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作用

更新时间:2024-06-30 03: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2013届毕业论文

江西师大鹰潭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作用 姓 名: 刘华 学 号: 7010020117 系 别: 教育系 专 业: 科学教育(化学 ) 年 级: 10 级 指导教师: 张农生 (教授)

教务处制表

二零一三年五月十日

1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2013届毕业论文

目 录

摘要………………………………………………………………3

关键词……………………………………………………………3

一、自我意识的概述……………………………………………4

二、自我意识的作用……………………………………………5

三、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6

四、家庭教育在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作用………………8

(一)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评价能力发展的影响……………9

(二)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自信心发展的影响………………10

(三)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影响………12

五、结束语……………………………………………………12

参考文献………………………………………………………13

后记……………………………………………………………13

2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2013届毕业论文

摘 要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完成小学生心理和行为塑造的重要环节。随着农村父母外出打工人数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父母不在孩子身边,使得孩子在心理方面因缺乏父母的关爱,表现出来的是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孤独。另外,缺乏与父母交流沟通,他会感到孤独、困惑,有事情没有地方去诉说,许多跟家庭教育有关的作文、题目都无法完成,导致小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因此本文通过对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的分析,提出积极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评价能力,自信心发展,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促进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对小学生自我人格的建构以及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学生;自我意识;家庭教育

3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2013届毕业论文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作用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则是人们生活和消费的最基本的单位,承担着生养和教育子女的基本社会职能。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潮流的冲击,很多父母在外地打工,使得小学生成为留守儿童的几率在逐年递增。即使是带在身边的,也因为忙于工作而忘记了对孩子的教育,缺乏对孩子的关心与呵护,将所有的事情就交给学校。这些,使得孩子在心理方面因缺乏父母的关爱,表现出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孤独。因缺乏与父母交流沟通,感到孤独、困惑,有事情没有地方去诉说,许多跟家庭教育有关的作文、题目都无法完成,导致小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其实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本文只阐述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方面的作用,以引起家长注意。 一

[1]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自我意

识是人的意识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是人的心理活动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一大特征。自我意识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它与人的内部注意状态密切相关。当个人关注自己是,注意就出现了自我聚焦,这时就产生了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从活动形式可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

[2]

。自我

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部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等。自我认识主要回答“我是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情绪部分,是人对自己情绪状态的体验。自我体验可表现为自尊、自爱、自豪、自卑、自怜等情绪状态。主要回答“我是否满意自己或悦纳自己”。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的意志部分,是个体的自觉过程。它包括自我监视、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暗示等形式。自我调节的实现受到自我任职、自我体验的制约。

从意识活动的内容来看,自我意识有可分为生理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和心理的自我

[3]

。生理的自我是个人对自己生理属性的认识,包括占有感。

支配感、爱护感以及安全感等。人最初形成的就是生理自我。社会自我是指

4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2013届毕业论文

个人对自己社会属性的认识,包括个人对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权利、义务等认识。心理自我几乎与社会自我同时形成和发展起来。心理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心里属性的认识,它包括对自己的感知、记忆、思维、能力、性格、气质、动机、需要、价值观等的认识。胜利自我、社会自我与心理自我这三者密切联系,相互影响。

二、自我意识的作用

社会学家库利(C.H.Cooley)曾提出“镜像自我”

[4]

。他认为,人与人

之间相互为对方的镜子,在对方眼里观察自己,可以看到社会上其他人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就好像站在镜子面前看到自己的姿态、服装等一样,同时以一定的标准来衡量自我形象,产生对自己满意或不满意的情绪体验,实际上,他人的反应反映了当时社会规定的角色要求和团体的价值观样,人的自我意识就具有客观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在与周围人,尤其是比较重要的人的交往中,逐渐把他人的判断内化为自己的判断,这时候个体依据自己的想象,按照他人的观点来看待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我意识慢慢地脱离他人的评价,成为自律的标准而发挥作用。这时候,个体渴望追求自己的价值与地位,对忽视自己和不重视自己的人没有好感,而采取回避和疏远的态度;反之,对肯定自己的人则主动去接近他们。所以,个体对自己的知觉和意识表现出了主观选择性。

小学阶段正是自我意识的萌芽和发展时期,如果教师能引导他们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来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无疑将促进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

从个体的发展来看,自我意识的发展使儿童转变成了成人,使人由幼

稚变得成熟,具有了真正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自我意识的发展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了人的元认知能力

人的认识不论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都由于有了自我意识而变得更加

自觉、更加有效,并且出现了唯有人才有的不仅仅关注客观世界也关注主观世界的认识,有了反省的能力。

5

[6]

[5]

。这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2013届毕业论文

先受到家庭的影响,家庭中的各种因素和父母本身的特点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儿童自信的形成和发展。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自信发展具有显著影响,它不仅对自信总体发展水平具有显著影响,而且对自信各个因素的发展也都具有显著影响;它不仅影响儿童自信发展的水平,而且影响儿童自信发展的速度和方向。父母对儿童采取“温暖与理解”的教养方式会促进儿童自信的发展,提高儿童的自信水平;相反,如果父母对儿童采取“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拒绝与否认”、“过度保护”等教养方式则会阻碍儿童自信的发展,降低儿童的自信水平。既然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自尊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那么,我认为,让家长了解儿童的一些心理特点,掌握一些正确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方法,对家长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和训练,将有助于儿童自信的培养。第一,关心和爱抚孩子。多给他们一些微笑,多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感兴趣,对他们的任何努力和成功都给予赞扬和鼓励,即使这种努力和成功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当他们学习或练习的时候,要允许他们犯错误,刚开始的时候也许做得并不好,但不要去批评或指责他们,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当他们“我不行”或“我做不了”时,要鼓励他们试一试再来一次,千万不要为了节省时间或缺乏耐心而半途而废,否则,一旦他们养成了做什么事都半途而废的不良习惯,那么,他们将永远不会体验到成就感,他们的自信心也将会逐渐降低。第二,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关注他们的兴趣和爱好,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遇事多跟他们商量,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允许他们经常自己做选择和决定。允许孩子做一些其他孩子可以做的事。允许孩子独自完成某些事。注重孩子的观点,容忍孩子有与父母不同的见解,树立孩子的信心。第三,让孩子感到快乐。给他们提供游戏的时间、场所和玩具,对他们的爱好和友谊给予鼓励和支持。当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应该尽量鼓励他们,使他们得到一些安慰。第四,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成就感,或者说成败体验,是影响学生自信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那么,他的自信将会提高,相反,如果经常体验失败,那么,他的自信将会降低。作为学生,这种成败体验主要来源于学习成绩。但是,对于每个学生来讲,并不都是学习成绩好、考试

11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2013届毕业论文

分数高,就一定体验到成功,学习成绩差、考试分数低,就一定体验到失败。是体验到成功,还是体验到失败,主要取决于学生对于考试成绩的态度。因此,我们应该教给他们正确的态度,即只要平时上课用心听讲,学习认真、努力,考试正常发挥,无论最后考试分数是多少,都应该感到满意,都应该感到成功。第五,成为孩子的朋友。积极参与孩子的业余爱好活动,给孩子买些他们喜爱的书,安排他们去夏令营或参加俱乐部,尽量使孩子的生活更有意义和丰富多彩。

(三)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

自我控制是一个人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它是自我调节的最基本的手段

[16]

。自我控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

强使自己的心里活动的行为按某一目标行进;二是为某一目标而抑制自己的心里活动和行为

[17]

在明主的家庭里,父母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自主性,然而这样宽松而又民主的教育类型,可使儿童容易抗拒诱惑的自我控制能力。独裁型、惩罚型或溺爱型的家庭教育方式,会剥夺儿童练习自我控制的机会和动力,而使之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18]

五、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阐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少年小学生的评价能力、自信及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方面具有显著的影响。父母对小学生采取“温暖与理解”的教养方式会促进他们的评价能力、自信及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的自信和自我控制水平。相反,父母对小学生采取“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拒绝与否认”“过度保护”等教养方式,都会不同程度地阻碍他们评价能力、自信及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降低儿童的评价能力、自信及自我控制能力

[19]

。 总之,家庭教育是完成小学生心理

和行为塑造的重要环节。如何根据我国目前的家庭教育现状,建立适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成人后自我人格的建构和社会适应性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12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2013届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2][3][16][17][18]韩永昌《心理学》(第五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P205 P207

[4][5][6][7][8][9]殷炳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P237—P238

[10][11]山香教师招聘考试命题研究中心主编.《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P247—248

[13][15][19]魏运华,《心理发展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三期《父母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影响的研究》中的四、五部分 [14] 程夏辉.《杰出小学生5个自我管理习惯》.海潮出版社.2008年8月版.P36

[12]劳凯声.《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P100

后记

这篇论文标志着我大学学习生涯的结束,回首这几年的教育学习,我

经历了很多事情,也有很多的收获。在完成这篇毕业论文的同时,我也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与帮助,特在此向他们表达我的感谢之意。

首先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张农生老师,没有他的指导和帮助我就不可能

有这篇论文,同时也要感谢张菁老师对我的帮助;其次要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他们无时无刻地给予我温暖!总之,感谢所有关心、爱护我的人!

1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d3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