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2015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汇报材料

更新时间:2024-01-10 03:4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乡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位于会宁县东南部,东靠宁夏西吉和甘肃静宁两县,南邻太平店镇,西连八里乡,北接平头川乡,中部高,东西侧低。全乡总面积13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9394亩,其中:梯田面积41781.9亩;辖13个行政村,78个村民小组,4731户22861人。全乡平均海拔1989~2156米,年平均气温6.4℃,年降雨量400~450毫米,属二阴山区半干旱气候。

二、农业现状

近年来,我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宣传引导、行政推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压夏扩秋,大力发展中药材、核桃等经济作物,提高亩产效益,积极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全乡的种植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13年全乡农作物播种面积9万亩,其中玉米4.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0%,马铃薯2.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9%。冬小麦0.8万亩,小杂粮1万亩,中药材500亩,核桃500亩。粮食总产量6.32万吨,均产360公斤/亩。其中地膜玉米亩产600公斤,总产量达2.7万吨;马铃薯亩产1200公斤,总产量达3.12万吨;冬小麦亩产250公斤,总产量达2000吨,小杂粮总产量达3000吨;核桃亩产200-250

公斤,药材种植以党参黄芪为主,亩产1000公斤。种植业总收入达8450.4万元,人均收入达74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2% 。坚持草畜是第一产业,充分利用和发挥金利源榆林种植养殖有限公司等养殖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把沙寨建设成为草畜产业示范村,上川建设成为养殖示范社,2013年新发展养殖规模户90户。新增紫花苜蓿种植面积3000亩。使养殖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以上,2013年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93元。特色农业收益显著,群众逐渐认识到了结构调整是农业增收增效的必由之路。

三、2014年进展情况

农业是我乡的主导产业,我们将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种植业调结构、养殖业上规模、劳务经济创品牌、基础设施促提升、民生保障提水平”的总体要求,加快我乡种植业结构调整,培育富民产业,推动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夯实产业扶贫基础,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一)坚持把中药材种植作为经济跨越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把中药材示范基地建设作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发展特色经济、提高农业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切入点和突破点,集中精力,进行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建设。一是加快土地流转,发展高效农业。目前我乡通过引进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化模式,加快土地流转,吸纳劳动力就业。今年我乡积极引进会宁县鑫源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立鑫泉种植有限责任公司,

年初在我乡**等村一期流转土地1300亩,建立黄芪、党参、黄芩、甘草等中药材种植育苗基地,6月初二期流转土地900

亩,播种柴胡、牛蒡子等中药材。通过土地流转,把小地块

集中连片整理,统一规模种植,收割、销售,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同时又可以吸纳本村剩余劳动力在基地中打工就业,实现农民多渠道增收,全乡已成立中药材种植公司3家。二是通过种植大户带动,成立专业合作社。大力宣传河口村致富能人张万福2013年试种党参、黄芪每亩收入达6000元经济效益显著的成功经验,采用种植大户带动在**等村成立合作社,带动农民种植中药材。截至目前我乡已成立中药材种植合作社5家,按照统一购苗、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防疫、统一收购的方式带动农户种植中药材。我乡在确保今年种植3200亩的基础上,争取2017年达1万亩,实现户均2亩,2020年达2.5万亩,实现人均1亩,仅此一项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使全乡2020年与全县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二)坚持把核桃种植作为富民兴乡的重点产业来抓。通过标准化园区建设、扶持机制带动、种苗及资金提供、技术培训、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运行机制等措施,继续加大核桃种植面积,打造核桃富民品牌,增加农民收入。以方坡村500亩核桃连片种植、育苗6万株为基础,辐射带动周边村的特色林果业种植基地,今年新建立核桃种植示范片3个,种植面积1500亩。争取到2017年末,

农民户均栽植优质核桃1亩,到2020年末,核桃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三)坚持发展全膜玉米、马铃薯种植、草畜产业等传统产业。坚持不懈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技术,2014年完成玉米种植面积4.1万亩。继续推广秸秆转化利用,提高秸秆转化利用率,大力发展草畜产业,扩大牛羊猪鸡存栏量,力争2014年成立专业合作社12家,发展规模养殖户90户,发展生猪养殖26600头、肉牛养殖6000头、肉羊养殖58700头、土鸡养殖100000只,并指导农户科学养殖,增加养殖效益。继续推广马铃薯优良品种,强化田间管理,扩大市场营销,使马铃薯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体系逐步完善。2014年,在***岔村充分利用已建成的60吨马铃薯贮藏窖2座、20吨马铃薯贮藏窖5座、10吨马铃薯贮藏窖15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有效扩大马铃薯购销市场规模,充分发挥**村继德马铃薯购销专业合作社引领作用,推行品种优质化、种植标准化、耕作机械化、加工订单化种植。使马铃薯实现择机上市,解决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矛盾。

四、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业虽然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但农业产业化水平偏低,发展方式粗放,农产品质量不高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

二是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经营模式,阻碍了产业化的发展步伐。从外地一些产业化发展快,规模效益高的地区的

发展经验来看,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模式,发展产业化矛盾多,问题多,政府不能强抓强推,只能是在示范中带动辐射。

三是群众思想认识滞后,产业推动难。我乡虽然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下了功夫,花了力气,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扶持产业发展,但群众的思想认识跟不上政府、组织的期望和要求。群众的思想认识满足于现状,简单维持生计,而对一些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没有兴趣,束缚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四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产业难以形成规模连片。如何把规模做大,特色做强,这就要在专业化布局上做文章。构建“一村一业”,以“多村一品”的发展布局,根据各自的基础条件,推进优势产业集中连片发展。但根据目前情况看,产业形不成规模,上不了档次,市场竞争力不强,影响了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今后我乡将紧紧围绕“项目强乡、草畜富乡、林果名乡、城建美乡、商贸活乡、梯田化乡、文化名乡、和谐建乡”的战略举措,立足本乡实际,全面实施“药材兴乡”战略,抢抓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调整产业结构为重点,结合“1236”扶贫攻坚行动,突出农民增收这个核心任务,以中药材种植为核心,齐抓核桃种植、全覆膜种植和马铃薯产业,紧盯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长17%以上的脱贫目标,使全乡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

社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dz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