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六校联合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更新时间:2023-07-19 01:1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抚顺市六校联合体2017-2018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政治试卷

清原高中,抚顺市10中、新宾高中、抚顺市12中、抚顺县高中、四方高中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属于文化生活现象的是( )

A.2017年天猫双11全球购物狂欢节成交额达1682.69亿元

B.上海迪士尼乐园的“玩具总动员”园区将于2018年开幕

C.2018年底快递收发将全面实名制,用“超级飞侠”寄件将成为历史

D.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在北京召开

2.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

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这主要是因为( )

A.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支撑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C.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 D.文化是社会的一种精神力量

3.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文化与经济、政治紧密相连。下列能够体现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

的现象有( )

①在经济发展中,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

②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③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

越来越突出

④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文化素质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4.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一次讲演中提出:“衡量我们国

家强大不强大,不是有几颗核弹,不是GDP,不是最高大楼在不在中国、最大的广场在不在中国,而是最完美、最吸引人的文化是不是在中国”。上述材料说明( )

A.经济和政治的作用在不断下降

B.文化决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C.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文化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

D.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5.《墨子·所染》中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易变,五人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下列句子与此举包含的文化生活道理相通的是( ) A.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不可夺其赤

B.以自身自强,则名配尧舜

C.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见贤则思齐,则不贤而内自省也

6.“数字时代”让过年多了一份穿越感,也有了更宽广的共享空间。打开老相册,在微信群回忆“小时候的年”总能引起许多共鸣;回到老地方,在朋友圈晒出“各地年俗大全”,总能激发更多欢乐。互联网为我们调制出别具一格的年味儿。这表明( )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③人们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享用文化

④传统年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各国文明形态千差万别,文明交流互鉴不应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这对文化交流的启示是()

①理解个性,呈现多元共生的局面

②求同存异,避免不同文化的分歧

③相互借鉴,辩证分析不同文化的优劣

④平等交流,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8.桃红又见一年春,捎来的是花红柳绿,姹紫嫣红。自古以来,人们都用大红的颜色来体现喜悦的心情,逢年过节,婚嫁喜事,挂红灯笼、贴红对联、放红炮仗。喜悦的心情也就从这红色中散发了出来。这体现了( )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中华文化具有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

C.大众文化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占主导地位

D.传统文化相对稳定且有民族特色

9.2016 年 11 月 30 日,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获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

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识一年中

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指导着农业生产。对“二

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②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标志

③文化即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具有独特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是人才培养的枢纽环节,关系到国家发展大计。

招生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完善,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下列对教育的文化力量认识正确的

( )

①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②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

④教育具传递、收集、存储文化的强大功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从下边汉字“月”的不同字体中,我们能感悟到(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我国文学艺术的巨大成就

③中华文化在继承中发展④汉字的内涵会因时而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又超越了辛亥

革命的历史局限,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以及改革开放事业的伟大成功,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你从材料中获得的启迪有( )

①先进、健康的文化决定了社会发展方向

②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③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④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结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3.“谁不愿骨肉团聚,谁不留恋家庭的甜蜜。要知道国家民族更重要,因此,又要离别亲人……”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打开尘封的英雄家书,依然能读到民族的硝烟和苦难,读到英雄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英雄家书()

①包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②为抗战精神提供了物质载体,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③包含着丰润社会的道德,是建设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工程的宝贵资源

④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能砥砺人们追逐民族复兴之梦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4.2017年4月,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师生弘扬“五四精神”,凝聚青春力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是因为“五四精神” ( )

①在文化激荡中发挥着导向和示范作用

②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

③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④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有人曾对古人的表达和我们的网络流行语做了一番对比:古人形容人漂亮可以用“貌比潘安”“玉树临风”,我们只会说“高富帅、白富美”;古人表达悲伤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我们只会用“蓝瘦香菇”……也许这种对比有些极端,但如果有一天你张口闭口只会说“高富帅”、“矮穷矬”,肯定也被自己的表达匮乏惊呆了。以下描述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

①经典文化流传至今必有其合理性,需加以继承

②流行文化能得到认可必有其长处,需加以发扬

③传统文化因其脍炙人口而保留下来,应取其精华

④时尚文化因其生动形象而得到传播,应丰富内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这个路径( )

①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②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

③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个人意愿决定的

④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7.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

的优良传统,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之所以要注重“家风”,是因为( )

①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②优良家风具有先进性、时代性和示范性,关系到党风政风

③优良家风有利于培育文明风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④每个公民都应该做优良家风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为了让艺术更加深入地走进百姓生活,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提出了“让大众走进艺术、

让艺术走进生活——艺术8小时”公益计划。为落实这一计划,该中心推出了“惠民票价政策”,降低观看“门槛”,吸引普通百姓走进剧场,感受表演艺术的精彩与魅力。这一计划的实施有利于( )

①坚持经济效益第一,加快发展文化产业②发展公益性文化,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

③大力宣传先进文化,扩大高雅文化的影响力④推进文化事业发展,丰富市民文化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北宋著名哲学家、儒学家张载认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

万世开太平。”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启示是( )

A.核心价值——服务大众——批判继承——展望未来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兼容并包——创新发展

C.推陈出新——正确引导——以我为主——引领风尚

D.加强管理——服务大众——继承传统——展望未来

20.有两个人在沙滩上散步,海风吹过,一块石头从沙子中凸显出来。一个人说:“多么神奇的石头啊!它一直在这儿,而我们今天才发现它。”另一个人说:“我们无数次走过这里,从没看见它,它以前从来就不存在!今天发现了它,从此它就在这儿了!”两人就此开始了长久的争论。两人的争论涉及到( )

①决定各种哲学基本性质和方向的问题②世界观与方法论相互关系的问题

③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划分标准的问题④人与世界相互关系中的首要问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数学家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的序言中说:“时代思潮是由社会的有教养

阶层中实际占统治地位的宇宙观所产生的。人类活动中如科学、美学、伦理学都可能产生

宇宙观,而又受宇宙观的影响……哲学具有批判宇宙观的功用……哲学的功用是缓慢的。思想往往要潜伏好几个世纪,然后人类几乎是突然间发现它们已经在习惯中体现出来了。”这一段话体现了( )

①各门具体科学要以哲学为基础,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对研究各门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

③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④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A.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③

22. 历史上关于形神之辩(形体与精神的关系) 有诸多不同的观点, 东汉哲学家桓谭认

为“精神居形体, 犹火之然(燃) 烛矣, 烛无, 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 罗马教皇约翰·保

罗二世则说“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 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下列对二者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cg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