有石英出现,通常表明SiO2过饱和,石英是酸性岩类的主要矿物。石英在岩石中多呈烟灰色,不规则的粒状,无解理,贝壳状断口,油脂光泽、玻璃光泽。因此易于灰白色的斜长石区别。但当长石等矿物的解理不发育时,可用肉眼观察长石的双晶来区别。鉴定岩石是否含石英时,最好将标本用水湿后观察。这样,在同其他浅色矿物区别时效果会好一些。

2) 碱性长石:主要为正长石、微长石,在浅成侵入岩中可见透长石。这些长石,从化学成分上说,统称为钾长石。钾长石经常是肉红色、褐黄色、灰紫色、灰白色等。以肉红色的钾长石最为常见。但钾长石也有灰白色的,斜长石也有浅红色、蔷薇红色或肉红色的。在鉴定两类长石时,颜色只能作为辅助条件,须考虑其他特征。产于花岗岩中的正长石、微斜长石,常为他形粒状晶体,呈斑晶时可为自形晶。正长石的卡式双晶常见(将长石的晶面或解理面迎光转动到一个合适的角度,就可以看见以一条直线或折线为界,两边反光强度不一,即为卡式双晶)。产于正长岩、霞石正长岩中的正长石,其颜色有时呈肉红色,有时呈灰色。富钠斜长石在钾长石中呈条纹交生状态,成为条纹长石。如果是钾长石在斜长石中成条纹交生状态,则成为反条纹长石。粗大的条纹在手标本上可以观察到,如在钾长石的晶面或解理面上,可以见到一些大致沿一定方向的须根状细脉,其颜色多半比主题要浅,这些细脉就是条纹结构。

3) 斜长石:斜长石广泛产于各种侵入岩中,多呈暗灰色-白色,有时也有肉红色或褐灰色。玻璃光泽,风华和蚀变后呈土状光泽,两组解理(即(001)与(010)解理)完全。聚片双晶为重要鉴定特征,其观察方法如下:将标本来回转动,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晶面或解理面上的反光情况,当看到互相平行的明暗相间的线段时,就是聚片双晶纹。在一般情况下,酸性斜长石聚片双晶纹较密,基性斜长石的双晶纹较疏。

4) 普通角闪石:在闪长岩、正长岩、辉长岩等岩石中常见。黑色、暗绿色,长柱状晶体。但在某些花岗闪长岩中,一向延长的特点不十分显著,肉眼观察时容易误认为是辉石,横断面呈菱形、六边形。在细粒岩石中,角闪石与黑云母有时易混淆,但角闪石硬度大,小刀不易刻划;黑云母硬度小小刀易于刻划,且成鳞片状粉末。此外,角闪石常常呈绿色,玻璃光泽,黑云母带褐色解理面上可见珍珠光泽。

5) 辉石:为超基性岩和基性岩的主要矿物。绿黑、绿褐、褐等色,少部分有翠绿色(产于超基性岩中的含铬辉石)或灰、灰绿色(透辉石)。短柱状、玻璃光泽,解理不完全,新鲜断面呈密集而不整齐的阶梯断口,两组柱面解理的夹角近于90°。横断面为近正方形或近正八边形。

6) 黑云母:主要出现于中性岩和酸性岩中。黑色、黑褐色,有时因褪色而颜色变浅,呈金黄色。解理极完全,常成片状,解理面呈现珍珠光泽。横断面呈六边形,纵断面成长条状,硬度小,次生变化后颜色变为绿褐色、绿色。

7) 橄榄石:为超基性岩、基性岩的常见矿物。多呈柱状、粒状晶体,鲜艳的橄榄绿色或黄绿色,玻璃光泽,不规则断口或贝壳状断口。常发生蛇纹石化、滑石化、碳酸盐化等蚀变。 钾长石和斜长石的主要区别特征见表1。 辉石和角闪石的肉眼鉴定特征列于表2。

表1 钾长石、斜长石肉眼鉴定对比表

特征 颜色 晶形 双晶 次生变化

钾长石

肉红色、黄褐色、灰紫色、灰白色少见

多为宽板状 有时可见卡式双晶 变为高岭土,在晶面上呈土状

斜长石

暗灰色-白色,蔷薇红色少见

中酸性的多为宽板状,基性的常为细长柱状

常成细长的平行的聚片双晶纹

变为绿帘石、绢云母等,晶面上呈淡绿色、暗灰色

出现的岩石 花岗岩、正长岩、霞石正长岩 表2 辉石和角闪石肉眼鉴定对比表 辉长岩、闪长岩、花岗岩 矿物名称 特征 颜色 晶形 解理夹角 光泽 共生矿物 产出岩石 (2) 岩石的颜色 辉石 黑色、棕色、暗绿色 短柱状、粒状,其断面为八边形或近正方形 (110)∧(1 10)≈90°、断口常呈阶梯状 玻璃光泽 常与基性斜长石、橄榄石共生 超基性岩、基性岩,部分中性岩 角闪石 黑色至绿黑色 长柱状,其断面为六边形或菱形 (110)∧(1 10)=60°,呈菱形 玻璃光泽 常与中性斜长石和黑云母共生 中性岩、中酸性岩 岩石的颜色通常用色率来表示。色率即暗色矿物占造岩矿物总量的百分比。岩石颜色的深浅,是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相对含量的反映。因此,根据岩石颜色的深浅,大致分为浅色、中色与暗色岩石三类,它们大致可与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和超基性岩相对应。但也有例外,如微晶、隐晶质或玻璃质岩石的颜色,就比相同成分的粒状岩石的颜色要深。例如黑曜岩、珍珠岩、松脂岩等酸性熔岩的颜色比花岗岩颜色深。所以,色率的应用,只能限制在结晶粒状的岩石。 1) 当岩石为暗色,几乎全由暗色矿物(95%以上)组成时,这种岩石可能为超基性岩类,可根据矿物成分及其性质进一步确定岩石名称。如果全为粒状矿物,无解理时,则可能是纯橄榄岩;如果全部矿物都有解理,则可能是辉石岩或角闪石岩;如果部分矿物有解理,部分矿物是粒状,则可能是辉(石)橄(榄)岩;若岩石的结构致密,可能为蛇纹石化橄榄岩。 2) 当岩石为黑灰或灰色,且不含石英,而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之比约为1:1时,可能是辉长岩;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含量之比为1:2时可能是闪长岩。 3) 当岩石为浅色,几乎全由浅色矿物(90%左右)组成,又含石英时,可能是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等;若不含石英时,则可能是正长岩、二长岩、霞石正长岩等。 在鉴定侵入岩属何种岩石类型时,需要观察石英的有无和含量,钾长石和斜长石的有无和含量,以及暗色矿物的种类和含量等来确定。现将上述三因素归纳为表3。 表3 主要侵入岩肉眼鉴定表 大类 超基性岩 无石英 暗色矿物 >90% 钾长石>斜长石 有钾长石 钾长石≈斜长石 钾长石<斜长石 斜长石+角闪石 基本无钾长石 有斜长石 斜长石+辉石 斜长石为主 辉长岩 闪长岩 斜长花岗岩 花岗闪长岩 暗色矿物 90%~35% 暗色矿物 35%~15% 正长岩 二长岩 暗色矿物 <15% 花岗岩 二长花岗岩 或为碱性 暗色矿物 霞石正长岩 基性岩 一般无石英 中性岩 石英<5% 酸性岩 石英>20% 碱性岩 无石英,有似长石类 斜长岩(暗色矿物 很少 橄榄石为主 基本无长石 辉石为主 角闪石为主 橄榄石 辉石 角闪石 第二节 沉积岩的野外鉴别 对沉积岩或沉积物的研究,其目的是:1确定其物质成分、结构、构造,以及其中所含化石等,并给予正确的命名;2通过对岩石在不同阶段所形成的物质成分及其结构、构造特点的研究,来确定它在沉积成岩以及后生阶段所发生的变化,以便恢复原生沉积特征及性质;3对岩石进行相分析,其目的是再造沉积时的自然地理状况;4搞清岩石某些性质,以确定其在国民经济上的价值。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对沉积岩的研究应该是全面综合地使用各种方法、手段。近代的沉积岩石学研究方法很多,如野外地质学研究、室内研究、综合相分析……等。下面仅就沉积岩肉眼鉴定方面做概略的介绍。 一、沉积岩肉眼鉴定要点及描述内容 在各论中主要介绍了四类沉积岩,即陆源碎屑岩类、粘土岩类、碳酸盐岩和硅质岩类。现主要分述如下。 (一) 陆源碎屑岩类 陆源碎屑岩按其碎屑粒径可划分为: 粗碎屑岩(砾岩和角砾岩) >2mm 中碎屑岩(砂岩类) 2~0.05mm 细碎屑岩(粉砂岩类) 0.05~0.005mm 每类碎屑岩其相应粒度的碎屑含量必须在50%以上。如含有历史50%以上的岩石才能称作砾岩,以此类推。碎屑岩的命名是以含量占50%以上的粒级来确定岩石的基本名称,若其他粒级含量在25%~50%之间,则在基本名称之前冠以“××质”;若其含量在5%~25%之间,则以“含××”表示。 1.粗碎屑岩类——砾岩相角砾岩的观察和描述内容 1)颜色:尽可能指出总的颜色,并注意它的成因。 2)砾石成分:鉴定各种砾石的成分,确定砾石占整个岩石的百分含量。如为复成分砾岩,还需估计各种成分砾石占全部砾石的百分含量。 3)砾石大小及分选性:如分选不好时,应指出一般大小以及最大和最小的粒径。 4)砾石的圆度、球度及形状。 5)胶结物成分,占整个岩石的百分含量;胶结物本身的性质;胶结类型等。 6)其他:砾石有没有定向排列,胶结的致密程度,有无次生脉穿插等等。 由于砾岩在地层学上常作为沉积间断的标志和划分底层的依据,同时砾岩的沉积大部分距陆源供给区很近,易于利用砾岩成分来推断古地理情况,故对砾岩的野外研究还应注意下列方面: 1)层位和分布概况; 2)岩层产状及其变化(如透镜体); 3)层理及层面构造; 4)与上下层的接触关系及其在剖面中的位置; 5)砾石的倾向、倾角和长轴方向。 2.中碎屑岩类——砂岩类砂岩 通常按碎屑粒径可分为:巨砾砂岩(2~1mm);粗粒砂岩(1~0.5mm);中粒砂岩(0.5~0.25mm);细粒砂岩(0.25~0.1mm);微粒砂岩(0.1~0.05mm)。 各种不同粒径的砂岩的观察和描述内容有: 1)颜色,并推断其成因; 2)碎屑颗粒的大小,分选程度,如大小不均匀,应指出最大、最小和一般的直径,以及各种颗粒含量的百分比; 3)碎屑颗粒的形状及磨圆度; 4)胶结物的成分及其占整个岩石的百分含量,胶结类型,胶结致密程度; 5)岩石的构造; 6)碎屑成分:矿屑(需分辨出碎屑矿物的种类)、岩屑(尽量区分其原岩类型)以及各种成分占全部碎屑的百分含量; 7)生物残骸; 8)次生变化。 在野外研究砂岩时除上述内容外,还应注意:1层埋构造(特别注意斜层理)和层面构造;2岩层厚度及其变化等。 3.细碎屑岩类——粉砂岩 粉砂岩按碎屑粒度可分为:粗粉砂岩(0.05~0.03mm)和细粉砂岩(0.03~0.005mm)两类。 粉砂岩的观察和描述内容与砂岩大致相同。但由于粉砂岩颗粒细小,故在手标本中难以辨认碎屑和胶结物成分。在野外主要研究它们的产状、构造特征及形成方式等。 (二) 粘土岩类 粘土岩类亦具有双重特性,从碎屑粒度来看大部分由<0.005mm的颗粒组成;从矿物成分来看,主要是由粘土矿物所组成。 由于粘土矿物非常细小,故要在肉眼中鉴定它们的成分是非常困难的,主要是对其颜色和物理性质的研究。这是由于颜色和物理性质,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粘土矿物成分,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了解其工业价值。物理性质主要注意其滑腻程度、可塑性、断口、膨胀性、粘舌性和在水中是否容易泡软等等。 此外若肉眼可见的机械混入物,应鉴定其成分并估计其百分含量。 (三) 碳酸盐岩 按矿物成分碳酸盐岩主要分为石灰岩、白云岩两大类型,但在两大端元岩石之间存在着一系列过渡类型(表4);在石灰岩(白云岩)与粘土矿物之间也存在着一系列过渡类型(表4)。 对石灰岩的肉眼观察要注意下列内容: 1)颜色; 2)结构与构造特征; 3)硬度和岩石致密程度、断口类型; 4)重结晶的程度; 5)肉眼可见的生物碎屑种类; 6)机械混入物的大小、成分及次生矿物成分; 7)加盐酸起泡强烈程度。 对白云岩的观察、描述内容和石灰岩类似,但其中很少有生物碎屑。对白云岩应特别注意其次生变化的痕迹,以及白云石和方解石间的关系,岩石结构特征等。 二、主要沉积岩肉眼鉴定表 主要沉积岩肉眼鉴定表见表4。 表4 主要沉积岩肉眼鉴定表1 岩石 类型 岩石名称 砾岩(角砾岩) 粗粒砂岩 陆源碎屑岩类 中粒砂岩 细粒砂岩 粉砂岩 碎屑粒度/mm >2 2~0.5 0.5~0.25 0.25~0.05 0.05~0.005 结构特征 砾状(角砾状) 陆源素一些物质及胶结物碎粗砂状结构 中粒砂状结构 细砂状结构 粉砂状结构 屑物质;石英、长石、白云母、机械搬运和机械各种岩屑、少量重矿物胶结物 沉积压固、水化化学成因的铁钙硅质等杂基;学胶结 粘土物质 物质成分及来源 成岩方式 粘土 按固结程度 页岩2 粘土岩 <0.005 泥质结构 弱固结 块状构造 主要是母岩风华的过程中形成的粘土矿物级少量细碎屑物质 机械搬运与机械粘土岩类 粘土矿物:高岭石、伊利石、沉积作用为主 页理构造 蒙脱石 细碎屑:石英、长石 内碎屑灰岩 生物灰岩 石灰岩 鲕粒灰岩 碳酸盐岩类 泥晶灰岩 白云岩 泥灰岩 与碎屑岩相对应 碎屑结构 生物碎屑 沉积盆地内碎屑(以碳酸盐矿物为主)、生物遗骸,化学及生物化学沉淀物质 碳酸盐矿物以方解石为主 化学、生物化学、生物作用以及波浪、岸流、潮汐等的流水机械作用 由白云石化作用形成为主 同石灰岩 包粒<2 <0.03 大部在0.5~0.05 <0.03 鲕粒结构 泥(微)晶结构 晶粒结构交代残余结构 微晶结构 白云石为主 方解石(白云石)和粘土矿物 1其他沉积岩类的岩石未编入本表内 2页岩还可以根据其成分进一步细分 第三节 变质岩石的观察与描述 一、变质岩肉眼的观察与描述 1)岩石的颜色:包括新鲜面与风化面的颜色。 2)矿物成分:矿物成分可分为特征变质矿物、主要变晶矿物和次要变晶矿物。对特征变质矿物应观察与描述其颜色、晶形、粒度、突出特征并估计百分含量。对主要与次要变晶矿物,要求观察、描述的项目同前,但可适当简练些。当有变斑晶存在时,则对变斑晶与基质要分别进行观察、描述并估计其含量。描述顺序为先变斑晶后基质。若无变斑晶,则按矿物的百分含量从多到少的顺序,加以描述。在观察变质岩矿物成分时,应注意下列问题:1首先观察和确定组成变质岩的主要矿物,因为它在变质岩命名中起决定作用。在观察主要矿物时,除了对每种主要矿物进行准确定名及含量估计之外,还必须注意岩石中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的相对含量,在浅色矿物中应特别注意长石的性质及含量;2要注意特征变质矿物的观察,因为特征变质矿物,对反映变质原岩的化学成分及变质时的物理化学条件,都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岩石中如果有红柱石,则说明该变质岩除了观察描述上述主要内容外,对岩石的其他特征,如产状分布、此生变化、风化程度、节理裂隙的发育情况、有无次生矿脉的穿插等均应加以描述。 3)岩石组构:描述矿物粒度、形态、自形程度、确定岩石结构、构造的名称。当一种变质岩同时具有几种结构构造时,须分清主次,支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加以综合描述。例如,某一变质岩具斑状变晶结构,其基质部分为鳞片变晶结构,此时应综合描述为基质具鳞片变晶的斑状变晶结构;若岩石以鳞片变晶结构为主,局部地方为纤维状变晶结构时,可描述为纤维鳞片变晶结构。当某一种变质岩同时具有几种不同构造时,也可采用综合描述的方法,例如,某岩石既具板状构造,又具千枚状构造时,可综合描述为千枚板状构造等等。对于混合岩结构构造的观察与描述,应首先着眼于由脉体和基体交生关系所反映的构造特征,在此基础上,再分别描述基体和脉体的结构构造。例如角砾状混合岩,首先应描述由脉体贯入使基体分割而成的角砾状构造,然后再分别描述角砾(基体)和脉体的结构及构造。当混合岩的混合岩化程度很高,基体和脉体界线消失时,则和其他变质岩一样,描述岩石总体结构构造。总之,在观察描述变质岩结构构造时,应力求全面准确,因为它对变质岩命名起着重要作用。 4)其他特征及次生变化:如产状分布(岩石有无细脉穿插,有无小褶皱及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岩石的风化程度,岩石有无次生变化等都要加以观察描述。 5)初步定名:特征变质矿物+主要矿物+基本名称。 第1节 岩浆岩的观察与描述

(6)对镜下素描图的要求 绘图时应注意:1)应选择有意义现象进行绘图;2)应反映出矿物的基本特征,如突起、晶形、解理及双晶等;3)矿物之间的相互关系;4)矿物的含量比例;5)单偏光和正交偏光的选择;6)在素描图下应该注明岩石名称、应说明的问题、偏光类型、放大倍数、产地。

在画素描图时,先勾绘自形程度好能控制视域的矿物或其他成分,然后添加细部将视域画满。 以上是一般变质岩观察描述的要领。对于不同类型变质岩的某些特殊要求,将在各类岩石中指出。 三、常见变质岩肉眼鉴定主要特征

为了醒目与便于变质岩间的相互对比,现从变质作用类型、变质岩的组构、矿物成分、产状特征及可能的原岩等几方面分别列于表7,以便在学习变质岩的过程中作为观察、描述、鉴定与分类命名及分析原岩的参考。 四、变质岩原岩性质观察

由于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和各种形变作用往往使原岩的面貌发生率不同程度的改造,特别是变质程度很深的变质岩中,原岩某些固有特征可能消失,这给查明变质原岩带来不少困难。如何根据已被改造的各种产物——各种变质岩(岩层)的特点去查明原岩,需仔细地观察与深入地研究,并把野外与室内的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查明变质原岩一般可从地质产状和岩石组合、岩相学标志、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和副矿物的研究四个方面着手。 (1)地质产状和岩石组合:这需在野外观察,是查明变质岩成因类型的最主要依据之一。因为不同成因类型的原岩,由于其成岩作用过程不同,所以它的产状和岩石组合也不一致。

(2)岩相学的标志:由于变质作用的某些成因特点,在矿物成分和变质岩的组构上,与原岩不同;但另一方面其岩性特征又常受原岩控制,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因此,应集中精力注意观察描述变质岩中可能残存的原岩组构,以及虽经变质作用改造但仍能反映原岩成因类型的某些特征。同时变质岩的某些矿物组合和变质岩石(岩层)的矿物递变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查明变质原岩成因类型的依据之一。例如,变质岩中有刚玉的出现及其共生岩层中有夕线石片麻岩等,说明原岩为富含Al2O3的泥质岩石、具变余杏仁构造的岩石,其变质原岩为火山岩。 (3)岩石化学与地球化学特征:除伴有强烈交代作用外,所有变质岩都是一定原岩在相对封闭条件下变质的产物。其成分变化基本是等化学的。因此变质岩的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基本反映原岩的岩石化学与地球化学特征,主要受原岩形成作用的特点

表7 主要变质岩肉眼鉴定表

变质作用类型

变质岩

矿物成分

组构

产状分布

可能原岩 粘土岩、粉砂岩、中酸性凝灰岩 粘土岩、粉砂岩、中酸性凝灰岩 粘土岩、中酸性火山

层状

岩、基性岩、凝灰岩、钙质页岩等

板岩

粘土矿物为主,含少量绢变余泥状结构、变余粉砂云母、绿泥石等

结构、斑状构造 显微鳞片变晶结构,千枚状构造

鳞片变晶结构、纤维变晶结构、片状构造

层状

千枚岩 绢云母绿泥石石英等

黑云母、白云母、角闪石、

片岩

绿泥石、石英、长石、石榴石、蓝晶石、十字石等

区域变质作用

片麻岩

长石、石英为主,可含黑

层状

云母、白云母、角闪石、鳞片(纤维)花岗变晶结构,辉石及某些特征变质矿物

石英、长石为主,其次为

细粒等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片麻状构造

层状

粘土岩、中酸性岩浆岩、钙质砂岩等

变粒岩 黑云母、角闪石、电气石、

石榴石等

层状 粉砂岩、凝灰岩

斜长角闪以角闪石、斜长石为主,中细粒粒状变晶结构,条层状(副变质岩) 岩

也可有石英、绿帘石、辉带状构造、块状构造等

侵入体(正变质岩)

基性侵入岩、喷出岩、泥灰岩等

石、石榴石等

紫苏辉石、透辉石、长石、

麻粒岩

石榴石、石英、夕线石、中细粒粒状变晶结构,条层状(副变质岩) 菁青石、角闪石、黑云母带状构造、块状构造等 等

绿辉石、镁铝榴石、角闪

榴辉岩 石、蓝晶石、刚玉、石英

方解石、白云石为主、其

大理岩 中可含透闪石、石榴石、

滑石、透辉石镁橄榄石等 以石英为主,可含少量绿

石英岩

泥石、绢云母、黑云母、粒状变晶结构,鳞片花岗区域变质作用或热接触白云母、角闪石、辉石、变晶结构,块状构造等 长石等

角砾状混合岩

基体多为斜长角闪岩、角

闪岩、辉石岩等,脉体为角砾状构造 长英质等

基体为各种变质岩,脉体

为长石、长石和石英的集眼球状构造 合体

分布不规则,有时呈层状、透镜状、带状等

角闪石岩、斜长角闪岩等

变质作用形成,层状产出

石英砂岩、硅质岩

中粗粒不等粒粒状变晶结层状、透镜状或为其他岩构,块状构造

石的包裹体 侵入体(正变质岩)

各种火山岩、凝灰岩、铁镁钙质较高的泥灰岩

基性岩

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区域变质作用或热接触条带状构造

变质作用形成,层状产出

石灰岩、白云岩等

混合岩化眼球状混作用

合岩

经常与区域变质岩伴生,片岩、片麻岩、变粒呈层状或似层状产出 常与区域变质岩伴生,呈

岩等

条带状混基体常为片岩、片麻岩,合岩

变质作用类型

脉体为花岗质

条带状构造 层状、似层状、条带状产片岩、片麻岩等 出

变质岩 矿物成分

成分与花岗岩相似,黑云母角闪石等矿物局部较集中

组构 产状分布

由于交代作用较强,岩性

可能原岩

花岗质混合片麻岩

混合岩化作用

混合花岗岩

花岗变晶结构、交代结构,片麻状构造

较均匀,变质岩残留体产片岩、片麻岩等 状与片麻理一致

各种变质岩、片麻岩等

花岗变晶结构,各种交代分布在混合岩化的中心

相当花岗岩成分

结构,发育阴影构造、片地带,与其他类型混合岩麻状构造、块状构造

以粘土矿物为主,含少量

呈渐变关系

斑点板岩 的绢云母、绿泥石、红柱

石、菁青石等

热接触变质作用

黑云母、白云母、石英、

云母角岩 红柱石、菁青石、长石、

夕线石等

变余泥质结构,斑点构造,远离侵入体,分布在接触板状构造

变质晕的最外带

粘土质岩石

角岩结构,斑状变晶结构,分布在接触变质晕的中块状构造

泥质岩石或含杂质的泥质岩石

基性角岩 透辉石、基性斜长石、石角岩结构、斑状变晶结构,随距侵入体由远至近,变基性、中基性岩浆

英、黑云母、石榴石、绿块状构造、变余结构构造质程度增加,变质矿物有岩、中基性火山岩 帘石等

钙质矽卡岩

接触交代变质作用

镁质矽卡镁橄榄石、尖晶石、金云不等粒粒状变晶结构,块岩

母、透辉石、硅镁石等 状构造、斑杂状构造 蛇纹石、滑石、磁铁矿、

蛇纹岩 镁橄榄石、辉石、碳酸盐

矿物等

规律地变化

石榴石、辉石、符山石、不均匀粒状变晶结构、交中酸性侵入体与钙质碳

阳起石、绿帘石、方解石、代结构,块状构造、斑杂酸盐接触带呈似层状、透石灰岩 金刚矿物等

状构造等

镜状产出

在中酸性侵入体与镁质

碳酸盐接触带呈似层状、白云岩 透镜状产出

隐晶质结构,致密块状构造

透镜状、脉状 超基性岩

钠长石、阳起石、绿帘石、中细粒变晶结构、变余斑

青盘岩 绿泥石、碳酸盐矿物、黄状变晶结构、纤状变晶结

铁矿、石英等

气液变质作用

云英岩

构,块状构造

沿低温热液金属矿脉两侧分布

多沿气成高温热液石英脉两侧分布

中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

石英、云母、黄玉、电气中粗粒鳞片粒状变晶结石、萤石、金属矿物等 构,块状构造

花岗岩类岩石

黄铁绢英绢云母、石英、黄铁矿、中细粒至显微粒状鳞片变多沿中低温热液含金石岩 次生石英岩 构造角砾岩 碎裂岩

碳酸盐矿物、硫化物等 晶结构,块状构造 石英、绢云母、明矾石、细粒至显微粒状变晶结高岭石、红柱石、刚玉、构、变余斑状结构,块状黄玉、电气石等 原岩角砾及胶结构 原岩矿物碎屑和岩石碎屑

原岩矿物碎屑,岩石碎

碎斑岩 屑,有少量绢云母、绿泥

石等

变质作用类型

构造

英脉两侧分布 沿低温热液金属矿脉两侧分布

酸性或中性脉岩

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

多为各种沉积岩和火山岩

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

多为各种刚性岩石,

角砾状结构,无定向构造 沿断裂带分布 碎裂结构,无定向构造、块状构造

动力变质作用

沿断裂带分布

碎斑结构,无定向构造,块状构造

沿断裂带分布

包括花岗岩、片麻岩、混合岩、石英砂岩、大理岩等

变质岩 矿物成分 组构 产状分布 可能原岩 多为各种刚性岩石,

细粒石英、长石及少量新

糜棱岩 生矿物(绢云母、绿泥石、

绿帘石、蛇纹石等)

动力变质作用

糜棱结构,定向构造、条带状构造等

沿断裂带分布

包括花岗岩、片麻岩、混合岩、石英砂岩、大理岩等 基性侵入岩、基性火山岩、含泥质较多的砂岩、云母片岩、基性变质岩

细粒石英、长石及大量新显微花岗鳞片变晶结构,

千糜岩 生矿物(绢云母、绿泥石、千枚状构造、眼球定向构沿判断带分布

绿帘石、钠长石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fr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