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五文言文实词虚词全译练习题目

更新时间:2024-01-25 14:1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b苏教版必修文言文课文全译全练

必修一

劝学 2 师说 6 赤壁赋 12

始得西山宴游记 18

必修二

六国论 22 阿房宫赋 29

念奴娇·赤壁怀古 35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7

必修三

离骚(节选) 39 指南录后序 43 五人墓碑记 49 烛之武退秦师 55 谏太宗十思疏 60 廉颇蔺相如列传 65 鸿门宴 73

秋水(节选) 80 非攻(节选) 82 察今(节选) 84

必修四

季氏将伐颛臾 89 寡人之于国也 93

《黄花冈烈士事略》序 98 蜀道难 103 登高 105 琵琶行 107 锦瑟 110 虞美人 112 蝶恋花 114 雨霖铃 116 声声慢 118 滕王阁序 120 秋声赋 126

必修五

陈情表 131 项脊轩志 136 长亭送别 141 报任安书 143 渔父 150 逍遥游 154 兰亭集序 160

劝学

【课文全译】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结成的,但它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于外物罢了。

堆土成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夹,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因为它心浮躁的缘故。

【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 輮以为轮(通“煣”,用火烘木使弯曲) .

(2)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通“又”,再;通“曝”,晒) .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智”,智慧) . (4)君子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2.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 ..

古义:把??做成 今义:认为 (2)金就砺则利 .

古义:文中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学问渊博 3.词类活用

(1) 动词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使??弯曲) . (2)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其曲中规(弯曲的弧度) .

(3) 名词作状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日)/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 ... (4) 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 輮使之然也( “輮”这种方法)/ 不..

能十步(跨十步,至十步) ..

(5) 数词作形容词。 用心一也(专一) .

二、文言虚词 1. 而

⑴连词,表修饰。 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跂而望矣 ..

⑵连词,表转折。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 ⑶连词,表并列。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 .. ⑷连诃,表承接。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 ⑸连词,表递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 于

(1) 介词,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2) 介词,比。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3) 介词,表对象,可以不译。 善假于物也 .3.之

⑴代词。 青,取之于蓝(代靛青)/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代冰) .. ⑵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⑶助词,的。 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

⑷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 不如须臾之所学 .4.焉

⑴兼词,于之,从这里。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⑵句末语气助词,了。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用“也”表示判断)

(2)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用“者??也”表示判断)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用“者??也”表示判断) 2.省略句

(1)鞣(之)以(之)为轮(分别省动词、介词的宾语“之”) (2)假(于)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省介词“于”) 3.倒装句

(1)青,敢之于蓝,而青于蓝(于蓝取之、于蓝青,介宾后置)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己参省,介宾后置) (3)善假于物也(于物假,介宾后置)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之爪牙、强之筋骨,定语后置)

师 说

【课文全译】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而不从师学习,那他对于有疑惑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决。出生比我早的人,他闻知道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从他向他学习;比我出生晚的人,他知道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而且把他当作老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所以,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学习的道理没人传布已经很久了,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哪!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许多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吧呢?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对于他们自己呢,却耻于让老师教他们,这真是糊涂啊!那孩子的老师,教孩子读书来熟悉书中的句子,尚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如有人称人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朝笑他。问那些嘲笑者,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个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那是很使人丢脸的事,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从师学习的道理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族是不屑与他们并列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反而赶不上他们。这不是很奇怪的事么!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聘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品德才能当然赶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知道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诗》、《书》等六经经文及解释经文的著作都普遍地研习过,又不被耻学于师的习俗所约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道理,特别写了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通“授”,传授) .

(2)或师焉,或不焉(通“否”) .2.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古义:用来??的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古义:不一定 今义:用不着,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古义:无论 今义:没有,否定副词 (5)吾从而师之 .. 古义:跟随、而且 今义:连词,表目的或结果 (6)今之众人 .. 古义:一般人 今义:众多的人,大家 (7)小学而大遗 ..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 3.一词多义

(1)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 .

吾师道也(动词,学习) .

(2)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

4.词类活用

(1) 名词作动词。 吾师道也(学习)/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

(2) 名词的意动用法。 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孔子师郯子(以??为师) .. (3)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以??为耻) .

(4) 形容词作名词。 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吾未见其明也(高明的地方) ...二、文言虚词 1.而

(1) 连词,表并列。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小学而大遗 ..

(2) 连词,表转折。 惑而不从师 .

(3) 连词,表承接。 吾从而师之/人非生而知之者/择师而教之 ... (4) 连词,表修饰。 则群聚而笑之 . (5) 表陈述语气。 如是而已 .

2.之

(1) 助词,的。 古之学者必有师/彼童子之师 ..

(2)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3)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

于吾乎/师说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 (4) 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人非生而知之者 .

(5)代词,他。 作师说以贻之 .

(6)代词,这,这一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郯子之徒/ ..3. 其

(1) 代词,那些。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2 代词,他。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3) 代词,他的。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4)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其皆出于此乎 . (5) 副词,表反问语气。 其可怪也欤 .4.于

(1) 介词,比。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2) 介词,向。 而耻学于师 . (3) 介词,对于。 于其身也 . (4) 介词,从。 皆出于此乎 . (5) 介词,被。 不拘于时 .

5.乎

(1) 介词,相当于“于”,译为“在”。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 介词,相当于“于”,表比较,译为“比”。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3) 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其皆出于此乎 .

(4) 语气助词,表感叹,译为“唉”、“呢”。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6.也

(1) 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2) 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 (3) 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其可怪也欤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2.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之”) (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之”) 3.倒装句

(1)而耻学于师(于师学,介宾后置)

(2)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贤,介宾后置)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宾语前置) 4.被动句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赤 壁 赋

【课文全译】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氏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赞美)明月的诗句,吟唱婉转优美的乐曲。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盘桓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听任小船飘流到各处,凌于苍茫的万顷江面之上。乘着轻风(在江面上)无所不至,并不知到哪里才会停栖,感觉身轻得似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有如道家羽化成仙。

于是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我的心怀悠远,望伊人在天涯那方。”同伴吹起洞箫,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有如怨怼有如倾慕,既象啜泣也象低诉,余音在江上回荡,丝丝缕缕缭绕不绝。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孀妇为之饮泣。 苏氏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同伴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同伴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东可以望到夏口,向西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转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打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象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苏氏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流逝的就象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象这月,终究又何尝盈亏。可见,从事物变易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无穷无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于是同伴喜笑颜开,更换杯盏重新饮酒。菜肴果品都被吃个精光,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睡去,不知不觉天边已经露出鱼肚白。

【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

(2)山川相缪(通“缭”,环绕) . (3)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 . (4)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 .2. 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 ..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竞技方式 (2)白露横江 ..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3)凌万顷之茫然 ..

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3.一词多义 (1)东 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 . 东望武昌(介宾短语,向东) .(2) 望 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 .(3) 下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 .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 .(4)如 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 . 如诉如泣(副词,像) ..

4.词类活用

(1) 名词用作动词。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 下江陵(攻占)/ 顺流而东(向....东进军)

(2) 动词的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 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 ..(3)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糜鹿(以??为侣,以??为友) ..

(4)名词用作状语。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 ...(5)形容词用作动词。 正襟危坐(整理)/ 渺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像??) /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 二、文言虚词 1.而

(1) 连词,表转折。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

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

(2) 连词,表修饰。 倚歌而和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 (3) 连词,表承接。 正襟危坐而问客 .(4) 连词,表并列。 侣鱼虾而友麋鹿 .

2.之

(1) 助词,的。 月出于东山之上/哀吾生之须臾 .. (2)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凌万顷之茫然 .

(3)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苟非吾之所有/吾与子之所共适 ..

(4) 代词,它、它们。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3. 于

(1) 介词,在。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徘徊于斗牛之间/渔樵于江渚之上/托遗...响于悲风/于是饮酒乐甚 ..

(2) 介词,从。 月出于东山之上 . (3) 介词,被。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4.乎

(1) 语气词,表示疑问。 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而又何羡乎 ..

(2) 介词,在。 相与枕藉乎舟中 .

(3) 形容词词尾。 郁乎苍苍/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

三、文言句式 l.判断句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疑问句

(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 (2)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 (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 (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乎”表反问语气)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乎”表反问语气) (6)而又何羡乎(语气词“乎”,表反问语气) 3.省略句

(1)(其声)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省略主语“其声”)

(2)(其声)舞幽壑之潜蛟,(其声)泣孤舟之嫠妇(省略 “其声”) (3)(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省略主语“苏子与客”) 4.倒装句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宾结构后置)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介宾短语

后置)

(3)凌万顷之茫然(茫然万顷,定语后置) (4)渺渺兮予怀(予怀渺渺,主语后置)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周郎困,介宾短语后置)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渔樵,介宾结构后置)

始得西山宴游记

【课文全译】

自从我遭到贬谪,居住在永州,心中一直忧惧不安。读书之余,缓缓散步,漫无目的,到处转悠。与同伴爬高山、钻深林,迂回曲折的山间小溪,深幽的泉水,怪异山石。无论多远, 我们都去。一走到那些地方,我们便拨开野草,席地而卧,倒酒痛饮,不醉不罢。喝醉后便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很快就进入梦乡。凡是心中能想到的,睡梦中都能出现。醒来之后就回家。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殊不知还有个奇异独特的西山。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西亭,遥望西山,才使我发现西山胜景,大为称异, 我于是带着仆人越过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丛生的灌木,烧掉杂乱的茅草,不达到西山之巅决不罢休。攀援着树枝爬上山顶,两腿叉开,席地而坐,几乎几个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座下:高低不平,空阔低洼,连绵起伏,不可胜状;有的像是蚂蚁窝,有的像是蚂蚁洞。看似尺寸之间,实则千里之外,全都聚集眼前,没有逃脱隐藏的。青山绿水,相互萦绕,与遥远的天际相接,环看周围,都是这样。看了这些,才知道这座山确实特立不群,与一般的小土丘大不一样。不知不觉中我的身心与天地间的浩然之气隔化在大自然中,已不知道哪里是尽头了。我于是拿起酒壶,斟满酒杯,畅怀痛饮,醉倒在地。不觉间日薄西山,苍茫暮色,自远而近,慢慢地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了,而我却了无归意。真是形神俱忘,无拘无束,好

像已经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我这才认识到过去等于没有游览,真正的游览从现在开始。所以我特意把这件事记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809)年。

【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自余为僇人(通“戮”,引申为有罪) .

(2)梦亦同趣(通“趋”,往,赴) . 2.古今异义 (1)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

古义:这样之后 今义:表承接,接着 (2)颓然就醉 ..

古义:倒塌,文中指身子倾倒的样子 今义:精神萎靡不振 (3)游于是乎始 .. 古义:从此 今义:连词,表承接,就这样 3.一词多义

(1)穷 穷回溪(动词,走到尽头) .

穷山之高而止(动词,走到尽头) . 而不知其所穷(名词,尽头) .(2)梦 卧而梦(动词,做梦) . 梦亦同趣(名词,梦境,梦中) . (3)始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副词,曾经) . 始指异之(副词,才) . 游于是乎始(动词,开始) .

4.词类活用

(1) 形容词用作动词。 穷山之高而止(走到尽头)/ 穷回溪(走到尽头)/ 萦青缭白(青山,....白水)

(2)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始指异之(以??为异) . (3) 形容词用作名词。 自远而至(远处) . (4) 数词用作形容词。 四望如一 (相同) .

(5) 名词用作动词。 外与天际(连接)/ 卧而梦(做梦)/ 故为之文以志(写作文章) ... (6) 名词用作状语。 日与其徒上高山(每天)/ 箕踞而遨(像箕畚一样)/ 四望如一(向四面) ....二、文言虚词 1.而

(1) 连词,表修饰。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

(2) 连词,表承接。 披草而坐,倾壶而醉/卧而梦/觉而起,起而归/自远而至 .... (3) 连词,表转折。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而莫得其涯/而不知其所穷/至无所见而犹不....

欲归

(4) 连词,表条件。 穷山之高而止 .

2.之

(1) 助词,的。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 (2) 代词,它。 始指异之(指西山)/ 故为之文以志(指宴游西山这件事) ..

(3)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知日之入/然后知吾向之...

未始游

3.为

(1) 介词,为了。 故为之文以志 .

(2) 动词,成为。 自余为僇人/不与培蝼为类 ..

三、文言句式 1.省略句

(1)居(于)是州(省略介词“于”)

(2)以(之)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省略宾语“之”,指代是州之山水) (3)(我)因坐法华西亭(省略主语“我”) (4)始指(之)异之(省略宾语“之”,指代西山) (5)(我)引觞满酌(省略主语“我”) (6)故为之文以志(之)(省略宾语“之”,代宴游西山这件事) 2.判断句

是岁元和四年也(“也”,表判断)

六国论

【课文全译】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

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象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

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护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的。真可悲叹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用不赂秦的手段战胜秦国的形势。假如我们凭仗着这样大的国家,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

【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暴霜露(通“曝”,曝露) .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倘若) .(3)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通“勿”,不要) .2.古今异义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

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 今义:实际上 (2)思厥先祖父 ..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 古义:到??结局 今义:连词 (4)可谓智力孤危 ..

古义:智谋和力量 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 (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古义:先例,旧事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 (6)后秦击赵者再 .古义:两次 今义:又,又一次 (7)然后得一夕安寝 ..

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8)刺客不行 ..

古义:不去行刺 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 3.词类活用

(1) 名词作状语。 日削月割(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

(2) 名词作动词。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自取下策)/义不赂秦(坚持正义) ..(3) 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保全)/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最终)/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4.一词多义 (1)兵 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 .

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 . 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 .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动词,丧失,丢失) . (2)暴 暴霜露(动词,曝露) . 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的) . (3)事 以地事秦(动词,侍奉) .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事情) . (4)犹 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 . (5)终 终继五国迁灭(副词,终于)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坚持到最终) . (6)始 始有远略(名词,起初) .始速祸焉(副词,才) . (7)向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如果) .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 . (8)得 较秦之所得(动词,获得) . 此言得之(动词,适合,得当) .然后得一夕安寝(动词,获得) .二、文言虚词 1.而

(1) 连词,表因果。 赂秦而力亏/战败而亡 ..(2) 连词,表修饰。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

(3) 连词,表转折。 而秦兵又至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燕虽小...国而后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 (4) 连词,表并列。 二败而三胜 . (5) 连词,表承接。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2.之

(1) 助词,的。 破灭之道也/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 (2)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较秦之所得/诸侯之所亡/秦国之所大欲 ...

(3) 定语后置的标志。 苟以天下之大 .

(4) 代词。 子孙视之不甚惜(指土地)/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代词,前一个代“秦”,后...

一个代“贿赂”)/ 此言得之(指上文说的道理)/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前一...

个代指“秦”;后一个助词,的) 3.以

(1) 介词,因为。 不赂者以赂者丧/洎牧以谗诛 .. (2) 介词,凭借。 秦以攻取之外/苟以天下之大 .. (3) 连词,相当于“而”。 以有尺寸之地 . (4) 介词,把。 举以予人 .

(5) 介词,用。 以地事秦/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4.为

(1) 动词。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成为)/ 为国者(治理) .. (2) 表被动。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5.其

(1) 代词,它。 其实亦百倍(指获得的土地)/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指赵国)/ 其势弱于秦...(指六国)

(2) 代词,他们的。 能守其土(指燕、赵二国) .6.则

(1) 连词,就。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

(2) 连词,那么。 则秦国之所大欲 .7.与

(1) 动词。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亲交好附) .

(2) 介词,跟,同,表比较的对象。 与战胜而得者 .(3) 连词,和,同,表并列。 六国与秦皆诸侯 .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用“也”表判断)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用“也”表判断) (3)夫六国与秦皆诸侯(用“皆”表判断) 2.省略句

(1)举(之)以(之)予人(省宾语“之”和介词宾语“之”) (2)(子孙)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省主语“子孙”) (3)洎牧以谗诛,邯郸为(秦)郡(省定语“秦”,秦国的) 3.倒装句

(1)其势弱于秦(于秦弱,介宾后置) (2)赵尝五战于秦(于秦五战,介宾后置) (3)苟以天下之大(大天下,定语后置) 4.被动句

(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表被动)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所,表被动) (3)洎牧以谗诛(动词“诛”本身具有被动语态)

阿房宫赋

【课文全译】

六国覆灭了,天下统一了;蜀地山林被砍伐一空,阿房宫殿巍然耸起。它覆盖了三百多里地,高楼重阁遮天蔽日。它从骊山的北面建起,然后向西曲折延伸,一直通到咸阳。渭水和樊川两道河缓缓流淌,流进了宫墙。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亭阁;腰带般的长廊像绸带似迂回曲折,屋檐高高翘起像鸟嘴向空中飞啄。这些楼台亭阁,各自凭借不同的地势参差环抱,层叠的木拱中心勾连,殿角相向对峙,像在互争上下。盘旋着,屈曲着,像蜂房那样密集,像水涡那样套连,巍峨矗立,不知道它们有几千万座。那长桥卧在水面上就像蛟龙,可是没有风云涌起,怎么会有蛟龙飞腾?那楼阁之间的通道架在半空就像彩虹,可是并非雨过天晴,怎么会产生霓虹?楼阁高高低低,幽冥迷离,使人辨不清南北西东。高台上传来温柔的歌声,使人感到如同春光一般温暖;大殿里寒气逼人的舞袖飘拂,仿佛风雨交加那样凄冷。就在同一天之内,同一座宫里,而气候冷暖却截然不同。

六国的妃嫔宫女、诸侯王族的女儿孙女,辞别了故国的宫殿阁楼,乘坐辇车来到秦国。她们早上唱歌,晚上弹琴,成为秦皇的宫人。每天清晨,只见明亮的星光晶莹闪烁,原来是她们打开了梳妆的明镜;又见墨绿的云彩纷纷扰扰,原来是她们一早在梳理发鬓;渭水涨起一层油腻,那是她们洗脸后泼下的脂粉水呀;轻烟缭绕,香雾弥漫,那是她们焚烧异香的椒兰。雷霆忽然震响,原来是宫车从这里驰过;辘辘的车轮声渐听渐远,杳然无声,不知它驶向何方。宫女们每一处肌肤,每一种姿态,都极力显示自己的妩媚娇妍。她们久久地伫立着,眺望着远处,希望皇帝能光临宠幸;可怜有的人三十六年始终未曾见过皇帝的身影。燕国赵国收藏的奇物,韩国魏国聚敛的珍品,齐国楚国保存的瑰宝,都是多少代、多少年,从人民手中掠夺来的,堆积如山。一旦国家破亡,不能再占有,都运送到这阿房宫中。而秦人把宝鼎看作铁锅,把宝玉看作石头,把黄金当成土块,把珍珠当作砂砾,乱丢乱扔,秦人看到这些东西,也不觉得很可惜。

唉!一个人的心思,也跟千万人的心思一样啊。秦始皇喜欢繁华奢侈,老百姓也眷念着自己的家。为什么搜刮财宝时连一分一厘也不放过,挥霍起来却把它当作泥沙一样呢?竟然使得阿房宫支承大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要多;架在屋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织女还要多;参差不齐的瓦缝,比人们身上穿的丝缕还要多;直的栏杆,横的门槛,比全国的城墙还要多;琴声笛声,一片嘈杂,比闹市里的人声还要喧闹。这就使天下的人民不敢讲话,只敢在心里充满愤怒。秦始皇这暴君的心却日益骄横顽固。于是戍边的士卒怒吼起来,函谷关被攻破;楚国人放了一把大火,可惜那豪华的宫殿就变成了一片焦土!

唉!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灭秦国的是秦皇自己,不是天下的人民。唉!如果六国的国君能各自爱抚自己的百姓,就足够来抵抗秦国了;如果秦取得天下后也能爱惜六国的百姓,那就可以传位到三世以至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灭他们的族呢?秦国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而哀叹,却使后代人为它哀叹;如果后代人哀叹它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让更后的人来哀叹他们了。

【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1.古今异义

(1)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

古义:遮断,遮蔽 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

(2)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 古义:趋向 今义:行走 (3)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

古义: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 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4)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 古义:指宫室建筑精巧 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5)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古义:可惜 今义:怜悯,值得怜悯 2.一词多义

(1)一 六王毕,四海一(动词,统一) .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形容词,全部,所有) ..(2)缦 廊腰缦回(名词,无花纹的帛,这里名词作状语) .

缦立远视(形容词,通“曼”,久长) .(3)尽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副词,达到顶点) .奈何取之尽锱铢(动词,取尽) .

(4)使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动词,让)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连词,假使) .(5)爱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动词,喜爱) j .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动词,爱护) .⑹为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动词,成为) .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动词,做,当) .

3.词类活用

(1) 数词作动词。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统一) .

(2) 名词作状语。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向北,向西)/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像..绸带一样)/ 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像蜂房,像水涡)/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乘.....辇车)/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把鼎??、把玉??、把金??、把珠??) ....

(3) 名词作动词。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出现虹)/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出现龙)/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唱歌,弹琴)/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化为焦土)/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当作铛、石、块、砾) .

(4) 动词作名词。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指金玉珠宝之物) ....(5) 动词意动用法。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为鉴) .二、文言虚词 1.焉

(1)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盘盘焉,囷囷焉 ..

(2) 句末语气词。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

2.而

(1) 连词,表承接。 骊山北构而西折/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2) 连词,表转折。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3.其

(1) 代词。 杳不知其所之也(指宫车)/ 几世几年,摞掠其人,倚叠如山(代六国)/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代秦国) .

(2) 代词,自己的,作定语。 使六国各爱其人 .4.于

(1) 介词,到。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

(2) 介词,表比较。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5.之

(1) 动词,往,去。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 (2) 助词,的。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

(3) 代词。 奈何取之尽锱铢(代财物)/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代秦人) ..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也”,表判断)

(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者??也”,表判断) (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也”,表判断) 2.疑问句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疑问代词“何”表疑问)

(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代词“奈何”表疑问) (3)谁得而族灭也(疑问代词“谁”与“也”表疑问) 3.省略句

(1)五步(有)一楼,十步(有)一阁(省谓语“有”) (2)长桥卧(于)波,未云何龙(省介词“于”) (3)几世几年,摞掠(于)其人(省介词“于”) (4)谁得而族灭(秦国)也(省宾语“秦国”) 4.倒装句

(1)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于南亩之农夫多,介宾短语后置) (2)秦人不暇自哀(哀自,宾语前置) 5.被动句

戍卒叫,函谷举(“举”有被攻占之意,意念被动句)

念奴娇·赤壁怀古

【课文全译】

长江向东流去,波浪滚滚,千古的英雄人物都(随着长江水)逝去。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候周瑜(作战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直刺天空,大浪拍击着江岸,激起一堆堆雪白的浪花。江山象一幅奇丽的图画,那个时代汇集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小乔刚嫁给他,他正年经有为,威武的仪表,英姿奋发。(他)手握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此时此刻),(我)怀

想三国旧事,凭吊古人,应该笑我自己多情善感,头发早早地都变白了。人生在世就象一场梦一样,我还是倒一杯酒来祭奠江上的明月吧!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课文全译】

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着,(但是)无处去找孙权那样的英雄了。当年的歌舞楼台,繁华景象,英雄业迹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而随时光流逝了。(如今)夕阳照着那草木杂乱、偏僻荒凉的普通街巷,人们说这就是(当年)寄奴曾住过的地方。回想当时啊,刘裕率兵北伐,武器坚利,配备精良,气势好象猛虎一样,把盘踞中原的敌人一下子都赶回北方去了。 南朝宋文帝(刘裕的儿子)元嘉年间兴兵北伐,想要再封狼居胥山,建功立业,由于草率从事,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便仓皇失措。四十三年过去了,(现在)向北遥望,还记得当年扬州一带遍地烽火。往事真不堪回想,在敌占区里后魏皇帝佛狸的庙前,香烟缭绕,充满一片神鸦的叫声的社日的鼓声!谁还来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离骚(节选)

【课文全译】

我是古帝高阳氏的苗裔子孙,我先父的尊名叫做伯庸。 正当夏历寅年的孟春正月,又在庚寅之日我便降生。 生父观察我初生的器宇容度,始将美名赐予儿身。 我的美名叫做正则,我的表字称为灵均。

我既有华盛的内在美质,又有清秀的外貌丰姿。

披佩那连接缉续的江离、白芷,又将秋兰联缀成串作为佩饰。 我勤勉修行,匆匆若将不及,唯恐时不我待,人生易老。

我在清晨攀折山冈上的木兰花枝,薄暮又去采摘江洲中的紫苏香草。 日月匆迫而不久留,春去秋来而依次更代。 感念草木的飘零陨落,只恐美人又年迈色衰。

何不趁此少壮而抛弃邪秽,何不改变这不善的态度? 驾着骐骥而自由驰骋吧,请来啊,我在前面为你引路! 古昔的三王德行纯粹,当时原有众芳荟萃一堂。

交杂地佩用申椒与菌桂,难道只将香蕙、白芷缀饰身上? 那尧、舜何其光明正大,遵循正道而得大路畅通。 那桀、纣何其狂悖不羁,只贪走便道而寸步难行。

那结党营私之辈,但知苟且偷安,使其所导之路幽暗而险隘。 难道我畏惮己身获罪遭殃吗?我只担心君王之车倾覆败坏。 我匆遽黾勉地在前后效劳奔走,但愿能追及先王的步武。

君王不谅察我内心的一片赤情,反而轻信谗言而对我勃然暴怒。 我本知忠直谏诤会招来祸患,却宁受苦难也不舍弃正途。 我指苍天起誓,让天作证,我的忠忱只是为了君王之故。

【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 扈江离与辟芷兮(通“僻”,幽僻) .

(2) 来吾道夫先路(通“导”,向导) .2.古今异义 (1) 朕皇考曰伯庸 .

古义:第一人称代词“我的” 今义: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 (2) 纫秋兰以为佩 .. 古义:“以之为”的省略 今义:认为 (3) 春与秋其代序 ..

古义:依次替代 今义:代替序言的文章 3.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名余曰正则兮(命名,取名)/字余曰灵均(给人取表字) ..(2)形容词用作名词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美德) .二、文言句式

(1)恐年岁之不吾与 (不与吾,否定句中代词作宾主,宾语前置) (2)肇锡余以嘉名 (以嘉名锡余,介词结构后置)

指 南 录 后 序

【课文全译】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我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统一指挥各路兵马。这时元军已迫近都门外,不论是迎战、防守或迁都,都已经来不及安排。大小官员聚集在左丞相的衙门里,都想不出办法来。当时(双方有)使者车马往来频繁,元军方面约邀(我国)当权的人相见,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缓解国家的祸患。国家事态到了这地步,我不能(只顾)爱惜自己;(而且)估计元军方面还是可以用言语说动的。以前,(我们的)使者往来,没有被扣留在北方的,(同时)我更想探察一下元军方面的情况,回来好寻求救国的办法。于是未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就任,第二天,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

刚到元军军营(的时候),我慷慨陈辞,(他们)上上下下都很震惊。他们也不敢马上就轻视我国。不幸的是先有吕师孟干坏事,后来有贾余庆(向对方)讨好献媚,我(才)被拘留不能回还。国家的事情被弄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我自己估计不能脱身,就当面责骂元军统帅不守信用,揭露吕师孟叔侄二人叛国(的罪行)。(我)只想求死,不再顾念(个人的)安危。元军方面虽然表面上尊敬我,实际上(对我)很愤怒。(派来)两个高级头目,名义上是招待使臣的人,夜里却用兵包围我的住所,我就不能回国了。不久,贾余庆等人作为祈请使要到北方去;元人逼迫我同他们一起走,但又不算作使者。我照理应该自杀,但还是忍耐着(随他们)出发。古人说:“(忍辱不死)是为了将来有所作为啊!”

到了京日,得机会跑到了真州,就把北兵的虚实完全报告了淮东、淮西两位边防统帅,约定(同他们)联合兵力奋起抗战。国家复兴的机会,大概就在此一举了。(在那里)住了两天,扬州的边帅下了逐客令。(我)没有办法,(就)改名换姓,隐蔽行踪,在荒野里奔走,在露天里歇宿,每天同元军的骑兵在江淮一带(彼此)互相出现或隐没(没有遇见)。

困窘饥饿,无所依托,悬赏捕捉又很紧急,天高地远,叫唤求救都来不及,后来找到一只小船,避开(敌军所占的)江中小洲,从北海出去,然后渡过扬子江,进人苏州,经过四明,转到天台,终于来到永嘉。

唉!我接近死亡的危机不知道多少回了!责骂敌军大头目会被处死;痛骂叛贼也会被杀死;和北兵那两个高级头目相处二十天,争论是非曲直,好多次都可能被杀死;逃出京口(的时候),身边带着匕首以防意外,差点自杀;经过十多里有北兵停泊船只的水区,被巡逻船搜寻,差点投水,葬身鱼腹;在真州被赶出城外,差点(由于)走投无路而急死;投奔扬州,路过瓜州扬子桥,如果碰上(敌人的)哨兵,不可能不被杀死;在扬州城下,进退不能自主,几乎类似送死;坐在桂公塘土围子里,(敌人)骑兵数千人从门前走过,差点落在敌人手里死掉;在贾家庄,差点被巡查的军官凌侮逼迫而死;夜里投奔高邮,迷了路,差点儿陷(于泥沼)而死;天亮时,在竹林中躲避哨兵,遇到巡逻的元军骑兵几十人,几乎无法逃脱而死;到了高邮,置制司衙门(通缉捉拿我的)公文下达了,差点儿被逮捕杀死;在城子河里航行,在横七竖八的死人堆里穿行,(我坐的)船同(敌人的)巡哨船相隔很近,差点儿遇上(敌人而被)杀死;到了海陵,往高沙去,常常担心白白地死掉;取道海安、如皋,一共三百里路,北兵和土匪在这一带来来往往,(我)没有一天不可能死去;到达通州,几乎因为不被收留而死;后来驾着小船在惊涛骇浪中航行,实在没有办法,(这时)已不把死亡(的威胁)放在心上了!唉!生死不过是早晚间的事情,死了就死了;可是处境是那样的危险艰难,而且层出不穷,(实在)不是人所能忍受得了的。痛苦的事情过去以后再回味当时遭受的痛苦,那是多么的痛苦啊!

我在患难当中,有时写点诗来记述遭遇的情景,现在保留着底稿舍不得丢掉,旅途中亲手抄写:(有关)出使北营,被扣留在北关外(的部分),作为一卷;(有关)从北关外出发,经过吴门、常州,渡江到瓜州,重回京口(的部分),作为一卷;(有关)从京口逃向真州、扬州、高邮。泰州、通州(的部分),作为一卷;(有关)从海路到永嘉又来到三山(的部分),作为一卷。(我)打算(把这部诗集)保存在家里,让后代的人读到它,能同情我的心志。

唉!我能死里逃生算是幸运了,可幸运地活下来要干什么呢?要求做一个忠臣,国君受到侮辱,做臣子的即使死了也还是有罪的;要求做一个孝子,用父母留给自己的身体去冒险,即使死了也有罪责。将向国君请罪,国君不答应;向母亲请罪,母亲不答应;我只好向祖先的坟墓请罪。人活着不能拯救国难,死后还要变成恶鬼去杀贼,这就是义;依靠上天的神灵、祖宗的福泽,修整武备,跟随国君出征,做为先锋,洗雪朝廷的耻辱,恢复开国皇帝的事业,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誓不与贼共存”,“恭敬谨慎地竭尽全力,直到死了方休”,这也是义。唉!像我这样的人,将是无处不是可以死的地方了。以前,假使我丧身在荒野里,我虽然正大光明问心无愧,但也不能掩饰自己对国君、对父母的过错,国君和父母会怎么讲我呢?实在料不到我终于返回宋朝,重整衣冠,又见到皇帝,即使立刻死在故国的土地上,我还有什么遗憾呢!还有什么遗憾呢!

这一年夏季五月,年号改为景炎,庐陵人文天祥给自己的诗集写了序文,题名为《指南录》。

【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具,通“俱”。作副词,全,都。) .

(2)层见错出(见,通“现”。) .2.古今异义

(1)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

古义:没有依托 今义:单调,没有意义 (2)初至北营,抗辞慷慨 .. 古义:十分激烈 今义:大方 (3)为巡船所物色 ..

古义:搜寻 今义:寻找需要的人才或东西 (4)以至于永嘉 .. 古义:到达 今义:表示退一步的副词 (5)几彷徨死 .. 古义:走投无路 今义:犹豫不定,不知往哪里好 3.一词多义

(1)间 得间奔真州(jiàn,名词,机会)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jiàn,动词,夹杂) . (2)靡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动词,倒下) . 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副词,无,不。靡及,达不到) . (3)如 如扬州,过瓜洲杨子桥(动词,往.......去,到.......去) .4.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北虽貌敬(表面上)/则直前诟虏帅失信(上前)/予分当引决...

(按名分)/草行露宿(在野草间,在露天里)/日与北骑相出没(每天) ... (2)名词作动词。 道海安、如皋(取道) .二、文言虚词 1.而

(1)连词,表承接。 归而求国之策/死而死矣 .. (2)连词,表转折。 而不在使者之目/而幸生也何所为 .. 2.以

(1)连词,表承接,相当于“当”。 然而隐忍以行 . (2)连词,表目的,来。 挟匕首以备不测 . (3)连词,因为。 几以捕系死 .

(4)介词,用。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 (5)介词,凭。 以资政殿学士行 . (6)介词,凭借。 将以有为也 .

3.则

(1)连词,表承接,就。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 (2)连词,表转折,却。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三、文言句式

1.省略句

(1)初至北营,(我)抗辞慷慨,(元军)上下颇惊动 (2)(我)但欲求死,不复顾(个人)利害 (3)(我)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

(4)(我)坐桂公塘土围中,(元人)骑数千过其门,(我)几落贼手死 2.被动句

(1)予羁縻不得还(被扣留) (2)无日而非可死(被杀死)

(3)几以不纳死(被接受,准许出入) 3.倒装句

(1)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为何,宾语前置) (2)君亲其谓予何(何谓予,宾语前置)

五人墓碑记

【课文全译】

(墓中的)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捕的时候,激于义愤而死于这件事的。到了现在,本郡有声望的士大夫们向有关当局请求,就清理已被废除的魏忠贤生祠旧址来安葬他们;并且在他们的墓门之前竖立碑石,来表彰他们的事迹。啊,也真是盛大隆重的事情呀!

这五人的死,距离现在建墓安葬,时间不过十一个月罢了。在这十一个月当中,大凡富贵人家的子弟,意气豪放、志得意满的人,他们因患病而死,死后埋没不值得称道的人,也太多了;何况乡间没有声名的人呢?唯独这五个人声名光荣显耀,为什么呢?

我还记得周公被捕,是在丁卯年三月十五日。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的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程,哭声震天动地。差役们按着剑柄上前,问:“在为谁悲痛?”大家不能再忍受了,把他们打倒在地。当时以大中丞职衔作应天府巡抚的是魏忠贤的党羽,周公被捕就是由他主使的;苏州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这时趁着他厉声呵骂的时候,就一齐喊叫着追赶他。这位大中丞藏在厕所里才得以逃脱。不久,他以苏州人民发动暴乱的罪名向朝廷请示,追究这件事,杀了五个人,他们是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阳、周文元,就是现在一起埋葬在墓中的这五个人。

然而,当五个人临刑的时候,神情慷慨自若,呼喊着中丞的名字骂他,谈笑着死去了。砍下的头放在城头上,脸色一点也没改变。有位有名望的人拿出五十两银子,买下五个人的头并用木匣装起来,最终与尸体合到了一起。所以现在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

唉!当魏忠贤作乱的时候,做官的人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中国之大,能有几个人呢?但这五个人生于民间,从来没受过诗书的教诲,却能被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也不回头,又是什么缘故呢?况且当时假托的皇帝的诏书纷纷传出,追捕同党的人遍于天下,终于因为我们苏州人民的发愤抗击,使阉党不敢再株连治罪;魏忠贤也迟疑不决,畏惧正义,篡夺帝位的阴谋难于立刻发动,直到当今的皇上即位,(魏忠贤畏罪)吊死在路上,不能不说是这五个人的功劳呀。

由此看来,那么如今这些高官显贵们,一旦犯罪受罚,有的脱身逃走,不能被远近各地所容纳;也有的剪发毁容、闭门不出,或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何处的,他们那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因此周蓼洲先生的忠义显露在朝廷,赠给他的谥号美好而光荣,在死后享受到荣耀;而这五个人也能够修建一座大坟墓,在大堤之上立碑刻名,所有四方的有志之士经过这里没有不跪拜流泪的,这实在是百代难得的际遇啊。不这样的话,假使让这五个人保全性命在家中一直生活到老,尽享天年,人人都能够像奴仆一样使唤他们,又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道上扼腕惋惜,抒发他们有志之士的悲叹呢?所以我和我们同社的诸位先生,惋惜这墓前空有一块石碑,就为它作了这篇碑记,也用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

几位有声望的士大夫是:太仆卿吴因之公,太史文起公,姚孟长公。

【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通“只”,不过,仅仅;通“又”) .

(2)独五人之曒曒,何也(通“皎皎”,光明显耀的样子) ..(3)敛赀财以送其行(通“资”) .(4)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通“搢”,插) .(5)亦曷故哉(通“何”,疑问代词) .2.古今异义 (1)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

古义:“至”动词,“于”介词;“至于”是“到”的意思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 古义:党羽 今义:指与公家相对的个人 (3)吴之民方痛心焉 ..

古义:痛于心,痛恨 今义:极端伤心

(4)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古义:考察,查究 今义:压住 (5)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古义: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 今义:金子 (6)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

古义:非同寻常 今义:程度副词,十分,极 (7)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古义:比较 今义:看 (8)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

古义:头颅,借指性命 今义: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3.一词多义

(1)发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动词,拿出)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动词,激发) .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动词,发动) . 发其志士之悲哉(动词,抒发) . 而又有剪发杜门(名词,头发) .(2)行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名词,品行) . 其辱人贱行(名词,行为) . 行之敛赀财以送其行(动词,走) .

(3)固 轻重固何如哉(副词,本来,引申为“究竟”、“到底”) .

斯固百世之遇也(副词,实在,真是) .(4)使 公之逮所由使也(动词,主使) . 人皆得以隶使之(动词,使唤) .(5)徒 慷慨得志之徒(名词,一类的人) .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形容词,空) .(6)按 缇骑按剑而前(动词,用手压或握) . 按诛五人(动词,考查,查究) .(7)得 慷慨得志之徒(动词,实现) . 人皆得以隶使之(动词,能够) .

4.词类活用

(1) 名词作动词。 去今之墓而葬焉(修墓)/ 其疾病而死(患疾病)/ 缇骑按剑而前(走上...

前)/ 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抚慰)/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用盒子装)/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作记) .(2) 名词作状语。 人皆得以隶使之(当作仆役) .

(3) 动词使动用法。 众不能堪,抶而仆之(使??倒地)/ 安能屈豪杰之流(使??屈身) ..(4) 动词作名词。 不敢复有株治(株连治罪的事情) ..(5) 形容词作名词。 不能容于远近(远近的百姓) ..

二、文言虚词 1.而

(1) 连词,表承接。 去今之墓而葬焉死而湮没不足道者/ 抶而仆之/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

(2) 连词,表修饰。 其疾病而死/则噪而相逐 ..

2.以

(1) 连词,表目的。 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亦以明死生之大 ..

(2) 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3) 连词,表修饰。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 .

(4) 介词,表凭借。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5) 介词,用。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

(6) 介词,因为。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3.焉

(1) 兼词。 激于义而死焉(于之,在这件事上) . (2) 代词。 去今之墓而葬焉(代五义士) . (3) 语气词。 吴之民方痛心焉(无实义) .4.之

(1) 助词,的。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

(2)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3)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

(4) 动词,去,往。 佯狂不知所之者 .

(5) 代词。 人皆得以隶使之(指代他们)/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指代石碑) ..5.其

(1) 代词,作定语成分。 以旌其所为(指代五义士)/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代自己) ..

(2) 代词,作主语成分。 敛赀财以送其行(代周顺昌) .(3) 指示代词,那。 发其志士之悲哉/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6.于

(1) 介词,表被动。 激于义而死焉/不能容于远近 ..

(2) 介词,向。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

(3) 介词,在。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7.为

(1) 动词。 以旌其所为(做)/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作为) ..

(2) 判断动词,是。 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3) 介词,替,给。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

8.当

(1) 介词,在??时候。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然五人之当刑也 ..

(2) 动词。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掌管,主持) .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用判断动词“为”表示判断) (2)即今之倮然在墓者也(用“也”表示判断)

(3)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用否定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4)斯固百世之遇也(用副词“固”表示判断) 2.被动句

(1)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被”表被动) (2)公之逮所由使也(意念被动句,“逮”其实是“被逮”) (3)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于”表被动) 3.省略句

(1)断头置(于)城上,颜色不少变(省介词“于”) (2)问:“谁为(之)哀者?”(省介词宾语“之”)

(3)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头)卒与尸合(省主语“头”) (4)亦以(之)明死生之大(省介词宾语“之”) 4.倒装句

(1)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于当道请,介词结构后置) (2)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于其墓之门立石,介词结构后置) (3)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于社稷有重,介词结构后置) (4)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大之四海,定语后置)

(5)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者(能不易其志者之缙绅,定语后置) (6)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捕遍于天下之钩党,宾语前置)

烛之武退秦师

【课文全译】

鲁僖公三十年九月十日,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佚之狐对郑伯说:“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什么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很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将从哪里得到他们所企求的土地呢?使秦国受损而让晋国受益,您还是好好掂量掂量吧!”

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扬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 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 .

(2)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

(3)夫晋,何厌之有(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 .2.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 .

古义:从属二主,动词 今义:“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古义:使者,出使的人 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古义:那个人 今义:尊称别人的妻子 3.词类活用

(1) 名词作状语。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方、在西方) .

(2) 名词作动词。 晋军函陵(驻军、驻扎在函陵) .(3) 名词意动用法。 越国以鄙远(以??为鄙) .(4) 形容词使动用法。 阙秦以利晋(使??受益) .(5) 形容词用作名词。 越国以鄙远(远方的土地) .

(6)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邻之厚,君之薄也(变雄厚,变削弱) ..

⑺ 动词使动用法。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亡)/ 阙秦以利晋(使??损害) ..二、文言虚词 1.以

(1) 介词,把。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2) 介词,拿,用。 敢以烦执事 .(3) 连词,因为。 以其无礼于晋 .

(4) 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 越国以鄙远 .(5) 连词,表目的。 焉用亡郑以陪邻/阙秦以利晋 ..2.而

(1) 连词,表承接。 今急而求子/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

(2) 连词,表修饰。 夜,缒而出 .(3) 连词,表转折。 朝济而夕设版焉 .

3.之

(1)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2)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夫晋,何厌之有 .(3) 助词,的。 是寡人之过也/因人之力而敝之 ..

(4) 代词。 因人之力而敝之(指代秦君)/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这件事)/ 将焉取..之(代土地) .

4.焉

(1) 语气助词,表陈述。 子亦有不利焉 .

(2) 疑问代词。 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哪里) ..(3) 兼词,于之。 朝济而夕设版焉(在那里) .

5.其

(1) 代词。 以其无利于晋(指代郑文公)/ 君知其难也(这)/ 又欲肆其西封(指代晋国)/ ...

失其所与(指代自己) .

(2) 语气词,表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 吾其还也 .6.且

(1) 连词,表并列,又。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

(2) 连词,表递进,况且。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君之所知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表判断) 2.疑问句

(1)夫晋,何厌之有(疑问代词“何”,表反问) (2)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焉”,表疑问) (3)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焉”,表疑问) 3.省略句

(1)(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省主语“烛之武”) (2)(晋惠公)许君焦、瑕(省主语“晋惠公”) (3)子犯(晋侯)击之(省动词宾语“晋侯”) (4)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介词宾语“之”)

(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之)烦执事(省介词宾语“之”) (6)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介词“于”) 4.倒装句

(1)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结构后置) (2)且贰于楚(于楚贰,介宾结构后置)

(3)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于郑伯言,介宾结构后置) (4)夫晋,何厌之有(有何厌,宾语前置)

【课堂演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外携带的物品 ..B.失其所与,不知 通“错”,明智 .C.不阙秦,将焉取之 通“缺”,侵损,削减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动词使动用法,使??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 .阙秦以利晋 .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D.今急而求子 .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谏太宗十思疏

【课文全译】

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稳固却想要树木生长,道德不厚实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您这)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职权,据有天地间重大的地位,处于天地间至尊的地位,应推崇追求最高峻的皇权,永远保持无止境的美善,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

(古代)所有的君主,承受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保持到底的(却)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当初取得天下时才能有余,现在守天下就显得才能不足,为什么呢?因为处在深重忧患之中,一定会竭尽诚心地来对待臣民。既已成功,则放纵自己的情感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就会使敌对的势力(和自己)联合,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虽然(可以)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人们)最终苟且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恩戴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有老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

用腐烂的绳索驾驭急驰的马车,难道能不加以重视吗。统治天下的人,见到自己喜欢的,就想到知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宁;想到(自己的地位)高高在上充满危机,就要不忘谦虚来(加强)自我修养;害怕会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容纳千百条河流;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害怕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畏惧说坏话的人,就想到端正自己的品德来斥退奸恶小人;施加恩泽,就要考虑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全面地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发扬光大“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尽到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争着奔走效劳,君臣就会没有多少烦忧的事,国君就可以尽情享受安逸的生活,享有神仙一样的长寿,或演奏琴瑟或垂衣拱手,不必多说,百姓就可以得到教化。为什么一定(自己)劳神费思,代替百官的职责,劳损自己的耳目,毁坏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呢?

【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词类活用

(1) 名词作动词。 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 .

(2) 形容词作名词。 择善而从之(好的建议)/ 简能而任之(贤能的人)/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重权、重位) (3) 形容词意动用法。 乐盘游(以??为乐) .

(4) 形容词使动用法。 必固其根本(使??稳固)/ 宏兹九德(使??光大)/ 则思虚心以...纳下(使??虚)/ 则思正身以黜恶(使??正)/ 何必劳神苦思(使??苦) ..

(5) 动词使动用法。 则思知止以安人(使??安)/ 鸣琴垂拱(使??鸣)/ 何必劳神苦思...

(使??劳) 二、文言虚词 1.以

(1) 连词,相当于“而”,表转折。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

(2) 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必竭诚以待下 .(3) 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 戒奢以俭/纵情以傲物 ..(4) 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 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

(5) 连词,表目的,相当于“用来”。 则思知足以自戒/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6) 介词,把。 则思三驱以为度 .(7) 介词,用。 虽董之以严刑 .

2.而

(1) 连词,表转折。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不言而化 ..(2) 连词,表因果。 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3) 连词,表承接。 择善而从之 .

(4) 连词,表并列。 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5) 连词,表目的。 则思谦冲而自牧 .

3.为

(1) 动词,作为。 亏无为之大道哉/则思三驱以为度 ..(2) 动词,成为。 则吴越为一体 .(3) 介词,表被动。 为天下笑 .

4.之

(1) 代词。 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指代“天下”) .(2)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臣闻求木之长者 .

(3)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人君当神器之重/将崇极天之峻 ..5.其

(1) 代词,作定语成分。 必固其根本(它的) /则智者尽其谋(他们的) ..(2) 指示代词。 知其不可(这些)/ 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那) ..(3) 表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 其可忽乎 .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者也”,表判断) (2)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直接表判断) 2.疑问句

(1)今守之而不足,何也(疑问代词“何”与疑问语气词“也”,表疑问) (2)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副词“岂”与疑问语气词“乎”,表反问) (3)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副词“其”与疑问语气词“乎”,表反问) (4)何必??,亏无为之大道哉(疑问代词“何”与疑问语词“哉”,表反问) 3.省略句

(1)则思三驱以(之)为度(省介词宾语“之”) (2)(民众)终苟免而不怀仁。(省主语“民众”)

4.倒装句

(1)虽董之以严刑(以严刑董之,介宾结构后置) (2)将崇极天之峻(峻之极天,定语后置)

【课堂演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承天景命 大 .B.虽董之以严刑 监督 .C.简能而任之 选拔 .

D.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快乐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亏无为之大道哉 .则思三驱以为度 .B.是寡人之过也 .可以尽豫游之乐 .C.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发其志士之悲哉 .D.虽董之以严刑 .

必竭诚以待下 .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2)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3)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4)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道哉?

廉颇蔺相如列传

【重点梳理】

一、实词

1.通假字 (1)可予不(通“否”) .

(2)臣愿奉璧往使(通“捧”) .(3)拜送书于庭(通“廷”) .

(4)召有司案图(通“按”,审察,察看) .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2.一词多义

(1)奉 臣愿奉璧往使(动词,通“捧”) . 请奉盆缶秦王(动词,进献) .(2)闻 以勇气闻于诸侯(动词,闻名,出名) .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动词,听说) .

(3)孰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疑问代词,谁、哪一个) .(4)负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动词,凭借,倚仗)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动词,辜负,对不起) .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动词,背) . (5)顾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动词,回头) . 顾吾念之(副词,只是,不过) . (6)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名词,一种文体) . 舍相如广成传(名词,招待宾客的馆舍) .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动词,传递) .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动词,传颂) .

3.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乃使其从者衣褐(穿)/舍相如广成传(安置住宿)/秦御史前...

书(上前)/臣乃敢上璧(献上)/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献礼)/左右欲刃相...

如(杀)

(2)名词作状语。 而相如廷叱之(当廷)/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向西)..

/间至赵矣(从小路) .

(3)形容词作动词。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尊重) .

(4)形容词意动用法。 且庸人尚羞之(以??为羞)/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为先;以??为后) (5)动词使动用法。 毕礼而归之(使??归)/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 二、文言虚词 1.而

(1)连词,表并列。 夫赵强而燕弱 . (2)连词,表修饰。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 (3)连词,表承接。 毕礼而归之 . (4)连词,表转折。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

2.之

(1)代词。 我见相如,必辱之(指代“相如”)/均之二策(这) .. (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即患秦兵之来 . (3)结构助词,的。 为刎颈之交 .3.于

(1)介词,在。 以勇气闻于诸侯 . (2)介词,给。 归璧于赵 . (3)介词,与。 故燕王欲结于君 .

(4)介词,对。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 (5)介词,表被动。 而君幸于赵王 .

4.以

(1)连词,因为。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 (2)连词,来。 宁许以负秦曲 .

(3)介词,把。 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 (4)介词,用,拿。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 (5)介词,凭借。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

5.其

(1)代词,作定语。 乃使其从者衣褐(他的)/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他们..

的)/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蔺相如的) .

(2)代词,那。 其势不俱生 .

6.为

(1)动词。 拜为上卿(做,当)/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成为)/而蔺相如如徒..以口舌为劳(立下) .

(2)动词,是,表判断。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 (3)介词,替,给。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7.乃

(1)副词,竟。 今君乃亡赵走燕 . (2)副词,就。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 (3)副词,才。 臣乃敢上璧 .

8.因

(1)介词,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 (2)副词,就,于是。 相如因持璧却立 . (3)副词,由此,趁机。 不如因而厚遇之 .9.与

(1)动词,与......比。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 (2)介词,跟,同。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 . (3)连词,和。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10.且

(1)连词,即使,表假设。 且庸人尚羞之 . (2)连词,表并列。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 (3)副词,况且。 且以一璧之故逆秦之欢,不可 .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也,表判断)

(2)蔺相如者,赵人也(??者,??也,表判断)

(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所以??者,??也,解释原因的

判断)

2.疑问句

(1)何以知之(疑问代词“何”,表疑问)

(2)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疑问代词“何”,表疑问) (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疑问代词“孰”,表疑问) (4)谁可使者(疑问代词“谁”,表疑问) (5)独畏廉将军哉(疑问语气词“哉”,表疑问)

(6)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副词 “岂”与疑问语气词“邪“,表反问) 3.省略句 (1)(廉颇)以勇气闻于诸侯(省略主语“廉颇”)

(2)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两处均省略介词“于”) (3)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于)境上(省略介词“于”) (4)固请(蔺相如不要以璧击柱)(省略宾语“蔺相如不要以璧击柱”) (5)欲以(之)击柱(省略介词宾语“之”)

(6)于是秦王不怿,为(赵王)一击缶(省略介词宾语“赵王”) (7)赵王以(之)为贤大夫(省略介词宾语“之”) (8)(廉将军)不若(秦王)也。(前省去主语“廉将军”,后省略宾语“秦王”) 4.倒装句

(1)求人可使报秦者(可使 报秦者人,定语后置) (2)君何以知燕王(以何,宾语前置)

(3)欲与王好,会于西河外渑池(于西河外渑池会,介宾后置) (4)故燕王欲结于君(于君结,介宾后置) (5)设九宾于廷(于廷设九宾,介宾后置) 5.被动句

(1)徒见欺(见,表被动)

(2)而君幸于赵王(于,表被动)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表被动)

鸿门宴

【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同“拒”,据守;同“纳”,纳入) .

(2)要项伯(同“邀”,邀请) .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同“背”,违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同“早”,早上) .(5)令将军与臣有郤(同“隙”,隔阂,嫌隙) .(6)因击沛公于坐(同“座”,座位) .(7)拔剑切而啗之(同“啖”,吃) .(8)秋豪不敢有所近(同“毫”,丝毫) .2.古今异义

(1)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古义:指意外之事 今义:十分,很 (2)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 古义:指小人离间之言 今义:详细叙说 (3)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

古义:儿女亲家 今义:因婚姻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4) 沛公居山东时 .. 古义: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义:省名 (5)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北、对南地区 今义:省名 3.一词多义

(1)故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连词,所以) . 故遣将守关者(副诃,特意) .

君安与项伯有故(名词,故交,老交情) . 不如因善遇之(动词,及,比得上) .(2)如 沛公起如厕(动词,往,去) .

劳苦而功高如此(动词,像,如同) .

然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动词,料想) .

(3)意 其意常在沛公也(名词,意图) .(4)举 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动词,举起) .

杀人如不能举(形容词,尽) .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动词,道歉,谢罪) .

(5)谢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动词,感谢) . 乃令张良留谢(动词,兼有道歉和告辞之意) .

4.词类活用

(1) 名词作状语。 吾得兄事之(用对待兄长的礼节)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一样用翅..

膀)

(2) 名词作动词。 沛公军霸上(驻扎)/ 道芷阳间行(取道)/ 籍吏民(登记)/ 范增数目....

项王(用眼示意)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称王) .

(3) 形容词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与??友善)/ 豪毛不敢有所近(接触,沾染) ..(4) 形容词作名词。 此其志不在小(小的地方)/ 沛公今事有急(危急的事) ..

(5) 动词使动用法。 臣活之(使??活)/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随从)/ ..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同“纳”,使??纳入)/ 拔剑撞而破之(使??破) ..

二、文言虚词

1.以

(1) 介词,把。 具告以事 .

(2) 介词,用。 请以剑舞 .(3) 介词,凭。 不然,籍何以至此 .(4) 连词,来。 项王未有以应 .

(5) 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 樊哙侧其盾以撞 .

2.为

(1) 动词。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结成)/ 军中无以为乐(作为)/ 使子婴为相(做)/ ...窃为大王不取也(认为) .

(2) 动词,表判断,相当于“是”。 我为鱼肉 .(3) 介词,被。 吾属今为之虏矣 .(4) 介词,替、给。 君为我呼入 .(5) 介词,对,对于。 为之奈何 .

(6)) 句末语气词,常用在疑问句末。 何辞为 .3.因

(1) 动词,趁机。 不如因善遇之 .

(2) 副词,于是,就。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4.且

(1) 副词,将。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且为之奈何 ..(2) 连词,尚且。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5.之

(1) 代词。 起,立而饮之(指代“酒”) .(2) 动词,到。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3) 助词,的。 今日之事何如 .

(4)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6.于

(1) 介词,对。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2) 介词,对于。 贪于财货 .(3) 介词,比。 长于臣 .

(4) 介词,在。 得复见将军于此 .7.与

(1) 介词,同。 未得与项羽相见/欲呼张良与俱去 ..(2) 连词,和。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3) 动词,送与。 则与斗卮酒/欲与亚父 ..8.而

(1) 连词,表并列。 劳苦而功高如此 .(2) 连词,表修饰。 项王按剑而跽 .

(3) 连词,表承接。 拔剑切而啗之/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9.然

(1) 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 沛公默然 .(2) 代词,这样。 不然,籍何以至此 .(3) 连词,然而。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此天子气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者??也”,表判断) (3)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者??也”表判断) (4)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者也”,表判断) (5)此亡秦之续耳(语气词“耳”,表判断)

(6)客何为者(动词“为”表判断,相当于“是”) 2.疑问句

(1)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疑问代词“谁”,表疑问) (2)君安与项伯有故(疑问代词“安”,表疑问)

(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疑问语气词“为”,用在句末,表疑问) (4)能复饮乎(疑问语气词“乎”,表疑问) (5)公岂敢入乎(副词“岂”与疑问语气词“乎”,表反问) 3.省略句

(1)毋从(之)俱死也(前面省去主语“你”,后面省去动词宾语“之”) (2)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坐上(省去介词“于”) (3)欲呼张良与(之)俱去(省去介词宾语“之”) (4)拔剑撞(之)而破之(省去动词宾语“之”) 4.倒装句

(1)大王来何操(操何,宾语前置) (2)沛公安在(在安,宾语前置) (3)客何为者(为何,宾语前置)

(4)因击沛公于坐(于坐击沛公,状语后置) 5.被动句

吾属今为之虏矣(介词“为”表被动)

察 今(节选)

【作者简介】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集体编纂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在公元前239写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前夜。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书中尊崇道家,肯定老子顺应客观的思想,但舍弃了其中消极的成分。同时,融合儒、墨、法、兵众家长处,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各方面的理论体系。吕不韦的目的在于综合百家之长,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以后的秦国统治提供长久的治国方略。书中还提出了“法天地”、“传言必察”等思想和运动达郁的健身之道,有着唯物主义因素。

【课文点译】

【课文全译】

凡是先王的法令制度,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过去的)时代不能与法令制度(的条文)一同存在下来。(古代的)法令制度即使现在还保存下来,还是不能取法它。因此要抛弃先王现成的法令制度,而取法他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是什么呢?那就是从人出发,自己本来也是人,所以明察自己就可以推知别人,明察现在就可推知古代。古代和现在是一样的,别人和自己也是相同的。明白事理的人,可贵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够根据近的推知远的,根据现在的推知古代的,根据看到的推知未见到的。所以观察房屋下面的光影,就知道太阳、月亮的运行,早晚和寒暑季节的变化;看到瓶子里水结的冰,就知道天下已经寒冷,鱼鳖已经潜伏了。尝一块肉,就知道一锅里的味道,全鼎中调味的好坏。

楚国人要去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澭水里设立标记。澭水突然上涨上,楚国人不知道,还是顺着(原来的)标记在夜间渡水,(结果被)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兵惊骇的声音如同大房屋倒塌一样。以前他们设立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水的,现在水位已经变化,水涨了很多,(可是)楚国人还是照着原来的标记渡水,这是他们为什么惨败的原因。现在的国君取法先王的法令制度,就有些象这种情况。时代已经与先王的法令制度不相适应了,但还在说这是先王的法令制度,因而取法它。用这种方法来治理国家,难道不可悲吗!

【名家点评】

《吕氏春秋》文字严密,逻辑性强,遣词选句异常讲究。这部著作完成后敢于“暴之咸阳市门”悬赏千金,请人修改,“时人无能增损者”。畏吕不韦之势是一回事;文字本身精湛严密,无懈可击,是更重要的原因。《察今》论述推理,借用故事,引喻取比,使抽象的逻辑思维形象生动,浅显易懂,便于人们接受,具有很强的社会效果。本文比较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泾流之大(通“径”,直) .

(2)不辩牛马(通“辨”辩认) . (3)其有仁兹甚(通“滋”,更加) .(4)不如小决使道(通“导”,疏通,引导) .

(5)澭水暴益(通“溢”,上涨,涨大) . (6)故择先王之成法(通“释”,舍弃,抛弃) .2.一词多义

(1)表 使人先表澭水(名词作动词,设立标记) . 循表而夜涉(名词,标记) . (2)始 始吾弗信(副词,开始) .

于是焉河泊始旋其面目(副词,才) .(3)法 此先王之法也(名词,法则、法规) . 而法之以为治(名词作动词,效法) .

3.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秋水时至(按时令)/顺流而东行(向东) .. (2)名词作动词。 莫能名者(说明) .

(3)形容词使动用法。 军惊而坏都舍(使??坏) .

(4)形容词意动用法。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以??为少,..

以??为轻)

二、虚词 1.而

(1)连词,表并列。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

(2)连词,表修饰。 东面而视 . (3)连词,表承接。 夫人朝夕退而游焉 . (4)连词,表递进。 今水已变而益多矣 . (6)动词,如同,像。 军惊而坏都舍 .

2.以

(1)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 不随以止也 . (2)动词,认为。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 (3)动词,作为。 而法之以为治 .3.之

(1)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泾流之大 . (2)助词,无义。 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 . (3)助词,的。 而知日月之行 .4.于

(1)介词,与。 有要于时也/有似于此 .. (2)介词,表被动。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5.则

(1)连词,表转折,相当于“然而”“反而”。 今至大为攻国则旨知非 . (2)连词,表承接,相当于“就”“那么”。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 .6.与

(1)连词,和。 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

(2)介词,同。 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 .4.焉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句中语气助词)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今至大为攻国(动词,“为”,表判断) 2.疑问句

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疑问语气“乎”,表疑问) 3.倒装句

(1)泾流之大(大泾流,定语后置) (2)我之谓也(谓我,宾语前置)

(3)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莫若己,宾语前置) 4.被动句

(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见??于,表示被动)

【课堂演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不仁兹甚 通“滋”,更加 .B.而法之以为治 名词作动词,效法 .C.故择先王之成法 选择 .

D.使人先表澭水 名词作动词,设立标记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东西而视 .则噪而相逐 .B.有要于时也 .有似于此 .C.泾流之大 .

将崇极天之峻 .D.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 .

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2)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3)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4)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益所见知所不见。

【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感乎?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 (《吕氏春秋〃察今》节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宜:适宜 . B.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 务:任务 . C.良马期乎千里 期:期望 .

D.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惑:迷惑,疑惑 .

5. 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②此先王之千里也 是吾剑之所从坠 ..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之”字不同 B.两个“以”字相同,两个“之”字也相同 C.两个“以”字不同,两个“之”字相同 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之”字也不同

6.下面对于文章内容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吕氏春秋》杂取众家之长,体制宏大,新颖,现实针对性强,富有批判性。 B.《察今》一文为阐明中心论点,引用寓言故事,摆事实,讲道理,不作空言,不尚文采,有务实之风。

C.“刻舟求剑”和“引婴投江”两个寓言故事讽刺了那种实用主义和投机主义的人。 D.《察今》一文善于运用寓言来说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富于哲理。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译文: (2)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译文: (3)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

译文:

季氏将伐颛臾

【作者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而成。《论语》各章各节独立成篇,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记录了孔子关于哲学、经济、政治、伦理、美学、文学、音乐、道德等方面的言论,始终如一地贯穿了“仁”这一核心思想,是研究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学说的主要文献。

【课文点译】

【课文全译】

季氏将要攻打附庸国颛臾。冉有、子路两人参见孔子,说道:“季氏将对颛臾使用武力。”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颇臾,先王曾经任命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颛臾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这正是跟鲁国共安危的藩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冉有说:“那个季孙要这么千,我们两人都不想呢。”孔子说:“冉求!贤人周任有句话说:‘能够施展自己的力量就任职;如果不行,就该辞职。’比如瞎子遇到危险,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了,不去搀扶,那又何必用助手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栅栏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责备谁呢?”

冉有说:“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季孙的采邑费地很近。现在不把它占领,日后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害。”孔子说:“冉求!君子讨厌那种避而不说自己贪心却一定另找藉口的态度。我听说过: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若是财富平均,便没有贫穷;和平相处,便不会人少;安定,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如今仲由和冉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用文治教化招致;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我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却在萧墙里面。”

【名家点评】

这篇才三百字不到的短章,不但能表达出孔子的治国方略,而且可以使人看到冉有文过饰非、最后理屈词穷的神态和孔子洞察事物、义正词严的原则精神。《论语》善用虚字传神,它不是专写人物的,但在对话中,可以给人鲜明生动的感觉,是后世记言的楷模。孔子教育弟子是以政治上有所作为为目标的,主张要“持危扶颠”,就是使自己所服务的上级走正道。冉有为季孙服务,却不是要季孙如何使鲁政清明,权在国君,而是帮助季孙专权。“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可见孔子的严正立场。子路和冉有一道为季氏服务,但不像冉有那样为之聚敛,孔子在这篇中责备冉有很重,而只在最后责及子路,是根据“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的原则指出子路也有不可逃脱的责任。轻重分量明显不同。正因为《论语》在记言之中,能涉及各人的不同性格(特别是十几个大弟子),所以司马迁写《仲尼弟子列传》主要取材于《论语》。从这一点也可看出《论语》在散文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周本淳)

【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1.特殊词义 (1)何以伐为(语气词,表反问) .

(2)是社稷之臣也(指示代词,这) .(3)盖均无贫(句首发语词) .(4)则修文德以来之(整治) .

2.词类活用

(1) 使动用法。 既来之,则安之(使??来、使??安定)/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使??来)

(2) 名词作动词。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托辞,找借口)

二、文言虚词

1.而

(1) 连词,表转折。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远人不服...

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2) 连词,表并列。 固而近于费/不患寡而患不均/而在萧墙之内也 ...2.之

(1) 助词,的。 是社稷之臣也/是谁之过与/吾恐季孙之忧/而在萧墙之内也 ....(2) 代词。 夫子欲之(它)/ 既来之,则安之(代远人) ...3.且

(1) 连词,而且,并且。 且在邦域之中矣 .(2) 连词,况且。 且尔言过矣 .4.为

(1) 动词,成为。 后世必为子孙忧 .(2) 语气词,表反问。 何以伐为 .5.也

(1) 语气词,表判断。 是社稷之臣也 .(2) 句中语气词。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3) 句末语气词。 今由与求也 .6.以

(1) 介词,用。 何以伐为 .

(2) 连词,表目的,相当于“以便”。 则修文德以来之 .7.于

(1) 介词,对。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2) 介词,从。 虎兕出于押 .(3) 介词,在。 龟玉毁于椟中 .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语气词“也”,表判

断)

2.疑问句

(1)求!无乃尔是过与(疑问语气词“与”,表疑问) (2)何以伐为(疑问代词“何”与句末语气词“为”,表反问) (3)是谁之过与(疑问代词“谁”与疑问语气词“与”,表疑问) 3.省略句

(1)昔者先王以(之)为东蒙主(省动词宾语“之”,即颛臾)

(2)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国君)则修文德以来之(省去主语“国君”) (3)(国君)既来之,则安之(省去主语“国君”)

(4)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之)也(省去宾语“之”) 4.倒装句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于颛臾有事,介词宾语后置) (2)何以伐为(以何伐为,宾语前置)

(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于柙出,介词宾语后置;于椟中毁,介词宾语后置) (4)而谋动干戈于邦内(于邦内谋动干戈,介词宾语后置)

【课堂演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社稷之臣也 这 .B.则修文德以来之 整治 .

C.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指孔子 ..D.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主祭蒙山的人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B.后世必为子孙忧 何以伐为 ..C.而在萧墙之内也 是社稷之臣也 ..

D.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乃尔是过与?

(2)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4)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长沮、桀溺耦而耕①。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弱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

天下皆是也,而谁以②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③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④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注:①长沮,桀溺,都是当时的隐士。耦(ǒu),古代的一种耕作方法,即两个人在一起耕地。②以,与。③耰(yōu),播种以后,用土盖上。④斯人之徒,即人群。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孔子过之 使子路问津焉 ..A.责备 渡口 B.经过 船夫 C.责备 船夫

D.经过 渡口

5.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而谁以易之 耰而不辍 ..②是鲁孔丘与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

A.两个“而”字相同,两个“是”字不同 B.两个“而”字相同,两个“是”字也相同 C.两个“而”字不同,两个“是”字相同 D.两个“而”字不同,两个“是”字也不同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涉及的人物是孔子、子路、长沮、桀溺、仲由等五人。 B.本文涉及的人物是孔子、子路、长沮、桀溺等四人。 C.子路先与长沮对话,又与桀溺对话,最后是孔子自语。 D.孔子与长沮对话,而后又与子路对话;子路与桀溺对话。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执舆者为谁?

译文: (2)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译文: (3)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译文:

寡人之于国也

【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文字简约、含蓄,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课文点译】

【课文全译】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算是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减少,我的百姓没有更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耽误它的生产季节,几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

“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名家点评】

孟子层层铺叙,其理想世界被他渲染得有声有色,他为梁惠王展示了一幅极为美好的前景:“不王者,未之有也。” 当粱惠王全然浸沉在诱人垂涎的梦幻里,彻底地成了孟子思想的俘虏时,孟子没忘了最后的顺刺一枪,那就是现实中令人发指的虐政:“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而针对统治者对这样现状的造成,全然归罪于年成的推诿,孟子更是一针见血:“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如此反问,掷地有声,不容置疑。

正是因为孟子怀有这样一种独特的对人对物的人文关怀的胸襟,孟子才不囿于儒家学派谦谦君子风范的约束,而兼采纵横家雄辩滔滔的语势,将自己仁政的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兜售得外圆内方绵里藏针。虽说这样的思想无法满足当时统治者急功求利的紧迫需求,甚而

被人以为“迂远而阔于事”,但将其置放在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下,这样的思想却充满着一种魅力,思想的魅力是不灭的,是最为持久的。

【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1. 通假字 (1)刚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毋”,不要) . (2)无失其时(通“毋”,不要) .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斑”,此处指头发花白) .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同“途”,道路) .2. 特殊词义 (1)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 (2)邻国之民不加少(副词,更、更加) . (3)直不百步耳(只是,不过) . (4)数罟不入洿池(细密) .

3.一词多义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前一个为动词,吃;后一个为名词,食物) ..

4.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敲鼓)/ 树之以桑(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 然而不王者....(称王)

二、文言虚词 1.而

(1) 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 弃甲曳兵而走() . (2) 连词,表承接。 或百步而后止() .

(3) 连词,表转折。 然而不王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 (4) 连词,表并列。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

2.其

(1)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里”。 则移其民于河东() .

(2) 代词,作定语成分 移其粟于河内(代河东的)/ 无失其时(它们的) ..

3.之

(1)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寡人之于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2) 结构助词,的。 察邻国之政/王道之始也 .. (3)衬音助词,无义。 填然鼓之/树之以桑 ..

⑷代词,作宾语成分 申之以孝悌之义(指代百姓)/ 未之有也(代前面所说的事) ..4.焉

(1) 句末语气助词。 尽心焉耳矣 . (2) 代词 斯天下之民至焉(指代“王”) .5.然

(1) 指示代词,这样。 河东凶亦然/然而不王者 ..

(2)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地”。 填然鼓之 .6.于

(1) 介词,对于。 寡人之于国也 .

(2) 介词,表比较,比。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 介词,在。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然而不王者,末之有也(“??者,??也”,表判断) (3)非我也,岁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疑问句

(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疑问代词 与“也”连用,表疑问) (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疑问代词“何”与“如”连用,表疑问)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疑问代词 “何”在此表示反问) 3.省略句

(1)(寡人)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省去主语“寡人”)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士兵)弃甲曳兵而走(省去主语“士兵”) (3)以(是)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以”后省“是”,“以是”相当于“因此”) (4)(梁惠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省去主语“梁惠王”) (5)(孟子)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省去主语“孟子”)

(6)(国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省去主语“国家”) (7)(王)则日:“非我也,岁也。”(省去主语“王”) 4.倒装句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于邻国多,介词宾语后置) (2)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申之,介词宾语后置) (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女戴,介词宾语后置) (4)未之有也(未有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课堂演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而不王者 名词作动词,称王 .B.树之以桑 名词作动词,种植 .C.河内凶 谷场收成不好,荒年 .D.弃曳兵而走 士兵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尽心焉耳矣 斯天下之民至焉 ..B.填然鼓之 树之以桑 ..

C.以勇气闻于诸侯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河东凶亦然 然而不王者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3)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日:“非我也,兵也。”

【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

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孟子》节选)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 B.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振长策而御宇内 ..

C.若无罪而就死地 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 D.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将以衅钟 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B.王坐于堂上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C.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 D.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6下面对文意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相是 ( ) A.齐桓公、晋文公都是春秋霸主,孟子不会不知道他们的事,但孟子意在劝说齐王行仁

义称“王”,而不是靠武力称霸,所以推说不知而转换了话题。

B.当宣王问:“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时,孟子回答得简短肯定,不容置疑,这样

就一下子激起了宣王探究的兴趣,为下面的进一步劝说打开了局面。

C.孟子引用宣王“以羊易牛”的故事,是为了说明宣王不忍杀生,有恻隐之心,而这正

是“仁”的开端。但这个故事是孟子临时虚构的,所以他委婉地说“闻之胡龁曰”。

D.孟子在这里提出的“保民而王”,实质上就是他一贯提倡的“仁政”思想,后面孟子又

先后用“不忍”“推恩”“反其本”等说法对此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译文: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译文: (3)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译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c9w.html

Top