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修养(答案版)

更新时间:2024-06-19 03: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教师综合素质业务考试之师德修养

一、 基本概念、常识的识记及基本价值判断(题型含填空、选择、判断)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最早颁发的时间是( 1991 )年。 2、对于教师职业道德,我国当前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3、良好的师德,核心就是三个方面的要求,即:(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

4、何为“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身高尚的道德素养影响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美化学生的心灵,造就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5、“万世师表”指的是(孔夫子) 6、教师应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广博精深的科学文化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

7、“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的意思是(管教又管导) 8、“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 9、“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说的,其要义是(为人师表)。

10、(教师)就是活生生的教科书。 11、(师德)总是处于当时社会道德的最高水准上,(公德)是做人的基础。 12、(道德)在社会秩序维持中起主导作用。(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命令,道德是主体的自我立法。

13、教师行为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14、(职业性与生命性)的统一,是教师职业的根本特点,也是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起点。

15、(叶澜)教授说:“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完善的职业”。 16、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17、(师爱)是师德修养的灵魂,但(爱)是手段不是目的。 18、师爱的特点具有:(广泛性)、(无私性)、(教育性)。 19、师爱的表现是:(始于对学生的了解)、(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寄希望于学生)。

20、师爱的作用:(师之为师的根本)、(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师生共同追求进步的动力、教育发展的助推器。

21、(课堂教学),即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途径。 22、德国心理学家端林曾把教师分为六种类型。(P110—111)。 (偏于宗教意识型)、(偏于艺术意识型)、(偏于理论意识型)、(偏于社会意识型)、(偏于经济意识型)、(偏于政治意识型)

23、课堂的六个显著特点是:(多面性)、(共时性)、(不可预料性)、(直接性)、公开性、历史性。

24、(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基础,是实现教师职业责任的保证。

25、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要经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的完整过程。

26、宽容包括三层含义:(灵活)、(体察)、(无偏见)。 27、(乐业)是一种积极的职业态度、是师德修养的理想境界,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简述题

1、怎样做到为人师表(见书第6页)

答:1)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2)在注意课堂教育教学的同时,更要注意课外生活和行为的规范。

2、“师德是社会母题”(P9—P10)

答:因为教师的影响绝不限于自己所教的学生,也不限于自己所处的学校,而是涵盖全社

会。在道德取向问题上,全社会都将把目光投向教师。人们把教师道德修养的好坏,作为评判社会道德风尚的一大标志,作为自己修身养性的一个坐标。

3、新时期的“师德观”(P10) 答:新时期的“师德观”:教师把热爱学生视为师德的核心;把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成才视为师德的精髓,把无私、博大、真诚育人视为师德的标志,把严爱结合、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方视为师德的尺度,把铸造教师高尚人格视为师德的灵魂,把保持昂扬的精神面貌和年轻的心态、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度的敬业精神、开朗的个性、豁达的胸怀等视为职业形象。

4、“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P11—12)

答:因为学生常常把教师看作是知识、智慧、理想人格的化身。所以,作为塑造人的灵魂

的工程师——教师,必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必须具备诚实、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言传身教的良好道德品质。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学生只有看到优秀的品质在老师身上活生生地体现出来,才会信服、仿效,才会激发他们发自内心地对真、善、美的追求。

5、怎样加强师德修养(P18—19)

答:1)加强理论学习。A、加强道德理论学习;B、加强师德规范的学习;C、加强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2)加强在实践中的磨炼。3)加强向优秀教师的学习。4)加强内省和慎独。总之,经爱住社会和自身的各种 考验,就必须明确师德规范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强修养,通过修养,增加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情感,树立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坚定道德意志,并在实践中进行道德行为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师德素质,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民教师。

6、什么是“为人师表”(P22)

答:从形式上说,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德性内涵的直接表达;从内容上说,为人师表是真、善、美的体现;从个性来说,为人师表表现为教师良好的个性修养。

7、怎样理解课堂特性中的“历史性”(P111) 答:过去的课堂模式对现在和将来都会有影响,学生指导教师的反应和期望。 8、怎样理解“身教重于言教”(P33—34)

答:因为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的相互接触,教师所表现出的道德面貌,既是学生认识社会、认识问题、认识人与人关系的一面镜子,也是学生道德品质成长的最直观、最生动的榜样。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崇高的品德和高尚的行为,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

9、请你谈谈对“敬业”的理解(P57—59)。

答:敬业是自动自发;敬业是热情、激情;敬业是境界和使命;敬业是教师

的承诺。

10、理解“爱生如人、爱生如生、爱生如子、爱生如友、爱生如己”(72—75)

答:爱生如人就是把学生当做人来看,而不是盛知识的容器;爱生如生就是要把学生当做未成年的学生来爱,要宽容学生的过错;爱生如子就是要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儿子来爱,我们的工作才不再是“饭碗”、不再是事业,而是良心工程;爱生如友即把学生当做朋友来爱,不规则学生,更不要“命令”;爱生如己相爱自己一样爱学生,工作中注意换位思考。

11、简述“师爱是学生智力和情感发展的重要条件”(P87)

答: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是与情感发展相伴始终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爱是学生智力发展和知识掌握的动力机制。师爱的核心是关心、尊重和爱护学生,这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如自尊、自信、自强不息等,这些心理因素都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心理条件,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力因素。

12、教师作为课堂的监督者应有的职责是?(P112)

答:职责是:使课堂活动顺利进行;有效利用时间;注意教室的布置;让学生负责任;运用适当方法。

13、教师维护心理健康的措施(173—178)

答:措施: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适当安排娱乐与休息,保持旺盛的精力。

14、你认为教师产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88—193)

答:1)教师职业本身的原因。教师本身在日常生活中具有生活角色的多重性,职业的特殊性,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农村教师工作负荷很重,主要以脑力劳动为主;2)社会方面的原因。教师被社会赋予极高期望和要求,农村教师的劳动和工资报酬不成正比。3)教师自身的原因。不同的人面对相同的压力,会产生不同认知,有的教师能保持平衡的心态,有的会出现心理问题,有的会慢慢化解,有的积压心中等;4)学校的原因。

三、案例分析题

1、案例分析:P25案例(分析要点:真—诚信)

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而言都是一本无字的教科书,任何虚伪的假象都逃不过学生的眼睛。因此,一个教师在待人处世上必须做到“贵诚实,守信义”;在讲授知识时,必须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让自己成为最好的“教科书”。本案例中的卢嘉锡老先生就是用诚信做表率,教育学生要做一个诚实守信、公平正直的人。

2、案例分析:P27案例(分析要点:善—有教无类,爱生如一)

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尽最大的努力让更多的学生成材,具有高尚的情操。教师不仅要爱美天鹅,也要爱丑小鸭。“有教无类,爱生如一”不仅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同时也集中地反映了师爱的广发性和高尚性,反映了教师向善的品德。本案例中的教师“我”对后进生不歧视,爱生如一,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后进生成材,具有高尚的情操。

3、案例分析:P38—39案例(分析要点:公德、真诚、坦率、艺术)

答: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教育中要对学生良好的品德、健康的心理负责,而要做到这一切,首先必须做到真诚、坦率。所谓“身正为范”,只有诚实的老师才能培养出诚实的学生。本案例讲的是一位教师在教育中出现失误后,真诚面对学生,并向学生道歉的艺术。

4、案例分析:P40案例(分析要点:教师道德公正)

答: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各种事情时能做到坚持原则、为人正直、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全体合作者。其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所有学生,是教师道德公正的最基本要求。

5、案例分析:P42-42案例(分析要点:平等) 答:平等作教师职业道德的伦理基础,不仅意味着教师在社会中的人格与尊严的平等,同时也意味着教师要在师生关系中平等地对待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包括道德平等(分人格平等和尊严平等)、政治平等、经济平等、文化平等。

6、案例分析:P50案例(分析要点:侵害学生的隐私权)

答:隐私权属于人格权的一部分,是与生俱来的,学生同样享有,由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因循积淀,造成了人们尊重他人隐私权的观念淡薄,包括一些教师也在有意无意地侵犯学生的隐私权。

7、案例分析:P98—P107四个案例及案例分析。 答:第一从教师的专业成长路径看,既需要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独立探索,又需要教师善于与同行合作交流,但更为重要的则需要每位教师自身不地反思、总结。第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就持有教育的理性,具有调试的责任感,同时应体现教育的人道,给予学生关爱和尊重;教师对不同学生应讲求教育的公正。第三从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看,正是由于经历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变过程,教师才能从中感受到自职业的魅力,由此结下了对教师职业的深厚感情。

8、师生关系中的师德修养案例分析(P114—P137)

答:红领巾的案例:班主任以实际行动、诚实的态度、有错就改的精神、灵活可行的措施体现出一名育人者的精神风貌。教育学生一是做事要诚实,实事求是;二是不管是谁有错都要勇于承担,及时改正;三是淡化名利,坚持原则;四是鼓励学生大胆交流互相帮助,学会做个正直的人。

9、学校教师交往的师德修养案例分析(P144—154) 答:赵老师和李老师的案例体现在教师之间的帮助与合作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和不断进步,教师之间的以诚相待、团结互助协作对教师个人的成长、进步有着巨大的作用,同进教师之间的相互补台,使教育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最为常见的是同一年级相同学科教师之间平等交流、相互观摩、建议、支持、探讨;不同学科教师之间也存在着合作与互助的关系;新老教师之间在合作中做到以新促老,以老带新、互尊互敬,“文人相亲”;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互助。

10、案例分析(P166)

答:张老师的表现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病态人格问题,基本上属于强迫症。强迫症是由精神刺激引起的,患这种病的人以要求严格和完美为主要特点为,强迫自己做某事,明知没有必要却不能控制,担心不该担心的事,做不应该做的事。这与心理及社会因素有关,过度的疲劳、紧张、精神刺激等可诱发患病。

11、怎样运用语言调节与控制自己的情绪(P181)

答:当产生消极情绪觉得不舒服时,要勇敢地面对,仔细想想,然后问问自己“我现在有什么感觉?我现在的情绪如何?我为什么难过?我为什么会生气?我怎样做才能不生气”等等,用语言把自己的情绪说出来;当特别愤怒,要失去理智时,马上运用语文自我提醒“生气、着急并不能解决问题,反面会激化矛盾,把事情搞糟”等,先用语言控制住自己过强的情绪,抑制冲动,使自己保持情绪的镇静,再慢慢降低激情的强度,使情绪逐渐趋向平衡、正常。

四、教育教学实践题

1、请您根据教学实践,运用叙事的方法写一个案例,案例主题是“其身正,不令而行”。(结合实际,自行解答)

2、结合自身教育实践,谈谈教师如何敬业(P61—64)

结合实际从以下几方面回答:1)尊重职业、精通职业、献身职业。2)有效的时间管理。宏观时间管理和微观时间管理。3)养成良好的工作与生活习惯。第一是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饮食多样化,合理摄取维生素三餐定时、定量、保质;第二是改善不良的作息方式;第三是注意正确的姿势;第四是注意劳逸结合、加强锻炼、多运动。

3、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谈谈你用“师爱”感化、转变所谓“差生”的案例。(自行解答)

4你乐业吗?你是怎样乐业的?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写一个乐业故事。(参考P207)

结合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1)用心理解教育。首要在于“明事理”意义上理解教育;其次在于超载对教育的知识性认识,获得对教育意义的把握;第三在于用心灵和情感去感受教育,获得对教育的扎根老师个人生命质地的情感认同。2)用心从事教育。第一要乐于育人;第二是乐于教学;第三是乐于和学生交往;第四是乐于和同事、家长进行交流合作;第五是乐于学习、反思和研究。3)学会享受日常生活。首先对美好事物保持敏锐;其次要打开心窗,一方面向家人、朋友、周围的人群敞开,另一方面向户外和大自然敞开;再次要学会忙里偷闲。4)用心享受教育。第一享受“教学生活”;第二享受学生成长带来的喜悦;第三在“学习、反思与研究”中享受人生的乐趣。

说明:书中作者的观点也是他个人的感受,我们老师长期在教育教学实践的一线滚爬摸打,想必,感受还会更多、更为丰富,因此,在学习时不必“唯书”,而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书”帮您打开思路的同时更应有自己居多的思考和行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ce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