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中的艺术思考

更新时间:2024-01-06 03:1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专题讲座

《漫游者-数字时代中的艺术思考》论坛峰会 时间:2003/12/26(五),15:00-17:00

地点:文建会一楼艺文空间(台北市北平东路30之1号) 主持人:李戊昆(国立台湾美术馆馆长,以下简称「李」)

讲者:王俊杰(《漫游者-国际数字艺术大展》策展人,以下简称「策」) 王嘉骥(国际策展人,以下简称「王」)

张芳薇(台北市立美术馆展览组组长、国际策展人,以下简称「张」) 许素朱(台北艺术大学科技艺术研究所所长,以下简称「许」) 顾世勇(政治大学广告系所专任教授、艺术家,以下简称「顾」) 林其蔚(声音艺术家、国际策展人,以下简称「林」) 纪录、整理:王静灵

讨论提纲:

一、由艺术史或历史观点来看,数字艺术的发展成因及定位为何?

二、在影像充斥的时代里,数字艺术中的时间、空间及互动特性是否别具意义? 三、数字科技、艺术家、观者与美学观念之间的关系探讨?

四、以西方科技为先导的数字艺术发展,对于非英语系国家是否存在身分认同的问题? 五、台湾在发展数字艺术过程中的遭遇或瓶颈?

李:各位女士先生,欢迎莅临《漫游者-数字时代中的艺术思考》论坛峰会。 国立台湾美术馆此次在行政院文建会的指导之下,很高兴来推动数字艺术的展览计划,此次举办论坛峰会, 除了要对台湾目前数字艺术相关领域之现况进行省思,也藉此机会对于2004年五月份本馆重新开馆所筹办的 《漫游者-国际数字艺术大展》提供完整的建言,使得展览能够更丰富多元。 策:本场论坛是今年七月即将在台中国立台湾美术馆所举办的《漫游者-国际数字艺术大展》的暖身座谈。 我想很简单地先谈一下这个展览和今天论坛之间关联。台湾在最近几年所举办的各项展览活动, 大致包含了各项与数字艺术相关的议题,但这些展览都比较倾向议题式或片段式地呈现;因此, 我们有必要从一个科技艺术发展的历史角度去思考,在此当下检视过去,科技媒体艺术究竟是什么? 数字艺术它的本质是什么?那些曾经只能在画册中见到的的经典作品,是不是有可能将它们引介到台湾, 让大家与其产生更直接的互动?在这此想法之下,我们来讨论当代环境里,艺术家与科技之间的关系? 以及我们一直强调的数字艺术的互动性,如何呈现在艺术家的创作之中?观众与作品产生互动的时候, 其之间的连结又是透过怎样的一个机制?以及其与美学的关系。

李:本次的论坛大纲,有五个题目:第一、由艺术史或历史观点来看,数字艺术的发展成因及定位为何? 第二、在影像充斥的时代里,数字艺术中的时间、空间及互动特性是否别具意义?第三、数字科技、艺术家、 观者与美学观念之间的关系探讨?第四、以西方科技为先导的数字艺术发展,对于非英语系国家是否存在身分认同的问题? 第五、台湾在发展数

字艺术过程中的遭遇或瓶颈?希望与会者就以上议题,发表精辟的阐述。 顾:我想就艺术史或历史观点的角度来谈一谈我的想法。整个当代艺术的发展与科技有相当大的关系, 科技工具这种理性的发展,会不会使我们更物化?其实不然。科技艺术越发达,我们其实是越感性的。在科技的运用上面, 或是在艺术的表达接口上,它非但不是一个物质化的过程,凡而更加的感性化,它所拟造出来的数字世界, 让我们在想象空间整个身体神经末梢的延伸更细腻,拟造虚构原本属于艺术的领域,如今面临来自科学领域的竞争, 未来数字艺术和科学一样,所关注的都是对未来感的预测,近似于气象观测站。 数字艺术的发展是图像文化进程里头的一个阶段。若从图像文化的角度来理解整个艺术史的发展, 其经历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原始描绘的图像时期,这是一个比较接近本能的图像文化时期。

第二阶段是透视法发明以来的技术图像时期,此阶段在图像文化的进展上对于空间、 绘画平面的表现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大的进展。 第三阶段是摄影术发明的复制图像时期, 自1839年摄影术发明之后,图像文化进入了复制的时代,改变了我们对于传统图像的思考模式。

第四阶段的拼贴图像时期,此时期在图像与运动,图像与时间、空间非历时性的表达已进入讯息社会影响下的实时图像活动。 第五阶段则是正在进行式的数字拟造的图像时期,这个时期的特色,在于其所关注的图像再现问题, 并不像摄影术那样关注其背后之真实性的操作。在数字图像所拟造的图像文化背后并没有所谓真实这件事情, 它可以说是透过虚拟再现图像自身。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的话,我认为图像文化发展到这个阶段,是更加地自由、 更加地感性化。

张:若是就我个人的经验来看,我认为科技有它的发展,但是科技本身并没有艺术问题;艺术也不会有科技的问题。那么, 数字艺术其实是艺术的问题,也就是艺术表现的问题。根据艺术史或是历史发展,什么样的时代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艺术, 数字艺术在当代,有它的时代「有效性」。

媒体其实是一个技术和一个媒介。其核心的问题还是要回到美学的思考,然而吊诡的是,艺术家会对这个媒介不断地深入, 毋宁说是一个致命吸引力,那么,技术可不可以发展成美学的一部分?它和观众的关系又是如何?这是另外的问题。 谈到身分认同,我觉得离不开钱和权,不管台湾的科技多么发达,我们似乎一直处在一个为西方国家加工的角色。 目前为止,数字艺术在台湾的发展仍然有限,成因相当复杂。而且艺术家使用高科技媒材,大部分都在处理图像的问题, 在图像上面打转。如果在台湾介绍数字艺术经典作品,也许可以引起进一步的关切与探讨。

王:响应先前提到的问题,我认为media其实就是一个技术。来到这个数字的年代,从工具理性的发展来看, 它最早运用的范围其实是与国防科技有关,譬如internet就是为了在军事上讯息传递的方便而发展的。 当传统对图像的理解、转到今天数字图像来看的时候,本质上已经有一个很大的变化,数字的影像是透过digit (数码)来呈现,与编码有关。而执行这个编码的人,往往不是艺术家,而是某些熟悉计算机科技的人在编这些码 、写这些程序,进而发展出一些硬件或是软件的设备。数字图像是一种信息内容, 这与传统对艺术感性形式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它其实是非常「冷」的。

艺术家在此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当技术是掌握在科学家、工程师??的手中时, 艺术家在这里面多多少少丧失了主导权,艺术家是否变成了一个应用媒体的创作者?在数字艺术的范畴中, 艺术家可以驾驭到什程度?我们常戏称许多影像艺术家为photoshop艺术家,

因为他其实只是把photoshop这个软件用得非常好。 即便如此,操纵这个软件功能的人,仍旧不是艺术家,艺术家还是处在应用的范畴中,当他只能屈就在一个应用的角色底下, 他能够开创到什么程度?再者,我们也常常谈到互动科技,这个互动可以到什么程度?与计算机产生互动的路径, 在尚未发生以前就已经事先被决定,然而决定这个路径的人是谁?是不是艺术家?艺术家在这个领域里是否能够扮演更积极、 或者更反制性的角色?我关心的是艺术家如何能够更积极地介入科技的领域,成为一个高阶的主导者,能够让人们看到更多的事情, 而不是只在一个应用的层次。

许:数字艺术本身的创作过程牵涉到技术的面向,我先针对数字艺术的发展成因来谈。计算机发展至今大约50、60年, 是所有科技里头进步最快的。其中计算机发展与数字艺术中有最直接关系的是computer graphics,因为发展迅速, 很快地延伸出computer animation、computer vision、virtual reality、甚至multi-media等等不同的类别。此外, 网络的诞生与快速发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1969年以来,网络发展迄今已经三十年,95、96年间WWW(world wide web) 的出现使得数字的传递性更为普遍。 在1998年七月份《IEEE Spectrum》杂志里对「艺术与科技」作了特别的专门报导── \& TECHNOLOGY - When Artists And Engineers Work Together, The Result is Something Neither Can Expect. \。 这篇报导一刊出,全球艺术界兴奋跃雀,科学界惊讶赞叹。 此篇报导正式为艺术与科技整合立下一新的里程碑──艺术与科技整合的时代不但来临了,而且已成了全球重视的课题。 另外,对于数字科技中是否有美学存在,我个人是肯定的。如同数字科技中所撰写的程序代码本身的结构严谨、 逻辑关系与作品的意涵对应关系,那种张力之美有时是大于作品外现的视觉张力;数字科技中所使用的数学函式, 函式本身的意涵与收敛意义,都是作品不易看到的隐含创意之美。

林:接续王先生与许老师的话题,我想追问的是:今天使用「数字艺术」这个名词,与科技艺术、媒体艺术、电子艺术究竟有何区隔? 在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的《Leonardo》专刊中,约翰.蓝道曾经对于「计算机艺术」提出了严格的定义; 也许可以作为「数字艺术」定义的参考:他的定义是: 一、只能用计算机制作; 二、只能以计算机来构思;

三、必须以算法(algorithm)写成; 四、程序的书写必须漂亮。

如果用这样的定义来看今天的讨论主题:台湾的「数字艺术」也许根本不存在。「科技艺术」、「媒体艺术」、「电子艺术」 这三个字汇也许更宜于指称今天讨论提纲中的主题。

策:我想举一件作品为例来涵盖今天的议题。艺术家Rafael Lozano-Hemmer为日本山口县的媒体艺术中心开馆所制作的最新作品 \Suspension\,这是一个庞大的计划,包含20盏巨形探照灯,由计算机来控制其方向, 但它的程序却是由观众透过手机上网来控制。当观众透过网络将讯息传给某人, 这个讯息就会转为摩斯密码来控制探照灯旋转的方式,它讨论的是在这个新世代人和人沟通的语言如何透过另外一种不同的形式转化。 有趣的是,艺术家在这个科技领域里面,他的操控位置在哪里?他要不断地去操控他的数字媒介,去操控他的展览呈现方式, 以确保这个呈现方式是否成功。此外它也牵扯到所谓的资本关系,金钱直接影响了作品的成败! 数字艺术的发展在现阶段,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状态,事实上它里面有一种很强的漫游性格。艺术家在科技主导的艺术领域里, 如何去产生新的一个操控性的位置?而且必须使用观念

或者是创作美学的手法,使它转化为另一种语言。 艺术家现在的角色已经与传统不同,重点在于艺术家如何去整合,将它转化成一个有利的主导形式。

许:响应之前策展人提到关于数字作品背后的技术、资本支撑的问题,我认为台湾在这一方面是比较缺乏的,而且之间的互动也不足, 彼此之间似乎存在着一条鸿沟。台湾的科技发展已逐渐受世界重视,但科技与艺术却仍无法做良善合作与互动,这需要再努力。 回到数字艺术的定义,我认为数字艺术定义应宽广一些,若以媒材而言,应包含数字的相关媒材、技术、工具、 设备以及延伸技术与设备,如手机、PDA、 感应器、?等都是数字艺术创作的使用媒材。

张:科技的现实状况是日新月异的,它不像铅笔、透视法、或甚至是青铜等媒材,是「慢」的技术,可以被慢慢习得然后很纯熟地被运用。 赶不上一日千里的科技脚步,是台湾无法发展科技艺术与数字艺术的理由之一。我们事实上是在用旧的方法处理新的媒材, 这样是不可行的。至于科技与艺术两边之间的鸿沟,我认为是无解的,即使如此,仍然必须不断讨论以便建立沟通的平台, 但很难获致结论。只有透过持续的数字艺术的展览呈现与不断地和科技人互动,或许这个接口可以拉近一些。

顾:针对艺术思考,当代的问题是,它的编码并不像是传统那样背后有一个神学的基础,它的编码背后仍是一个更大的编码, 这个编码本身的背后其实是被资本家操作的,跟过去所谓的神学系统有别。我们首先遭遇到的是数码、数据, 无形之中我们人和人之间交往的接口都被数据、数码所决定。数码所编织的世界,已经建构在我们整个系统化的操作之中。 这个背后的操作问题,是值得讨论的。至于身体感的消失、速度不断加速,从相对速度到绝对速度、接口由热变冷??等等, 这些的确是当代的问题。但是至于是不是失去身体感之后,就缺乏人文思考这一部分我则是持保留的态度。 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问题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改变了,整个世界都被编码,被文本化了,而这个编码本身是一个不透明的东西! 而艺术家角色的任务与工程师、科学家不同之处,在于其能够使得这个工具理性不被功能所覆盖,它能够使技术本身突显其自身的问题。

林:达达主义者提出的随机(random)的观念,也许就是针对神学数字秩序的反动。这个东西到了数字艺术就是所谓的随机取样。 这样的做法打破了原有的秩序,将之解构,进而排列出所有的可能性。达达提出了一个很好的作战策略。

许:在数字时代里,许多事务都朝e化走,如e-art、e-training、e-education、e-business??e化的过程中, 不仅是艺术创作需要再思考,其它的e化事务也需重新省思与沉淀。在数字的时代里,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人和社会的互动, 甚至与文化之间人文的思维,都在e化的过程中不断地流失,关于这一点是我们需要努力省思的。

王:谈到现在还是不会有结论。我想要回到一开始艺术家在面对所谓的新媒体(new media)时,应该注意到这个名词的吊诡性, 所谓的new media是永远「新」吗?艺术家在里面应该扮演的角色?他可以做到怎样的一个程度?

张:因为科技与经济高度发展,我们的生活变得非常不一样,也因为过分依赖视觉媒体像计算机电视的关系,所有东西都平面化了。 在这个平面化的世界里,产生很多新的问题,例如:许多人缺乏足够的触觉经验;人和人的关系也变得疏离, 所以是整个的环境起了大变

化,这是当代社会一个很庞杂的现象。究竟人和科技的平衡点在哪里?

策:我们现在所有的谈论都是站在台湾看外面,然后再看回来。这个互相的对照、分析变得非常重要。 其实西方很多的学者呈现在较新的理论里,都已将计算机视为一种「古典化」的媒介了!只有将数字工具当成古典的媒介, 才能够重新对其有所反省,它们对我们究竟产生什么样的作用?事实上在整个数字化的过程,就是一种重新编码或异化的过程, 艺术家将更积极地去寻找它们的目的性。基于此,我们今天在台湾如何去面对外在世界的发展,再省思自我的缺失,便显得非常重要。 李:非常谢谢各位与会人士的莅临,并提出精辟的讨论。敬请大家期待2004年7月份的《漫游者-国际数字艺术大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dp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