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科试卷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07-21 09:38:01 阅读量:1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能突出章节重点又难度设中。

七年级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科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把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在答题卡相应的表格中,每小题1.5分,共36分)

1.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2.“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3.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最终完成于( )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清朝 4.下列货币中,哪个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A、交子 B、 会子 C、 美元

D、英镑

5. 某班历史课堂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支持宋代已完成南移的史实是( )

①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数的62.9% ②东京是当时最大城市,商业繁荣 ③水稻种植扩大,产量跃居粮食首位 ④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⑤扬州、临安、广州、成都等城市商业发达。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⑤ D. ②③④ 6.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 )

A.唐朝关中地区 B.北宋四川地区 C.南宋江南地区 D.元朝中原地区 7.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

能突出章节重点又难度设中。

都”,请问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瓷都”? ( )

A.河北曲阳 B.河南汝州 C.江西景德镇 D.河南开封 8、宋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这最能说明南方( )

A.自然资源丰富 B、地理位置重要C.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交通十分发达 9、2010年4月20日,在“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晚会上,汉藏两族著名歌手同台演唱:“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始于 (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0.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军机处

11.元朝以前,就有许多山西汾州、并州人迁至今新疆地区,与蒙古族、维吾尔族共同劳动生活。这说明( )

A.维吾尔族、蒙古族人民非常友善 B、元朝以前新疆与中原地区联系非常紧密 C 、北方战乱导致山西人迁往边疆D.维吾尔族、蒙古族、汉族共同开发了边疆 12.“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蒙古族歌手腾格尔的这首经典名曲《天堂》我们经常吟唱。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 D.耶律阿保机 13.宋代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 )

①苏轼②关汉卿③辛弃疾④李清照⑤赵孟頫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14.澶渊之盟发生于下列哪个皇帝在位时期?

A.宋太祖 B.宋钦宗 C.宋真宗 D.宋高宗

15.崔致远和马可·波罗是与古代扬州有关的两个外国人,他们来到扬州的时间分别是( )

A.秦朝和汉朝 B.汉朝和唐朝

C.唐朝和元朝 D.元朝和清朝

16.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要了解回族形成的历史,最早应追溯到( )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17、元朝是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高潮时期,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表现不包括 ( )

A、许多汉族人来到边疆 B、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 C、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族已同汉族融合

D、一个新的民族——蒙古族开始形成

18.1958年,关汉卿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他写过六十多种剧本,他的剧本大多数表现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他的代表作是( )

能突出章节重点又难度设中。

A.《窦娥冤》 B.《资治通鉴》 C.《救风尘》 D.《念怒娇·赤壁怀古》 19.穿越时光隧道,你回到了南宋都城临安,在下列各项中,可以看到的有 ( )

①城里有精美的瓷器出售 ②在“瓦子”里有人在说书,有人在看京剧表演 ③有人在使用纸币购物 ④人们在阅读《红楼梦》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0.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化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你估计这幅名画应该是下列哪一副 ( ) A.《天王送子图》 B.《洛神赋图》 C.《清明上河图》 D.《步辇图》 21.《资治通鉴》记载的是( )

A.从传说中的黄帝到五代的历史 B.从传说中的黄帝到北宋的历史 C.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D.从战国到北宋的历史

22.《满江红·怒发冲冠》“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中的“匈

奴”指的是 ( )

A.女真统治者 B.匈奴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23.五代、辽、宋、西夏、金、元时期的政治形势和民族关系的特点,与下面历史时期最相似的是 ( )

A.春秋 B.战国 C.三国两晋南北朝 D.隋唐

24.明朝时期,下列哪一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 A.设立三司 B由六部分理朝政. C、设立军机处 D.设厂卫特务机构

二、材料分析题:(24分)

25、(12分)材料一:舟帅识地理,夜则观日,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萍州可谈》

材料二: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三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请回答:

(1)材料中的说:“三种东西”分别是什么?(3分)

(2)这“三种东西”再加上西汉发明的什么合称“四大发明”?(1分) (3)四大发明在什么时期广泛应用?(2分) (4)四大发明的出现和传播有何重大意义?(6分)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

能突出章节重点又难度设中。

名题姓 答 要 号不证 考 准 请

材料二: “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 ————《宋史》

(1)材料一的作者是谁?(1分)他是哪个朝代的抗元将领?(1分)

(2)两宋时期成为全国最重要粮仓的地区具体在什么流域?(2分)

(3)南方形成天下闻名的‘粮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4)从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从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1.5分,共36分)

25答:

能突出章节重点又难度设中。

26答:一、单项选择题。(把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在答题卡相应的表格中,每小题1.5分,共36分)

25答:

(1)印刷术、火药、指南针(3分) (2)造纸术(1分)

(3)宋元时期 (2分);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的领先地位,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所作出的巨大贡献。(6分)

26答:

(1)文天祥 南宋(2分)

(2)太湖流域 (2分)

(3)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环境相对安定;(1分)北方人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劳动力;(2分)南方自然条件优越;(1分)

(4)说明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2分)安定的社会环境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或先进技术的传入和应用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原因等。(2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eym.html

微信扫码分享

《2015---2016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科试卷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范文搜索
下载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