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中嘅广州老字号茶楼仲有几多喺度?

更新时间:2024-05-22 19:3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消失中嘅广州老字号茶楼,仲有几多喺度?

?

广州饮茶的习惯十分悠久。据记载,桨栏路原茶楼同业公会会址内,存放有一块樟木木刻牌匾,上刻“成珠楼”,下刻“乾隆十年”(1745),这一实物说明成珠楼是至今尚存的广州最老的茶楼。广州茶楼历史广州饮茶的习惯十分悠久。据记载,桨栏路原茶楼同业公会会址内,存放有一块樟木木刻牌匾,上刻“成珠楼”,下刻“乾隆十年”(1745),这一实物说明成珠楼是至今尚存的广州最老的茶楼。成珠楼在河南(海珠区)南华中路180号,漱珠桥之东侧,初创时仅仅是一间简易的平房,名叫成珠馆。此地在清代有几个大集市,从东至依次是福仁市、漱珠市、歧兴时。成珠馆所在的漱珠市正处在各集市的中心。此外,名胜海幢寺和成珠馆近在咫尺,游客甚多。这样的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是成珠楼得以发展而经久不衰的有利因素和主要原因。广州人饮茶的场所,经历了茶寮、茶馆(二厘馆)、茶居、茶楼的变化,从茶寮到茶楼是一个逐步交错发展的历史进程。在某个时期内,前者慢慢衰退,后者逐步取而代之。茶寮是一般劳苦大众的饮茶和休息的场所,环境设施非常简陋,甚至还是一种兼营的性质。清人徐珂《清裨类钞》中有所描述:“粤人有于杂物肆中兼售茶

者,不设座,过客立而饮之。”清人金武祥《栗香随笔》也提到广州的初级茶寮:“广州北门外多坟,弥望皆是,市廛尽处有快阁,为行人茶憩之所。”“这种简易的路边茶寮被称为一厘馆”,盛行于咸丰、同治(1851-1874)间。与此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店家为改善经营,提高知名度,适应社会的需要,便设立了广州最初的专业茶馆即“二厘馆”。民国初年,广州早点摊上吃饭的人们。(资料图)

1901年茶居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广州的“二厘馆”遍布大街小巷。所谓“二厘馆”,是指当时在肉菜市场开始的简陋的茶馆,方便劳苦大众休息交流的地方,茶价只收二厘,固有其名。当时每毫钱等于七十二厘,这样的消费属于非常低档。民谣曰:“去二厘馆饮餐茶,茶银二厘不多花。糕饼样样都抵食,最能顶肚不花假。”意思是说,只花二厘茶钱就能有茶水伴糕点,还能吃饱肚子,相当划算。传统的“二厘馆”最显著的特色有两个,其一是依赖与之相应的环境,像街市、鱼栏、果栏、码头等,主要是方便劳苦大众。食物多选一些能“顶肚”的,“二厘馆”发展到后期,茶点多是些大松糕、盅头饭,就是糯米鸡也是半斤饭一只,一切以能裹腹为前提;“二厘馆”多在街边巷口开档,上用树皮做顶,中用竹木搭建,下摆几张木台木凳,旁边生个炉子,炉上放一煲白粥、一锅油老板兼伙计就站着搓捏面粉,或将面切成面条,下到油锅做成“油炸鬼”(油条),同时,还卖些芋头糕、松糕、钵仔糕之类。茶

价二厘。由于“一盅两件”对填饱肚子干粗话的劳苦大众来说颇是实惠,自然“二厘馆”就成为肩挑负贩者歇脚的地方,也是街坊群众聊天叙话的好去处。“二厘馆”最著名的,就是“一盅两件”。所谓“一盅”,指的就是以石湾产的大耳粗嘴绿釉鹌鹑壶,配一个瓦茶盅,壶里多放些粗枝大叶,茶味涩而没有香气,仅冲洗肠胃而已;而所谓“两件”,则是多供应以粗糙的大件松糕、芋头糕,芽菜粉、大包等价廉物美的茶点,以摆台形式,由客人自选取食,不用点叫,食毕结帐。后来,对有身份的人士,上层士绅,有地位的商人和自由职业者而言,光顾“二厘馆”有失体面,有失茶道之雅,他们不愿意去,他们需要有能确定自己身份地位,能互相交流的休闲场所,就这样,“茶居”就应运而生,时间约是在清光绪年间。茶居之“居”,有“隐藏”起来的意思,目的是招徕有间阶层,为他们提供消磨时间的好去处。茶居与“二厘馆”的服务对象不同,茶居所追求的雅静,与之后的茶楼较为相似。陶陶居、天然居、陆羽居、惠如楼等高档的茶楼,这茶楼因多有一个“居”字,所以广州又把茶楼叫做“茶居”。名人墨客与广州的茶楼广州的茶楼,雅俗相宜,来广州旅行的人,几乎没有不上茶楼的。一些社会名流、名人墨客,对广州上茶楼饮茶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名人来广州饮茶历史,追溯到清代,康有为在广州讲学时,曾经常到陶陶居品茗,还应老板之请即兴题写了“陶陶居”三字,现在陶陶居的招牌,就是康有为的墨宝。

在民国时期,鲁迅先生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期间,偕同许寿裳、许广平到北园、陆园、妙奇香等茶楼作座上客。鲁迅先生说,广州的茶清香可口,一杯在手,可以和朋友作半日谈。1926年5月,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在广州主持第六期农民运动讲习所,主编《政治周报》。是月中旬,毛泽东作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委兼宣传部代理部长,出席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会上,与来自江苏的时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的柳亚子初次见面相识,彼此有好感,遂相约到位于现在的广州中山四路妙奇香茶楼品茗叙谈。妙奇香创办于清光绪五年(1879),一家老字号茶楼。位于旧城隍庙斜对面(今中山四路),邻近的文德路和文明路,毛泽东的办公室兼卧室在农讲所(旧番禺学宫、今中山四路42号),常到文德路书坊铺去查找资料和买书,事毕,还会顺便上妙奇香饮茶开饭。而柳亚子到广州后住在“客尘学旅”,该处离永汉北路财厅前的大东书局不远,离文德路也很近,故而,二人就相约在妙奇香茶楼品茗。当日毛泽东和柳亚子于妙奇香二楼,纵论国事,评论政局,也谈诗词。柳亚子早年加入同盟会,是著名文学团体“南社”的发起人,诗名早播。33岁的毛泽东身穿蓝布长衫,俊朗儒雅,气宇不凡。二人在革命浪潮面前,踌躇满志。一见如故,谈得十分投契,毛泽东操很重的湖南口音,而柳亚子不时夹杂着一些“吴侬软语”,但并不妨碍他俩的交谈。广州初会后,柳亚子对毛泽东越发

敬佩。他常在诗中忆念那次广州茶叙。事隔多年之后,两人都以广州茶叙入诗。1941年11月,柳亚子《寄毛润之延安,兼柬林伯渠、吴玉章、徐特立、董必武、张曙时诸公》诗中有:“云天倘许同忧国,粤海难忘共饮茶”。1949年3月28日,柳亚子应毛泽东邀请赴颐和园饭局,毛柳第三次会面,宴罢归来柳赋诗二首,柳作《感事呈毛主席一首》(“开天辟地君真健”),毛于4月29日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即“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郭沫若也是广州的老茶客,当年他在广州三个极富园林特色的酒家饮宴之余,都留下了诗句。在泮溪酒家,他诗曰:“盘中粒粒皆辛苦,槛外亭亭入画图,齐国易牙当稽颡,随园食谱待耙疏。隔窗堆就南天雪,入齿回轮北地酥,声色味香都具备,得来真个费工夫”。在南园酒家,他赞曰:“此是工人天外天,解衣磅薄坐高轩,层楼重阁怡宫殿,雄辩高谈满四筵,万盏岩茶千盏酒,三时便饭四时鲜,外来旅客咸瞠目,始信中华是乐园。”郭沫若对北园情有独钟,每次外事出访途经广州,都一定要到北园饮早茶。他在北园即席挥毫:“北园饮早茶,仿佛如到家,瞬息出国门,归来再饮茶”。茅盾、老舍也题诗赞美广州茶楼。大师刘海粟87岁时,曾到北园宴饮,对其茶点菜式大加赞赏,即席书写“其味无穷”四字相赠,此四字刻在北园门前之墙壁上。北园酒家1958年,建筑大师梁思成来穗参加座谈会,有人问他最赏识广州哪幢建筑物之设计?梁先生脱口而出:北园酒家。

北园酒家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二十年代。1928年,陈济棠主粤时期的广州市商会会长邹殿邦在现十七中学右侧的一座别墅中开设北园酒家。因地处羊城北郊,毗邻白云山麓,树木茂盛,环境清静,更有小河从前面流过,故有山前酒家、水尾茶寮之称。吸引了市内不少官僚政客、富商巨贾、社会名流、中西医生、著名粤剧艺人前来光顾。但好景不长,“七七”事变后受时局影响,生意日渐衰落。1938年广州沦陷,北园宣告结业。“食饭去北园,饮茶到泮溪”,上世纪60年代广州人的流行语,如今有多少人还熟知?创建于1928年的北园酒家,是广州最早的园林酒家,以烹制正宗粤菜著名。1958年酒家更新扩建,由广州著名园林建筑师莫伯治设计,其建筑风格类似西关大屋,朱光市长为其题字“北园”。从此,北园与泮溪、南园一道,并称为广州三大园林酒家。北园酒家位处小北路与越秀北路交界处,越秀公园对门,沿街呈倒“L”字形。其南侧的“绮秀楼”已转租给某品牌婚纱摄影店作为华南总店。1956年北园实行公私合营。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广州饮食业日渐兴旺,广州市市长朱光提出扩建计划,由著名建筑工程师莫伯治操刀设计。北园成为广州第一家古色古香、富有岭南庭园特色的园林酒家。朱光市长还为酒家书写“北园”招牌。此时的北园酒家,古色古香、典雅简朴,鱼池石山、彩桥连接、亭台楼阁、曲径回廊,奇花异草,使人恍如到了一个古代与现代文明交融的庭园。难得的

是酒家的烹饪技术依然保持相当水准,“食饭去北园,饮茶到泮溪”成为一代老广的流行语。2008年9月28日,换主并经重新装修后的北园再次开业,仍然有古松、小桥、流水、亭台。不同的是,北园已经不再是老广州人记忆中那个一家人叹早茶的去处。新东家主张北园走高档路线,价码提高,来来往往的多数是商务客。怀旧的街坊不免要哀叹一声,又一家老字号远去!1956年广州市政府决定重修北园,提出的要求之一就是造价必须低于国家指标,为了降低成本,设计师莫伯治和施工人员一同到民间“淘宝”,还果真搜罗了一大批“工艺建筑材料”:每斤不过几元的红木旧料,只要2元~5元的套色玻璃蚀刻……最终,北园酒家建筑总造价每平方米只用60元,比当时中央规定的指标低。难得的是搜罗的材料件件是“坚嘢”,北园酒家的老顾客大多对正门的那两扇乌黑厚实大门记忆犹新。雷良告诉记者,这两扇漆黑色大门就是当年莫大师从江孔殷太史第旧宅中买来的宝贝,是广州唯一现存的铁力木大门,直到2007年重新装修门槛抬高了,这扇大门才被换了下来。北园酒家里面大部分包括满洲窗,古董字画、酸枝红木家具等,都是从“太史第”被宣告“代管”,“充公”得到的东西。江太史就是南海十三郎的爸爸

郭沫若对北园情有独钟,每次外事出访途经广州,都一定要到北园饮早茶。他在北园即席挥毫:“北园饮早茶,仿佛如到家,瞬息出国门,归来再饮茶”。 茅盾、老舍也题诗赞美广

州茶楼。大师刘海粟87岁时,曾到北园宴饮,对其茶点菜式大加赞赏,即席书写“其味无穷”四字相赠,此四字刻在北园门前之墙壁上。广州酒家广州酒家原地是西关文昌庙和洪圣庙,1921年开筑马路时两庙被拆除,商人陈星海与余汉谋及其弟集股在此开办了西南酒家,这就是广州酒家的前身。西南酒家聘请了当时有“南国厨王”之称的钟权大师掌厨。抗日战争爆发,西南酒家被毁,1939年重新开业后改名“广州酒家”。解放前夕,老板迁往香港,由蔡炜汉重新招股复业。1956年,广州第一届名菜美点展览就在广州酒家举行,“食在广州第一家”的美誉自此名传中外。40年代广州酒家门面。泮溪酒家泮溪酒家坐落在城西,相连风光旖旎的荔湾湖公园,是1000多年前南汉王刘鋹的御花园“昌华苑”的故地,也是昔日的“白荷红荔、五秀飘香”的“荔枝湾”。1947年,粤人李文伦在这片“古之花坞”上创办了一家充满乡野风情的小酒家。当时,附近有5条小溪,其中一条叫“泮溪”,故此,小酒家也以“泮溪”命名。泮溪酒家作为广州目前三大园林酒家之首,其名菜有八宝冬瓜盅、园林香液鸡、七彩拼盘等,著名的点心有绿茵白兔饺、蜂巢芋角、泮塘马蹄糕、脆皮三色卷等。泮溪酒家有40种菜式和点心在全国、省、市烹饪比赛中获奖。1996年泮溪酒家被授于“中华老字号”; 1997年泮溪酒家被评定为国家级特级酒家;1998年泮溪酒家被誉为广州市著名商标。莲香楼中最高一根横梁上写着“广

州莲香老饼家著名月饼礼饼”字样的这幢房子,是上世纪30年代初位于广州市第十甫路的莲香楼老店。连香楼创建于1889年。早期是广州城西关专营糕点美食的“连香糕酥馆”。一天,有着精湛工艺的老制饼师傅陈清俭喝着用莲子煲的糖水时突发灵感:用莲子来制作饼点馅料。经过实验,陈师傅制造出幼滑清香、独树一帜的莲蓉馅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广州名“茶楼王”谭新义先生收购了“连香楼糕酥馆”,取名为“连香大茶楼”。莲香楼的莲蓉月饼有口皆碑。宣统二年,一位名叫陈如岳的翰林学士,有感于莲蓉独特的风味,提议给莲香楼的“连”字加上草头,众人一致赞同,他遂手书“莲香楼”三个雄浑大字(现高悬于楼前的“莲香楼”三个大字即是他的手迹)。百年来,莲香楼制作的莲蓉食品进入千家万户,被誉为“莲蓉第一家”。民初时莲香楼的股东、司理合影。前排中是当时广州“茶楼王”谭新义。绝大多数茶楼都有几位创办人。按照茶楼的老规矩,必须尊重股东利益,因此创办人没有工资,也不在职工应得的下栏收入中占一份,只有期望年终盈利分红,一般分配的方法是在纯益中提出15-20%作为创办人的花红,其余按股均分。谭新义是广州茶楼业的早期创办人。他主办或参与创办的茶楼先后达10余家,其中主要有:西如、东如、南如、五如、三如、太如、茗珍、和心、襟江(澄江)、惠如、莲香等。谭新义有“开荒牛”精神,甚为同行称道。他还重视扶助茶楼业的经营人才。自己虽然

文化不高,却尊重有文化的同事,如当时惠如楼的司理兼创办人谭晴波、三如司理陈岳洪、南如司理梁厚、和心司理陈杰臣、东如司理招立卿、五如司理李泽、太如司理谭协、莲香司理区汉波(原西如楼正柜)等都得到他的扶助。宣统元年(1909年),谭晴波等几个人同时筹备襟江楼和莲香楼(称为姐妹企业),得到谭新义的大力支持,终于在宣统二年(1910年)先后顺利开业。谭新义认为茶楼的成败,半是靠地点,半是靠人事,所以他为了解决选址困难问题,曾成立一家合兴置业公司,专门收购适合建设茶楼的产业,使其业务相得益彰。1932年,谭新义逝世。谭晴波被人称为第二代茶楼王。当时他已拥有惠如、澄江、莲香等企业,并与颜乐天(原广州莲香楼的正柜)等在香港及九龙开设了莲香楼,后又将承购的金华(四牌楼)、宝如(一德路)两茶楼改为大元楼,又在太平南十三行口再开设一间大元,一时盛极。当时能与谭晴波媲美的则为赵俭生(广州瑶头人)。谭、赵两人交情甚笃,均为惠如楼创办人,赵拥有省港“添男”、“庆男”和“得男”等茶楼;谭晴波创办的“元”字号各间茶楼,他也是参与者兼监督。抗战前夕,他的主要企业都毁于火。上世纪四十年代西关第十甫的莲香楼。当时广州茶居偏向上层人士,追求文雅舒适。连店名都有其独到之处,如第五甫的五柳居,源于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陆羽居,陆羽号称茶叶的鼻祖;第三甫的永安居、永乐居,寓意永远康乐之意。茶

曾经编了一段顺口溜宣传:“老乡老乡,几时出省城?省城最有名,成珠鸡仔饼。你去省城最紧要——买鸡仔饼。”鸡仔饼配方保密了100年,直至1959年才公开。如今,虽然各地的其他酒家也有生产鸡仔饼,不过人们依然把成珠楼小凤饼看作是正宗的鸡仔饼。只可惜,风行一时的成珠楼,从1996年开始,生意开始走下坡路;由于背负多重债务,无力偿还,成珠楼终于在2000年9月关门停业。2002年,成珠楼的物业被法院拍卖。留下的财产里,只有广州市政府颁发的广州老字号牌匾,及“小凤”牌鸡仔饼的商标,依旧在静静地等待伯乐让它重生。百年老字号成珠茶楼位于海珠区南华中路180号。成珠楼是广州开业最早、时间最长的百年老字号茶楼。它创建于清乾隆年间(约1745年),至1985年该楼毁于火灾时,成珠楼的历史足有240多年了。一块当时题书“成珠楼”三字的樟木牌匾至今尚存。南华西路东江鸿星海鲜酒家,原成珠楼旧址 2002年桨栏路原茶楼同业公会会址内,存放有一块樟木木刻牌匾,上刻“成珠楼”,下刻“乾隆十年”(1745),这一实物说明成珠楼是至今尚存的广州最老的茶楼。成珠楼在河南(海珠区)南华中路180号,漱珠桥之东侧,初创时仅仅是一间简易的平房,名叫成珠馆。此地在清代有几个大集市,从东至依次是福仁市、漱珠市、歧兴时。成珠馆所在的漱珠市正处在各集市的中心。此外,名胜海幢寺和成珠馆近在咫尺,游客甚多。这样的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是成珠

楼得以发展而经久不衰的有利因素和主要原因。成珠楼始创时称成珠馆,是广州当时五大家族(潘、卢、伍、叶、周)之一的伍紫垣所有。伍是当时“十三行”的怡和老板,在河南(海珠区)建有规模宏大的伍氏花园(现仍有伍家祠堂),成珠馆就在园内接待处。1985年10月9日夜,成珠楼被一场意外的大火吞没。为了保持这家老字号,政府决定在原址投资重建,并于1990年1月复业,易名成珠酒家。现在的成珠酒家楼高4层,其建筑风格及内部陈设依然保持着老店的古朴和典雅。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成珠酒家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先后开设了南华东路和荔福路分店,还兴办了集饼饵生产加工、饮食娱乐于一体的新洲食品厂。成珠楼以小凤饼(俗称鸡仔饼)成名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民国三年获准商标注册专利。上世纪20年代获“展品赛会优等奖赏”,1931年获“广州市国货展览会”一等奖章。从此成珠楼小凤饼享誉省港澳。一些外国友人和华侨也把小凤饼视为中国饼食的珍品。1959年成珠楼公布小凤饼制作秘方,被商业部编入《中国名菜谱》内。今天成珠楼的小凤饼仍是大众喜爱的著名食品。长年陈旧的字号,如成珠楼,祥珍楼,荣华楼(在龙津路,始创于1876年)等百年老店始终客似云来。老茶居有市内的惠如、巧心、太昌,东关的东如,西关的太如、平香、西如等,均有令人虽一日数登而不厌的吸引力。由于用“如”字意头好,人们喜以此命名茶楼,最多时竟达十三家,

号称“广州十三如”,它们是:东如(在三角市口)、西如(在第十甫文昌路口现新华书店址)、南如(在永汉路惠福东交叉汇合点,今北京路)、太如(在太平桥打铜街三叉汇合点,光复路)、惠如(在惠爱路,今中山五路)、多如(在珠玑路梯云路口)、三如(河南大基头,一说南华中)、五如(在维新路马鞍街口)、九如(在十三行同兴街口)、天如(在河南堑口)、瑞如(在五仙门口)、福如(在卖麻街口)、宝如(在一德路与仁济路三叉会合点)。历史上也因广州有九家以“如”字命名的茶(酒)楼,广州人取其谐音称之为“九条鱼”,即惠如、三如、九如、多如、太如、东如、南如、瑞如、福如。广州解放时只剩下五家,它们是中山五路的惠如楼,南华中路的三如楼,光复路的太如楼,三角市的东如楼和北京路的南如楼。2000年12月,三如大酒楼关闭,最后一条鱼消失。西如茶楼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西关闹市第十甫有家西如茶楼(现十甫路新华书店址),为当时的“茶楼王”谭新义所经营。西如茶楼有三层,地下经营饼食,楼上茶座,基本上照搬惠如楼的办法(当时谭已拥有惠如楼、太如楼等数家字号),且标新立异,深得茶客称赞。可惜毁于战火,后来重修由河南成珠茶楼接办,无奈业绩平平,不久即歇业,改为书店。惠如楼右边着绿色牌匾者为上世纪30年代的惠如楼惠如楼由陈惠如创办(后来被谭新义收购),光绪元年(1875年)开业,位于原广州市中山五路117号,以经营

广东传统风味的清茶细点为特色,是广州市著名百年老字号,也是广州市历史最悠久的茶楼之一,以传统粤菜、精美点心、龙凤礼饼驰名。50年代后几经扩建,其主要名菜“百花鲜竹盒”、“惠如一品素”、“如意香汁鸡”、“荷香蒸乳鸽”、“脯鱼干蒸烧卖”等。1995年3月因地铁建设需要,搬迁至三元里广花路212号。历史上,广州有9家以“如”字命名的茶(酒)楼,广州人取其谐音称之为“九条鱼”。据原惠如楼副总经理潘永杰介绍,广州解放时只剩下5条。它们是中山五路的惠如、南华中路的三如、光复路的太如、三角市的东如和北京路上的南如。这些年,几条“鱼”或因转制改名,或因地铁建设被拆。2000年12月,三如大酒楼关闭,最后一条“鱼”(如)死啦!茶楼的招牌大都采用红底金字或黑字,以取其吉利兴旺之意,但悬挂在惠如楼门前近7米高的招牌则与众不同,是黑底金字。何故?原来惠如楼开业不久,不巧遇到同治皇帝驾崩,由于国丧,招牌不能挂红,因此把招牌改为黑底金字,一直沿用至1987年的装修前。三如大酒楼位于南华中路425号的三如大酒楼,原名三如酒家、三如茶楼,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广州曾拥有很多上百年历史的餐饮老字号,惠如楼、成珠楼、祥珍楼、三如楼,九如楼、多如楼、太如楼……其中,与“鱼”谐音的九家酒楼,被广州人称为“九条鱼”。民国初期,三如茶楼雄踞广州河南堑口,稳珠江南岸茶楼业牛耳。广州解放时只剩下5条。它们是中山五路的惠如、南华中路

的三如、光复路的太如、三角市的东如和北京路上的南如。这些年,几条“鱼”或因转制改名,或因地铁建设被拆。2000年12月,三如大酒楼关闭,最后一条“鱼”(如)死啦!1938年10月日军侵占广州,三如茶楼被日军占用,改做豆腐作坊。战后茶楼复业,并易名为三如酒家。到解放前夕,“三如”仍是“河南”最大的一家茶楼酒家。解放后,三如酒家被卖给人民政府,店主迁居香港。1998年12月9日,“三如”出租给南海城,易名为三如南海城海鲜酒家,结合现代与传统的方式经营。几经浮沉,三如楼原址已成今日的金坤酒店。太如茶楼据查,太如茶楼位于太平桥脚打铜街(光复南路),开业于1885年(光绪十一年),是过去广州十三“如”之一,礼饼有名,仅次于莲香楼。多如楼珠玑路的多如楼——剩得个招牌——成为了水产店新陶芳老字号新陶芳,位于中山五路191号(原美珍居,上图右方),1945年,由当时的广州市长陈策题词开业。是广州首家在门口张贴海报介绍名厨的酒家。解放前夕,国民党政界人士陈其作、陈伟光席卷酒楼资金逃港。1953年,被北区人民政府接收,成为广州酒店业第一家国营企业——北区消费合作社第一食堂。1955年改名越秀饭店。“文化大革命”期间先后改名穗味轩、红雨饭店。“文革”后复名越秀饭店。直至1987年才恢复新陶芳酒楼字号。蛇王满南海大沥人吴满于1885年在广州创办的'蛇王满'。专门收购蛇类供应药厂,或自制蛇胆类中成药,

后又增加蛇肴经营。1938年,日军侵占广州,广州蛇王满店被焚,夷为平地。翌年,吴满与伙伴吴楫川合作,在广州桨栏路重开蛇王满店。1950年9月,吴满因病辞世,终年九十四岁。蛇王满以前有个橱窗专门放蛇的,顾客和途人也可以参观。解放后工商业改造时期,蛇王满、广杏林、联春堂合并入“蛇餐馆”。蛇餐馆以经营蛇餐、蛇胆、蛇酒为主,兼营野昧、海鲜等粤菜。其代表菜式有菊花龙虎凤三蛇炖水鱼、玉液彩龙鸡、美极鲜蛇碌、毒蝎煲三蛇,椒盐蛇碌等。“菊花龙虎凤”一菜曾获商业部金鼎奖。妙奇香饭店清光绪五年(1879年),一位名叫表迪的人与朋友合股在惠爱街(今中山四路)开办了妙奇香饭店。他用了44年时间,到1923年才够钱买下饭店旁边三家的房屋并扩建二楼,使营业面积大增,店名改为“妙奇香利记”,还随后开设了“妙奇奇”、“新奇奇”、“亦奇奇”等分店。妙奇香曾有一副被老板欣赏因而悬挂的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据说此联是一江西食客到妙奇香吃完饭后写下的,妙奇香老板觉得此联颇有情趣和生活哲理,便拿去裱好镶在镜框里挂在店内。故事真实性如何没追究价值,倒是联的内容与情调与妙奇香食客和老板的身份、心理、追求非常之合衬。民国时的惠爱路西园酒家1921年在惠爱西路开业,是一座园林式酒家,号称广州四大园林酒家之一(另三家为文园、南园、谟觞)。西园有

一道斋菜鼎湖上素,据说为了与附近一家斋菜馆竞争,他们暗中用鸡和猪肉熬制上汤烹调,味道果然鲜美,引来不少食家。南天王陈济棠也慕名请西园厨师到烩,制作这道斋菜,但要严格检查所有材料,不能带一点腥荤。这下可把厨师难住了,既不敢不做,又不知怎么做,眼看就要穿煲了,无奈只好兵行险着,用白毛巾吸取浓肉汤,晒干后带去,烹制时偷偷用水浸出毛巾内的肉汁调味。这一招瞒天过海,居然被他侥幸得逞。在西园对面的菜根香也有一款招牌菜“鼎湖上素”,与西园的制法大同小异,但纯用黄豆等素食原料熬汤煨制,不用肉汤,也同样美味可口。如今西园变身为中山六路的“陶街电器城”了。云香茶楼云香酒楼(原云香茶楼)位于越秀区东华东路342号,始创于光绪三十年(1904)。创始人郑云卓等9人筹得白银5千两为开业资本。开业时是一间砖木结构瓦面的二层楼,首层后座为食品生产工场,前铺为厅堂、窗橱饼柜,二楼经营茶市。主要经营三个茶市和饼食,尤以龙凤礼饼、中秋月饼而著名,素有“西有莲香,东有云香”之誉。1929年,前鉴街(现东华东路)开马路,云香茶楼重新拆建为三层楼房。广州沦陷时业务一落千丈;光复后,业务逐渐兴旺;到了临近解放,业务又转萧条。1956年公私合营,邻近的聚英、嘉宝茶楼及其人员一同并入云香茶楼,1957年恢复三楼对外营业。同时,地下开设冰室(即现在食街)。酒楼的中秋月饼有传统的五仁肉月、新的品牌云龙

香凤月;传统美点冰花鸡蛋散荣获中华名小吃、广东名小吃、广州名茶美点殊荣;名菜有云香葱头鸡、砂窝鱼头、草扎东坡肉、天麻麒麟鸡、烧乳鸽、金钱肚等;食街更集传统小食,印度风情、东北美食、四川特色于一体。愉园酒家愉园菜馆于1953年冬开业,地处多宝路西端。开业不到一年,愉园的名声却不胫而走,门前车水马龙,门内衣香鬓影,不特广州各界上层人士相率前往,连港澳工商界代表人物以至美洲、南洋归侨、侨领、侨眷,每到广州多乐意往此一快朵颐,甚至省、市、中南区等有关领导同志,中央首长以至国家主要领导人也曾莅临尝试。1971年被调到银龙,至1984年又被调回。1953年开业前由南昌茶厅老板冯泉集合员工合资经营。门面招牌“愉园”二字从苏东坡碑帖上套取,借眉山苏轼之意。名菜有油泡虾仁、西汁乳鸽。1958年夏天,周恩来总理来广州视察,陈郁省长去机场迎接。陈老要请总理吃饭,让朱光市长安排地点,朱光市长决定在愉园饭店请总理吃饭。 当陈老告诉总理要请他吃饭时,总理说:“中央规定不请客送礼,你请我吃饭,又违例了。”陈老一再说明是个人请总理吃饭,不是公家出钱,是自己出钱。总理说:“我现在吃得很好嘛,你不要花钱了。”陈老又讲:“你北伐战争时期在广州饭店吃过饭,到现在几十年了,看一看,尝一尝也好嘛!”经过一番再请再辞,总理终于答应了赴宴。位于宝华路86号,始建于1937年冬,前身为“谟觞酒家”。因在正门前雕塑

两条壁龙并涂以银白色,后更名为“银龙酒家”。曾因经营得法,布局、建筑颇具园林特色,跻身于省港澳十二大酒家之列。建国后,面向大众,增设早点和大众化食品,业务有所发展。1956年改由公私合营。文 革期间曾改称“粤海饭店”、“愉园饭店”。1986年恢复原店名。钟家花园钟家花园,又称集雅园,位于广州西关宝华正中约,是民国时期广州最有名的西关大屋之一。该屋内有“一拳石斋”、“二酋轩”、“三雅堂”、“四时春”、“金符斋”、“玉茗堂”等建筑,结构布局极具岭南园林特色,被誉为“亭台园林之胜。”晚清翰林钟锡璜获取功名后回到钟家花园,什么事情也不做。他很会享受生活,讨老婆,生小孩,尽情玩乐。家庭生活支出庞大,需要很多钱财,但没有收入来源,他就把祖上产业钟家花园卖掉了,后来又把斜对面的钟家大屋卖了,得到的钱大部分放入私人钱庄,靠吃利息过日子。钟锡璜把钟家花园卖掉后,买主把其中部分改成了漠觞酒家。后来酒家易主,被改建为银龙酒家。菜根香菜根香(菜根香素食馆)位于闹市区中山六路,店名取自佛教《金刚经》偈语:“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 该店有10款素菜被列入中国名菜谱,它们是:鼎湖上素、北菇生筋、五彩软筋、罗汉大斋、杏元炖雪耳、酿扒竹笙、红烧北菇、六宝拼盘、香露芥菜、石耳云吞汤。其中“鼎湖上素”以三菇(北菇、鲜菇,蘑菇)、六耳(雪耳、黄耳、石耳、木耳、云耳、桂花耳)及发菜、竹笙、银针、鲜笋,

莲子、白果、生筋等制成。“菜根香”创建于上世纪的1933年,原来设在本市西关,1938年广州沦陷后停业,同年迁往韶关。1945年搬回广州六榕寺榕荫园内,1947年由佛门人士杨保洪重新开设,易名为“居士林素菜馆”,次年才改名为“菜根香素食馆”,迁至现址中山六路,店名沿用至今。 1984年,菜根香素食馆投资百万元重新改造装修,增开早茶市。2004年结业,原址现为药房。上世纪20年代,戴恭谦受亲戚释铁禅(六榕寺住持)邀请,在六榕寺内主持榕荫园斋菜馆,为到六榕寺拜佛的居士提供斋菜。当时园内设有高低两厅,其中“保良厅”专为社会上层人士而设。中山五路上海餐厅大同酒家大同酒家位于广州繁华地段长堤,其前身为1938年日本人中泽亲礼等人开设的“广州园酒家”, 1942年因亏损而易主,由穗、港两地的饮食巨子冯剑生、李铭等人收购,改用在香港已负盛名的“大同酒家”招牌。民国时大同酒家的礼券抗战胜利后,第三任老板谭杰南集穗、港、澳饮食人才,取诸家之长,锐意经营,深得军政显要、富商巨贾的青睐。陈立夫、宋子文、孔祥熙、孙科、何应饮、蒋经国等曾当座上客。广州解放前夕,蒋介石、李宗仁、白崇禧、陈诚等,在梅花村陈济棠府饮宴,选了大同酒家的厨师和服务员。新中国成立后,大同酒家长期都是广州市接待国内外宾客的地方。周恩来总理曾在这里宴请苏联主席伏罗希洛夫、朝鲜主席金日成、越南总理范文同等。毛主席到广州视察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et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