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基础知识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0-19 05:3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美术鉴赏基础知识和作用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第一章 美术鉴赏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什么是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进行感受、体验、欣赏和鉴别的情感活动与思维活动。在美术鉴赏中,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根据一定的审美理想、审美标准、审美趣味,从作品中获得对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分析和判断,并伴随一系列的情感反应,从而对作品作出某种审美评价,得到某种精神上的满足,获得一种审美享受。
美术鉴赏不仅要对美术作品有感性认知和视觉印象,还要对美术作品的表现技巧、形式语言、思想内容、艺术倾向、社会背景等方面,进行理性的分析、研究并做出判断,所以这种情感活动带有很强的理性色彩。它主要通过对具体美术作品的解读和赏析,揭示出作品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使人们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认知能力,得到一个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提升过程。美术鉴赏属于艺术接受学的范畴。艺术家创作出了美术作品,但艺术活动并没有就此结束,必须通过美术鉴赏发挥艺术作品的社会作用,通过观者对作品的品评鉴赏,才会使作品具有长久的价值和广泛的社会意义,艺术创造者及其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才能得以充分实现。
美术鉴赏能力的高低通常与人的综合人文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以美术鉴赏为基础的审美教育可以开拓人的艺术视野、增长知识,可以丰富审美心理结构,优化情感结构,提高审美能力,提升人文素质,对培养健全的人格和人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美术鉴赏的条件
美术鉴赏活动中无论是欣赏还是鉴别都需要一定的条件,否则美术鉴赏便不能成立。一方面,美术作品作为鉴赏的审美客体,是读者和观众进行鉴赏活动的对象,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成为鉴赏主体进行审美再创造活动的客观依据;另一方面,在美术鉴赏中,作为鉴赏主体的读者和观众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活动。因此构成美术鉴赏的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美术鉴赏的客体即作品本身,一是审美鉴赏的主体即读者和观众的参与。 (一)美术鉴赏的客体
美术鉴赏的客体,即被鉴赏的美术作品本身。在进行美术鉴赏活动时要求客体必须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否则便失去了欣赏或鉴别的意义。如何使美术作品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这就要求美术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要达到完美和统一。如果只有形式而没有内容,往往会流于技巧的炫耀。反过来如果忽视形式,就违背了艺术审美的特性,因为对优秀的美术作品的赞美,都是由充分表现意蕴的形式引起的。如果只是为了表达一种思想,则无论美术作品的内容多么科学、多么具有真理性,只要它不具有美的形式,便不具有作品的审美价值。
在美术鉴赏中,人们首先感受到的是鲜明、生动的艺术形式,是点、线、面、形体、色彩等形式要素及排列组合方式,因为美术作品的艺术形式一旦形成之后,便产生特有的形式美,所以人们在欣赏美术作品时会无视作品的内容,而陶醉于迷人的形式美之中。美国的美学家克莱贝夫·贝尔从艺术学的角度出发,认为由于艺术的形式能够唤起一种特殊的审美情感,从审美经验上可以断定形式具有艺术意味,因此,他把“有意味的形式”定义为美。但是从艺术的角度出发,美术作品只有在“真”与“善”统一到美的形式上时,才真正的具有审美价值。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很多理论都是强调内容与形式上的完美和统一。如唐代画家张彦远说:“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末遒,空赋善彩。”①所以他认为“意存笔先,画尽意在”②是最好的作品。宋代欧阳炯也曾经说过:“有气韵而无形似,则质胜于文;有形似而无气韵,则华而不实。”这些都是在强调美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只有作品中的“真”与“善”统一到艺术的形式上时,我们才能称之为美,称之为艺术。所以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表现在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面对毫无审美价值的作品自然不会有什么审美鉴赏可言。
比如我们在欣赏徐悲鸿的作品奔马图时,(图1-1)首先被奔马的气势和动态美所吸引,画中的马雄骏、矫健、轻疾,强壮有力,生气勃勃,马的躯体远小近大,既符合透视,又给人一种欲放先收,由远及近的感受,表现出奔腾的气势。从奔马高昂的脖子延伸到左腿形成一条垂直线,使其在奔腾中又显得十分稳健。而飞动的马尾、马鬃用笔粗犷有力,焦墨与湿墨并用,这种笔墨既表现奔马的特点,同时又很好的表达了画家激越的情感。我们从奔马的跃动中感受到生命的顽
强活力,充分体会到生命的运动美。奔马确实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这是把情感和意蕴融汇在精美的艺术技巧中的典范,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高度和谐完美统一。只有这样的作品才具有审美价值。
(图1-1)
(二)美术鉴赏的主体
美术鉴赏的过程是由鉴赏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审美联系所造成的。美术鉴赏的主体,即欣赏和鉴别美术作品的人。当然这个主体必须具备对美术作品的感知
能力,必须具有艺术感受和艺术想象的器官与能力,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同时美术鉴赏也要求鉴赏者要具备一定的审美经验和丰富的想象力,有多方面的生活经验和一定的艺术素质,否则便不能获得应有的美感。艺术只能同有艺术修养的人进行真正的交流。一个真正的艺术鉴赏者,他不仅需要掌握某一类艺术的有关知识,同时还需要对整个艺术领域有较为广泛的了解。我们在鉴赏美术作品时,除了要掌握绘画的一般知识之外,还要对作品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文化内涵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理解作品深层的意义。
艺术鉴赏活动不仅有个人先天条件的参与,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受鉴赏者审美感受、审美理解和审美想象的影响,而艺术鉴赏者的审美鉴赏力的高低又与艺术鉴赏者的文化艺术修养有关。艺术鉴赏者要对具体艺术作品作出个体独到的和具有较强拓展性与创造性的鉴赏结果,其本身就必须是具有较高艺术修养和文化学养的人。否则,鉴赏者就不可能对艺术家熔铸于艺术作品的所有情思和深刻意蕴有明晰性的同构认知、理解和把握,更不能有再创造性的认识了。只有鉴赏主体具备了良好的艺术修养和丰富的文化学养,才能对艺术作品有独到而全面的艺术理解力,才能去鉴赏作品的深层次的内涵,才能有效地促进艺术鉴赏再创造特性的发挥。
美术鉴赏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积极而能动的反映。从接受学的角度看,美术鉴赏是一个再创造过程。审美鉴赏带着明显的感情体验的特征,始终不能脱离感性的具体的形象,而又暗含着理性的认识,这样才能在欣赏中达到怡然自得的境界。鉴赏主体的审美观念在美术鉴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审美观念是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对审美经验总结的结果,是人们对美的看法和认识。审美观念的不同必然会导致审美差异。审美主体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作为审美活动的主要因素和内在尺度,对于美术鉴赏活动的方向性、选择性以及对审美活动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美术鉴赏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但又包涵着理性认识的内容。因为美术作品不仅具有生动可感的形象,而且还有内在的本质和一定的生活内容。所以,在美术作品的欣赏中,那种不懂脑筋,不进行推敲和品味的思维活动,是不能深刻地认识美的内在本质、内容和意义的。例如我们欣赏明代王绂的《墨竹图》,虽然画竹只有三株,可是疏密相间,有分有合,用墨浓淡相宜,有虚有实。怎么欣赏那
枝叶潇洒,富于书法意味的美呢?他的画是和书法练习在一起的,欣赏他的画如果没有书法知识是不行的。美术鉴赏中的理性不是抽象的感念和逻辑推理,而是对于美术作品感性形象的品评与体验。所谓品评,既不脱离具体的可感的形象,又在比较、推敲、揣摩的品味和品鉴之中,必然就包含着理性思维活动的评价和情感体验。中国的诗品、画品、书品等都是欣赏,判断和情感体验的结合,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因此美术鉴赏正是在对对象的品评与体验中,达到对美的本质的认识。
(三)、审美经验的重要性
美术鉴赏的过程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精神碰撞,在碰撞中产生和谐统一。在这种审美联系中审美经验的积累是不可忽视的。在主客体的这种审美关联上,康德认为鉴赏判断“不是知识判断,从而不是逻辑判断,而是审美的。”③就是说人们在什么鉴赏中对艺术作品的判断或评判,不能用获得一般知识的经验,即逻辑思维的方式,而是要用我们的审美经验和想象才能获得美感和正确的审美判断。鉴赏主体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审美经验的积累,以及个人生活经历的丰富,对美术鉴赏活动产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只有生活阅历深广的人,具有深刻而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审美经验的人,才能在面对艺术对象时迸发出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从而导致情感的激动,获得美术鉴赏活动中的独特的精神愉悦和艺术美的享受。如果没有长期的日积月累的生活感受,没有对时代环境、社会生活的认识和个人的丰富经历等这些客观的现实基础,就不可能产生美术鉴赏活动中的那种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感受力,更不可能有艺术的直觉去领悟艺术品德的深刻含义。因此,艺术鉴赏者必须对社会生活有深刻的认识和体验,并在日常的生活中积累社会生活的经验和情感经验。有了生活和情感的经验,还必须从这些经验向审美经验转化和升华。
审美经验是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向精神和心理的深化和升华,是一种积淀着深刻意蕴的高级情感经验。美术鉴赏的审美经验的积淀,一方面来源于人类历史的审美经验的积淀,另一方面来源于个体的鉴赏实践经验的积累。每一次的鉴赏经验都在改变着鉴赏者的心理结构,丰富着审美鉴赏的经验,从而不断地提高着个体的艺术鉴赏力。人们在审美感受中获得的经验,不同于一般的知识经验,而是长期生活中对美的事物的感受的经验积累。因此,我们不能用一般的经验来欣
正在阅读:
美术鉴赏基础知识 - 图文10-19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范文3篇07-30
电子商务盈利模式分析1109-25
后置埋件模拟试卷(A)12-26
大学生房地产行销寒假的社会实践报告02-22
《华为基本法》心得08-31
最后一匹狼续写800字06-16
必修1短语集合 -10-13
爱国卫生大扫除活动的情况汇报11-25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鉴赏
- 基础知识
- 美术
-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