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

更新时间:2023-05-03 08:3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全国百强校】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

中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被称为人类大陆。

世界上共有四个人类大陆。读世界人口分布的人类大陆图,回答下列各题。

1.D处只形成了一个孤岛而没有形成人类大陆的原因是( )

①D处深居内陆,环境承载力低,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稠密区②D处地处沿海,寒流强大,高温干燥,人烟稀少③D处利用高山冰川融水发展绿洲农业,形成人口稠密区④D处高温

多雨,环境承载力强,形成人口稠密的孤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有关图中A处人类大陆西部大洲人口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人口密度居各大洲之首②老龄化问题严重③城市化水平高,农村劳动力过剩④死亡率

较高⑤城市化速度减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⑥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

A.①④⑥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答案】

1.B

2.C

【解析】

试题分析:

1.结合图中人类密集区的大陆形状,D处深居亚欧大陆的内陆,环境承载力低,难以形成大

面积人口稠密区,①对。D处不临海,寒流强大,②错。D处位于大陆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所以利用高山冰川融水发展绿洲农业,形成人口稠密区,③对,④错。所

以B对。

2.图中A处人类大陆西部大洲是欧洲,人口密度居各大洲之首的应是A东部,①错。该洲人

口老龄化问题严重,②对。城市化水平高,农村劳动力人口少,③错。死亡率较高,④对。城市化速度减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⑤对。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现代型,⑥错。C对。

考点:人类大陆分布及成因,人类大陆各大洲的人口特征。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图。读图,回答各题。

3.关于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河流的流向一致

B.地势西高东低,以丘陵为主

C.河流冬季封冻期长,航运不发达

D.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变化小

4.关于该区域所在国家人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畜牧业为主,大牧场放牧业发达

B.制造业发达,核电比例世界最高

C.中小城市发达,人口总数近年逐渐减少

D.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游人流连忘返

【答案】

3.D

4.C

【解析】

3.该地区为欧洲中部,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温带海洋性气候,流量变化小。

4.区域定位:德国的中南部地区,甲为莱茵河的支流,乙为多瑙河的上游。

南极冰盖表面的剧烈辐射冷却使得近地层空气密度增大,海拔较高处近地层空气密度比同一水平面上其他位置的空气密度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运动,形成下降风,其风力大,破坏性强。读南极大陆等高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5.从形成过程分析,下降风现象和常见的大气运动现象相似的是

A.海风 B.陆风 C.山风 D.谷风

6.在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中,下降风最为典型的科考站是

A.长城站 B.昆仑站 C.泰山站 D.中山站

7.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图中下降风典型地区的风向以偏东风为主

B.晴朗的白天或多云的夜晚下降风的强度较大

C.研究下降风,对于南极科考的顺利进行有积极意义

D.出现下降风时,近地面大气中会出现逆温现象

【答案】

5.C

6.D

7.B

【解析】

5.由材料可知,下降风是南极冰盖表面的剧烈辐射冷却使得近地层空气密度增大,海拔较高处近地层空气密度比同一水平面上其他位置的空气密度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运动而形成的,其成因和山风相似,所以C正确。

【点睛】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

6.由材料可知,下降风是南极冰盖表面的剧烈辐射冷却使得近地层空气密度增大,海拔较高处近地层空气密度比同一水平面上其他位置的空气密度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运动而形成的,中山站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故其下降风最为典型,所以D正确。

7.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图中下降风典型地区的风向以偏东风为主,晴朗的夜晚或多云的夜晚下降风的强度较大,研究下降风,对于南极科考的顺利进行有积极意义,出现下降风时,近地面大气中会出现逆温现象。

下图为澳大利亚区域略图,图中箭头代表某月主要风向。完成下列各题。

8.甲乙两区域属于同一自然带,该自然带是

A.热带稀树草原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9.该月最可能是

A.1月 B.4月 40° C.7月 D.10月

【答案】

8.D

9.A

【解析】

8.图示为澳大利亚,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属于地中海气候,形成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所以D正确。

9.图示为澳大利亚,图示风向为东南风,该月最可能是1月,所以A正确。

【点睛】大陆水平自然带是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两种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前者占优势的地区,自然带沿纬线方向伸展;后者占优势的地区,自然带沿经线方向伸展;两者作用相近的地区,自然带与经纬线交叉,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随高度而变化。

下图是“沿20°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0.关于甲、乙两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位于印度洋板块

B.地形起伏大,油棕、茶叶均种植广泛

C.均为重要的铁矿、锰矿产地

D.气候形成均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

11.关于乙地形区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域

B.古代冰川侵蚀作用强烈

C.河流均源出中国,注入孟加拉湾

D.水稻种植业、种植园是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答案】

10.D

11.D

【解析】根据经纬度,确定甲乙的位置,甲位于印度半岛,乙位于中南半岛。结合剖面图,

判断地形特征。结合区域地理特征,判断选项。该地纬度低,位于热带,不受冰川侵蚀影响。

10.根据经纬度,甲地是印度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乙地是中南半岛,位于亚欧板块,A错。根据剖面图,甲位于德干高原,地形起伏小,不是茶叶种植区,B错。乙地不是重要的铁矿、锰矿产地,C错。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形成均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D对。

11.读图,乙所在地区地形起伏大,不适宜人类居住,不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域,A错。

纬度低,位于热带,不受古代冰川侵蚀作用影响,B错。河流大多源出中国,注入孟加拉湾

或太平洋,C错。是热带季风气候,水稻种植业、种植园是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D对。

点睛:利用材料与图示中的经纬度定位,结合海陆位置,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判断正误。人

口主要集中在气候适宜的平原地区。热带地区,冰川侵蚀影响很少。根据气候类型,分析农

业地域类型。

读“沿10°E经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12.下列关于A、D两山脉和B、E两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山脉以东多峡湾地形

B. B海峡表层海水由西向东流

C. D山脉所在地是冬季滑雪胜地

D. E海沿岸多为海洋性气候

13.下列关于C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同纬度的120°W地区也有广阔的平原

B.该平原土壤肥沃,河流稀少,且有较长的结冰期

C.该平原上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由西向东,降水逐渐减少,气温年较差逐渐变大

【答案】

12.C

13.D

【解析】

12.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判断,D地区为阿尔卑斯山,A山脉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A山脉以西多峡湾地形,波罗的海海水盐度低,D山脉所在地是冬季滑雪胜地。

13.从图中可以看出,C平原为西欧平原,由西向东,降水逐渐减少,气温年较差逐渐变大,所以D正确。

下图为“四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下列各题。

14.在四幅图中出现的地跨两大洲的国家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5.图中字母所示地点位于世界主要地震带上的有 ()

A.a、b B.a、c、d C.b、c、d D.a、b、c、d

【答案】

14.D

15.B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定位。

14.A为印度尼西亚跨亚洲和大洋洲;b为哈萨克斯坦跨亚洲、欧洲;b的北面是俄罗斯也跨亚、欧两洲;c是土耳其地跨亚、欧两洲;d是美国跨美洲、大洋洲。合计5个国家。15.a、c、d三点处于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

读某地区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6.决定巴拉那河上游水电站密度的主要因素是()

A.技术水平

B.水能蕴藏量

C.能源需求量

D.工业结构

17.甲地区是世界某经济作物的主要分布区,影响该经济作物布局在甲地最主要的社会经济因

素是()

A.沿海人口稠密,劳力充足 B.靠近对外贸易港口 C.开发早,种植经验丰富 D.靠

近城市,需求大

【答案】

16.B

17.B

【解析】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判断是巴西部分区域。水电站的最主要功能是水能开发,

密度由水能蕴藏量决定。技术、需求量、工业结构有重要影响。根据图例信息,判断经济作

物是棉花,是主要出口商品,靠近港口,出口便利。

16.水电站的最主要功能是发电,决定巴拉那河上游水电站密度的主要因素是水能蕴藏量,B 对。技术水平、能源需求量、工业结构不能决定水电站的密度,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C、

D错。

17.读图,图示国家是巴西,根据图例,甲地区的经济作物是棉花,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产品

是农、矿等初级产品,影响该经济作物布局在甲地最主要的社会经济因素是靠近对外贸易港口,B对。甲地不临海,不是人口稠密区,A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开发晚,种植经验少,C错。主要用于出口,国内需求量小,D错。

点睛:水电站最主要功能是发电,建设密度主要受水能蕴藏量制约。技术、需求不是决定因素,有重要影响。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主要是农矿等初级产品,棉花是重要出口商品。甲区

域是热带草原区,后来开垦为耕地。

2011年7月9日,南苏丹独立。南苏丹石油、木材、有色金属等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但能源

短缺,工农业生产基础十分薄弱。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8.下列关于图中区域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苏丹由于深居内陆,海洋水汽很少到达,境内形成大面积的沙漠

B.南苏丹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热带季风气候

C.从朱巴到喀土穆的气候变化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朱巴位于东非高原上,受地形影响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19.下列关于南苏丹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最可行的是()

A.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发展石油加工业

B.利用气候优势发展农牧业

C.利用丰富的木材资源发展高级家具制造业

D.利用有色金属资源发展有色金属冶炼业

【答案】

18.C

19.B

【解析】利用图示信息,判断该国临海,不是内陆国。根据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判断水汽少的原因是红海面积小,主要受大陆气团影响。矿产资源的大力开发,不属于可持续发展措施。

18.读图可以看到,苏丹临红海,海洋水汽很少到达,主要是因红海面积小,该地受大陆气团影响,A错。南苏丹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形成热带草原气候,B错。从朱巴到喀土穆的气候变化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对。朱巴位于埃塞俄比亚高原上,受地形影响形成热带草原气候,D错。

19.南苏丹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最可行的是利用气候优势发展农牧业,B对。石油、有色金属矿是不可再生资源,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发展石油加工业、色金属冶炼业,不是可持续发展措施,A、D错。利用丰富的木材资源发展高级家具制造业,不利于可持续发展,C错。读加拿大主要铁路和城市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20.与加拿大铁路和城市分布规律类似的还有()

①植被覆盖率②水源分布③种植业区④工业区⑤人口分布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21.有关加拿大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封冻期长有凌汛,主要靠积雪融水和雨水补给

B.由南向北,自然带由亚寒带森林带逐渐变为草原带

C.海岸线漫长,海运、河运发达

D.越往北,土壤层越深厚,有机质含量越高

【答案】

20.B

21.A

【解析】区域地理特征及分布规律。加拿大纬度高,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主要集中在纬度较低的南部地区。海岸线封冻期长,航运价值不发达。纬度越高,土壤淋溶作用小,土层薄。

20.读图,加拿大的铁路和城市主要分布在领土的南部,与加拿大铁路和城市分布规律类似的还有种植业区、工业区、人口分布,③④⑤对。植被覆盖率、水源分布的规律不相似,

①②错。A、C、D错。

21.加拿大纬度高,河流封冻期长有凌汛,主要靠积雪融水和雨水补给,A对。由南向北,自然带由温带落叶阔叶林渐变为亚寒带森林,B错。海岸线漫长,但封冻期长,海运、河运不发达,C错。越往北,土壤层越深薄,有机质含量先降低,后升高,D错。

点睛:根据区域位置特点,南部纬度较低,气温较高,适宜人们生活、生产。所以人口、城市、工业、农业等集中分布在南部地区。

22.读“法国农业分布图”关于P、Q、M、三地农业区位及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与Q地相比,P地种植葡萄的优势是鲜果上市早

B.Q地农业发展的最主区位条件是海运便利

C.M地的农业地域类型生产规模大,劳动力投入多

D.影响M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饲料和市场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与Q地相比,P地纬度较高,鲜果上市晚,A错。Q地农业发展的最主区位条件是气候条件适宜,热量较充足,B错。M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投入的资金、技术多,劳动力投入少,C错。乳畜业是随着城市发展兴起的,所以影响M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饲料和市场,D对。

考点: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

23.左图是世界某区域图,右图是左图中三个城市的年降水量和冬雨率柱状图。读图,造成旧金山、洛杉矶、圣迭戈三个城市年降水量和冬雨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山脉走向

B.纬度位置、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C.沿岸洋流、植被覆盖率

D.地势起伏、人类活动

【答案】B

【解析】读图,三个城市都位于大陆西岸,结合右侧的降水资料图分析,旧金山、洛杉矶、圣迭戈三个城市的冬雨率很高,是地中海气候。北部受西风带影响时间长,年降水量大,南部受西风带影响时间短,年降水量小。三个城市年降水量和冬雨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

置、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B对。海陆位置、植被、人类海运等不是主要因素,A、C、D错。

下图示意某岛屿等高线(单位: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4.下列关于乙丙一线,说法正确的是()

A.此线可能穿越河流

B.此线穿过一个山脊,没有穿过山谷

C.某人沿此线行走,总行走路程约120千米

D.此线上总有一个地方可同时看到甲、丁和戊三点

25.下列关于该岛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中,叙述正确的是()

A.全岛各地气温和降水量都相差不大,因为该岛面积小

B.全岛各地气温相差不大,因为该岛南北纬度相差不大

C.全岛降水量由西南向东北递减,因为受纬度差的影响

D.全岛各地气温和降水量都相差较大,因为受地形的影响

【答案】

24.A

25.D

【解析】根据等高线图分析,乙丙线穿过山谷区域,河流主要分布在山谷中。图上距离是直线距离,受地形起伏影响,实际距离更长。在山谷中,受地形阻挡,不能同时看到三点。根据气温、降水资料图分析差异及原因。

24.读图,根据等高线形态,乙丙一线穿过山谷区域,此线可能穿越河流,A对,B错。根据经纬网,纬度1°间隔距离110千米,某人沿此线行走,直线距离约120千米,考虑地形起伏影响,总行走路程远超过120千米,C错。此线上有些地方不可同时看到甲、丁和戊三点,D 错。

25.结合右侧气温、降水资料分析,全岛各地气温和降水量都相差较大,主要因为受地形的影响,D对,A、B错。全岛降水量由西南向东北递减,因为受距海远近的影响,C错

下图所示M区域(阴影区),三十多年前曾经是一片荒原,在巴西政府的支持和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如今已变成可以实施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世界新粮仓,有巴西“谷物带”之称。据此

完成下列各题。

26.M区域中部地带一般年降水最多的时间段是()

A.1—2月 B.4—5月 C.6—7月 D.8—9月

27.以下对M区域农业生产条件评价不合理的是()

A.水热搭配较好,适于热带农作物生长

B.地广人稀,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C.河流较多,水系发达,灌溉水源充足

D.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土壤肥力高

28.近年来,M区域的很多农田生产实施了作物种植与牧草畜牧(牛)交替进行,下列地区中农业主要生产类型与M区域相似的是()

A.美国大平原 B.刚果盆地 C.华北平原 D.墨累达令盆地

【答案】

26.A

27.D

28.D

【解析】

26.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M区域位于巴西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大部分地区年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南北半球季节相反,降水极少的月份多出现在7--- 8月,此时南半球是冬季,C、D错误;4---5月份是南半球的春季,降水较多,B错。1---2月是南半球夏季,降水量多,A

正确。故选A项。

27.由上题可知,M地位于热带地区,气温高,降水较多,水热搭配较好,适于热带农作物生长;M地人口稀少,地广人稀,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由图示可知,M地为巴西高原,

为众多河流的发源地,河流较多,水系发达,灌溉水源充足;因此ABC说法合理,排除ABC;M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砖红壤广布,土壤酸性较强,有机质含量较小,土壤肥力较低,D

说法是错误,故选D。

28.近年来,M区域的很多农田生产实施了作物种植与牧草畜牧(牛)交替进行,由此可以判断该地为混合农业。美国大平原分布的主要农业生产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A错误;刚果盆

地为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的为热带种植园农业,B错误;华北平原地形平坦,水热充足,主要以种植业为主,C错误;墨累-达令盆地是澳大利亚的小麦-牧羊带,为混合农业区,D

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以世界区域为背景,考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发展条件的评价、主要农

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

基本技能的能力。

2013年8月,中远集团“永盛”号货轮试水北极东北航道,这是中国商船首次尝试经由北极东

北航道到达欧洲。此次试航迈出了中国商船取道北极东北航道的第一步,为未来中国商船大

规模通行北极奠定了基础。下图为“永盛”号货轮航行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9.此次航行过程中

A.甲--乙段一直顺水

B.乙--丙段常遇大雾

C.丙--丁段可见极光

D.丁--戊段布满浮冰

30.北极航道通航环境受到诸多自然因素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A.洋流. B.潮汐 C.海雾 D.海冰

31.北极东北航道若能开通,对下列海上要道航运影响最大的是

A.马六甲海峡

B.巴拿马运河

C.苏伊士运河

D.霍尔木兹海峡

【答案】

29.B

30.D

31.C

【解析】本题组考查北极航道及其远期影响。由于北极航线经过区域大多位于极地,要考虑沿途洋流、海冰、天气变化的影响。同时季节不同,沿途景观差异较大。北极航道使亚欧、北美之间的海上行距缩小,对原有航线产生一定影响。

29.甲--乙段经过千岛寒流时逆水而行,A错;乙--丙段经历沿海寒流,此时正值夏季,陆地气温高,寒流遇陆上较暖空气会形成雾,B对;丙--丁段虽处于北极地区,但此时为夏季,极地地区出现极昼现象,C错;丁--戊段为暖流控制,且此时为夏季,浮冰融化,D错。

30.对北极航线影响最大的是海冰,可导致沉船等,选D。

31.北极东北航道若能开通,通过北极航线,欧洲到北美洲或亚、欧两洲的距离相比原来绕道苏伊士运河航线将大大缩短,故选C。

纳瓦里诺岛是智利的岛屿,位于火地岛的南面。岛屿面积2473平方千米,人口1677人(2012年),人口稀少。岛上最高点海拔1195米,岛的北部年降水量467毫米,南部年降水量800毫米。最热月平均气温为9.6℃,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9℃。岛上有一些农场。下图示意纳瓦里诺岛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纳瓦里诺岛南部降水多于北部的原因可能是()

A.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B.频临德雷克海峡,有暖流流经

C.受极锋影响,多锋面气旋雨

D.山脉西北走向,利于西风深入

33.纳瓦里诺岛最热月平均气温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气压带与风带 D.地形地势

【答案】

32.C

33.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气温主要受纬度位置的影响,纬度低接收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纬度高接收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降水受大气运动、海陆位置、地形等影响比较大。

32.纳瓦里诺岛位于550S附近,盛行西风是西北风,南部位于盛行西风背风坡,A错;频临德雷克海峡,西风漂流为寒流,B错;受极锋影响,多锋面气旋雨,降水多,C正确;环形山脉,不利于西风深入,D错。

33.纳瓦里诺岛位于550S附近,纬度位置高,太阳辐射量小,故最热月平均气温较低,B对;海陆位置、气压带与风带和地势不高对气温影响较小,ACD错。

下图为世界某地区略图、阿拉斯加部门输油管道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4.阿留申群岛的形成原因是()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

B.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

C.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

35.阿拉斯加州石油采用管道运输,管道部分线路段采用架空方式,其主要目的是()

A.少占用土地资源

B.防止人为破坏

C.防止原油高温融化冻土层破坏管道

D.为动物迁徙预留通道

【答案】

34.C

35.C

【解析】

34.阿留申群岛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边界,选C。

35.阿拉斯加地区地广人稀,也没有大规模的动物迁徙现象,但因纬度高,地表多为冻土覆盖,输油管道部分线路段采用架空方式,其目的是防止原油高温融化冻土层破坏管道,C正确。

下图为世界石油、天然气某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6.不需要从图示地区进口原油的国家是

A.俄罗斯 B.中国 C.美国 D.日本

37.图示地区最大产油国向我国供应石油时所需要经过的海峡是

①霍尔木兹海峡②直布罗陀海峡③曼德海峡④马六甲海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36.A

37.D

【解析】

36.读图,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判断,该区域为波斯湾地区,附近地区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为世界主要石油出口地区,俄罗斯石油资源丰富,是世界能源输出大国,而中国、美国、日本石油需求量大,需要从波斯湾地区进口石油,故选A。

37.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区域为波斯湾地区,从该地到我国的海上石油运输航线需要经过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故选D。

读“某岛国地理环境要素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38.推断该国地形形成中的主要内、外力作用是

A.板块张裂、流水作用

B.板块挤压、流水侵蚀沉积作用

C.火山喷发、流水和海浪侵蚀作用

D.断裂抬升、海浪侵蚀与沉积作用

39.该国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亚热带纬度范围界线低于其他国家

B.同种植物在各地开花日期大体相同

C.山脚森林茂密,山顶白雪皑皑

D.一年四季降水量总是东岸大于西岸

40.适宜该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是

A.以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为主

B.以出口林矿产品为经济支柱

C.以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为主

D.以发展资源能源型工业为

【答案】

38.B

39.C

40.C

【解析】

38.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该国应为日本,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碰撞地区,所以多山地地形,四周被海洋包围,海洋性特征明显,气候湿润,河流水量丰沛,短小流急,所以主要的外力作用为流水作用和沉积作用。故选B。

39.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所以其亚热带的纬度范围界限应高于其他国家,A错;因为该国有亚热带和温带气候两种类型,所以同种植物在各地开花日期是不同的,B错;该国多山地,受垂直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海拔较高的山地山脚森林茂密,山顶会有积雪,C对;日本夏季降水量东部多于西部,冬季降水量西部多于东部,D错。故选C。

40.日本本国内除森林、水力资源丰富之外,其他自然资源贫乏,主要依赖进口,且本国内市场狭小,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率较高,日本经济以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为主。故选C。

下图为两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1.甲、乙两地附近的气候状况是

A.甲地受信风、山脉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B.甲地深受洋流、山脉的影响,气候带成南北狭长分布

C.乙地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影响,夏季降水丰沛

D.乙地受东北信风、山脉的影响,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42.甲、乙两地沿海海域的洋流流向大致相同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巴西高原草原丰茂

B.尼罗河正值汛期

C.墨西哥湾沿岸台风活动频繁

D.开普敦温和多雨

【答案】

41.B

42.A

【解析】

41.读图,结合海陆轮廓及经纬度判断,甲位于南美洲西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受信风背风坡

及沿岸寒流影响,气候呈南北狭长分布,A错、B对。乙位于印度半岛西侧,受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形成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季风,降水丰富,CD错。故选B。

42.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乙附近洋流为秘鲁寒流,甲附近为印度洋洋流,北印度洋洋流

为冬逆夏顺的季风洋流,当两地洋流流向相同时,为北半球冬季。北半球冬季为南半球夏季,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夏季为湿季,草原植被茂密,A对。尼罗河水量来自于非洲草原,冬季正值枯水期,B错。台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冬季墨西哥湾沿岸台风活动少,C错。

开普敦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此时为南半球夏季,开普敦炎热干燥,D错。故选A。

【点睛】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及特征

下图为北美洲西部区域,K城海拔1048米。冬季常出现一种神奇的气流,能使厚达10厘米

左右的积雪在一天之内融化。因此称之为“吃雪者”。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3.“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A.位于西风带背风坡,气流下沉

B.反气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C.暖锋过境,气温升高

D.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44.当流经K城的河流进入主汛期时,居住在K城附近的人们最可能开展的活动是

A.东去种麦 B.南下踏青 C.西山牧羊 D.北山滑雪

【答案】

43.A

44.C

【解析】

43.读图结合图中河流流向判断,K城处于落基山脉的东部,是西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愈

接近地面,温度愈高,气温高,导致冰雪融化,A对。反气旋控制,气流下沉不一定温度高,B错。冬季的锋面类型多为冷锋,C错。该地地处内陆,基本不受洋流影响,D错。故选A。44.K城的河流位于山地背风坡,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是高山冰雪融水,当该河进入主汛期时,

说明此时是夏季;东去种麦是春季或秋季;南下踏青是春季;北山滑雪在冬季;西山牧羊属

于山地牧场,在夏季,故选C。

二、综合题

1.欧洲的冰川中心有阿尔卑斯冰川中心和斯堪的纳维亚冰川中心,其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明显。图1中的黄土为第四纪冰期时,冰川对地表岩石研磨成的碎屑,后经风力搬运沉积而成;图

中①~④分别为第四纪冰期时的四个冰期范围线(时间先后顺序是③④②①)。读图1、图2和表1、表2,回答下列各题。(22分)

(1)比较甲、乙两河河流特征的主要异同点。(8分)

(2)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明显影响该区域的主要冰川中心并简述第四纪冰期对该区域地表形态的影响。(8分)

(3)从俄罗斯资源状况简析其对第一、第二产业的影响。(6分)

【答案】

(1)同:流向,自北向南(2分);春季河流水量大(2分)。

异:水量和流域面积,乙大于甲河(2分);甲河为外流河,乙河为内流河(2分)。

(2)冰川中心—斯堪的纳维亚冰川中心(2分)。冰碛物沉积形成东欧平原波状起伏的地表

(2分)和众多的湖泊(2分);为黄土堆积提供物质来源(2分);多次冰川活动,不断改变地表形态(2分)。(答3点得6分)

(3)土地资源丰富,但土地生产力水平低,使其第一产业比重低(2分);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矿、森林资源丰富,使其重工业和森林工业比重大(2分);轻工业比重较小(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河流的流域特征和水文特征去比较异同.从流域特征分析,甲乙两河的流向都是自北向南流,但是甲河的流域面积小于乙河;甲河注入黑海,为外流河,乙河注入里海,为内流河;从水文特征分析,两河春季都有积雪融水注入,水量大;而甲河的水量小于乙河。

(2)从第四纪冰期时的四个冰期范围线变化趋势分析,该冰川中心应为斯堪的纳维亚冰川中心;冰川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冰川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冰碛物沉积形成东欧平原波状起伏的地表和众多的湖泊;冰川的侵蚀,为黄土堆积提供物质来源;多次冰川活动使地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

(3)从土地资源分析,面积广阔,但热量不足,土地生产力低,使其第一产业较小;从矿

产资源分析,俄罗斯的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等资源丰富,所以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大,其中重工业比重大,轻工业比重较小;森林资源丰富,所以森林工业比重大。

考点:河流、营造地表形态力量、区域资源的开发

2.读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依据图中信息,评价美国棉花带分布区的自然条件。

(2)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答案】(1)评价: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地形平坦、土层深厚、灌溉水源

充足,有利于棉花前期生长但夏秋阴雨天较多,不利于后期收摘,影响棉花产量和质量。

(2)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少;西北部沿岸降水空间分布差异大。

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或处背风坡),降水稀少。

【解析】(1)美国棉花带分布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地形平坦、土层

深厚、灌溉水源充足,有利于棉花前期生长。但夏秋阴雨天较多,不利于后期收摘,影响棉

花产量和质量。

(2)美国西部年降水量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少,西北部沿岸降水空间分布差异大。

主要原因是美国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处背风坡,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点睛: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自然因素分析。结合图示等

降水量线数值,分析区域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厄瓜多尔境内地形多样,安第斯山脉纵贯南北,多火山分布。该国人口、城市多分布在山地,农业地域分布差异明显,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部分,主要包括:①热带经济作物种植、②基于肥沃土壤的山地旱作农业与畜牧业、③出产珍稀林木的林业三种类型。下图示意厄

瓜多尔的地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dn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