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医学图像重建算法

更新时间:2023-11-08 21:3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断层成像的基本原理 1.1 断层成像

这样我们用数学方法解决了一个断层成像问题。 一般来说,断层成像都是用数学计算的手段解决的。怪不得有CT (Computed Tomography 计算机断层成像,直译为: 计算出的断层成像) 这个词。通常为说话简捷起见,“计算出的” 这几个字就略去不说了。矩阵每一行的和,每一列的和的概念可以推广为一个图像的射线和,线积分,和投影数据。

从物体的投影数据来得到物体的内部断层成像的过程就称之为图像重建。

1.2 投影

? 为了体会出投影 (也就是射线和,线积分) 的概念,我们在这里给出几个例子。 ? 第一个例子: 所考虑的物体是二维x-y平面中的一个均匀圆盘。圆盘的圆心在坐标原点。圆盘的线密度函数是个常数ρ (图1.4)。 ? 物体的投影值(即线积分值) 就是弦长 t 乘以线密度ρ。 ? 其数学表达式为: ? 在这个特例中,投影值 p(s) 对于所有的角度 θ 来说都是一样的。这个角度θ 是探测器相对于物体的旋转角度。 图 1.4 跨圆盘的线积分等于弦长乘以线密度 图 1.5 物体的投影在不同的探测角度是不同的

图 1.7 投影值实际上是像素值的加权和。权函数是 “线” 在像素内的线段长度。

1.3 图像重建

? 我们来探索重建一个点源的步骤及策略。 ? 这些步骤和策略可以推而广之,来解决一般的图像重建问题。 ? 我们首先在二维 x-y 坐标系中随便放一个点源。点源的位置不一定要在坐标系的原点 (图1.8)。我们设想有一个探测器绕着坐标系的原点旋转。旋转角为θ。这个探测器可以是架照相机。探测器测到的投影数据为 p(s,θ),这里s是探测器上的一维坐标。 图 1.8 点源物体投影数据的采集 计算投影数据

? 计算投影数据 p(s,θ),我们可以画出一条条垂直于探 ? 测器的直线。然后沿着这些直线对物体求线积分。 ? 对于点源物体,投影数据 p(s,θ) 可以简单地得到: ? 这只需在 x-y 平面上过该点源向探测器作一条垂线。 ? 这条垂线与探测器的交点位置 s 有一个高度为 1 的脉冲。 ? 若垂线不经过点源,线积分的值p(s,θ) 则为零。 算出投影数据 p(s, θ) 后,我们就可以着手重建图像了。

重建图像策略:先投影在重建

我们的策略与寻找大树位置的策略相似: 沿着照片上的大树画垂线,每张照片给出一组垂线,再寻找这些垂线的交点。 点源图像重建的任务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找出点源的位置; 二是找出它的数值。

? 在每个角度θ,投影数据 p(s,θ) 有一个高度为一的脉冲。这个脉冲是投影“路径”

上所有数值的总和。

? 图像重建就必须把这个脉冲的数值重新分布在原来的投影路径上。(反投影)

? 撒种子:好像你手里提着一袋种子,你要把种子撒在投影的路径上。但是均匀地撒 (图B)。

? 线性叠加:对多个探测角度重复这个 “撒种子” 工作便可得到如图 (C)所示的图形。基于线性叠加的效果,在 x-y 平面上原来点源的位置,可得到一个高高的脉冲。 ? 做的 “撒种子” 劳动是个很平常的数学运算,叫做反投影。 ? 如果做 360° 的反投影,得到像图 (D)所示的分布图形。

? 做了反投影之后,所得的图像确实变得有模有样了。但是与原本的图像比较起来还是

不一样。它的边缘模糊不清。为了让图像变得清晰,我们人为地在投影数据脉冲的两边添了一对负值的 “翅膀” (图E),然后再做反投影。结果,这一招得出了出人意料的好图像 (图F)。

? 滤波:添的两个负值“翅膀”的运作叫做滤波。这个先滤波再做反投影的图像重建算

法叫 FBP 算法。FBP 是英文 Filtered Backprojection (先滤波再做反投影)的缩写。 ? FBP 算法极其有名,在图像重建领域里无人不晓。

图 1.9 反投影原始数据和靠反投影滤波后的数据来重建点源图像 1.4 反投影

? 反投影的定义取决于投影是如何定义的。 ? 反投影运算并不是投影运算的逆运算。

? 用数学语言说,反投影算子不是投影算子的逆算子。

? 仅仅靠反投影是不能重建图像的。对原始数据做反投影还得不到原本的图像。 ? 纵使反投影图像和原本的图像不同,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1.6 分析

1、 如图 1.12 所示,在那两张照片中都可以看到两棵不重叠的大树。你可以唯一地画出那两棵树的地图吗? 若不行的话,你也许需要多照些照片。如果你只允许再多照一张照片,选个什么角度照呢?

图 1.12 每张照片上都可看到两棵树 幻灯片21

不失一般性,我们可以假设圆盘的圆心在 x 轴的正方向 (r, 0) 处。

那么,物体的位移等价于投影数据在探测器 s 轴上的位移。在 s 轴上的位移距离是 rcosθ 。 那么, 幻灯片23

23

二、 平行光束图像重建 2.1 傅里叶变换

对于一个给定的函数 p(s),它总能用不同频率ω的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加权和来表示。这个加权和的权函数记为P(ω)。 这是傅里叶变换的理论基础。你可以用棱镜把太阳光分解为不同颜色的光谱。你还可以把这个五颜六色的光谱重新合成,并还原成原本的光线 (图2.1)。 图 2.1 白光能分解为一组有色光。这一组有色光也能还原成白光

上面提到的以变量为频率ω的权函数P(ω)就是函数 p(s) 的傅里叶变换。 人们可以利用数学公式轻而易举地算出函数 p(s) 的傅里叶变换P(ω), 或从傅里叶变换 P(ω) 算出原来的函数 p(s) (即 P(ω) 的反傅里叶变换)。 其中一个用小写字母标记并用s为自变量,而另一个用大写字母标记并用ω为自变量。 幻灯片24

24

? 图2.2给出了一个傅里叶变换对,其中 P(ω) 是 p(s) 的傅里叶变换。函数P(ω) 的图形告诉我们那个三角形函数 p(s) 有丰富的低频分量,因为 P(ω) 主峰比旁瓣高. 随着频率 |ω| 的升高,旁瓣的幅度逐渐减小。 ? 函数P(ω) 有一些零值谷点,这些谷点所对应的频率在那个三角形函数 p(s) 中不存在。利用傅里叶变换,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内在的数学关系,这些关系不用傅里叶变换则很难看到。 ? 对于二元和多元也可以定义傅里叶变换。我们记二元函数 f(x, y) 的傅里叶变换为 F(ωx, ωy),这里,ωx 是 x 方向上的频率,ωy 是 y 方向上的频率。 图 2.2 傅里叶变换对 2.2 中心切片定理

中心切片定理是断层成像的理论基础。 也称投影切片定理和傅里叶中心切片定理。

二维图像的中心切片定理:二维函数 f(x, y) 的投影 p(s) 之傅里叶变换 P(ω) 等于函数 f(x, y) 的傅里叶变换 F(ωx,ωy) 沿与探测器平行的方向过原点的片段。

图 2.3 二维成像的中心切片定理

如果探测器绕物体旋转至少180°,物体的二维傅里叶变换 F (ωx, ωy)所对应于探测器方向的中心片段就能覆盖整个傅里叶空间,即 ωx-ωy 平面 (图2.4)。(反投影) 换句话说,探测器绕物体旋转 180° 就能测到完整的傅里叶变换函数F (ωx,ωy)。 一旦函数 F (ωx,ωy)为已知函数,原本的图像函数 f(x, y) 就可以用称为二维傅里叶反变换的数学手段轻易获得。 图 2.4 探测器在每个探测方向上向傅里叶空间添入一条线。当这些线覆盖了整个傅里叶空

间后,原本图像可由二维傅里叶反变换获得重建

? 在一个方向上的反投影等价于向 F (ωx , ωy ) 所在的 ωx-ωy 平面(即傅里叶平面)

添加一个中心片段。做 180° 的反投影就可以完完全全地得到二维傅里叶变换函数 F (ωx , ωy ) 。根据傅里叶变换对的性质,原本图像函数 f(x, y) 就被确定了。

? 在前面我们反复强调光靠反投影是不能得到原本图像的,只能得到一个模糊的图像。这与我们刚才的讨论有没有矛盾呢?

? 看一下图2.4所示的 ωx-ωy 平面。当我们往 ωx-ωy 平面里一条一条地添加“中心片段”时,中心片段在 ωx-ωy 平面的原点的密度高于在远离原点的区域的密度。在傅里叶空间原点附近的区域是低频区域。对低频分量的过分加权导致图像变得模糊。

消除模糊

这个乘积就是 F(ωx, ωy)。 对 F(ωx, ωy) 做二维傅里叶反变换便得到原本的图像f(x, y)。 第二个方案: 把投影数据 p(s,θ) 的一维傅里叶变换 P(ω,θ) 乘以 |ω|。然后,再对乘积 |ω| P(ω, θ ) 做一维傅里叶反变换。 对投影数据做了处理 (即滤波) 之后,把处理后 (即滤波后) 的数据做反投影。这样就得到了重建的图像f(x, y)。 这第二个方案通常被称作处理FBP (Filtered Backprojection 先滤波后反投影) 算法。第二个方案比第一个方案知名度高得多。在断层成像领域里,函数|ω| 被称作斜坡滤波器 (图2.5)。在上一节中,我们在投影数据的脉冲旁加上一对负值的“双翅”正是第二个方案里斜坡滤波的结果。 2.3 重建算法 2.3.1 方法 1

? FBP(先滤波再反投影)算法可按图2.6所示步骤来实现,其中,斜坡滤波的步骤如下:

(i) 求投影数据 p(s, θ) 的以 s 为变量的一维傅里叶变换,得到P(ω,θ) 。 (ii) 对P(ω,θ) 乘以斜坡滤波器的传递函数 |ω|,得到 Q(ω,θ)。 (iii) 求Q(ω,θ) 的以ω 为变量的一维傅里叶反变换,得到 q(s,θ)。

图 2.6 FBP算法的实现步骤

2.3.2 方法 2 斜坡滤波有不只一种实现方法。 实际上,我们根本不需要用傅里叶变换来做斜坡滤波。根据傅里叶变换理论,在 ω 域中做乘法等价于在 s 域中做卷积 (图2.7)。 图 2.7 傅里叶变换有个重要性质:在一个域中做乘法等价于在另一个域中做卷积

方法1中的三个步骤 (i),(ii),(iii) 等价于一个叫做卷积的数学运算。斜坡滤波后的数据 q( s, θ ) 可以通过卷积而得到: q(s,θ) = p(s,θ) ? h(s) , 这里“ ? ”是卷积运算的记号,这个卷积运算是以s为变量的积分运算。其中h(s) 是卷积积分中的卷积核,它是H(ω)=|ω|的一维傅里叶反变换。 卷积的步骤

? 如果卷积核 h(s)不是偶函数,首先要对它进行左右翻转,变成h(-s)。 ? 然后,我们可以把函数p(s)分解成一组垂直的脉冲(即δ函數)。接下来,把每个脉冲由 h(-s) 替代。具体地说,把 h(-s )的 s = 0 的位置上,放在脉冲的位置并用该脉冲的“高度”来乘以 h(-s)。 ? 这个“高度”可以是负值。最后,把这些不同位置不同高度的 h(-s) 统统加起来,这就得到了 q(s) (图2.8) 图 2.8 卷积的步骤 2.3.3方法 3 如果我们改变斜坡滤波和反投影的次序,我们就可得到另一个图像重建的方法—先反投影后滤波算法。

在做了反投影后,我们会得到个模糊的二维图像 b( x, y) 。下一步是应用一个二维的滤波器来使图像变得清晰。

下面是一个做二维滤波的步骤: 2.4 计算机模拟

在图2.10中,一步一步地显示FBP算法是如何工作的。原本图像发生f(x,y) 显示在图2.10的右下角。原本图像由一个大圆盘和四个小圆盘组成。投影数据 p(s,θ) 是用计算机软件利用解析的方法算出的。在投影数据的显示图像 (即s-θ坐标系所示的正弦图) 中,那两个靠外侧的小圆盘所形成的两条正弦曲线清晰可见。 斜坡滤拨后的正弦图?????θ??正弦图?????θ??(A)-(G) q(s,θ) 的反投影 原本图像 f(x,y) 图 2.10 运行中的FBP算法:滤波及逐渐增加角度的反投影

图 2.17 原本的图像和用 Matlab 中用 “iradon” 函数重建的图像

图 2.18 如果视角不够,重建的图像中就会出现令人讨厌的条纹状的伪影。所谓伪影 (英文是 Artifact) 指的是原本图像中没有的,由于数据或重建算法的错误和误差造成的图案 三、 扇形束图像重建

3.1 扇形束成像的几何描述及其点扩散函数

前面讨论过的平行光束成像数学上处理容易些,但是在X光CT领域里它远不如扇形束成像常见。 X光的光源就是扇形束的焦点。

图 3.1 平行光束成像与扇形束成像的几何结构比较 幻灯片38

38

假设: 当我们讨论平行光束的图像重建问题时,我们总是假定探测器是匀速地绕物体转动,而且数据采样的角度区间也是均匀的。

这里我们对扇形束的成像问题也做同样的假设。 在这个假设下,平行光束的投影/反投影的点扩散函数 (PSF) 是移动不变的。换句话说,如果你把一个点源放在 x-y 平面上。放到哪里到无所谓,只要放在探测器的视野内就好。

图 3.2 投影/反投影的点扩散函数 (PSF) 是移动不变的。 也就是说,不管点源在哪里,所得到的星状图案都一样。 可以证明,如果扇形束焦点的轨迹是一个完整的圆圈,所得到的投影/反投影的点扩散函数 (PSF) 是移动不变的。也就是说,不管点源在哪里,所得到的星状图案都一样。而且,这个投影/反投影的点扩散函数与平行光束成像情形的投影/反投影的点扩散函数是一样的 (图 3.3)。

图 3.3 扇形束 360o 全扫描的点扩散函数 PSF 与平行光束 360o 全扫描的点扩散函数 PSF 完相同

先反投影后滤播算法对平行光束成像和扇形束成像是一样的。

如果在傅里叶变换域中的关系式两边同时乘以二维斜坡函数 ,即可得到原本图像 f(x, y) 的傅里叶变换 F(ωx, ωy): 最后,对 F(ωx, ωy)求二维傅里叶反变换便得到原本图像 f(x, y)。 幻灯片41

41

?

作业

1. 如果一个二维物体是一个点源,利用探测器从两个不同方向采集的数据足以精确重建这个物体的图像。如果这个二维物体含有三个不在同一条直线的电源,至少需要多少个方向上采集数据才能精确地重建这个物体的图像? 2.简单介绍图像重建过程? 3.中心切片定理原理? 4.平行光束图像重建原理? 5.什么是点扩散函数?

? ? ?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cy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