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至九年级语文课内古诗词赏析题大全

更新时间:2023-10-20 15:5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人教版七至九年级语文课内古诗词赏析题大全 一、《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澹澹”是形容 水波动荡 的样子,“竦峙”是写 山岛巍然屹立 的形象。“丛生”、“丰茂”给人以 生机蓬勃 的感受。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思是( B )

A 日月星辰好像在沧海中运行。 B 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

C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 3、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观 ”字统领全篇的写景。写景的十句中,前 六 句是实写,后 四 句是虚写,其中总写沧海全景的诗句是“ 水何澹澹 , 山岛竦峙 ”;分写部分,先写岛上的 树木百草 ,次写海面上的 秋风洪波 ,最后写天空中 日月星辰 。诗中将“大海”称为“沧海”,是因为 海水呈青苍色 。

4、这首诗的主旨是 通过勾画大海的壮观景象,抒发建功

立业统一中国的伟大抱负。

二、《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

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

边。

1、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

A 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馆之内。

B 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C 颔联中“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D 颈联透露出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此联表现了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

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3、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的画面。 江水浩淼,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岸齐平。顺和的江风中,一叶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广阔无边的江天上。 三、《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景色,诗中哪些字是紧扣“早”字来写的?

初、早、新 、渐、浅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钱塘湖早春的喜爱之情。 3、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描绘了钱塘江旖旎的早春风光 ,表达了对大好春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试着从某一个角度对本诗写作上的特点作一点分析。

对天空中的小鸟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描写

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除了描绘出 钱塘湖初春

的景象之外,还间接地记述了诗人 在湖边骑马春行 的情景。

四、《天静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小令中“枯藤”、“昏鸦”、“西风”、“瘦马”、“夕

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深秋晚景图 2、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游人孤寂悲苦的心情

3、对这首小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B ) ..

A “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暗淡凄凉的气氛,暮鸦归巢,使游子动了思乡之情。

B “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诗人记忆中的故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而今身在异乡,越发感到孤独。

C “古道西风瘦马”一句描写了伫立于寒风之中诗人孤独、寂寥的形象。由马的“瘦”可以联想到诗人的疲惫、困乏。 D “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在前几句“景”的渲染下,诗人的思乡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五、《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

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

然。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了 对偶 、 比喻 等修辞手法。

2、试分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和“圆”的表达作用。

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奇异景象,表现了作者的真切感受。 六、《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 巍峨高大 的特点。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站得高,看得远;只有登上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只有努力战胜困难,才能享受成功后的喜悦;不怕困难,敢于

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

的神奇秀丽,从而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景象。

4、“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 高大 ;“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 神奇秀丽 ;“决眦

入归鸟”一句蕴藏了诗人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之情。

5、“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使用精当,请简要赏析。 形象地表现出泰山高耸陡峭的特点,像是一把利剑把世

界分割成明暗两部分,用字极富神韵。

七、《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

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 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 ,实际上是写 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 ;一个“深”字,表现了 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 。

2、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感时忧国、思家念亲

3、从“国破”、“烽火”可以看出,杜甫的这首诗与唐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安史之乱

4、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

5、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运用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抒发了诗人对家破国残的感伤之情。 7、最后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写出了诗人忧愁烦闷的情状,把忧家忧国的感情表现地

更加深沉和突出。 八、《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 农村淳朴民风 的陶醉,对 秀丽清新的山村景色 的喜爱之情。

2、找出诗中有哲理的两句诗,并说说其蕴涵了什么哲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人生陷入某种困境时,如果能锲而不舍,继续前进,往往会豁然开朗,发

现一片新天地。

3、诗人游山西村有哪些亲切感受? 景色优美,风俗淳朴,主人盛情 4、这首诗的尾联意蕴丰富,余味无穷。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山西村又巨大的吸引力,游后诗人意犹未尽,只愿从今后

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 。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

A 诗歌朗读的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例:“衣冠/简朴/古风/存”。

B “丰年留客足鸡豚”一句写出了农民热情好客、淳朴厚道的性格。

C 全诗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农村风光,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D 全诗都是写实,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晰。 九、《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写诗人悠闲自得生活的一句诗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南山

2、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 心远 ,也是全诗的诗眼。

3、“悠然见南山”的“见”能否换成“望”?

不能。“见”字的妙处在于无心,无意间偶见,才能与作

者悠然自得的心情相融合。而“望”却是有意为之。 4、“此中有真意”的“真意”是指 自然情趣 。 5、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 “结庐在人境”是说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 B “问君何能尔”,“尔”的意思是“耳”,罢了。 C “飞鸟相与还”,“相与还”是结伴而还,意思是飞鸟倦了也知道还家。

D “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据此时此地的情景,也就是指隐居生活。

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da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